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赵艳艳

更新时间:2023-05-23 05: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教育心理学专项习题班讲义..................................................................................................1

教学心理学概述 .................................................................................................................1

一、教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二、教心发展历史.......................................................................................................................5

第一模块学生理 ........................................................................................................................9

第一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9

一、学生心理发展概述...............................................................................................................9

二、认知发展与教育.................................................................................................................13

三、人格发展与教育.................................................................................................................17

四、学生差异与教育.................................................................................................................19

第二章学生心理健康 .............................................................................................................23

第二模块学习心理 ...............................................................................................................27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28

一、学习的概述 ........................................................................................................................29

二、联结主义学习理论.............................................................................................................32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9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5

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7

第四章学习动机 .......................................................................................................................51

一、学习动机的概述.................................................................................................................52

二、动机理论 ............................................................................................................................58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63

一、知识学习的概述.........................................................................................................63

二、知识的获得 ........................................................................................................................69

三、知识的保持 ........................................................................................................................73

四、知识的迁移 ........................................................................................................................78

第六章技能的学习.....................................................................................................................88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94

第八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100

一、问题解决 ..........................................................................................................................101

二、创造力及其培养...............................................................................................................105

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08

一、态度与品德 ......................................................................................................................108

二、品德发展理论...................................................................................................................112 第三模块教学心理.................................................................................................................116 第四模块教师心理..................................................................................................................122

教学心理学概述

一、教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考点:教心概念】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师与生 B.学与教 C.德与智 D.身与心

【答案】 B

『判断』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不是一 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

【考点:教育心理学的五要素】

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答案】A

4.狭义的教学环境是指()

A教学的物理环境 B教学的心理环境 C教学的社会环境 D教学的文化环境

【答案】A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 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方法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媒体 D.教学过程

【答案】 C

『多选』6.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和()这几个要素构成。

A.教育环境 B.教育内容 C.教育途径 D.教育手段

【答案】A B C D宏观: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

个要素构成;

微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学与教系统的三过程】

『多选』7.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这几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实践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答案】A C D

『多选』8.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馈过程 E反思过程

【答案】A B CE

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 (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答案】 B

10.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 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

C.教学内容目标 D.学习内容目标

【答案】 B

1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答案】 C

1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A.教学心理学 B.教师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答案】 C

13.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

A.年龄差异 B能力差异 C个别差异 D性别差异

【答案】 C

【考点: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1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答案】 C

15.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

A、心理健康 B、记忆 C、智力 D、学习

【答案】 D

【考点: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6.教育心理学作用涉及()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答案】 B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二、教心发展历史

【考点:教心的发展历史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1.20世纪 20年代到 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 B

2.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CAD)的研究与应用;

【答案】 B

【考点:桑代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 B

4.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桑代克 D.斯金纳

【答案】 C

5.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答案】A

【考点:“之父”的纠结】

6.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高尔顿 B.加涅 C.华生 D.桑代克

【答案】 D

7.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答案】 C

8.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答案】 B

『填空』

9.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__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答案】卡普捷列夫

『填空』10.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考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

11.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 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 ()

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概论》

C、《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D、《教育实用心理学》

【答案】 D

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寂 D.廖世承

【答案】 D

13.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答案】 D

14.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我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房东岳 D.廖世承

【答案】 D

15.教育心理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并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是在()。

A.元朝元年 B.民国初期 C.清朝末年 D.宋朝末年

【答案】 C

【考点:完善时期教育成果】

16.对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一项研究是()。

A.合作性研究 B.社会文化研究 C.主动性研究 D.反思性研究

【答案】 D

『简答题』17.20世纪 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在深化拓展时期,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成果:

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

20世纪 80年代后期,教育心理学开始探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以促

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教心研究方法

18、()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答案】 C

19、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答案】A

20、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对自己儿子进行的长期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类型属于()。

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差异研究 D.因果研究

【答案】A

第一模块学生心理

第一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考点:心理发展的含义】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A.身心变化 B.机体变化 C.心里增长 D.心理变化

【答案】 D

2、『填空』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

【答案】心理变化

【考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3、『简答题』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参考答案』

①.定向性与顺序性

②.阶段性与连续性

③.不平衡性

④.互补性

4、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

【答案】 B

5、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遵循先具体后抽象的规律,这反映了儿童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C

