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17 12: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西蒙认为, 。

A.管理就是决策 B.管理就是制定并执行计划 C.管理就是组织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 。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 。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动.

4、它是一个网络系统,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即 。

A.决策 B.控制 C.协调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表态的协作过程。

2.组织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互性和变动性的特征。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4.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

的核心是计划。

三、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四、简答题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二重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过程的自然需要,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2、组织外部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

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条件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性,它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交叉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无论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变动性。组织外部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3、组织外部环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征、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家的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科学技术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4、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略)

第二章

一、新时期选择题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为重要标准。

A. 感情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C.效率的逻辑

2.经验学派主要通过分析经验为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 。

A.经济教学 B. 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生之间的联系,产生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用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2、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三、名词解释

行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四、简答题

1.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职工是“社会人”。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强调金钱并非是刺激职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个体户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2.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体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2)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储存的关系。

(3)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略)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总是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2.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

A.目标 B.策略 C.规划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亦即规定了行动的时间顺序。程序既是行动的指南,也是思想的指南。

2.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之间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专项计划的安排应以综合计划为指导。

三、名词解释

1.计划工作: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级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法:它是利用网络理论,制订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评价、审定的一种计划编制方法。

四、简答题

1.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2)主导性:管理其他职能的效用发挥如何,首先取决于计划工作。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对组织目标所做贡献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要的费用和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制定计划要讲求效率,不仅要经济方面来考虑,而且要从非经济方面加以考虑。

2.计划可以分为多少种类?

(1)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目的、愈来愈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划、规则、预算。

(2)按企业管理职能可以分为:专题计划和综合计划。 (3)按计划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计划和综合计划。 (4)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计划、执行层管理计划、作业层基层管理计划。

(5)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3.计划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什么是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计划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是在每次编制和修订时,都要根据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将计划向前延伸一段时间,使计划不断滚动、延伸,所以称为滚动计划法。

第四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于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 。

A. 技术创新 B.信誉至上 C.创造顾客

2.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3、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门票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序可达到 。

A. 55% B.56% C.57%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三、名词解释

1、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

2、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

营思想的具体化。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四、简答题

1、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至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2、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3、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优点:

(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4、试述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它的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做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2、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A. 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2、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中取的。

三、名词解释

1、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

2、宏观经济预测:主要是对社会总供给、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就业善等的分析和推断,这是为政治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等服务的。

3、微观经济预测:主要是指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所做的各种经济预测。

四、简答题

1、 预测具有哪些作用?

(1)为企业计划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 (3)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 (4)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2、预测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1)按预测范围的不同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2)按预测内容的不同分为:市场预测、收预测、经营绩效预测、经济形势预测。

(3)按预测性质的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4)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3、预测的方法和多少种? (略)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谋略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

A.战略决策 B. 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2、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县城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 。

A.风险型决策 B. 不确定型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应运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特尔菲法属定量决策。

三、名词解释

1、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在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所预测达到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决策具有什么特征? 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性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特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2)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而且决策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才会有决策。决策是通过解决某些问题来达到目标。

(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如果无法制定方案或只有一个方案,那

就失去决策的意义了。

(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

(5)过程性。决策既非单纯的“出谋划策”又非简单的“拍板定案”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6)科学性。科学决策并非易事,它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我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科学性并非否认决策有失误码,有风险,而是要善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要尽量减少风险,这是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内涵。

2、决策的类型有多少种? (略)

3、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满意原则。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满意”决策,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高下级单位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理。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4、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决策者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除要掌握决策原则外,还必须遵循正确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首要环节。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序,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2)拟定备选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是对众多方案进行取长补短的重新组合,形成两个以上新的备选方案。

(3)评价备选方案。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组织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

5、决策方法有多少种?

