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难点汇总

更新时间:2023-10-20 06: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部分 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学科。 2、思考社会心理分类系统与社会心理学的定位。

社会心里分类系统是一个旨在确定社会心理学具体研究范围、明确社会心理学定义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系统。 3、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格心理学的异同。

(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a、在研究取向和侧重点上,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社会心理学着眼于社会、群体背景中的个人,注重社会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b、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实验科学,强调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方法的运用,注重解释行为与社会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而社会学其涉及问题经常是难以用实验进行研究的社会问题,因而多用社会调查法。

(2)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a、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人格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人格的内在动因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怎样为其他人所影响,研究社会相互影响对人格的影响。b、人格心理学强调个人差异,注重人格类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强调人的共同性,注重研究不同的社会情景对人有着怎样的一致影响。c、人格心理学主要侧重有关个人行为的基本理论探讨,而社会心理学则更侧重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社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 4、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

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 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经历了从哲学思辨到经验描述,再到科学实验的长期过程。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影响巨大。

5、根据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概括总结其特点,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美欧是主流,美国社会心理学较为注重实验室研究,欧洲则重视理论的研究探索。

中国在引进西方概念和理论的同时,应结合本土实际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探索原创性实验。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1、试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实例。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其中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理解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价值。 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立人。

该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其基本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有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交换是人们生存的方式,是社会生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交换理论为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

3、比较几种不同的认知理论。

(1)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当各人志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题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减少或消除失调的途径有:a、改变行为;b、改变态度;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人志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2)图式理论。 图示是通过认知经验发展起来的关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认知结构。图示是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性只是表征,但并不是关于事物或概念的定义,而新经验会通过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不断进行重构。与传统社会心理学强调研究个体、群体的外部行为来预测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相比,图示加工的观点深入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解释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只是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3)认同理论。认同理论从符号互动论发展而来。传统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景中的行为认同和解释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个体可以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对其所处的情景自由地进行认同选择。 三个核心要素:社会、自我和认同。 (4)社会同一性理论。塔吉菲尔认为,社会分类、群集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取费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

(5)自我类化理论。类化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现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社会类化的结果,是在认知水平上扩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缩小了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

4、分析自身的角色组合、遭遇的角色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

角色间冲突的解决途径是,首先明确各种角色的重要性和不履行某种角色的后果,然后按照最优选择的原则,根据情况分出各种角色的轻重缓急,优先执行最为重要和能避免严重后果的角色。对于角色内冲突,解决途径则是明确有关角色的一般模式,然后比较不同的角色要求同一般模式的差异,再本着行为与态度要接近一般模式的原则,优先执行与一般模式差异较小的角色。

5、深入理解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及其在解释自身与周围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价值,并尝试运用该理论来解释3个社会心理实例。 金盛华认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包含四个基本命题:人需要解释自我及其所在的世界;人寻求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自我行为的终极理由体系;自我家伙紫丁香决定人与自身及环境的关系。

主要概念: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定向(指个体用以评价自身价值的价值标准和体系的择定)、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支持、自我价值保护。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1、请分析观察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观察法曾经倍早起社会心理学家较多采用,实验社会心理学产生以后一度较少运用,但当前这种方法又重新得到高度重视。 观察法有直接接触事实的有事,来自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生动从而与研究要接触的现象之间有高度对应性。 观察法在其他类型研究方法中几乎都有涉及。 2、请列举档案法的特殊价值。

档案法的优点是,它无需被研究者做出反映,没有实验效应问题,也没有其他设计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并且这种方法可以追溯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也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3、请分析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统一作答,效率较高,可用于对团体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处理高度数量化、规范化;被试容易反映,对研究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花费的资源也较少。并且多数问卷都不要求作答者暴露真实身份,因而更能反映被试的真实观点或想法。 缺点:不够灵活,让人感到不能充分说明自己的态度,有的项目使人无法回答因而漏题,导致答卷作废;问卷法对人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文化低的人在理解表述上可能存在问题。另外,问卷回收、组织作答等环节容易出现一些现场难以控制的问题,有时结果中会混进任意作答的资料,使研究精确性受到损害。 4、请分析现场研究和现场实验为什么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特殊地位。