6、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

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定向性 B.不平衡性 C.结构性 D.差异性

【答案】A

7、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答案】 B

8、在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这是心理发展的_____特征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 C

9、『填空』

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 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家以________来命名这一现象。

【答案】关键期

10、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起迄时间、到达成熟的时间有不同的进程指的是 ()

A.发展的阶段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 C

1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 B

12、『不定项』

个体心理总是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遵循自身内在的规律,同时不同心理系 统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发生时间上也不相同,这说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A.特殊性 B.顺序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E.连续性

【答案】 B D

【考点: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3、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答案】 C

14、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习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答案】 B

15、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答案】A

16、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

A.幼儿时期 B.少年时期 C.青年初期 D.儿童时期

【答案】 B

17、青年初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辩证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 C

【考点: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8、『判断』

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不同于教材知识准备,前者是学习与成熟结果,后者主要是学校教学的结果。

【答案】√

19、有人认为形状知觉的形成存在着关键期问题,因此,学习汉字的最佳关键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6—7岁

【答案】 C

20、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

【答案】 B

二、认知发展与教育

【考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不定项』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有()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答案】A B C D

2、『不定项』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两种作用和过程

A、同化 B、顺应 C、程序 D、理解 E、应用

【答案】A B

3、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 )

A.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答案】 B

4、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

5、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2岁儿童处于( )。

A.形式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 D

6、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

【答案】 C

7、皮亚杰认为,2至 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答案】A

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___________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

A.感知动作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答案】 C

9、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 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C

10、进入中学后学生开始写议论文,他们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皮亚杰的 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属于 ()。

A.形式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动作阶段

【答案】A

11、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A.感知‐动作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答案】 C

【考点: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

12、『不定项』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B.心理发展观 C.内化学说

D.最近发展区理论 E.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答案】A B C D

13、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 ()

A.最近发展区 B.平衡发展区 C.关键发展区 D.独自发展区

【答案】A

14.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近发展区

15、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答案】 C

三、人格发展与教育

【考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1—3岁 B.3.4—5.6岁 C.6—11岁 D.12—18岁

【答案】 B

2、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4—5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勤奋感 B.自主感 C.主动感 D.亲密感

【答案】 C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答案】 C

4、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养任务是()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感

【答案】 D

5、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 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答案】 B

【考点:自我意识】

6、学生对自已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答案】A

7、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

【答案】 C

8、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为()

A.关注自己的外貌 B.关注自己的人格

C.发现自我,关心自我存在 D.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

【答案】 C

四、学生差异与教育

【考点:学生智能的差异】

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量表___________

【答案】比纳‐西蒙量表

2.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编制于 ( )

A.1900年 B.1905年 C.1910年 D.1915年

【答案】 B

3.智商(IQ)=(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答案】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3、一学生的智商是 115,表示其智力( )。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答案】 B

4、一般人的智商在()之间。

A.120~139 B.140~159 C.70~79 D.90~109

【答案】 D

4、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答案】 B

5、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答案】 B

6、『判断』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也就 是说很笨的男性比女性多。()

【答案】√

7、『不定项』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答案】A B C

【考点: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

8、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叫做()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答案】 D

9、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 B.场依存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 B

10、『不定项』

场独立性的人()。

A.善于抽象思维 B.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

C.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D.对社会定向的知识更感兴趣

E.依据内在标准加工信息

【答案】A CE

11、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A

12、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

A、深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答案】 B

13、研究表明,大致 30%的学期儿童和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A沉思型 B辐合型 C发散型 D冲动型

【答案】 D

14、小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则,缩小解答范围, 直到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小红的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智者型 B.沉思型 C.辐合型 D.场独立性

【答案】 C

【考点:特殊儿童】

15、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 12,实际年龄为 10,这位同学属于 ()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答案】A

16、一般来说,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 ()

A.130 B.140 C.150 D.160

【答案】 B

17、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表现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一 般称为()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答案】 D

第二章学生心理健康

【考点:心理健康含义】

1、『不定项』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宣言中进一步扩展了健康的内涵,指出全面的健康包括()

A.心理卫生 B.躯体健康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良好 E.道德健康

【答案】 B C DE

【考点:心理健康标准】

2、『不定项』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者的特征的是()

A.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支配,也不受他人的支配 B.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

C.关心别人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D.了解自我的现状与特点,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答案】A B C D

