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9:1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鄂教版语文第三册整册备课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愿望,爱国爱家乡,名人故事,奇妙的大自然、成长的故事、仔细观察、爱护家园、想象。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其中多音字11个,学会226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背诵8首古诗,有学习中古传统文化的兴趣。 7、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学会226个字。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4、能用普通话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件、有关图片和资料、小黑板。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3 课时 第二单元:13——14 课时 第三单元:10——11 课时 第四单元:12——13 课时 第五单元:10——11 课时 第六单元:12——13 课时 第七单元:10——11课时 第八单元:10——11 课时 第一单元 美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学会2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乐于助人的好处,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5、教学生写话,有写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认识32个生字,学会22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部分课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乐于助人的好处,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3、教学生写话,有写作的欲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美丽的愿望”来编排的。 《美丽的愿望》是一首诗歌,从自然界中的事物出发,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了他们美丽的愿望,他们给大地和人们带来的美好愿望。《长眼睛的小鹿》描写了小鸟把一头小梅花鹿头上的角当作树枝,停在上面唱歌。小鹿可开心了,因为他给小鸟带来了快乐。《三个小伙伴》写了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植树的故事。他们运用自己的长处,分工合作,很快把小树种好了。教育学生做事情要合作。《游子吟》描写了游子临行前,慈祥的母亲给他缝衣服的事情,赞美了伟大的母亲。 课时安排: 《美丽的愿望》 二课时 《长眼睛的小鹿》 二课时 《三个小伙伴》 二课时 《游子吟》 一课时 语文乐园一 三课时 1. 美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A.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观察法让学生明白“美丽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愿望是美丽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说说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课文中有几个美丽的愿望,分别是什么样的愿望?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这些愿望是美丽的?”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插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1.师:春天到了,金色的小花在草地上悄悄的笑了;夏天到了,绿色的小树挺直了腰杆,撑起了绿色的小伞;秋天到了,明亮的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冬天到了,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他们都很快乐,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美丽的愿望,是写什么愿望呢?赶快打开书本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练习,初读课文 (1) 第一遍自由读:学生借助课后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师:你们能和这一课出现的生字伙伴交个朋友吗?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识字、正音。 (2) 第二遍齐读:学生试着把课文读流利,难读通的句子老师指导多读几遍。 (3) 第三遍同座合作读课文。学生可以商量选择他们喜欢的合作方式(齐读、一人读一遍、小组读等)互相提提意见。 (4) 教师指导阅读,提出交流问题:课文中说了几个愿望,分别是谁的愿望,他们 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3.学生集体交流:小花、小树、小河、雪花的愿望是什么? (二)自主选择,精读指导 1.学生自主读诗歌,再把自己最喜欢的多读几遍。 2.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节,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然后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再请同样喜欢那一节的学生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读一读读。) 3.(学生提出哪一节,教师就顺应学生的思路引导其读好该节)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朗读那一节,进一步体会小花、小树、小河、雪花的美丽愿望。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讲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读中激发想象,把诗歌变成画面。 1.导入:师:洁白的雪花,有个洁白的愿望:冬天来了,我要给小学生送去惊喜和欢畅??教师在黑板上画几片雪花。下雪了,小雪花能给小学生们送去什么惊喜和欢畅? 2. 学生畅谈下雪时自己的心情以及想做什么,互相补充。 3.请几个发言精彩的同学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冬天下雪时孩子们游戏的情景,其他学生也自己动手或与好朋友合作画一画。 4.学生再读这一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点题,体会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课题叫美丽的愿望,为什么这些愿望是美丽的呢?(大自然的美及奉献精神的美) (四)扩展练习,鼓励表达 1.学生畅谈一年四季还有哪些自己喜欢的事物,仿照课文说说它们的愿望是什么 例如:五彩的蝴蝶,有个五彩的愿望:春天来了,我要给花儿传播花粉,让它们开的更艳?? 2.找好朋友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然后集体交流。 (五)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1.美丽的愿望 春 金色的小花 送 人们 清香 夏 绿色的小树 送 世界 阴凉 秋 明亮的小河 为 大地 歌唱 冬 洁白的雪花 给 小学生们 惊喜、欢畅 课后小记: 2. 长眼睛的小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 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新课|标第|一|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让学生明白“长眼睛的小树”实际上是活泼的小鹿。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和别人友好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长眼睛的小树”实为活泼的小鹿。 教学难点: 体会小鹿的奉献精神,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唤起学生对美好感情的向往。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就题设疑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树?学生说自己认识的或者见过的树。 2.师:那你们见过长眼睛的小树吗?板书课题:长眼睛的小树,学生认读“眼”,再读课题(注意“眼睛”的“睛”读轻声) 3.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教师加以归纳,简要板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X-k-b-1.-c-o-m 1.看拼音读准字音,在课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抽读生字卡。 3.轻声读课文,教师指导理解词义。 (三)读中想象,情境体验 1. 