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30 11: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工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姓名:李冰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金浩

20080501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摘要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县域发展问题上。县域是城乡结合部,从行政管理层次的经济交流、科技传导、政令贯通、信息传播、人口流动、社会影响来看,县域都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环境保护和民风教化等角度看,县域是整个国家的基础,是涵盖广大农村的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种种迹象和现实也表明,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县域经济大发展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性特征。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是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其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研究的焦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止一个,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区域内城市各自为战,自成体系,以京津为核心的城市群系统整合放大功能未得到充分释放。特别是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更大。县域作为城市发展的腹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环京津地带大量贫困县的存在,造成了京津冀地区“发达的城市、落后的腹地”这一罕见的经济现象,这与都市圈发展的步伐是不协调的。因此,协调县域与中心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目前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需要对县域功能进行全面定位,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明确其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

本文以区域经济理论和县域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县域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继而对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县域产业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发展速度等方面探讨了县域经济间的差异;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设计了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系统、全面的反映了京津冀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测度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性,并结合其发展的速度对116个县(市、区)进行了分类,包括上升型经济发达县、稳定型经济发达县、上升型中等发展县、滞长型经济发展县和相对下降型落后县。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京津冀县域经济,本文对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进行关联研究。首先概述了县域经济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然后着重研究了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各指标的耦合关联度,以揭示出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耦合机理,探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驱动力。研究分析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耦合不仅表现在各自要素相互作用的交错性和复杂性上,在时空发展上也有一定阶段性和区域性。在京津冀市域与县域经济耦合过程中,不同区域在各指标上的关联度差异很大,经济较发达地区并不意味市域与县域经济能够达到协调联动发展。然后分析了京津冀各市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强

i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度,并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市域经济作用半径。北京、天津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其辐射能力较强,但由于各行政区既有协作,又存在竞争,且受制度因素的制约,使其对边远落后地区辐射强度很小。河北省的唐山辐射范围较大,但与京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河北省其他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均较弱,尤其是承德、张家口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且受山地阻隔,交通、信息联系较少,市域经济扩散辐射强度很弱,这也是这一地区经济落后,且存在大量贫困县的一方面原因。最后,本文结合理论分析,立足实证研究,对京津冀县域经济功能进行了全面定位。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功能定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

ii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RESEARCH ON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COUNTY ECONOMY IN BEIJING-TIANJING-HEBEI

METROPOLITAN AREAS

ABSTRAC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County Economy" is put forward clearly in the 16th National Party Congress as an important task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complex and key task on Solving the "three agriculture" issue,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called "the county region " is the junction for the city and town. In the view of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county region play an transferring role in economy communication, science transition, administration unblock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population emigration as well as society influence. Above all, from the view of economy development, society advancement, political stabl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ducation of mass style and so on, county is the basic of the whole nation. And it is the regional economy covering the vast rural area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verall plan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All signs and realities also show that China's economy is getting into toward the stage of lay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ounty area economy, after having laid particular emphasis on urban economy for 20 years. The county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atly will become the third stage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As the "third pol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is the core of economical area around the Bohai Sea. The reasons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laging behind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oretical circles.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more than one, but one thing is a common, which is that those city only develop itself and have no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tegration and amplification function of city group have not been fully released. In particular, the county economic function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er gap tha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As the hinterland of urban development, county ecnom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but large number of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s presence around Beijing-Tianjin area, which result this rare economic phenomenon of "the developed cities, the backward hinterland"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pace of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the major economic problem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acing currently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with the county and the central city and the different county. In order to develop county economy better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need to orientate county economic functions , overall plan economic and social resources and mak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goals.

Under the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and county economic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This paper researched

iii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county economy completely and systemicly. Firstly, analysised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and its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then, research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found 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nty industry. Following,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unty econom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space an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designed the synthet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unty economic, which can reflected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systematic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n used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level and differences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classified it’s 116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including the rising economy developed counties, stable economy developed counties, the rising middle-developing counties, the economic stagnation developing counties and relative declining counties.

In order to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unty economy, the paper researched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urban economy and county economy. At first, summarized that the county economy played the role and statu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emphatically studied the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urban economy and county economy. And grey relation degree was used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coupling correlation degree of the indices of urban economy and county economy, reveal the coupling mechanism and explore the leading driving force that promot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elements were not only interleaving and complexity, but also were stage and regional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and space. In coupling process of city and county econom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the different area , the correlation degree of each index is very different, and the more developed region is not meaning that the urban economy and the county economy can not develop coordinately. Then the paper analysised the function intension of the city to county, and used the gravity model to calculate the action radius of urban economy. As the core cit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Beijing and Tianjin have the more radiate ability. However, because of collaboration and competition both existing in this region and plusing system factors limited, Beijing and Tianjin have very little radiation ability to remote backward areas. Tangshan, Hebei Province can be able to radiate larger scope, 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comparing with Beijing and Tianjin. In other regions of Hebei Province, economic radiation capacity are weak, especially in Chengde and Zhangjiakou. In this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addition to the mountain barrier and traffic, information contact less, so that county accept radiation difficultly from urban economy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that region economy is backwardness and there are a lot of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Finally, combinated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aper orientate county economic function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county economy, urban economy, functional orientation,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iv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京津冀都市圈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环京经济技术协作区的成立为标志。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区域的合作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低潮。近几年来,京津冀都市圈的合作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是国家根据京津冀地区长远发展需要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京津冀都市圈是全国三大都市圈之一,但发展水平落后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据统计,1990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的GDP分别为501亿元、311亿元、757亿元、320亿元与135亿元,上海GDP为京津GDP之和的0.93倍,广州与深圳GDP为京津GDP的0.56倍;但到2006年,五市的GDP分别为4283亿元、2932亿元、7450亿元、4116亿元与3423亿元,上海GDP 为京津GDP之和的1.03倍,广州与深圳GDP为京津GDP的0.98倍。