3、当个体行动与其充当的角色的规范基本一直时,表明其()。

A.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B.道德品质处于正常状态

C.有正常的世界观 D.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

【答案】 D

4、寻求发展是心理健康辅导的()

A.基本目标 B.高级目标 C.最终目标 D.首要目标

【答案】 B

5、『简答』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解析: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③自我调控能力。

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考点: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

6、多动症的基本特征是()

A.分心 B.注意缺陷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散

【答案】 B

7、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 (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E.性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答案】 B

8、关于产生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 B.心理冲突是道德性的

C.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 D.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现实刺激

【答案】 D

9、小张总怀疑自己家的门没上锁,因此常常反复检查,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答案】 B

10、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 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答案】 B

11、『不定项』

学习困难综合症的表现包括()。

A.诵读困难 B.缺少某种学习技能 C.计算困难 D.绘画困难 E.交往困难

【答案】A B C DE

12、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

A.偏执型人格 B.反社会型人格 C.强迫型人格 D.内向型人格

【答案】 D

【考点: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3、“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A全身松驰训练 B强化法 C肯定性训练 D系统脱敏法

【答案】 D

14、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学生,有效地行为改变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 B全身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改变认识法

【答案】A

15、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答案】 B

16、一位胆小的学生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属于 ()

A.行为塑造法 B.示范法 C.代币奖励法 D.强化法

【答案】 D

17、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等属于

()

A.行为塑造法 B.示范法 C.强化法 D.代币奖励法

【答案】 D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丽是学生,成绩还可以,但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成绩突然下滑而受到老师批评,(老师并不知道她带病)后来,她每次考试都很紧张,明明掌握的东西都知道,但都忘了。同时,还有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紧绷等症状。为此,她很痛苦,不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

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症状?

⑵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⑶针对这类问题,请列举两种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

『参考答案』

(1)考试焦虑症

(2)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3)系统脱敏法、全身松弛训

第二模块学习心理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概述

【考点:学习的定义】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A.表现 B.升华 C.发挥 D.持久的变化

【答案】 D

2.『不定项』

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是外显的行为或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E.具有先天遗传性

【答案】A B C

3.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成绩

C.成人每天按时吃饭睡觉 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

【答案】A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蜘蛛结网 C.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D.吃的酸的食物

【答案】 C

5.下面关于学习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学习是外显的行为 B.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行为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D.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

【答案】A

【考点:学习的分类】

6.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答案】A

7、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答案】A

8.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答案】 D

9.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答案】 B

10.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答案】A

11.『不定项』

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

【答案】A DE

12.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答案】 B

13、『不定项』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包括()。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道德领域 D.动作技能 E.美学领域

【答案】A B D

二、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考点:桑代克试误说】

1.桑代克从 1896年开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笼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论属于() A刺激—反应理论 B.认知—发现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答案】A

2.『不定项』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__________过程。

A.渐进的 B.有目的的 C.盲目的 D.尝试与错误的

【答案】A C D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率、练习率和()

A.准备率 B.刺激率 C.失败——成功率 D.成功——成功率

【答案】A

4.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答案】 D

5.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而如 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这是试误学习的()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答案】 B

6.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 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率 B.练习率 C.效果率 D.刺激 E.条件反射

【答案】 C

【考点:巴浦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7.『不定项』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A、操作性行为 B、条件刺激 C、获得与消退 D、刺激泛化与分化

【答案】 C D

8.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答案】 B

9、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指出的现象属于()

A.教师主导作用分行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答案】 B

10.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答案】 C

11、俗话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条件反射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答案】 C

12.违章骑车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开,属于()

A.强化 B.逃避条件反射 C.惩罚 D.回避条件反射

【答案】 D

13、在日常生活中,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属于 ()

A.正强化 B.消退 C.逃避条件反射 D.回避条件反射

【答案】 C

【考点: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论】

14、强调“强化”在儿童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

A.华生 B.苛勒 C.斯金纳 D.布鲁纳

【答案】 C

15.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叫()

A.条件刺激 B.强化 C.无条件刺激 D.中性刺激

【答案】 B

16.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做作业,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看电视对孩子来讲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A

1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些“我上课讲话,真丑”

1000遍,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答案】 C

18.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答案】 B

19.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这是运用了() 行为原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答案】 D

2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答案】 D

21、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 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抑制 E.正强化

【答案】 C

22、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________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惩罚 D消迟