创设课文前三段所描写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小鹿的快乐。 2.让学生在此情境下思考:“长眼睛的小树”指的是什么?(梅花鹿) 3.请学生说明如何找到的答案。(第三段) 4.师:梅花鹿怎么变成了“长眼睛的小树”请大家自由读1-3自然段。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梅花鹿是怎么变成了“长眼睛的小树”的(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让学生明白“鹿角”像“树杈”,加上藤叶挂在鹿角上,小鹿从倒影中看到自己就像棵小树,它眼睛一眨,不就变成了长眼睛的小树吗?] 6.学生谈谈自己对这棵“长眼睛的小树”有什么印象。(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读出“小树”的可爱、美丽)[外表美] 7.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梅花鹿,说说自己的心情,练习读好第3自然段,表现小鹿的喜悦之情。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体会小鹿的快乐,感受小鹿纯真的情感。 1.师:小鹿非常活泼好动,可他为什么一动不动呢? 2.学生自由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3.学生回答小鹿一动不动的原因。(怕惊动胆小的鸟儿,体会小鹿的友好) 4.学生练习读好“屏住气”“一动不动”等词语。做手势,加深理解读出小鹿对小鸟的关爱之情。 5.结合课文内容,围绕问题“为什么小鹿认为自己是一棵快乐的小树”展开讨论:新-课-标-第-一-网 (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互相补充。 (2) 各小组选派代表,集体交流。 6.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 (1) 读出小鸟在“树杈”上唱歌跳舞的快乐。 (2)进一步体会小鹿此时的快乐是因为自己给小鸟们带来了快乐,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心灵美] 7.学生分别扮演小鹿和小鸟,表演朗读第4—6自然段。 8.图文结合,复述课文大意。 (三)趣味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再次认读课后生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办法,互相启发。(教师相机小结,归纳识字的方法) (1)联系偏旁想象法:“眼”—眼睛就是“目”所以是目字旁。 “挂”—挂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左边是“圭“就象挂东西的架子。 (2)编儿歌记忆法:“氵”再加“发”,有水泼到头发上。 (3)比较记忆法:“梅”和“棵”可以换部件比较记忆。 板书设计: 2. 长眼睛的小树 角上挂着藤叶 明亮的眼睛 (外表美) 活泼的梅花鹿 屏住气、一动不动 快乐的小树 (心灵美) 课后小记: 3. 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表演法让学生明白三个小伙伴发挥各自生理特长共同努力完成栽树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课文2—5自然段:三个小伙伴在栽树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 教学难点: 按角色需要绘声绘色的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启发学生置疑 1.师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2.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简要板书 如:三个小伙伴分别是谁?他们干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读准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 3.教师指导理解词义。 4.针对以上问题,学生齐读课文找答案。(小野猪、小象、小袋鼠栽树) (三)围绕主要问题,讨论式学习。 1.提出问题: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 3.围绕问题,小组内展开交流。 4.指明回答,相继指导朗读。 遇到的困难 谁来解决 结果 没有锄头挖树坑 小野猪 用嘴巴拱出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 小袋鼠 用皮口袋运来一大堆肥料 没有水桶浇水 小象 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的湿湿的 朗读指导:“不要紧,不要紧,我有??”读出三个小动物自告奋勇的态度,同时可以想象模仿它们的语气、声音。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情境表演,加深理解。 1.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1) 一起研读“剧本”(学生分组朗读全文) (2) 分配角色:小野猪、小袋鼠、小象、旁白等。 (3) 学生练习表演,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1) 最欣赏谁的表演,为什么? (2) 想给谁的表演提提改进意见? (3) 相机引导;表演也要团结合作,发挥个人的长处。 (三)图文结合,形象理解。 利用几幅插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讲讲课文大意。 (四)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口头表达 1.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那棵被栽好的小树苗,对小野猪、小象、小袋鼠说感谢的话。 (可全部说,也可选择一个动物说) 例如:谢谢你,小野猪!要不是你使劲用嘴巴拱出一个树坑,我的根就不能扎的这么深啦!小袋鼠,谢谢你!你不怕把自己的皮口袋弄脏,给我运来这么多的肥料,我可以长的壮壮的了。小象,也要谢谢你,你用长长的鼻子给我浇足了水,我现在喝的饱饱的,可以快快的长高了! 2.师: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呀!遇到困难,只要小伙伴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3.学生说说自己曾经和小伙伴一起努力解决了哪些困难? (五)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3. 三个小伙伴 谁 干 什 么 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栽 树 遇到的困难 没有锄头挖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 没有水桶浇水 课后小记: 谁来解决 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结果 用嘴巴拱出一个树坑 用皮口袋运来一大堆肥料 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的湿湿的 古诗诵读 游子吟 教学目标: 1 会认“吟、线、临、缝、归”5个生字。 2 熟读课文,会背诵古诗。 3 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诗歌的意思。 教学重点: 熟读古诗,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含义,读出古诗的韵味。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插图。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歌声导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 师:大家知道哪些描写母亲的文章,学生畅谈。 3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亲的诗歌 ,打开书自己先读一读。 (二)初读诗文,扫除生字读音障碍 1 看拼音,读准字音。 2 抽读生字卡,正音。 3 齐读诗文。 4 教师讲解部分字词意: 寸草:小草,喻子女。 三春:指春天三个月。 晖:阳光。喻慈母的爱。 (三)了解诗文大意,指导阅读。 1 教师讲解诗文大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儿子临行,她忙着把新衣缝的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来。谁能说像小草似的那点孝心,能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呢? 2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边读诗边想诗文的大意。 3 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小组讨论诗意。 4 请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意。 5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断句、轻重音、有感情。 逐步训练,按要求反复朗读。 (四)阅读,背诵 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后小记:

语文乐园(一) 教学目标: 一、我来试试: 1、 读读认认形近字; 2、 读读写写AABB式的词语; 3、 照样子写句子; 4、 读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二、探究与发现: 读读想想,区别句子; 三、我的作品: 写话练习:我的愿望。 把你的愿望用笔写下来吧,还可以配上可爱的图画哦! 教学重难点: 区别形近字,进行词句练习,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练习写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语文乐园的大门已经向我们开启了,让我们一起到里面来玩一玩吧! 我来试试 (一)读一读,认一认。 1 师复习原来学的偏旁 氵、扌、糹、饣、火、日 2 教师出示部件,让学生发现以上出示的偏旁加上该部件,就能组成新字。 3 读偏旁加部件组成的字。 4 启发学生根据偏旁部首的所表达的意思,猜猜由这些偏旁部首所组成的字的意思。 如: 糹:表示与丝、线有关。偏旁部首加部件后组成“绕”,并根据意思组词。 饣:表示与食物有关。偏旁部首加部件后组成“绕”,并根据意思组词。 5 学生朗读自学。(师板书) 6教师根据板书,知道学生朗读。 (读生字→读口诀) 7 学了这一题,大家知道了什么?(发现规律) 8 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巩固复习。 (二)读一读,写一写。 1 学生朗读该题。 2 教师板书:欢喜、欢欢喜喜,请学生比较两词的区别. 3 通过朗读比较,让学生明白后者比前者表达的程度更深、感情色彩更强一些。 4 让学生说说这样类似的词语。 5 将收集的词语写一写。 (三)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1 学生读两个例句。 2 小组讨论读后有什么发现。 3 集体交流“又??又??”的词组。 4 由学生自己仿照例句互说句子。 5 教师知道学生说句子后写句子。 (四)读一读 1 自由读短文,了解故事大意。 2 齐读故事后指名回答故事的主要内容。 3 指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含义。 4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叶公喜欢龙体现在哪些方面? 5 启发学生置疑“叶公真的喜欢龙吗?”针对此问题小组进行讨论。 6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讨论。 7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叶公好龙”的寓意做个表里如一的人。 探究与发现 1 自由读,初步感受两个句子的异同。 2 齐读例句,引导学生比较。 3 启发学生发现异同: 句意大致相同,但反复加重了语气。 4 在讲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 5 鼓励学生照样子写句子。 我的作品 1 回顾课文《美丽的愿望》,激发学生表达美好的愿望的热情。 2 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愿望。 3 集体交流,全班评议。 4 教师提示,学生填写: ( )的( ) 有个( )的愿望: ( )来了, 我要( )。 5 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填写“我的愿望”。 课后小记: 口语实际《有趣的事》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经历的趣事说清楚,讲明白,表达出快乐的心情。 2、能认真聆听,感受同学所说事情的乐趣。 3、能主动交流,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听说,并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刚刚过完暑假,能说说你们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吗? 2、刚才,我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大家暑假都过得很快乐,那你们想不想让大家都来分享你的快乐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暑假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板书课题) 3、大家看,这棵智慧树上挂满了交际星,这节课咱们比一比,认能够大胆说、认真听,老师就把这些小礼物送给他。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1、创设情境,听对话。 (1)看在屏幕,认真听:他们在说些什么?(播放课件:乐乐和文文的对话) (2)指名回答。 (3)看来,乐乐和文文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都抢着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呢。尤其是乐乐,不仅说了一件有趣的事,还说清楚了这件事怎样有趣呢! 2、抓住重点,大胆说。 (1)同学们,你们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快和同桌说一说吧!别忘了说清楚这件事究竟怎么样有趣! (2)指名上台对话。 (3)指名评议。 3、根据要求,说清楚。 (1)你们觉得他们说的好在哪儿呢? (2)小结提示:如果大家能够把有趣的事怎么样有趣说得更清楚一些,具体一些,生动一些,那就更棒了。 (3)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根据老师的提示,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把你刚才想说的事说清楚,最好说得更生动一些,比谁说得好。开始吧! (4)小组代表上台说,并请学生评议。 (5)小结 4、生生互动,聊一聊。 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说暑假里的趣事。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有趣的事 大胆说 认真听 说清楚 有礼貌 课后小记: 第二单元 热爱祖国 教学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学会3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5、教学生写话,有写作的欲望。ww w.x k b1.co m 教学重点: 1、会认37个生字,学会30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部分课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3、教学生写话,有写作的欲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热爱祖国”来编排的。 《识字一》内容安排匠心独运,生动形象的卡通图片会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识字。三篇课文内容趣味十足,引人入胜。《升国旗》描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清晨生国旗的庄严情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瀑布》是一首诗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美丽的景观,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的一首有名的古诗,描写了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课时安排: 《识字一》 一课时 《升国旗》 二课时 《瀑布》 二课时 《水乡歌》 二课时 《望庐山瀑布》 一课时 语文乐园二 三课时 识字(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读写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里的生字。 2 通过图片是学生会认、会写人物名称。 3 充满童趣的识字内容,激发学生浓厚的识字与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难点: 前鼻音与后鼻音、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别。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情导入。 1 师:大家都很喜欢看动画片,谁能说说动画片的人物。 2 师出示人物图片,根据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板书)。谁知道他们的故事? 3 师:生字宝宝都藏在识字(二)中,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二)识字 1 请学生在人物名字中找到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 同位读生字,互相正音. 3 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齐读等。(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字的读音,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把字音读准确) 4 我会识字 (1)首先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人物图片,利用图与词想结合的方法识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鼓励学生识记更多的字,并说说识字的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识记的方法。 (三)游戏巩固。 1 连线游戏: 看谁又快又准的把图片和人物名字连起来。 2 角色游戏; 戴头饰找生字、读生字、扩词。 