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一直以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止一个,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区域内城市各自为战,自成体系,以京津为核心的城市群系统整合放大功能未得到充分释放。特别是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更大。县域作为城市发展的腹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环京津地带大量贫困县的存在,造成了京津冀地区“发达的城市、落后的腹地”这一罕见的经济现象,这与都市圈发展的步伐是不协调的。因此,协调县域与中心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目前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兼顾有五个方面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五个统筹要求中,统筹区域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十一五’时期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和一项重要任务,强调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区域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该《建议》指出:“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从上述内容上可以看出,全国的区域经济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将迎来一次强化区域经济中城市群体功能的新的历史机遇。本文就是在国家大的政策背景下,研究

1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功能定位。按照党中央“十一五”建议的要求,在京津冀经济圈大城市辐射半径范围内培育构建具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群体,进而发展县域经济,是这一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1-1-2 本文研究意义

京津冀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区域统筹和整体发展明显不足,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缓慢、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生态环境压力大,如此诸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加以解决。

与京津冀城市经济相比,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差距很大,整体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很难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京津冀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层次低,与中心城市相比梯度性较大,不具备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致使产业分工协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县与县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先行发展起来,却无法带动相邻县的发展,致使经济发达县与贫困县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发挥县域经济在都市圈中的功能作用,是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同时,对于环渤海经济发展、环京津经济发展乃至于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实施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1-1国外县域经济研究现状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一级经济和行政地区相当于中国的省级地区,二级行政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县,县(county)被称为郡(prefecture——辖区/县)[1]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国外的郡同中国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内容和特点具有较大差别。

主要工业发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强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权限主要集中在一级经济和行政区域,而二级行政区域所承担的主要是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国外处于主流地位的是相对于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研究,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常常作为二级行政地区而提及,专门针对郡域经济研究的论著很少。从研究的地理位置来看,国外有关郡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沿海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发展模式、荷兰西部沿岸地区发展模式。[2]

2、内陆和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田纳西流域的发展模式、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发展模式。[3]

3、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新西兰的奥克兰、希腊的雅典、奥地利的维也纳等发展城市服务导向的产业模式。[4]

概括国外有关区域经济研究成果,涉及到二级行政单位,即郡域经济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郡域经济发展中,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是关键,城市化是必须的,同时需要建立初等免费义务教育、普及电话和电视、建立工业化的公共基础设施。二是认为郡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需要因地制宜,建设地区创新体系,有选择地推进工业化和工业转移、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有选择地建设科技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农业园等。

1-2-1-2国外都市圈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五大城市带:以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美国东部城市带、以多伦多、芝加哥为核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带、以东京为核心的从东京、横滨到大阪的日本城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英国城市带以及以阿姆斯特丹、鲁尔工业区、巴黎为核心的西北欧城市带。大城市带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人预言,世界第六大城

2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市带将诞生在中国的长江三角洲。[5]

发展城市带或都市圈是美日最大成功经验。美国50%人口集中在波士华城市带、五大湖城市圈和加利福尼亚城市带。这两带一圈面积仅有10多万平方公里,却集中了至少80%的国民总产值。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久远、最大的城市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许多大中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一些卫星城镇,连绵不断,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带。该带长970公里,宽50~160公里,面积13.9万平方公里,仅占美国国土总面积的1/68,但人口多达4200余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带。该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0%,主要部门有钢铁、机械制造、运输设备制造、化学、纺织、食品等。该带在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地位更加突出。纽约为全国第一大港市和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华盛顿为首都和美国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波士顿是重要港口与工业及金融贸易中心,又是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在地。该带虽偏居美国东北沿海,却被称作“美国经济地理的枢轴”,纽约则是这个枢轴的中心。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集中了20多个人口达100多万以上的大都市。是美国、加拿大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城市群与美国东北沿海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日本的三湾一海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带,该带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这个区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的6%。人口将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集中了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个城市带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