现场研究的优点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是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也更容易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

现场实验的优点是它使研究具有可控制的特点,可以缩短研究周期,摆脱研究的被动性。且现场实验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被试不知道自己在被研究,因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高。 5、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法的优点表现在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或实验室实验,使人们在有精密控制的条件下对所关心的问题反复进行研究;可以解释特定变量与一定行为或心理表现之间的因果联系,因而可以用来验证理论假设,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实验的高度控制特征使获得的资料精确而可信。

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不足也很显见。模拟与实验室实验研究特定情景下的人为特征,以及被试的被研究意识,使得实验结果不可避免的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脱离。实验法研究往往注重深入研究一个单一因素的独特作用,而由此又带来另一个不足,实际的社会行为和心态从来不是受单一因素支配的。 6、实验的误差怎样控制? (1)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

(2)误差控制。主试:双盲设计;标准化。被试:避免实验效应(霍桑效应)和社会赞许效应。 7、为什么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和伦理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社会心理学研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假设、推论和获得结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其设计的问题大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关心的问题。人们对我们研究的对象形成了种种先定概念,这些先定概念常作为一种偏见直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解释。

由于社会心理学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时经常需要隐藏真是研究目的,因此如何避免对被试造成伤害也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原则如下:a、自愿参加原则;b、接近真实生活原则;c、有利研究设计原则;d、事后解说原则;e、自由终止原则;f、充足补救原则。

第二部分 社会心理发展

第四章 社会化

1、如何理解社会化的概念以及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体影响社会和社会为适应个体需求和促进个体发展必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而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两个伴生的、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无论对个体而言还是对整体社会而言,社会化和个性化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2、试述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1)社会角色引导。 (2)社会比较机制。 (3)社会学习机制。 (4)亚社会认同。

3、试述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的影响源包括文化、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媒体等。

a、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专断型、容忍型和权威型(鲍默琳德)。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b、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同辈群体开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

c、学校是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桥梁。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就取代了家庭而上升到对其社会化影响的首要地位。学校的亚文化倾向,教师的期待、威信及风格,师生关系的性质等,都可能对学校的社会化作用发生重要影响。 4、简述社会化的结果。 (1)语言与认知能力。 (2)道德观念与行为制约机制。 (3)性别角色的获得。

5、试分析成人为什么要经历社会化,简述成人社会化的内容。

成人社会化是指,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

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成人社会化,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进一步适应进行维持性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为变革而进行创新性学习。因此,成人社会化,既能使社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得到保证,也能使成人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自身个性也得以发展和完善。 (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深层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继续学习生产、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2)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3)确立相应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念。

第五章 态度及其测量

1、态度的本质及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态度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而且,这种心理状态区别于情感,有认知因素或观念的参与,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1)态度与情感。(P92) (2)态度与意见。 (3)态度与价值观。 2、态度有哪些主要功能?

(1)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识功能。 (5)对社会理解的影响。 (6)记忆过滤功能。 (7)激励作用。

3、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那些? (1)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 (2)知识。 (3)家庭。 (4)群体参照。 (5)文化因素。

(6)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4、你怎样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致的程度,会同时受到行为本身可否实施、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是否一致、情景是否制约态度行为发生,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以及某些联系的内在机制的影响。 5、瑟斯通量表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首先它的每一个题目都有态度迁都上的明确定义,而不是平均考虑态度对象有关的各个方面,这显然是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其次它将每道题目的得分在态度强度的意义上汇聚成了一个态度的总分,在根本上符合与统计学原理;第三,被测者易于对量表进行反映,对每个题目回答是或否就行;第四,易于计分。

不足:编制量表的过程复杂,通常必须由专家来完成;二是11点量表审定判断相当困难。现在已有研究者将其改为易于判断的5点量表。

6、李凯特量表在态度测量中为何被广泛应用?