如:一学生戴上“白雪公主”的头饰,在生字卡片堆里找“雪”字,找到后开始介绍:“我是美丽的白雪公主,我来带你读‘雪’字(带读),‘雪’可以组成的词语可多了,我们来组词吧!”(合作扩词) (四)写字练习 师生合作,学会生字 1 指导发现字的结构,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 说一说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重点指导:“雪”:上下结构,注意“雨”字头的笔顺。 “凡”:“几”字中间加一点。ww w.x k b1.co m “姑、娘、聪、休、孩”:这几个字都是窄右宽。 3 学生练习写生字,先描红,再练写一个。 4 评一评,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五)扩展练习 1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画人物,能不能写出他们的名字? 2 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图片 人物 课后小记: 4 升国旗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课文第3—5自然段,描写升旗的情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精神。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 课时:1 课时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回顾,激情导入 1 出示升国旗的图片,学生欣赏。 2 请到过北京观看过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仪式的学生谈谈当时的情景。 3 联系学生实际,请学生讲讲每周我校举行升国旗仪式的情景。 4 师: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清晨都要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让我们随着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一起去那里观看升国旗仪式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同位读,正音。 3 抽读生字卡片,请小老师带读。 4 齐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 (三)自主学习,分享成果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该段大意。 2 指名读该段,并说说读懂了什么。(顺应学生的思路,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通过相关词语感受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人非常多,大家都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赶来的。) 3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1自然段。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2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朗读,交流自己的感受。 (2)在全班发言,说说我们的国旗每天怎样升起,谈谈读后体会。 (3)再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本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联系实际,移情想象。 1 学生看课文插图,说一说:升旗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2 学生自由读第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升旗的情景。 (教师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比一比谁脑子放的电影最生动。) 3 请学生说说第3—5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4 小组阅读第3—5自然段,并交流:“观看”升旗仪式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1) 畅谈“观看”升旗仪式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应部分。 (3) 全班齐读。 5 教师配乐范读第3—5自然段,学生再次完整的感受升旗仪式那庄严肃穆、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 (五)朗读课文,深化情感 1 齐读全文,体会爱国情感。 2 学生自由发表“观升旗仪式有感”。 板书: 4 升国旗 时间:每天清晨 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观看的人员:祖国各地、外国朋友 ↗ 出旗:战士、军乐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 程序 → 升旗;冉冉升起 ↘ 唱国歌;高唱 心情:激动 课后小记: 5 瀑布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教学重点; 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瀑布声音的洪大、气势的壮观。 教学难点: 重点句的想象以及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小朋友们见过瀑布吗? 2 学生自由交流对瀑布的认识或印象(师相机揭示课题,板书) 3 学生齐读课题,并就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师借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于瀑布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回提到的问题:瀑布是什么样的?瀑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叫它瀑布?) 4 学生初读课文(师指导学生读准,读通,读懂) A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B 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正音,解决部分疑难点。 C 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 5 学生在充分初读的基础上,针对最初的提问交流讨论,大使了解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现在就出发吧! 1 师:我们离瀑布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瀑布飞流直下的声音)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听到的瀑布的声音。(师要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胆想象,如:咚咚的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水坝开闸放水的声音,山洪爆发的声音等,学生模拟声音) 3 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的感受? 4 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句。(教师要抓住两个比喻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波浪拍岸是什么声音?风吹树林是什么声音?你还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5 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再来描述瀑布的声音(师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6 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教师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 (三)指导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二)情境体验,想象再造 1 师:瞧:瀑布就在我们的眼前了,你看到了什么? 2 学生结合插图,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姿态去观察瀑布的美貌,激发学生奇妙的想象。如:山很高大,象一堵墙。瀑布想一头银白的长发披在山间。瀑布想一条洁白的哈达挂在山间。瀑布就像一根银条镶嵌在山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内心对美的体验。 3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瀑布的美? 4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朗诵、绘画等多种形式均可,教师指导:绘画是要表现出青山白水的色彩对比;朗诵要抓住两个“!”抒发对瀑布的赞叹。通过“千丈”、“一道白银”感受瀑布的壮美。 5 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 师:读了课文以后,你们是不是也向导瀑布的脚下去玩一玩?现在,我们就站在瀑布的脚下,你有什么感受?你联想到什么? 2 图文结合,欣赏瀑布的美景。