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个人笔记,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4-05-29 10: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 播 学 教 中 南 大 学

WS070809 2012.11.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历年试题:

2010年,请归纳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 (一)传播(名词解释):

传播( communication )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人的社会化意义构建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或组织间关系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基本机制。学界对传播的界定十分多元,一般可以分为“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互动关系”说(强调传播的双向性)、“信息符号”说(强调“传播”是以信息符号位中介的活动)、“目的、刺激反应”说(强调传播的目的性)等等。传播的主要类型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二)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社会学科,主要特征有边缘性、交叉性,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有着广泛而多元的联系。历史来看,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研究主要分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根据多种标准进行划分,比如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以及传播效果;传播技术、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性和社会信息传播的价值型问题;人类传播史、人类传播的形态和人类传播的过程等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包括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两个方面,也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研究。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和卢因。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施拉姆。

- 1 - / 98

(三)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学科,重点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新闻学的内容看:它可以分为理论、历史、业务三部分。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以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为支点,“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工具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等的关系。”这两门学科有着不同的生长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文化积累。

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有各自质的规定性,它们之间的差别如下:

1.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背景差异极大。新闻学是在媒介产生并运作之后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政党报的风行为新闻学的产生奠定了其初始的政治背景。在我过,这种情形尤甚。如果以19世纪末有关“新闻纸论”为新闻学的发轫,那么,一个多世纪的新闻学始终关注于新闻事业的功能,尤其是政治功能,新闻学有着鲜明的政治取向。大众传播学则显示其交叉性、边缘性和多学科性,是受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影响而逐渐成型于本世纪40年代。

2.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存在差异。新闻学历来研究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新闻、评论部分,对报纸上的广告和副刊研究较少,对广播、电视的社教、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部分涉及更少;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广泛,研究内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这6大块传送信息的行业,而且包含着这六大块的全部内容。

3.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不同,两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新闻学主要以“新闻”研究为本位,研究媒介在以新闻采集为基础上的内容运行,

- 2 - / 98

包括新闻体制,以及媒介的特点、功能、新闻工作的原则、新闻的基本规律等。大众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即社会对媒介的作用和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把重点放在对“人”即受众的态度、行为的影响。

4.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新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表现在新闻学研究偏向于媒介的新闻和评论部分,所以它带有强烈的理论部分,这使得新闻学首先以党报学的姿态出现,它的政治倾向、阶级性鲜明,比如新闻学的“五性”就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大众传播学则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更趋向于实证,以量化来说明问题的轻重缓急。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

5.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呈现风格差异,新闻学研究角度相对微观,大众传播学则更为宏观。新闻学的微观务实,表现在它着重研究具体的新闻业务方面,侧重于原则下的操作运作;大众传播学则以宏观为特点,它的理论部分与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紧密,更趋向于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且由于重视实证研究而使得研究材料比较新鲜,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历年试题:

12年;简述说明人类传播的几个发展进程及其主要特点。(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前语言阶段的传播历史:此时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

- 3 - / 98

们的祖先只能靠动作、表情、吼叫或者其他简单的音节来传递信息。

2.口语传播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即从人类开始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但是口语依赖人体的发声功能,只能近距离传播,且转瞬即逝,有很大的局限性。

3.文字传播阶段: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推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印刷传播时代: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效率很低,成本高。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基础之上的。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古腾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体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电子传播时代: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电子时代。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实现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电子传播形成了广泛存在的人类体外化的声音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体统,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6.网络传播时代: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其特征是个人化、目标性、双向性和全球网络传播。 (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规律:

1.基本特征:①社会传播的信息共享性,共享通过信息的扩散、交换实现。

- 4 - / 98

②社会传播的社会关系性。一方面表明社会传播运行于社会关系中,体现并不断重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传播的社会互动,是一种双向的社会行为。③共同的意义空间是社会传播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包括人们基本一致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以及由文化深层结构决定的基本一致的编码/译码方式。④社会传播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前者强调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后者注重说明传播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包含着若干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演进规律:①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发展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累积趋势。②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③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三)信息(名词解释):

