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技术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4-03-09 0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技术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技术管理是企业对生产全过程及其生产准备科学研究的全部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组织工

作,加强和完善技术管理,合理组织技术工作,建立严格的技术工作秩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1.2 技术管理是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企业职工技术素质。

1.3 本公司实行总工程师领导下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负责制,总工程师在公司总经理领导

下,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他各技术管理部门在技术工作中受总工程师的领导。 2 工艺技术

2.1 工艺技术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工艺装备和

操作规程等。

2.2 工艺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认真编制、审核、生产工艺规程,并监督工艺规程在生产上的贯

彻执行。

2.3 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保证安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合格,原材料动力消耗降低。 2.4 工程部要深入生产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协助车间解决工艺问题,根据需要召开技术分析活

动会,组织制定保证生产的技术措施;指导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2.5 工程部要积极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工

艺技术水平,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新工艺、新技术或改进性意见组织技术鉴定,提出措施并监督落实情况,推荐奖励项目。 2.6 技术部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技术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审核工艺规程,审核新产品,

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上的试行方案,负责工艺改革和变更的审批,检查执行情况等。 3 工艺规程

3.1 工艺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每个产品的生产都必须有批准生效的工艺规程作为依

据。

3.2 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得违反,检查贯彻执行工艺规程的部

门为工程部。

3.3 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编制、审核。

3.4 经批准后的工艺规程有技术部负责发放登记,由使用部门专门保管,不得丢失,不得转让。 3.5 工艺改进需要变更时,经技术部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变更。

3.6 违反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或擅自变更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由此引起安全

事故,损坏公司的资产或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根据公司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 技术培训

5.1 对于新招的职工或转岗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上岗前得技术培训。 5.2 技术培训的内容由技术部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并纳入培训计划。

5.3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进行考核,由工程部统一命题,办公室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发放工作证。

5.4 技术部,根据公司的需要,可提出外出培训计划和人员,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具体落实,拿到培训部门有效结业证件后到办公室办理存档手续,并进行登记。 6 技术情报

6.1 技术部负责各种科技图书、杂志及技术资料。产品设计等技术资料的管理、归档、登记工作。 6.2 需要借阅产品工艺技术文件。检验规程、产品标准以及产品设计、技术资料的人员,由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借阅使用。

6.3 技术资料的复印、复制必须经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复印和复制。

1

6.4工程部负责专利、文献、产品标准等所有技术资料的收集、筛选、翻译、存档。 6.5 凡查阅或使用有关情报的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保密制度。 7 附则

本制度由技术部解释、修改; 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2

工艺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及对生现场的生产工艺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按照工艺文件进行操作,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1.2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有关所有生产加工部门的管理和控制。 2 职责

2.1 技术部负责产品加工工艺方案编制、绘制工艺图样,编制技术规范; 2.2 掌握新产品、重点产品试制并做好试制记录; 2.3 负责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推广;

2.4 负责对生产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技术服务; 2.5 负责对现场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6 有权按规定程序对工艺文件、图样进行修改。 3 工作程序

3.1 工艺设计输入包括: 3.1.1 设计计划;

3.1.2 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规范。 3.2 工艺输出

3.2.1 产品零件各种加工操作图; 3.2.2 产品零件各种加工过程卡片; 3.2.3 产品零件检查卡片; 3.2.4 成品装配过程卡片;

3.2.5 成品装配检查过程卡片; 3.2.6 技术条件和标准。

3.3 工艺设计输出文件应经编制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

3.4 工艺文件的修改:因原材料更改、设备更换、质量要求等原因需更改工艺文件时,由生技术主管负责,根据顾客需求、工艺验证等信息进行更改,经主管领导批准后进行实施,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更改工艺文件内容。 3.5 生产操作

3.5.1 技术部、生产部定期、不定期进行生产工艺执行情况检查;

3.5.2 生产人员密切注意设备各部位及仪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或报告; 3.5.3 不按照工艺要求生产,事后一经发现罚款200元;

