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金融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货币银行学部分)

更新时间:2024-05-09 16: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货币银行精简版

第一部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1.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原因。(2010简)/金融中介机构的成因(2003简) 答:金融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其存在的原因是它在经济中发挥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是金融中介机构最基本的职能。这一职能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金融机构作为货币资金的贷出者和借入者的中介,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的利息、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差收入,形成其利润。

信用中介职能实现资金盈余与资金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权,这种使用权的改变,对经济过程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关系。

信用中介职能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执行生产职能的资金,在不改变社会资金总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资金的使用量,扩大再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增长。

信用中介职能可以把社会各阶层的节余收入集中起来,变为可以投入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个人收入是供个人消费之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个人收入不能再当期全部消费掉,总要有一部分节余,作为将来之用。如果没有金融中介机构,这部分节余职能转化为一般的货币储藏。通过金融机构可以把这部分收入集中起来,投入再生产过程并实现增殖,货币转化为资本,扩大了社会资金总量,加速了生产的发展。

信用中介职能可以把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社会再生产中的闲置资金,其闲置期限各不相同,有的闲置时间较长,可能超过几个月和几年,也有的闲置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几天,难以进行运用。但金融机构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金,一部分原来存储的资金被提用了,同时又会有新的闲散资金存储进来,在存取的川流不息的交错中,短期闲置资金也会形成一部分经常可供使用的资金。

(2)支付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是指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服务。如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促进了再生产的扩大。

从历史看,支付中介职能先于信用中介职能。它最早产生于货币经营业时期。货币经营业者在货币保管和办理支付中积存了大量货币,当为求盈利和放款时,才产生了信用中介职能。但支付中介职能的发展,也有赖于信用中介职能。因为只有在客户保存一定存款余额的基础上,才能办理支付。存款余额不足,就会产生向银行借款的需求;银行贷款又转化为客户存款,又需要办理转账支付或提取现金。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相互推进,构成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整体运动。

(3)信用创造功能。信用创造功能是指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创造存款货币,扩大信用规模的功能。金融机构利用其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取现金的情况下,就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信用创造功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货币流通费用。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存款构成了社会货币总量的大部分。通过贷款创造出的存款货币,不需要花费开采、铸造、印刷、运送、保管等一系列费用,只需要在银行电子记录中完成一笔记录。因此,它是最廉价的货币。这样,既节约了流通费用,又提供了经济发展中需要增加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信用创造功能的发挥,使银行可以超出自由资本和吸收资本的总量而扩大信用业务。当然,这种扩大不是无限的,它要受银行现金准备状况和经济发展的信用的客观需要的限制。

2.以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监管的必要性。(2009论)/3.论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2010论)/2.银行监管的内容。(2007简) 答:(1)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

1

①信用风险,又叫违约风险,指贷款到期后,借款方不能归还贷款从而使放款方承受损失的风险。 ②国家风险,指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如在80年代拉美国家发生债务危机时,许多欧美国家的银行都因为在这一地区发放了巨额贷款而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③市场风险,指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类风险在银行的衍生产品交易活动中表现的最明显。由于银行越来越多地介入衍生产品交易,他们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急剧上升,巴林银行的倒闭和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显示了市场风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的严重性。

④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临的风险。

⑤流动性风险,指因银行无力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或正当的贷款申请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⑥操作风险。最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2)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据法律准则和法规程序,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和协调。

(3)必要性

①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从而维护经济的平稳运行,并推动其发展。金融体系具有较高的虚拟性,经营很脆弱,受到外界经济和人们心理预期影响较多。同时一旦发生问题,会造成严重连锁作用,波及经济各个方面。

②促进金融行业开展公平有效的竞争。

③切实保障投资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④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 (4)金融监管的内容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为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预防性监督管理措施;为解决银行资金周转困难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在银行倒闭时为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而采取的存款保险制度。

①预防性监督管理。预防性监督管理采取积极的进攻措施,是金融监管当局最为经常的、持续的和大量的监督管理活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体。包括:登记注册管理、资产流动性管制、业务活动限制、资本充足管理、银行检查、贷款集中程度限制、外汇业务限制等。

②应急措施。任何国家都可能存在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的题。因此,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都要承担紧急救助的责任,并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金融监管当局一旦发现了某一银行有不安全的资产,或经营管理不善时,就立即提请改行高级管理人员注意,以便及时加以纠正或调整,必要时可以宣布改行风险过大的业务活动。

