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概论考试大纲1
更新时间:2023-08-10 12:34: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防灾地震概论2014年考试
防灾科技学院课程考试大纲
防灾地震概论2014年考试
地震预警从原理上就有盲区
地震预警技术从原理上就有“预警盲区”,所谓预警盲区就是地震警报到达该地区时,地震波已经到达或已经过去。换句话说警报收到时,已经没用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地震是有深度的,一般来说大地震,浅源地震多发生在10-20公里深,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各个方向传播,到达地面的地震台站需要时间。二是地震台站接收到地震信号后要进行处理确认是大地震才能发出警报,这也需要时间。图2是一个地震台接收到地震波后最理想的盲区示意图,所谓最理想就是这个地震台正好在地震的上方,也就是在震中位置。假设地震发生在12公里深,地震纵波传到地面地震台约需2秒钟, 地震台收到地震波进行判定是地震的处理,这是“秒级处理”技术,因为多1秒地震纵波就多走了6公里,目前最高水平需要使用3秒地震波。这样在上图的情况下,加起来5秒中发出地震警报,这是地震纵波已经走了30公里左右,地震横波也已经走了20公里左右,这就是纵波和横波的预警(警报)盲区,或称P波和S波预警(警报)盲区。
如前所述,S波是大地震是破坏的元凶,一般指预警盲区实际是S波预警盲区。上述的是一个理想或者极端的例子,我们假设了地震发生在10公里左右深,台站就在震中,判别地震只用了3秒(据说是当前最高水平),我们可以看出地震预警盲区就是2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地震预警技术本身在原理上就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盲区,在预警盲区地震报警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在盲区内的人们收到预警(警报)信息是,地震波已经过去了!实际上预警技术非常复杂,往往不是一个地震台就可以准确判断,需要一个密度足够的地震台网。仅用地震波初始的几秒钟来判断是否地震,还很不成熟。这样处理时间就会更长,预警盲区就会更大。
地震预警主要利用电磁波与地震波的速度差,以及地震P波与S波的速度差来实现地震发生后的及时预警。发出预警的时候,有害的地震波(S波、L波、R波)往往还未到达地表,因此,人们仍然有时间采取紧急措施。虽然地震预警的时间非常短,往往只有几秒、十几秒或数十秒,但是如此短的时间仍然可以挽救很多生命,减少很多损失。在目前地震预测、预报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应对突发性和毁灭性的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进行地震预警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
地震学家把地震预测(prediction)定义为“同时给出未来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和概率四种参数”的研究,并且每种参数的误差(不确定的范围)应小于、等于下列数值:①位置:±1/2破裂长度;②大小:±1/2破裂长度或±0.5级;③时间:±20%复发时间;④概率:预测正确次数/(预测正确次数+预测失误次数)。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10年)、短期(1天至数百天以下)预测,短期预测又细分为短期(十天至数百天)和临震(一天至十天以下)预测。
防灾地震概论2014年考试
在国际上,有地震学家把不符合上述定义的“预测”等统称为“预报”(forecasting),例如对在一段长时期内的某一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地震的概率做出估计就应叫作地震预报。亚洲地震委员会(ASC)前副主席吉布森(Gibson,2004)认为,预报指可能发生(probably),而预测则指肯定发生(definitely)。在我国,也有科学家把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发布的有关未来地震的警报称作地震预报。几年前,很多科学家认为,对地震来说,预报和预测都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主流观点认为预报还是可能的,但预测非常困难。
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ISDR Secretariat,2001)指出,自然灾害的预警是指对即将发生的灾难进行的紧急警告,包括对即将来临的灾害(如热带风暴、洪水等)发出的紧急警告,也可以包括对一段时间后由此灾害可能引起的灾难(如饥荒与干旱等)发出的延期警告。因此,一般来说,地震预警就是指地震事件已经来临但震害还未触及地表的情况下向社会发布地震警告,号召大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目前,精准的地震预测或相对准确的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但地震预警不同,它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实例。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是三水准的简称.具体来说第一水准:遭遇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遇本地区设防烈度是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过一般的修理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使用;第三水准:当遭遇高于本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的影响,建筑物不倒或者不发生危及生命的破坏。
是通过二阶段设计实现三阶段的抗震设防要求的.
第一阶段设计是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计算。
第二阶段是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人们感觉最强烈、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地震发生后,由各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到达时间计算得到的震中位置被称为微观震中。也叫仪器震中。
微观震中是由仪器测量计算的出来的,而宏观震中是而通过地震现场考察,勾画等震线,确定的震中位置。
两者相差30公里之内是很正常的,产生差异的原因一般有:
防灾地震概论2014年考试
(1)定义就有差别
一次地震的震源不是一个点,通常是一个断层面。用仪器资料测定仪器震中,实际测的是断层面上开始破裂的那个点在地面上的投影。而现场考察确定的宏观震中是地面上破坏最重的那个地方。断层面上开始破裂的地方不一定是错动最大的地方,它在地面上的投影也就不一定是破坏最重的地方。按这样的定义,仪器测定的仪器震中与现场考察得到的宏观震中本来就一定在同一个点。
(2)断层面可能倾斜
断层面不一定都直立。如果倾角比较小,即使开始破裂点的错动量最大,它在地面的投影—仪器震中也会明显偏离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这种地震破坏最重的地方,即宏观震中很可能就在开始破裂点沿断层面到地面最近的出头点。两者又会因为断层面倾斜而有差异。
(3)测量误差
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地震定位也不会例外。地震仪记录地震波的到时有误差,所用地壳与地球内部速度模型,即走时表与实际情况会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测定的仪器震中肯定会有误差。现场宏观考察更是比较粗的工作。这两者都带有误差,也是不会完全一致的原因之一。
正在阅读:
地震概论考试大纲108-10
1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新)05-16
高职考试英语模拟试卷07-08
C语言程序设计冒泡排序教学案例11-03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优秀4篇)03-27
TnPM柴油发电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表06-07
关于提高县调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的探讨02-28
- 第02章 CPA法律责任相关司法解释
- 【创新方案】2015届高考数学(新课标版,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7 第1讲 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年丙烯酸及脂项目土建施工方案1
- 生物化学5维生素
- Review of failures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in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2010)
- 2012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 三角函数3
- 沟通与交流的意义
- 深圳市茂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工地管理制度
- 基层党支部廉政建设制度
- 2019年企业管理知识练习题9643
- 文言文知识整理
- 放飞你的思维
- Case Based in China Puts a Face on Persistent Hacking
-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解题规律
- 【2014嘉定三模】上海市嘉定区201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说说我自己
-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 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软件建模与UML实验指导书
-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2(第二版)听力原文及答案1-10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