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脱贫模式研究_梅月云

更新时间:2023-08-20 12:42: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NO.4,20102010年第4期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SerialNO.108))(总第108期GUANGXIJIAOYUXUEYUANXUEBAO

!!!!!!!!!!!!!!!!!!!!!!!!!!!!!!!!!!!!!!!!!!!!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脱贫模式研究

梅月云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要: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其心理脱贫也成为高校贫

困生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其心理成长期的缺失条件,提出了贫困生的心理脱贫的最佳模式,即“高校+家庭+贫困生个人”

共同作用的脱贫模式。

关键词:贫困生中图分类号:G41

心理问题

脱贫

文章编号:1006-9410(2010)04-0122-0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公民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为此,高等院校相应开始实施扩招政策。扩招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渐

渐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使得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在高校并轨以后,其收费的标准也逐年增长。有调查显示,全国高校学生人均学费从1995年的800元上涨到了2005年的5000元,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人均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人均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上涨到了2005年的1200元[1]。而2004年,城镇人均年收入水平为9422元,农村人均年收入水平仅有2936元,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成了许多学生家长在筹集学费和住宿费后,面对每个月的生活费却束手无策,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15%-20%[2]。因此,贫困生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高校教育问题之一。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贫困生都存在一些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可谓“人贫心也贫”,当务之急是帮助他们摆脱心理贫困。

1.1.1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高校贫困生的衡量标准

每个高校对贫困生的界定不尽相同,笔者通过综合整理在各大高校主页上查询到的其对贫困生的界定信息,认为主要是以以下六个标准来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是贫困生:(1)家庭紧急困难,

)孤儿、经济来源难以支付全部学费及生活费;(2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3)父母均丧失劳动能力,仅靠政府救济;(4)单亲,父/母收入微薄;(5)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最低

生活保障对象;(6)家庭所在地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发生重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可将高校贫困生归纳定义为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无法完全得到家庭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群体。根据其贫困程度还可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两个类别,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由于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学费收费标准,造成衡量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同。(见表1)

表1贫困生的类别

类别一般贫困生特困生

具体表现

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50元,难以完全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

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00元,难以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

资料来源:福建省内各大高校网站主页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122—

1.2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具体分析

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敏感和多疑的心云南理,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其实就是因为马加爵在与舍友交往过程中,自身存在的贫困生自卑和过度自行为等敏感和多疑,尊心理,导致对舍友的言语、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消除或减弱贫困生的敏感性心理将对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敏感及不信任心理,但是由于贫困生也是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因此,他们融入群体学习生活中的愿望也是强烈的,而又常常因为自身的自卑心理而“望而却步”;他们亦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意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

敏感和不信任心理,容易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导致许多同学认为他们难以相处而不愿意与他们深入交往。如此恶性循环现象的存在,容易加剧贫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3)脱贫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并存

许多贫困生由于早熟,能够深深体谅自己的贫困家庭,为此,渴望自己能够早日自强自立,减少家庭的负担,甚至希望能够支援家庭。但是,事实上的高校与他们的心中的“象牙塔”的落差,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失望,又因为与社会接触较少,无法理解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和对未来的迷茫,导求助无门。致他们对于脱贫探索无道、

2.

贫困生心理成长时期的条件缺失分析

这一群体的学生,因为面临比平常学生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状况,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张心理特点,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学生。晓文等学者曾用SCL-90等研究方法,测量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见表2),并且得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而出,贫困生不仅有抑郁、且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卑、敏感等情绪[3]。

表2症状人际敏感抑郁

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SCL-90部分因子上的

平均得分及检验特困家庭1.831.51

低收入中等收高收入家庭入家庭家庭1.951.73

1.701.47

1.821.60

F2.66

X23.877.16*

3.14

资料来源:张晓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收入及自

(1).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表现在以下三个并存的局面:

)自卑与自尊并存(1

自卑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活动[4]。研究发现,在高校贫困生中,常常感到自卑者占25.1%,偶尔感到自卑者占了25%[5]。由此可见,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中的主要问题之这一群体的学生,常常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一。

卑和困扰,尤其是在家境优越的学生面前,他们容易自惭形秽。再加上在高校里人才济济,若自己没有学习等其他方面的优势,更容易因为极度自卑而失去与其他人交往交流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贫困生又是高校学生中极为自尊的一自尊是指不向他人鞠躬屈膝,也不允许他个群体。

人歧视和侮辱。这表现在部分贫困生常常过度追求“人穷志不穷”的人格尊严,在接受他人资助时,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了伤害而感到耻辱。目前,在许多高校里经常忽视了贫困生的“自尊”心理,而将贫困生的姓名和资助金额公开化,导致贫困生认为自己食了“嗟来之食”而变得更加孤敏感、抑郁。僻、

(2)在人际交往中,敏感性与渴望性并存贫困生的自卑、敏感,更甚者是自闭的心理倾向,以及存在的过度自尊的矛盾心理,使他们在群体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在与

贫困生之所以会产生“贫困心理”,概括来说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国家高校学费制度改革,伴随着高校心

理教育体系的缺失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而收费改革以后,高校的收教育一直都是免费的。

费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低收费”与“自费

[1]

生”双轨并存的阶段,一个是双轨并轨阶段。并

轨以后,高校的收费标准逐年增长,甚至以比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在增长,给广大农民家庭的学生和城市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困扰。

高校的贫困生经历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高分和高考成为学生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6],

—123—

因而从中学开始就忽视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从中学到高校的心理教育体系的缺失,造就了许多学生“高分”及各种“低能”。在贫困生身上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表为缺乏调节心理障碍的能力。

