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财务报表对比分析 doc

更新时间:2024-05-17 0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财务报表对比分析

第一部分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经营发展概述

一、 国内工程机械现状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对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极其旺盛,从而刺激行业高速发展。但2012年1-11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一个紧缩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基高销售,经济遭遇寒流,工程机械行业话题不断。十八大的胜利召开,预示着行业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程机械需求量巨大。

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爆发出许多问题。中国工程机械/路面机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产业集中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可靠性和耐久性与国外先进产品仍有差距,节能减排任务重,液压件,控制原有的核心部分基本材料,发展滞后,关键是,一些行业大型机械不能制造,品牌效应不强,售后服务不到位,如没有根本转变问题。 二、 工程机械行业特点

工程机械行业有其明显的自身特征:

1、从整体上看,行业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后发企业通过快速学习,依靠质量提升、成本降低,可以获得后发优势。

2、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整个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3、工程机械对售后服务有非常高的要求,行业存在比较明显的规模效应。

4、行业投资规模比较大,属于人力、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新进入者来说,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

三、 国内工程机械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分为挖掘机、起重机、混泥土机械、路面与压实机械、装载机。叉车、推土机、桩土机械市场规模比较小。

挖掘机市场:产品可细分为大型挖掘机、中型挖掘机、小型挖掘机。挖掘机是工程机械领域中技术难度最高,但是利润最大的子行业。

目前,国内挖掘机市场竞争力量主要有国内企业,韩日企业和欧美企业;总体上欧美企业产品处于产品高端区,韩日企业产品属于产品中端区,国内产品属于产品中低端区;生产厂商集中度不高,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而供应商集中度比较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消费者议价能力一般。挖掘机几乎没有替代产品。

叉车市场:叉车又可以细分为集装箱叉车、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国内下游企业需求比较分散。国内品牌占据中低端市场,而外资企业如林德、TCM等占据高端市场。目前来说,行业集中度比较高,杭叉、合力合计占有市场的50%以上。产品进入壁垒比较低,企业可以进行组装式生产,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可能恶化,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装载机市场:装载机主要用于煤炭、矿石等物料装卸、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建设、建筑施工等。国内装载机市场上竞争力量主要是国内企业。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增长空间不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较小,国内市场厂商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7%左右,出口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大约为20%。

混泥土市场:混泥土机械主要产品有混泥土搅拌输送车、混泥土搅拌楼(站)、

拖式混泥土泵、混泥土泵车以及配料车等辅助设备。市场对产品可靠性、售后服务要求比较高。国内混泥土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如搅拌主机,液压马达减速机、搅拌输送车底盘、称量系统、电控系统等,大部分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产品水平起点比较高,主要性能指标基本与国际同类产品持平。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第一、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竞争格局基本为中联重科以及三一重工双寡头的垄断局面,两公司市场份额合计占有率超过了80%。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售后服务水平及泵车的技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预计这两家公司的垄断格局将持续一段时间;第二,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出台相关政策,禁止现场搅拌,水泥散装率由现在的44%提高到60%左右;第三,国内目前只完成进口替代,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泵车领域,还需要部分进口;出口已经突破高速增长的临界值,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出口都可能保持翻番的增长。

工程起重机械市场:工程起重机械又可分为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国内市场需求比较大。国产品牌基本上已经取代了进口产品。国内产量占全球汽车起重机领域市场份额超过60%。

桩工机械:主要产品为打桩机、凿岩机、隧道掘进机、旋挖砖机等。产品技术含量高,单价高,目前需求非常旺盛,产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将决定需求空间的扩大程度。2004年时三一重工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目前已经占据旋挖砖机市场份额的40%左右,国内比较有竞争实力的竞争对手有徐工集团、山河智能等,由于行业规模不大,难以支撑一家大型企业。

路面与压实机械市场:路面与压实机械国内主要产品有铲运车及平地机、筑路机。摊铺机、压路机、沥青搅拌设备、其他压实机械。其中沥青搅拌设备还需大量进口,价格昂贵。目前来说,三一重工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行业规模比较小,加之国内公路投资趋势逐渐减缓,因此增长空间不大。 四、中联重科概述 1、中联重科简介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2010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作为制造和研发重大高新技术装备企业,中联重科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能源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等提供服务。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入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中联重科经营领域涉及建筑起重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混泥土机械等多个工程机械子行业,