【答案】A

23、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 D

23、『简答题』

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2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B.不必要的奖励会消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答案】 D

25、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性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答案】 B

26.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

27、20世纪“程序教育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目的认知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答案】 B

28.『不定项』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A.小步子原则 B.自定步调原则 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反馈原则 E.低错误率原则

【答案】A B C DE

【考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29.班杜拉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______而完成的。()

A.阅读和练习 B.观察和模仿 C.听讲和实验 D.奖励和惩罚

【答案】 B

30.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现过程 D.动机过程 E.识记过程

【答案】A B C D

31.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外部强化、()、自我强化。

A.替代强化 B.负强化 C.精神强化 D.正强化

【答案】A

3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答案】 B

33、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答案】 C

34.“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答案】 C

35、“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答案】 D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考点: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

1、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答案】 C

2.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答案】 D

3.『填空』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_____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答案】心理

【考点:托尔曼认知地图】

4..托尔曼提出的有关强化的公式是 ()。

A.S‐O‐R B.S‐R C.R‐R D.S‐S

【答案】A

5.『判断』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答案】√

【考点:布鲁纳认知结构论】

6.『填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 _____________。

【答案】认知结构

7.“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 ______的观点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

【答案】A

8.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泊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答案】 B

9.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观点的是教育心理学家()

A.奥苏伯尔 B.加涅 C.布鲁纳 D.桑代克

【答案】 C

10.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

【答案】A

11.发现学习是属于()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答案】A

12.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教学 D.个别教学

【答案】A

13.走迷宫是一种()

A.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知识学习

【答案】A

1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的学习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联系 B.获得 C.评价 D.通话

【答案】 C

15.『填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评价三个过程。

【答案】获得、转化

16、『不定项』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储存 C.知识的转化 D.知识的形成 E.知识评价

【答案】ACE

16、『不定项』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程序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强化原则

【答案】A B D

17、『论述题』

试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考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18.『简答题』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参考答案』

奥苏泊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19.『简答题』什么叫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意义学习的实质: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2)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0.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答案】A

2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 B

22.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____过程实现的。

A.顺应 B.反思 C.同化 D.观察

【答案】 C

23、『不定项』

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模式有()

A、先行组织者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组合学习

【答案】 B C D

24.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 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推理学习

【答案】 B

24.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强化学习

【答案】 B

25.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强化学习

【答案】 C

25.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的学习属于()

A.代表学习 B.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 D.概念学习

【答案】 D

26、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 有()

A、最近发展区 B、逐渐分化 C、整合协调 D、先行组织者

【答案】 D

27.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的一些引导性的材料是()

A.概念 B.认知结构 C.学习定势 D.先行组织者

【答案】 D

28.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

29、『填空』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策略。

【答案】先行组织者

3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图表 B、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答案】 C

3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答案】 B

32.下列那些原则和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A.逐分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原则

D.小步子原则 E.及时反馈原则

【答案】A B C

【考点: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3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答案】 C

『填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____________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答案】编码

34、20世纪

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始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解释记忆的存储过程,提出记 忆存储系统模型,这一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是()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时记忆

【答案】A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考点:建构主义的内涵】

1、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答案】 C

2、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一致的是()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C学习是接受知识。 D学习者不必建构起自己的意义。

【答案】 B

【考点:建构主义的共同点】

3、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知识观 B.品德观 C.学生观 D.教学观

【答案】 B

4.『填空』

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这是建构主义的___________。

【答案】学生观

5、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A.理解 B.记忆 C.建构 D.运用

【答案】 C

6、『填空』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_______,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________。

【答案】假设、答案

7、『不定项』

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包括()。

A.注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 B.注重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

C.注重协作学习 D.注重提供充分资源

【答案】 B C D

8、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

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答案】 B

9、『论述题』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参考答案』

主要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

教育启示:

(1)不能无视学生,引导儿童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3)教学应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考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

A.加涅 B.托尔曼 C.斯金纳 D.马斯洛

【答案】 D

2、人本主义者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为中心,已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 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快的、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A.教育者 B.管理者 C.学习者 D.活动者

【答案】 C

3、『不定项』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主张运用教学机器 B.主张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C.主张程序教学 D.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答案】 B D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不定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E.尊重的需要

【答案】A B C DE

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 C

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A.生理 B.尊重 C.自我实现 D.爱与归属

【答案】 D

7、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下列选项层次最高的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h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