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

更新时间:2024-04-26 22: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评价单位: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呈报单位: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二0一三年十一月

1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社旗县城南侧河南区,与现状中心城区隔赵河相望。调整规划后的集聚区主体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唐河、西至规划西环路、南至规划周南高速以南460m处、北至长江路,主体区规划面积17.05km2,新纳入到赊店老酒生态产业园面积0.53km2。集聚区总体规划面积17.58km2,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

目前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长江路以南、长兴路以北区域)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采用合流制排放,废水由社旗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唐河。其他区域内工业企业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经自然沟排入唐河、泥河,集聚区内村庄生活污水及雨水合流流入农田水沟及道路边沟,依地势汇入泥河、唐河,对地表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社旗县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赵河以北老城区及集聚区建成区,实际收水规模1.7~1.81万m3/d,接近设计规模2万m3/d,已无多余处理容量。同时随着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的扩展,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企业的进驻,集聚区的排水量日益增大,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已不能满足社旗县城及集聚区污水处理需要。因此,加快完善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对于全面有效解决集聚区内的污水收集及处理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唐河、泥河水质,促进生态县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项目选址及周边情况

根据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地形地势及集聚区内功能分区,项目选址位于社旗县产业集聚区东南角,前庄村和大朱营之间,东侧距离唐河400m,近期工程总占地面积45亩。

项目拟建厂址位于产业集聚区调规扩容后南部新扩用地范围内,不在现有的社旗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根据社旗县城乡规划管理局出具的选址意见证明,项目选址符合社旗县城乡规划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要求。工程为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土地供应政策,符合社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

2

划要求,用地现状为一般耕地,已经过社旗县国土资源局预审。

项目选址位于社旗县产业集聚区东南角,属于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项目为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属于集聚区配套建设的环保基础设施工程,是产业集聚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证。项目选址符合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用地要求,其建设与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内容是相符的。

项目位置及厂区周边情况见图1。

图1 项目厂区周边环境概况图

2、项目组成及工程分析

2.1工程基本情况

表1 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内 容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 新建 3

3 4 5 6 7 工程厂址 占地面积 工程规模 工程总投资 劳动定员及 工作制度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东南角,前庄村与大朱营之间,唐河西侧400m; 近期工程占地45亩 近期(2015年)1.5万m3/d 4728万元 工程全厂人员编制15人;污水处理厂全年连续运行,年工作365天。 8 管网来水→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ABR水解池→卡鲁污水处理工艺 塞尔氧化沟→二沉池→管式混合器→折板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V型滤池→紫外线消毒→达标排放 1.5万m3/d 改良型氧化沟、ABR水解池、二沉池、机械(近期) 混合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V型滤池 3.0万m3/d 格栅间、进水泵房、旋流沉砂池(本次工程(远期) 提前配套一次建设) 回流泵房、鼓风机房、消毒池、污泥脱水机房、加药间、贮泥池 综合楼、食堂、车库、传达室 近期由厂区自备井供给,远期考虑由集聚区供水管网供给。 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厂区东侧唐河。 由产业集聚区电网统一供给,配电间按3.0万m3/d建设。 主要为污水处理系统恶臭,预处理及污泥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经生物滤池处理后15m排气筒排放,加强厂区绿化。 通过厂内污水管道排至格栅前进水井,参与全厂污水处理 隔声、降噪、减振装置 生活垃圾箱,有三防措施的污泥暂存车间。 9 主体工程 污水处理设施 生产辅助设施 10 辅助工程 办公生活设施 供水系统 11 公用工程 排水系统 供电系统 废气治理 12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 噪声治理 固体废物 2.2设计进出厂水质

工程进水目标根据集聚区水量及水质的预测结果,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目标为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设计进出水指标具体见表2。

表2 工程设计进出水数值及处理程度表

项目 设计进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 处理程度(%) COD mg/L 450 ≤50 88.9 BOD5 mg/L 260 ≤10 96.2 4 SS mg/L 360 ≤10 97.2 氨氮 mg/L 40 ≤5(8) 87.5 TP mg/L 6.5 ≤0.5 92.3 TN mg/L 60 ≤15 75 2.3污水处理工艺

