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更新时间:2023-05-16 23: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附件1 编号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申 报 表

所属学校 课程名称 课程层次(本/专)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北京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 本 科 理 学 地理学类 周尚意 2007 年5月8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封面编号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统一编写。 3.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4.授课对象是指本科或高职高专。 5.开课年限是指开设本门课程的年限。

6.课程类型是指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或其它。 7.课程简介的内容包括:1)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2)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成效等;3)教学方式;4)教师队伍;5)教学条件;6)课程特色等。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课程类型周尚意 博士 博士 本科专业 必修课 学习经历

1983年6月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学士。 1987年12月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2006年6月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

1990年受加拿大政府FEP项目资助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 1999-2000年受美国富布莱特项目资助在美国做访问学者。

性别 职 称职 务课程网址

女 教授 无

出生年月 开课年限 授课对象

1960.10 1988-2007 本科二年级

/course/hgeography/

讲授过的课程

1988年至今均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北师大课程: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

世界地理、世界经济地理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中国电视师范大学课程:人文地理学北京联合大学课程:世界经济地理 教学效果优秀:学生评估见附件12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及学生总人数)

人文地理学 本科必修 3学时 5届 350人人文地理学专题 研究生必修 2学时 4届 150人文化地理学 本科选修 2学时 1届 130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研究生必修 3学时 5届 200人专业外语 本科生选修 2学时 2届 100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 本科必修 2002-2006 5届 350人人文地理学生产实习 本科必修 2002-2006 5届 10人 人文地理学毕业论文 本科选修 2002-2006 5届 13人 本科创新项目(人文) 学校项目 2003-2007 5届 11项 本科创新项目(人文) 学院项目 2003-2007 5届 6项

主要教育领域

人文地理学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人文地理学与经济活动空间研究方法训练”(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课题——北京师大地理学理科基地科研能力建设项目之子课题,2007-2009)本人为C5课题主持人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探索(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03-2004)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人文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05-2006)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北京市人文地理短途野外实习基地建设” 2006-2007)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高等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项目(学校研究生院教学改革项目,2006-2008),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双语课建设(学校研究生院教学改革项目,2005-2007),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与《人文地理学》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

周尚意、张萌. 不同区域尺度这的人地关系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vol.23.No.99,2004(7):1-5.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周尚意、赵航. 新文化地理学与文化景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vol.23.No.99,2004(7):97-98.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地理学报.vol.59.2004(s):162-166.

周尚意,王锋. 重新认识人文地理学[C].孙峰华主编. 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2003: 31-37.

周尚意. 人文地理学者的任务:认识空间乎?解释空间乎?[J].地域开发与研究,2003, vol.22(4):27-28.

周尚意,王珏. 野外景观观察方法在文化区划分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02(6):19-20.

近五年主持与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时间 2004-2006

内容

北京城市文化空间与实体

空间整合研究 北京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专题研究(北京农用地分等定级在产能核算中的运用) 北京文化产业空间分布 北京市基准地价定级研究 产业依存关系中的北京“基本

部分”及其时空演变

西城文化史 辽宁省国土规划 北京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性质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40371037 中国土地学会委托项目 北京市规划委委托项目 国土资源部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40271035 西城区委宣传

部 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 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 05BJDZH 宜兴市政府项

参加程度主持人

2006 主持人

2004 主持人 主持人 第一合作人 分项目主持人 分项目主持人 分项目主持人 分项目主持人

近五年 科研 成果

2001-2002 2002-2005

2006 2006 2005

2004 2004

宜兴市旅游规划 北京西城文化兴区战略研究

北京市社科规分项目主划项目持人 04BJBZH042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近五年 科研 成果

近五年科研获奖(证书见附件1)

1. 2002年“县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及其应用”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4)

2. 2006年“西城文化兴区战略研究”获北京“十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有个人独立证书)

高校教材

1. 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ISBN 7-04-014461-1

2. 赵荣、王恩涌、刘继生、张小林、周尚意等,人文地理学(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04-017797-8