现出了怯懦和自卑;面对高校各种活动,表现出了恐惧、恐慌及不适应感。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更自自闭、抑郁,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卑、

2.2的缺失

贫困家庭不仅是经济贫困,而且包含有一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怎样文化贫困。

度过,童年时代有谁带路,周围的哪些东西进入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家庭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是很大的。然而许多贫困生的父母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帮助他们,使用的教育方法简单甚至是粗暴,对子女超出他们生活准则的需求一般采取否认、拒绝的态度。生活的重负使他们很难拥有良好的心态,因此,他们的子女也很难养成具有良好意志的个性品格。这种正确完整的家庭“链条”的缺失造成在贫困生的成长过程中很教育

难和普通儿童一样,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面对所遇见的困难和挫折。

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的缺失主要包括,第一,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力量薄弱,使个体需要的满足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第二,由于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更重视的是孩子的成绩而导致身心健康的帮助和教育的缺失。这种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的缺失,使贫困生面对自己无法摆脱的困境苦恼、矛盾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时经常处于焦虑、之中。

2.3

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的缺失

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是贫困生的个人能力,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发现,许多贫困生都是来自较为贫困的农村等地区,由于本身缺乏健康完整的家庭教育,再加上这些地区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都相对比较落后,不仅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

在经济压力面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生活上不能与其他同学相比,进而在学习上寻求成功,想以此赢回自尊。若是不能取得理想中的成果,再加上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的缺失,他们往往会一

—124—

健康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成长环境

蹶不振。同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在花费方面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受到监督,经常抑制自己的一些消养成了不合理的消费习惯。费需求。久而久之,

3.

贫困生心理脱贫模式

了解和掌握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及其“对症下药”。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条件缺失,有利于因此,欲有效地帮助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仅仅凭借高校或者家庭或者贫困生个人的任一方主体力量采取措施作用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实现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最佳方式是:“高校+家庭+贫困生个人”共同作用的脱贫模式。如图1所示:

家庭教育

●学校与家庭沟通联系

●家长的谆谆教诲

贫困生个人●培养阳光良好的心态

●形成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

高校●采取“善意”的资助方式

●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

目的:

贫困生心理脱贫

图1贫困生心理脱贫模式简图

高校中的贫困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具有很多共性的内容,同时每个贫困生的具体问题又极具个性特征,对此,构建贫困生的心理脱贫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笔者认为,在高校、社会的资助和扶贫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辅以适当的心理咨询,同时借助家庭的力量,并在本质上依靠贫困生个人形成良好的心态和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继而构建一个完整的贫)。困生心理脱贫模式(见图1

3.1

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特别的资助

方式,并重视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作用

(1)尊重和理解贫困生的自卑和自尊心理,“善意”的资助方式采取

考虑到目前许多贫困生本身的自卑、过度自尊、遇见困难后的“一蹶不振”、抑郁等状况,需要高校和社会各界将各种各样的资助和扶贫活动有“善意”和“白色”的方式,让意识地加以深化,通过贫困生更容易将社会的爱心转变为自己努力的动力。要使这些资助和扶贫活动在消除贫困生经济上的部分负担后,亦能给他们带来一个轻松愉快

的心理空间和生活环境。

(2)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辅以单独的心理咨询,帮助贫困生增强心理素质

根据贫困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共性,开展具有心理教育宣传等活动,加针对性的心理专家讲座、

强对其心理健康和应对挫折教育。同时面对个别的心理问题开展保密性的单独的心理咨询,一方面能够确实解决贫困生的心理疑惑;另一方面,考自卑、自尊需要,采取保密虑到了贫困生的敏感、措施。

3.2

用家庭教育支持心理脱贫模式的构建许多贫困生都是来自地处贫困的地区,其交通和通讯有诸多不便,但是若有条件还是必须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但是他们在心理上更多的还是依赖家庭带来的温暖。而由于贫困的经济条件和贫困家庭没有或较轻的心理和感情教育意识,就需要高校定期与家庭进行联系,将贫困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关于贫困生的成长历程。同时,贫困生父母的谆谆教诲努力拼搏,最终以优也会不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和学校[7]。

3.3

个人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的形成是整

个心理脱贫模式的关键

健全的人格。辩证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有健康、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根据。因此,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不是单纯地依靠外界的力量就能够促成的,关键是要在此基础上,依靠贫困生个人的认识和努力,需要时时拥有阳光良好的心态,培养较

佳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

贫困生需要对贫困有正确的认识,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而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帮助都是有限的。

运,必须在思想修养上时时自省,在人格锻造上不断完善,不仅要摆脱实际上的贫困,更要从根本上实现自身的心理脱贫。参考文献:

[1]郑纪英.大学高收费原因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7(1):41.

[2]韩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3):31.

[3]张晓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收入及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1).

[4]鲍旋.关于高师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思.法制与社会,2007(5):653.考[J]

[5]魏伟.贫困生特征与解困工作[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2):56-58.

[6]葛谢飞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刍议[J].科技信息,2009(13):178.

[7]张成凤等.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10):113-114.作者简介:

梅月云(1981-),女,助教,福建泉州人,在职研究生,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上接第44页)师职业倦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导师:高伟.[2]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黄赐英.职业倦怠: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4]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7(2).

[5]陈水均.中年教师队伍建设不容忽视[J].

教学管理,2002(9).

[6]刘琰.教师职业枯竭的危害、成因及预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3).

[7]唐玉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制度[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9).

[8]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1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53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