19世纪末的英国伦敦被称为“内伦敦”,城市的半径只有8英里,面积约200多平方英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到1938年时,伦敦城的外缘距离城市中心已有12~16英里,尽管伦敦市议会经过讨论,决定把伦敦的城区范围控制在半径16英里的区域内,但城市的扩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成长的城市、激增的市民,政府不得不在离伦敦市中心20~40英里外的环形地带规划新的城镇,从而基本形成了目前的伦敦城市区域,市区面积达到4412平方英里,人口多达1268万人。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2-1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县域经济及其问题在区域经济学以及经济地理学中都有所体现,关于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最近几年县域经济才真正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最先出现于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规划中。自从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后,学术界和各级行政领导从不同行业、层面和视角,例如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县域农业产业化、县域工商、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县域园区经济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迅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在中国正处于一个总结模式和经验至全面推进的重要发展时期。

1、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自1978年以来,最富成效的改革层次,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效。重庆市发改委2004年10月提出了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县域经济发展将分为四大模式进行。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分析研究2005年推出的《河南省县域经济研究报告》总结了6种发展模式,包括工业强县型、非公经济推动型、开放带动型、产业聚集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和劳务经济型。

2、地方县(市)对本县经验的总结

地方县(市)针对本地摸索出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并进行了理论总结。比如,山东的诸

3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城、四川邓峡、北京顺义等的贸工农一体化或工商一体化模式和经验;广东顺德、江苏海安、四川文汉等的政企分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经验;山东寿光、浙江义乌、江苏常熟等的培育市场体系的经验;山东莱芜、辽宁海城等的简政放权、完善乡镇功能的经验。

3、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2004年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上对发展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做了描述,并对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了总结。王盛章等人2002年10月,在《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中,将成功模式总结为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6]。王青云2003年6月,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总结为七大模式,包括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济源模式、晋城模式、义乌模式和农安模式[7]。后来,不少作者又提出新的一些模式,例如“晋江模式”,并认为这种发展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并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四大模式。

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闰恩虎在《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8]中指出,中国县域经济在发展思路和产业组织上存在许多共同点,并概括为县域经济的一、二、三、四、五、六。何林福在《怎样拉长打粗加工产业链》[9]中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在于农产品加工业,需要企业、农民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把农产品加工链条拉长打粗的目的。王景龙于2005年提出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思路,即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和进行生产力布局,将发展经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建设融为一体,与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和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形成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物质循环流动的生产与经济模式。1-2-2-2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市一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等市。土地面积2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7%;人口8448万,占全国的6.58%。其中科技人员占本区域人口总数的3.65%。

京津冀具有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从港口与海岸线的分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来看,综合优势远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然而由于行政规划、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以京津为双核心,带动两翼的局面远未形成。目前京津冀从经济实力、发展速度、吸引外资等主要指标上都是三个经济圈中最低的,区域合作进展也是最慢的。如果各城市能增强分工协作意识,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并从制度安排上为区域协作铺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是能够实现的。未来京津冀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80年代初期以来,京津冀就合作问题就展开了讨论,一直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的重点区域。

1、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刘纯斌(1992 年)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就是一个联系密切的城市群。自元至明、清八百年,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河北是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的重地。京津冀共居同一环境,共抢同一水、电、路,共争同一市场。只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本区海洋、平原、山区、高原浑然一体,煤、铁、泊、盐富集易采,市、港、路、矿纵横交错的客观现实,表明又是一个相对独立又极易开发的经济区域。进行了这方面研究的还有潘国权,黄瑛等人。巨国忠等(2003 年)调查发现,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不仅经济地位、科技地位已经下降,而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不协调,国外资本投入在地域上不均衡,从而提出来了建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

2、京津冀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吴良镛等[10]借鉴国外大城市地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从区域的角度提出解决京津冀地区城市问题的可行途径,即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根据需要与可能,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寻求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他还提出,在沿交通轴合适的发展地带,布置“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将交通轴、“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融入区域生态环境中,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塑造区域人居环境的新形态。通过空间上的“疏散”和“集中”,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等。穆学明[11] 根据城镇体系的现状分布,按照区域经济整体考

4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虑,提出了“T”型城市带的设想,即由北京、天津、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构成京津双心轴向城市带,与由秦皇岛、唐山(含王滩港)、宁河、滨海新区(含汉沽、塘沽、海河下游区域、大港)、黄骅、沧州市构成的环渤海明珠链组成“T”型城市带。

3、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戴宏伟、马丽慧[12] [13] [14]提出,京津冀在要素禀赋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产业结构梯度。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与整合,但由于各地区的要素禀赋不同,其所拥有的要素种类、数量与质量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区别并很难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几个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地区进行区域协作,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所以,京津冀可以充分利用产业梯度转移这一客观规律,根据自己在生产要素禀赋、市场前景、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等方面的特点,确定各自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调整目标,根据技术和产业梯度进行产业合理转移,实现京津冀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赢”局面。

4、京津冀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世界性区域集团组织的竞争对京津冀地区市场环境造成的强烈冲击与巨大压力,京津冀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一体化:(1)陆军[15] [16]提出城市规划与城镇布局一体化。建立以京津为核心,以河北省为腹地的高等级、高层次的城市群体或城镇网络,以缓解京津两市因过度膨胀而引发的地区规模等级压力与城市病。