人文地理学译著

1. Tuan, Yi-fu 著,周尚意,張春梅 譯,逃避主義,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4 ISBN 986-7416-42-2

2. Tuan, Yi-fu 著,周尚意,张春梅 译,逃避主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9 ISBN 7-5434-5685-0/K.271

论文

1. 王爱平、周尚意、张姝玥、陈浪.关于地区性地标景观感知和认同的研究[J].人文地理. vol.21. No.6. 2006(6):124-128 2. 周尚意、姜苗苗、吴莉萍.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总期198,2006(6)127-133.

3. 周尚意、吴莉萍、张庆业.北京城区广场分布、辐射及其文化生产空间差异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vol.25. No.112. 2006(6)19-23,32.

4. 周尚意、徐亮、龙双双、王爱平.城市地标景观与城市文化.载 刘川生、郑师渠主编.2005北京文化发展报告[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pp265-279.

5. 赵世瑜、周尚意.北京西城区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评价及应用意义.载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北京文化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pp153-167

6. 周尚意、赵继敏、姜苗苗. 地上不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价对古都文化空间格局保护的作用[J],旅游学刊.2006.vol.21,No.8,81-84.

7. 周尚意、任华忠、黄合.浅析文化空间元素在二手普通商品住宅营销中的作用——以北京城区二手普通住宅为例[J],中国房地产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估价师,总58期,2006(3):72-74.

8. 周尚意、任华忠、黄合.北京二手普通商品住宅价格对城市价值空间格局的体现.载张鸿雁 杨雷主编,中国房地产评论(第五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pp21-23.

9. 周尚意、刘羽阳.行为空间与成人普通话能力的实证分析[J].语言学研究与应用(港刊,世界学术期刊协会主办ISSN 2005(8)20-21接36

10. 周尚意等,西城区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评价及应用意义.载楚国清、傅华主编《北京西城文化的新视野》[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5.pp84-108.

11. 周尚意、张春梅.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载朱传耿等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pp24-30.

12. 周尚意、张庆业、吴莉萍等.文化广场活动和文化广场建设. 载陈文博、郑师渠主编.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3-2004)[C]. 北7-200-06010-0

近五年 科研 成果

13. 周尚意、张萌.不同区域尺度中的人地关系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vol.23.No.99,2004(7):1-5. 14. 周尚意、赵航.新文化地理学与文化景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vol.23.No.99,2004(7):97-98. 15. 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地理学报.vol.59.2004(s):162-166. 16. 周尚意,李莉.北京城区文化空间格局与商品房广告[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4,vol.4(4):73-75. 17. 周尚意,张瑞红,刘爱荣,资源环境经济学对环境伦理的有限实现[J].教育经济与管理(香港),2004(7):115-117. 18. 宗跃光,周尚意,彭萍、刘超,郭瑞华,陈红春.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vol.23,No.11.2396-2405. 19. 周尚意,梁红梅,李亮. 城市老年人户外公共活动场所空间特征分析——以北京西城区各类老年人户外公共活动场所抽样调查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3(6):72-75 20. 周尚意,王锋. 重新认识人文地理学[C].孙峰华主编. 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2003: 31-37. 21. 周尚意. 人文地理学者的任务:认识空间乎?解释空间乎?[J].地域开发与研究,2003, vol.22(4):27-28.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近五年 科研 成果

22. 周尚意. 北京商品房价格的空间差异[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J],2003,vol.3 (3):49-50. 23. 周尚意,李新,董蓬勃. 北京郊区化进程中人口分布与大中型商场布局的互动[J].经济地理,2003,vol.23(3):331-337. 24. 周尚意,龙君,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以河北唐山乡村公共空间为例[J],河北学刊, 2003,vol. 23(2):72-78. (该文由《社会科学报》2003.4.10.第三版 摘要转载) 25. 周尚意,王海宁,范砾瑶. 交通廊道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侵入作用:以德外大街改造过程为例,地理研究[J],2003,vol. 22(1):96-104.

