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更新时间:2023-06-02 19: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均为专业性文档 精工个人研究下载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违反者将追究相关知识产权责任!!

现代商贸工业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苗文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 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际环境条件和国内经济、政策制度以及政治军事实力等要素条件,提出国际环境、中国国内经济因素和作为保障条件的政治军事力量均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持,人民币国化的主要障碍在于现有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视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的程度,审慎积极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制度条件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10)12 0168 02

1 引言

国际货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及旅游的发展,人民币开始逐渐走出国门。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和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可以全境或局部通用,一些国家官方正式承认和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并逐日公布人民币与本币的比价,人民币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流通和自由兑换,正逐步为世界所熟悉和接受。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暴露了当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美元充当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角色使美国有能力对外输出和转嫁危机,这一制度安排放大了危机的影响,使改革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空前高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同时,货币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在发行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金融力量之上,反过来又对发行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金融实力能否支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值得具体研究。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供有益的提示和有关建议。

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来:欧元最有能力与美元共同承担国际媒介和储备资产功能的货币,而日元和英镑的国际地位大大低于美元和欧元。在2002年,统计到的八个老欧盟国家中,有五个国家在出口贸易的计价结算中,使用欧元的比例超过50%,有三个国家接近50%,只有希腊一个国家例外。同时,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09年底,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已经提高到25.9%,欧元将在国际货币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积极谋求日元在亚洲地区的国际地位,凭借其强势的出口和投资,日元在亚洲以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商品贸易、资金借贷和外汇储备中占有一定份额。英镑则凭借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优势,也在国际货币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近些年日元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下降,英镑比重有所上升。事实表明,日本的日元亚洲化战略是不成功的。英镑则由于欧元的诞生和发展而失去了实现欧洲区域化货币的机会。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所谓的 赢者通吃 现在已经不是国际货币竞争的必然结局,多种货币都具有一定的需求发展空间,美元已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其他货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国际货币多样化趋势不可避免。这种趋势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 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

当前,国际货币格局正在由美元单极本位向多元化发展,美元的国际地位呈逐步下降态势,而欧元等其他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拥有巨额美元储备的亚洲国家则越来越不信任美元,期望通过区内货币合作,构建新的媒介货币和储备货币。复杂多变的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成长发展的空间。

美元目前虽然仍是最重要的关键货币,在国际贸易计价和结算支付、国际金融交易和借贷、全球外汇储备等多个方面,占据明显的领先优势,但与其顶峰时相比,美元地位明显下降。1973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曾高达84.5%,2009年降至64.9%目前美元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和亚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还保持着较高的比例(50-84.9%),但是,在欧盟国家和中东欧入盟候选国中,贸易计价结算地位远不如欧元,在统计的八个老欧盟国家中,只有希腊使用美元计价较多,其他国家出口美元计价多在30%左右,进口美元计价多在30-40%。

3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部条件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制度政策因素、政治军事因素三个方面。随着中国的全面发展和日益强盛,这几个方面的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朝着越来越有利于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基本经济因素是最具正面效应的因素,而制度政策因素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3.1 基本经济因素

日益强盛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基本条件。蒙代尔认为: 关键货币是由最强的经济实力提供的。 一个实力强大的经济体可以为本国货币提供较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而为本国货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不断前移。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的较高份额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奠定了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同时,鉴于中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地位以及与多个亚洲国家的紧密经济关系,一旦启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将使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与地区普遍接受的货币。

作者简介:苗文焕(1989-),女,山东菏泽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金融专业0701班。

!!

此文档均为专业性文档 精工个人研究下载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违反者将追究相关知识产权责任!!

现代商贸工业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讲,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发展很快,近五年达到平均26.4%的高增长率。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22073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高占比为人民币外部需求的增加,从而为人民币充当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定了需求基础。此外,中国已经成为11个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是外汇储备大国。这预示着人民币成为这些国家储备货币的前景是相当良好的。

从外汇储备上说,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际储备迅速增加,中国已多年保持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2009年底,储备高达2.4万亿美元。国内物价稳定、国际收支顺差与外汇储备充足使得人民币稳步升值。连续多年的升值趋势初步建立了国内外对人民币币值长期稳定和坚挺的信心及心理预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信心支持。3.2 政策制度因素3.2.1 货币的稳定程度

一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使人们对该币币值充满信心,而对某币币值的信心往往来自于该币的稳定程度。衡量货币稳定程度的主要指标为该币的通胀率(对内价值)和通胀率变动程度,以及该币名义汇率(对外价值)的长期稳定性。从通货膨胀角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为货币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的政策为人民币及我国中央银行树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

稳定的货币首先来自于货币发行国央行持续、稳定的货币政策。我国央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理论上说,中国人民银行服从于国务院的领导,但独立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同时也具有资金和财务的独立性。但现实中,中国人民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指导下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央行在职能、组织、人事等各方面又存在独立性不足的缺陷。总体来说,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3.2.2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货币的国际化还取决于该货币发行国是否存在资本控制,是否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

首先,货币国际化要求金融市场不存在或存在极少的资本控制。其次,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市场必须拥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库券市场,拥有良好保值手段,拥有活跃的回购市场。金融市场发达,市场参与者多,交易量大,效率高,将使更多的结算和融资通过该国市场利用该国货币进行,有助于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满足国际社会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从而提升该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人民币已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人民币资本账户尚未开放,即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仍然受到国家严格的监管,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尚没有时间表。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我国于2002年推出QFII和QDII制度,QFII和QDII的发展提升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为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人民币自由流通仍存在诸多的障碍。而且,在金融市场的发展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虽发展较快,但依旧存在市场规模偏小,广度与深度不

够、金融工具单一等缺陷。从国内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与国际接轨显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总之,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在经济规模、货币的稳定性方面已经具备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人民币当今在周边国家、中国人旅游集中地以及边境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根本原因。但是,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3.3 政治军事和其他因素

货币发行国拥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不但能维持国内政治稳定,还能使该国免于其他国家的战争与动乱影响,保证本国的国家安全与货币安全。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国际地位明显大幅度提升。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和稳定。同时,中国的军力和国家安全防御能力也有所增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在上升。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和军事、外交影响力上升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更加坚实。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内各项制度的调整和变革是长期的。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中国在军事、政治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

4 结论与启示

国际货币格局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国际金融体系正在酝酿着重大改革。市场期待拥有大规模产出与出口且市场高度开放的世界大型经济体提供币值更稳定、交易成本更低、投资平台更大的新国际货币。外部需求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货币国际化的内部条件来看,中国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及其占全球比重的提高、物价稳定、人民币稳步升值以及巨额外汇储备等都对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社会稳定、政治军事外交实力上升,国际影响力趋于增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在于现有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必须承受更大的市场冲击风险,加快制度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中国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但在条件不完具备时,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给经济、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视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的程度,审慎积极地推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使国内金融业运行尽快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大力推进区域内贸易发展和人民币区内贸易结算;建立有效合理的人民币流通渠道,能为人民币充当贸易结算货币提供便利条件,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参考文献

[1]凌星光.试论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国际货币战略[J].管理世界,

2002,(1).[2]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

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2).[3]程恩富,周肇光.关于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可能性探析[J].当

代经济研究,2002,(11).[4]黄梅波.货币的国际化及其决定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

版),2001,(2).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50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