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9 13: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文档

2020高三一模试卷和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为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紫禁城的营造尺寸和体量标准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斗口”与“材份”。“斗口”是紫禁城古建筑的模数标准。紫禁城内所有的建筑,均以斗口尺寸为基准。所谓斗口,即古建筑斗拱的某个指定位置,该位置的尺寸作为整座建筑尺寸的基准,称为1斗口。比如紫禁城某古建筑,柱子直径为6斗口,柱高为58斗口,那么只要确定1斗口的实际尺寸,檐柱直径、檐柱高度就很容易算出来。紫禁城古建筑梁、柱等所有构件尺寸及建筑的总体尺寸,均由斗口尺寸放大而来。

“材份”是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量大小确定的参考标准。对于紫禁城建筑整体而言,其建筑构造组成基本相同,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技术人员通过材份制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的快速施工。清朝官方的具体做法为,将建筑用材料大小分为十一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斗口尺寸不同。对于不同的宫殿建筑而言,只需确定其用材等级,即可确定其建筑体量大小。

“9”和“5”是紫禁城建筑喜欢使用的数字。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古代工匠在营建紫禁城过程中,巧妙地把“9”“5”融入到建筑中,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比如,紫禁城重要宫殿的建筑如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等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长度方向为9间、宽度方向为5间的布局方式,来体现“九五至尊”的思想。作为明清时期我国政治权力的中心,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土”字形大台基在平面布局上也有“九五至尊”的概念。台基南北相距234米,东西相距130米,二者之比也刚好为9∶5。这无疑又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取材于周乾的《紫禁城数字趣话》)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紫禁城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表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B.紫禁城古建筑的梁、柱等所有构件总尺寸基准为一斗口。

C.数字“9”“5”融入建筑中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

D.紫禁城建筑体量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等级高低的不同。

材料二

紫禁城的布局体现着设计者的诸多智慧。

“□□□□”(甲)的巧思是其中一个明显特征。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金水河经城隆庙蜿蜒而南,一路弯弯曲曲,过武英殿转而向东,过太和门、文渊阁,从东南角楼下流出紫禁城。金水河不但为紫禁城内的人们提供了排水通道,还和景山相呼应,形成了有山有水、山水协调的审美意象。金水河的河面低于紫禁城的地面,紫禁城的主体部分就建在景山和金水河间的向阳台地上。通过景山和金水河,紫禁城在审美意义上做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致。“负阴抱阳”也是紫禁城布局的一个特色。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

最新文档

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这种布局形式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紫禁城布局还有一个特点是“□□□□”(乙)。“取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轴向方向。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工匠依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施工经验总结,即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朝向主要建筑。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均为东西向,面临主房而立。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同时,这种朝向布置体现了紫禁城古建筑在方位的统一性及协调性,毫无杂乱之感。

(取材于周乾的《紫禁城的布局智慧》)

2.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3.下列有关紫禁城“负阴抱阳”布局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均面南而立,背阴而向阳。

B.紫禁城重要宫殿南面开设门窗较多,北面较少。

C.紫禁城背阴向阳的建筑布局适应中国的地理条件。

D.紫禁城“负阴抱阳”的建筑布局符合老子的观点。

材料三

紫禁城建造者具有丰富的智慧。他们采取多个科学的采光方法,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坐北朝南”的布局有利于建筑采光。门窗朝南开的建筑布局称为“坐北朝南”。紫禁城古建筑群中重要的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在建筑南侧通开门窗,北部则大部分为墙体,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建筑采光。太和殿南立面共有11个开间(开间即在长度方向上的柱距),每个开间均设有隔扇门或窗。当隔扇门及窗开启时,殿外的光线很容易照射进来。

屋檐起翘有利于光源的引入。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一般为柱高的1/3左右),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檐。这种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的做法,遮蔽阳光少,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采光。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与现代建筑挑檐有明显区别。现代建筑一般没有大的挑檐,太阳光透过窗玻璃直接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在夏季过量光线射入室内同时会带进大量热量,导致空调能耗的上升。因为窗口亮度较高,给室内的人们带来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干扰。