决策方法包括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在把握事物内在本质联系基础上进行决策的方法。定性决策方法有: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哥顿法和其他定性决策法。

定量决策方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先决策方案的决策方法。

根据数学模型涉及问题的性质(或者说根据所选方案结果的可靠性),定量决策方法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三种。

五、计算题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2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600元。试用盈亏平衡点法确定其产量。

解:根据盈亏平衡公式:Q=F/(P-V)

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1000000/(1600-1200)=2500(件) 当产量大于2500件时,企业就会有盈利;少产量小于2500件时,企业就会亏损。

2、例如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滞销 概 率 损益值 方案 一般 0.3 50 60 畅销 0.5 100 150 0.2 10 0 甲方案 乙方案 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解: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

甲方案的期望值=10×0.2 +50×0.3+100×0.5=67 乙方案的期望值=0×0.2+60×0.3+150×0.5=93 乙方案的期望值是93,大于甲方案的期望值67,因此,选择乙方案。

滞销10×0.2

○ 一般50×0.3

畅销100×0.5

甲方案 ○ 乙方案

滞销0×0.2

○ 一般60×0.3

畅销150×0.5

3、某公司拟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因不同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也各不相同。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分别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中法选择最佳方案。(假设最大值系数为0.7)

各方案损益值表 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 案 A B C 畅销 一般 滞销 60 80 110 40 50 40 25 0 -30 解:(1)冒险法:即大中取大法 max{60 80 110}=110

所以选择C方案为最优方案。 (2)保守法:即小中取大法 max[25 0 -30]=25 (3)折中法:

最大值系数是0.7, 所以最小值系数就是1-0.7=0.3 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 A方案:60×0.7+25×0.3=49.5 B方案:80×0.7+0×0.3=56 C方案:110×0.7+(-30)×0.3=68

C 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68,是最大值,所以选择该方案为最优方案。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题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 徐福生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西蒙认为, 。

A.管理就是决策 B.管理就是制定并执行计划 C.管理就是组织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 。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 。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动.

4、它是一个网络系统,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即 。

A.决策 B.控制 C.协调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表态的协作过程。

2.组织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互性和变动性的特征。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4.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三、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四、简答题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二重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过程的自然需要,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2、组织外部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

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条件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性,它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交叉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无论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变动性。组织外部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3、组织外部环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征、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家的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科学技术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4、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略)

第二章

一、新时期选择题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

组织是以 为重要标准。

B. 感情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C.效率的逻辑

2.经验学派主要通过分析经验为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 。

A.经济教学 B. 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生之间的联系,产生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用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2、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三、名词解释

行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四、简答题

2.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职工是“社会人”。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强调金钱并非是刺激职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个体户的满足,也是非

常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2.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体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2)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储存的关系。

(3)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略)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总是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2.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

A.目标 B.策略 C.规划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亦即规定了行动的

时间顺序。程序既是行动的指南,也是思想的指南。

2.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之间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专项计划的安排应以综合计划为指导。

三、名词解释

1.计划工作: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级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法:它是利用网络理论,制订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评价、审定的一种计划编制方法。

四、简答题

1.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2)主导性:管理其他职能的效用发挥如何,首先取决于计划工作。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对组织目标所做贡献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要的费用和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制定计划要讲求效率,不仅要经济方面来考虑,而且要从非经济方面加

以考虑。

2.计划可以分为多少种类?

(1)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目的、愈来愈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划、规则、预算。

(2)按企业管理职能可以分为:专题计划和综合计划。 (3)按计划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计划和综合计划。 (4)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计划、执行层管理计划、作业层基层管理计划。

(5)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3.计划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什么是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计划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是在每次编制和修订时,都要根据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将计划向前延伸一段时间,使计划不断滚动、延伸,所以称为滚动计划法。

第四章

二、 单项选择题

1.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于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 。

A. 技术创新 B.信誉至上 C.创造顾客

2.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3、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门票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序可达到 。

A. 55% B.56% C.57%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三、名词解释

1、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

2、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

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四、简答题

1、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至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2、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3、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优点:

(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4、试述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它的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

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做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2、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A. 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2、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中取的。

三、名词解释

1、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

2、宏观经济预测:主要是对社会总供给、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就业善等的分析和推断,这是为政治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等服务的。

3、微观经济预测:主要是指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所做的

各种经济预测。

四、简答题

2、 预测具有哪些作用?