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3 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全文,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学习生字 板书: 5 瀑布 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听到:声音 由 阵阵的风吹进松林 远 到 看到;(全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近 感受:(美)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课后小记: 6 水乡歌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体会水乡的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录音。 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创设氛围。 1 播放《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在此情境中初步感受水乡的美。 2 师:我们欣赏了水乡的歌曲。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美丽的水乡。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教师提出读书建议:看准拼音读正确。如果有一次读不准的字,就请你把它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 2 学生尝试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 (师:谁能把经过自己努力读准的字,读给大家听听)学生认读生字卡片,请有进步的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读。 4 齐读课文,说说每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三)朗读感悟 1 学生自读第一节,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水乡的“水多”?并画出相关词句。 2 全班交流,相机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3 学生试读,看看谁能读出水乡的“水多” 4 师生共同评议。 5 师生共读该节,一边读一边想象水乡“水多”的美丽景色。 (四)指导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二)举一反三,按要求自学二、三节 1 学生自读第二小节,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水乡的“船多”,并画出相关词句。 2 全班交流,相机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千”、“万”、“片片”、“飘满”) 3 学生试读,看谁能读出水乡的“船多”。 4 请小老师带读该节,师生评议。 5 师生共读该节,一边读一边想象水乡“船多”,人们忙碌工作的情境。 (三)小组合作学习 1 学生自读第三节,并画出说明水乡“歌多”的词句。 2 教师指导朗读。(“千”、“万”、“装满”、“又”) 3 学生齐读该节,启发质疑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谁在唱歌?船怎么能装歌呢?)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释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 5 全班交流,学生发言,并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 (四)指导阅读并背诵。 1 学生读全诗,教师启发学生发现诗文结构特点。 2 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3 按照“水多—船多—歌多”知道背诵。 (五)应用拓展 1 师: 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还有什么多呢 ?学生试着学课文的句子说说类似的句子。 2 学生练说。(老师可提示,如:水乡什么多?楼多。千间房,万座屋,高楼一幢连一 幢,处处笑语和欢歌。再如:水乡什么多?鱼、虾多。千条鱼,万条虾,装满一箩 又一箩,渔民见了乐呵呵。) 3 收集赞美家乡的诗,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六)指导学习生字 板书: 6 水乡歌 水多:千条 万条 一个连一个 处处 船多:千只 万只 片片 飘满 歌多:千首 万首 装满 一箩又一箩 课后小记: 古诗诵读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 会认“庐、炉、紫、遥、川、疑”六个字。 2 熟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3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点: 1 朗诵古诗,理解整首诗的含义。 2 通过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 生字卡片、图画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标题是《望庐山瀑布》(板书) 在学习之前,我想了解有哪些同学去过庐山,看到过庐山的瀑布吗?(A 看过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庐山瀑布景色。B 没看见,就省略该环节)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怎样描绘的? (二)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 ) 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抽读生字卡。 (2)指名读,指导学生断句。 (3)根据正确的断句方法,齐读。 (4)默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小组讨论,帮助理解个别字、词义。 (6)全班交流,解决字词义。 (7)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书上画下来。(日、香炉、紫烟、瀑布)这些景物诗人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仔细看看吧! (三)感悟诗意。 A 1 师读第一行诗,学生思考该行诗意 。 2 指名回答,通过学生争论来理解诗意。 (香炉峰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紫色的烟云) 3 齐读,想想这行诗主要是望什么的景色?(望庐山的景色) B1 第一组读第二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 2 这行诗作者把描写的视线移到哪儿呢?(瀑布) 3 指名回答该行诗意。 (远看瀑布像一条河流高挂在前面的山崖上) 4 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把两行诗连起来说说? 5指名回答并齐读两行诗。 C1 第二组读第三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 (飞一样的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足有三千尺) 2 这行诗写了瀑布的哪些特点? ① 流速快、急。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飞流、直下) ② 长。你又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三千尺) 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长吗?(夸张、说明瀑布的长) 3 齐读该行诗,体会瀑①②布流速快、急、长的特点。 D1 第三组读第四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 (瀑布像银河从天空中最高处落下来) 2 这行诗是写作者看到的景象吗?哪个字告诉我们的?(疑) 3 齐读该行,体会瀑流倾泻的气势。 4 指名说出三、四行诗的意思并齐读这两行诗。 (四)总结、体会思想感情 1 齐读全诗,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说一下诗意。 2 畅谈学后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指导背诵。 板书: 庐山 生紫烟 远望 直下 望庐山瀑布 瀑布 挂前川 感受 疑 课后小记: 语文乐园(二) 教学目标: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词语。 3、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4、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5、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6、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重难点: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3、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来试试 读一读,比一比 1 师板书:杆—干,启发学生发现两生字的联系与区别。 