采取上述措施,加入还不能有效制止情况的继续恶化,那么监管当局就有必要采取应急措施。这些措施有:由中央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通过金融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建立特别机构提供资金;在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复合职能的国家,由存款保险机构提供资金;由一个或更多的大银行在官方的支持下提供支援。

除上述措施外,金融监管当局还可以官方任命经理,限期整顿,或全面暂停业务等措施,由当局全面接管,予以强迫监督等。

③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信用秩序,各国是相同的,但具体目的却有单一和复合之分。单一的目的就是保护存款人者的利益(一旦发生银行破产倒闭时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加以干预接管,以维护存款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复合的目的则除了保护存款者的利益之外,还对面临破产的金融机构,提供清偿能力紧急救助或紧急资金援助。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体系的整体设立了一道安全网,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

3.《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与传统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有哪些重要不同?(2006简)

答:《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与传统的银行资本充足率相比,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

2

方面:

(1)在《巴塞尔协议》之前,各国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是按照银行资本同银行总资产的比率计算的,没有考虑各种资产的风险差异。但事实上,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所持有的资产的风险程度。如果一家银行主要持有的是无风险的政府债券,那么它所需要的资本充足率就应该比主要持有企业长期贷款的银行低。《巴塞尔协议》体现了这一思想,它把所有商业银行持有的表内资产按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序并赋予权重,从而计算银行表内的加权风险资产。

《巴塞尔协议》确定的表内资产风险权重共分为四档:①0%,如库存现金、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债权、中央政府作担保或中央政府债券作担保的债权。②20%,如地方政府债券。③50%,如以借款人租住或自住的居住性房产作全额抵押的贷款。④100%,如普通商业贷款。

(2)在《巴塞尔协议》之前,各国在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时未考虑表外资产,但是近年来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急剧发展,银行在表外业务中所承担的风险日益突出,引起了银行监管部分的重视。为了限制银行表外业务的过度膨胀,《巴塞尔协议》将表外业务纳入到银行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其方法是:表外项目信用风险等额=表外项目的本金额×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表内相应科目的风险权重。

《巴塞尔协议》将所有表外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分为五类,并分别确定了它们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①0%,如期限在一年以内,或者可以在任何时候无条件撤销的承诺。②20%,如有海运船货作抵押的跟单信用证。③50%,如履约担保书,投标保证书等。④100%,如普通负债担保、银行承兑担保等。⑤较为复杂的其他情形。

从而,《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

加权风险资产总额=表内加权风险资产+表外项目信用风险等额,其中,表外项目信用风险等额 = 表外项目的本金额×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表内相应科目的风险权重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 总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

并且,《巴塞尔协议》规定,总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4%。 4.什么是资本充足率?该指标的意义何在?(补) 答:(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

巴塞尔协议重新界定了资本构成,规定其包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股本与从税后保留利润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的基础。协议要求银行资本至少要有50%由核心资本组成。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账准备金)、混合(债务/股本)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务等。风险加权资产包括表内加权风险资产和外表项目信用风险等额。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必须保持资本充足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意义

①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指标。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力度。商业银行欲取得较高信誉,扩展业务,就须增加资本额,调整资产结构以保持较高的资产流动比率,这就能在较大程度上迫使银行放弃信贷扩张,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有利于金融宏观调控。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银行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国际化。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性的银行监督管理协议,我国政府已表示接受该协议,因而实施该协议,也是信守我国所做承诺。实施巴塞尔协议还可以促进我国中央银行改进监管模式,从常规性稽核监督向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监管转变,使我国的银行监管系统化、规范化。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实现银行管理的战略转变。巴塞尔协议的实施意味着我国银行必须由注重资产规模向注重资本/资产比率,由注重资产的扩展转向更加注重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从而加快我国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

⑤有利于推动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化。巴塞尔协议是对当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

3

展,它从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的高度衡量和评价银行的实力,以严格的标准强化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

⑥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增强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将推动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向国际大商业银行发展,积极参与竞争。

⑦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法制建设。为了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督,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国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并保障法律的实施。因此,实施巴塞尔协议,不仅本身就是促进我国金融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而且将加快我国金融立法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 5.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结合中国实际分析。(2010论)

答:(1)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其独立性的程度,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动。在过去的传统体制下,一切都实行计划分配,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之日起,就是隶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的权力,其地位也只相当于财政的出纳,甚至在十年动乱期间,把中国人民银行并入了财政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向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转换,人们对中央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热别是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其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虽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逐步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在行使其职能中,其作用还未很好地发挥出来,没有完全满足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实际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货币发行不独立。主要表现在:a.货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务院,而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b.货币发行受财政的制约。c.货币发行受发改委的制约。d.货币发行分散于商业银行,而不是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e.货币发行受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状况制约。