项目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选用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整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管网来水→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ABR水解池→卡鲁塞尔氧化沟→二沉池→管式混合器→折板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V型滤池→紫外线消毒→达标排放。

氧化沟也称氧化渠和循环曝气池,是一种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在氧化沟前增设厌氧池,在沟体前(内)增设缺氧区,形成改良型氧化沟,项目采用Carrousel(卡鲁塞尔)氧化沟。其是1967年由荷兰的DHV公司开发研制,它的研制目的是为满足在较深的氧化沟沟渠中使混合液充分混合,并能维持较高的传质效率,以克服小型氧化沟沟深较浅,混合效果差等缺陷。该工艺具有投资省、处理效率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2。

图2 卡鲁塞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4污泥处理工艺

由于排出的剩余污泥含水率高,同时含磷量高,储泥时间过长会造成磷在厌氧条件下的重新释放,故必须尽量缩短污泥浓缩、储存的时间。本工程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方案,污泥处理过程中,添加生石灰作为调理剂。

工程设计设置污泥贮池,先用污泥提升泵将污泥提升至中心传动浓缩机进行机械浓缩脱水至含水率96~97%%,然后添加生石灰作为调理剂,再经高压板框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至含水率至60%,脱水后的干化污泥直接外运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

5

埋。污泥处理具体流程详见图3。

生石灰 恶臭 生物滤池 污泥 贮泥池(预浓缩) 板框压滤脱水 输送带 干泥外运

滤液回池

图3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2.5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二次污染,根据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污染因素进行分析,其污染物主要为各处理工段产生的废气、办公生活废水、冲洗废水、设备运行噪声、固体废物等。

(1)废气污染物

工程营运期废气主要为恶臭气体,其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伴随微生物、原生动物、菌胶团等生物的新陈代谢而产生的,恶臭影响程度与充氧、污水停流过程的时间长短、原污水水质及当时气象条件有关,恶臭气体主要成分为NH3、H2S等。

为减小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对格栅、进水泵房、沉砂池等预处理构筑物以及贮泥池、污泥浓缩脱水车间和ABR水解池等恶臭气体影响较大的构筑物进行除臭,对以上各构筑物密封,恶臭气体经管道收集后由1套风量为6000m3/h的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其除臭效率在95%以上,处理后的恶臭气体经1根15m排气筒排放。上述各构筑物恶臭气体产生量一般占整个污水厂恶臭排放量的80%以上,剩余约20%恶臭主要产生于氧化沟、沉淀池等处理单元,其构筑物面积较大,不便于密封处理,其产生的恶臭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表4 工程恶臭污染排放源强表

产污节点 格栅间、进水泵站、污泥浓缩脱水间、贮泥池、水解池等 生物反应池(氧化沟) 排放方式 有组织 无组织 污染物排放源强kg/h NH3 0.006 0.03 H2S 0.00016 0.0008

6

(2)废水污染物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工程全厂劳动定员15人,每人每天用水标准为100L,排污系数取0.8,则全厂职工生活污水量为1.2m3/d;工程生产废水主要在冲洗剩余污泥脱水机时产生,冲洗频率为每天一次,每次用10m3,则生产废水每天排放量为10m3/d;

工程营运期二次污染废水总量为11.2m3/d,废水均通过厂内污水管道排至粗格栅前进水井,参与全厂污水处理,随全厂达标废水一起排放。

(3)噪声

污水处理厂的噪声源主要为工程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各类泵、鼓风机和脱水机等设备,根据类比调查资料,其噪声源的源强为75~100dB(A)。

(4)固体废物

污水处理厂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来自格栅的栅渣、沉砂池产生的沉砂、剩余污泥浓缩脱水的干泥饼和职工生活垃圾。根据可研报告数据及类比社旗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固废产生量,得出本工程的固体废物产生量,详见表5。

表5 工程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产生源 粗、细格栅 沉砂池 浓缩脱水间 职工生活 主要成分 塑料、玻璃、杂物等栅渣 沉砂 干化泥饼(含水率60%) 生活垃圾 废物类型 一般固废 一般固废 一般固废 一般固废 产量 1t/d 0.5t/d 8.25t/d 15kg/d 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场卫生填埋 清运至垃圾场卫生填埋 处理利用措施 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1大气环境