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挑檐阻挡了大量直射光经由门窗直接射入殿内,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筑地面,经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内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经过挑檐的过滤和遮挡变得柔和。不仅如此,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在夏天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时间照入室内,而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则恰能照入建筑最深处,以获得建筑内部最佳的采光效果。

建筑内部的材料可反射光源。紫禁城宫殿建筑的采光离不开光线在建筑内部的反射,而这种反射作用主要通过墙体和地面材料进行。

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前者经光斜向照射时,给人们以质感强烈的感觉,增加了建筑内部的亮度,且由于光影效果,构件表面会出现明暗变化,显出轮廓;后者当阳光照射到其表面上时,则给人们以质感平淡的感觉,表面会反射出较浅的漫射光。另外,光线射入建筑内部后,由于顶棚的反射率低于地面和墙面的反射率,所以投入建筑内部的光线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因而建筑内部的下方有着清晰的光影,便于人们在其中活动,而建筑内部的上方给人以柔和之感。这些来自地面的自下而上的光与来自其

最新文档

表面的漫射光,使得紫禁城建筑内部光线亮度适宜,达到视觉与感觉的完美相融。

门窗是建筑内部采光的重要通道。紫禁城建筑的早期,门窗都是用纸裱糊的。所用窗户纸质量上乘、采光及防风御寒效果非常好。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海关的开放,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平板玻璃也随之输入我国,并开始使用于紫禁城建筑门窗上。玻璃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紫禁城内的采光条件。

(取材于周乾的《朝向+选材+结构,紫禁城里的采光“黑科技”》)

4.下列关于紫禁城内部设计不利于反光的一项是(3分)

A.光润如玉的地面

B.浅黄色的墙壁

C.质感强烈的立柱

D.青绿色的顶棚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概括紫禁城建筑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观念。(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随园四记

人之欲,惟目无穷。耳耶,鼻耶,口耶,其欲皆易穷也。目仰而观,俯而窥,尽天地之藏,其足以穷之耶?然而古之圣人受之以观,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于止知其所止【1】”,黄鸟且然,而况与人!

园悦目者也,亦藏身者也。人寿百年,悦吾目不离乎四时者是,藏吾身不离乎行坐者是,今视吾园,奥如环如,一房毕复一房生,杂以镜光,晶莹澄澈,迷乎往复,若是者于行宜。其左琴,其上书,其中多尊罍玉石,书横陈数十重,对之时倜然以远,若是者于坐宜。高楼障西,清流洄洑,竹万竿如绿海,惟蕴隆宛暍【2】之勿虞,若是者于夏宜。琉璃嵌窗,目有雪而坐无风,若是者与冬宜。梅百枝,桂十余丛,月来影明,风来香闻,若是者与春秋宜。长廊相续,雷电以风,不能止吾足,若是者与风雨宜。是数宜者,得其一差强人意,而况其兼者耶?

余得园时,初意亦不及此。二十年来,庸次比耦,艾杀此地【3】,弃者如彼,成者如此。既镇其甍矣,夫何加焉?年且就衰,以农易仕,弹琴其中,咏先王之风,是亦不可以已乎?后虽有作者,不过洒?之事,丹垩之饰,可必其无所更也!宜为文纪成功,而分疏名目,以效辋川云。

丙戌三月记。

(取材于袁枚的《随园四记》)

注释:【1】于止知其所止:语出《大学》,黄鸟寻找栖息之地,它知道在哪里停下栖息。【2】蕴隆宛暍:覆盖了高地解除了暑热。【3】庸次比耦,艾杀此地:多次与人合作,清理园子。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高楼障西障:遮挡