26. 周尚意,朱立艾,王雯菲,范芝芬. 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族社区演变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No. 68, 2002(4):33-39.27. 周尚意,王珏. 野外景观观察方法在文化区划分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02(6):19-20. 28. 姜苗苗,周尚意,程志远,影响城郊敬老院空间可进入性的因子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2(s):118-121. 29. 宗跃光,周尚意,温良,郭瑞华,张振世,徐宏彦,陈红春. 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评价[J],生态学报,vol.22(10):1573-1580. 30. 周尚意,朱明,地名景观与北京旧水系——浅析以地名景观反推历史原貌的方法[J],中国方域,总第141期,2002(5):33-35.31. 周尚意,李淑芳,张江雪. 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J],旅游学刊,vol.17(5),2002(5):66-70. 32. 周尚意,梁红梅,李亮. 城市老年人户外公共活动空间调查[J],中国社会保障,2002(5):42-43. 33. Decline of Muslim Hui Enclaves in Beijing,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Formerly Post-Soviet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2, 43(2):104-122.

34. 宗跃光,周尚意,张振世,郭瑞华,陈红春. 北京城郊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J],地理学报,vol.57,No.2 Mar. 2002,0134-0142.35. 周尚意,姜苗苗. 北京市敬老院空间可进入性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6(1):21-25.

36. 周尚意,范丽娜. 都市敬老院有多远[J],中国社会保障,2002(2):44-45.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课程主要成员情况

最后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和学位

邬翊光 程连生

男 男

74 66

学士 学士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教授

教室课堂指导 野外课堂指导

承担 工作

签名

周尚意 女 46 博士

“人文地理学” 课程第一主讲人

教授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负责人 教授

人文地理学的模

型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区

域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政

治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经

济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人

口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聚

落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资

源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产

业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资

源分析 虚拟课堂建设

梁进社 男 49 硕士

吴殿廷 男 48 博士 教授

葛岳静 女 43 博士 教授

宋金平 男 34 博士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张文新 男 34 博士

朱青 女 45 博士

蒋立红 女 43 博士

朱华晟 男 32 博士

黄大全 男 35 博士

朱良 男 44 在职博士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课程简介(限2000字以内) 一.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

北师大地理系自1928年就开设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我们对中国高等学校“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贡献有六点(详见附件2),其中突出的是:建设了第一个人文地理学虚拟野外课堂;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国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翻译出版了改革开放后第一部人文地理学教材。

目前本课程定位为地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人文地理学科学素质为目标,同时将热爱祖国、尊重科学、人地和谐等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

二.教学内容(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成效等)

本课程为本科生基础课,因此其教学内容基础、内容体系完整(见附件3)。本课程同时以案例教学和虚拟课堂两种形式传输前沿性的知识。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和学生自己设计并主持本科生创新项目(见附件4),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其中一些成果进入了教师的研究成果中,2003-2006每年平均3-4篇本科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论文公开发表(见附件5)。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所选择的教学方式考虑了学生的两个特点:第一,处于本科生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其知识基础中尚没有任何人文地理学的课程;第二,本科生二年级没有参与科学研究的经验。因此,课程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同时以讨论课、小组合作设计研究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等形式为辅。具体形式及效果见第六部分“课程特色”。

四.教师队伍

1.教师年富力强(见本申请表“课程成员情况”年龄栏):队伍年龄结构为中青年型,处于富有教学经验且精力充沛的年龄段。两位老教师作为课程建设指导。

2.教师学术层次较高:有三位老师分别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数量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见附件6)

3.外聘教师具有顶尖水平:我学院聘请的人文地理学外聘教授和客座教授具有国际和国内的顶尖水平(见附件7)。其中有著名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Yi-fu Tuan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地理学贡献奖获得者、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美国地理学会Cullum 地理学勋章获得者)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等十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院士和老师近年都曾在人文地理学的课堂上课。其中课程外聘教授胡兆亮、唐晓峰、沈伟烈三位国内著名专家各承担过一学期的人文地理学部门课程。我们今后还将继续与他们保持教学上的合作。