(1)为企业计划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 (3)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 (4)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2、预测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1)按预测范围的不同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2)按预测内容的不同分为:市场预测、收预测、经营绩效预测、经济形势预测。

(3)按预测性质的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4)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3、预测的方法和多少种? (略)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谋略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

A.战略决策 B. 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2、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县城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 。

A.风险型决策 B. 不确定型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应运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特尔菲法属定量决策。

三、名词解释

1、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在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所预测达到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决策具有什么特征? 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性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特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2)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而且决策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才会有决策。决策是通过解决某些问题来达到目标。

(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

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如果无法制定方案或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决策的意义了。

(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

(5)过程性。决策既非单纯的“出谋划策”又非简单的“拍板定案”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6)科学性。科学决策并非易事,它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我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科学性并非否认决策有失误码,有风险,而是要善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要尽量减少风险,这是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内涵。

2、决策的类型有多少种? (略)

3、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满意原则。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满意”决策,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高下级单位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理。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4、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决策者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除要掌握决策原则外,还必须遵循正确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首要环节。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序,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2)拟定备选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是对众多方案进行取长补短的重新组合,形成两个以上新的备选方案。

(3)评价备选方案。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组织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

5、决策方法有多少种?

决策方法包括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在把握事物内在本质联系基础上进行决策的方法。定性决策方法有: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哥顿法和其他定性决策法。

定量决策方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先决策方案的决策方法。

根据数学模型涉及问题的性质(或者说根据所选方案结果的可靠性),定量决策方法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三种。

五、计算题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2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600元。试用盈亏平衡点法确定其产量。

解:根据盈亏平衡公式:Q=F/(P-V)

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1000000/(1600-1200)=2500(件) 当产量大于2500件时,企业就会有盈利;少产量小于2500件时,企业就会亏损。

2、例如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滞销 概 率 损益值 方案 一般 0.3 50 60 畅销 0.5 100 150 0.2 10 0 甲方案 乙方案 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解: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

甲方案的期望值=10×0.2 +50×0.3+100×0.5=67 乙方案的期望值=0×0.2+60×0.3+150×0.5=93 乙方案的期望值是93,大于甲方案的期望值67,因此,选择乙方案。

滞销10×0.2

○ 一般50×0.3

畅销100×0.5

甲方案 ○ 乙方案

滞销0×0.2

○ 一般60×0.3

畅销150×0.5

3、某公司拟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因不同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也各不相同。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分别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中法选择最佳方案。(假设最大值系数为0.7)

各方案损益值表 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 案 A B C 畅销 一般 滞销 60 80 110 40 50 40 25 0 -30 解:(1)冒险法:即大中取大法

max{60 80 110}=110 所以选择C方案为最优方案。 (2)保守法:即小中取大法 max[25 0 -30]=25 (3)折中法:

最大值系数是0.7, 所以最小值系数就是1-0.7=0.3 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 A方案:60×0.7+25×0.3=49.5 B方案:80×0.7+0×0.3=56 C方案:110×0.7+(-30)×0.3=68

C 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68,是最大值,所以选择该方案为最优方案。

《管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主体是( )

A、战略 B、员工 C、管理者 D信息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这里的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

A、复杂性 B、有效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3、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 )

A、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C、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D、计划、决策、协调、激励、控制 *4、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 )

A、科学性和艺术性 B、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C、历史性和实践性 D、一般性和多科性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包括( )

A、领导者角色 B、代表人角色 C、监督者角色 D、发言人角色 E、谈判者角色

*2、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 )

A、写作技能 B、专业技能 C、人际技能 D、学习技能 E、概

念技能 三、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学 四、简答题

简述管理学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

结合实际,论述掌握管理两重性的意义。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2、组织理论之父是指( )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3、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是指( )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4、提出管理十四项原则的是( )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5、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6、提出重视人的因素的是( )

A、条件反向试验 B、霍桑试验 C、铁锹试验 D、工厂照明试验 7、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的学派是( )

A、管理过程学派 B、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C、案例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8、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学派是( )

A、权变理论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管理科学学派遣 D、管理过程学派 二、名词解释

1、例外原则; 2、“跳板”原则;3、霍桑试验 三、简答题

1、简述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单分析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

第三章 组织及其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等指的是( )

A、经济环境 B、政治和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2、国家制定和颁布《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来约束企业行为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是指( )

A、经济环境 B、政治和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3、一些社会习惯和整个社会所持有的价值观以及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实际实行的行为准则等,是指( )

A、经济环境 B、政治和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

*4、新产品、新机器、新工具、新材料乃至新服务层出不穷,给人们带来的是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生活水准和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是指( )

A、经济环境 B、政治和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5、一个有效的组织,能够发掘人的长处,中和人的短处,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是指( )

A、组织的凝聚功能 B、组织的协调功能 C、组织的制约功能 D、组织的激励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组织的功能包括( )