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信息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申农和维纳从信息论与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这个概念。按照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运动的表达形式。信息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根据其所在系统的不同,可以把信息分为三类,即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其中,社会信息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作为与物质、能量并列成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的信息具有事实性、传递性、时效性、系统性等特征。 (四)信息的相关概念:

1.熵: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

2.冗余: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噪音:不是信息来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

4.反馈:接受者对于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5.前馈:使用大众媒介时,事先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传播对象的需要,

- 5 - / 98

以改进传播节目的制作,增强传播效果。

6.系统: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和。

(五)信息过载(名词解释):

信息过载是信息时代信息极大丰富的负面影响之一,指的是社会信息超过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受传者对信息反应的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 (六)信息匮乏(名词解释):

信息匮乏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信息匮乏阻碍受众对特定信息的获知。

(七)信息社会(名词解释):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指的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的。使信息社会这个词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以及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三部著作的出版,它们都是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信息社会到来的必然

- 6 - / 98

性的。

(八)信息社会的特征: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3.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大规模发展,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4.信息产业的增长改变了劳动就业的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化。5.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

(九)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名词解释):

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历年试题:

09年:在符号互动过程中,制约人们理解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述之。 11年: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把非语言符号称为“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微妙代码( elaborate code )”;施拉姆说:“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者不理

- 7 - / 98

发,八角形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请你就自己理解的非语言符号发表看法。

(一)符号(名词解释):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或语言,是任何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从一般意义而言,符号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它具有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 verbal )和非语言符号( nonverbal )两大类。 (二)符号的功能: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概括起来符号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功能:第一,表达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精神内容的交流,但精神内容本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符号来进行表达,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室一种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第二,传达的功能。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需要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第三,思考的功能。思考是人脑中与外部信息相联系的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人在思考之时,首先要有思考的对象和关于对象事物的知识,而这些都是以形象、表象或概念等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的,因此,思考本身也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8 - / 98

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1.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和文化社群的经验。人类语言符号的特点是:第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第二,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第三,具有发音的经济性,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第四,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表达内容的更新和表达方式的改进,也包括符号体系的相互转化和人工语言的创造。

2.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除了语言符号之外的一切其他符号系统,它可以加强或者削弱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声音的高低、大小等,也成为“副语言”,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同时自身也具有意义。第二,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等,又称作“肢体语言”,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方面起重要作用。第三,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是一种象征符体系,包括徽章、建筑、音乐、美术、城市和消费方式等。

(四)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武汉大学,2001年)

【参考答案】

1.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以其他视觉、听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它是语言符号的重要补充。具有组合性、连续

- 9 - / 98

性、不可控制性等特征。

2.非语言符号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多种功能。首先,它可以独立传达信息;其次,它可以辅助语言符号的传播,一方面,它可以加强和扩大语言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削弱或抵消语言传播的效果。 (五)信号与象征符:

我们还可以将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1.信号。

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信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信号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例如,冒烟是着火的信号,电闪雷鸣是下雨的信号等。第二,信号与其所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规定关系。例如,交通信号、电报讯号、计算机语言等。

2.象征符。

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与信号相比,象征符则具有不同的性质:第一,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第二,象征符不仅能够表述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第三,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第四,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例如,“树”这个词,它就是树的象征,因为在这个能指中,没有固定和必然的像树一样的性质,它和现实的树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武断的。也就是说,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

(六)论述题:结合实际,说明信号与象征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华中科技大

- 10 - / 98

学,2004年)

【参考答案】

1.我们可以将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而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2.简单地说,信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信号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例如,冒烟是着火的信号,电闪雷鸣是下雨的信号等;第二,信号与其所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关系。例如,交通信号、电报讯号、计算机语言等。

3.与信号相比,象征符则具有不同的性质:第一,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第二,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第三,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第四,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例如,“树”这个词,它就是树的象征,因为在这个能指中,没有固定和必然的像树一样的性质,它和现实的树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武断的。也就是说,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 (七)意义(名词解释):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本身是抽象与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符号意义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 (八)编码与解码(名词解释):

