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5《埃及的金字塔》

更新时间:2024-04-09 19: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5 埃及的金字塔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埋葬、轮廓、精巧、结晶、摩天大厦、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句意思概括和理清层次和段落。 3.在熟读文本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特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了解课文在介绍金字塔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并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进行小练笔,在运用中掌握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作者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听写、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品味语言、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特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拓展小练笔,要学习文中作者介绍金字塔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你都到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名胜古迹?谁愿意把你到过的地方和看到的名胜古迹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指名说)

2.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听了你们的介绍,使我感觉到大自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游览的名胜古迹,今天我带大家走出国门,一起去看一看埃及的金字塔。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预设:埃及的金字塔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叫金字塔?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检查学生能否读准文中易读错的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砌成”的“砌”读音是qì、“轮廓”的“廓”读音是kuò“曝晒”中的“曝”读音是pù。

(2)辨析形近字:砌、沏、彻。 (3)检查学生易写错的生字的字形。

①同位初次检查后,教师根据情况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如“砌”“廓”和 “厦”字,教师可进行范写。

②同位再次检查,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哪儿不像,指导他再写一遍。(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4)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教师出示词语:埋葬 轮廓 精巧 结晶 摩天大厦

②学生在文中找出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细细读句子,仔细品味。 ③理解词语 埋葬:掩埋尸体。 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④学生提出自己读书时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过渡:文中的字词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也会把课文读得很好 。下面我们

就来读读课文吧!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1)同位两人采用喜欢的方式检查朗读,做到认真倾听,及时纠正同位读错、读破的语句。

(2)随机指名读文,看是否读正确、通顺了。 3. 理清课文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1)开火车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提示:根据自然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分段朗读课文。(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点拨概括文章的方法:把各段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

4.回顾课文内容,说说通过读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和大家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进一步引发阅读愿望)

过渡: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金字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吧。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了解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及概貌 1.出示:

自学指导一:

朗读第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外观如何?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自学成果。

金字塔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是“角锥形”建筑,很高很大,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理解什么是“角锥形”?读出文中的有关句子。

3.教师播放在金黄色的沙漠里有巨大的角锥形的金字塔的课件,学生看图、品味。 ①引导学生理解“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巍然屹立:高高耸立的意思。

傲对碧空:就是骄傲地面对着碧蓝的天空。

②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位置,“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4.你能把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读出来吗? (1)学生练读第一段。 (2)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金字塔的位置及概貌,被金字塔的不凡的气势而深深地吸引,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课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剩下的部分。 (四)作业安排

朗读课文,探究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复习导入 1. 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层次,了解了金字塔的位置和概貌,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六)精读感悟2、3自然段 1.出示:

自学指导二:

(1)默读课文第2 自然段,思考: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它为什么叫金字塔?

(2)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

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自学情况。 3.组内交流汇报自学结果。 4.小组代表汇报: (1)汇报第1 个问题。

(2)汇报第2个问题。(读句子,说说体会。) 预设: 汇报一: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可以体会到胡夫金字塔高。

教师相机提示,“这座金字塔”是哪一座金字塔?(指胡夫金字塔)因为埃及金字塔有70多座,作者不可能都一一介绍,所以就用胡夫金字塔来举例说明。通过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胡夫金字塔高)“塔高146米多”你能想象得出有多高吗?我们的教学楼有三层,同学们,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我们的教学楼高十几层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你又会说什么?同样,当你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下面就请你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吧!(学生练读句子,指名读句子。)

小结:这句话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塔的高度,又把塔与我们熟悉的事物“40层高的摩天大厦”作比较,使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更具体。

汇报二: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 (4)指导朗读 汇报三: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提示学生:从“石块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紧密”可以体会出金字塔的精巧。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谁知道这些石块是如何结合起来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也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这样的金字塔真的结实吗?(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3)指导朗读。古代的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真的不可思议,下面请你把你的惊讶读出来吧!(学生练读,指名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过渡:学完了2、3 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4、5 自然段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4、5自然段。 (七)学习4、5自然段 1.出示:

自学指导三:

默读4、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并想一想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找出介绍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句子,并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出建造金字塔的过程,说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自学情况。 3.组内交流汇报自学结果。 4.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相机提示:这部分是围绕“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概括——埃及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后半句是为了引起下文——介绍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所以从结构上来看,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1)指名读建造金字塔的过程。

(2)用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建造金字塔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画解说过程。 (3)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小结:是啊,同学们,这宏伟的外观,精巧的结构以及如何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看出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它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它是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带着敬佩和赞美之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八)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想想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

2.这段第一句与开头哪句首尾呼应?第二句话有什么作用? 3.齐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九)回归整体,品味写法,训练小练笔

1.自由读文,回忆一下:作者是如何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得清楚明白的?都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1)学生读文思考,梳理课文写作顺序及描写方法。指名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及时梳理、点拨、提升。

小结:课文中作者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埃及的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小练笔

学习文中作者介绍金字塔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来介绍你熟悉的事物。

(1)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2)学生读习作,师生评价修改。 3.拓展延伸:

同学们,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民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他们的神话,它们是埃及的象征!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有关于它的种种神秘传说吧!

七、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精巧(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建造过程

智慧的结晶

附《埃及的金字塔》预习单:

班级 姓名

一、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读一读。 温馨小提示: 砌(qì)成 轮廓(kuó) 曝(pù)晒 2.写写课后生字及自己写不好的字,要达到能默写的程度。

3.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轮廓、巍然屹立、埋葬、精巧、结晶、巍然屹立、摩天大厦”等词语的意思。

二、读书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概括下来。

2.读完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吗?

我提出的问题是: 三、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可以是照片、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自学指导,让学生在自学指导的引导下,紧张有序地自学,然后小组汇报、个人汇报,根据学生的自学汇报情况,我适时点拨提升,已经会的不讲,针对难点来点拨、引导,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精读感悟金字塔的宏伟。《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引导学生感悟金字塔的宏伟时,我抓住重点语句“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让学生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结合我们的三层教学楼的高度,去想像40层高的摩天大厦的高度,从而体会到金字塔的宏伟,从语言文字入手,学生们的感悟真切、深刻,使语文学

习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

虽然通过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时间上的安排不很合理,致使学生在感悟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时不太到位。

教学建议:

建议预习单内容再精减,教师上课前收回预习单,针对预习单上的问题,再做有针对性的检查,这样更有价值,更高效,也给课堂教学留下了更多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去体会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16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