(2)宋要津[17]提出技术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具有科技体系完整,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京津冀三省市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

(3)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区域的交通配置中,构成了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于一体的大交通网络体系。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意味着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即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

(4)石亚碧[18]、王亭亭[19]主要研究了产业结构和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为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各个城市应依靠科技进步,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

当前有关京津冀都市圈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1、前瞻性战略研究不足。对京津冀地区范围内的研究,大多数主要进行的是涉及经济领域的专题性分析,而对该地区宏观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战略研究不足。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向东移,如何在全球和全国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到位。

2、缺乏人口与发展战略研究。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类发展系统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要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人口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环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京津冀如何控制人口自身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使其与本区域的其他要素相协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的研究中显得非常欠缺。

3、体制性壁垒如何克服需要加强研究。京津冀区域内难以实现互连互动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因是行政区域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相互分割,行政区划的力量严重束缚经济区划的自然联系。所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重在实质上的合作。建立合作联动的载体和机制,合则共赢,分则俱损,只有合作才能共存共荣。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体制性壁垒如何消除,研究的远远不够。在市场体制还不完善,行政干预的影响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消除体制性壁垒,恰当处理市场与行政干预的关系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

4、各城市功能如何定位需要进一步研究。城市功能的定位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在这方面,长三角已树立了一个较好的典型。如何像“长三角”那样各地区统筹协调,错位发展,恰当定位,成为京津冀实现大区域一体化高速发展的关键。反过来,由于没有统筹区域联系便利程度等各种原因,致使近年天津机场运量不足,而首都机场能力饱和,正拟建设第二机场。京津冀地

5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区对城际交通线路的网络建设缺乏足够重视,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客货运输迅速、便利、安全、经济的需求。各省市在交通设施项目上存在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片面追求“大而全”现象,难以形成区域整体竞争的合力。

本文主要就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县域经济进行研究,对其功能进行定位,以利于其更好的发挥城乡连接纽带的作用,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了京津冀县域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理论、县域经济理论方面入手,认真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对这一区域的县域经济进行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关系以及市域经济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强度,最后对京津冀县域经济进行功能定位。

(1)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系统的特殊性及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建立了基于多维度、多层次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能够系统、全面的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2)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评估。定性分析是在理论和现实分析基础上,确定京津冀都市圈城市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因为事物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找到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不同矛盾的方法,而事物质的飞跃需要量变作为基础。因此,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而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加深入、具体、准确。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计算京津冀各县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威廉姆逊系数、Nich系数及人均GDP离差和比率的变化,得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测度,继而运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分类,可以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县域间的综合差异。为揭示京津冀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关联效应,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各指标耦合关联度进行计算,并根据场强引力模型得出市域对县域的经济作用强度和作用半径。

(3)本文还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实际调查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基本情况和数据资料,对京津冀县域经济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对县域经济进行了功能定位,以利于其更好的发挥城乡连接纽带的作用,解决京津冀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问题,使县域与中心城市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发展局面,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与扩散,充分发挥产业梯度转移载体作用,最终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1-3-2 本文创新点

根据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县域经济壮大是京津冀都市圈崛起的基础条件,县域城镇化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定位的载体。本文以京津冀都市圈战略目标为依据确定县域经济功能定位,延伸确立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支撑点、是小城市群体建设和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布局的落脚点、是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关节点、是国民经济部门行业经济的延伸点。所以壮大县域经济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京津冀都市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域经济研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关于县域经济功能定位并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些县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为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对其功能进行定位,以指导实践。本文研究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都市圈这一特殊区域的县域经济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希望能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的概念,即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通过分析宏观背景和区位条件来明确其未来发展的主导功能和地位,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是区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使得被旧经济体制压抑的巨大潜力迅速爆发出来,农村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与现行分散承包的土地之间的矛盾将会渐渐加剧。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京津冀,已具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广大农村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家庭作业”的分散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占主导作用的今天,这种生产关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致使京津冀地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因此,本文提出京津冀县域经济功能定位必须体现解决“三农”问题,打破现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求使农村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同时,本文重点探讨了新农村“三化”建设(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2)科学研究重视定量化的今天,指标体系的构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县域经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四个方面,设计了包括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三个层次,15项指标的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比较系统、全面的反映京津冀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是对现有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拓展。

在评价方法方面,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测度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差异性,并结合其发展的速度对116个县(市、区)进行了分类,包括上升型经济发达县、稳定型经济发达县、上升型中等发展县、滞长型经济发展县和相对下降型落后县五种类型。

(3)本文在总结市域经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市域经济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从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不同特性、内在联系出发,分别构建了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指标体系,其中:县域经济指标体系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选取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三个方面相应的指标。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指标间的耦合关联度,从而得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进一步研究市域经济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强度,采用牛顿引力模型计算出了经济作用强度指数和引力半径。以此作为参考对县域经济功能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解决都市圈内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梯度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3-3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八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绪论。首先提出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然后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区域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首先界定了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含义,以及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然后对区域产业与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继而对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模式进行梳理。