- 11 - / 98

编码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而解码则与之相反,是指受传者将接受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的信息的过程。编码与解码的连通过程实质上就是简单的传播过程。接受学的观点认为,如果说符号具或符号的表现层面是由编码者决定的,那么符号义或者符号的内容层面则是由解码者决定的。由此,传播者送出的编码化的信息,不可能原原本本在受传者处得到再现。

(九)符号互动论/象征性社会互动(名词解释):

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库利和米德创立,后经布鲁默总结提出。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性互动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换句话说,这个理论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个体如何赋予他们与其他人交流的符号信息以意义,从而理解人类行为。符号互动论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即个体基于对象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这些意义产生于人们的同伴的社会互动,这些意义也通过个体的解释过程得到修正——而对对象采取行动。符号互动论是符号学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它是一个宽阔的视野,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理论。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模式与传播模式(名词解释):

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间接的描述,它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化的简化形式。多伊奇认为,模式主要具有构造、解释和预测功能,并可划分为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

传播模式基本上是利用文字或图表构筑的、描述传播过程本身的功能性模

- 12 - / 98

式,描述的内容主要包括:1.描述过程中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2.过程本身与社会环境的互动;3.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传播学者们总结的传播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包括拉斯韦尔模式和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系统传播过程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和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三种。德弗勒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对引入西方的传播模式学说具有重要影响。 (二)传播研究中的模式体系: 1.线性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名词解释)

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这个模式,被视为传播过程研究的经典模式,人们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如图4-1所示)。

谁 控制分析 说什么 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通道 媒介分析 对 谁 受众分析 取得什么效果 效果分析 图4-1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从此模式中可以看出: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意图,因此是一种说明过程。它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据此,传播研究领域可以分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但该模式忽略了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反馈的因素,未能揭示传播的双向互动性质。

- 13 - / 98

(2)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与同事韦弗提出了传播的数学原理,后来传播学借用此模式说明人类传播过程,它包含五个要完成的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一个负功能(噪音)(如图4-2所示)。

讯息 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 讯息 信 源 发射器 接收器 信 宿 噪 音 图4-2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传播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该模式使传播学者的认识提高了一步,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缺陷是未能在模式中更多地顾及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还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

噪音:信源无意传送却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会对正常传递产生干扰。在传播过程中,传受者之间传受信息有差别,往往是由噪音干扰造成的。能够消除噪音的是讯息中包含的冗余信息(如重复),冗余信息不会影响讯息容量的增减,却有抗干扰的作用。排除噪音有利于传播的顺利进行。

(3)对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评价: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2.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 14 - / 98

数学家维纳于1948年创立了控制论。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就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论基础上的传播过程模式,是一个带有反馈回路的闭环式控制系统。

(1)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

该模式由奥古斯德首创,1954年由施拉姆提出,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如图4-3所示)。在此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与译码。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一步,增加了反馈,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但是该模式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和平等的,而现实并非如此,尤其不符合大众传播传受双方不平衡的现实。

讯 息 编码者 解释者 译码者 讯 息

译码者 解释者 编码者 图4-3 奥古斯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由于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不适用于大众传播,施拉姆于1954年又提出来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如图4-4所示)。该模式明确提出了“反馈”的概念,认为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也集编码者、译码者于一身,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

- 15 - / 98

图4-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显示了大众传播的生产和接收,以及对媒介的推测性反馈。它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该模式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数学模式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如图4-5所示)。另外,该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噪音的影响。

- 16 - / 98

图4-5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4)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名词解释)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如图4-6所示)。该模式借鉴了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并在反馈的环节和层次上进行了扩展,尤其是引入了第二种传播者C(信息渠道角色),使得传播过程的层次性和把关机制更为明显地显现出来。