李凯特量表由于编制较为简单,各题目之间的一致性也较高,也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态度量表。

缺点:对态度的变化没有瑟斯通量表敏感,不同的反映模式会产生相同的量表总分;侧量结果的准确性依赖被试的反映倾向,有的被试可能以强烈的方式表达轻微的态度反映,有的则以轻微的方式表达强烈的反映。

新发展:一是选择答案数量的改变,由最初的五点计分方式改为两点到七点的计分方式。二是陈述句格式的改变,陈述句可

以是不完整的句子,通过被试的作答来完成句子。 7、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1)启动技术。可以很容易测查人群之间的社会偏见或人们之间的内隐态度状态。

(2)内隐联系技术。如果一个人内隐概念中关于某一对象与某一特定属性之间的联结紧密,则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高,反应时也较短;而如果人们内隐概念中关于某一对象与一个特定属性之间联结不紧密,则人们在进行辨别归类时会产生认知冲突,反应时也会较长。

第三部分 认知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社会知觉

1、什么是社会知觉?为什么说社会知觉比对物知觉更困难?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印象。

一般知觉主要探讨人对物的各种物理特性和时间、运动等方面的知觉,即如何获得关于有关对象的整体印象,以及在知觉过程中的对象与背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恒常性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知觉问题,更关注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信息提取的倾向和社会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试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的确存在中心品质。

总体印象形成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理论。

根据凯利的实验结果,热情—冷酷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与其相对应的是边缘品质。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人其他特征的评价。

3、举例说明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在印象形成中具有的定向作用。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其行为的解释和稳定的内在特质的归因。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的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法去评估他所有的特点。(外表有吸引力的个体在其他方面也会得到较好的评价) 4、社会知觉偏差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1)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2)投射作用。 (3)内隐人格。

(4)知觉者对被知觉者的熟悉与个人情感卷入。

5、试观察周围的生活和自己是否存在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对一种情景的最初戳无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

6、认知启动导致的社会认知误差有几种? (1)表征性启发。(P127) (2)可用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或称锚定启发。

7、举例说明自己的三种情境统一性的结构中有哪些成分。 ???

8、分析自己在自我监控方面的特性,并分析其对于印象管理的价值。

自我监控在过程上亦即印象管理,指个人为适应环境或符合他人的期望所进行的自我行为调控

与印象管理不同,自我监控更关注人们内在印象管理方面的个体差异,并且假定不同的人在自我监控方面有不同的特质。 9、试分析内隐社会认知在认知自我方面的价值。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及其发展为无意识理论提供了初步的实证支持,有关的研究发现也被广泛应用与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内隐现象。

帮助研究印象形成、刻板印象、内隐自尊和内隐归因等。

第七章 刻板印象与归因

1、什么是刻板印象?举例说明刻板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不良影响。

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性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2、举例说明偏见实质是一种误区。

偏见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

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都是对特定群体或其成员的倾向性态度,通常以消极的形式出现。三者与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相对应,刻板印象偏重于认知,偏见偏重于情感,而歧视则偏重于行为倾向。 3、结合你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举例说明如何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偏见。 (1)对抗刻板印象。 (2)平等接触。

(3)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社会优势群体需要真诚地尊重、关怀、体恤、帮助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 4、性别刻板印象在家庭中可能会有那些不良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关于男女行为差异的相对固定的、倾向性的信念和看法。 5、什么是归因?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1)朴素心理学家理论与现象学模型。 海德 内因和外因。 (2)相应推断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 a、行为结果的严重性;b、社会赞许性;c、非共同性效应;d、选择自由性。 (3)动机的归隐理论。

韦纳 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罗特 控制点) (4)凯利的三维理论。

a、区别性,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 b、一致性,即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是否作相同反应。 c、一贯性,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映是否一致。

6、联系生活实例,思考在归因过程中会出现那些偏差以及如何避免。 (1)基本归隐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景;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景,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第八章 自我概念

1、什么是自我概念? 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2、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适当的方式渡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八大阶段) 3、自我概念的主要功能有那些?

(1)自我一致性维持。 (2)经验解释。 (3)期望定向。

4、试分析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机制。

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儿童早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镜映过程”获得的,别人的态度不仅影响这儿童折射性的“镜像自我”,而且会经由这一途径使实际的自我发展收到影响。 米德的概化他人思想:个人的自我是根据一个抽象的概化他人的概念来形成的。 重要他人: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5、简述自我知觉理论的主要观点。

贝姆认为,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即个体是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的。

6、个人控制点对努力有怎样的影响?

