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26 19: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上册诗词复习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钟:____________。割:____________。决眦(zì):__________________。会当: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借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割”字。

4、赏析“钟”的表达效果。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解释:暖树:_____________;乱花: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 2、欣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表现强的词语。

3、“渐欲”和“才能”两词带给你丰富想象。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解释词语:闻:____________;缘:____________。 2、“飞来峰上千寻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抒情,试分析;

3、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解释:何当:______________;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_______;话:____________。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有何妙处?

3、请简要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笼:____________。

2、第一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3、“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4、请简要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意味深长,试分析。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文学家 ,“之”是 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3、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4、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5、赏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

一、

1、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点名时令;渲染离别的氛围。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遥远的夜郎以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 二、

1、钟:聚集、汇集。割:划分。决眦(zì):眦:眼眶。眼眶要裂开。会当:该当,终当。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望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和_______的景色。借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不仅要攀登泰山及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3、诗中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赏析“钟”的表达效果。

“钟”聚集或集中之意。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体现了作者对泰山神奇秀丽美景的喜爱。三、

1、解释:暖树:向阳的树;乱花:杂花,各种各样的花

不足:不够。

2、欣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表现强的词语。

“争”和“啄”两个动词表现力很强,细致传神地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3、“渐欲”和“才能”两词带给你丰富想象。

“渐欲”是“还未”的意思,“才能”是“刚”的意思。各种花朵还将开未开,含苞欲放,浅浅的嫩草,刚把马蹄埋没,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写出了春的发展变化。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西湖蓬勃的春意,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生物赞美和喜爱之情。 四、

1、解释:何当:什么时候;共剪西窗烛:一起在窗下剪去烧焦的灯心。却:再;话:闲叙,漫谈。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有何妙处?

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愁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3、请简要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或妻子),渴望团聚的思想感情。 五、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之”是到、往的意思。 2、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辅”写出了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

3、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 4、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5、赏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表达诗人豪迈乐观的感情。 六、

1、解释词语:闻:听说;缘:因为。

2、“飞来峰上千寻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夸张。突出自己立足之处所处的位置很高,为下文埋伏笔,暗示出凭高视下可见到最壮丽的动人景象。

3、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抒情,试分析;

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蕴含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寓抽象事理于具体形象之中,这样写形象生动。 六、1、笼:笼罩。

2、第一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夜色浓厚,清冷寂静。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3、“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4、请简要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说商女不知所唱为亡国之音,实际讽喻听歌之人,批评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

5、“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意味深长,试分析。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9a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