②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上不独立。主要表现在:a.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权在国务院,而不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只有货币金融政策的建议权和执行权。b.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权在国务院,而不在中国人民银行。c.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还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制约。d.在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过程中,受各级地方政府的制约。

③监督和管理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不独立。主要表现在:a.监督管理权限分散,没有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这样,客观上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从而大大削弱了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权力,造成一些管理上的混乱。b.中国人民银行在行使金融监督管理权时,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一是来自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内的干扰;二是各级政府的行政干扰;三是个别个人的干扰。 (3)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只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继续在相关方面提高其独立性:①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财政,不能成为财政的出纳和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②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商业银行,不能成为弥补信贷收支差额的工具;③中国人民银行不应直接对企业、公司分配贷款,防止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的地方化,以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④中国人民银行应独立于发改委,防止货币供应成为弥补计划缺口的工具。

6.论述联系中国实际,试分析负债管理理论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何影响?(2006论)/补:简述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 答:(一)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涉及商业银行如何将其资产在现金、证券、贷款等各种资产持有形式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这是每个银行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显然,资产管理必须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商业银行应尽可能做到:

①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力图使多余的现金资产减少到最低限度。流动性原则要求银行保留足够的现金准备,而盈利性原则又要求尽可能少持有多余的现金,因为它不能为银行带来收益。一个非常普

4

遍的做法是建立分层次的现金准备,也就是在保留一定现金资产作为一级储备的同时,还有持有一定量的高品位债券作为二级储备,从而既可获得债券利息收入,避免资金的闲置,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较容易地将它们变现。

②尽可能购买收益高、风险低的证券。从安全性角度,银行应多投资短期证券;但盈利性原则又要求银行多购买长期证券。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证券期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种较为保守的办法是阶梯法,另一种更为积极进取的方法是杠铃法。

③尽可能选择信誉良好而又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者。银行通常根据“6C”标准来评价各贷款项目,即品德、能力、资本、担保、经营环境、连续性。

④在不损失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资产的多样化来降低风险。 (二)负债管理

在60年代以前,负债规模基本上被认为是由银行以外的力量决定的,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把既定的资金来源,分配到最理想的资产组合中去。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资金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60%以上靠活期存款,因而商业银行难以有所作为,也只能把精力放在资产管理上。

但在6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相对繁荣,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开始上升,社会对贷款资金需求强烈,而吸收存款方面的竞争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美国的Q条例)。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为扩大资金来源,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成功地创造了许多新的资金来源;同时一些非存款的负债渠道,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为银行的自由借款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银行管理理论,即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这种理论强调,只要资产收益大于负债成本,就应该进行主动性的负债,以获取利差收入。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负债渠道,完善银行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和负债成本。目前商业银行可选择的主动性负债渠道主要有: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同业拆借、向国际市场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通过证券回购协议向大企业借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另一类则是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尝试新的负债业务。 (三)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60、70年代之前的银行管理中,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大多被看成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但事实上,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现代的银行家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资产和负债的联合管理,各种联合管理的方法也不断问世。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缺口管理法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所谓缺口管理法,是根据期限或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即缺口,进行分析和管理。以利率指标为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缺口管理战略:①零缺口战略,也就是使浮动利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等于浮动利率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两者之间不存在缺口。在这种战略下,当利率水平上升时,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都将同比例上升,因此,从理论上讲,利率波动的影响能够被完全抵消,银行的收益将保持不变。②正缺口战略,也就是使浮动利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大于浮动利率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正缺口。在这种战略下,利率的上升将使银行的收入增加,利率的下降则使银行的收入下降。③负缺口战略,与前一种战略正好相反,即使浮动利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小于浮动利率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在这种战略下,若利率下降,则银行收益增加;反之则下降。因此银行管理者应根据自己对利率波动方向的判断,选择这三种不同的战略。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则是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监控和管理。它既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自身的一种业务管理方式,也可以作为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一种手段。

我国银行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也于80年代末开始在实践中试行这一管理方法,确定了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备付金比例、单个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对股东贷款比例、贷款质量指标等9个监控指标。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 7.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性质、区别和作用(2004简)

5

到均衡(试想,当产品市场上的超额需求为货币市场上的超额供给所抵消时,可贷资金市场仍是均衡的)。只有在IS-LM模型中,我们才能得出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

(四)政策含义

①储蓄与利率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储蓄增加会降低消费,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下降,从而降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下降。换言之,储蓄的增加造成利率下降需要一个长期的传导过程。而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储蓄增加,可贷资金供给增加,市场利率会立即下降。