罗特 控制点是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德维克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外部控制者的成就动机相对较低。 7、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并尝试分析如何解除这种习得无助。

塞利格曼认为,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1)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

(2)帮助发现引起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

(3)教给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 8、试分析自我差距和自我提高影响个人自尊的机制。

三种自我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自我差距即实际自我与自我向导之间的差距,且自我差异是一种有情绪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知及结构。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沮丧类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类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

自我提高是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 9、试分析自我效能的本质及其对自我发展的意义。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具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儿童和成年人更坚毅,更少焦虑,更少消沉,同时他们顾着更加健康的生活,在学术上取得更多成功。 10、简述文化自我研究的维度论与动态建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自我概念。“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东西方文化下的自我差异。

(2)文化自我的动态观。即不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可能随情景等因素在同一个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表现出来。动态建构理论认为:首先,文化并不是维度论定义的静止的、宽泛的结构,它更具动态性和不连续性,是一套为人们所共享并内在化了的松散网络,而这些松散结构,又由随不同情景而变化的知识结构所组成。其次,一个个体可以获得不止一个文化意义系统,即使这些文化意义系统之间是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意义系统之间进行转化。

第九章 价值取向

1、试分析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概念及其区别。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

价值取向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价值观。它是具体事物和情景相关联的,是人们在特定对象之上所进行的价值选择。 区别:价值观强调的是认知层面,注重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视角,具有系统性和静态性等特点;而价值取向的指向性更为明确,与更为具体的行动选择相关联,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 2、试分析价值取向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不同。

(1)价值取向与态度。首先,价值观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其次,就单个的或具体的行为来讲,态度与行为的距离更近,对行为的预测作用更为明显。

(2)价值取向与需要系统。a、需要和动机;b、情绪和情感;c、兴趣和爱好。

(3)价值取向与行为。a、行为是价值取向的表现;b、价值取向引导行为;c、行为可能诱导价值取向的改变。 3、试分析罗克奇的价值观理论对于分析中国人价值取向的意义。

罗克奇把个体的价值观分为两类,即终极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终极性价值观是指欲达到的最终存在状态或目标,如和平的世界、舒适的生活等;工具性价值观是指为达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如负责任的和自我控制的等。 (1)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费孝通 “差序格局”(P196) (2)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 (3)富贵与道德追求。 (4)人情与面子。

4、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特点是什么?

中国民众整体价值取向结构特点:金钱权利、品格自律、才能务实、守法从众、公共利益、人伦情感、家庭本位、名望成就。 5、试分析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特点与施瓦茨基础价值观结构的异同。 施瓦茨认为人类存在这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价值观的心理结构。

10个普遍的价值观动机类型是:权力、成就、享乐主义、刺激、自我向导、世界主义、仁慈、传统、遵从、安全。 施瓦茨将人们的基础价值观划分为开放对保守、自我超越对自我提高二维度四区分结构。并认为,对立的价值观在方向上也是对立的,而互补的价值观则相互接近。

6、试运用大学生价值观结构分析自己的价值取向。

(1)手段价值观。a、知识努力取向;b、智慧机遇取向;c、人格品质取向。 (2)目标价值观。a、个人性目标;b、社会性目标;c、超然性目标。 (3)规则价值观。a、法律规范取向;b、舆论从中取向;c、道德良心取向。 7、试分析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在那些方面将对企业家的经营实践发生影响。 (1)品格追求价值取向; (2)工作与成就价值取向; (3)法规与公益价值取向; (4)金钱权力价值取向。

8、企业家经营责任与经营道德怀疑的冲突解决途径有哪些? ???内因、外因。

第四部分 社会互动

第十章 沟通

1、什么是沟通?沟通在哪些方面对人作为有机体和社会人的正常发挥作用有意义? 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1)沟通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 (2)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3)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2、沟通中的理解是怎样发生的?

在思维方面,人是经验主义和自我中心的。人只能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背景,去理解一切事物。没有经历过的事,他事实上是不能理解的。由于人们的阅历与体验的背景不同,人们对任何一个概念和语词符号,都既有来自共同社会经验而与别人相同的理解,也有来自于个人独特经验的特殊理解。 3、沟通过程有哪几方面的因素会发生影响? (1)信息源。 (2)信息。

(3)通道。 (4)信息接收者。 (5)反馈。 (6)障碍。 (7)背景。

4、群体沟通有几种类型?它们的特定是什么?