A、凝聚功能 B、协调功能 C、制约功能 D、激励功能 E、获利功能

*2、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源来进行,一般包括( )

A、人力资源 B、物力资源 C、财力资源 D、技术资源 E、信息资源

3、一般环境因素包括( )

A、经济 B、政治 C、顾客 D、法律 E、社会 4、具体环境因素包括( )

A、技术 B、全球化 C、顾客 D、竞争者 E、供应商 5、属于一般环境中经济因素的有( )

A、购买力 B、利息率 C、风俗习惯 D、社会总体价格水平 E、失业率

三、名词解释

1、组织; 2、正式组织;3、非正式组织 四、简答题

分析组织的环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一般会用什么方法?

第四章 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计划工作中强调抓住关键问题的是( )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理

*3、计划工作中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是指( )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理

4、确定合理的计划期限遵循了计划工作的( )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理

5、计划工作要讲求效率,是指计划工作的( )

A、主导性 B、经济性 C、目的性 D、普遍性 *6、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确定目标 B、确定备选方案 C、明确计划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

D、改变航道原D、改变航道原D、改变航道原 D、估量机会 1、计划工作的特征包括( )

A、统一性 B、主导性 C、有效性 D、目的性 E、普遍性 2、属于计划工作原理的有( )

A、责权利一致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职务明确原理 E、限定因素原理 三、论述分析题

一个完整的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个完整的计划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试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第五章 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 )

A、边际分析法 B、主观决策法 C、科学决策法 D、计量决策法 *2、越是组织的上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略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 B、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 C、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 D、战略的、非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 *3、一般说来,越是组织的下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略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 B、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 C、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 D、战术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 *4、能够找到最优方案的决策属于( )

A、满意决策 B、理性决策 C、有限理性决策 D、合理决策 5、在决策的“软技术”方法中,不讨论决策问题本身,而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类似问题的决策法是( )

A、头脑风暴法 B、方案前提分析法 C、哥顿法 D、德尔菲法 *6、在决策过程中,采用“咨询表”的形式,多次重复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 )

A、头脑风暴法 B、方案前提分析法 C、哥顿法 D、德尔菲法 7、对于经常发生的、决策目标明确的判断标准清楚的问题所做的决策,一般是( )

A、简单决策 B、标准化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决策的依据有( )

A、历史依据 B、事实依据 C、价值依据 D、环境依据 E、条件依据

2、进行决策,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

A、满意原则 B、系统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集团决策原则 E、创新原则

3、按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

A、高层决策 B、基层决策 C、战略决策 D、战术决策 E、业务决策

4、按决策的可控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程序化决策 E、追踪决策 三、简答题

1、什么叫决策?它有哪些特点? 2、如何区别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四、计算分析题

某厂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有三个可行方案供选择:一是新建一个车间,二是扩建

原有的一个车间,三是改造原有的一个车间。今后市场此种新产品可能出现高要求、中需求、低需求三种情况,每种情况在三种需求下的相应收益如下表所示,假设三种需求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5、0.3、0.2。试用决策树法分析,哪种方案最好?

单位:万元 方案 高需求 新建 扩建 改建 60 52 30 自然状态 中需求 30 33 25 低需求 -28 -15 18 第六章 组织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没有实行管理分工的组织结构是(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型 C、职能型 D、直线型 2、被称为“斯隆模型”又采用“集中政策,分权经营”的组织结构是(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型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3、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 )

A、大型组织 B、中型组织 C、需要职能专业化分工的组织 D、小型组织

4、职能型组织结构的最大缺点是( )

A、横向协调差 B、不利于培养上层领导 C、多头领导 D、沟通

困难

5、在现实中,不存在纯粹的( )组织结构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型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6、当管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与其下属的关系数是呈( )级数增加的。

A、算术 B、倍数 C、几何 D、线性 7、组织规模一定条件下,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呈( )

A、正比 B、反比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8、为了达到管理有效,管理层次应尽可能(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依具体情况而定 *9、容易导致“隧道视野”的部门划分方法是( )

A、按职能划分 B、按地区划分 C、按产品划分 D、按对象划分 10、部门划分主要是解决组织的( )

A、纵向结构问题 B、纵向协调问题 C、横向结构问题 D、横向协调问题

*11、最普遍采用的部门划分方法是( )

A、按产品划分 B、按时间划分 C、按职能划分 D、按地区划分 *12、高层管理,由于工作复杂多变,因此其管理宽度( )

