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口号宣传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更新时间:2024-05-10 23: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语、口号宣传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以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宣传为例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广告学 学号:12012240359 姓名:田春野

标语、口号宣传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以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宣传为例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煽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法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口号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时代的变迁。标语、口号,因拥有要言不烦、正确贴切、活泼形象、朗朗上口等特点而倍受国人青眼,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中国人顷刻不可分开。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6年,也是“标语、口号文化”嬗变的66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50年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文革“割资本主义尾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等到发展市场经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从“常识越多越反动”到倡导科教兴国,从 “科学发展观”到“一带一路”,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被压迫、关闭、贫穷、落伍和缺少活力到开放、强盛、文化和充斥活气的历史巨变,这一切,都在小小的标语、口号中得到了体现。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人文意识逐步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成为了标语口号的主流。而标语口号的载体也由单一的墙面,向灯箱、横幅等多样化转变。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贸易的繁华,很多过去的标语口号都在屋宇改革和拆迁中成为历史。即使如

斯,作为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状态,标语口号仍将生活在我们的视线当中,持续见证每个时代的变迁。

标语、口号虽小,却承载了历史。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式标语口号,能够窥见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可反思社会发展中那些须要一直完美、精益求精的轨制和观点。综观古今中外,用标语口号到达宣扬目标的做法存在赫然的“中国特色”,将标语口号文化施展得酣畅淋漓而又能笼罩众多范畴并不断与时俱进,也是中国人的创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标语口号以其奇特的情势跟影响力浸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听觉、视觉和记忆的全方位通路中。它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色,表示着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重点。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各个时期的标语、口号,以供我们回味共和国走过的历程,见证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之际,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它既表达了对先烈们丰功伟绩的追念,又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心。这个口号以及类似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万岁!”“祖国万岁!”等,一直是国庆及其他国家法定节日规定的而且流行最广的口号。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

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随后,举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中国军队再一次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尊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成了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最为流行的口号之一。

1951年“必须严格镇压反革命”

建国初期,国民党的反革命的残余势力还相当大。这些反革命分

子不甘心人民革命的胜利,继续与人民为敌,特别是1950年6月,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他们自以为美蒋“反攻大陆”的时机到了,因而气焰更加嚣张。他们公然刺杀干部和进步群众,破坏矿山、铁路、抢劫物资。组织反革命地下军,搞武装暴乱,明目张胆地向人民进攻。在1950年春天到秋天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就有近4万名的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被杀害。为了镇压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于1950年7月23日公布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运动的重点是打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等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这场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从1952年底开始,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酝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9月24日,在发布庆祝国庆四周年时,正式向全党、全民宣布了它的内容,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月,毛主席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总路线的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错误。”从此,“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县工作的灯塔!”“总路线万岁!”成了风行一时的标语口号,直到“大跃进”运动结束为止。

1955年,“走合作化道路”

1955年1月13日鉴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新建合作社解散和社员退社事件,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当时全国共有农业合作社48万个左右,其中有30万个是新建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10月4日召开的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速农业合作化。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潮流下,毛主席在会议上强调,要求到1958年全国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党外民主人

士给共产党提意见,同时也让对共产党有异议的党外人士以及反动派和阴谋家显示出来,是发动57年反右派斗争的前奏。

1958年,“大跃进万岁”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批评经济工作中的“右倾保守”现象,提出“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同月,毛主席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12月,刘少奇向全国公布了十五年在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超英国的口号。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全国出现的“大跃进”形势,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会议还调整了“二五”计划的指标。钢产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粮食从5000亿斤上升到7000亿斤。会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农业提出“以粮为纲”,要求5年,3年甚至1-2年达到12年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工业提出“以钢为纲”,将赶超英国的目标缩短为7年、5年、甚至3年。1958年8月,这些指标又进一步夸大了两倍。随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浮夸风”,以及一些荒诞不经的口号。作为一场运动,“大跃进”错误直到1960年才得以有效地纠正,而作为一个口号和工作思考方式在20多年后才得以最终纠正。

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主席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对此作了解释,认为总路线的精神表明,

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技术和文化革命。他还就经济发展中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做了说明。总路线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身规律。尤其是宣传工作重在“多”和“快”上,轻视了“好”和“省”,客观上推动了“大跃进”盲动行为。“总路线”由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很快为群众所掌握,很长时间内成为动员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口号。

1958年,“人民公社好”

1958年8月上旬,毛主席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工作,多次与当地的负责同志谈到“小社”并“大社”的问题。许多当地的负责同志在汇报工作情况时也都强调办“大社”的优越性和迫切性。在河南,当地方领导汇报他们对“大社”的名称没有使用“共产主义公社”而用“人民公社”的原因时,毛主席说:“看来‘人民公社’是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人民公社’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或者加上群众喜欢的名字”。他还对“人民公社”的特点作了概括,“一曰大,二曰公”。在山东视察工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主席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他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这些消息见报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万岁!”在60年代之后成为巩固农村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基层无产阶级政权的典型口号。

1962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在9月24-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主席首次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指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在这次会议上还批判了“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成立专门委员会审查彭德怀、习仲勋“反党集团”。“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个口号一气儿被喊了十几年,集中体现了“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时代风格。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解放前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以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两年多时间里,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公开报道。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分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从此,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展开,而且不管政治形势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却经久长存。“向雷锋同志学习”逐渐成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动员口号。

1964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在一个《通知》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口号,介绍其经验是:社会主义企业要现代化就要革命化;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现代企业要搞好群众运动。不过真正被社会记住的是大庆的王进喜,“铁人”跳下水泥浆池以身