(1)小群体沟通。通常指具有某种特殊职能,3人以上,9-13人以下的群体,如班组、家庭、最高决策集团等。(轮式、环式、链式、Y式、全通道式)

(2)公众沟通。指一个演讲者与许多听众的沟通。听众亦积极参与,但演讲者具有更大的控制力。 (3)组织沟通。指在社会组织内发生的沟通。发生在公司、学校、政府机构等。 5、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身体语言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身体语言的特点:a、广泛性;b、连续性;c、不受环境的限制和保护;d、跨文化沟通;e、简约性。 6、举例分析触摸语言和副语言在日常沟通中的特殊价值。

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隔阂的消融,深层的情谊,也长需要通过身体接触,才能得到充分表达。触摸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

副语言即非语词的声音信号。非语词的声音是指包括说话中的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等非言语内容,但其本身却又传达一定内容的附属信息。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语调的变化,可以使字面相同的一句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7、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

???明确试图改进自己的哪些方面;提高沟通的准确性;改善身体语言的沟通;灵活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 8、试评价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沟通状况,并为自己制定一个改善个人沟通的计划。 自我评价过程:(1)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 (2)通过问卷量表,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

(3)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三个维度:沟通主动性、沟通注意水平和沟通信息的充分性。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1、简述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1)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a、自我价值感;b、社会比较。 (2)安全感确立的需要。a、生物安全感;b、社会安全感。

(3)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2、交往是否是越多越好?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如何平衡? 人际交往需要是有限的。 ???(P248)

3、人际吸引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1)印刻。洛伦兹 指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

(2)本能。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3)条件作用(学习)。通常认为,条件作用是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4、运用人际吸引的规则,分析自己喜欢的人,看看是什么导致了人际吸引。 (1)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A、熟悉与人际效应:a、熟悉引起喜欢;b、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B、居住环境邻近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2)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A、才能:a、才能与人际吸引;b、犯错误效应。 B、美貌与外在吸引力。 C、个性品质。 (3)相似规则。 (4)互补规则。

5、简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可通过认知不协调理论解释。

6、简述爱情三角在分析爱情问题上的价值。

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含三要素:亲密、激情和承诺。

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定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形,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关联系。 (1)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 (2)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与生活幸福。 (4)人际关系与事业成功。 2、简述人际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奥尔特曼和泰勒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交往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 3、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哪些? (1)真诚原则。(P287) (2)交互原则。 (3)功利原则。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试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对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进行解释。

人们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该结论并不准确)

人在任何一个时期的自我价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价值支持信息的总和。由于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对于外界自我价值支持信息的依赖,当外界有关人们自我价值的参照信息出现变化时,人们的自我价值感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5、人际关系改善的途径有哪些?

(1)人际敏感性训练。敏感性训练最普遍的方式是训练团体或称T组。这类团体通常由5人到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期限可以是一至四周,活动凡事主要是语言交流。

(2)角色扮演。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6、简述人际关系的测量的几种方法。 (1)社会测量法。 (2)参照测量法。

(3)人际关系测验。A、人际交往类型测验;B、他—我融合度量表。

第十三章 助人行为

1、请总结各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并对亲社会行为及相关概念做出自己的界定。 (1)社会生物学解释。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

(2)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3)社会规范论。社会规范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提供了人们学习这些规范的文化基础,并解释了助人行为的社会根源。随着社会化进程,个人学到了更多的社会规范,并以这些规范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较之生物学观念和社会交换论,社会规范论更强调社会对助人行为的引导作用,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解释了助人行为的发生。 (4)进化心理学的解释。A、交互利他行为理论;B、社会契约理论。 2、试用责任分散效应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提出避免其出现的对策。 吉诺维斯案件。 ???

