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药剂学期末老师说的重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8 15: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广药药剂学期末考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章 绪 论
一 药物剂型的分类
按给药途径分类
1.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口服的散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2. 经非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 皮肤给药:软膏剂 粘膜给药:滴眼剂、贴膜剂 腔道给药:栓剂、泡腾片 按分散系统分类
? 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 胶体溶液型: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 乳剂型:乳剂(口服、静
脉、搽剂) 混悬型:混悬剂、合剂、洗剂 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微粒分散型:微球/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 固体分散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 真溶液类剂型: <1nm 溶液剂 ? 胶体溶液类剂型: 1~100nm 胶浆剂 ? 乳浊液类剂型: 0.1~50?m 乳剂 ? 混悬液类剂型: 0.1~100 ?m 混悬剂 ? 气体分散类剂型: 气雾剂 ? 固体分散类剂型: 散剂、片剂 ? 微粒分散型 微球
按制法分类
? 浸出制剂:酊剂、流浸膏剂
? 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用的滴眼剂、手术用制剂 按形态分类
?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
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一 药用溶剂的种类
? 水(注射用水、纯化水、制药用水等) ? 非水溶剂
(1)醇与多元醇类: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丁醇等; (2)醚类: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 (3)酰胺类:二甲基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
(4)酯类: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酸乙酯、苯甲酸苄酯等; (5)植物油类: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 (6)亚砜类:二甲基亚砜等。
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过小可选用适当的非水溶剂或使用混合溶剂,增大药物的溶解度,以制成溶液。
1
二 药用溶剂的性质
(一)介电常数 表示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ε↑,溶剂极性↑) (二)溶解度参数 是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剂极性↑)
三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分子结构----相似相溶
2)溶剂化与水合作用 水中溶解度: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3)多晶型 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
4)粒子大小----难溶性药物 0.1~100nm范围内 , r↓, S↑ 5)温度 6)pH值
7)同离子效应:相同离子存在使药物溶解度降低 2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制成盐类 选用盐类需注意:溶液pH 、稳定性、刺激性、毒性等因素 2) 应用混合溶剂
潜溶剂 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应用混合溶剂。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
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3) 加入助溶剂 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溶解度的过程。当加入的第三种物质为低分子化合物(而不是胶体物质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称为助溶剂。
助溶剂分类
无机化合物: 碘化钾
有机酸极其钠盐:水杨酸钠、苯甲酸钠 对氨基苯甲酸钠 酰胺化合物: 烟酰胺、乙酰胺、尿素 4) 使用增溶剂 --- 表面活性剂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对于以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18。常用的增溶剂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为增溶量。
四 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1 溶出速度的表示方法
Noyes-Whitney方程 dC/dt= KS(Cs – C)
dC/dt为溶出速度;S为固体的表面积;Cs为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C为t时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K为溶出速度常数。
? K=D/Vh D为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扩散系数;V为溶出介质的体积;h为扩散层的厚度。 ? 当(即C低于0.1Cs)时,可简化为: dC/dt= KS(Cs – C) = KSCs
本公式的溶出条件称为漏槽(sink condition)条件,可理解为药物溶出后立即被移出,或溶出介质的量很大, 药物溶度很低。体内的吸收也被认为是在漏槽条件下进行。 2 影响因素及增加方法 S---表面积 T---温度 C---体积
2
K---扩散系数 H---扩散层厚度
五 药物的解离常数
解离常数( pKa)是表示药物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实际上是指碱的共轭酸的pKa值。pKa值越大,碱性越强
三章 表面活性剂
一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 低分子 高分子 解离 非解离 高分阴阳两非子表离离性离面离子子子子活性型型型型剂 肥皂类 洁尔灭 卵磷脂
司盘类 卖泽类 海藻酸钠 硫酸化物 新洁尔灭
吐温类
苄泽类 CMC钠 磺酸化物
甲基纤维素
二 临界胶束浓度(CMC):使溶液内部形成胶束时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 CMC是表面活性剂的特征性指标 ? CMC与HLB值和表面活性大小有关
三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additivity)
? 如简单的二组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HLB值可按如下计算: HLBab = (HLBa × Wa + HLBb × Wb)/(Wa + Wb) W-质量