②储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凯恩斯提出所谓的“节俭的矛盾”,认为储蓄增加,直接导致消费下降,会降低国民收入水平。而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储蓄增加,会立即降低利率,进而促进投资,反而可能提高国民收入,故不会产生节俭的矛盾。

③利率的自发调节作用: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和投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预期消费量小于收入的增加量。如果不增加投资,收入和预期消费之间的差额就会逐渐增大,充分就业也就难以达到。要增加投资,就必须降低利率。但利率难以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流动性陷阱)。他认为,一方面要靠财政政策的实施来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要靠人为的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而从可贷资金理论出发,得出的结论却是:利率会随储蓄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利率的调整活动要到资本的增加和储蓄的增加相等时为止。因此,该理论主张让市场上的储蓄、投资等实际变量的变化来决定市场利率,再通过利率的波动来调整整个经济的生产和投资,最终必将使经济趋于均衡。 附:古典利率理论

答:其主要思想包括:利率由实际因素投资和储蓄,或生产率与节约率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是资金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这种理论强调的是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11

第三部分:货币政策

1.简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2012简)/结合中国实际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2008论) 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窗口和贴现率及公开市场操作。除此之外,还有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准备金制度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二是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就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而言,一般有三个:①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在金融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同业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以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银行资产对临时性的现金需求弹性系数小,应变能力差,往往在资金流动性需求突发性上升或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供了一个缓冲和保险装置,这也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产生的初始动机。②控制货币供应量。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重要手段。③对以直接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中央银行信用体制而言,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还有助于中央银行进行结构调整。中央银行借助于准备金的缴存集中银行资金,通过直接贷款或调整再贷款等计划分配手段,就可以实施以结构调整为目的的信贷控制。

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②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一般限定为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有些国家,一些高度流动性的资产,如库存现金和政府债券等也可以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③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④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幅度等。

虽然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从未被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加以运用。主要原因是:①法定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同时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②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和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操作手段存在着。 (二)贴现贷款和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即贴现贷款,其利率即为贴现率。相对于市场利率而言,贴现率是一种官定利率,常常用来表达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短期性。它也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贴现率的高低对整个市场利率水平具有引导作用。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贴现资格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贴现窗口贷款主要有三种形式:调节性贷款、季节性贷款和延伸性贷款。调节性贷款用于存款机构的临时性资金短缺,如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或其他其他形式的透支,利率即基础贴现率,低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季节性贷款主要用于筹资能力有限的小银行的季节性资金需求,如农产品收购等,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高于基础贴现率。延伸性贷款则用于援救面临倒闭或经营不善的银行,属于应急性贷款,利率在30天以后与市场利率挂钩。

中央银行总的原则是不鼓励银行频繁地利用该窗口借款。银行也认为,到贴现窗口借款是经营状况不佳,筹资能力低下的标志,因此一般不使用贴现窗口。 (三)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

12

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操作有两种操作方式: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和临时性准备金调节。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就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单向性购入或售出债券,使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得到增加或减少。临时性准备金指中央银行为了消除一些意外因素对银行准备金造成的影响,通过买入债券再卖出,或卖出债券再买入,使存款机构准备金在短期内得到临时性的调节。

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贴现窗口相比,公开市场操作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要求。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主动出击,避免了贴现机制的被动等待,以确保货币政策具有超前性。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④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连续性、经常性及试探性的操作,也可以逆向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四)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与上述三大政策工具侧重于货币总量调节不同,选择性政策工具希望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信贷数量产生影响。选择性政策工具的采用取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条件,一般期限较短,居于补充工具的地位。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除此之外,还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等。

2.再贴现率及作用、局限性,以及我国运用这一政策工具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及解决对策。(补) 答:(1)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时所用的贴现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解决商业银行短期资金不足。再贴现率是中央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再贴现利率的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筹资的成本,从而改变货币供给。当经济过热时一般提高再贴现率,反之经济不振时降低再贴现率。其主要缺点是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被动性。

(2)作用

再贴现率可以通过借款成本和告示效应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

一方面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影响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筹资成本,从而改变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实质上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就是不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限制商业银行的借款愿望,这就是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足额准备金的持有量,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同时,商业银行就会因融资成本上升而提高对企业放款的利率,从而减少社会对借款的需求,达到收缩心道规模和降低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反之,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另外,调整贴现率还有一种所谓的告示性效应,即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有效办法。例如,当经济过热时,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实际上向公众宣布将进行一系列抑制经济过热的措施,在公众中形成物价下跌预期,从而使经济增速下降。此外,银行还可以对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再贴现率进行规定来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 (3)局限性

