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共赢

更新时间:2023-09-23 12:48:01 阅读量: 自然科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同城老乡论坛 http://312400.5d6d.com 合作与共赢

第一讲 加强道德修养 应对时代挑战

一、合作与共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1、何为合作,共赢?

合作,即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双赢即交往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而共赢是双赢的扩展,它要求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时,在不损害公共利益、不牺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各方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共赢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利益方面,还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主体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主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等。

之所以说合作与共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首先是鉴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即作为知识经济中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的知识和信息,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中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的土地、资本已截然不同,它具有可共享性与利用的无限性。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到,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增强合作与共赢的意识? (1)合作共赢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诉求

(2)合作共赢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需要 (3)合作共赢是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需要 (4)合作共赢是适应知识综合化趋势的需要

1、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劳动力流动和国际技术转让,已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机制。

2、河流水污染与水资源争夺、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转移、核电站安全与核废料污染、海洋污染

3、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突出的跨国性、具有明显的扩散性、主体呈“网络化”态势

3、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最显著的表现是全球面临的人口压力和全球生态系统的衰退趋势。

二、合作与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合作与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合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与本质属性。

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一个客观规律,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击败竞争对手,这也是

1

同城老乡论坛 http://312400.5d6d.com 属于一种“零和”现象。

合作可使“零和”现象转变为“双赢”的新格局。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合作与共赢的理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

这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2003年10月14日第十六届三次会议提出三方面任务:1、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2、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3、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无论是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市场要素市场,还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除了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外,都还需要用合作与共赢的理念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

才能克服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 (3)弘扬以合作与共赢为核心内容的集体主义主旋律

2、为什么说合作与共赢是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 (1)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合作是源于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社会人”的假设。

从历史上来看:集体主义的产生是由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阶级属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2)个人主义并非是灵丹妙药

新加坡“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3)践行集体主义原则

4、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有个公式:I+We=Fully I,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完善自己的人生。

三、专业技术人员对合作与共赢的祈求

1、合作与共赢意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必要性 (1)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性质的内在要求

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脚踏实地并善于与人合作。 (2)合作共赢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合作共赢。合作共赢能够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和谐的人际氛围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

2

同城老乡论坛 http://312400.5d6d.com (A)可克服个人实践、个人能力的有限性; (B)可克服个人发展环境的有限性; (C)能最大化发挥个人潜力。 (3)能使“蛋糕”做大

2、专业技术人员合作与共赢方面的现状 (1)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抬头 (2)自负 (3)自卑 (4)刻板 (5)嫉妒 (6)封闭自我 (7)不善于沟通

(8)不能正确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9)缺乏共赢思维

(10)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3、成功人士的启示

王选院士(被誉为“中国现代印刷技术革命的奠基人”、“激光照排之父”)的事迹 他认为他对方正最大的贡献是营造了一种团结奋斗,不断创新的风气和氛围。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显示,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这三个生产力要素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

第二讲 探索理论渊源 增进合作共赢

一、“和合”思想的现代意境

1、“和合”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1)“和合”思想的提出

(A)“和”原指声音相应,“合”原指上下唇合拢。后来,“和”演化出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义;“合”演化出汇合、联合、融合、组合、合作等义,两者都有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组合之义。

(B)春秋时期,“和合”两字开始连用,“和合”概念因些出现。 (2)“和合”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A)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和合是以和为前提的。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面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3

同城老乡论坛 http://312400.5d6d.com 战国末期荀子提出“人能群”的思想

我国思想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创造和阐发了和合文化的精神:1、将自然界理解成为一个阴阳和合的统一体2、强调社会的人际关系要和合3、强调人要与自然界保持统一

泛爱众p29

2、弘扬“和合”思想的时代意义 (1)有助于化解矛盾

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一旦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国家就有可能进入黄金发展期 (2)有助于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二、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意义

1、人的本质的诠释(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康德有关人的主体性、黑格尔有关人的发展的历史规定性、费尔巴哈拯救人类于宗教神学和理性主义之泥潭的思想P32 人一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社会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的相互依存性、社会交往性、道德性以及劳动中的合作性等。(社会性是最根本的,本质的属性))

(2)具体性(所谓人的本质具体性就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

(3)综合性(人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变动性

(5)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揭示,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中,P35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最高表现,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 2、人的本质自私论剖析 (1)人天生自私的命题不能成立

“人性自私论”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它与生俱来,不可消除。 自私的心理和行为根源于私有制。 (2)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不科学 (3)人类“基因自私论”不能自圆其说 3、人的本质理论为合作与共赢提供了理论基础 (1)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在社会的有机体中,个人是“细胞”,而社会是“细胞的躯体”。

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体现在三方面1、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2、人的社会的人3、人化社会与社会化人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与社会关系的主体就是具有不同地位和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

4

同城老乡论坛 http://312400.5d6d.com 在角色规范中,行为的模式和方式是角色的外部形式,角色的责任和权利则是其内核P39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共赢 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

三、和谐社会理论的启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1)孔德的社会合作思想

(A)在社会学家中最早阐述“和谐”思想的是奥古斯特·孔德。 (B)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

(C)要重建秩序,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进社会合作。

首先,要增加信仰与道德的一致性;

其次,要重视家庭在促进社会合作方面的作用; 再次,要发挥国家的职能。

(2)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思想

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 (A)社会团结两种形式:一种机械的团结,一种的有机的团结。

迪尔凯姆认为,解决社会失范问题、维持社会团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副培植政府与个人之间的中间群体。

2、社会和谐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3)2005年2月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确立和谐思维方式

第三讲 加强诚信建设 务实合作基础

诚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道德基础,是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

一、诚信是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8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