举例:45%司盘 60(HLB = 4.7)和 55%吐温 60(HLB= 14.9)组成的混合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0.31
{(45×4.7+55×14.9)/(45+55)}=10.31
四 随温度升高/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在某一温度急剧升高/此转折点(拐点)相对应的温度称为Krafft点
Krafft点是是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Krafft点是表面活性剂使用温度的下限/也就是说只有在温度高于Krafft点时/表面活性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4
五 起昙与昙点
表面活性剂从溶液中析出溶液出现混浊的温度即为浊点或昙点。
四章 微粒分散体系
一 分散系统性质
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1 水解
酯类(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羧酸酯类)
酰胺类( 氯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 巴比妥类) 2 氧化
酚类: 肾上腺素、左旋多巴、水杨酸钠 烯醇类: 维生素C 芳胺类: 磺胺嘧啶钠
吡唑酮类: 氨基比林、安乃近
含不饱和碳键: 油脂、维生素A、D 3 光降解 4 其它反应
5
二 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 pH值的影响
2 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3 溶剂的影响 4 离子强度的影响 5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6 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三 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 温度 2. 光线
3. 空气(氧) 4. 金属离子 5. 湿度与水分 6. 包装材料
四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1 影响因素试验
高温试验:60 ℃ ,10天
高湿度试验:25 ℃ ,RH 75±5%,90 ±5% , 10 天 强光照射试验:4500 ±500LX ,10天 2 加速试验
40 ± 2℃, RH 75±5% ,于0,1,2,3,6 个月取样检测。
在上述条件下,如六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的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即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0±5%的情况下进行 3 长期试验
六章 粉体学基础
一 粒子的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
? 根据计算基准不同可分为体积比表面积和重量比表面积。 1、体积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 2、重量比表面积/是单位重量粉体的表面积
? 比表面积是表征粉体中粒子粗细的一种量度,也是表示固体吸附能力的重要参数。 ? 可用于计算无孔粒子和高度分散粉末的平均粒径。
? 比表面积不仅对粉体性质、而且对制剂性质和药理性质都有重要意义。
二 粉体的密度
1、真密度 指粉体质量(W)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 Vt)求得的密度
6
2 颗粒密度 指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开口细孔与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g所求的密度 3 松密度 指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也称堆密度。 4 紧密度
三 休止角
静止状态的粉体堆集体自由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休止角/也称堆角/是粉粒粘着性的一个间接衡量指标。/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 四 临界相对湿度 CRH
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 在药物制剂的处方中多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或辅料的混合物/水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吸湿性更强/根
据Elder假说,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CRH的乘积,而与各成分的量无关/即:
CRHAB = CRHA×CRHB
? CRHAB-A与B物质混合后的临界相对湿度;CRHA和CRHB分别表示A物质和B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 ? 从上式可知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值比其中任何一种药物的CRH值低,更易于吸湿/如枸橼酸和蔗糖的
CRH分别为70%和84.5%,混合后CRH为59.2%
五 接触角
固体的润湿性用接触角表示/液滴在固液接触边缘的切线与固体平面间的夹角称接触角/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九章 液体制剂
一 液体制剂的特点
? 特点(与固体制剂(散剂、片剂等)相比):
? 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
? 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 ? 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 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 缺点:化学稳定性差;以水为溶剂者易发生水解或霉败;非水溶剂的生理作用大、成本高,且有携带、运输、
贮存不便等缺点。
二 液体制剂的分类
7
三 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
1 增溶剂 2 助溶剂 3 潜溶剂 4 防腐剂 5 矫味剂 6 着色剂
7 其他附加剂(抗氧剂 pH调节剂 金属离子络合剂)
四 糖浆剂
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g/m1)。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或糖浆。
五 混悬剂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 沉降速度 符合斯托克斯(Stokes)定律
?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双电层,产生 ζ电位,形成水化膜,阻碍微粒的合并。增加了混悬剂的聚结稳
定性。
? 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主要方法:
(1)减少微粒半径,以减少沉降速度;
(2)增加分散介质粘度,以减少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六 絮凝与反絮凝
何谓絮凝?絮凝剂?
