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更新时间:2024-07-07 19: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禅宗的方式】传统的老师是不让孩子胡诌的,我允许。就像孩子学游泳,我是让孩子先大胆下到游泳池里扑腾。不理解这种方式的家长会说:你怎么不先教会孩子游泳的技术就让下去扑腾?我说如果不先下去扑腾,孩子怎么能够通过认识到的困难而萌生出学习的愿望呢?只有当他因为不会游,并且萌生出了很强的学习愿望时,才能把拉他上来,再根据出现的问题教他所需要的技术,这就是中国古代禅学的学习方式。

在禅宗里,当一个弟子向师父请教的时候,师父一般不会告诉他问题的答案,而是先让他自己参悟。参呀参呀,参的痛苦万分了,实在参不出来,再去找师父,稍加点拨就会迎刃而解。那是真正的解决,不止在认识上,更是在行为里。因为禅宗的弟子首先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他调动了全身的能量、注意力,在心里聚集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没有愿望的人与有愿望的人对于问题的解决是不一样的。要是先把答案告诉他,下一次就会条件反射地等待现成的答案。

我认为,许多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原因之一吧。按照皮亚杰的说法,知识的获取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首先,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再给刺激,使他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通过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但在我国的教育中,老师一般不给孩子这样的过程。

老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时,要先让孩子自己按照要求摸索,等孩子被“折腾”到一定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时,便产生了技术需求,对于技术的渴望,他们便会主动请教老师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老师,就应该制造这种技术的渴求,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有效地技术输入。

【转型的窍门】绘画有个转型期,就是素质教育向技能教育的转变。转型很重要,我国的少儿美术教育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不论孩子多小都直接教给技术,把大学那一套让小孩子来学,这种教法当然用不着转型了,因为一开始学的就是技术,与智慧不沾边。另一种是探索新式教育的,先进行指挥的培养,到了一定的年龄再往过转,转向技术教育。

转型期在我国一直是个难题,“转型”不是“突变”不是将智能教育突然终止,直接进入技术,让孩子拼命临摹范画,直到习惯。这种所谓“转型”,孩子会受不了,会很痛苦,也无法将智慧与技术融合。

转型,就是缓缓地过渡,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转”到技术上来。科学地讲,艺术教育不应该有什么转型期的,应该是在智慧培养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掌握技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让智慧永远处于主导地位,技术不会压倒智慧,从而成为艺术家。那么,为什么还有“转型期”一说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认为,我们国家艺术教育中“应试”的倾向甚至比文化课教育中的倾向还严重。艺术的目的是让人感动的、快乐的、享受的、启迪的。像现在这样,许多画家的画里没有一丝心灵的影子,只有技巧的炫耀,看那些画就象看一块木头,这就是艺术的目标吗?像凡.高,一辈子也没有把技法解决好,比例都画不准,很苦恼,但他成了最了不起的艺术家。如果让凡.高现在来考我们的美院,肯定考不上的。

后来我也想通了,靠我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能改变这个现状的,我也得顺应中国的现实。所以下一届,我就对高考班的孩子进行公式化的训练,让他们成为复印机。我告诉孩子:我这样教你们是错误的,但没办法,老师总得让你们考上大学,上了大学之后,你们要把以前的东西恢复过来。从那以后,孩子高考,又

是连年百分之百。

我真心的盼望这个复印机时代的结束。我希望未来中国的艺术教育能关注人,关注个性与心灵,关注灵魂的感悟,生命的表达。

其实,话又说回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不让他关注技术他也会关注的。孩子大约在12岁之前对于技术还不是太在意,12岁以后便有了强烈的追求技术的愿望。他开始觉得自己是成人了,开始瞧不起儿童画,这是个必然出现的心路历程。这时候你再让他画“大怪鸟”,他会认为这是儿童画的。他的内心很佩服把物像画得跟真的一样,追求这个效果,对于自己达不到、画不像很不满意。

但当你真让他这样做时,一个是,要是搞不好,会把你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智慧因素慢慢丢失;再一个,他会坚持不住,受不了技术训练的折磨。这个问题相当微妙,需要有老师高度的智慧来把握。转型的关键在于:既让孩子进入技术,不使他们感到乏味,还有尽量不破坏孩子的智慧因素。

【技术的输入】再说输入,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教给孩子技术时,是以渗透的方式输入的,不让孩子感觉出来是教技术,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们对技术的过分关注。知识与技术是用来表达思想、心灵的工具,要是过分的强调,就会使孩子把知识、技术看成了“唯一”,唯恐做得不能与老师讲的一样,这样,就会封闭心灵的通道。

输入要根据课堂进度的需要,根据孩子的需要,不能死板的照着预先设定的计划定点、定时地进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见缝插针。

