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06: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教案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学生弄清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发展的轨迹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日本、美国、西欧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及其焦点问题之所在: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了解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和世界各国、各种势力对全球化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等内容上;了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动力,弄清战后世界各类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和国家之间关系调整变化的影响;了解“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加剧”的原因和表现,特别要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同当前我国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冷战后发展问题更加突出”、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强”等是紧密关联的。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

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基础篇章之一,本章在整体上、宏观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特点。

(一)、本章以历史的眼光勾勒了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发展阶段,并着重讲述了每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为基本知识,本章还讲述了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组织及其作用。

(二)、在现实的层面分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着重分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等趋势和特点。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其独霸世界的步骤是: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美国操纵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工具;成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分别在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主要的表现是:欧共体和日本成为两个新的世界经济中心;苏联的经济仍保持着雄厚的实力,是世界的第二个经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实力异军突起,新型的工业化国家出现;同时期的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相对衰落了下来。世界经济多极格局形成。

从80年代末起,世界经济逐渐走向集团化,出现了三大经济区域集团。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在世界迈向21世纪的今天,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突出的表现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集团并行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趋突出。

1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

1、 弄清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发展的轨迹;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

3、 日本、美国、西欧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的影响。

本章的难点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考查的重点也在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重点又放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三点上。

【本章教学时间】:4课时(第三、四周)

第一周:前二节(一、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二、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第二周:后两节(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四、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像(课间放五分钟录像短片);多媒体教室

【阅读文献】:(分组任选)

1.汉斯·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德):《全球化陷阱》,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 张世鹏等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罗伯特·吉尔平(美):《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4.约翰·阿奎拉(美):《决战信息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 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

6.伊萨卡(美):《国际合作机制》,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3年 7.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宋新宁: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9.亚当·斯密(英):《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 10.姚贤镐:《国际贸易学说》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年 11.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作业和思考题】:(分组任选)

1、论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不同特点 2、分析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3、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各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你有何良策助之? 4、论述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最新表现

5、 论述“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这一绝对规律及其在当今时代的最新体现 6、 客观评价经济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深远 7、 分析比较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8、 论述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9、 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及其对传统经济所具有的优势 10、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11、对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深入比较,辨析其异同 12、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为其西方盟国提供“经济安全网”的

2

【本章内容小结及本章知识结构图如下】: 世 世界 概 不同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在经济领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 第 界 念 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经济有机整体,生产力发展到历史阶段的产物

经 经济 构成各国各地区经济是世经形成基础;但世经≠各国经济的简单总和 济 世经发生 国贸/世界市场/国金/国际资本流动 各国各地区经济的 一 作用示意图 技术和劳动力的国际交换 相互依赖关系 及 影响当代世界经济 1、各国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各国经济结构 世 发展的主要因素 2、国际分工体系、国际经济制度、世界政治环境 章 界 经 世界经济 经济领域中各主要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和状态 济 格局的概念 世界经济主角之间的力量对比状态,及权力分配状况 格 充当主角 1、经济力、科技力、资源力; 2、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 局 必备的条件 3、适应世界经济重大突发事件及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能力 战 (战 战后初期国际 1、主要国家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变 后 经济形势 2、美国具备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的实力和优势

当 后 初 有利于美国 (美国出口/黄金储备/工业生产占世界32.5%*74.6%*56.4%) 期 美 1、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与金融体制 世 ~ 国 A\\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1944-7开会/1945底成立; 60s 为 它是世界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国的“怀特计划”和 界 末 建 “联合国复兴开发银行计划”为基础,建立了IMF和WB(IBRD) 代 期) 立 B\\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体系的主要内容:a\\双挂钩制度 经 美 世 b\\成员国义务:美国应将他国政府及央行所持美元随时兑换成黄金 国 界 他国政府应干预汇市,使汇率波幅不超过法定汇率上下1%的范围 济 称 经 C\\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作用: 霸 济 a\\使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世 格 世 霸 b\\美国借此控制了IMF和WB(IBRD) 界 权 c\\建立了有利于美国和西方的不公正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局 经 而 2、缔结关贸总协定(GATT):推动贸易自由化 济 采 A、关贸总协定:1947诞生,只是一个由临时委员会监管的多边条约,