中联重科自上市以来,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6%,目前中联重科共有13大类别产品、66个产品系列,640个产品品种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联重科还拥有目前世界上最齐备的产品链。研发的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在七十多个国家畅销。

中联重科的发展采取外延式发展与内源式发展并重的策略。先后收购了湖南机械厂、、浦沅集团、中标实业、陕西黄河工程机械集团、意大利CIFA公司、湖南车桥厂、华泰重工、信诚液压,于2007年整体收购母公司建机院的经营性资产,实现了整体上市。目前,中联重科在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同时生产经营。除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和加工设备外,中联重科还拥有非常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比较强大的服务体系。

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2011年排名中中联重科位列第八位;在全国机械行业100强排名中位列第六,并且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行列。

2、公司主要股东

表1 中联重科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排名 股东名称 (股) 比例 1 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253,314,876 18.53% 流通A股 2 Nominees Limited) 3 4 LIMITED) 5 6 智真国际有限公司 长沙一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168,635,602 163,364,942 2.19% 流通A股 2.12% 流通A股 2.07% 流通A股 1.8% 流通A股 0.73% 流通A股 0.7% 流通A股 境外法人 境内非国有法人 境内非国有法人 国有法人 国有法人 证券投资基金 长沙合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佳卓集团有限公司(GOOD EXCEL GROUP 363,936,856 4.72% 流通A股 境外法人 386,517,443 5.02% 流通A股 境内非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HKSCC 1,427,732,943 18.53% 流通H股 境外法人 国有法人 持股数量 本 类型 占总股股份 股东性质 7 弘毅投资产业一期基金(天津)(有限合伙) 159,428,548 8 9 10 券投资基金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民生银行-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证53,747,482 138,814,554 56,180,563 3、发展战略

(1)、通过并购增强实力 中联重科经过二十年,从一个只有数名科研人员创立的小公司发展成“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联重科先后九次成功进行跨国界、跨地域的重组并购,无论是企业实力还是企业规模都快速壮大,逐步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过一系列的并购,奠定了中联重科在行业的领导地位。

(2)、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

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中联重科目前生产的13个类别的产品、66个产品系列,700多个产品品种,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全世界最齐备的产品链。

中联重科建立了跨国界、跨地域的新产品研发平台,该平台的新产品研发模式是以“技术集成、高位嫁接、全球合作、上下延伸”,通过有效整合中联重科的全球资源,在产品研发、战略采购、工艺革新、市场渠道等多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例如,中联重科通过拥有的一批独特的混泥土关键技术,年度开发新产品百余款。2011年,中联重科申报 机械方面的专利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研发的混泥土机械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以及世界第一的记录。公司还研制了集成式高适应性干混砂浆柔性生产设备及运输、施工成套设备,实现了我国干混砂浆生产设备在高效、节能、环保、多品种干混砂浆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带动了行业技术提升,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促进了干混砂浆的推广应用。

(3)、技术、人才、创新三位一体

中联重科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中联重科目前拥有超过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研发团队,包括十八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拥有二十五个主要研究人员,他们的平均服务年数都超过十年以上,由经验丰富的国内和意大利研发机构资深科学家来领导,许多人都在其研究领域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在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基础上,中联重科建立了二级技术创新平台。第一级平台为技术人才创新平台、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平台、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和信息化创新平台;第二级平台为各事业部之间产品共同研发平台。首级平台依托国家混泥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刺激平台提供科技资源、共性和基础技术、信息化和技术人才的支撑,形成完备的高端创新体系。中联重科通过两级平台的两端延伸、自主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新产品开发,从而带动企业技术进步。

在创新上,中联重科根据技术发展的方向,细分专业,专业化强化,同时将细分后的专业予以重新整合创新;同时着重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依靠自主品牌的积累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技术创新机制。

强大的可持续创新研发能力和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构成中联重科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联重科通过围绕一流的研发基地,一流的基础技术、一流的行业人才、一流的验证平台以及一流的管理机制的建设,预计在2015年前达到技术上世界领先,引领全球混泥土机械技术发展,为实现全球发展战略做好全面技术支撑。