图4-6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①指出了大众传

- 17 - / 98

播是经过选择的而且经若干阶段进行,说明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②指出了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但该模式也存在明显不足:①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平衡互利,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而事实上很少平衡;②夸大大众传播一体化程度,实际上各方追求的目标都不同;③过分强调了传播者的相对社会的对立性。

(5)对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的评价:

控制论传播过程引入了“反馈”的概念和机制,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系统的回路,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但该模式体系也存在缺陷: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就形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体系,而现实中很少有平衡对等;认为传播过程是独立本体运动过程,未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三)简答题: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何异同?从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到社会系统模式,说明传播学研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复旦大学,2003年)

【参考答案】

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对现实的一种同构或预期。模式按照符号可以分为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三类,按照作用可以分为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两种。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成的功能性模式。归纳而言,传播模式经历了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三个发展阶段。前两者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1.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向流动的过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典型的线性模式。线性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却忽略了反馈和社会环境对传播的影响;2.控制论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了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但是,这类模式仍然

- 18 - / 98

忽视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3.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传播放入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到,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统的运行。

第四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人内传播(名词解释):

人内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信息交流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传播信息的主题和接受信息的客体是同一个人。作为最基础的人类传播形态,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人内传播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感情等正常形式,以及做梦、催眠等异常形式。传播学对人内传播的研究并不深入,更多的研究成果聚集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内。人内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应;系统性(非孤立性),是更大的传播系统的组织部分,与外界保持着信息的交换;积极能动性;基础性。 (二)米德的“主我”与“客我”:

米德的理论著述构成芝加哥学派的核心。他在他的“自我”研究中提出了“主我”(I)和“客我”(me)的概念,他认为这两个概念是“自我”的两个侧面,每个侧面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主我”也称“自然我”,是“自我”中冲动性的、无组织的、无方向的和不可预测的那部分。“客我”即“被类化的他

- 19 - / 98

者”,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由与他人共享的具有组织性和一致性的模式所构成的。每个行为始于“主我”的神经冲动,但立即被“客我”所控制。“主我”是行为的驱动力,“客我”指挥和引导行为。米德运动“客我”来解释那些符合社会规范的调适性的行为;而用“主我”来解释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无法预测的行为。

(三)简答题:请以自我成长的亲身经验,评析米德主我客我理论。(厦门大学,2003年) 【参考答案】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德在他的“自我”研究中提出了“主我”和“客我”的概念。“主我”也称“自然我”,米德认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是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客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2.比如说,当我们离开家乡到另一个地方去上大学,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把上大学看作是重塑自我的机会: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到新的一群意义重大的“他者”(即与我们最亲近的人),并且与之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我们的“主我”观点也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新的“被类化的他者”(即自我)。在此,“主我”驱动自我的改变,而“客我”则阻碍这种改变。 (四)布鲁默的“意义”、“社会互动”与“解释”:

布鲁默认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问题在于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几个基本的前提:首先,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其次,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后,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就是符号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布鲁默用三个基本原理总结了符号互动论的观点,第一,我们根据我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对待事物;第二,我们所赋予

- 20 - / 98

的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在任何环境下,我们经历一种内部解释过程,即与自己对话,以给所处的环境确定一个意义并决定怎么行动。 (五)人际传播(名词解释):

人际传播(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界传播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人际传播可以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而进行的非面对面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扩散,依赖网络、移动通讯工具进行的交流正在更新人际传播的形态)。根据时间差的有无,人际传播可以分为同步传播(如打电话)和异步传播(如发短信)。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多符号性、非制度化等特征。 (六)人际传播的主要动机:

获得对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有用的信息;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意识)和与他人的相互认识;社会协作中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需要;满足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七)人际传播的主要特征:

1.直接性:不依赖大众传播媒介;2.多符号性: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渠道多,可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和手段;3.反馈迅速:互动频率高,可随时进行传播方式和内容的调整,具有鲜明的可控性;4.保密性强;5.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建立在合意和自愿的基础上)。 (八)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对于个人社会的重要作用,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