3、简述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1)受助者特点。A、性别;B、相似性;C、外部特征;D、人格特征;E、受助者的感觉。 (2)助人者特征。 A、年龄与性别;

B、认知特点:a、对当前所处情境的认知;b、人际责任归因风格;c、自我的认知。 C、个性特点; D、心境; E、道德推理。

(3)情境因素。A、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B、匆忙与助人代价;C、情境性的内疚—补偿。 4、理解社会作用力理论,并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它的三个法则。

拉特纳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个人受群体背景影响的理论原则。社会作用力理论源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社会作用力法则:

(1)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在一个社会力场中,对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接受其影响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

(2)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对于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后增加的影响源所产生的作用力是递减的。

(3)社会作用力乘法法则。影响源的数量越多、各个影响源的影响力越大、影响作用越直接,个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也越大。

5、提出提高助人行为的有效建议。

(1)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2)示范作用。A、现场的示范作用;B、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3)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A、移情能力培养;B、动机提升。 (4)助人技能的学习。 (5)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十四章 侵犯行为

1、你怎样看待侵犯行为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 人对动物界的侵犯,人与人的相互侵犯。

侵犯行为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来的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

2、有人认为,没有一种侵犯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侵犯行为。你怎么样看待这一问题,试比较各种理论间的异同。 (1)本能理论。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B、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2)生物学理论。试图找出诱发人类做出侵犯行为的内在生物学机制,识别出那些可能与侵犯有关的特定脑区。 (3)挫折—侵犯理论。避开侵犯本能的论证,把目光投向了侵犯的外部条件:究竟是什么样的外部条件促使人们做出侵犯行为。

(4)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在习得的额侵犯行为和实际出现的侵犯行为间作了重要区分。个体可以通过得到的奖励或者观察习得侵犯行为,但是不一定会表现出侵犯行为。

3、请你举一个生活中替代性侵犯的例子。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出现替代性侵犯?

当侵犯者发现对方的力量强大或是地位很高,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其抗衡时,替代性侵犯就可能出现,如散播挫折源的谣言或是攻击他的好友。

两种类型:侵犯对象的替代、侵犯类型的替代。 4、你怎样解释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之间的联系?

费斯廷格认为,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此,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也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5、社会学习理论和挫折—侵犯理论对媒体暴力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一派的观点?请详述原因。 媒体暴力是指大众媒体传达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性影响的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很多行为是习得的,而媒体上的暴力会被观众所认同,当作榜样来模仿。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个体做出侵犯行为,都会得到精神上的宣泄,这样就降低了将来出现侵犯行为的可能性。即观看电视上的暴力节目不失为解决暴力的良方。

6、设计一个实验,考察酒精对侵犯行为的影响。你觉得有哪些变量需要控制? ???

7、除了文中提到的控制侵犯行为的途径,你觉得还有哪些其他途径?

(1)移情能力的培养。移情是指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能够体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电击)实验。

(2)成熟个性的培养。个性成熟者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较高,对别人进行侵犯的可能性也较小。

(3)宣泄。侵犯性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能量聚集越多,其发生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若这些不良情绪得以合理宣泄,就可以减小其侵犯性的强度,攻击行为也会随之减弱。

(4)社会公平的建立。当个体认为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由此体验到各种负性情绪,做出各种拒绝行为。

第五部分 社会影响

第十五章 从众、依从和服从

1、举例说明从众的原因。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从众的动机:行为参照、偏离恐惧、人际适应。 2、哪些因素会影响日常生活的从众行为? 从众的条件:

(1)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A、群体自身的一致性;B、群体的凝聚力;C、群体的规模。 (2)情境因素。A、刺激物的性质;B、个人地位;C、时间因素。

(3)个体因素。A、个性特质差异;B、性别差异;C、年龄差异;D、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4)教育和文化倾向。A、教育水平;B、文化差异。 3、什么是依从?依存的心理规则哪些?

依从是指,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依从诱导策略:

(1)登门槛效应与技术。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 ,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象。

(2)低球技术。指在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被满足后,随即提出较大的要求。

(3)留面子效应。也称互惠让步技术,指在开始时提出一个几乎总是被拒绝的极端要求,接着退回到一个更温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要求者从一开始就预先设计的。

(4)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P365)

(5)最低要求启动策略。提出一个很小的要求,使得对方基本上不好拒绝,然后利用个体期望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心理,获得请求的成功,使个体产生依从行为。

4、试举例说明怎样运用依从诱导策略促进日常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 ???