(4)、创新的客户服务模式

中联重科始终致力于最大限度的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2011年,中联重科推品牌服务:“蓝色关爱”。 四、 三一重工发展概述 1、三一重工简介

1994年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031,股票简称:三一重工。

自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销售收入增长的速度每年达50%以上。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54%,净利润86.49亿元,同比增长54.06%,每股收益1.14元,同比增长5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机械的制造、研发和销售,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挖掘机、混泥土机械、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筑路机械、桩工机械。

在“品质改变世界”的经营理念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用于研发的资金达到销售收入的5%—7%,努力使产品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三一重工在全国已建有十二家6S中心。在全球拥有169家销售分公司、2000多个服务中心、7500多名技术服务工程师。近年,三一重工相继在德、美、印、巴建有工程机械研发中心。三一重工自主经营的机制、独有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服务网络,将优质服务和创新服务贯穿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三一重工2005年6月成为国内首家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并成功实现全流通,

三一重工因此也载入国内资本市场史册。 2、公司主要股东

表2 三一重工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排名 1 2 3 4 5 6 LTD 7 8 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9 郭良保 28,180,807 0.37% 流通股份 10 袁金华 25,846,319 0.34% 流通股份 流通A股,受限境内自然人 流通A股,受限境内自然人 翟 纯 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29,082,669 0.38% 流通A股 证券投资基金 37,433,260 0.49% 流通A股 境内自然人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梁稳根 唐修国 向文波 毛中吾 TEMASEK FULLERTON ALPHA PTE 39,715,225 0.52% 流通A股 投资、咨询机构 股东名称 (股) 4,281,311,012 286,575,517 47,284,115 43,231,189 43,231,190 比例 56.21% 3.76% 0.62% 0.57% 0.57% 类型 流通A股 流通A股 流通A股 流通A股 流通A股 境内非国有法人 境内自然人 境内自然人 境内自然人 境内自然人 持股数量 占总股本 股份 股东性质 3、发展战略 (1)、三一重工的发展目标

维持现有的先进技术水平;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工业的标志性企业。 (2)、三一重工经营战略

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以扩大产业规模为基础创造效益,以效益为基础树立品牌;打造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行业一流的管理、研发和营销骨干队伍;服务能力同时超越行业标准和客户期望,成为行业标杆。 (3)、三一重工的产业定位

主导产业为工程机械产业以及租赁业务,通用机械制造业为公司未来目标。 (4)、三一重工的竞争战略

国内市场上采取差异化战略。力争开发设计出国内领先的前沿产品,促进产品换代和升级;在品种差异化方面,促使产品的成套化和大型化以及微型化,不参与处于中低端的国内产品的恶性竞争;在品质差异化上,大力开发国内市场竞争不激烈技术堡垒高的高端产品,以替代进口产品,同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在服务差异化上,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更为深入的客户需求分析以及市场的再次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模块。

国外市场上则采取成本领先的战略。以较低的销售价格将接近国外品质的产品打入国外市场,依靠高性价比的产品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全面降低成本,以确保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财务分析对比

1、主要会计数据分析对比

本节首先分析比较两家上市公司5个主要会计数据:总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对两家上市公司的存货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 总资产

表1-1 总资产 单位:亿元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339.15 629.95 715.82 889.74 三一重工 158.37 313.41 513.07 644.61 图1-1 总资产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889.74715.82629.95513.07339.15158.37313.41644.61中联重科三一重工2009201020112012

从表1-1和图1-1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总资产都呈现上升趋势,中联重科总资产在2009年到2012年增长了两倍多,增势平缓;三一重工在2009年到2012年增长了4倍,并且这四年内增长速度较快。

结论:从总资产的数量上来说,中联重科比三一重工大;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来看,三一重工比中联重科快。 二、 营业收入

表2-1 营业收入 单位:亿元 营业收入 中联重科 三一重工 图2-1 2009 208 165 2010 322 340 2011 463 508 2012 481 468 营业收入60050040030020010002009201020112012208165322340463508481468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从表2-1和图2-1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都呈现增长趋势,三一重工2012年的营业收入较2011年下降了8.54%,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在2009年到2012年增长了2.31倍,三一重工在期期间增长了2.84倍,在2011年间有较大涨幅,达到了1.49倍。从数值上来讲,在2009年到2011年,都有较大的涨幅,2012年受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影响,营业收入都有所下降。