- 21 - / 98

按照社会学对于人际传播占主要传播形式的群体的分类,这种功能尤其表现在初级群体(如家庭)、次级群体(如学校)、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群体,“霍桑实验”)和小群体中;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伊利县调查肇始的“两级传播”研究和“创新扩散”研究等经典的传播效果研究等都证明了人际传播对于大众传播效果实现的重要作用。

(九)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参考答案】

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见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在这里,媒体以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一个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十)库利与镜中我(名词解释):

库利主要发展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是“镜中我”,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镜中我”概念由三重涵义或三个阶段构成。第一,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第二,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个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第三,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库利认为:我们总是在想象,而在想象中我们得到了其他人心目中对我们的评价、判断。库利“镜中我”思想与他的初级群体(又称为首暑团体、基本群体)思

- 22 - / 98

想密切相关,库利认为初级群体是人们的自我观点发展的摇篮。初级群体的特点是人们亲密无间,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和合作。这种群体为个人的社会化和个人的理想奠定了基础。初级群体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同事和教师等。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传播(名词解释):

组织传播(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就是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了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具体而言,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传播涉及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前者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结构,其中正式渠道又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后者指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组织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手段性和满足性两个方面。对组织传播的研究主要功能主义学派、社会主义学派等。

(二)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组织内传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结构。①正式渠道即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通过正式渠道进行的组织内传播又分为纵向传播(包括侧重组织目标、任务的“下行传播”,侧重下级部门任务汇报、建议提出的“上行传播”)和横向传播(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②非正式渠道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之外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的组织内传播又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非正式渠道的组织内传播能够减少组织的制度性结构的压力,使组织成员能够在“组织人”与“社会人”

- 23 - / 98

的角色转换中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性的发挥,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的作用。

2.组织外传播: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①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②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如现代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宣传活动:如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等。 (三)组织传播的功能:

1.手段性的功能:①内部协调,形成整体;②指挥管理;③控制环境,决策应变。

2.满足性的功能:①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②鼓舞士气。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历年试题:

09年,拟态环境(名词解释);

09年,拉斯韦尔提出了媒介的几种功能?赖特又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中作了怎样的补充?

11年,刻板印象(术语或命题解析); 12年,大众传播(名词解释); 12年,拟态环境(名词解释)。 (一)大众传播(名词解释):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

- 24 - / 98

诞生是和近代以来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的发明、运用同步的。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包括: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媒体)或个人;运用的是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传播的信息是大量和公开的;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征;单向性强,反馈间接、迟缓;作为一项产业,其所传播的信息既有文化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在网络化为主的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出现了双向、同步等新特征,并渐趋以“离散”(单一媒介的分众化)为特征的新“整合”形态。大众传播的功能说有:1.拉斯韦尔: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2.赖特补充了娱乐功能,形成了“四功能说”;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社会规范强制和麻醉作用。 (二)简单题: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中国传播大学,2002年)

【参考答案】

人际传播是指在两者之间或者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而大众传播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看到,两者的区别主要有:1.传播者不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是非组织性的普通个人,而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则是组织化的专业传播者,如记者、编辑等;2.媒介不同:人际传播一般不借助媒介而面对面或只是凭借简单的人际媒介进行传播,而大众传播则是通过复杂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技术性很强;3.传播内容不同:人际传播的内容一般是私人性的话题,主观性较强,而大众传播的内容一般是具有公众性的新闻信息以及娱乐信息;4.受众不同:人际传播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交互的,互动性强,而在大众传播中,传者与受众的地位比较固定,受众是隐匿的大规模社会公众,

- 25 - / 98

反馈具有延迟性;5.影响范围不同:人际传播在两个或数个人间进行,因而影响是小范围的,而大众传播则会在广大的社会范围产生巨大影响。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于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①环境监测;②社会协调;③社会遗产传承。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突出地表现了这些功能。1959年,学者查尔斯〃赖特于《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在继承拉斯韦尔观点基础上,补充了对“娱乐”功能的论述,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扩展为“四功能说”:①环境监视;②解释与规定(与“社会协调”一致);③社会化功能(与“社会遗产传承”相对应);④提供娱乐。