2 学生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指导学生从字音、字形两方面发现 (字音:相同。字形:前面的字减去偏旁就变成了后面的字。) 3 让学生用板书的两个字组词。 4 在此基础上看书上的相关练习,发现规律。 5 同桌读、齐读该题,明确8组字的共同规律。 6 师将该题板书出来,让学生拼读、组词。 7扩展练习:你还能发现这种类型的几组字吗? 8 教师安排相关练习,加深巩固。 读一读 1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反义词。 2 读读该题,你发现了什么? 3 教师指导学生将词语的两个字拆开,发现规律。 如:前←→后 古←→今 ↘↙ ↘↙ 前后 古今 4 在语言环境里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5 齐读该题,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6 学生发言,教师指导。(生死、上下、因果、轻重等) 读一读,想一想 1 师板书:①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②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 学生阅读两句话,启发学生发现两句的不同点。 3 让学生想象白帆与云的样子、水气与烟、雾、尘的样子。 4 将想象变成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比喻句能将意思表达的更生动形象。 5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造的比喻句。 6 师:①我长得像妈妈。是比喻句吗? 让学生明白比喻句是将一个东西比做另一个东西。

读一读,记一记 1 自由读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小组互助解释不理解的词语。 3 教师指导理解词语及语句。 4 教师指出地理知识对我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很有帮助。 5 齐读两句,在理解两句的表面意思基础上,体会深层含义。 探究与发现 想一想,说一说。 1 回忆课文《升国旗》的内容。 2 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队旗?学生思考 3 学生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 4 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回忆平时生活所接触的平常或特殊的场景: 5 在此基础上,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6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新课|标第|一|网 我的作品 1 教师出示说话题目“我爱我家”,学生自己想想该怎么说。 2 教师传授学生方法,指导说话:先说说自己的家,简单介绍以下家庭成员。然后说说自己受到家庭的关爱,表达对家的爱。最后用一两句赞美自己的家。 3 根据教师的指导方法,小组交流讨论。 4 指名发言,全班交流。 5 将说出赞美家的句子写下来。 课后小记: 口语交际 学会安慰 教学目标: 1、明确安慰的对象,弄清他们在哪方面需要安慰。 2、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真诚地关心对方,学会用乐观的态度、鼓励的语言去安慰别人。 3、培养学生主动交流和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安慰他人。 2、培养学生主动交流和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安慰 1、激情导入。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 (课件播放一只被丢弃在花园里的凳子) 2、听到小凳子的话,你们想对它说什么呢? 3、归纳揭题 二、自主探究,学会安慰 1、播放课件:凳子开心地笑了。 2、生自由读,师引导:你们知道兰兰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 3、看图交际。 (1)文文来安慰她了。看看文文说了什么? (2)猜兰兰听了好朋友的安慰会说什么? (3)你们来演一演。 (4)小结 (5)看这里还有两位小朋友需要你们安慰。(看图) 你想去安慰谁,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 (6)请学生对话。 4、联系生活,发散思维。 (1)老师手中的心事盒里有好多小朋友的烦心事,谁愿意帮帮他们? 学生自由抽取,交流。 (2)下位把你不开心的事和好朋友说一说。 (3)全班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学会安慰 为别人着想 鼓励 课后小记: 第三单元 名人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学会2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名人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5、引导学生多看一些名人的课外书籍,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重点: 1、会认37个生字,学会2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名人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3、引导学生多看一些名人的课外书籍,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名人故事”来编排的。 《数星星的孩子》、《徐悲鸿画马》、《爱问的霍金》三篇课文,没有写名人惊天动地的传奇故事,知识讲述了他们童年生活的一些小事。从这些小故事当中,古代名人张衡、近代名人徐悲鸿、现代名人霍金童年时期就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提问的品质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古诗诵读《村晚》是描写田园生活的一首小诗,充满农村情趣。 课时安排: 《数星星的孩子》 二课时 《徐悲鸿画马》 二课时 《爱问的霍金》 二课时 《长歌行》 一课时 语文乐园三 三课时 7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探索宇宙奥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能看见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 2 师生共唱《数星星》的歌曲,营造氛围。 3 师:古时候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他就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 (二)自学生字,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将田字格里的生字及读不准的字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3 同位读生字,正音。 4 抽读生字卡,请小老师带读。 5 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 (三)自主读书,感受星空灿烂。 1 出示灿烂星空图片。 2 天上星星多吗?文中用了哪些词语?你能用哪些词语呢?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卡片:无数、数不清(正音) 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3 天上的星星美吗?课文是怎样写的呢?你能说一说吗? 4 指导阅读描写星星的句子,感受星空灿烂。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星星,难怪小张衡忍不住要仔细的数数星星,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数星星的。 (四)指导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新-课-标-第-一-网 (二)合作探究,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A 数的认真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张衡数星星认真的句子。 2 师:“一颗、两颗”后面是什么标点?指名上黑板加标点。 3 师出示:①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②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教师进行对比读 B 善于发现 师:这么多的星星哪数的清呢?奶奶也和老师一样有这样的问题,看看小张衡是怎么说的吧。 1 同位读第2、3自然段,奶奶和张衡的对话。 2 女同学读奶奶的话,男同学读张衡的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奶奶的亲切。 3 请学生发言,从张衡的话中 你知道了哪些有关星星的知识。 4 感悟张衡的话:“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性和那颗星总是离的那么远。” C 刻苦钻研 1 师:这时爷爷也来了,自由读爷爷的话。(第四自然段) 2 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不要求回答) 3 展示星象图,结合描述: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块儿去数星星吧,瞧,这七颗星连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 4 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了张衡哪些天文知识?