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与风水(天人合一)

更新时间:2024-06-26 08: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天人合一)

Roki_ch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组成部分共有三点

审美鉴赏力 空间布局 造景手法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很经常可以看见“天人合一”这几个字眼,这个理念在中国可以说是渊源流传,其最基本、最深奥、最博大精深的核心问题就是天人关系问题。因为人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社会中,而社会现象并不是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天人关系问题就成为了核心从而备受关注和讨论。就我的看法其实归本回原还是人与自然共存的问题,这里“人”我们可以看做是生活着的社会群体,“天”指的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包括了自然、以及人工化之后的场所。而“天人合一”强调的就是人如何妥帖的将自己的生活在不改变环境的情况下融入到自然当中,古人想到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复原自然,将环境直接搬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中。

天人合一的背景

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有关天的概念,那时的天为类似于人形的象形文字,意为人的头顶。经过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后,天的概念被古代先哲们的不断的深化并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主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我们的国情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不仅仅如此,基本上人类文明的起源是以农业为先导,农业生产是文明起源的先决条件:

一方面,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很早就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思索,寻求天时、地利和人合的统一;

另一方面,中华古老的农业文明因为得益于这些良好的自然条件,而形成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性的认识,形成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统一关系的追求。

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

在中国的哲学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概念。《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季羡林先生也曾对“天人合一”做出如下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在西方企图用高科技征服自然的时候,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合一”思想无处不在,天、

地、人要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出现较早,但古代先哲们并未给出“天人合一”四字的明确概念。汉代董仲舒早在《春秋繁露.阴阳义》和《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写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邵雍也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中提到“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这些都体现的是“天人合一”思想,但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概念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写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1.先秦时代——神人想通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无法与大自然进行抗衡,在人类的眼中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神灵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受到神灵的支配,因此,就产生了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天则是崇拜的核心。那时的神权是人人平等、人人可以拥有的,人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是可以与天神相交往的。

传说昆仑是天帝在人间的都城,被天帝所统治,那里有九尾虎身的陆吾神守护,仙界所需之物应有尽有,有不死树、不死药、不死水等等。人们只要爬上这座理想中的“天梯”,只要吃下不死之物,不必修炼就可以达到不老不死的目的。在当时社会,人人可以通天,人人可以与神交往,体现的就是天人关系的原始形态——“神人相通”。

2.奴隶社会——天王合一

当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们不能容忍人人可以通

天,便提出了所谓“天命神权”论,将与上天相通的权力进行了垄断。奴隶主贵族统治者宣称他们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上天赋予了他们权力,只有他们才能与上神相交,古代中国逐渐由“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天人关系便由“神人相通”向“天王合一”转变。

殷商时期,神性至尊,原始神学观念在社会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殷商社会崇拜天帝,祭祀祖先,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贵族们的私人生活都要求神问卜,诸如战争、农业、气象、祸福、吉凶、生育、疾病等等。“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霁??。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尚书.范洪篇》)可见,在五方面因素中,卜筮的结果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国君、卿士、庶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3.周——天人合一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周部落夺取了殷商的政权,建立了西周。西周的统治者在批判殷商神学思想的同时,不断的总结殷商灭亡的经验教训,在不否认天帝的前提下,将殷商的神学观改造为自身所用,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适应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

西周人一方面对殷商遗民宣称:周取代商,就像你们商取代夏一样,都是上天的意志,是正义的行为,反复强调“天命不僭”、“受天有大命”,肯定天命的不可动摇性;另一方面对内告诫统治者要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天命不易”、“天不可信”。

周人的天人思想开始出现了重人伦的思想特征,为传统的神人关

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天命的怀疑和动摇使得神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人的地位逐渐上升。这一思想的变化对中国天人思想发展史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天王合一”的神权思想逐渐被哲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所取代。

4.道家与天人合一

“道”是一种在天地未有之前就存在的东西,无声无形,不依靠外力周而复始的运行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所以才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在老子看来,他所说的“道”是独一无二的,用数字表示就用开头的“一”。“一”字意为统一体,“二”为阴阳二气,“三”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排斥、相互融合交冲所产生的和气,和气就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各种万事万物。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与“一”是同一回事,天地万物合于一就是合于道、合于自然。老子用“道”来代替传统的“天”,用“道”来说明事物自然的运行状态,否定了天神创造万物,贬低了天神的无上地位,主张用“道”来治理天下而不能靠鬼神保佑。