B.不能止吾足止: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C.后虽有作者作者:记载随园的人

D.宜为文纪成功纪:记载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尽天地之藏惟蕴隆宛暍之勿虞

B.黄鸟且然对之时倜然以远

C.园悦目者也藏吾身不离乎行坐者是

D.奥如环如竹万竿如绿海

8.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是者于行宜

像这样的情况,随园是适合行走的

最新文档

B.既镇其甍矣,夫何加焉

既然在房梁上加盖了屋顶,我还能再加些什么呢

C.目有雪而坐无风

坐在屋中眼睛可以看到落雪却感觉不到寒风

D.不过洒?之事,丹垩之饰

也不过是做些修建水坝,粉刷墙壁之类的事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从人的欲望谈起,认为眼睛能看尽天地之间。

B.园中的景点排布,是参照孟浩然“辋川别业”而来的。

C.随园幽深回环,适合弹琴读书,吟咏先王的美好品德。

D.作者晚年安居在随园中,表现出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10.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随园的妙处在于和。(2分)

(2)请概括“是数宜者”中的“数宜”的具体内容。(4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归纳概括孔子对于“为政”的思想。(6分)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雨晴至江渡

柳宗元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1】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2】在高树。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1】愚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为“愚溪”。【2】浮槎(chá):水中浮木。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做铺垫。

B.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

C.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后无人撑船,无法渡过涧口。

D.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水落,一写潮涨,各有寄托。

1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B.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最新文档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4.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若夫,”描写天气的恶劣。

(2)面对无情风雨,李清照借“ ,到黄昏、”来抒写内心的愁苦。(3)春雨贵如油。杜甫也曾用诗句表达过类似的情感。“ ,。”

(4)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你如何开导自己?可以引用的古诗词名句,如“ ,”。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共5分)

16.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宝钗掣的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掣的签画的是杏花,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李纨掣的签画的是一支老梅,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签画的是海棠,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黛玉掣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袭人掣的签画的是桃花,诗句是“桃红又是一年春”。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请任选一签,根据原著简要分析签中隐含了掣签人怎样的性格命运。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森林水滴

①我很喜欢在森林中漫步。

②近十年来,我到过好些地方的森林。小兴安岭、庐山、武夷山、三清山,以及广东封开、龙门等处的森林,我这儿并不想写游记,无意一一描绘它们的细部景色。我想说的,是那一片深绿、或者墨绿、碧绿、苹果绿、嫩绿赫然构成层次的山野。你要是登上森林了望哨,在山风呼啸中,看群树摆动,仿佛海洋在翻腾一样;那壮观的景色使人顿然忘却世俗许多的纷扰琐碎的事情,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欢愉。古人类是从森林走出来的。也许我们看到了森林,唤醒了一种原始的、粗犷的感情也说不定。

③在森林里的浓荫下行走,呼吸着比蜜水还甜的新鲜空气,端详着一株株树的英姿,令人不禁想起了国外一位学人讲的这样意思的话:“诗是我辈俗人的作品,大自然的杰作是树,一株树要比一首诗美丽得多!”你看,它们有的是疏朗的,有的是繁密的,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屈曲多姿,各式各样的树显示了各式各样的美。有的树主干上光光洁洁,有的树主干上起了瘿结,攀缘植物和悬挂植物附着在上面,一路开着花,居然直达树梢。在林荫下漫步,有时水珠滴到你的身上,也许是沿着你的面颊流淌,也许是从背脊直下,沁人心脾。每当此际,我总是一点也不忙着把它拭去,而是任由它悄然坠下,享受着一种生活于大自然中难得的情趣。

④森林是宁静的,但也是喧闹的。你如果在里面仔细观察,就会随处发现动物,有时一只啄木鸟在头顶上笃笃笃地啄着树干,有时一只金花鼠翩若惊鸿地跳跃而过,有时成群长尾山雀在空旷处振翮飞翔,它都使人感到生机盎然。你如果在林里审视着树干和树叶,就会发现,森林里几乎到处都有小生物,它们都在忙忙碌碌经营着生活,花式品种纷繁到难以胜计。看似一片宁静的山林,竟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真叫人捉摸不透;它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内涵深厚,像一部你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这也是令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⑤正像海滨渔夫中有许多奇才异能的人一样,森林里也经常活动着许多奇才异能的人。他们能够辨别各种树的特性,什么树能够长什么菌,什么树的汁液可以解渴,什么树的果实可以