3.5.4 不按照工艺生产,造成质量事故的,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4 附则

本制度由技术部解释、修改; 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3

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1 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技术改造的管理内容和方法 本制度适用公司技术改造管理 2 定义

技术改造是公司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改造是一项一公司整体为对象,以提高公司素质,提高公司生命力为目的,对公司现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改造的工作。它包括:培训员工、开发智力以提高人员素质,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技术水平、改革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综合提高公司素质,强化公司生命力

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是紧密联系的,它是技术开发成果的综合应用,以达到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生产技术面貌;技术开发时技术改造前导,技术改造是技术开发的后续。由于在综合应用技术开发成果的技术改造中,并非现在成果的生搬硬套,而是伴随着大量的技术开发工作,因此,技术改造应包括在广义的技术开发之中。

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同属于固定资产的在生产活动但二者有区别,基本建设是增建生产场所,新添固定资产而扩大产品能力,新增工程效益的建设,它主要是进行新项目和现有公司的扩建、改建、迁建工程,实行外延扩大在生产,技术改造主要是通过对现有公司的生产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增加产品品种,改善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并增加一定生产能力的建设,它主要是进行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更新改造工程,实现以内涵稳住的扩大在生产。 综上所述,技术改造是公司现有基础上用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用先进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扩大生产规模,全面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 3 技术改造的目标和内容

3.1 公司技术改造的目标,逐步把的公司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提高到现代化水平,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的发展,具体包括五项要求: ——改革产品结构,促进产品跟新换代。提高型产品质量;

——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各种物资的消耗和劳动的消耗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生产薄弱环节,补缺配套或填平补齐,增加社会短缺,急需产品能力: ——促进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 3.2 公司技术改造的内容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设备更新改造 ——工艺改革

——厂房建筑和公用工程的改造

——原材料、燃料的综合利用及“三废’的治理。

4 公司技术改造的方针:平衡公司各种能力,以谋取公司各种能力的平衡为改造方针这里包括: 4.1 产品状况与市场对产品要求的平衡

4.1.1现有产品的各种要素都已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发展新产品;

4.1.2 现有产品的要素有的还能满足要求,有的已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对产品进行改造; 4.2生产要素状况与产品改造对生产要素要求的平衡;

4.2.1 通过该造生产要素的薄弱环节,使之与产品改造的要求相适应相平衡; 4.3 公司其他能力的状况与产品改造和生产要素改造的要求相平衡。 4.3.1 主要是指技术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检测技术能力等

上述从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到产品改造、再生产要素改造、到公司其他能力改造,这个整个过程所进行的平衡及时确定改造能内容,制定改造计划的平衡工作,又是公司从事改造内容,从事改

4

造的实际过程所应达到的结果。 5 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技术改造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必须通过可行性研究方可列入计划,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准备进行改造的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和预测,以及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比较,提出是否值得改造,有无条件改造,应该如何改造的具体意见,。一个项目改造,具有通过可行性研究确认在条件上是可能的,在技术上是先进的适用的,在经济上是合算的才采纳,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分四个步骤:

——投资机会论证,通过对于项目有无的各方面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改造项目的设想粗略研究,确定是否有继续下一步可行性研究的价值;

——初步可行性研究,一是明确项目的概貌,包括大致的产品规、原材料的可能来源。可供选择的技术,大致的建设时间等。二是对项目总的经济指标进行评价。

——详细可行性研究,即为一个改造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等方面比较精细的数据; ——经济评估,对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成果,从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使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的成果是研究报告,它概括所可行性,研究的全部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项目上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

3 项目的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包括投资,生产成本,资金筹集计划,可获得的经济效益等; 4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进行总结,即列出项目的主要优缺点,作出项目是否上马的结论。

以上步骤是可形性研究有粗到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一些较小的项目,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此步进行,但调查研究,收集材料,弄清楚情况,提出方案,比较方案等环节,对每个改造项目的认定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工作程序图

技术改造项目设计平衡工厂各种能力衔接平衡生产全过程技术改造计划技术可行性分析资源条件分析经济评估项目整体研究标准与实施

5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健全公司技术档案工作,完整的保存和科学地管理公司的技术档案,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公司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生产技术部门服务特制订管理制度.