第三章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从京津冀都市圈总体角度分析了发展概况,并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得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长三角、珠三角迅速崛起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然后论述了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崛起的战略机遇。

第四章县域经济理论与延伸分析。首先介绍了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继而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然后从不同角度对县域经济进行分类,并对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最后分析了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及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以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县域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继而对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京津冀10个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总体进行了横向比较与动态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县域与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关联比较分析,得出了县域产业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发展速度等方面探讨了县域经济间的差异;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设计了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系统、全面的反映了京津冀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测度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性,并对116个县(市、区)进行了分类。

7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8第六章京津冀都市圈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关联研究。首先概述了县域经济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然后着重研究了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市域经济各指标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关联度,以揭示出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耦合机理,探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最后分析了京津冀各市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强度,并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市域经济作用半径,从而判断县域经济受市域经济作用的大小,以更好的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第七部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功能定位。首先阐述了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功能定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接着将其功能定位为:发挥县域经济基础作用,提升区域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接续产业体系;全面接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的辐射。

第八部分结论。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进行描述,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2-1 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2-1-1 经济区域的涵义

区域,是一个为各门学科广泛使用的空间范畴。作为地域空间,区域既是一个有确切方位和明确边界的实体,又是一个人们在观念上按某些要素集合而成,往往没有严格边界的空间概念。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解释。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社会学把区域看作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从行政学观点看,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把区域看作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至于如何科学地界定经济区域,则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探索过程。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有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中心地与市场区位及至流域、地带、特区、开发区等的研究,都加深了对经济区域的认识。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农业圈层理论中为人们勾画了一种典型的经济区域,即以一个均质平原上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若干圈层的农业布局为腹地,运用马车为交通工具,或可通航的河流作为连接城市与腹地的纽带,将城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区域。[20]这一直观的描述对后世区域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1922年,全俄经济区划委员会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区域的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1]1970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则从应用和管理的角度指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22]我国学者在其专著和论文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表述。现在看来,给出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科学定义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概括出经济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首先,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一方面,经济区域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渺无人烟的荒漠、人迹罕至的冰原,由于不存在人类系统的经济活动,是自然区域,而不是经济区域。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无论出于何种发展阶段,也不管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务活动还是知识创造,都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来考察,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所在。德国经济学家勒施从空间角度阐释了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秩序”。他说:“在原理上全部经济理论从空间的侧面加以重新阐明。”[23]

其次,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地域构成要素,是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经济区域必须有载负经济活动的能力,亦即支持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地域条件。根据经济区域形成的实践和“核心——外围”、“极化空间”等理论,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备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地域构成要素。三者的联系、依存和内聚力,形成地域结构。地域结构的完整、极化功能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该区域在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这里研究的区域,不是世界经济中的跨国或多国经济共同体,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由于区域分异和研究,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经济空间。在主权国家内,中央政府对各经济区域拥有调控权,为各区域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宏观调控支持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相对的自主权和区内各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是经济区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不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或区内各利益主体不能协调一致,都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域。从这方面讲,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最好叠合一致。在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省、市、区,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市、地、州,以县城、建制镇为中心的市、县,既是行政区,也是经济区。三大地带、七大区域、接壤区、特区等,也是有行政区作背景的。这样,有利于计划、政策的落实和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区之间权益的协调。

9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10第四,经济区域可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和极化区

以及基于二者的规划区。同质区是根据区域某些重要因素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来划分的。如我国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的相似性,把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它反映区域的均质平面状态,不探究区内的结构、差异和联系。采用这种分类法便于进行区际间的比较研究和分类指导。与同质区不同,极化区(也称节结区、功能区、集聚区)将目光转向区内,把经济区域看作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地域空间。它反映的是区内的结构、差异和联系。按迪金斯的说法,这种结构“有一个场所,一个核心和在它们边缘地区的、明确程度不同的变化梯度”。[24]核心即中心城市,通过网络把周边城镇和乡村联系起来,把各种产业、部门联系起来,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市带县”、“撤地建市”,体现了这一方法的运用。厉以宁提出,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条件下,推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当实施中心城市联网辐射战略,即充分发挥各个发达和较发达的专区或县的优势,实施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分期分批缩小地区差异。[25]这也是运用极化区方法所涉及的发展战略。至于规划区,主要是从政府规模或政策取向上考虑的区域,实质上仍是建立在同质性和集聚性基础上。我国的七大区域、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均是按规划区方法划分的。必须指出,无论哪种方法划分的区域,在其规模上都不是无限可分的。因为作为一个较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有能够承载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地域构成要素。规模划分过小,必然失去这些要素。也不管哪类型区域,尤其是经济区域行政区重叠区域,其行政区边界是确定的,但作为经济区的辐射、影响范围来说却是没有边界的,或者说其边界是模糊的。

综上所述,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特定地域构成要素的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2-1-2 区域经济及其存在的客观基础

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是研究区域经济运行和管理的两个基本范畴。如果说,考察经济区域的着眼点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那么研究区域经济,则关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是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26]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特色即特色经济。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问题在于,为什么在完整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这既要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以及空间差异性去理解,也要从人类经济活动本身,由自然分工到专业化劳动地域分工,由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市场经济,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社会历史进程去理解。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空间差异和历史演进的统一。