最新文档

充饥,他们全都知道。东北的老猎人敢于带着极其简单的工具进入深林,既不愁捱饿也不怕碰到猛兽。大森林就像一座他们可以随时探手可得的仓库似的。有人告诉我,在张家界林区,当一行旅游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捱饿的时候,他们碰上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明原委,叮嘱大伙不必忧心,他马上可以协助解决,便返身走进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来了。当旅游者面有难色,表示不惯吃生鸟蛋的时候,老人嘻嘻地笑着,连声说:“有办法!有办法!”再度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就捧着煮熟的热腾腾的鸟蛋出来了,原来那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一眼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人和物,都太丰富多彩了。

⑥因此,每次到森林里去,我都感到很大的快乐和满足。走进城市的公园,虽然那里有繁花锦绣,但它所激起的欢悦只不过像是一阵轻微的涟漪;而森林,令人从心底掀起的,却是滚滚滔滔的波涛了。

⑦我曾经这样反躬自问:为什么到森林去能引起这种深沉的喜悦?这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有时不是几句话能够解释得了的。它空气清新,使人脱离尘嚣;它有一种莽莽苍苍的粗犷之美,又有一种纤纤细细的灵巧之美。它像一部博大精深的巨书似的,展现在人眼前,使我们一时完全忘却了琐碎扰人的烦忧。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⑧但是细细一想,情形既是如此,又不完全是如此。我们到森林去,所以引起一种绻恋低回的感情,又是因为在理性上,我们知道森林和人类生活存在密切关系。试想,设若森林遭受严重砍伐,引起水土流失,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的事情,放眼看到的是童山濯濯的景象,那将是一种怎样的不幸!伐木丁丁的声音,在今天并非是全可赞美的。

⑨这样一想,我终于能够分析走进大森林时所以感到喜悦的缘由了。原来,除了欣赏宁静,赞美雄浑,领略深厚之外,也还有一种庆幸的心情:“这里还有这么大一片森林!”“没有看到受破坏的景象,真让人高兴!”

⑩这样一想,便觉得自己沉浸在快乐之中。

?但愿在不太久的将来,中国森林的总面积继续逐渐上升。那时,我们一起到森林去徜徉,去欢乐。

1989.3.北京

(取材于秦牧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7.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人心脾森林中凉爽的水滴使人感到舒适。

B.翩若惊鸿金花鼠体态轻盈,行动敏捷矫健。

(惊鸿一瞥不经意的一眼,给人极深的印象。)

C.反躬自问回顾反思省悟。

D.童山濯濯山上草木茂盛。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了作者看到森林壮观之景后内心的难以言说的欢愉。

B.森林中的树有疏朗有繁密,有的亭亭如盖,有的树干上起了瘿结,表现了树木的美丽和丑态并存。

C.作者讲述老猎人和张家界森林老人的故事,表现了森林的独特吸引力以及它的人和物的丰富多彩。

D.文中作者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森林的总面积继续逐渐上升”,那时森林将带给人们更多快乐。

19.文中多次把森林比喻成一部大书,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作用。(6分)

20.阅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最新文档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司马迁与班固,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合称“班马”,就如他们的著作《史记》、《汉书》被合称为“史汉”一样。司马迁及其《史记》,已有诸多褒赞。。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深入与开展,对简练、晓畅的《汉书》,被读书人大为推崇。比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酷爱《汉书》,明朝的几个皇帝对《汉书》也爱不释手,可以说,在众多《汉书》爱好者中,明朝的粉丝级别是最高的。

(1)下列在文段中画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然而,班固的《汉书》却遭受各家的攻诘,后代大多数读书人对他并不认同。

B.虽然《汉书》与《史记》齐名,但是《汉书》的认同度比《史记》要低。

C.班固的《汉书》,虽然后人有些微词,但仍得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认可。

D.虽然对《汉书》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大多数读书人还是表示认同。

(2)划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有以下两种修改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修改方法更好?请说明理由。(3分)