总的来说,再贴现政策作用温和,既可调节总量,又可调节结构。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对是否申请再贴现有选择权。如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筹资,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

②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当经济很热时,再高的再贴现率也难以抑制经济;同样,当经济不振时,再低的再贴现也不会促进银行贷款的。

③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波动。 (4)我国运用这一政策工具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再贴现这一政策工具在我国的作用太小是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的。首先,我国的社会信用机制不够健全,商业票据的使用不广泛;其次,决定再贴现业务发展的外部设施建设如票据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等

13

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也很滞后;第三,商业信用行为不规范,票据诈骗层出不穷;第四,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扭曲或过强,直接影响了再贴现政策的运用。

(5)解决对策

首先,应当树立社会信用意识,大力推广商业票据的使用,并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票据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其次,应完善外部设施建设;还有,要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大力发展间接调控工具,减少规模指令性控制;还要改革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使再贴现利率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增大央行再贴现的政策效力。 附:什么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答:贴现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或者说,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

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做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

3.辨析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论点,并简述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补) 答:(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认为,当货币政策变动时,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债券,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则增加投资,引起总需求增加,导致产出增加。整个传导过程可表示为: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r(利率)→I(投资)→E(总支出)→Y(收入)。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影响的大小取决于:①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利率的影响;③利率变化对投资水平的影响;④投资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这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这一传导过程中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任意环节出现障碍,都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的减弱或无效。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利率。

(2)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该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银行增加贷款,货币收入增加增加和物价上升,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引致产出提高,直到物价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量完全吸收掉为止。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其中,M→E,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的过程;E→I,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 (二)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信贷配给传导渠道为主,这一过程从经济变量之间的传导关系看,就是主要以数量型工具之间的传导为主,即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影响经济增长和物价。

我国的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工具之间的传导将逐步转向价格型工具之间的传导。这主要表现在,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会越来越重要。另外,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居民资产的进一步积累,汇率传导途径和资产价格传导途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也会逐步显现。

4.金融政策(2005年简)

答:(1)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利率和汇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4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①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总需求的方针策略,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其政策一般是稳定货币供应和金融秩序,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合理的存款利率政策有利于经营存贷业务的银行吸收储蓄存款,集聚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资本的流量和流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用于刺激和约束企业的筹资行为,促进企业合理筹资,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益。

③汇率政策。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其它企业在国际资金融通活动中,必须掌握汇率政策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2)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金融政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会议研究确定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①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

②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资金合理需求。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③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

④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⑤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⑥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贸发展。

⑦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⑧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⑨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15

第四部分:金融风险

1.用金融风险理论分析我国的金融风险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2003论)/2.世界银行通过对中国201年金融市场的调查,总结:中国金融系统整体稳定,但仍存在短期风险。请论述当前中国金融系统存在哪些主要风险及对策。(2012论) 答:(一)金融风险的含义

对于金融风险,我们一般将其定义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训看,金融危机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最终都表现为支付危机,即或是无法清偿到期的国外债务,或是银行系统已不能满足国内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继而进一步导致挤提甚至银行破产。正是基于对流动性重要程度的重视,国外不少货币金融理论著作都将最初的系统金融风险定义为支付链遭到破坏或因故中断所导致的危险现象。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 (1)系统性金融风险

①政策性风险。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造成的金融风险。1997年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家经济政策不当。这些国家为了实现21世纪初建成发达工业国的宏伟目标,不顾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调而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了大量引进外资又过早过快地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同时坚持僵硬的固定汇率制度,最后在国内泡沫经济破灭、资本外逃和国际投机商冲击的内外夹攻之下,只好宣布本币与美元脱钩,任凭本币汇率狂泻。一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②货币风险。指由于物价大幅上涨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风险。严重的通货膨胀会破坏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停止甚至倒退。1988年我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结果引发全国性的抢购风,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市场的普遍疲软,经济发展停滞。货币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没有什么影响,但对那些债权大于债务的银行来说是有风险的。

③国际收支风险。指国际收支失衡引发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墨西哥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稳定比索汇率而进行了高利率政策。但由于墨西哥比索定值过高,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经常项目逆差每年约230亿美元,占GDP的7%,超过国际公认5%的警戒线,外国投资者信心不足并开始抽逃资本,最后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在1994年12月21日宣布比索贬值5%,从而引发了震动全球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2)非系统金融风险