五.教学条件

1.学院专设服务器,为本课程建设大陆第一个“人文地理学虚拟野外实习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学校批准了四项“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见上文)。“人文地理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建设课。在课程建设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3.学校购买了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使用的BLACKBOARD软件,为“人文地理学”建立虚拟课堂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平台。人文地理学课程已经使用该平台四年。

4.人文地理学教研室拥有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教师课题购买的遥感图像库和统计电子统计年鉴、统计资料等资料。

5.拥有一个建立26年的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苏州东山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自2006年建立北京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并筹划与首都师范大学开展合作。

六.课程特色

北师大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特色是“三个课堂并重”,即课程建设以教室课堂、野外课堂和虚拟课堂为平台,围绕“研究方法选择能力”和“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

1、 教室课堂建设——横纵贯通的教学模式

横向贯通的具体实践形式之一: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人文地理学课程。人文地理学课程分别与我校其他院系开展教学联合创新项目六项(见附件8)。这种横向贯通的实践性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横向贯通的具体实践形式之二:聘请十余位国内外著名人文地理学家作为本课程的客座或兼职教授(前文教师队伍部分介绍,也见附件7)。

纵向贯通的具体实践形式之一:与本院开设的本科课程贯通。人文地理学是学科内重要的综合领域。本课程已经与本系开设的本科课程的实质联系。通过这样的贯通教学,使得学生与已经学习的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后续的课程产生了求知的兴趣。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纵向贯通的具体实践形式之二:与本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贯通。目前人文地理学教师的研究生讨论会、读书会全部对本科生开放。每学期平均有30%的本学院本科学生参与到人文地理学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中。本系5年来获得批准的学校本科创新基金项目多为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衍生项目,这与学生参与研究生的教学活动有密切联系。

2、野外课堂建设——面向社会的教学模式

人文地理学野外课堂建设采用了面向社会的教学模式。我们将之总结为“三个面向”。 第一,面向社会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先后与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城区十几个街道办事处、天津泰达集团、苏州新区管委会、苏州东山镇政府、上海浦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建立了10-20年的合作关系。这些行政部门为野外实习提供了很好的接待条件。实习形成的三十余份报告成为实习地的社会经济建设的决策依据。

第二,面向国内兄弟院校。

目前与我们开展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合作的大专院校有华东师大(长达25年的合作)、天津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苏州大学、聊城大学、曲阜师大、枣庄师院、承德师专(见附件9)。此外还有其他校系学生自愿参加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

第三,面向国外大学。

目前已有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地理系(见附件9)、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城市规划系与我校进行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合作。2007年,香港浸会大学也计划与我校开展人文地理学的实习合作。

3、虚拟课堂建设——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

人文地理学虚拟课堂建设有两个部分:其一,已经建立起“人文地理虚拟野外实习网”,该网站是目前国内大学首创(见附件10)。其二,BLACKBOARD软件平台,开发了人文地理学教学课件。(课件简介见附件11)

在虚拟课堂上,多元的交流体现在三方面: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本校与校外交流:目前虚拟课堂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师生交流的第一工具,学生交流学习交流的主要工具。外校师生通过网络进入不同开放级别的虚拟课堂资源,我校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的链接访问其他社会网络资源。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网是全部公开的,课程网站是部分公开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老师先后收到大学教师、大学生,还有一些中学生、中学教师、学生家长对课程网站和野外实习网站的反馈,足以见虚拟课堂的影响范围超出了本校。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学校意见:

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先进,教学内容水平高,将基础性、研究性、实践性有机结合,通过三个课堂的结合,走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改革的新路子。由教学科研骨干力量组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在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方面均有很好的进展。

我校大力推荐该课程申报北京市及国家级精品课程。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专家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39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