①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读书人对简练、晓畅的《汉书》大为推崇。

②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简练、晓畅的《汉书》得到了读书人的大力推崇。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

②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选取人物,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结合作品具体内容,不少于150字。

③请以“雪”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少于150字。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请以“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②请以“妫水河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写现实生活,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

参考答案2020.03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 (3分)D 3. (3分)A 4. (3分)D

2.(3分)

参考答案:背山面水(前水背山)、取正向心

评分标准:第一个空格2分,第一个空格如果答成:有山有水、山水和谐、依山傍水,等等,得1分。第二个空格1分。概括意思对即可。

5.(6分)

紫禁城喜欢使用“九”“五”数字,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九五之尊,帝王权威至高无上的思想,

最新文档

紫禁城布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紫禁城布局取正向心反应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为至尊”“尚尊尚大”的思想。

答案要点:九五至尊,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中为至尊(尚尊尚大)等等。

评分标准:一点2分,答对三点满分。(只答背山面水、取正向心等现象,答对两个给1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6. (3分)C(修造随园的人)

7. (3分)C(代词,……的地方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标志B.代词,这样;……的样子

D.……的样子;好像……一样)

8. (3分)B(既,已经)

9. (3分)B(王维,不是孟浩然)

10. (6分)

答案要点:①“悦目”“藏身”

评分细则:一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要点:②适合行走适合静坐适合四季居住适合风雨之时游玩

评分细则:一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1.(6分)

参考答案:1.孔子主张用“德治”来治理国家,是为政的根本原则。执政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修养道德确立自己的威信,以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拥护。(统治者若实施德政,老百姓就像众星拱北辰一样拥戴。)

2.实施德政的基本方法,惠民爱民。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

3.实施德政的原因,强调以德化民,以礼育人。(用政令去引导,用刑罚去惩罚民众,老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他们却不会感到犯罪是羞耻的;用道德来教化他们,用礼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不仅懂得做坏事羞耻,还会自觉的遵礼守法走正道。)

评分要点:1.“德政”是孔子的根本主张

2.实施“德政”的方法

3.实施“德政”的原因,以礼育人。

评分参考: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直接翻译原文,可酌情扣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2.(3分)C

13.(3分)B

关于“横”字,北师大王宁先生的解读:“横”由“横向的挡门的横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韦诗中写渡口的小舟,在水面任意地、不定向的浮荡、漂游,表现出诗人的随意自适、怡然自得。

14.(6分)

参考答案: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

韦诗写暮春景物,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冷,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野渡舟横,以动写静,打破了沉寂和悠闲,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评分标准:景1分,情1分,分析1分,每首诗3分。

15.(8分)

(1)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最新文档

(2)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第4小题所填写的古诗词句子,若不在规定的默写范围内,只要符合情境要求,且无错别字,亦可。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

16.(5分)

参考答案:

黛玉的性格:芙蓉“清姿雅质。独殿群芳”,标示着黛玉超凡脱俗、清秀非凡的特质,隐含着敏感、细心、淡泊、易伤感,绝顶聪明,兰心蕙质,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清高孤傲的性格。

黛玉的命运:“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寓意黛玉寄身在泥淖般的贾府中,孤苦、凄冷,最终香消玉殒,寂寞而亡。

评分标准:“性格”概括1分,结合原著分析2分,“命运”概括1分,结合原著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写其他人,与名著内容、人物性格命运相符亦可。

例如:1.宝钗:“任是”,“纵然是”、“即便是”的意思。牡丹是富贵花,艳冠群芳。依作者的本意,"牡丹"纵然是含情不露,也自有她打动人心的魅力。性格:沉稳大度、处事周全,外冷内热。

命运:享受富贵,最终与宝玉成婚,但家族势败、宝玉出家后守寡度日。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

