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建立和护理

更新时间:2023-10-23 19: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护理

一、基础知识

? 1、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

? (1)、上呼吸道梗阻

? (2)、保护呼吸道以防误吸 ? (3)、作为清除气道分泌物的通道 ? (4)、为患者提供与呼吸机连接的通道

2、人工气道的主要作用

? (1)、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 (2)、防止误吸

? (3)、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清除 ? (4)、为机械通气提供通道 ? (5)、便于气管内给药

3、人工气道对病人的不良影响

? (1)、防止下呼吸道感染的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 ? (2)、抑制了正常的咳嗽反射 ? (3)、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 ? (4)、病人的自尊受到影响

4、预防人工气道的意外拔除

?

(1)、人工气道意外拔出原因:

– A、固定不当

– B、病人烦躁或意识不清而自主拔管 – C、呼吸机管牵拉 – D、气管切开导管过短 、

?

(2)、预防措施 :

– A、正确固定

– B、检查气管插管深度 – C、适当约束

– D、吸氧管路长度适宜 – E、补救及时

5、建立人工气道,预防下呼吸道的细菌污染 ? (1)、导致原因:

– A、人工气道的建立除去了上呼吸道的防御机能

– B、病人呼吸道清洁机能受到抑制

– C、医源性污染

? (2)、预防措施:

– A、洗手

– B、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 C、定时检查气囊压力 – D、细致有效的口腔护理

二、气管插管技术 (一)、气道评估 1、病史:

(1)既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史; (2)口咽部感染或肿瘤;

(3)面部创伤、颈椎损伤和颅底骨折; (4)头面部或颈部瘢痕;肥胖及颈短;

(5)与舌体肥大相关的疾病,指端肥大症等。

2、常规体检:

(1)困难气道的体征包括张口困难、门齿突起、舌体肥大、颈部活动受限、下颏短

小、颈短。

(2)张口度:分为三度,

正常>3.5厘米约三指, 一度2.5-3.0厘米约2指, 二度1.2-2.0约1指厘米、 三度<1厘米。

(3)颏甲距离指颈部完全伸展时,从下颌骨下缘到甲状切迹的距离。若小于3横指,

则困难插管。

(4)颈椎活动度从上门齿到枕骨粗隆间连线,与身体纵轴之间的夹角,正常前屈165

度,后仰90度,75岁后减少约20%。简便方法为患者应能将下颌触及其胸部,颈部能向后伸展。

(5)气管的体表触诊:在胸骨切迹上中线部位触及气管,检查喉头的活动度,是否

存在甲状腺增大和其他气管旁肿物。

(二)、徒手开放气道,维持气道通畅方法。

头过度后仰位; 双手抬高下颌; 单手提高下颌。

(三)、适应症

急性气道梗阻;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消除能力下降; 气道保护性反射丧失; 呼吸衰竭。

(四)、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1)器械准备 氧源、通气面罩、通气球囊、吸引设备、通气道、喉镜、气管导管、管芯、牙垫、注射器、固定胶布、舌钳、气管插管钳、开口器、石蜡油、局部麻醉药和血管收缩肌药。

成年男性选择8.0号,女性选择7.5号。

(2)患者准备:插管前,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抬高2-3厘米,略后仰。 (3)插管前的麻醉和肌松。

2、操作流程:

备齐用物 → 携至床旁 → 取仰卧位 →头后仰→修正头位→颈部垫小枕→ 标准头位→ 口咽、气管重叠在一条轴线→操作者在头侧 → 镜片从右上角进入 → 悬雍垂(暴露声门第一标志)→暗黑色气管 → 声门呈白色 → 会厌边缘(暴露声门第二标志)→右手持导管插入声门1cm → 拔管芯 → 继续插入(成人4cm、儿童2cm)→套囊注气(6ml~8ml) → 胶布、口塞 → 通气试验 → 塞牙垫、退喉镜→妥善固定 →听呼吸音→用简易呼吸器 → 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3、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 (1)与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并发症

误吸,将可能导致低氧血症、肺不张、肺部感染;

创伤性并发症,如牙齿和口唇损伤、喉镜气管移位或破损、声带损伤、鼻出血、导管进入颅腔;

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 导管误入食管;

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自行拔管。

(2)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

导管阻塞或打折;

导管意外脱出或通气管路脱离; 导管耐受不佳;

气管粘膜缺血或纤毛损伤;

导管在留置过程中由于患者运动或医疗误操作时导管进入食道或一侧支气管,导致缺氧。

(3)拔管并发症:

喉痉挛; 误吸; 喉疼痛;

喉或声门下水肿; 喉溃疡; 气管狭窄; 声带麻痹;

杓状软骨脱位。

三、气管切开 1、优点:

(1)死腔小,改善通气的效果明显;

(2)解放口鼻咽腔,易于护理,减少误吸,降低喉功能损伤的危险性; (3)管径粗短,易于痰液引流;

(4)患者耐受性好、感觉较舒适,放松气囊、封闭导管后可发音。

2、适应症:

长时间机械通气; 喉外伤; 气管异物;

面部和口腔创伤;

舌底、咽喉部手术后。 口咽部感染等。

3、并发症:

(1)气管切开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出血;

导管堵塞或脱出; 气胸和纵膈气肿; 皮下气肿; 喉神经损伤。

(2)气管切开的远期并发症:

伤口感染; 肺部感染; 气管食管瘘; 声门下水肿或狭窄。

四、人工气道的维护和管理 1、导管固定:

(1)作用:防止脱出或插入过深;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黏膜。

(2)经口插管固定 采用双条胶布交叉固定,一端缠绕于导管和牙垫上,另一端黏

贴于患者面颊。牙垫比导管粗,防止导管咬扁。

(3)气管切开采用寸带固定,将套管系于颈部,寸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2、气囊管理

气囊压力17-23毫米汞柱。临床中采取测定最小封闭压(定义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气囊压力)

方法:

将听诊器放置于颈部喉水平,给气囊充气,直至完全不漏气; 逐渐从气囊抽气,每次0.25-0.5毫升;

对于接受正压通气患者,当吸气压力达到峰值时出现少许漏气为止,再向气囊注入0.25-0.5毫升气体,此时为最小封闭压。

对于自主呼吸或接受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患者,抽气直到呼气早期或中期出现少许漏气时,再注入0.25-0.5毫升气体,即为自主呼吸患者的最小封闭压;

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若发现漏气、气道压力或潮气量发生变化,应重新确定最小封闭压。

五、其他通气道 1、口咽通气道:

插入口腔内,尖端超过舌体后部,解除由舌体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口咽通气道长度标准为其上缘至尖端的垂直距离。选择时其长度应超过下颌角至口唇的距离,遵循宁长勿短的原则。

对于气道保护性反射正常的患者,慎用口咽通气道。

2、鼻咽通气道:选择合适的长度,略超过鼻孔至下颌角最合适,应绝对避免鼻咽通气

道过长。主要并发症出血、感染。

3、面罩加压通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zy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