首先,人类经济活动具有空间依赖性。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都要依托于并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而且,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选择和空间适应性。不同的生产过程对地域空间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对湿度和温度由严格要求的毛纺业、棉纺业,最先是在雾都伦敦兴盛起来的;地处阳光地带又有海风调节的法国波尔多,盛产优质葡萄,成了世界名酒之乡。产品交换只能在该产品的供求半径之内才具有经济合理性。分配和消费也具有很强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一个身处热带地区的消费者,与一个身处寒带的消费者对防寒保暖物品的需求和选择显然有很大不同。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

其次,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空间距离,形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凭借一定的生产要素。属于自然禀赋的水、土地、森林、矿藏、能源等,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他们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是无法自行流动的。科技发展使有些自然资源的流动成为可能,如日本的填海造地、我国的南水北调,但这种“流动”将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付出高昂的代价。属于再生性经济资源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是可以流动的,但也常常受到提早、政策、利益关系、人文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易流动。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构成了区域经济分异的物质基础。但这只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还不能充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以城市为中心、各类产业在城乡合理分布、多种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类似于多种结晶体的构造。[27]原来,要素的不能完全流动带来的空间差异,又因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引致了要素的地域结合和特色经济的形成。为满足技术经济的需要和节约生产成本,企业要连续生产、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企业之间要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互相仿效,节省交易费用,形成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使多种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经济中心,经济中心通过自己的辐射作用,形成周边地区的要素组合,进而形成一个缜密有序的经济整体。

空间距离是区域经济存在的又一重要基础。有空间就有距离,要克服距离就要付出代价,即空间成本。随着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空间距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小。但只要距离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聚集经济的形成、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总会要付出时间和费用。因而,空间距离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区域经济存在的社会条件。区域经济是个经济范畴,因而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条块分割,城乡分离。尽管人们的经济活动要依托地域空间,空间差异、空间距离也客观存在,但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只有在社会劳动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才能引导经济活动主体把稀缺而分布又不均衡的经济资源,配置到有效的产业部门和优势区位,使具有密切经济技术联系的经济活动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集中,并吸引着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主体集聚,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往来。但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失灵的可能,公共品的供应也不完全通过市场力量到达特定的经济区域。区域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区域经济运行中许多特殊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通过规划、政策、组织、协调进行有效的干预。“看不见的手”和“看的见的手”的作用,都是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条件。政府的积极干预,使自发的区域经济活动变成自觉的区域经济运行。

§2-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1区位论

区位理论发展了确定各种经济活动应在何处进行的原则。经济活动的区位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服从于经济选择。区位论按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这里的“利益”指成本的节约)。

古典区位论的代表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认为,一个区域对工业区位选择吸引力大小的决定力量是最小生产成本,而影响产品成本的一般性区位因素是:运输费、劳动费和集聚效益[28]。其中运费是对工业区位定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运费又是运输距离和货物币量的函数。把生产力布局问题简化为在原料地和消费地之间找最小运费点,使生产消费全过程中耗用运费最少。劳动费用被视为对运输定向的工业区位体系的第一次变形,当劳动费用带来的节约能抵消较高的运费时,企业的最佳区位就会由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用最低点。聚集效益被视为由运输和劳动力定向的工业区位体系的第二次变形,工业区位受聚集因素影响,倾向于适度集中,这会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偏离因运费和劳动费用联合作用而形成的最优区位。韦伯将聚集因素引入区位理论,不仅解决了为使生产、投入与产出的运输成本之和最小化而为一个工厂定位的问题,而且将区位理论由微观的企业选址理论导向了产业配置理论。总之,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总成本费用最低的地点。这就是区位论中的“成本决定论”。成本决定论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揭示了产业布局中以最小成本支出取得

11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最大经济效益的思想。

近代区位论也叫利润决定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空间形式与功能在生产力布局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成本决定论继而发展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利润决定论。利润决定论是以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廖什(A.Losch)为代表,将贸易流量和运输网络的中心地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区位论的研究范围,研究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揭示了从供求结合上观察,工业点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周围的消费者,消费需求量的大小是区位选择上优先考虑的主导因素,而市场容量又取决于消费强度、消费倾向、产品价格、市场半径、产品推销技术、单位产品的运费等相关因素。最低成本只是作为企业总利润的一个因素而发挥作用,成本最低点并不意味着利润最高点,企业家关心的实质不是成本最低,而是利润最高。近代区位论以市场——价格分析揭示出利润最大化是影响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使区位论走向宏观化。这就是区位论中的“利润决定论”。