2.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施拉姆将拉斯韦尔、赖特的功能观总结为一下三个方面:①政治功能,包括监视环境、协调、社会遗产传递;②经济功能,包括市场信息的传递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等;③一般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规范的传达、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娱乐等。同时施拉姆还具体阐述了“传播应用于个人时的社会功能”:①社会雷达(即环境监视);②操纵(巧妙运用信息实现传播管理);③指导和教育;④娱乐。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管。

两位学者于1948年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一下三种功能: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通过大众传播的广泛报道使某些问题、人物、组织获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 26 - / 98

(大众传播公开那些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形成“制度性压力”,维护社会规范);③作为负面效应的“麻醉作用”(大众被表层信息淹没,失去社会实践的热情和行动能力)。

(四)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总结:

1.信息告知: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是大众传播的首要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持续公开地向大众提供各种事件发展变化的信息,对周围环境进行监视,并满足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的信息需求。

2.协调关系:大众传播通过反映、引导、引发舆论(所谓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传递社会分工基础上各部门需要的信息等方式,对社会有机体发挥着协调和统一的作用。

3.文化传承:通过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内容,保存发展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化的逐渐完善。大众传播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

4.提供娱乐:很多人选择大众媒介作于娱乐的主要工具和手段。通过大众媒介为载体进行的娱乐活动,人们一方面放松身心,一方面提高审美能力。 (五)大众传播的负面效应: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不一定都是积极的。有学者提出大众传播除了积极的社会功能外,还具有“负面功能”(同时有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不科学,因为“功能”一词一般是指正面的积极效用,建议应叫做大众传播的“负面效应”)。归纳而言,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麻醉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在受众的观念现实和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插入了一个“媒介现实”,虚拟的“媒介现实”的“现实化”(虚拟环境的环境化)正在造成人们与现实世界的隔离,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介来了解世界,从而过度沉溺于表面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失去社会行动力和社会交往欲求,同时丧失辨

- 27 - / 98

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成为顺从现状的“单面人”。(“电视人”与“容器人”:指那些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联接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动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完全成为一种收集媒介信息的“容器”。)

2.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作为商品具有均一性、技术化和强迫性特征,不仅造成了听众、读者和观众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的下降,更加剧了现代人的“异化”处境,使人们背离了真正的文化需求。

3.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量的暴力、血腥、色情内容和场面给社会带来了消积影响,危害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民族文化生存与文化认同危机:卫星直播电视等媒介形式的发展,扩大了节目覆盖范围,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对传播弱国的社会制度构成潜在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造成冲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文化生存与文化认同危机。

(六)论述题: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功能失调产生的社会不良后果。(北京大学,2004年)

【参考答案】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环境监测的失调功能。大众传播对社会变化的反映迟钝或过密,都会导致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如果媒体对事关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的重大事实没有及

- 28 - / 98

时报道,就会导致公众对危机缺乏警惕,从而引发重大损失和恐慌心理。如果媒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报道过于频繁或过于煽情化,就会导致公众对社会信息缺乏敏感,从而导致损失。第二,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主要体现为对社会舆论的反映和引导。如果这一功能失调,就会对社会公意产生不良的后果,引发非理性舆论和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和变革产生负面影响。第三,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如果缺乏文化传递的责任感,过度传播庸俗文化,会对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精神面貌产生负面影响。第四,娱乐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媒体如果过分渲染娱乐色彩,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七)拟态环境/信息环境(名词解释):

所谓“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最早由李普曼提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该观念认为,媒介现实并非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八)刻板成见(名词解释):

刻板成见( stereotype ),又称刻板模式、刻板偏见,由李普曼最早提出,是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单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 29 - / 98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名词解释):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制度所体现的是上升到统治地位的规范体系。 (二)传播的社会控制类型: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这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是直接的制度控制,目的是为了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这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世界上主要的传播体制有:以欧洲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商业化运作体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公有、有限商业化运作制度)。