5、米尔格莱姆权威—服从实验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开创了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服从的实验研究先河,并使服从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证明了: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 6、服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1)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2)责任转移。被试在行为归因上,将行为的责任转移给了实验者,认为自己仅仅是帮助实验者达到研究目的的代理人,不对行为后果负有责任。 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 (2)他人支持。

(3)行为后果反馈。A、间接反馈;B、声音反馈;C、身体接近;D、身体接触。 (4)执行者个人特征。

7、试分析不服从行为的两面性。 ???

第十六章 劝导与态度改变

1、试运用劝导与态度改变过程模型分析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1)霍夫兰的劝导模型。(P375) (2)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2、举例说明态度变化存在睡眠者效应。

指由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多数是从周围普通人群那里获得的,而且受到了这些信息的影响。 3、试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和平衡理论分析自己态度改变的过程。

平衡理论的基本观点与认知失调理论很相似。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调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4、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态度强度。 (2)态度向中度。 (3)态度深度。

5、当有人试图评价或者说服你时,你在哪些方面能清晰感受到防卫倾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些防卫的作用。

态度改变的防卫倾向是指,当人们面对态度改变的压力时,首先的反应往往并不是直接去改变态度,而是要尽力维护个人的原有态度,拒绝受到别人的影响。 6、态度改变努力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态度改变的方法: (1)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2)态度防卫的回避。 (3)参照群体的引导。

(4)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5)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A、诱导服从;B、角色扮演。

第十七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1、群体的特征有哪些?

(1)共同目标。(2)结构和规范。(3)归属感和交互作用。 2、不同群体在人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区别? 群体的类型:

(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4)面对面群体和虚拟群体。

3、试分析群体的形成过程及其有效团队形成的条件。 交往、共同活动和一致的目标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4、根据实际生活中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例证,解释其发生的心理机制。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竞争、被评价的焦虑、分心和注意超载、生物物理反应模式及认知解释等。 社会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5、观察性别助长发生的年龄特征并试分析其中的社会心理机制。

性别助长是社会助长的延伸概念,统指人在性意识萌发后出现的异性高于同性的行为促进现象。

6、分析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和冒险转移三个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运用脑力激励法进行小组讨论,谈谈如何在群体决策时避免这三种倾向。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是指,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冒险转移是指,群体决策时可能会因为群体极化导致决策失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时决定更倾向于冒险的现象。

脑力激励法是一种群体决策技术,指的是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方法。在这个方法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并且不对每个成员的任何观念加以评论。脑力激励法可以满足人们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进一步激发群体成员的工作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第十八章 合作、竞争与冲突

1、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具体的案例。 (1)人际交互作用。(2)沟通。(3)个体特点。(4)奖惩结构。 2、试分析合作与竞争的两个经典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问题。

(1)囚犯两难困境。在囚犯困境中,人们对于自我利益的不加制约的追求,对双方都会带来破坏性后果。 (2)卡车运输游戏。

3、什么是竞争心理优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

金盛华认为,竞争心理优势是指,在需要共同拥有资源的情境中,人们在合作与竞争的两重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竞争的心理现象。

???自我利益最大化、攻击本能。

4、什么是“搭便车效应”?怎样避免该效应的发生?

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 (1)改变奖惩结构。 (2)规范提醒。 (3)营造有利气氛。 (4)强化成员联系。 (5)增进成员间的沟通。

5、冲突的发生受哪些因素影响?据此提出你能想到的预防冲突的措施。 (1)竞争。 (2)威胁。 (3)不公正感。 (4)知觉偏差。

A、镜像知觉:指对立双方持有对反的相似的知觉印象。

B、双重标准:指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具有正向意义的,而对方所做的都是负向指向的。 C、冲突维持归因:指人们倾向于用不好的解释去推断对方的某种行为。 (5)个人因素。

6、怎样认识冲突的两面性?解决冲突的措施有哪些?

(1)在某些情况下,冲突是深化互动双方彼此了解的一种途径,如有时候群体决策中成员间发生认知冲突,可能导致观念改变。

(2)群际间的冲突是群体确认其同一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3)冲突能够引发社会变革。

冲突平息的途径:接触、共同目标、谈判、第三方的介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5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