A、宽些 B、窄些 C、宽窄没有太大关系 D、不受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有( )

A、技术 B、文化 C、战略 D、人力资源 E、组织规模 2、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有( )

A、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 B、吸收专家参与管理 C、管理者在其管理辖范围内有绝对职权 D、“一个人、一个头” E、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3、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

A、统一指挥 B、“集中政策,分散经营”C、管理人员分为直线和参谋人员 D、高度集权 E、灵活性强

4、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有( )

A、灵活性强 B、适应性强 C、稳定性好 D、便于沟通 E、有利于接受新观念、新方法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合于( )

A、小型组织 B、现场管理 C、跨国公司 D、大型组织 E、中型组织

6、直线型组织结构适合于( )

A、小型组织 B、现场管理 C、跨国公司 D、大型组织 E、中型组织

7、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适合于( )

A、小型组织 B、现场管理 C、跨国公司 D、大型组织 E、中型组织

8、扁平结构的优点有( )

A、缩短了上下级距离 B、信息纵向流通快 C、严密监督下级 D、横向协调容易 E、管理费用低

9、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 )

A、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B、授权情况 C、面对问题的种类

D、管理人员的数量 E、计划的完善程度 三、名词解释 1、职位;2、管理幅度 四、简答题

1、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及原则有哪些? 2、比较集权制与分权制模式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由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磁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案例,要求从组织结构设计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

第七章 组织构建中的人员配备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学中的人员配备是( )的配备

A、全体员工 B、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一线员工 2、能够保持组织获得长期竞争能力的资源是( )

A、人力 B、物力 C、财力 D、信息

3、组织越是想要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责权利相一致,是指( )原理

A、责权利一致 B、用人之长 C、公开竞争 D、不断培养 4、让管理者全面了解组织的不同的工作,得到不同经验,有助于培养管理人员的方法是指( )

A、理论培训 B、职务轮换 C、提升 D、辅导 5、孔茨认为,考评管理人员的最合适的标准是( )

A、合作精神 B、工作习惯 C、管理的基本原理 D、管理的基本职能

6、管理人员的选拔,无论内升还是外聘,都要鼓励( )。

A、毛遂自荐 B、尽展所能 C、搞好人际关系 D、公开竞争 *7、衡量一个人能否被提升的最合理的依据是( )

A、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B、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高低 C、在现有职务中表现的才能高低 D、文凭高低

8、成功的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

A、德才兼备 B、具有管理能力 C、符合“四化”要求 D、具有管理愿望

*9、在多种人员考评基准中,实用性较强、较为客观的标准是( )

A、管理者个人品质 B、管理者的文凭 C、管理的基本原理 D、可考核的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 )

A、各项管理职能中居于主导地位 B、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 C、提高了组织的灵敏性

D、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E、适应了外部环境变化 2、人员配备包括的内容有( )

A、选人 B、职位设计 C、评人 D、育人 E、沟通 *3、内部提升的优点是( )

A、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其是否适合新的工作 B、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 C、可避免“近亲繁殖”

D、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

E、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可判断其效益如何 4、外部招聘的优点是( )

A、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 B、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需求 C、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 D、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其是否适合新的工作 E、可避免“近亲繁殖”

5、培训的方法有( )

A、理论培训 B、参观考察 C、在“副职”上培训 D、职务轮换 E、安排临时职务 三、名词解释

1、职位;2、管理幅度。

四、简答题

1、人员配备的原则有哪些? 2、管理人员的培训目的是的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以及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认识到要转变观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培训是先导。过去,企业搞过不少培训,但基本上是临时聘请几个知名专家,采用所有员工参加、上大课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疏于控制。培训过后,有人认为在工作中有用,有人认为没有什么用,想学的没有学到;也有人反映培训方式太单一,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等等。

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你该如何管理公司的培训工作?

第八章 组织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论及组织文化理论的管理学家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巴纳德 D、梅奥 *2、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价值观念 B、规章制度 C、组织观念 D、职业道德 *3、在组织管理中,强调人是整个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指的是( )

A、组织的人本文化 B、组织的企业精神 C、组织的情感 D、组织的团队精神

4、能使组织员工感到“大家庭”温暖的组织文化作用是指( )

A、导向作用 B、整合作用 C、约束作用 D、凝聚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z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