①信用风险。指债务人不履行约定的偿还债务的承诺而造成的风险。由于投资失误、市场变化或债务人有意不偿还债务,会造成企业、银行或个人的呆账损失。1998年,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额达到120多万亿日元,约占贷款总净额的15%,其中70%回收困难或根本收不回来。正是巨额的不良债权使得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企业纷纷倒闭,其中不乏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之类的大银行、大证券公司。 ②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发的风险。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应保证存款人随时提现,如银行现金或可变现资产准备不足或存款人挤兑,则会引发流动性风险。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银行投资股票的资金损失惨重,人们为保全存款纷纷到银行提款,银行无法应付,最后只得由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宣布全国银行放假一周。

③利率风险。指市场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前,拉美国家借了大量浮动利率的美元债务,后来美国为反通货膨胀而实行了高利率政策,拉美国家的还债负担大大增加,使债务危机更加严重。

④外汇风险。指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部分以日元计价偿还的日元外债到期,当时正值日元汇率大幅升值,由签约时的200多日元兑1美元,剧升到90多日元兑1美元,企业由此遭受巨额损失,偿付了比原始债务多1倍以上的债务。

⑤资本风险。指银行资本过小而不能抵补亏损以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的风险。《巴塞尔协议》规定各

16

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2.金融危机理论。(补)

答:根据IMF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外债危机等几大类,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家从各自的认知角度又进一步发展出了众多的金融危机理论。

(一)货币危机理论

①“过度交易”理论(30年代经济危机)

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曾提出过度交易导致货币危机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随着经济的扩张,人们会产生疯狂性投机,即疯狂地把货币转换成真实(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从而形成多度交易,也就是投机家的急功近利。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恐慌和经济崩溃。金德尔伯格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生与危机前的过度交易密不可分。 ②“财政赤字”理论

克鲁格曼提出财政赤字导致货币危机的理论。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存在着大量的赤字(包括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为了弥补赤字,则国内的信贷必然过度扩张。信贷扩张,利率下降将诱使资本外流,甚至出现资本的净流出,引起投资者对于本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抛售本币,增持外币。而这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必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导致国家外汇储备减少,从而使投机者产生政府将无法继续维持固定汇率的预期,并对该国货币实行进一步攻击,最终形成全面的货币危机。 ③“理性预期导致的自我实现”理论(92年英镑危机)

奥布斯特菲尔德等人提出了理性预期导致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他们认为,公众对货币体制的不同预期会产生不同的均衡结果,即使政府并没有执行与某种货币制度相抵触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原可以永远延续下去的某种货币制度也可能因为大家都预期它将崩溃而崩溃。也就是说,理性预期对货币危机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在固定汇率体制下,当人们普遍预期货币将贬值时,政府会发现坚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大于收益,从而会决定放弃固定汇率;当人们预期固定汇率将延续时,政府则会发现坚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小于收益,因而也就不会实行货币贬值。换句话说,政府并不会一味机械地坚持固定汇率,而是会依据坚持固定汇率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相机抉择。而成本与收益的大小又与公众的预期密切相关。 (二)银行业危机理论

①“货币政策失误”理论

弗里德曼通过对1929—1933年大危机中银行业恐慌的分析,认为导致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失误。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而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量。货币供给的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可以使一些小规模的、局部的金融问题发展为剧烈的、全面的金融动荡。弗里德曼还认为,正是美联储在1929—1933年错误地执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进一步减少,货币量的减少降低了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因而才导致了这场大危机。如果当年美联储不收缩货币供给,就不大可能出现金融体系动荡,至少这种动荡不会太过严重。

②“货币存量增速”理论

货币学派的布拉纳尔和梅尔泽尔提出货币存量增速导致银行业危机的理论。他们认为,货币存量增速对产生金融危机有着巨大影响。一旦因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当而导致货币过分紧缩,即使在经济平稳运行时,也会引发金融危机。因为突发性大幅度货币紧缩会迫使银行为维持足够的流动性而出售资产以保持所需的储备货币,资产价格因此而下降,同时利率上升,这又增加了银行筹资成本,危及银行偿付能力,存款人信心也受到打击。如果大批银行因失去流动性和偿付能力而倒闭破产,这必然使货币供给进一步减少,最终使金融机构的破产加速并迅速传播,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③“金融不稳定假说”理论

海曼·明斯基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所坚持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形成于1963年。他认为,投资者怎样形成和运作现金流是关键,如果现金流不能正常运作,金融体系就不稳定,便进而导致金融危机。将投资者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按现金流的未来表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套期保值”(不会负债)。

