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2015最新)

更新时间:2024-04-14 0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全

(2013最新)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纠正了探索进程中的错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参见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二者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正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创立的意义所在。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指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从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伟大发现,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吸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其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戴上彻底锁链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再次,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 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乌托邦,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明确了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靠实践来完成的。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的实现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实现共产主义一方面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更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3.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1850年前后,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

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

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历史上的唯物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出了全面准确的科学界定。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2[5]。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6]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种本原。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对未知世界只是不知其情状,其存在并不是未知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随着一系列以研究发展过程为特点的新兴学科和一系列以研究不同的过程和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横断学科的建立,现代自然科学成果所构筑的系统生态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命力。“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已作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一幅清晰的画面被现代自然科学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物层次理论所证实,被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理论所证实,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丰富的社会科学理论成果不断地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对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对社会发展规律其客观性、对社会生活本质的物质性和实践性的论断的科学性,并继续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在思维科学领域中,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微电子技术、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客观物质过程和基础,人脑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加以描述和模拟的物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成为现代思维模拟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依据。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原理解决社会历史领域重大问题的光辉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昀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升华与运用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指导我们树立科学意识,反对各种腐朽意识和现代迷信的锐利武器。科学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实事求是”,即要求人们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观察和实验、严格的推理来探求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新规律。科学意识要求我们追求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求真务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今天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并未停止,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

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同时,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它是过去“现实”发展的结果,又是引起将来的“现实”的原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是辩证的。(1)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实性也不同于可能性,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2) 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 (2)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3) 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好的可能性。 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要把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面临着两种可能、两种前途和命运。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等。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上述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等原理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原理略)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上述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原理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原理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本质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

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一个网结,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强调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来观察和处理发展中的问题,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的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

5.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两者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次飞跃。在这里,“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则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普遍性。根据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不管中国的情况如何特殊。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又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把握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6.为什么说唯物辨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例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又如,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必将一事无成。再如,事物发展是肯定和

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这样才能经受困难和曲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何来梅花扑鼻香。”

总之,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按辩证法办事”,就能达成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就能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方法论,认为唯物辩证法这一方法的制定,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4[21]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过犹不及”,“举一反三”,“洞悉症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的辩证关系中已蕴含着矛盾分析法。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故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客观规律内在地包含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4[21]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4页。

首先,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最后,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第二章

1、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化学(?)光线(1882年6月8日《自然界》,拉伯克),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变化和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蚂蚁的眼睛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要揭开这个现象的本质,仅依靠人类的主观猜测是不够的。必须在实际活动中,经过反复观察、思考和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离开对蚂蚁的实地和科学的考察,一切关于蚂蚁的认识及其正确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2、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第一次向世界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62万;到2005年7月21日,该中心第16次发布同类报告时,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数已猛增到1.03亿,居世界第2位。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也可以被用来散布种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正日益深刻地受到影响。(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6页)

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答: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根本上看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正确的认识推动人类实践不断深入和向前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人类的实践活动,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遭受挫折。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助于人们树立新观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它通过散布假、恶、丑,使人们思维步入歧途,思想观念错误,价值观扭曲,人格庸俗化,行为丑陋。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任何进入视野的信息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吸纳真善美,拒斥假恶丑,牢记“八荣八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个人命运和人民利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大结合起来,以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不朽的人生价值。

3、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参见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

答:价值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关系的成立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在实践中的互动,相同的客体面对不同的主体的需要,存在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客体面对相同的主体存在不同的价值。这种差别根源于价值评价,主体的立场、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和实践领域的不同往往使价值评价迥异。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好是坏,财富源泉的增加是利是弊,这因人而异,归根到底由主体的需要及客体的属性的能满足与否决定。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答:(1)认识论的本质离不开以本体论的性质为前提,坚持以唯物论为前提的认识论必然得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真理性结论。(2)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实践决定认识,它注定了认识的从属的、第二位的作用。(3)认识并非完全扮演机械性的被动的角色,它反过来对实践起反作用。不同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实。但认识的作用再大也代替不了实践的决定地位。

5.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实践之所以成为真理的唯一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它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要检验人的主观和客观是否符合及其程度,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比较、对照,才能断定它是否是真理。一种认识不能检验另一种认识的真理性,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实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只要人们参加实践,就必然使主观认识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原来设想的目的或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反之,则为错误的认识。逻辑证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证明待验证的认识,但它只是对实践检验的协肋,并不能代替实践检验的决定性结果。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犯思想冒进的错误。(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程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2)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要求,一方面,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另一方面,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8.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做到:A、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

人生观,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B、在具体实际活动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集体主义为根本原则和“八荣八耻”为规范作为判断自己行动正确与否、合理与否的标准。C、立足本职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展现自己的价值,在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上留下闪光的一页。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知识分析] 马克思分别介绍各项发明的影响。他首先指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骑士”是爵位最低的封建贵族封号,所以这句话意思说资产阶级利用新式武器打败了封建贵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又指出,“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冒险家的殖民扩张,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最后马克思指出,“印刷术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结合所学可知,新教是宗教改革的产物,因此这里“变成新教的工具”指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宗教改革的进行;文艺复兴运动中既有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以天文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进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指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结合所学可知,欧洲近代史上在“精神发展”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启蒙运动,据此判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指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主要在文化方面,火药的影响主要在政治方面,指南针的影响主要在经济方面。马克思分别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三个方面阐述了四大发明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结合唯物史观的知识可以得知: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

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改进劳动资料,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而且,人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历史活动,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8k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