根据本次评价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结合当地主导风向,本次评价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共布置2个监测点位,位于年主导风向上风向的大朱营及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贺白庄。

根据监测统计结果,项目大朱营及贺白庄村监测点位TSP、PM10、SO2及NO2四项因子的监测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NH3及H2S监测浓度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

7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 3.2地表水环境

项目污水处理厂废水经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处理至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向东排入唐河,地表水唐河向南流经24km后在王岗处出社旗县境,进入唐河县境内。

根据监测统计结果,唐河监测河段(污水厂排污口上游500m处—王岗出境断面)现状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泥河现状水质能满足地表水Ⅳ类标准。项目区域地表水质量现状较好。 3.3地下水质量

项目根据厂区周围环境概况及区域地下水走向,共布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根据监测统计结果,厂址周边的乔新庄村、贺白庄村、大朱营村等监测点位的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F-等监测浓度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项目区域地下水质量现状较好。 3.4声环境

根据噪声适用区划分,项目污水处理厂所在区域为2类区声功能区。项目厂区周围200m范围内没有环境敏感目标,评价在污水厂四周厂界共设置4个背景噪声监测点位。根据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结果,项目四周厂界背景噪声监测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厂区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根据大气预测结果可知,厂界NH3的最高浓度低于0.009552mg/m3,厂界H2S的最高浓度低于0.0002547mg/m3,厂界NH3和H2S浓度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值,项目无组织废气可以达标排放。

营运期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到最大点出现在下风向188m处。NH3最大地面

8

浓度贡献值为0.0160364mg/m3,叠加本底最高值后为0.0210364mg/m3,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中相应标准要求。H2S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为0.00042737mg/m3,叠加本底最高值后为0.00102737mg/m3,仍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中相应标准要求。工程营运期恶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对各敏感点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不会改变敏感目标的大气环境功能等级。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00米,防护距离设置情况为:东厂界91m,南厂界81m,西厂界91m,北厂界86m,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经预测,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后,王岗出境断面水质预测浓度为COD12.83mg/L、NH3-N0.53mg/L,COD较背景值减小了0.67mg/L,NH3-N则增加了0.065mg/L,工程废水排放对唐河出社旗县境市控断面水质影响较小,纳污水体唐河王岗出境断面预测结果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1996)Ⅲ类水质标准要求。COD较背景值有所降低,说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改善作用。

(3)地下水影响预测结论

项目营运期自备井日供水量约20m3,主要用于职工生活、格栅及剩余污泥冲洗及其他未见用水等,地下水开采量很小,不会造成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也不会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工程设专人对污水管道定期检修、维护,防止事故性排放发生,同时对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置设施做好防渗防腐处理,避免污水渗入进入地下水,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厂区内的污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项目废水经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处理至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唐河,经过河道自净作用和河道底泥的吸附后,下渗量很小,对区域浅层地下水影响较小,区域地下水质量仍将维持现有水平,项目废水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影响预测结论

根据预测,在对高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并加强厂区绿化后,项目营运期厂界贡献值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厂区周围200m范围内没有环境敏感点,营运期噪声达标排放情况下,对厂区周围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9

(5)固体废物

格栅栅渣主要为塑料、玻璃、杂物等,产生量1t/d,沉砂池产生的沉砂量0.5t/d,其均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15kg/d)一同及时清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本工程污泥经添加生石灰调理剂后机械浓缩脱水至含水率60%后产生量8.25t/d(折合干化污泥量3.3t/d),直接运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我国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大多采用填埋处理,填埋处理是现今国内外使用最多、运行管理最成熟的污泥处置方法,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营运期剩余污泥经此处理后,能有效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5.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厂作为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改善区域地表水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但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也会对周围环境将造成一定影响,恶臭污染即为其中最严重的污染因素之一。污水处理工程恶臭主要在格栅、进水泵站、沉砂池、生物处理池及污泥处理等部分产生,主要成分有NH3、H2S等。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体,主要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H2S具有臭鸡蛋气味,并具有轻微的毒性。