请两位同学扮演爷爷和张衡,正坐在院子里看着漫天的星星谈话。(通过担当角色,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爷爷的话。 6 指导读懂第5自然段: (1)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着说吧! (2)读第5自然段,找答案。 (3)这里的“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4)学生回答,理解此处说明他观察星星很仔细、刻苦。 (5)指导朗读:“几次”要重读,当张衡看清楚星星的高兴之情也要读出来。 (三)多种形式阅读,渗透思想教育。 1 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2 分角色朗读,突出张衡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3 分角色扮演。 4 师: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刻苦钻研,长大了才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读了张衡的故事你学习到了什么呢?学生畅谈学后体会。 (四)指导学习生字 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无数的星星 数不清 动作 张衡数星星 语言 课后小记: 8 徐悲鸿画马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 通过读书体会到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从而让学生知道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 教学重点: 徐悲鸿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马的。 教学难点: 欣赏徐悲鸿笔下马的神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所以为人熟悉,是与他善于画马有关。徐悲鸿笔下的马,超凡脱俗、豪迈奔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徐悲鸿画马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读课文。 2 找出文中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小组合作练读。 3 用多种形式(同位读、小老师带读)巩固生字认读。 4 把学生放在课文中,你会读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范读第1自然段,画出难懂的词语。(举世闻名、擅长) 2 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3 全班交流,用词语造句加深理解。 4 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简单介绍徐悲鸿) (四)指导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展示《奔马图》,师:这就是徐悲鸿的作品。你看他笔下的马多像真的呀!他是怎样 画的这么好的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2 师:徐悲鸿为了画好奔跑的马,他是怎么做的呢?(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 跑动时的神态和肌肉变化) 3 指导阅读相应的语句,强调“常常”、“仔细”,突出徐悲鸿画马时表现的刻苦精神。 4 齐读“徐悲鸿画马摔跤”的故事,交流:此事说明了什么? 5 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师:平时,我们如果摔交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再和徐悲鸿比较一下,你想说些什 什么? 6 指导阅读该段,让学生说说徐悲鸿画马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的。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说明徐悲鸿画马入迷的句子。 2 全班交流所画的句子。 3 指导阅读该段,重点突出徐悲鸿画马入了迷的词句(“几乎”、“每天”、“贴满”、 “整天”、“沉浸”) 过渡:正式由于徐悲鸿的刻苦年个十时亿年 ,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我们接着看,看看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齐读第4虽然段,想想徐悲鸿笔下的马有什么特点。 2 指名回答。(具有各自的神态和性格) 3 小老师带读描写《奔马图》的语句,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4 指导阅读该段,边读边想像《奔马图》所描绘的情景。 5 师:最后一自然段又告诉我们什么??(骏马图的影响) 小结: 1 齐读课文。 2 全班交流学后感受。 (四)指导书写 1 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归类说说。 2 你看清了哪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一说。 3 教师范写。 4 学生描红。 5 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8 徐悲鸿画马 仔细观察 入了迷 获得成功 常常 擦破 整天 奔马图 继续追赶 贴满 课后小记: 9 爱问的霍金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重点: 抓住霍金“爱问”的特点及指导阅读对话。 教学难点: 课文中“探求科学知识的种子,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的理解及情感教育。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 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迁移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星星的孩子》,知道了张衡小时候在动脑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科学家—霍金,他小时候也是一个爱动脑筋、爱发问的孩子,看看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吧! (二)识字教学 1 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几个生字朋友,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 2 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的新朋友?(不认识的)哪些是老朋友(已经认识的)你是怎 么记住老朋友的样子的?(学生说字形特点) 3 小组合作,看谁结识的新朋友多。(比比谁读得好,记得快) 4(教师出示生字卡)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齐读。 (三)初读课文 1 生字朋友要回家了,你记住了它吗?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 鼓励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其余同学指出发现的问题,比比谁会读,谁会听。 对读得好的学生和听的认真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精读课文 1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 指名回答:介绍霍金是世界著名德望科学家以及霍金小时候喜欢问问题。 3 师:课题为《爱问的霍金》,课文有哪些地方说明霍金爱问问题,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4 师:课文重点写了霍金爱问问题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5 小组合作自学,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6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过渡:师:下面我们就仔细来看看“霍金是怎样爱问问题的。” 具体讲解霍金的两次问话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A 1 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向谁提过问题?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 出示句子:“妈妈,收音机为什么会说话,会唱歌呢?” 这是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发问?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指导读出好奇的语气。 3 师:妈妈是怎么回答好问的霍金的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妈妈的话,注意读出妈妈慈爱之情。 B 1 出示句子:“什么是能量呢?” 这又是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向谁发问的呢? 学生互相读,看谁读得好。 2 师:爸爸解答了霍金的疑问,自由读爸爸的话。 3 教师指导学生读,读出极力的语气。 4 师: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5 学生交流发言。 小结: 1 分角色朗读对话:分别请学生扮演妈妈、爸爸、霍金。 2 从两次提问中你觉得霍金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解决疑难点: 1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提问。 2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种子指决心,说明小霍金此时已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学习去探求科学知识。 (五)拓展练习 1 畅谈读后心得。 2 你还能说说哪些科学家爱问问题的事情。 (六)学写生字 1 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小组讨论后指名代表回答。 2 学生演板,展示自己会写,写的漂亮的字。(教师相机指导难写、易错的字) 3 学生在书上描一个。 板书设计: 9 爱问的霍金 特别喜欢 问这问那 课后小记:

古诗诵读 长歌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生字和多音字“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体会青春年华的宝贵,激起学生珍惜时光,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多读自悟古诗的能力,读出古诗的意味,体会青春年华的宝贵,激起学生珍惜时光、发奋努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引发体验 1、同学们,你觉得自己聪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一读《长歌行》,一起到古诗智慧园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一次“智慧之旅”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2、揭示课题。 二、教学互动,熟读成诵 1、活动一:采摘“智慧果” (1)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认一认。 (2)瞧!智慧果兄弟们手拉着手来了!想和它们打声招呼吗? 在组内自由认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互动反馈生字认读。 识字游戏 2、活动二:走进“智慧屋” (1)多漂亮的智慧小屋。让我们进去看看有什么秘密吧! (2)原来古诗《长歌行》也来到了智慧小屋。快把它读一读,看谁能把这首古诗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3)反馈 3、活动三:播撒“智慧种” (1)你要是能读出古诗的韵味,你就能帮智慧爷爷把种子播撒在这块智慧的土壤里了! (2)教师范读,播撒智慧种,并简单介绍这首古诗,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3)激活体验:听了教师朗读古诗,以及对古诗简要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4)朗读训练,入情入境。 (5)反馈交流 4、活动四:勇攀“智慧峰” (1)把这首古诗背下来了,你就能攀上“智慧峰”了。加油!自己先试着背一背。 (2)自由展示,指名背诵。 (3)全班齐背古诗,共同攀登“智慧峰”。 三、展示交流,拓展积累 活动五:装扮“智慧树” 1、出示课前提供学生的搜集古诗相关资料的方案。 2、展示交流 3、用学生自己收集的优秀作品装扮智慧树。 4、推荐作品,拓展积累。 四、诵读小结,分享体验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长歌行 果园图 小屋图 土壤图 山峰图 大树图 课后小记: 语文乐园(三)ww w.x k b1.co m 教学目标: 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读偏旁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读意思相近的句子、读诙谐中蕴藏真理的短文,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从四幅图中发现自己的观察所得;通过我的作品引导学生积累喜欢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并会认读带有这三种偏旁的词语。 2、学会用部首查字典,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字典、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来试试 读一读 1 出示词语卡片(其中偏旁用红色标记),学生试读。 2 通过找朋友的形式给词语分类。 如:我是棉纱,我的朋友在哪里? 3 归类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4 认识三个偏旁,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读。 5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种偏旁的词语。 查一查,认一认。 1 激趣:“字典里住着许多字宝宝,要想帮他找到家,必须知道去他家的路线,中途有三个岔道口,同学们可得记住哦!要不然你会迷路的。”帮助认识“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 2 教师讲解查字典的方法、程序,学生试查字典。 确定部首→在部首目录中查找部首→在检字表中查字→在正文中查字 部首目录 去掉部首 ↑ 的笔画数 如:秩→ 禾 →(“禾” 页数)→ 失 → 正文页数 →zhì (5画) ↓ (5画) 检字表 3 生说查字典的方法,自由或合作查“序”、“妙”。 4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自己的姓名的方法进行练习巩固。 读一读,比一比 1 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自读。 2 对比读,启发学生发现。 3 通过多次朗读,将“终于”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该词的大意。 4 让学生用“终于”一词造句,初步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读一读 1 学生自读短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 引导学生利用查字典,解决疑难字的字音。 3 小组合作读短文,正音、读通,读懂句子。 4 齐读短文,了解短文大意。 探究与发现 看图,说一说 1 观察四幅图,思考每幅图的大意。 2 小组合作,分别说说四幅图的大意。 3 全班交流各小组说话的情况,教师及时指正。 4 将四幅图连接起来,学生试说。 5 学生看图说话,教师指导完整叙述四幅图的内容。 我的作品 1 学生自读名言,欣赏精美的边框。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名言大意。 3 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 4 用最好的字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写下来并加上边框。 5 比一比,评一评,看谁写的内容最有意思,谁的字写得最好,谁的边框最漂亮,谁的作品最棒。 课后小记: 口语交际《树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树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树叶的特点,并能与同学交流,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在自然的感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话,学会抓住秋天树叶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特点来观察,并积极、主动地向别人进行表述、介绍,从中体验乐趣。 教学用具: 课件、各种树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秋景)教师扮演秋姐姐。孩子们,我是秋姐姐,我又降临到了人间,你们喜欢我吗?我也很喜欢你们,看,我还带来了许多礼物送给大家!(课件播放孩子们在秋意正浓的森林公园玩耍,用手接树叶、捡树叶,和小伙伴比较。) 2、你们收到我的礼物吗? 板书课题 二、品读对话,明确要求 文文和兰兰收到了我礼物,他们多高兴。 1、指导朗读对话。 2、我送给乐乐、文文和兰兰什么礼物呀? 他们把我送的树叶礼物的颜色、形状、作用介绍得真清楚!看来他们都和树叶娃娃交上了朋友! 三、自主表达,进行训练 1、同学们,你们也收到了我树叶礼物吗?也想和它交个朋友吧!快拿出来呀! 2、和树叶交朋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用手摸一摸,有些什么感觉。向大家介绍一下。 组内交流,互评。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4、小结 四、拓展活动,升华感情 五、课外延伸,巩固成果 用树叶做书签,做贴画。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树叶 树叶图 颜色 形状 作用 课后小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5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