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点

更新时间:2023-11-23 05: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点

作者:李仁甫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1年第09期

亲近原文

每一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教学思维。如果不具备该学科的思维,也许基本过关没问题,但要升堂入室,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恐怕绝非易事。同样,我们教语文,如果不满足于才禀中平,而要给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那么无疑需要具备很好的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思维跟语言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在非语文学科中,语言和人文内容(原意)的运动是单向的,是简单地由语言移动到人文内容(原意);而在语文学科中,语言和人文内容(原意)的运动是双向的。语言和人文内容(原意)之间“双向”运动的特点,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它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这样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语文性”。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牢记语文学科的性质,努力体现“语文性”,那么就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便形成了。简而言之,“语文性”决定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能够兼顾到语言与人文内容(原意),使语言与人文内容(原意)的“双向”运动真正成为可能呢?我们觉得,在文本研习时,要牢牢抓住文本本身,更准确地说是原文。如果我们抓住了原文,就不仅抓住了人文内容(原意),同时也抓住了语言,从而凸显了“语文性”。于是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语文教学思维就是“原文”思维。这种思维,是阅读教学过程所独有的。而对于其他非语文学科来说,往往是得“原意”而忘“原文”,只要逻辑框架顺利地映射到头脑里就行了。如果运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思维来教语文,如果仅仅满足于“原意”或逻辑框架的获得,那么我们就会误入歧途,就会丢失“语文性”。

没有形成语文教学思维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最喜欢丢开原文,而把文本转化为课件,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画、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悦耳动听的配乐,常常忘记了回归原文的路,到头来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会阅读,自然不会热爱文本的语言。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曾针砭这种现象说:“看影视多了,读课本少了;听录音多了,教师朗读少了;其他活动多了,语言活动少了……什么PPT,什么链接,什么网络阅读……似乎大家都有一手。”(《语文的原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相应地,一个教师如果不善于利用语文教学思维积极地影响自己的学生,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则会缺乏语文学习思维。这样的学生最没有耐心接触原文,而认为看一遍《阿Q正传》的电影就等于同名课文的学习就过关了,认为听一遍名家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就相当于同名课文的学习完成了,结果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提高。

常听一些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几乎天天坚持在电视机前观看叙事性强的故事片,并且能够津津有味地讲出一个个复杂离奇的故事情节,但不知为什么,孩子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记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07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