的 领 取 是进行贸易减让谈判的论坛,而非国际组织。1986年9月第八轮谈判 界 域 的(乌拉圭回合)揭开序幕,8年艰难曲折谈判后,1994在摩洛哥马拉喀什 形 的 战 草签《乌~多边贸易谈判成果最后文件》及《马~宣言》,宣布成立WTO 1995元旦正式运行,1996元旦正式取代GATT 成 单 略 B、GATT的作用:a\\促进各国关税大幅下降,限制各种非关税壁垒; 极 b\\ 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c\\促进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经 和 步 d\\促进资本主义多变经济体制形成(外汇、资本、和贸易自由化) 独 3、1947-1952马歇尔计划、道奇计划; 4、1949-1-20第四点计划 演 霸 骤 5、巴统1949-11~1994-3: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 美国称霸下的 1、美国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变 阶 世界经济格局 2、创造了相对统一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

济 (1) 段 的主要特点 3、两大经济体系对立,东西方经济关系隔绝

3

战后 战后 1、生产力突飞猛进; 2、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 世经 世经 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4、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迅猛 迅猛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是世界 发展 发展 经济“黄金时代”,各国经济高速增长,1955-70均5.1%,前所未有

一 及其 原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2、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原因 因 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4、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作用 章 战 (70s 世 (一)、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巨大冲击 1、美元危机的爆发:A、美元危机

以 界 1971美元地位岌岌可危:美国黄金储备减至102亿$,国际收支逆

: 后 差220亿$,短期外债520亿$,5月,7月连续发生两次美元危机 后) 经 B、新经济政策:8月15日,美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①对内冻结工资和物价;③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 当 世 世 济 ②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与黄金脱钩;

C、美元贬值:a\\ 1971-12美国正式宣布美元贬值;

界 在 b\\1972-6至1973-2美元又连续爆发三次危机,美元再次贬值 界 c\\ 日/瑞士/欧共体宣布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经 70 2、美元危机爆发的原因:

A、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转的条件:

代 经 济 年 a\\ 美国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保证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维持黄金官价; b\\美元的对外价值保持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或顺差 格 代 B、60年代后的国际经济现实状况: 济 a\\ 美国国际收支恶化; b\\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局 发 C、美元信用危机:

a\\ 欧日等其他国家都怀疑美国是否有足够的黄金,来兑换美元 世 格 朝 生 b\\ 美元信用发生动摇——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美元危机 3、美元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着 巨 a\\ 固定汇率改成浮动汇率;b\\ 美元支配地位动摇($/¥/DM) 局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货币汇率剧烈动荡,国际贸易/收支严重失衡 多 (二)、国际贸易的价格体系被打乱

大 1、发展中国家运用石油武器作斗争: 界 的 极 a\\1950-70中东石油出口价格1-3$,西方石油垄断公司油价12-13$; b\\ 1973OPEC石油售价:1-9月3.01$;10月5.11$;12月11.65$ 化 转 2、对国际贸易的影响:a\\减少石油生产+提高石油价格

发 b\\ 冲击发达国家经济; c\\ 打乱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 方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条件发生很大变化 展 a\\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导致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 经 向 折 b\\石油大幅度提价,生产和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c\\ 1973年经济危机 各主要国家间 1、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演 经济实力对比 2、美苏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也发生变化

发 发生变化 3、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成为快速增长的经济力量 变 70年代世界 1、世界经济格局从一国独霸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展 经济格局变化 2、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济 (2) 的新特点 3、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成长壮大,两极分化严重

4

战 90s 世 1、美国保持唯一经济超级大国优势地位:

第 后 以 界 A\\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新经济,增强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来 a\\90s以来美国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 b\\美国经济保持120个月

世 经 /十年增长,是战后最长的一次,c\\ 经济竞争力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一 界 世 济 B\\美国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唯一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

格 a\\1996美欧日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21%;19%;12%

经 界 局 b\\ 2000美欧日中俄的比重:30%;29%;14%;3%;1% 章 济 2、其他几大经济力量在不平衡中发展: 经 凸 A\\ 欧盟在一体化道路上继续向前推进:

格 显 前些年欧盟15国总体实力略大于美国,2000美GDP9万亿$/超欧15国 : 局 济 B\\ 日本经济衰退,与美国经济差距拉大:

一 a\\1990日本GDP占美国62.9%;b\\ 1995日本GDP5万亿$占美国70%多

的 发 超 c\\ 1995日本GDP3.6万亿$,占美国8.8万亿$GDP的41%

C\\ 俄罗斯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很大潜力:

当 发 展 多 a\\1999增长:GDP3.2%,工业8.1%,进出口411亿$/743亿$ 展 强 D\\ 中国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火车头:1991-2001年均增长7.4% 的 世界 1\\80s末90s初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

和 经济 A\\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种类型或六个阶段: a\\ 特惠关税区; 的 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e\\ 经济同盟; f\\ 完全一体化 演 新 区域 B\\形成和发展态势:最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1949的“经互会” 代 变 一体 —1952煤钢共同体—60s各种经济组织出现—70s80s发展进入较高层次

︵ 变 化 —90s出现北美、欧洲、东亚三大集团—全球现有近40个区域经济组织 3 趋势 2\\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相互依存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 化 明显 A\\欧洲联盟;B\\ 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

世 当代 1、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 世界 2、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作用突出 经济的 3、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 运行 4、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

机制 5、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

界 当 世界 A\\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不平衡; 今 经济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不平衡;c\\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的经济不平衡

世 发展 B\\不平衡规律在当前的影响:①南北贫富差距扩大、南北矛盾加剧; 界 不平衡 a\\ 占世界1/5的收入最高国家GDP占世界80%;1/5收入最低国家则只占1%; 经 加剧 b\\ 占世界人口1/5的富人消费世界58%能源;74%电话;84%纸张;85%汽车 济 ②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13亿人每天消费2$ 经 面 可持续 A\\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临 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的需要构成危害的那种发展;1987提出 的 道路 B\\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环境优先?/发展优先?不愿意资金/技术支持 焦 并不 a\\ 当前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无既经济快增/ 点 平坦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分歧严重 /又保护环境良方

问 3、世界各国仍在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4、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 济 题 5、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5

(一)资本主义世界从一国独霸逐渐转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随着西欧、日本的经济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逐步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比看, 1957年日本仅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的 6.9%,欧洲共同体六国为13.5%,但到 1972年日本达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5.7%,欧共体九国则达到 72.1%, 西欧、日本和美国的实力差距在迅速缩小,70年代末,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到1985年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超过了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美国从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美、日、欧之间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美国面临着日欧的强劲挑战。

(二)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1950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31%,到1970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相当于美国的6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东欧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势力的增强为东西方关系的改善和经贸往来创造了条件,70年代以后东西方国家经济交往被隔绝的状况被打破,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弱点已经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和平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束缚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长、但两极分化趋于严重

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战后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挣脱殖民主义的枷锁,成为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收回了过去被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的经济主权,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65年至1980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均为 6%,不仅高于历史上任何时期,也高于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增长率4.7%;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从1970年的 17.9%上升到1980年的28.1%。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70年代,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于滞胀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却蓬勃发展,工业化程度迅速接近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还有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等。1978年底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发展中国家以至世界经济的又一奇迹。

世界经济中多种力量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趋向多极化。世界经济多极化局面的出现无疑是进步的,它否定了单个国家的经济霸权,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1.13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一、世界经济格局突显一超多强竞争态势

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美国新经济大大增强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90年代以来,美国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到2001年,美国经济保持120个月、连续十年的增长,是战后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竞争力也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实力由90年代初占世界的23%重新提升到今天的近30%,巩固了唯一超强经济大国的地位。其他几强的实力和美国相比都不在一个等级上。2000年,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近30%、欧盟占29%、日本占14%、中国占3.3%、俄罗斯占1%,

其他几大经济力量在不平衡中发展。尽管美国目前保持了经济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是其他主要经济力量也在发展中。欧洲联盟经济总体实力与美国相当,随着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加深,它的综合实力还会进一步增长。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日本经济仍将走在世界的前列,普京政府上台后,俄罗斯社会趋向稳定,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8年相差13倍缩小到1999年的9倍。2001年,在世界经济愁云密布、国际政治跌宕起伏的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以7.4%的增长速度保持了稳健前行的态势,GDP总量超过96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

80年代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正是这种调整和改革的不同结果,促使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由于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影响、依存和矛盾斗争的新格局,它对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的影响引人注目。

(一)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它的前身即欧洲共同体执行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对成员国的经济以及欧洲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和巨大的影响,是区域集团化获得成功的典范。1985年10月,欧共体提出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计划。1993年这一计划正式启动,实现了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四大自由流通,这是当今区域集团化的最高层次。1993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取代了欧共体,其欧洲核心地位更为显著, 1997年确认建立欧洲银行和1999年1月1日发行欧元。欧元的如期启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的竞争格局无疑要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2