结论:两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差别不大。 三、 营业利润 表3-1 营业利2009 2010 2011 2012 润 中联重27.3 53.7 95.1 89.1 科 三一重26.2 69 98.5 61 工 图3-1 营业利润120100806040200200920102011201227.326.253.76995.198.589.161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从表3-1和图3-1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从2009-2011年都有

很大的涨幅,中联重科的上涨幅度达到了348%,三一重工上涨了378%,但在2012年都双双下降了,三一重科的下降幅度巨大,并且低于中联重科的营业利润。

结论:2012年中联重科的营业利润高于三一重工。 四、 利润总额 表4-1

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利润总额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28.3 54.2 96 88.6 三一重工 26.3 69.4 108 68.8 图4-1 利润总额12010080604020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从表4-1和图4-1可以看出:三一重工的利润总额先经历一个比较快的上涨,然后在2011年-2012年的下降到68.8亿元,下降幅度较大;中联重科的利润总额在前三年也有一个比较大的涨幅,然后下降到2012年的88.6亿元,明显高于三一重工。 五、 净利润 表5-1

净利润 单位:亿元 净利润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24.2 45.9 81.7 75.3 三一重工 23.7 61.6 93.6 60.1 图5-1 净利润100908070605040302010093.681.761.645.924.223.775.360.1中联重科三一重工2009201020112012

从表5-1和图5-1可以看出:这两家上市公司在前三年净利润都有很大的涨幅,中联重科的净利润从2009年到2011年上涨了3.38倍,三一重工的净利润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3.95倍,但到了2012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中联重科的净利润高于三一重工。 六、 存货质量

表6-1 存货质量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存货净额(亿元) 62.7/29.4 86.8/56.9 96.6/81.3 117/105 存货周转率(%) 2.7/3.49 3/4.43 3.42/4.67 3.04/3.43 存货/总资产(%) 18.4/18.61 13.8/18.18 13.5/15.85 13.15/16.28 注:表中左边数据为中联重工公司的,右边为三一重工公司。 比较表6-1可以发现: (1)、两家上市公司存货净额都在增加,中联重科增长了约2倍,三一重工为3.57倍,三一重工增长得更快;中联重科同期营业收入增长了2.3倍,三一重工增长了2.84倍,因此中联重科不存在存货积压,而三一重工存在存货积压的情况。

(2)、存货周转率上中联重科的平均值为3.04,三一重工的为4,三一重工的存货周转率高于中联重科。

(3)、两家上市公司存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都在下降,同时存货净额都在增长,说明两家上市公司资产扩张速度比销售增长速度快。

结论:存货质量上,三一重工优于中联重科。 七、 经营现金流量

表7-1 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55% 12% 26% 39% 三一重工 104% 110% 24% 95% 图7-1 12040?`@ %0 0900U0?9&$%中联重科三一重工201000 1100 1200%

从表7-1和图7-2中可以看出:中联重科在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比值上远远低于三一重工,由此可得出结论:中联重科在现金获取能力上低于三一重工。

会计对比结论: (1)、总资产,营业收入数量上中联重科比三一重工大;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及其净利润上,中联重科高于三一重工。

(2)、存货质量上,三一重工优于中联重科。 (3)、在现金获取能力上,三一重工明显要高于中联重科。 2、财务能力比较

财务能力比较主要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其成长性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1. 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与风险控制有紧密联系,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为风险控制决策提供相关依据。偿债能力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本文主要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及资产负债率这几个指标来对比两家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

1.1短期偿债能力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表明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障,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认为,生产企业流动负债经验值为2比较适合。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到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波动较大,均小于2,中联重科从2009年开始稳定上升,2012年接近2,短期偿债能力很强;三一重工从2009年到2010年有个明显的下降趋势,2012年流动比率为1.76,有偿债压力。

表1 流动比率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1.05 1.71 1.84 1.93 三一重工 1.95 1.17 1.46 1.76 图1

流动比率2.521.510.5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变现的资产,数值上等于流动资产与存货的差值。通常认为速动比率为1比较正常。