1.2 本公司的技术档案是指个技术部门(包括生产部门)在生产技术科研成果、质量、设备、基建等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图纸,文字材料、照片等技术资料以及外来、外购的图纸、资料、图书等。

1.3 公司技术职能部门、车间要把技术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技术业务管理中,保证其技术文件材料的积累,达到收集齐全、整理系统,并按制度及时归档,以保证全公司技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技术档案的原则,公司技术部设综合档案室,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综合档案室在技术主管的直接领导下,集中统一管理全公司的生产、开发、质量、设备等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达到全公司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2 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

2.1 每个技术项目完成或告一段落后,整理完整准确系统的技术文件资料,并按公司形成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范围和要求,将所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加以系统的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卷、代、册、盒),有技术主管审查后及时向公司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

2.2 各部门或技术人员在移交技术档案或技术文件资料时,交接双方应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归档备查,凡不符合组卷要求或技术文件资料不全的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接收。 2.3 凡需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应尽量符合国标、部标和企业标准的规定,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纸按规格绘制,图样清清晰,严禁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打印。

2.4 各个部门的图纸文件扫描制底图一份,并经技术责任签字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2.5 反外来、外购回公司的图纸资料,随仪器、设备入厂得图纸、使用说明书,电气线路图等在开封前有关单位必须通知资料管理人员参加清点,如数归档,在未办理借阅使用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拿走。

3 综合档案室的任务和管理人员的职责 3.1 综合档案室的任务

3.1.1 集中统一科学地管理好技术档案,维护技术档案的完整系统准确和安全,并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因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技术档案原件遗失、缺漏、污损、破坏至无法使用,借出无法回收等,管理人员应负主要责任,严重调离岗位。

3.1.2 协助各部门和有关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正确地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3.1.3 承担技术文件资料的接收、复制、借阅、发放和建档,提供技术资料为全公司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服务。

3.2 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3.2.1 认真贯彻公司技术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技术档案工作任务的完成,积极主动地为生产开发提供技术资料。

3.2.2 科学地管理公司技术档案,承办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接收、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复制、发放、签字、统计及绘制检索工具等工作。 3.2.3 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3.2.4 严格执行技术档案的保管、借阅、发放制度。

3.2.5 保持档案室内整洁、卫生、对破坏或变质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4 技术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4.1 认真做好技术档案的内容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营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复制后原档案保管期限为半年,因修改而更换的档案,原档案报废。保管期限为一年。

4.2 凡要销毁的技术档案,必须造具清册,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在指定监销人监督下进行销毁,防止失密,有关鉴定报告和销毁清册及时归档。

6

5 技术档案的保管和借阅

5.1 对接收的技术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管理,编制《档案查阅目录》,做到定位存放,妥善保管方便使用。

5.2 认真执行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账档一致,并与12月30日前整理出检查报告,叫技术主管根据检查结果,对出现的问题勒令档案管理员进行整改,并对检查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复查。

5.3 做好技术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并履行批准和借阅手续,经常保持档案室内清洁、通风、注意防尘防火、防水、防潮、防晒和防盗,防止档案被虫咬、鼠咬、霉烂等,如有破损或变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5.4 技术档案的保密制度

5.4.1 全公司职工必须严守机密,维护技术档案的安全,凡借阅重要的档案(包括外来。外购的资料、随仪器、设备回公司的文件资料、原始底图)要有技术主管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者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5.4.2 技术档案如有丢失,被盗、泄密等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作妥善处理。 5.4.3 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翻阅技术档案。 5.5 技术档案借阅

5.5.1 凡本公司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因生产需要都可借阅技术档案,有管理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借阅人员签字后,方可使用,用后按期归还,经管理人员检查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

