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揭开黑幕一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4 12: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揭开黑幕一角

在铁路主业和多元经营的混乱账目之后,是铁路垄断之手的操纵。国家审计署只揭开了黑幕一角

多元经营企业与铁路运输主业之间的产权、业务和分配关系错综复杂,十分混乱,积弊甚多,近年来更是铁路系统腐败大案高发之地。

一纸审计报告,揭开了铁路多元经营(下亦称“多经”)

黑幕的一角;但是,问题的解决还远没有看到出路。 2007年8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时,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53.8亿元。

刘家义称,经审计铁道部所属17个铁路局和三个专业运输公司2006年财务收支情况,发现部分多元经营企业依托主业优势违规和不规范收费,为主业人员发放奖金,主业向多元经营企业让利,涉及金额高达53.8亿元。 以餐饮、物流为主的铁道相关服务业质次价高,多年来一直是公众投诉的焦点。这一次,人们从审计报告中获得了问题的一种解释——寄生于铁路主业之上的服务业,其高收费原本就是为了给铁路系统创造利润而存在。 但按照铁路内部人士看法,审计报告提到的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国家审计署披露的违规金额数字恐怕颇有保留,实际情况应更为严重。”一位铁路专家告诉《财经》记者。

发端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铁路系统多元经营,最初是为响应国家号召,后功能转化为弥补铁路主业经营亏损;之后迅速发展,收入最高时几乎接近运输主业收入,成为铁路行业重要的收入来源。

至今,中国铁路每年的多元经营收入超过千亿元,占到运输主业收入三分之一强。

可是,由于多元经营企业与铁路运输主业之间的产权、业务和分配关系错综复杂,十分混乱,积弊甚多,是“最怕被审计”的部分,近年来更是铁路系统腐败大案高发之地。

“主”“多”难分彼此

所谓铁路多元经营企业,是各铁路分局、站、段及运输企业,根据自有资源及优势开办的小公司、小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依托铁路运输主业发展第三产业,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仓储、餐饮、建筑、旅游服务、房地产、运输辅助业等。

铁路多元经营企业最早从收取到达、发送综合费,逐渐发展到运输代理,俗称“卖车皮”。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行各业开始尝试改革,铁路系统也在运输主业之外开始发展多元经营。当时,火车车皮紧俏一时,只要能搞到车皮,不愁找不到买主。于是“卖车皮”成为铁路多元经营中风险最小、获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之一,为其掘得了第一桶金。

按照铁路业内的说法,铁路职工工作强度大,但工资收入不高。在开展多元经营后,铁路职工在工资之外获得了额外的收益,这顿时激发了铁路系统上下发展多元经营的热情。

一位铁路系统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最初开始多元经营仅限于具有“实权”的铁路局和分局。这些部门利用“卖车皮”掘得第一桶金后,向宾馆、餐饮、商贸等行业进军。之后,铁路站段也争相搞起了多元经营,主要是围绕站段开展一些经营项目,比如,为站段代购生产用料获取价差、承接站段的大修更新改造项目,等等。

“说白了,就是挤压铁路建设和运输成本,转化为‘多经’利润,进而变相为职工增加收入,及为主业提供运营补助。”上述铁路系统内部人士说。

铁路多元经营企业多为独立法人,本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际上却与主办铁路局、站段之间长期保持行政隶属关系;二者产权关系不清,权责不明,因而导致问题重重。

“多元经营公司由铁路局和站段创办、经营,公司负责人也由路局和站段任命,你说这个账怎么可能清楚?”成都铁路局一位从事多元经营多年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说。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多元经营资产管理十分混乱,主业随意侵占“多经”资产,“多经”收入就是主业的“小金库”,甚至主业和“多经”的成本都不分彼此。主业人员在多元经营企业挂名、领工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我们的汽车被主业占了十几辆,电脑也被他们占用了几十台。我们的职务都是他们说了算,他们要什么我们能不给吗?”上述从事多元经营的资深人士说,“站段以招待、福利、生产成本的名义,随意从‘多经’企业要钱,但实际上钱用到哪去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然,他没有提及的另一面则是,铁路多元经营企业之所以有利润,也源于从主业获得的各种垄断的特许经营权,包括转让车皮、经营列车和车站的餐饮等。由于缺乏

竞争,这些领域长期以来一直为消费者诟病。

由于铁路运输收入有限,因而铁路系统各级领导均狠抓多元经营,以此补贴主业职工收入。多元经营搞得好的路局、分局和站段,每年职工奖金和其他形式的补贴金额十分可观。而由于补贴形式、方式五花八门,多元经营每年到底补贴主业多少钱,恐怕只有本单位“一把手”和具体经办人员心里有数。

上述从事铁路多元经营的资深人士也对《财经》记者说:“主业有‘多经’的人,‘多经’有主业的人,有的在主业挂名,在‘多经’开工资;有的在‘多经’挂名,在主业干活,这种情况多得很。”

案发“多经”雷区

由于管理混乱,加上利润丰厚,铁路多元经营企业往往成为滋生腐败之源。这已为近几年铁路系统多桩腐败案所证明。

“铁路系统容易出事的,一是多元经营,二是工程建设,三是物资采购。”上述成都铁路局从事多元经营的资深人士说。

2008年,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下称乌铁局)宋德玺被“双规”,就与原哈密铁路分局下属的金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金轮公司)密不可分。

宋德玺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乌铁局工作,2005年3月

规划”提出,2012年要实现240亿元营业收入、10亿元利润,同时,五年内要从主业向“多经”分流1.6万人。 “成都局主业大概有10多万人,可以说他们吃的三顿饭里有一顿是我们的。”上述人士说,“如果2012年的收入和利润目标实现了的话,可能主业吃的两顿饭里就有一顿是从我们这边来的。”

由于存在创收的内在动力,20多年来,铁路多元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最高时几乎接近运输主业收入。根据铁道部统计数据,2007年,全路多元经营资产总额为892亿元,营业收入1300亿元,实现利润30亿元。同年,铁道部运输业总收入为3308亿元,多元经营企业收入约占40%。

根据铁道部提出的“十一五”铁路多元经营工作的目标,多元经营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或高于中国GDP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1500亿元左右。

但另一方面,躺在主业上生存的铁路“多经”企业,实际上不具备市场竞争实力。如果铁路服务业放开竞争,这些企业很快难免遭到市场淘汰。

业内人士指出,“多经”利润大多用于补贴主业,并未形成积累;加之企业多而散,多处于小作坊的经营状态,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也由于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萎靡不振。另外,“多经”企业安置了大量年龄较大的主业分流人员。

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总结“十五”期间铁路多元经营工作时指出,2005年,铁路多元经营有1236家亏损企业,占“多经”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亏损总额达10.1亿元。

一位铁路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许多多元经营企业自身经营能力不足,但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硬性经营指标,可谓不择手段;除挤压主业运输成本,还制造虚假贸易、虚增销售收入,或将代理服务项目转化为贸易。殊不知此举造成多报税收(5%的服务业税率提高至17%的增值税率)。一些地方税务官员称铁路多元经营要额外交纳“牛皮税”。

除补贴主业,长期以来,多元经营还充当铁路系统劳动力的“蓄水池”,承担接收主业分流人员的任务。2007年,多元经营企业职工总数为27.2万人,而“十一五”铁路多元经营工作的目标指出,多元经营扩大就业能力要明显增强,2010年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左右。

在“人到‘多经’去,钱从‘多经’来”的双重压力下,多元经营殊难健康发展。“全路多元经营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创岗和创效的关系’。”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报告中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