根据收集的资料并结合国内污水处理厂目前采用的除臭方法,经比较,评价认为采用生物滤池除臭法从经济技术及处理效果方面可行。格栅、进水泵房、水解池、污泥贮池和污泥脱水间的恶臭气体一般占整个污水厂恶臭排放量的80%以上,工程对预处理构筑物、水解池以及污泥处置单元等恶臭气体影响较大的构筑物进行除臭,对以上各构筑物密封,恶臭气体经管道收集后由1套风量为6000m3/h的生物滤池进行处理,生物滤池除臭效率在95%以上,处理后的恶臭气体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根据国内部分已建成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滤除除臭的实际监测效果,其厂界恶臭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值,且运行稳定可靠。

剩余20%恶臭气体主要产生于氧化沟、沉淀池等处理单元,其多为敞开式结构,且占地面积较大,很难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对于无组织排放恶臭,工程主要在工艺

10

设计、设备选型、厂区布局、运行管理及加强厂区绿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等措施进行防治。

根据对国内部分污水处理厂对恶臭废气的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的调研,评价认为,项目只要认真落实上述废气的防治措施,废气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5.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二次污染废水防治措施

工程营运期二次污染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和冲洗剩余污泥脱水机废水,生活污水量1.2m3/d,生产废水每天排放量为10m3/d,综合废水量为11.2m3/d。工程综合废水量占污水厂近期处理规模1.5万m3/d的0.075%,废水量很小,通过厂内污水管道排至格栅前进水井,参与全厂污水处理,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排放。根据地表水预测结果,工程废水经过1000m的混合衰减后能保证唐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要求。

(2)中水回用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供需水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从节约水资源方面考虑,若能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回用,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将促进社旗县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也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要求,可用于社旗县城及集聚区内建筑施工、车辆清洗、消防、城市绿化用水、洗涤用水等。工程排水也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用水要求,可以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等。

因此,评价建议在近期工程考虑预留中水回用用地,待将来本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1.5万m3/d工程实施时,考虑中水回用,污水厂处理后的废水作为集聚区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等。 5.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厂的噪声源设备主要包括各类泵、鼓风机和脱水机等,根据类比调查

11

资料,其噪声源的源强为75~100dB(A)。根据生产设备特征及噪声特性,按国家对噪声的防治要求,项目拟定采取的防治措施有:

(1)选择低能耗、低噪声设备,从源头上消减噪声;

(2)对于主要噪声源应设消音、吸音设施,机组设分离基础和橡胶垫片减震;如水泵、脱水机基础均设橡胶减振垫,以减振降噪。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加设可曲绕橡胶接头以减振;

(3)污水站的污水泵和污泥泵以及站外提升泵的污水泵尽量采用潜污泵,以减小噪声影响。

(4)值班室和机房之间采用双层玻璃隔声、机房内安装吸声板等吸声材料,以降低噪音、保护车间工人的身心健康。

(5)厂区四周留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在防护距离内加强绿化建设,种植生长快速、四季常绿、枝叶茂盛的道路绿化带,形成绿化隔声围墙;

(6)在运行过和中应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避免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噪声的增高。

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厂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是来自格栅的栅渣、沉砂池产生的沉沙、剩余污泥浓缩脱水的干泥饼和职工生活垃圾。

(1)栅渣和沉砂处置措施

经粗、细格栅截取的栅渣主要来自于粗隔栅间和细隔栅间拦截的进厂污水中大颗粒杂物、漂浮物、悬浮物等,沉砂为不溶性泥沙,以无机物成分居多,均为一般性固体废物,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与城市生活垃圾一起卫生填埋。

(2)污泥处置措施分析

项目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处理工艺,污泥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本项目不设厌氧消化池,直接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国内污水处理厂对剩余污泥处理处置采用较多的方法是焚烧、填埋和堆肥等,填埋是目前适合我国经济条件与环境要求的处置方式,是现今国内外使用最多、运行管理最成熟的处置方法,具有适用范围较广,技术、工艺、设备较简单,运行管理较方便等优点。因此工程污泥采用填埋处理作为终端处理方式基本可行。