5.5.2 技术档案和各种设备说明书等均在公司内控制使用,档案原件不得借出档案室,尽供在室内查阅,若需要借出档案室应办理手续,如无副本时,需经技术主管批准后方可借出。 5.5.3 经同意借出的档案,每次最长时间为三天,如工作需要到期后,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续借阅手续,如遇假期,必须将所借技术档案退回,到期未归或未办理续借手续者,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催收,并要求其限期归还,到期还未归还由档案管理人员根据所借资料的实际价值(各类书籍按标价。资料按制作价格)报技术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送公司财务部,对档案借阅人进行处罚,事后借阅者如能归还借档案,根据时间的长短可按处罚金额的1/2至全额返还. 5.5.4 借阅者应保持档案的完整、安全、整洁、不得转借,拆散、涂改、抽换和丢失。接还双方应共同清点份数、页数并检查完整情况,做到认真负责,如发现问题或有损坏者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根据其完整或损坏的程度及档案的重要性急性处罚,由档案管理员报技术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送公司财务部对档案借阅人进行处罚。 6 技术档案的复制和技术资料的发放

6.1 凡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一半应存档一份,重要的和使用频繁的应复制备一份,供日常借阅或发放使用,备份文件发放后,应及时复制补充完整。

6.2 需加工制作的工装类图纸文件,应备三套,一套用于技术员做工艺后发放采购部备料,以及转交工程部进行工件检查;一套发放生产部或采购部用于加工订货,一套用于档案室存档,供日常借阅使用。

6.3 用于指导生产及作为验收依据的图纸,加工图等应晒制四份,发放生产车间、生产部、分管技术人员及档案室存档。

6.4 用于指导生产的工艺卡片、生产作业指导书应备制三份,发车间、分管技术员及档案室存档。

6.5 作为验收依据的检验卡片,应备制三份,发放质量部,分管技术员及档案室存档。

6.6 因工作原因,需要发放各使用场所的技术资料,应在技术档案交接后,次日发放至各使用场所,未规定发放场所的文件应编制《文件发放清单》,发放清单邮件要求发放各使用场所,发放时注明发放场所,发放号,发放日期,是否受控等,并有接受人员签字,其他需要文件的单位或个人,应提出申请,填写《文件领用申请单》,经主管领导审查,文件编制部门主管批准后可签名领取。

7

6.7 发放各使用场所的文件资料,使用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或丢失,因受条件限制,破坏或污损至无法使用时,可到档案室换取新文件,原破坏或污损的文件资料由档案室收回后报废处理,凡使用者无法提供原文件资料而要求档案室重新发放时文件使用者应承担重复发放文件资料费用,其金额按复制资料的实际价格核算,由档案管理员报技术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送交公司财务部。

7 技术档案和受控技术文件的更改

7.1 当文件编制部门需要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是应有更改通知单,对用户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更改时,还应有用户同意更改的书面证明,并存档备查,更改人员根据通知单的内容,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修改时统一做好修改标记,坚持技术责任签字,标明日期,同时修改单中更改级别,并将修改保留备查。

7.2 技术档案更改后,资料管理人员应及时将更改通知单发放各相应的文件受控场所,以保证文件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

7.3 为了防止各使用场所的受控文件失控,各类受控技术文件自发放之日起,其使用期限为一年,过期自动作废,需要重复使用,给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后,盖上确认印章,审查人员签字认可后方可再次使用。 8 附则

本制度由技术部解释、修改; 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8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1 总则

为了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在公司范围内实施,技术部负责监督执行。 2 工程部的基本职责

2.1 负责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毛坯件、半成品,直至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质量反馈,质量统计分析工作。 2.2 严格执行“三按”(按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和三不准(不合格不准入库、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转到下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准出厂),保证产品在各个流程,工序中采用正确的检查方式和制定标准,使产品在质量要求上得到满足。

3 检查工作应贯彻自检和专检相结合原则,以预防为主,坚持进料检验,重视过程检验,严格成品检验,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检的积极作用,加强各相关主要零部件的质量检验并填写零部件主要项目检验记录表。