? 混悬颗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称之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为絮凝剂。主要是具有不同价数的电解质。 ? 何谓反絮凝?反絮凝剂?
? 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称为反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
凝剂。
七 混悬剂的稳定剂
1 助悬剂 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亲水性 2 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 HLB=7~11 吐温等 3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电解质
八 乳剂
1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2 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3 乳剂的基本组成: 水相,油相,乳化剂
九 乳剂形成理论
? 降低表面张力 ?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 1单分子乳化膜 2多分子乳化膜 3固体微粒乳化膜
十 乳剂----稳定性
8
? ? ? ? ?
分层(乳析) 一般是可逆的。 絮凝 乳滴可逆聚集,乳化膜完整
转相(变型) 主要原因:乳化剂性质的改变。此外相比也可引起转相。
合并与破坏(破裂) 乳滴破裂,不可逆,原因①温度过高过冷②加入相反类型的乳化剂 酸败 微生物
十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一 各种水的来源
1 纯化水用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2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蒸馏水,作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3 灭菌注射用水为灭菌后的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二 热原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它是微生的代谢产物。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能力最
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1. 热原的组成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因而大致可以认为内毒素=热原=脂多糖。
2. 热原的性质 (1) 耐热性 (2) 滤过性 (3) 水溶性 (4) 不挥发性 (5) 其它 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所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活性炭可以吸附热原) 3. 热原的除去方法
(1) 高温法 对于注射用的针筒或其他玻璃器皿,在洗涤干燥后,于250℃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原; (2) 酸碱法 玻璃容器、用具还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可将热原破坏;
(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脱色作用,所以在注射剂中使用较广。
(4) 离子交换法 (5) 凝胶滤过去 (6) 反渗透法 (7) 超滤法 (8) 其他方法: 三 1 任何溶液其冰点降低到-0.52 ℃,即与血浆等渗。
2 血中渗透压 ?0.45%~2.7% (血浆0.9%NaCl)
四 灭菌
1 物理灭菌技术 包括:1. 干热灭菌法2. 湿热灭菌法3. 过滤灭菌法4. 射线灭菌法 2化学灭菌法 包括:1气体灭菌法 2药液灭菌法 3灭菌参数(F值和F0值)
1) D值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位身无(或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菌时间。lgN0-lgNt=kt/2.303 D = t = 2.303/k(lg100-lg10)
D值为降低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至原来1/10或降低一个对数单位(lg100降至lg10)所需的时间。 2) Z值 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提高的温度. Z=T2-T1/logD2-logD1
3)F值 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 To)下给定的F值所产生的灭菌效
9
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常用于干热灭菌,单位:min。
F = △t ∑10 4)F0值 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 Z值为10℃所 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F0 = △t ∑10
F0=D121℃×(lgN0-lgNt)
F0值仅限于热压灭菌,生物F0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F0值体现了灭菌温度与时间对灭菌效果的统一,数值更为精确、实用。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应适当增加安全系数,一般增加理论值 的50%。
五 注射剂的分类与给药途径
1分类
(1) 溶液型注射剂
(2) 混悬型注射剂 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喜树碱静脉注射液。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
(3) 乳剂型注射剂 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例如胶丁钙注射液和静脉营养脂肪乳注射剂等。
(4) 注射用无菌粉末 注射用无菌粉剂亦称粉针,是指采用无菌操作法或冻干技术制成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块状制剂,制剂需用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使其混悬而应用。 2给药途径 (1) 皮内注射