从表3可以看出中联重科的速动比率在0.37,然后迅速增加到1.37,,2010年到2012年都远远高过1,短期偿债有保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资金增长很快,企业销售增加。三一重工2010年低于1,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但之后的两年都明显大于1,偿债能力有所改善。 表2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0.37 1.37 1.48 1.59 三一重工 1.41 0.84 1.11 1.29 图2 速动比率1.81.61.41.210.80.60.40.2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又称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从现金流的角度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从表5可以看出三一重工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一直高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的现金负债比率波动较大,中联重科则较稳定。

表3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009 中联重科 0.068556701 三一重工 0.447463768 图3

2010 0.020961538 0.385714286 2011 0.078277154 0.098701299 2012 0.085057471 0.250220264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0.50.450.40.350.30.250.20.150.10.05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1.2长期偿债能力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有企业盈利能力,企业非流动资产规模和企业非流动负债的规模,也即资产是长期偿债能力的保障。因此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资产负债率从侧面反映了资本结构,适当负债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比率越小,表明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在60%比较合理,保守的观点则认为资产负债率不能高于50%。从表4可以看出,除了三一重工在2009年低于50%,其余年份都远超过了50%,中联重科的为53.70%,三一重科达到了61.70%。 表4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77.35% 56.35% 50.14% 53.70% 三一重工 47.78% 61.98% 59.64% 61.70% 图4 资产负债率90.00?.00p.00`.00P.00@.000.00 .00.00%0.00 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结论:三一重工的现金流动负债比在合理范围内,但资产负债率更高。中联重科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

偿债能力比较结论:三一重工的长期期偿债能力强于中联重科,短期偿债能力弱于中联重科。 2. 营利能力

本文从资产盈利能力和经营盈利能力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来对比两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其中资产盈利能力衡量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盈利能力衡量指标有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营业利润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衡量指标有每股收益。 (一)、资产盈利能力 (1)、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该指标反映的是综合利用资产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越高,也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由于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息税前利润率,所以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可运用两个杠杆:总资产周转率和息税前利润率。

从表2.1中可以看出,两个上市的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都经历了从2009年逐步上升到2011年到达最高点,在2012年处于历史低点,这与整个机械制造行业不景气有关,从数据上看三一重工的资产报酬率一直高于中联重科,在2010年,中联重科的资产报酬率不到三一重工的一半。

结论:三一重工的总资产报酬率高于中联重科的总资产报酬率。 表2.1 总资产报2009 2010 2011 2012 酬率 中联重科 11.14% 12.06% 14.43% 10.96% 三一重工 19.36% 27.04% 28.03% 14.23% 图2.1 总资产报酬率30.00%.00 .00.00.00%5.00%0.00 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而且适用于任何行业,也没有地域差别。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总资产报酬率、债务利率、资本结构、所得税率。

从表2.2和图2.2中可以看出,中联重科从2009到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2010年到2011年趋于上升,2011年底开始下降到2012年的17.96%,反复波动;三一重工除了2009年低于中联重科,之后的三年净资产收益率都明显高于中联重科,在2010年和2011年三一重工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中联重科的两倍。

结论:三一重工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中联重科。 表2.2 净资产收益率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32.76% 17.02% 22.75% 17.96% 三一重工 29.57% 49.47% 43.99% 24.70% 图2.2 净资产收益率60.00P.00@.000.00 .00.00%0.00 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二)、经营盈利能力

(3)、营业毛利率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毛利率是企业盈利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营业毛利率的企业是不可能盈利的。

从表2.3中可以看出中联重科的营业毛利率从2009年开始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三一重工的营业毛利率在2009到2010年处于微小上升,然后趋于下降。从数值上来看三一重工的营业毛利率一直高于中联重科,说明其在产品价格政策,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均优于中联重科。

结论:三一重工的毛利率高于中联重科。 表2.3 营业毛利率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25.72% 30.34% 32.40% 32.30% 三一重工 35.54% 36.85% 36.48% 31.75% 图2.3 营业毛利率40.005.000.00%.00 .00.00.00%5.00%0.00 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4)、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示的是每一元收入能赚取的净利润额。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扩大营业获取利益的能力越强,且由盈利变亏损的可能性较小。

从表2.4和图2.4中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营业净利润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三一重工的变动幅度比较大,从数值上来在前三年三一重工的营业净利润一直高于中联重科,但在2012年低于中联重科的营业净利率,中联重科平均值为0.148,三一重工平均值为0.163,高于中联重科。