老子又强调:道的作用虽然很强大,但却是无意志的,虽生万物却“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无为、无求,不主宰万物。

“道”就是自然,“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万物的形成、生长、发展、消亡都是顺其自然,

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唯道是从,不得以人为破坏去超越自然之道。老子对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观点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应该效法自然,人道依附于天道,让万物自然而为。老子的天人思想

已经具有了哲学意义,意味着哲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庄子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从万物平等的角度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同体同生,主张万物平等。既然天地万物本是同根生,又同合于道,那么天、地、人就应当“相爱相通”进而“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庄子所说的天包括自然界和自然而然两层含义。

而《庄子.秋水篇》中“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里的天就是自然而然,先天的,原始的状态。所以道家的天指的就是宇宙中的自然之天,具有无限小和无限大相统一的特征,无始无终。

天人合一包含的思想内涵 1、人类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合一

首先,古人将自然和人类看成一个人的生命整体,在这一生命整体内部的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互感应、相互贯通,正如古人所言:“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

其次,人与自然世界的合一,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上。 2、人与自我本性的合一

1. 身性合一:天性与现实合一,用心体悟生命的意义

2. 身心合一:人的追求与自在目的性的合一

人与人自身的天性合一,其实质就是:

人要活得像人,是人,自己是自己,像自己。其终极指向便是在消解了人的异化力量之后,人自由自在地、充分圆满地固守住了人的本性,实现了自己。亦即人顽强地保卫自己自由、平等、神圣的高贵特性。

3、人的意志、品格、情操、理想与自由精神、自然规律的合一

4、真诚与良心的合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的至诚不仅可以使人与天地合一,甚而能融入宇宙人生命中,赞天地之化育”。——《中庸》 5、永恒与虚静的合一: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民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生长。” 6、秩序和使命的合一,生命和体验的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地万物一体,天地以生为大德,人便应以仁爱对待他人与万物,由此可以引伸出一系列人道: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爱生怜生、不暴殄(舔)天物等。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理想人格的塑造

天地之心——天人合一思想对园林人格的影响

1.天地——大人,人——小天地。 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复归于婴孩”

孟子的“无欲则刚”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管子的“洁其宫,开其门”和“虚一而静”、 庄子所讲的“心斋”“坐忘。

始于哲理思辨的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问最终在“天人合一”美学境界中找到了答案,并以审美体验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集自然美精华于一身的规划格局无一不体现着合于自然的理想追求。它在集自然美精华于一身的同时,最成功地展现了天地自然的精神特质;

园林境域中充盈着“真”、“善”、“美”的宇宙自然精神。人们徜徉在幽旷的园林胜景中,就如身处于生机勃勃的自然天地,在审美体验中与自然天地融为一体,成为它的一部分,人的内在自我与天地精神交相往来,并合于自由无待的审美本体境界中,体验着超越自我的无比快乐。

内圣外王

“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道) ”——《庄子·天下篇》 其内涵通俗地讲,“内圣”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外王”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其过程不是直通, 也不是自然延接, 而是通过渐修实践来得以实现;

儒家的德性论,作为道德(伦理)的实践理性,是“内圣外王”人格塑造的关键。儒家在充分肯定人的文化、社会化前提下,把挽救现实社会与人的自我提升与塑造结合起来,推演出“内圣外王”式的道德人格;其本体主要是伦理的、道德的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命艺术精神

(重点来了)

1、 生命自由的追求

人在空间中受外物、对象的限制与束缚,人在时间中受自我的限制与束缚,为了打破这种限制与束缚,中国古代文人选择的园林主要是自我生命与艺术的“救赎”之路,通过对园林的建设来改造来获得自我生命与艺术的空间和时间,文人园林正是这种追求生命与艺术自由的文人们的心境的物化。 2、 由悲入适

悲与适,是园林艺术生命精神的两个方面。从“悲”转入“适”——重在对生的当下超觉。私家园林的园主在感叹世态炎凉的同时,又悲于自己命运的坎坷。士人们营造园林,呈现为生命的由悲而适、以适为主的基本特征。 3、 艺术之适

从中国艺术的分体来看,诗、赋、词、曲、乐等,生命之悲为主调,而舞、画、书、园林等,则主要是表现生命之适。文人园林作为集文学艺术、诗画艺术、音乐艺术、时空艺术等中国诸多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

士人们藉助自己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将文学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纳入到园林中,并将其与日常的学习、生活、会友等空间紧密结合,营造了可游、可居、可赏、可望的园林空间,将生命与艺术,藉助园林,紧密地结合,从由悲入适,生命之适,上升到艺术之适。 4、 生命之适