2000年2月,欧洲联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造就一个新欧洲》的文件,阐述了欧盟在2000年至2005年间的战略目标,不仅要进一步推进经济货币的一体化,还要成为和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大国,并且要实现欧盟东扩,10年后欧盟成员国将由现在的15个增加到28个。在13个申请国中,东欧国家占10个,这表明欧盟要加快东扩的步伐。在欧盟的继续发展和扩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回会影响和制约它的发展。但这个继续发展和扩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欧洲联盟今后不仅是欧洲的决定性力量,也会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首脑于1992年10月17日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成立的,经三国国会批准后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它拥有2130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和3.68亿人口,计划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关税及投资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和更高等级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三国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加拿大的10倍,是墨西哥的21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不可避免。

北美自由贸易区这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地区集团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意义。它是美国实现其90年代所提出的“美洲倡议”战略的第一步,最终目标是要把北美洲和南美洲联在一起,建成一个美洲自由贸易区。拉美的南锥体、安第斯共同市场,中美洲和加勒比共同市场,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三国自由贸易区均已初具规模。因此,不能排除美洲有可能在未来通过双边、多边协议的积累,最后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色彩更加鲜明,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北美以至美洲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区域经济近十多年来发展较快。早在60年代,日本就提出过建立“太平洋共同体”的倡议,由于地区情况复杂,差别悬殊,矛盾尖锐,缺乏共识,迟迟未能启动。80年代末,由于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成了迫切需要,1989年11月经澳大利亚提议,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组织。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此后迅速发展,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晤。

APEC在面对诸多矛盾的同时,在协调亚太地区经济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成为目前成员国最多、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组织。它的成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

13

其特色在于它不是欧盟那样带有排他性的、体制完备的经济集团,而是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协商功能的“大家庭式”机构,确认各成员国有权结合自己情况,按照自己进度和方式逐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不同领域可有不同速度。APEC在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同时,还追求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目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愿望,使APEC免于沦为少数发达国家打开他国经济大门的工具。APEC的这种协商方式符合本地区实际,不仅有利于在平等基础上使成员国经济得到发展,也将对世界范围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2 (第二节) 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及其作用

国际经济组织是指围绕国际生产产品、生产工艺、经济资源或经济制度等经济因素、以跨国商品生产、流通、资本移动、信贷等为目标而形成的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议(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性国际组织。

1.21 世界银行

一、 世界银行的宗旨及其作用

世界银行是联合国附属的专门机构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 现有成员138个。目标是通过促进其成员国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以减轻贫困。1945年底,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协定书》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成立之初的贷款和投资主要用于帮助帮助欧洲国家,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后,贷款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

促进生产事业的投资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鼓励不发达国家生产与资源的开发;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发展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的增长以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世界银行的作用:

1.提供会员国发展援助。世行通过组织和发放长期贷款来解决一部分会员国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由于世行贷款必须由对方政府担保,贷款的使用须由世行的代表监督,并在授资地设有常设顾问,因此发展中国家利用贷款时,往往受到世行不同程度的干涉和控制。

2.帮助世界各国巩固和加强吸引和保持私人投资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3.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的增长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世界银行的组织机构和资金来源:(一)组织机构 (二)资金来源 三、世界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美国在世行中的地位和影响(二)富国对世界银行的控制

14

1.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产生及其宗旨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产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最重要的国际货币金融机构。根据1944年7月联合国44个国家代表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即《国际货币基金协议》,1945年12月,代表该基金初始份额65%的29个成员国政府在华盛顿签署该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1947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联合国正式签订了建立相互关系的协议成为联合国专营国际货币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之一。

1. 1944年7月联合国44个国家代表签订布雷顿森林协议——即《国际货币基金协议》。 2. 1945年12月,代表该基金初始份额65%的29个成员国政府在华盛顿签署该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

3. 1947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联合国正式签订了建立相互关系的协议——成为联合国专营国际货币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之一。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1.设立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磋商和合作的常设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2.推动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促进和维持各国的高就业率、实际收入水平; 3.稳定汇率,维持会员国间有秩序的外汇安排避免竞争性通货贬值;

4.协助会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5.向会员国提供贷款调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然而它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却明显地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反映出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

(一)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

成员国必须是能够掌握其对外关系的主权国家,能够并准备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家为创始成员国。成员国有退出的权利或因未履行义务而由理事会85%投票表决同意被要求退出 义务:

1.稳定汇率,维持有秩序的汇兑安排,避免竞争性通货贬值。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a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