体搅拌水泥的光辉形象成为这一年的经典;还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豪言壮语。

农业的典型是山西的大寨村,2月10日的《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大寨之路”,介绍大寨人与穷山恶水作斗争,改变山区面貌的事迹。此后,全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农业战线上的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也曾被极“左”思潮利用过。

1966年,“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

毛主席万岁”

1966年《红旗》杂志第12期发表题为《红卫兵赞》的评论员文章。在文章结束的最后口号用语中第一次使用这个口号。后来在一些文章和群众集会中,这个口号曾广为流行。1970年12月18日,毛主席在接见国际友人斯诺时表示对“四个伟大”“讨嫌”,这个口号遂停止使用。它与“敬祝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以及“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等是“文革”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宣扬毛主席个人崇拜的典型口号。

1966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群众起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同日,经毛泽东批准,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经康生授意)写的诬陷攻击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向全国广播。从此“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

1967年,“革命委员会好”

从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开始,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相继被“造反派”夺权。这一行动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3月31日,《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论革命的“三结合”》社论,开头引述了毛主席的一段指示:“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好”从此成为“文革”中反映“造反”成就的一句口号。1979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取消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968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编者按语。在介绍了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居民,包括一些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事迹后,引述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劳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以及“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和“广阔天地炼红心”是这场运动的典型口号。

1971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971年3月28日,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代表团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念前往。这是“文革”后中国首次组团出国比赛。以体育的姿态出击,赢得的真果却是友谊——把美国的乒乓球代表团邀来了。在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期间,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布了改善中美两国关系一系列措施。7月9日,经过精心安排,美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假道巴基斯坦秘密到北京访问。15日两国共同发表了会谈公告,宣布了尼克松应邀将在近期访华。中美关系出现了震惊世界的疾速发展。

1974年,“批林批孔”

该年初,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开始鼓吹“批林批孔”运动。“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成了广为流传的战斗歌曲。江青主持选编了《林彪与孔孟之道》,而王洪文也声称“批林批孔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毛主席先是批准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但发现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在年底作出批示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做党主席。”毛主席此语点明了江青之流“批林批孔”的险恶用心。

1977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对“文革”及“左”

思潮泛滥时期盛行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等谬论的有力批驳。它为当时教育、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了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表述的代表性口号。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口号是近20年来最响亮,最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它宣告了一个“左”的时代的结束,也为中国铺平了一条走向真理的坦途。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权威性的确立,无数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一场伟大的变革很快从农村拉开了序幕。中国从此踏上了务实的道路。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978年秋收后,穷得准备出门讨饭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秘密签下一份协议,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和结构,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农民向国家和集体缴纳一定的税赋和提留后,剩下的全部归自己所有。 这种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包干”,一年后就给小岗村带来了惊人的变化:1979年秋收时,他们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还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小岗村的成功让“大包干”如星星之火,逐渐在中国农村大地燃烧起来。 那个时期,农村最常见的一条标语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980年,“只生一个好”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全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9月25日中央向全体党员和团员发出《公开信》号召大家只生一个,鼓励晚生晚育,争取在2000年将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一些看起来很吓人的标语开始出现在村里的墙上。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一胎保,二胎堵,三胎抓。”??

一些没有得到儿子的人家就开始偷生、跑生。而后,更为严厉的标语被涂上了墙。

“逮着就扎、跑了就抓;上吊给绳、喝药给瓶、死了就埋。”

1981年,“振兴中华”

在中国由来已久的将体育与政治之间密切关系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这句口号。这一年,一直独步“小球”领域的中国体育,因为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而让国人的精神为之大振。善于喊口号的北京大学学生在欢庆胜利的游行中喊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这句口号也成为了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至少在此后的五年中,中国女排这支战无不胜的球队一直是中国信心和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女排姑娘的拼搏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振兴中华”这句口号也有了各种版本。如“刻苦学习,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等口号,也曾一度响彻中华大地。

198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此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改革的指南。而年底,随着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总指针的新宪法获得通过,这一理论更是成为国家意志。

1983年,“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后来,人们又将“三个面向”的内涵延伸到科技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作为本领域、本行业改革、开放工作的指导方针。

1984年,“时间就是金钱”

1984年,第一次有人将时间和金钱挂钩。深圳蛇口打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标语。特区观念震动了旧体制,“深圳速度”震惊了国人:当时全国最高建筑51层的“深圳国贸大厦”以每3天一层的超常速度拔地而起。蛇口的“总设计师”袁庚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仍感慨不已。一个小小的蛇口,人口不过二三万,却能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耀眼的亮点,凭的就是观念。

1986年,“理解万岁”

这句诞生于80年代初的口号,是因为在老山前线蹲“猫耳洞”的战士的默默奉献精神而叫响的。从1979年开始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到这一年基本结束。而这一口号和当时流行的《小草》一类的歌曲,还有翌年年初叫响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都在试图唤起人们对奉献和忘我精神的理解。往深里说,奉献者们的这一口号之所以得

到了广泛的响应,在于它与人们渴望相互尊重以及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宽容的社会诉求相吻合。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曾让很多人于心忡忡,但事实上,高喊着这一口号走向成熟的年轻人,在学会了相互理解的同时更体会了自我与自由的可爱。

1990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就激发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而言,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的确适逢其时。此届运动会我国选手夺得近六成金牌,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而增强了走向世界的信心。在我国,体育的胜负总是直接成为国力强弱的隐喻。如此,“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一起源于体育届的口号,在这一年里成了具有极强的政治鼓动性和号召力的语言。

1992年,“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稳定,也要发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但在邓小平南巡之前,许多人将“要稳定”当成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借口。因为此,邓小平南巡途中讲了“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的时候,人们才对“发展才是硬道理”内涵加以理解。该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与此同时,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改革试验区,深圳的广场上,赫然立起的广告宣传牌上就写着“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4年,“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g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