生命之适通过审美的形式,表现为艺术之适;由此也决定,艺术之适的灵魂,是生命之适的精神。既然园林(特别是文人的宅园)是士人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动、涵养心智的主要环境,那么它也就很自然地要以艺术化的方式突出士大夫的人格境界、表现士人阶层对人格完善的追求。 5、 忘适之适

(1)庄子:忘适之适,视为真适;非喜非乐,视为真乐。 虚静理论:虚阔心灵,荡涤尘埃,以不沾一丝的心灵进入妙 悟的状态,所谓“虚则静,静则动”;

在道家看来, 真正的美是一种自然无为, 摆脱了外物的奴役, 由 自然所唤起的一种超越出了人世间烦恼痛苦的自由感; 庄子游鱼之乐,并非“移情于物”,而是“忘情融物”。临 流观鱼,知鱼之乐,也就是士大夫所竞相标榜的了。园林中 不乏“鱼乐园”、“濠上观”“知鱼槛”“知鱼濠”等景点, 都再现了庄惠濠梁观鱼的意境。 (2)适我愉悦、安稳我性灵的体验

由于生命之适重在于人、重在于我,它首先是一种精神体验,所以中

国园林艺术一方面强调忘人、忘我的心境,另一方面又强调物我的相参相证,形成兴与象、情与景、意与境、虚与实的相从相随的艺术风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一个基本的法则。 6、玄对山水

一方面是士人借助于山水在精神上和政治意识形态保持有效而安全的距离,也就通常讲的“避世”或“出世”,不过,“避世”或“出世”说到底是士人通过远离社会现实的这一“假相”气来保持自己与国家意志和社会权力之间的距离,表达自己同支持它们的精神生产之间的分离;

另一方面是士人借助于山水寻求新的精神居所,因为士人的天职是精神生产,离开了精神无所谓士人。从这两点来看,“玄对山水”的实质,是士人从山水中寻求心灵的暂时安顿,从山水中迎取精神的片刻自由。

7、 园林体现着生命经验的时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前句是以天地观时间,观到时间永恒、生命无限,后句是以我观时间,则观到时间于人生中的划痕,观到生命的脆弱、短促和不堪时间之手的打击。

中国艺术习惯于以生命来丈量时间,以时间来表现生命。凡是具有鲜明时间意识的作品,往往就具有更浓厚的生命意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这里的时间蕴籍于流动的生命——人生、春江和明月。 对于中国典园林艺术家来说,面对时间的长河,

一方面他们是真实的自我,感到来自时间的恐惧,体验到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人生无根蒂,飘若陌上尘”(陶渊明《杂诗}))的无尽感慨;

另一方面,他们又能在仰观俯察中把想象的心灵腾挪到天地,以天地的大视野来品味时间,体验人生,看到一尘不染的时间在天地万物间自在循环,体验到“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陶渊明《形影神》)、“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的自在永恒和“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流动的连贯。

时间之所以成为园林的审美对象,并不是时间自身,而是它以生命的形式表现在园林。

最早的春夏秋冬四时模式,其实就是关于生命的生、长、收、藏的四序模式。如果说早期的时间观念凝聚着生命经验是因为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那么,当这种观念上升为普遍的意识形态并且表现在园林的景观之中,那它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生命精神在园林中的表现,在园林的四季景观中体现了生命的轮回和生长。 2、空间流动与心灵自由 ①空间意识具有较强的宇宙感:

②由于时间的参与,空间被时间所率领,因而空间不是静止的而是被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流动的空间;

③这种空间意识来自于主体俯仰天地的眼睛和心灵。

中国山水画采用的不是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而是仰观俯察、远近取与

的“流观”方式;

“流观”,实际上就是主体通过视觉的上下周旋,运思于天地无穷之际,驰心于天地茫荡之涯,以天地的、立体的大空间来览照山水,形成所谓的“以大观小”。

郭熙的“三远”: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

只有主体在仰山巅中把心灵的视觉腾挪到云卷云舒的高度、腾娜到若隐若显的远处,区区尺幅之间,却远载云海苍天、近承嶙石流水,吞吐运化,气象万千。

中国画靠近浓远淡来表现空间,这是想象性的空间,是视觉和心灵相整合的空间。

中国园林空间的主要特征是壶中天地。将大自然无限的宇宙纳入到咫尺山林,园林不过是人们宇宙观念的模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9b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