4 检验人员要努力做到三员(质量宣传员、质量检验员、质量分析员),协助车间,检查工艺操作规程贯彻执行情况,遇到违反操作规程情况应及时劝阻,必要时向车间领导反映迅速采取措施。

5 不定期组织抽查库存或已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成品考察检验工作质量。

6. 做好计量理化工作,严格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量器具维护工作,保证方法正确。 7 参加新产品试制鉴定工作,对新产品能否正式投产提出意见。 8 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做好产品质量宣传工作,增强员工质量意识。 9 原(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

9.1 原(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入公司都必须按进料检验管理程序,材料检验制度规定、进料检验规范规定,依据图纸、工艺文件或采购合同要求对材料的性能,规格尺寸,外观和缺陷等进行检验,部分主要材料或产品须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并做好零件主要项目检验记录表。

9.2 凡要求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的主要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供应商如没有提供的检验员可以拒检。

9.3 凡检验不合格的员原(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员要及时以“退货通知单”的形式通知采购,由采购部办理相应的退货手续或让步手续。

9.4 外购件,外协件,在签订订购货合同时,要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案作为供需双方生产验收依据。

9.5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代用,应有采购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同意签字批准后,方可投产使用,并进行跟踪。 10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

10.1 各生产环节的检验人员,都必须依据产品图纸,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开具检验结算单,并做好标识,方可流入下道工序,入库或转出车间;不合格不能进行以上操作处置。

10.2 实际产品生产过程自检首件检验制,首件必须执行检查,操作者自检后应主动交检,本道工序结束后认为合格时应主动报检,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工序。 10.3 检验员应加强巡检,做好“自检、首件、巡检记录表”,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须随时指出纠正质量问题,情况较为严重的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反馈给车间,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措施,防止产品成批 。对不听劝阻的员工检验员应立即想有关领导汇报。

10.4 车间检验员除了对车间产品质量巡回检查以及质量跟踪外,应对外协、外购的辅助配件的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确认各方面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之后,方可进入车间使用。

10.5 实行产品自检、互检制度,树立下道工序即顾客的观念,对不接受检查,未经检验或自检不合格而故意转入下工序的班组或个人,检验员有权制止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

9

10.6 完工检、工序终检、零去毛刺,铁屑,油污后进行检察员对该产品进行抽检后填写零部件主要项目检验记录表并做好状态标识,抽样检验时如发现不合格品,则应加倍抽查复查,若仍不合格则退回车间,自行处理,重新交检,否则检查员可以拒检。

11 全公司各生产环节都应坚持不合格品的原(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不准使用,不合格零件、部件不能转下道工序、入库或转出车间。不合格品的产品不准出厂。 12 计量器具、工艺装备检验

12.1 外购的量具附有出厂合格证,凡无合格证,计量室可拒检。 12.2 外购的工具、刀具、刃具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12.3 自制得量具、工具、刃具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12.4 未经检定或不合格的工具、量具、刃具一律不准发放使用。

12.5 为保证量值正确传递,全公司所有计量器具从入库领用,使用直至报废,均有计量室负责验收、建档、周检、修理和处理。按规定执行。

12.6 工装、夹具辅具、模具的检验按工装器具管理程序规定执行。

12.7 新制工装夹具、辅具、模具投入使用时有使用单位负责会同技术部、质保部、进行验证,验证后应填写工艺装备验证书,各方签字,以备查考。

12.8 未经验证的工艺装备,因任意投入使用而产生零件报废,质量事故有使用单位负责。 12.9 工艺装备实行定期更换和检验,精度不能保证,零件以磨损或缺件的工艺装备,不允许使用,使用中工艺装备若发现类似情况,使用单位予停用并及时向技术部提请修理或补齐。 12.10 经检查验证不合格而需使用的使用的工艺装备,由技术部,会同有关单位协商、办理让步手续。

13 凡检验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原材料,毛坯、外购件、外协件、自制件等,任何人不得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有采领人(或受领部门)承但。 本制度由工程部解释、修改; 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3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