剩余污泥初始含水率99.2%,其先在贮泥池中由污泥提升泵抽升送到中心传动浓

12

缩机上浓缩脱水至含水率96~97%,然后添加生石灰作为调理剂,再经脱水机房内的板框压滤机机械脱水至含水率60%,达到城市垃圾填埋场接纳要求,然后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评价要求污泥运输过程中使用密闭的专用的密闭运输车运输,防止散失、遗漏。运输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防止因暴露、洒落或滴漏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严禁随意倾倒、偷排污泥。

6、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

(1)清洁生产结论

对于本次污水厂建设工程,从原辅材料、产品、技术工艺、设备、员工、环境管理及排污水平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分析,并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和改进措施,本工程能够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2)风险评价结论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所选用的工艺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所建设施的分析,风险污染事故的类型主要反映在污水处理系统非正常运行状况可能发生的原污水排放和恶臭物质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工程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在日常的工作管理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定期检查。设专人负责对各泵站、管网及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平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进行维修,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污水溢流入河。

(3)总量控制结论

工程污水厂设计处理规模近期(2015年)1.5万m3/d,工程废水外排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因此,本评价工程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

COD≤273.75t/a,NH3-N≤27.375t/a。

7、公众参与

7.1公众参与目的与意义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实施公众参与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公众了解项目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听取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定项目可能引起的重大环境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辨析,确保环保措施的可

13

行性,并将它们及时反馈给建设方和设计单位。只有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采纳合理的意见,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才能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公众参与具有“互动”效应,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组织公众参与便是项目建设方和环评单位同项目所在地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使公众在项目筹建阶段就充分地参与进来。在项目设计、实施期间,能够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社会影响与环境影响的接受能力,并充分吸纳受影响群体以及地方非政府组织的意见,是改善决策、获得反馈意见的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公众参与使环评结论更符合实际,更全面、正确、可行与可信,使评价提出的措施和建议更易于操作,便于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采纳。

7.2公众参与的对象和方式

(1)公众参与的对象

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以代表性和随机性为原则。被调查者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管理部门的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可能受本工程影响、与本工程密切相关的周围居民,调查对象都具有不同的代表性。

①政府部门参与

本评价通过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项目所在地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环保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建设的态度,对本工程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

②专家参与

通过对专家进行请教和咨询,认真听取专家对本项目的各类污染因子识别、筛选、评价及对环保措施的意见和要求,利用专家在行业和学科领域的优势,充分发挥专家在环评工作中的参与和指导作用。

③厂址周围居民

根据公众参与的要求,本项目选取的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主要是工程影响区和受益区居民,即评价区周边的乔新庄、郭庄、前庄、大朱营等村庄居民等。

(2)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参与调查形式和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和全面,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有效性、真实性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说服力和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按照公众参与的要求,本次评价采用张贴公告、网上公示、发布报告书简本、

14

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调查的重点包括项目所在地周围群众、环保、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使调查的对象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重点向项目所在地周围群众发放了公众参与调查表。公众参与方式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本次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

形式 第一次公示 第二次公示 发布报告书简本 举行座谈会 问卷调查 时间 2013年6月6日 ~6月19日 2013年7月4日 ~7月17日 2013年7月24日 地点 城郊乡贾楼村公告栏、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网站 城郊乡贾楼村公告栏、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网站 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会议室 参与人员 城郊乡贾楼村村民、 全体社旗县人民 城郊乡贾楼村村民、 全体社旗县人民 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受影响的群众、部分企业和管理部门领导 村民等公众 2013年7月25~27日 厂区附近村庄及集聚区企业 7.3建设单位信息公告

(1)第一次公示

为了让公众了解本项目的情况,环评单位及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8条的规定的要求,通过公告张贴的方式于2013年6月6日在城郊乡贾楼村进行第一次现场公示,对环评工作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公示时间为2013年6月6日~6月19日;同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第9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网站上进行了一次网上公示。公示材料中明确给出了项目建设概况,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的联系方式,以及公众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和公众提出意见的途径。

在第一次公告期间,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未收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2)第二次公示及报告书简本发放

为使广大公众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评价单位将本项目的建设情况、产污环节、评价建议的治理措施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结论进行总结,编制完成了《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4日在贾楼村各小组进行了第二次现场公示并为公众提供了环评报告书简本,同时在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网站上进行了二次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3年7月4日~7月17日。二次公示详细介绍了环评过程中对工程的分析结果,说明了工程可能引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5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