结论:三一重工的营业净利率高于中联重科的营业净利率。 表2.4 营业净利率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11.65% 14.25% 17.64% 15.66% 三一重工 15.93% 18.15% 18.44% 12.84% 图2.4

营业净利率20.00.00.00.00.00.00%8.00%6.00%4.00%2.00%0.00 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5)、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平均数。每股收益是评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标。每股收益通用性比较强,可用于不同的上市公司之间,也可用于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比较盈利能力。对投资而言,每股收益越高越好。

由于每股收益=每股账面价值(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所以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有每股账面价值和普通股权益收益率。

从表2.5和图2.5中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每股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数值上,中联重科的平均值为1.0975,三一重工的平均值为1.08,两者相差不大。

结论:两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变动趋势一致,数值相差不大。 表2.5 每股收益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1.42 0.97 1.05 0.95 三一重工 1.32 1.11 1.14 0.75 图2.5 基本每股收益1.61.41.210.80.60.40.2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盈利能力比较结论:从资产盈利能力和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及每股收益对比来看,三一重工的盈利能力强于中联重科。 3. 营运能力

本文主要从流动资产营运能力以及总资产营运能力两方面进行对比。衡量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衡量总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均值。该指标表示企业利用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效率大小。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可利用的资金越多,经营效率越高,同时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该指标越高也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高;就竞争力而言,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信用政策越严格,信用政策越严格会削弱竞争力。

从表3.1和图3.1中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且三一重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高于中联重科。

结论:三一重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中联重科。 表3.1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4.74 5.36 4.98 3.15 三一重工 5.03 6.67 5.96 3.56 图3.2 应收账款周转率87654321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存货平均值。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存货数量过低,会影响销售,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存货数量过高,占用的资金就多,影响总资产周转率,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率体现的是企业的销售水平。

从表3.2和图3.2中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稳中有升,但在2012年均处于低点,变动幅度不大,中联重科的存货周转率平均值为3.04,三

一重工的为4.005。

结论:三一重工的存货周转率数值高于中联重科。 表3.2 存货周转2009 2010 2011 率 中联重科 2.7 3 3.42 三一重工 3.49 4.43 4.67 图3.2 存货周转率54.543.532.521.510.5020092010201120122012 3.04 3.43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二)、总资产营运能力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值。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投资产生收入的能力,也反映企业总资产管理和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

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决定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决定因素,由于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周转率,因此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两个因素。

从表3.3和图3.3中可以看出,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处于波动状态,数值上中联重科的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0.0067,三一重工为0.109.

结论: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表现得比中联重科好。 表3.3 总资产周转2009 2010 2011 2012 率 中联重科 0.73% 0.66% 0.69% 0.60% 三一重工 1.05% 1.27% 1.23% 0.81% 图3.3 总资产周转率1.40%1.20%1.00%0.80%0.60%0.40%0.20%0.00 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营运能力比较结论: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比较,三一重工的营运效率要比中联重科的高。 4、成长性

两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主要用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进行对比。 (1)、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总资产增长率用于反映企业总资产增长幅度,正数表明总资产在扩张,反之,负数则表明总资产规模在萎缩。总资产增长率高不一定增长就适当,总资产增长率必须与利润增长和营业收入增长同步增长,并且增长率小于两者的情况下才是正常规模扩张。总资产增长的源泉应该来自于盈利的增加而不是负债的增加;增长的趋势应该稳定,这样的增长才说明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表4-1 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2009 2010 2011 2012 中联重科 47% 85% 14% 24% 三一重工 13% 98% 64% 26%

图4-1

总资产增长率1.210.80.60.40.202009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从表4-1中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都在增长,两家都有很大的波动,中联重科的资产增长与利润增长并不同步,说明企业资产增长不正常,三一重工的资产增长质量比中联重科要稳定,良好,其资产增长与利润增长同步。

结论: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增长比中联重科的要稳定,正常。 (2)、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年末额-营业收入年初额)营业收入年初额。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动情况,企业的营业收入变动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营业收入通常增长比较慢,成长期则增长较快,进入成熟期增长又变得平稳,在衰退期增长呈现负数。