现代区位论也叫综合决定论。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收入和需求层次的提高,区位决定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现代区位论特别强调以人的行为因素为依据,对成本——市场因素作综合分析,进而发展成为综合的整体性的区位理论,即空间结构理论。其代表人物美国区域经济学家伊萨德(W .Isaad)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和区域间工资水平等因素有关。[29]因此,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对多种因素,特别是成本——市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区位论更强调行为因素的作用。区位的选择必然受到决策者的志向、能力、知识、现实观察力及对信息收益分析与评价所付出的精力的影响,而且现代企业家不仅关心赚钱,同时也追求舒适安宁的生活,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完善的社会设施、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享受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等等。因此,区位决策者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往往成为区位的决定因素。决策者所满意的区位,不一定是成本最低或利润最高的最优区位,而是综合优势最显著的区位。

2-2-2地域分工论

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比较优势原理”。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在斯密和李嘉图努力为自由贸易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时,提出了贸易双方从贸易中可能获益的经典陈述。地域分工理论的发展按时序,主要经历了从静态比较优势原理如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34]、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35]、赫——俄要素禀赋论[36],到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如动态优势理论。当然其中还包括里昂惕夫悖论、人力资本论、技术要素论、产品周期论和规模经济贸易论。但是无论是静态比较还是动态比较,无论比较的要素多还是少,其核心内容依然是比较优势原理。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的资源就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占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该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并且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益,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这就暴露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任何国家,即使在生产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由于它同其他国家在生产上的相对成本不同(即贸易之前各国具有不同的比价),均可以利用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通过相互贸易,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这是最有利和最合理的地域分工原则。

比较优势理论的深远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居统治地位,成为当代地域分工和贸易理论的基础。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得到认同,但在李嘉图的简化理论模式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以现实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12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相对成本差异这一客观现象为当然前提,并且把相对成本差异仅仅归结为商品生产中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未免显得过于粗糙。

要素禀赋论认为相对成本差异是由区域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从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差异引起的。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同种商品不同区域的生产函数相同的假设前提下,同一区域生产不同产品的各部门所使用的技术不同,因此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较大的,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使用资本较多的,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不同区域的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给量较丰裕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必然也低;而供给量稀缺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较高,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必然较高。正是由于各个区域的相对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的要素使用密集度不同,造成了不同区域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而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资本丰裕地区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劳动富集地区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每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就是要素禀赋论所阐述的地域分工理论。

赫——俄理论是以贸易发生时各区域拥有的生产要素总量既定不变且得到充分利用为出发点进行短期静态比较分析的,而从长期的动态观点看,各国拥有的资源量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把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技术进步视为无差别的、相对静止的既定因素,置于假设前提之下,不免使赫——俄理论显得过于抽象,也有悖于客观事实。

比较优势理论是地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但仍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与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有较大的区别。新古典学派致力于理论体系的完善,逻辑推理的严密和分析工具的合理,而后西方经济学家们更敏感地关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新特点,致力于理论的经验化,用现实统计数据去验证地域分工理论中的各种观点和结论,一旦发现经验数据与理论结论之间存在差异,就努力从现实经济活动中找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由此导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v)运用他首创的投入产出法,对美国进出口部门作了研究,所得结果是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本密集型进口品。[37]这一结论与公认的赫——俄定理相反,因而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v paradox)。对此,他的解释是:美国的企业管理和行业组织远比其他国家优越,因而美国工人劳动效率比外国工人大得多(大约3倍)。如果按劳动效率高低调整美国的劳动供给,则美国实际上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不足为奇了。而凯南( Kenen)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进而从产生劳动效率不同的原因,即工人身上所含人力资本的不同来解释悖论的产生,这就是“人力资本论”。在计算某一部门的人均资本量时,不仅要计算有形资本,而且要计算该部门劳动所含的人力资本。用这种方法对美国出口部门的人均资本进行计算,里昂惕夫悖论就消失了。针对里昂踢夫悖论提出的解释,除了人力资本以外,还包括市场竞争不完全,生产要素密集度倒转和自然资源稀缺等等。波斯纳(M.V. P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38]和弗农(Raymond Vernon)的产品周期假说[39](product-cycle hypothesis)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和阐明了技术要素与分工和贸易的关系。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作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发达国家间和相同产业间的贸易日益兴起应运而生的,其主要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 Krugman)[40-42]。该理论认为在同行业产品间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当一地区的某种产业能有效地发挥出规模经济效益时,就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外销售商品;而当一地区的收入达到相当高水平时,消费者就会表现出多样化选择,从而为其他地区同类但有某些不同特征的商品提供市场。规模经济效益和产品多样化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新型的比较优势,使不同地区之间同一行业内或发达国家和地区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日益扩大。这里,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只是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说明改进了。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另一方面的发展和完善是动态优势理论。它不同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依照静态比较优势原理建立起来的贸易和分工秩序必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重点在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如重化工业和尖端工业;而发展中国家只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业和轻工业。然

