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更新时间:2024-01-08 09: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出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能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得到相应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能画出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三视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视图是描述几何体的重要工具,使学生明白看待事物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教学重点:学会从不同方向看实物的方法,画出三视图。 教学难点:画出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研究立体图形的又一重要手段,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与前后知识联系不大,学好本课的关键是尊重视觉效果,把立体图形映射成平面图形,其间要进行三维到二维这一实质性的变化。在由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时,更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所以本节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几何体来降低难度。

教学方法: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多组简单实物、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 设 情 境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 并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赏美景 跨越学科界限,营造一个崭新的教学学习氛围,并从思考“岭”与“峰”中挖掘蕴含的数的区别。 学道理。 新 课 探 利用身边的事物,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组合体, 请三名学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侧、右侧和正前观察,动手画图。 有助于学生积极方观察,并让他们画出草图,其他学生分成三 组,分别对应三个同学,也分别画出所见图形 的草图。 2、看课本13页“观察与思考”。 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潜能,感受新知。 学生观察图片, 究 一 图: 把图片按时间先 后排序。 让学生感知文本提高自学能力。 利于拓宽学生思维。 你能说出情景的先后顺序吗?你是通过哪些特征得出这个结论的? 总结:通过以前经验,我们可知,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图形。 3、从实际生活中举例。 1、感知文本。学生阅读13页“观察与思学生阅读,想象。 把已有经验重新考2”, 图: 新 课 探 究 二 2、上升到理性知识: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俯视图; (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左视图; (3)右正面看到的图形叫主视图; 3、练一练:分别画出14页三种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并回答课本上三个问题。(强调上下左右的方位不要出错) 正面 左面 上面 建构。 学生分组练习, 合作交流。 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体会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 1、连线,把左面的三视图与右边的立体图 形连接起来。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立体图形 新 课 探 究 三 2、归纳:多媒体课件演示 先由其中的两个图为依据,进行组合,用第三个图进行检验。 · 学生自己先独立把由空间到平面思考,得出答案的转化过程逆转后,小组之间合回去,充分利用本作交流,互相评课前阶段的感知,价。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降低难度。 1、考查学生的基础题。 课 堂 反 馈 学生独立自检 简单知识,基本方法的综合 2、用小立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使它的 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搭建这样的几何体, 最多需要几个小立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立方 体? 主视图 俯视图 课 堂 总 结

附:板书设计

1、学习到什么知识? 2、学习到什么方法? 3、哪些知识是自己发现的? 4、哪些知识是讨论得出的? 学生总结出以俯视图为基础,在方格上标出数字。 学生反思 归纳 让学生有成功喜悦,重视与他人合作。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俯视图 教学反思:

从苏东坡的诗词《题西林壁》引,配以多彩的画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辅以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应用,让学生完全处于一种高参与状态。最终实现了素材与实际相结合,经验与挑战相作用,立体与平面相转换。本课中引入了课本中没有而学生也能接受的三个概念: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教者很难把握学生的

左 前 上 主视图 左视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2u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