【创造的实现】创造由“创”与“造”两部分组成,“创”固然重要,但“造”也不可或缺。不然,就无法成为创造。“造”要有很强的技术支持,那么,在孩

子还没有完全掌握创造所需要的技术的时候,他怎样实现“造”呢?在学习中实现。

老师要适时地、渗透式的进行必要的技术输入,这涉及到如何将孩子的创意与技能协调的问题,如何使其合二为一水乳交融。

传统的教育在这方面有误区,认为两者很矛盾,所以就导致创意与技能的分家,先让孩子学习“造”的知识,再来训练“创”的能力。孩子小的时候心中充满好奇,不停地在问“为什么”,最适宜这种引导,我们却不做,当大学毕业时或上研究生,才让他们搞课题、搞研究、写论文,因为心灵的“土地”早已冻结,要“创”也来不及了。

我认为,我们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该播种的时候忘了播种,不该播时才想起来。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把技术、创造分家,不专门进行技术训练,而只渗透的原因。

在我们国家,学习知识与技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方面孩子最辛苦,到头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便成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了。我们进化到了这一步,都没有挺直的脊椎骨了,没有正常的眼睛了,没有健全的心理和智慧的脑袋了。于是我们发明“背背佳”把把累弯的脊梁拉直,用仪器纠正眼睛,到心理医生那里诉说,到国外去镀金。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使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再痛苦,不感觉到累呢?有没有方法不使孩子成为一个容器,只有“装”和“倒”两个功能呢?

我的解决办法是制造需求,即对于技术的渴望。有了需求,就等于在孩子心里安装了马力强大的内在驱动,使他们不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而是在渴望的情况

下想方设法地获取创造所需求的技术。

【城堡的建造】这就像我们要孩子建造一个“城堡”。造城堡要用技巧,需要铲子,传统的办法是老师在造城堡之前将所有的技巧以及铲子的操作方法逐条讲解,告诉铲子是干什么的,它有什么样的功能,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怎样挖,怎样拍,怎样抹,让他背10遍,然后测验,看他是不是记住了。孩子对此感到索然无味,老师见状,便会更加卖力的重新讲,硬逼着记住。然后才把孩子领到沙滩上,让他制造。这个时侯孩子的注意力全在铲子上、技巧上,摆弄铲子的功能,而忘了创造,他的创造能力被闲置起来了,早被学习、记忆铲子的过程搞得痛苦不堪了,哪有心情造城堡呢?这个城堡的建造还能愉悦他吗?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只要被闲置起来,就会消失,这就是递减法则。

记忆是不能愉悦孩子的。即使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忘记了还得从头再来,就要重复学习。这样的重复工作不但使孩子更加厌烦,而且占据了他们心智与人格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尤为严重的是,让孩子事先记忆了有关铲子的使用知识,便会倒因为果,阻挡了他们通向探索、思考、想象的道路,使他们失去了创造性运用哪些知识的机会,消除了他们对于“造城堡”这件事情的内在需求。知识无法走进内心,无法与智慧交融。

大致说来,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输入方式呢?比如,我们先不做任何讲解,而是先让孩子去做,可以讲这件事作为刺激,激发他们的热情。甚至先不给他们工具,让他们大胆尝试。哪怕不得要领、一窍不通,哪怕错误百出、一塌糊涂,都没有关系。老师要是能够这样做,孩子的自主意识就会被唤醒,就会不顾一切,全身心投入。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

激励和鼓舞。而另一个教育家曾说:坏的教育是将真理直接告诉孩子,好的教育是引导孩子探索真理。

我们说过“在错误中成长”,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他们的认知过程都是由低向高发展的,所谓“错误”,其实是由低向高、通向正确的必由之路。优秀的教师允许孩子失败。再说,这只是你认为的失败,是不是孩子的失败呢?认知的过程没有失败的概念,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你给孩子提供恰当的帮助,使孩子提升。

孩子来到沙滩,不但对制造技巧一无所知,甚至还不知道需要铲子这样的工具。他们在造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没有技巧的无奈以及缺乏工具的不便,从而产生出心理上的渴求。这是我们可以将铲子悄悄放在他们的手边,他们就会自然的拿起,忘情的使用。而且,每个孩子,由于个性的不同,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使用铲子,技巧就这样的产生了。

当城堡完成之后,我们再与孩子一起讨论:方法对不对?铲子怎样使用效果更好?这时,他们会惊异的发现,呀,原来这样制造效果会更好!铲子在使用上还有这样多的窍门!要是我能掌握这些,下一次就能制造出更棒的城堡了!

放手让孩子自由的探索,他们才会面对问题,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怎么努力都不行,便会产生出强烈的对知识、技术的需求,他们就会来请教,稍加点拨就会恍然大悟。

老师要有耐心等待孩子依靠自己走过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样的“有”是真有,是通过认知的来的,而不是别人给他的。别人给的由于没有认知的过程,只能变成记忆,而通过认知得来的已经融汇了个人的探索、感受和经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而是智慧的结晶。

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很彻底,尤其是不感到痛苦。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便会探索,人要是有了探索精神,你就是不让他成才他也会成才的。 相关内容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的教育》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有话慢慢说》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摘抄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与教的心理探秘》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孩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什么阻碍了师幼情感交流》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美丽的挫折教育》 幼儿教师2000字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师轮流讲座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赏识你的孩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在十字路口》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2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