表4-2 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 2009 2010 2011 2012 53.24 55.05 43.89 3.77 中联重科 三一重工 20.01 105.84 49.54 -7.77 图4-2 营业收入增长率120100806040200-2020092010201120.013.77-7.77201253.2455.0549.5443.89中联重科三一重工105.84

从表4-2和图4-2可以看出:中联重科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三一重工则在2009

年-2010年间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之后急速下降,在201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率。 (3)、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年末额-净利润年初额)/净利润年初额。净利润体现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净利润的变动包括经常性损益变动和非经常性损益变动,净利润的主要来源应该是营业利润,如果主要来自于公允价值变动,营业外收入等非经常性损益,则表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表3-1 净利润增长率 2011 2012 净利润增长率% 2009 2010 中联重科 52% 90% 78% -8% 三一重工 61% 160% 52% -36% 图3-1 净利润增长率21.510.502009-0.5201020112012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从表3-1和图3-1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0年,两家企业的净利润都呈现上升态势,其中三一重工净利润增长率达到了150%以上,但在之后两年,两家上市公司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在201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三一重工的下降幅度比中联重科要快。

成长性分析比较结论:通过对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这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中联重科的成长性好于三一重工。

第三部分 综合业绩比较分析

1、杜邦分析体系简介

杜邦分析法可用下面的等式来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股东权益=(净利润/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从上式中可得出以下结论: (1)、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表示企业投资获利能力,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可以比较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可分解成为总资产报酬率和权益乘数,表明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取决于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效率的综合体现。

(2)、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有三个杠杆可以利用,以放大企业投资获利能力。 (3)。权益乘数是资本结构的反映,权益乘数值提高,获利能力也成倍提高,

但是同时风险也越大,所以应该合理安排负债率。

(4)、营业净利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体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提高营业净利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扩大营业收入,二是降低营业成本费用。

(5)、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的营业能力,体现资产管理水平。总资产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组成,前者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后者体现企业规模和发展能力,两类资产收益能力不同,因此应该合理安排资产结构。

因此,杜邦分析体系的作用是解释了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从而为企业采取措施指明了方向。 2、中联重科杜邦分析

表一、 中联重科杜邦分析表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32.10% 17.02% 22.75% 17.97% 净资产收益率 11.65% 14.25% 17.64% 15.66% 营业净利率 72.70% 66.40% 68.80% 59.90% 总资产周转率 2.29 2.01 2.16 权益乘数 4.43 从表一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2年,中联重科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上下波动,2009年到达一个最高值32.10%,2012年下降到17.97%,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总资产周转率在不断下降;而营业净利率一直保持在15%的水平,变化不大,权益乘数2009年-2010年下降幅度很大,之后保持在2.1左右,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基本保持不变。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中联重科的获利能力主要是受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也就是企业的营运效率下降。 3、三一重工杜邦分析

表二 三一重工杜邦分析表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6.07% 49.47% 43.99% 24.70% 净资产收益率 14.37% 18.15% 18.44% 12.83% 营业净利率 110.70% 127.10% 122.70% 80.90% 总资产周转率 1.91 2.63 2.47 2.62 权益乘数 从表二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2年,三一重工的净资产收益率经历了一个从上升然后下降的过程,2012年到达历史低点,但还是高于中联重科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有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双下降,同时权益乘数有所上涨。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三一重工的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是营运效率下降和营业收入降低,权益乘数的提高表明资本结构有所变动。

结论

1、从主要会计数据对比来看,在总资产规模上两家上市公司都有所增加,前三年增长幅度较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上在2012年都出现下降;总资产数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中联重科在2012年都高于三一重工。 2、从会计质量上看,三一重工在存货质量上优于中联重科,在现金获取能力上,三一重工也明显高于中联重科。

3、从营运效率上看,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比较,三一重工的营运效率要比中联重科的高。

4、从盈利能力上看,从资产盈利能力和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及每股收益对比来看,三一重工的盈利能力强于中联重科。

5、从偿债能力上看,三一重工的长期期偿债能力强于中联重科,短期偿债能力弱于中联重科。

6、从成长性来看,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增长比中联重科的要稳定,正常;净利润增长率方面,在201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三一重工的下降幅度比中联重科要快。通过对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这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中联重科的成长性好于三一重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a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