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审批、登记,资源分配,监督管理等)。

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机密、侵权等内容)。 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利益集团的控制。

这种控制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在我国,社会各阶层、政党或团体都拥有创办自己的媒介的平等权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垄断资本通过成立媒介企业、控制议会党团和院外活动集团以及提供广告、赞助等控制媒介。垄断是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事业的最大特征。

- 30 - / 98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其控制手段主要有: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来访以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的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诉诸法律手段(受众权利受侵害时);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自律。

政府、利益集团和受众(还包括法律的约束)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属于“他律”的范畴,大众传播系统内部还存在“自律”机制。所谓自律,就是媒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依据内在信念和价值观或者说内化在自身中的一套行为规范,主动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使之有利于传播活动的正常和和谐的运作。这套内在的行为规范就是新闻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保证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机制包括行业组织及其制定的自律规范条文,行业评议制度等。

5.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的能动作用。

社会制度对传播制度起着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传播制度与其对应。社会制度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手段以及意识形态渗透等对传播制度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同时传播制度也对社会制度起着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传播制度要维护本社会的社会制度,为巩固和发展该社会制度服务,传播制度要首先效力于社会及其根本制度;其次,传播制度的基本状况与形态也影响着社会中其他派生制度的发展,因此,只有传播制度与其他社会派生制度协调互动才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再次,传播制度的不适应乃至失控,将可能影响社会其他制度乃至根本制度的稳定,要注意传播制度的合理化、完善化和控制化。

(三)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 31 - / 98

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也称权威主义。极权主义者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关系。历史上,极权主义的思想家有柏拉图、马基雅维利等。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术发明后不久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的。该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报刊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极权主义理论崩溃。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该理论产生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其主要原则包括: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处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收到任何强制;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则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最早由弥尔顿于1644年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对自由主义理论观点和实践有过贡献的还有密尔(《论自由》)、潘恩(《常识》)、杰弗逊(《独立宣言》)等。

②社会责任理论(名词解释):

- 32 - / 98

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称哈钦斯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1947)。该理论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其主要原则有: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内容;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该理论的提出源于传播事业高度垄断引起的矛盾和传播内容低俗化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但该理论把解决媒介问题的答案放在了媒介自身,难免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

③民主参与理论:

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信息化和媒介垄断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美国学者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和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对该理论做出了贡献。该理论主张: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和广告赞助人;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该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化、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民主参与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外的理论。

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当今两大主要传播制度之一。该理论是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在无产阶级报刊的基础上诞生的。马克思早期的办报实践,列宁的党报理论以及苏联、中

- 33 - / 98

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传播观是该理论的基本组成要素。社会主义传播理论的基本观点有:新闻及传播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新闻的本原是事实;传播业的产生于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的公有财产;传播业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鲜明地表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倾向和世界观;传播业执行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社会主义传播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4.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大众传播活动要与国家政策和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基本任务是推动国家发展;媒介的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使用本民族语言;国际交流中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文化上比较接近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和管制。 (四)简单题:大众传播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媒介规范论,各自的要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北京大学,2001年)

【参考答案】

1.社会责任论: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共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媒介的新闻报道应该符号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媒介必须在现行法律和制度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宗教歧视的内容;受众有权利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 34 - / 98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受任何强制;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论”的传播必须同样地得到保证。

3.不同:首先是背景不同,社会责任论是进入20世纪后,媒介垄断日益严重,“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情况发生严重冲突,营利动机驱使信息传播日益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而自由主义规范理论,则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提出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的基本假设;约翰〃密尔《论自由》凸现表达自由的重要性;《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定了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实现和巩固。此外,两者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强调的重点不同。社会责任理论突出强调了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受众的权利,而自由主义规范理论则极端强调了媒介的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要性,突出了新闻从业者的权利。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自由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社会责任论是对这种变化的反应,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五)新闻职业理论的内涵:

又称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新闻职业伦理在狭义上指新闻专业主义(新闻职业理念)及其外化的新闻业自律规范体系,广义上也包括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在新闻业的内化。

(六)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构成要素:

1.职业理念——这涉及新闻工作的宗旨,“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

- 35 - / 98

国际(《国际新闻职业道德信条》)标准是要求“献身于公共利益”;我国(《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

2.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

3.职业纪律——国际上的要求主要有:公平获得新闻素材;保守职业秘密(秘密新闻源);杜绝有偿新闻等。

4.职业责任——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七)我国传媒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1.原因:

①体制转型——中国传媒长期以来是党政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从业人员“公权力”意识明显,在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充分的条件下很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现象;

②商业利益——传媒成为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的单元,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淡化了职业操守;

③内部组织——现行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

④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新闻从业人员生存环境令人忧虑。

2.对策:

①新闻从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意识,采访报道并不是“权力”,以此来谨防商业主义对新闻业的侵蚀,明确职业价值的底线,同时要防范“权利”向“权力”的转变;

②确立传播是“分享”的信念,在满足传播者需要的同时更满足受众的需要;

③改革传播内部的体制,真正地将采编与经营分开。

- 36 - / 98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历年试题:

09年,麦克卢汉(名词解释);

09年,你知道有几种把关人模式理论?请简略介绍它们的理论要点,并从这些要点出发,谈谈你对当代媒介行为的理解;

09年,简述“新媒体”(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和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的主要特征;

10年,媒介即讯息(名词解释);

11年,把关是传播学的一大范畴,最早提出把关这一概念的就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心理学家卢因。卢因之后,许多研究者受把关概念的启发并继续深入开掘。从而发现了许多很有意义的问题。请你清理从卢因到怀特再到麦克内利和巴斯关于把关人范畴研究的理论脉络;

12年,论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与局限性; 12年,根据“把关人”的相关理论,根据大众媒介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把关”的标准以及“把关”过程的实质来谈谈这些微博事件。 (一)简答题:传播媒介的两层含义。(厦门大学,2004年)

【参考答案】

1.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即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它包括:语言、文字、书籍、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它包括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

2.这两种含义指示的对象和领域是不同的,但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媒介,都

- 37 - / 98

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二)麦克卢汉(名词解释):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际传播界最知名,也是争议最大的学者,被西方传播学誉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麦克卢汉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涉足现代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他出版了《哥德堡群英》、《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和《媒介即讯息》三本书,在这三本书中他用文学化和比喻性的语言阐述了其媒介研究的主要观点,如“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等。他开创了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研究传统,成为媒介生态学理论的先驱。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对我们认识媒介工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其理论也带有技术决定论的倾向,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和片面性,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 (三)媒介即讯息(名词解释):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媒介即讯息》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不是内容的表述,而是媒介自身。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他的“媒介即讯息”观点主要是通过功能和效果两个层面来阐明的。在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层面上,他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在效果层面上,他认为一种新的媒介的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起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讯息。 (四)地球村(名词解释):

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由于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用部落化(口头文化)、脱离部落化(拼音字母和印刷)、重返部落化(电子媒介)来隐喻人类传播史。他认为:在口语文化时代,人的五官可以同时受到刺

- 38 - / 98

激,感官处于平衡状态。而文字和印刷技术的兴起冲破了部落文化中的感官平衡,使视觉功能凌家于其他感官功能至上,人们也养成了单独阅读和思考的阶段,这促成了行为与思考方式的个人化发展,他把这称为人类社会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而电子媒介的出现,成为人类脱离部落文化以来的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和“感官平衡”重新恢复的工具,使得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广播、电视、卫星等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一个村落,即所谓的“地球村”。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要素形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地球村”的概念正确地指出了当今世界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五)简答题: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武汉大学,2002年)

【参考答案】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也是争议最大的学者,西方传播学者称他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麦克卢汉媒介学说包括四个观点:

第一,“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了新的社会行为的类型,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第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

- 39 - / 9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