2.探春:(古代以杏花为贵,以杏象征幸福。杏,谐音“幸”,合在一起是夸奖男的志趣高洁合乎乾道,女的贞静端方合乎坤道。易经中说阴阳两仪结合繁衍其昌。--多与少女的姻缘、爱情相关。)“才自精明志自高”,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

性格:敢说敢为、办事练达、在协理大观园时,兴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在抄检大观园时,无所畏惧,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

命运:日边倚云,都是遥远的地方。暗示探春远嫁不归的悲切命运。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7.(3分)D 18.(3分)B

19. (6分)

答案要点:

内容:突出森林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人们沉浸其中,能够忘却世俗的琐碎扰人,内心充满快乐与满足,表达了作者对于森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结构:文中三次出现,构成间隔反复,有一唱三叹之效,强烈表达作者对于森林内涵丰富的赞美。

评分参考:内容分析3分,结构2分,情感1分。

20.(6分)

参考答案:对于森林中壮观的景色、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喜爱与赞美;对人类拥有大片森林可以走进的庆幸;对现实社会中,森林面积逐渐上升、人人都知道理性的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期盼与呼唤。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共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①(2分)C

最新文档

②(3分)

解析:划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有两处错误。第一,语序不当,应先开展,再深入,第二,缺少主语。

参考答案:

选择①首先修改了语序不当的问题,其次,对于缺少主语的问题,去掉“被”,让“读书人”做主语,与后文所陈述的话题“读书人”“人们”一致。

选择②首先修改了语序不当的问题,其次,对于缺少主语的问题,去掉“对”,让“《汉书》”做主语,与上文的话题《汉书》一致。

评分参考:两种修改方法都是可以的,第一个理由1分,第二个理由2分。

22.(10分)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23.(50分)(略)

说明:作文没写题目,扣2分。

附:文言文译文

在人的欲望之中,只有眼睛是没有穷尽的。耳朵、鼻子、嘴巴,它们的欲望都是很容易满足的。眼睛向上观看,向下窥视,能够看尽天地之间的事物,但是这些足以满足眼睛的欲望吗?然而古代的圣人把观看东西这一能力赋予眼睛,也一定会把"艮"授予它。"艮"就是停止。"黄鸟寻找栖息之地,它知道在哪里停下栖息",黄鸟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

园子是用来愉悦眼睛的,也是用来栖身的。人的寿命不过百年,能够愉悦眼睛而又与四季分不开的是园子,能够寄居一身而又不免行走的是园子。如今看我的随园,幽深回环,一间房子看完,一间房子又接着出现,园中参杂着像镜子反射一样的光线,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往来其间,甚感着迷。像这样的情况,随园是适合行走的。房中左置琴,上置书,又摆放一些酒具玉石,书本累积有几十层,面对着这些,内心超然物外。像这种情况,随园是适合静坐的。高楼遮挡园子西面,清流回旋湍急,万竿翠竹犹如绿海一般,在这里不用担心盛夏酷暑。这种情况是适合夏季居住的。透明的玻璃装在窗上,坐在屋中眼睛可以看到落雪却感觉不到寒风,这种情况是适合冬季居住的。园中百枝梅花,十余丛桂花,月光入射,花影分明,微风吹过,可闻花香。这种情况适合是适合春秋两季居住的。长廊相接,风雨雷电交加,也不能阻止我行走。这种情况是适合风雨之时游玩的。这几种适宜居住、游览的条件,得到其中一个,便能基本满足人的需求,更何况全部占有的人的?

我刚得到这座园子的时候,一开始也想不到这些。二十年来,多次与人合作,清理园子,抛弃了一些,也修建了一些。已经在房梁上加盖了屋顶,我还能再加些什么呢?年高近衰,放弃仕途从事生产,在园中弹琴,吟咏先王的美好品德,这也不能够停止吧?后代即使有修造随园的人,也不过是做些修建水坝,粉刷墙壁之类的事,随园必定没什么大的变化。应该写文章记载随园的建成,园中的景点排布,是参照(仿照)王维“辋川别业”而来的。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21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