17

投资者预期在未来的时期中有多少现金流入、支出,将预期的现金流入保证预期的现金支出,即所谓的“套期保值”,以这种方式理财,比较稳健。它主要靠自身的利润和能收回的债权求得资产的流动性,不靠负债,财务杠杆率较低。如果不发生重大变故,这种财务状况一般不会发生支付困难。第二类是投机理财(负债总在且不变)。这类投资者必须靠债务滚动(借新还旧)来维持正常经营。即使他们对未来的现金流入、流出也进行预期,但预期的结果保证不了支出,要保证支出必须借助于负债。第三类称作“庞兹理财”(负债会变得越来越多)。这类投资者一般取得的正常现金流入尚不足支付日常性支出,但为了维持发展就将“后加入者”的“入伙费”(即后来者的投资)充当“投资收益分掉”,分给“先来者”。这种状况旷日持久地发展下去,其结果是债务累计越来越多,潜伏的危机也越来越大。

明斯基进行这样的划分,其意义在于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类投资者在缩小;第二类投资者有发展的趋势,即依靠负债维持其经营是不可避免的;第三类投资者虽不正常,但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投资者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理财方式,便使得经济运行中存在负债经营和债务链,这也构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的金融体系,在这种状况下,一旦遇到现金流不能正常运作的情况,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

④“银行体系关键论”理论

托宾于1981年提出了银行体系关键论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起着关键作用。托宾认为,在过度负债状况下,如果银行能提供贷款,就可以避免债务——通货紧缩过程。但在过度负债的经济状态下,经济、金融扩张中积累起来的风险增大并显露出来,银行可能遭受贷款损失,甚至破产,所以,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必然不愿提供贷款,甚至提高利率、减少贷款。银行的这种行为会使企业投资减少,或者引起企业破产,从而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或使企业被迫出售资产以清偿债务,造成资产价格急剧下降。这种状况会引起极大的连锁反应,震动也极强烈,使本来已脆弱的金融体系崩溃得更快。 ⑤“银行挤兑”理论

戴蒙德和戴维格提出了银行挤兑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中介机构,其基本的功能是将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资产,但正是这种功能本身使得银行容易遭受挤兑。作为金融中介机构,银行的债务主要为短期存款,而其资产通常是向企业和消费者发放的长、短期贷款。当资产价值不抵其债务价值时,银行就失去了偿还能力。当借款人没有能力或不愿偿还债务时,银行的资产价值就可能下跌(信贷风险)。如果一国大部分银行都遭受超越其自有资本的贷款损失,那么银行系统的危机就会发生。最终银行资产总体质量的恶化,可能触发挤兑风潮,因为此时存款者要在银行破产前争着提取资金。由于银行资产有典型的非流动性,挤兑存款就加速了其破产的发生。

另外,银行挤兑也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银行在没有产生资产负债表恶化端倪时,仅仅因为存款者认为其他存款人在提取资金,挤兑也可能发生。卡普林、莱希、基欧等人认为,投资者在信息不完备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预期会产生“羊群行为”。同时他们还解释了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羊群行为为什么是理性的。因为如果每个投资者都拥有一些私人信息,而且也知道其他投资者也拥有私人信息,那么在不能有效分享他人信息的情况下,观察他人的行为便可以获得他人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得模仿他人行为成为一种理性选择。人为阴虚造成的银行挤兑,可能使银行成为特别虚弱的金融机构。个别银行的挤兑不应威胁到整个银行系统,而如果大多数的存款者都认为这是个信号,那么其他银行也都处于危险之中。这时,因哈昂挤兑将会变成银行业恐慌,银行业危机由此产生。

⑥“道德风险”理论

较早提出“道德风险”理论的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他认为,由于政府免费保险且又监管不严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从事风险投资的欲望而很少考虑投资项目的贷款风险。具体而言,银行为防范破产风险,从政府机构或私营保险公司那里购买全部或部分保险,这种保险又被称为显性保险;而存款者断定政府会防止银行破产,即政府会给银行“安全保障”,或是在破产情况下政府会接入并补偿储户损失,被称为隐形保险。然而,保险将不利于银行的自律。因此,国家的这种显性或隐形存款担保变相激励了金融机构去承担超额风险,从而产生银行业危机的隐患。

