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15 02: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2013.5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

之中。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2.扬州市的行政区划中有区、县和县级市,这些“区”、“县”、“县级市”都是县级行政单

位。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全面推行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

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A.文成公主 B.郑和 C.戚继光D.郑成功

4.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5.右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Array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商抑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

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B.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7.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

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8.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B.都有巨额赔款

C.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9.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新”主要表现在

A.宣传师夷长技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革命 D.宣传民主科学10.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

第1页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直接原因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1972年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

A. 美国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美国从台湾撤军

C. 美国同台湾断交

D. 美国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

13.一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主要是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从分散走向整体

14.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A .《权利法案》

B . 《1787年宪法》

C . 《人权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15

A .海外殖民战争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工业化及城市化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6. 当地时间2013年4月15日下午3点,美国波士顿发生恐怖袭击。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 .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

B .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 .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D .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17.小强拿着一套“科学家的故事”丛书,他把其中一本封面上的书名部分遮住,但小明根据封面图片(右图)很快说出这本的书名是 A.《达尔文──科学家的故事》 B.《牛 顿──科学家的故事》 C.《爱因斯坦──科学家的故事》 D.《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

18.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 .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

B .武装干涉苏俄

C .限制海军军备

D .成立联合国 19.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应该是指:

A .一战

B .二战

C .冷战

D .朝鲜战争

20.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美国政府这一做法目的是A.重视工业调整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D.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21.康德曾预言:“国际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有权威的、对所有主权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体系。”当今世界哪一个区域集团组织越来越接近于康德的预言

A.联合国 B.北约 C.华约 D.欧洲联盟

22.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目前,建设世界名城已经成为扬州全市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扬州已有

A.近3000年的历史 B.近2000年的历史

C.近2500年的历史 D.近1500年的历史

23.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 B.防洪 C.运输 D.饮水

24.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①地处大运河、长江交汇处,是南北交通枢纽②商贾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长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今年4月18日,2013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暨国际盆景大会在东关街上的街南书屋开幕。“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A.李白 B.杜甫 C.张若虚 D.杜牧

二.非选择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26.(8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1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民勤本业”有哪些表现?(3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江南地区的经济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出现该变化的政治基础是什么?(1分)

(4)从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中,你认为发展经济应注意哪些方面?(2分)

27(8分))近年来,朝核问题引发全球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第3页共4页

材料二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材料三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实验。我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声明中称:朝方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实验,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一贯主张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支持在六方会谈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均衡地解决各方关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停战协定”的全称是什么?其签订的时间是哪一年?(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材料三中反映出中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什么?(4分)

28.(9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材料三(斯大林时期)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用冲动的办法”是指什么经济政策?“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又是指什么经济政策?(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是什么?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给我国经济改革带来的启示? (2分)

第4页共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