(2)皮下注射 由于人体皮下感觉比肌肉敏感;故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混悬液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3)肌内注射 注射肌肉组织中,一次剂量一般在5ml以下,除水溶液外,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均可作肌内注射。 (4) 静脉注射 油溶液和一般混悬型注射液不能作静脉注射。凡能导致红血球溶解或使蛋白质沉淀的药物,均不宜静脉给药。
(5) 脊椎腔注射 (6)动脉内注射
(7 )其他 包括心内注射、关节内注射、滑膜腔注射、穴位注射以及鞘内注射等。
六 注射剂的特点
(1)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3)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4) 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5) 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注射时疼痛 (6) 制造过程复杂,生产费用较大,价格 较高。
七 注射剂的处方组成 注射液用原料、注射用溶剂、注射用附加剂、注射剂的等渗与等张调节、注射用原料 处方分析
八 热原检查 1家兔法 2鲎(hou)试验法 九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1、pH:5.5~7.8
? 眼耐受(pH5~9) 、考虑溶解度、稳定性、药效 2、渗透压与泪液等渗
? 0.6-1.5% NaCl、太高眼干燥,太低眼发胀。 3、无菌:
? 外伤、眼手术用——绝对无菌,单剂量包装,不加抑菌剂 ? 一般无外伤:无致病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剂量包装,加抑菌剂 ? 国外规定均无菌
4、澄明度、混悬液颗粒细度
10
? 溶液型澄明,重点碎玻屑,混悬液滴眼剂检查颗粒细度, Φ<50μm,含Φ<15μm不得少于90% 5、粘度(特殊要求)
? 最合适40~50厘泊(4.0~5.0cPa),MC ? 延长停留时间,增加药效,减少刺激 6、稳定性
? 类似注射剂,不稳定的药可加稳定剂。
十一章 固体制剂-1
一 散剂的混合方法
1等量递加混合法 2倍散
二 片剂的特点
1优点: ?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
?化学稳定性较好,因为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保护; ?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
?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 ?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以满足临床的不同需要 2片剂的特点—---不足
?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如含有挥发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三 片剂的分类
11
四 片剂的常用辅料
? ? ? ?
填充剂
润湿剂与黏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
五 片剂的制备工艺
六 片剂的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裂片:产生裂片的处方因素有: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及时排出而结合力弱;物料的塑性查,结合力弱。
产生裂片的工艺因素有:单冲压片机比旋转压片机易出现裂片(压力分布不均匀);快速压片比慢速压片易裂片(塑性变形不充分);凸面片剂比片面片剂易裂片(应力集中);一次压缩比二次压缩易出现裂片(塑性变形不充分)。
(2)松片:主要原因是黏性力差,压缩压力不足等。
(3)粘冲: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粗糙不光或刻字等。
(4)片重差异超限:主要原因有:物料的流动性差;物料中细粉太多或粒度大小相差悬殊;料斗内的物料时多时少;刮粉器与膜孔吻合性差等。
(5)崩解迟缓:主要原因有:压缩力过大,片剂内部的空隙小影响水分的渗入;可溶性成分的溶解,堵住毛细孔,影响水分的渗入;强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崩解剂的吸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 (6)溶出超限:主要原因有: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溶解度差等。
(7)含量不均匀:片重差异超限,皆可造成药物含量的不均匀;药物的混合度差或可溶性成分在干燥时表面迁移等也会造成含量不均匀。
七 崩解度
崩解: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囊壳外,应通过筛网。
八 胶囊剂的种类
12
九 胶囊剂的囊材组成示意图
十 滴 丸 剂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常用基质
? 滴丸剂所用的基质一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等温溶胶与凝胶的互变性,分为两大类: 1、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PEG类(如PEG6000、PEG4000、PEG9300)、肥皂类、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 2、脂溶性基质: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十一 软膏剂
软膏基质: 1油脂性 2水溶性 3乳剂型
十二 软膏剂的制备
1、 制备方法 1)研和法、 2)融和法、 3)乳化法。 2、根据基质选择方法
? 油脂性基质--研和法、融和法 ? 水溶性基质--研和法、融和法 ? 乳剂型基质--研和法、乳化法
13
十三 眼膏剂
? 1、眼膏剂:系指由药物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溶液或混悬型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 ? 2、眼用乳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乳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
