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9 20:5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促进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是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为主线,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服务业”为重点。 一、促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1、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先,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就是实施区域纵深大发展战略,是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国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先后实施了沿海大开放、西部大开发,现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要实现包括东北、华北、中南的中国内陆地区纵深大发展。老工业基地城市大都是地处内陆、曾经三线建设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集中、重化工业密集的城市。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就是促进内陆的100多个城市形成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推进中国的纵深大发展,实现内陆地区全面崛起,促进整个中国经济跃升一个台阶。其次,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实施纵深大发展战略,促进内陆地区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受国际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外向型发展模式必须向内生型发展模式转变,我国经济必须靠内需拉动,内陆地区必须快速发展。再次,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实施纵深大发展战略,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二十多年,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要继续发展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再仅仅靠东部沿海地区的拉动已经不够,只有东部继续快速发展,同时内陆的100多个城市高速发展,实现内陆纵深大发展,才能促进中国再持续高增长三十年,纵深大发展会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延绵不断的驱动力。最后,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实施纵深大发展战略,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内陆的100多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崛起,才会使得东部与内陆地区的差距缩小,而且老工业基地有制造、钢铁、石油化工等工业基础,有人才、设备、技术和资源的基础,这些城市也更容易快速调整结构,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2、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域和城市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产业结构状况通常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既是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实现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其重要手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和城市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首先,许多老工业基地现阶段面临着全局性的问题,必须系统地对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显著,但是东北

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发展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有些矛盾甚至更为尖锐。其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求老工业基地拓宽思路,努力构建具备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对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区域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然而,我国面临问题较多的老工业基地大多是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产业竞争力也较弱。最后,产业结构调整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老工业基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是解释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本质因素,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直接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从实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在国内外,产业调整都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重点 1、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

“十二五”期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可以概括为:“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产业自生能力,就是指一个区域或城市的产业具有自我更新升级、自我转换更替的能力。而价值链指的是由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及自身发展状况,全国老工业基地普遍显现出“产业自生能力差,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特点,“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正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

构调整问题的破解之道,更应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所在。

首先,“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既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较高要求,又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具有产业自生能力的区域和城市,其产业可以不断延伸产业链,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突破;可以从传统产业裂变滋生出新的产业;旧的产业衰退了,新的产业可以接续上来;产业之间可以聚集融合协同发展;产业发展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协调的。而价值链升级包括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间升级等四种方式,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提升,本身就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既蕴含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又包含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其次,“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是现阶段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着眼点和出发点。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原因,老工业基地结构功能单一,产业自生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当前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经济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应成为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2、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1)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在老工业基地经济体系中拥有较高的产业地位,通常为支柱产业,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经过改造提升后能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着重从技术改造、品牌创建、集聚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推进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例如,推进技术改造,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品牌战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推进两化融合,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推进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兼并重组,培育行业优强企业;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绿色制造水平。 (2)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新兴产业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老工业基地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面临着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链条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和地区竞争加剧等巨大挑战。要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构建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的支撑体系和促进机制。例如,大力加强技术研发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建立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低碳新兴产业。 (3)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特色产业聚集区是地理空间集中、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规模,通过培育扶持能够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或者产业群,成为对区域经济集约发展

起重大推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区域。我国大多数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是依靠政府投资和资源支持发展起来的,多数老工业基地所依托的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工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聚集区既是对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的一大挑战,又是解决老工业基地产业困境的重要出路。要从发展定位、产业链、创新体系、空间布局等方面具体研究老工业基地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培育和发展战略。

(4)加强服务业发展。我国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服务业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还是不充分的,当前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增加值低、就业增长低、人均增加值低,存在鲜明的地区与部门非均衡特征。 三、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 1、鼓励企业创新

老工业基地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各种障碍,特别是体制机制等问题。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氛围、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知识产权的保护、产业扶持政策、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等等方面。 2、促进产业对接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依靠老工业基地本地力量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消化、吸收深深根植于本地要素中,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对接。项目对接是产业对接的有效载体,它是产业对接的具体落脚点和归宿点。产业对接最终必须体现、落实在项目对接上,而项目对接必须符合老工业基地现有产业发展实际,符合延伸产业链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等要求。通过对接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示范性强的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能大力促进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3、提升城市功能

从生产功能看,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功能不够突出,还未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的比重偏低,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变化。从生活功能看,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第一要位,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竭尽所能改善城乡居民的就业、住房、医疗、就学、养老条件和生活环境。城市自身发展有其规律性,要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结构和功能布局调整步伐,逐步使城市功能由物质产品生产为主向非物质产品生产和服务为主转变,由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与生活功能并重转变,由注重自我发展为主向自我发展与辐射带动区域共同发展并举转变,实现老工业基地城市功能的提升。

4、加强激励引导

建立激励机制,中央政府不应只是对老工业基地直接拨以专项资金,而是应该引入竞争机制。老工业基地各城市自己选择发展项目并自筹一部分资金后再向国家申请援助,国家通过评审确定是否援助,援助是按项目进展分阶段进行的,项目进展的越好获得的援助越多。专门设立“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基金”用于管理、评审、发放国家援助资金,同时向老工业基地各城市派驻专员检查指导相关项目的进程,保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有效地进行。从模式上来看,要以政府投入为杠杆,从体制上改变投资限制壁垒,通过政策激励吸引社会投资,建立一个融资多元化、区域间协调、产业投资结构合理、风险降低的投资优化诱导系统。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蒋媛媛、邬晓霞: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调整方向[j].经济纵横,2010(1).

[2] 张万强:老工业基地优化产业结构路径研究——以辽宁为例[j].特区经济,2010(5).

[3] 张庆君、王维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6).

[4] 孙凌云、王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出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4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