13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而农轻重产品的收入弹性不同,生产率上升率也不同。不同的比较优势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第一,享受到的贸易利益不同。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往往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第二,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资源产品的出口对区域内的带动作用较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往往面临产业结构滞后的难题;而高技术产品出口则能有效地启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升级,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第三,竞争前景不同。立足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基础上的比较优势总是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比较优势,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如果按静态比较优势确立的模式持续下去,将越来越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动态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可变的,某一时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时间推移,原来赖以高速增长的优势条件不断恶化以至丧失,这时就该放弃这种产业;相反,有的产业从当前看虽然幼小,在市场竞争中没什么比较优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主观努力,不利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发展前景看好,并能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或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就应给予政策扶持、保护和培育,帮助其转化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一个给定时期内会存在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比较优势模式。主导类型的比较优势是以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拥有这种比较优势,在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中居于领导地位,对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它预示着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动态上考虑如何使区域利益最大化,正由于比较优势模式存在着差异,才推动着世界范围内比较优势不断转换,后进地区总在不断追赶先进地区的模式,而先进地区的比较优势也不断更新。这是促进生产力水平进步,使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原因。此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如资本转移、技术传播、管理相互示范等等,便利和加速了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转变。用动态观点看,各区域必须不断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可见,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贸易条件不利的后进国家和地区来说,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实现产业空间转移和比较优势动态化,是改善贸易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关键。比较优势原理内在的准则是效率优先,各地区应以效率的比较高低为基准来配置生产资源,这是市场经济走向国际化之后的必然要求。后进地区遵循比较优势原理,不仅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还会通过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市场机制发育来启动经济长期增长;而否定比较优势原理,不仅会失掉交换利益,而且也不可能获得长远经济发展的替代。因此,遵守动态比较优势原理是切实的明智的选择。

§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3-1增长极模式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引入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增长理论,在地域空间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点、增长轴、增长网络等多种开发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增长极的概念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1950年他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首先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但当时这一概念主要并不是为解决区域经济问题,而是设计一种完全不同于凯恩斯和熊彼特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新构思,对佩鲁而言,增长极概念源于经济空间,是经济空间的经济单位(经济部门)而不是一个空间单位。后被其它学者转化为一个“空间单位”,一个空间的经济增长极。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43]。佩鲁所说的“经济空间”是指各经济单位(部门)之间关系的集合,从产业角度看,指的是产业关联的结构关系,在经济空间各个经济部门的相互作用中,一个或一组经济部门对其它经济部门起支配和推动作用,这种经济部门是一种优势经济单位,它的优先增长或创新会推动其它经济单位的增长,因此,整个经济系统的增长首先表现在这些优势经济单位的率先增长,然后带动其它经济部门的增长。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区位,而是位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总之,根据佩鲁的思想,增长极是一组起主导推进作用的产业,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

14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和产业间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实际上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

20世纪6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布代维尔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扩大到更广泛的区域范围,提出了空间增长极概念。空间的增长极是主导推进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体,强调空间集聚的地理概念,甚至可进一步完全脱离产业的概念。仅从地理角度把增长极视为某一具有高创新能力、增长率,并能够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区位,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之所以成为增长极,关键在于它能够在自身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的同时,也对周围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滞动周围地区的创新与增长,而这些只有通过产业活动才有可能实现。而产业活动与产业关联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的,相应的、适当的空间集聚既为增长中心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集聚效应,又为增长的扩散提供了可能与便利,因此,一般认为,增长极也可以理解为围绕主导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组产业综合体,以及该产业综合体所在的地理位置。

在区域发展中,增长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在极点上由于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与初级产品等资源,被吸引到极点上来。随之对外区也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外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产品以至建设项目,也被吸引到极点,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在主导产业及有创新能力企业的周围集聚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产业、企业群,从而极点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个过程就是极化效应。极化效应一是为形成极点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积累有利条件,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了外部竞争能力;三是乘数效应强化了极化效应。因此,极化效应是增长极形成的首要标志。但极化效应并不是无限的,在极化的过程中,同时也积累制约因素,一是受“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企业的边际效益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下降,从而对投入的吸引力减小;二是地域范围是有限的,发达地区的空间容量、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是有限的,极化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就会导致城市病的产生。这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会削弱极化效应,增强扩展效应。

(2)扩散效应。在一定区域内增长极一旦形成,便可通过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腹地,促使腹地的经济增长,从而使整个经济通过增长极的带动呈跳跃式增长。

增长极开发的模式一般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这类区域中传统农业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有丰度较高的资源,但由于物质技术条件差,开发程度低,区域内中心城市少、规模小,经济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这类区域的空间开发,就可以采取增长极开发模式。可供选择的增长极的类型,可以是城市依托型增长极,即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调整产业结构,配置规模较大、增长迅速、有一定技术水平、产业波及效应较强的主导产业和推进型企业。使之成为国家某种产业基地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并通过增长极的迅速增长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可以是资源依托型增长极,即以区域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中心,选择区域内一定范围的地区,集中建立和发展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工、综合利用及以此为基础的制造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即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是外向型增长极,即在区域内选择具备条件的一定城镇或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与区域外资金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发展外向型的产业和骨干企业,建立外向型增长极,通过把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引进外资弥补区域经济开发资金的不足,进行技术创新和扩大出口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

2-3-2梯度转移模式

该理论的思想实质有两点: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按梯度由高向低推进,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区域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44]。梯度推移理论的主要论点有: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正处于创新阶段或发展阶段,就会带来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快速上升,该地区应是一个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9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