? 3、 眼用凝胶剂:系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无菌凝胶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其黏度大,易于泪液混合; 4、眼膜剂:系指药物与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无菌药膜,可置于结膜囊内缓慢释放药物的眼用固体制剂;
5、眼内植入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无菌的适当大小和形状,供插入结膜囊内缓慢释放药物的无菌眼用固体制剂。
14
十四 栓剂基质主要有两大类:
1、油脂性基质:如可可豆脂、合成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椰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硬脂酸丙二醇酯)等。
2、水溶性基质:如甘油明胶、聚乙二醇、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脂类、泊洛沙姆(poloxamer188)等。
十五 置换价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为该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displacement value,DV)。
十六 栓剂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6点)
十四章 气雾剂 喷雾剂与粉雾剂
一 气雾剂的分类
1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
2 按相的组成分类-----二相气雾剂:溶液型; 三相气雾剂:混悬型、乳剂型 3 按医疗用途分类---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皮肤与粘膜用气雾剂 空间消毒与杀虫用气雾剂
二 气雾剂由四部分组成
十五章 中药制剂
一 常用的浸出方法、特点及应用
1. 煎煮法 适用范围:水溶、对水、热稳定成分
2. 浸渍法 适用范围粘性、无组织结构、新 鲜、易膨胀药材
3. 渗漉法 特点:保持高浓度梯度 适用范围:有效成分含量低、贵重药材 、有毒药材、高浓度浸出制剂
15
操作方法:药材粉碎 ? 润湿 ? 装器 ?排气?浸渍?渗漉? 漉液收集与处理 4. 回流法 挥发性溶剂加热浸出。循环回流浸出法浓度梯度较高(索氏提取法)。
5.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特点: 缩小剂量、减小吸潮性、除去重金属、安全性高、可再生 6.超临界萃取技术 7.超声波提取技术
二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溶剂润湿、渗入细胞) (2)解吸、溶解(可溶性成分溶解) (3)扩散(浸出成分向外扩散) (4)置换(浸出溶剂的更换) 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P331-332 (最好回到书本细看) 1. 1.浸出溶剂、浸出辅助剂 2、药材粉碎粒度 :适宜
2、 3、浸出时间: 适宜 4、浸出温度: 溶剂沸点附近
5、浓度梯度: 高 7、浸出压力: 加压浸出适于组织坚实药材 8、提取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微波、超临界流体提取)
十六章 固体分散体、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一 常用的载体材料
难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 乙基纤维素
2含季铵盐的聚丙烯酸树脂类
? Eudragit RL RS 在胃液中溶胀,在肠液中不溶 3脂溶性载体
? 脂肪酸酯 棕榈酸甘油酯 蜂蜡 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二 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
? 1、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 ? (1)分子分散状态
? (2)胶体、无定性和微晶等分散状态
16
? ? ? ? 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润湿性 (2)载体材料可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3)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作用
三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微晶形式 2.固态溶液——分子状态
3.共沉淀物——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十七章 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一 包合物: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 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复合物。
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一 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概念
纳米乳 是粒径为10~1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
亚微乳 粒径在100~1000nm之间,外观不透明,呈浑浊或乳状,稳定性也不如纳米乳。
二 微囊的载体材料
微囊的组成:囊芯物和囊材(壳)
? (一)囊芯物 ? (二)囊材
? 1天然高分子囊材
? (1)明胶 (2)阿拉伯胶 (3)海藻酸盐 (4)壳聚糖 ?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
纤维素衍生物 水溶与水不溶 3、合成高分子囊材
生物降解 聚乳酸(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
生物不降解 聚酰胺、硅橡胶 pH值影响的囊材 聚丙烯酸树脂
三 微球的制备
1明胶微球 2白蛋白微球 3淀粉微球 4聚酯类微球 5磁性微球
四 脂质体 是一种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膜内空间的超
微型球状载体。 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1 相变温度 2 膜的通透性 3 膜的流动性 4 脂质体荷电性
十九章 缓释、控释制剂
一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①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
17