在此,我们看到“道德风险”问题是货币经济中存在的两难困境的结果:若不存在最后贷款人和存款

18

保险,我们就无法避免金融体系的崩溃;而存在上述保护的话,又难免在金融机构与其客户间以及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 (三)外债危机理论 ①“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1933年,欧文·费雪面对大萧条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繁荣时期,物价和利润水平上升,即鼓励更多的投资,从而进一步鼓励借贷活动。当经济不景气时,借贷者为清偿债务需要将商品廉价销售;债务的清偿使得其存款货币减少,商品廉价销售又使得整个社会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下降(MV=PQ)。进而使企业债务负担增加,企业净值以更大幅度下降,从而引起破产和利润水平下降,进一步造成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破产、失业等现象又会造成人们悲观和丧失信心,这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进一步降低。于是就形成了“债务——通货紧缩”的循环过程。即欠得越多就变卖得越多,卖得越多又欠得越多,最终是“债务越还越多”,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②“资产价格下降”理论

沃尔芬森提出了“资产价格下降”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于债务人的过度负债,在银行不愿提供贷款或减少贷款的情况下,被迫降价出售资产,这就会造成资产价格急剧下降。沃尔芬森认为,资产降价出售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是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提高;另一方面使债务人拥有的财富减少,即按降价后的资产价格估价其净资产减少。这两者都削弱了债务人的负债承受力,增加了其债务负担。而在通货紧缩——货币升值的状况下,债务人不仅出售的资产贬值,而且拥有的资产也贬值。因此,在债务人预期物价继续走低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提前变卖资产还债的倾向。

③“综合性国际债务”理论

苏特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提出了综合性的国际债务理论。他认为:首先,随着经济的繁荣,国际借贷扩张,中心(资本剩余)国家向国外投资,边缘(被投资)国家外债增多;其次,外债的大量积累导致债务国偿债负担加重,逐渐失去偿债能力,并最终爆发债务危机;最后,债权、债务国就债务清偿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边缘半边缘债务国因而得以继续从国际市场上进行融资,但不良的偿债记录限制了债务国的融资规模,直至新周期第一阶段即繁荣阶段的来临。

19

第五部分:资本的流动性

1.资本的流动性是指什么?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考察?(2006简)/5.资本流动的方式有哪些?资本流动的利敝。(2009论)/2.什么是资产流动性,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察?(2010简)

答:资产的流动性是资产增值的原动力,流动性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资源。在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三性”中,效益性是终极目标,而效益性是通过流动性来实现的。可以说,流动性是效益性的源泉和保障。反过来说,如果资产没有流动性,那么资产也就没有效益性。 (一)资本流动性的界定

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价格大量地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它由三个因素决定:①时间因素,即资产转换为现金所花时间的多少。时间越短则资产的流动性越强,时间越长则资产的流动性越弱。②价格因素,即资产转化前后的价格差异。价差越大则资产的流动性越差,价差越小则资产的流动性越强。价格差异其实是资产转换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低,转换效率越高。③数量因素,即在既定时间和价格的基础上实现转换的资产的量的多少,另外量的多少还暗含交易的经常程度。量多则说明转换行为具有经常性、资产的流动性较强,量少则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资产的流动性是时间、价格和数量因素的综合反映,而不单单受制于某一方面。

(二)资产流动性的考察

由于资产流动性是价格、时间及数量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对资产流动性的衡量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单指标衡量

①价格指标,包括资产变现前后的价格差异及价格差异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资产在资产账面价值相等的情况下,变现后的价格差异越大,资产的流动性越差;资产账面价值不等时,价格差异率越大,则资产的流动性越差。如某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变现价格8万元,那么价格差异为2万元,价格差异率为20%。②时间指标,指资产转换为一定数量的现金所要花费的时间。时间越短,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如价值10万元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转换为9万元现金所花的时间分别为十天和半个月,就说明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要强于存货的流动性。③数量指标,指在相同价格和时间的基础上可转换为现金的资产数量。数量越多,则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2)综合指标衡量

由于资产流动性是价格、时间及数量三因素的综合反映,单凭某一指标衡量资产的流动性是很片面的。综合指标衡量是三个单指标加权平均的结果,能综合考虑资产流动性的方方面面,是比较合适的衡量方式。可以按价格指标、时间指标及数量指标的大小赋予资产不同的权重,再按预先确定的权重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得分,最后依据综合得分评价资产的流动性。 (三)资产流动性的利弊

资产流动性与与资产的安全性成同方向变化(利):资产流动性越强,资产的转换时期越短,其流动性风险就越小;资产流动性越强,其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就越小。资产流动性能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越强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资产的流动性与资产的盈利性成反方向变化(弊):资产流动性越强,则资产的盈利性就越差。例如,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同时现金又是一种非盈利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再如,固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但却是盈利性资产,企业的盈利主要靠这些流动性低的资产来创造。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0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