②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制成缓控释制剂,如剂量很大(大于1g)、半衰期很长(大于24h)、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等。
缓控释制剂的不足:
①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如出现较大副反应),往往不能立即停止治疗。 ②缓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③制备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费用较常规制剂昂贵。
二、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
(一)溶出原理: 溶出速度慢的药物显示出缓释的性质。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度公式,通过减少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的粒径,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达到长效作用。
?具体方法: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3.控制粒子大小
(二)扩散原理: 以扩散为主的缓、控释制剂,药物首先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进入体液,其释药受扩散速率的控制。药物的释放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1.水不溶性包衣膜 2.含水性孔道的包衣膜 3.骨架型的药物扩散(前两种属于零级释放)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1.包衣 2.制成微囊 3.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 4.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速度 5.制成植入剂 6.制成乳剂
(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释药系统决大多数取决于溶出或扩散,但某些骨架型制剂,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蚀的过程,结果使药物扩散的路径
长度改变,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此类系统的优点在于材料的生物溶蚀性能不会最后形成空骨架;缺点则是由于影响因素多,其释药动力学较难控
制。
(四)渗透压原理: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为优越。
?只要膜内药物维持饱和溶液状态,释药速率恒定,即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
?胃肠液中的离子不会渗透入半透膜,故渗透泵型片剂的释药速率与pH值无关,在胃中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 ?此类系统的优点在于其可传递体积较大,理论上,药物的释放与药物的性质无关,缺点是造价贵,另外对溶液状
态不稳定的药物不适用。
(五)离子交换作用: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酯,其聚合物链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合于树脂上。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时,通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三 渗透泵的构成和基本概念
二十章 靶向制剂
一 靶向制剂的分类
?按分布水平可分为三级。一级指到达靶组织或靶器官,二级指到达细胞,三级指到达细胞内的特定部位。 ?按靶向性原动力(方法)可分为 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等。
二十一章 经皮给药制剂
1.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剂型因素;
18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药物理化性质
(三)剂型因素
19
正在阅读:
广药药剂学期末老师说的重点 - 图文04-18
东莞虎门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分析11-24
职业中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04-11
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04-18
PISP2000学员站使用说明 - 图文06-21
寒假日记10篇02-12
大润发 肉品收货作业规范10-21
勤俭节约手抄报图片02-12
直线射线与线段08-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药剂学
- 期末
- 重点
- 老师
- 图文
- 答案--心理健康竞赛题库(预赛)
- 2015煤矿安全管理红线(试行)
-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 氯、溴和碘测试题及答案
- 财政学题库一:单选题
- 环境空气采样课件
- 河南选调生申论备考:申论文章写作常见错误(二)2
- 2015年自考《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艺术设计 开题报告 范文参考
- 乒乓球二级裁判题
- 3.15普法宣传单
- 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 写一个精彩片段
- 村镇银行押品评估管理办法
- 全自动洗衣机课程设计
- 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 图文
- 《信息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C卷
- 培智实用语文第九册教案(全册)
- 2017-2022年中国盐酸达泊西汀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专
- 2014年秋季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3.1.1、一元一次方程教
- 2013 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类 西方经济学 考研 专业课 经验贴 - 图
- 公证员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