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主阵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更新时间:2024-06-13 17: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挥学校主阵地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

1、未成年人性格有缺陷。

现在的孩子多数有自私、狭隘、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等性格特征。他们在众人面前常表现出自以为是、心高气傲、雄心勃勃,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另一种品质:学习上懒散,劳动时躲避,做任何事都不愿为之付出努力,一旦碰上困难,就缩手缩脚,知难而退,忍挫能力较弱。

2、未成年人心理畸形。

学生或敏感偏激,或孤僻自卑,或沮丧畏惧,或敌视权威,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畸形心理指使他们往往做出一系列反常的事,诸如视亲人如同路人,拉帮结伙,违反纪律,厌倦学习。这是未成年人心理畸形的表现。

3、未成年人思想有缺陷。

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偷偷拿大人的钱,在商店偷偷拿东西或钱,在学校偷偷拿同学的笔、本子,不爱学习,不尊敬老人等,这些都是他们的思想有缺陷。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有缺陷的成因

1、教育方法陈旧

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只限于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晨间活动、班会等途径,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实践活动,例如:参观、

- 1 -

访问等,我校是偏远乡镇小学,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更是少而又少。另外,德育需要时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追求分数和工作繁忙是阻碍德育进行的重要原因。例如主题班会的准备,从确定主题、选择材料到编选、排练,准备的过程至少需要两周时间,其中需要学校、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其难度是可想而知。

2、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学生性格缺陷

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使中国的家庭角色结构从传统中以父亲或家庭中的长者为核心的形态,转向了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这种变化使独生子女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由于在家庭受到过分的重视,他们养成了自私、狭隘、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等性格特征。他们在众人面前常表现出自以为是、心高气傲、雄心勃勃,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另一种品质:学习上懒散,劳动时躲避,做任何事都不愿为之付出努力,一旦碰上困难,就缩手缩脚,知难而退,忍挫能力较弱。

3、家庭的缺陷导致学生的心理畸形

单亲家庭的比例较大,再者有些学生双亲外出打工,孩子由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或是亲戚朋友监护的隔代抚养,亲朋寄养的为数也不少。家庭的不完美,家庭教育环境的恶化,使这些家庭的学生或敏感偏激,或孤僻自卑,或沮丧畏惧,或敌视权威,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畸形心理指使他们往往做出一系列反常的事,诸如视亲人如同路人,拉帮结伙,违反纪律,厌倦学习,如学校个别反常的学生,当老师找

- 2 -

他谈心时说到:“父母离开我己经太久了,我己经适应了这种缺少关爱的现状,即变父母现在回不回来,对我都不太重要了”,更有高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的父母很多年才回一次家,当他们回来后,我却不愿意面对他们,甚至还不愿亲切叫他们一声爸妈”,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子女和父母失去了经常性的接触,这种教育是不正常的畸形教育”。正是这些畸形的家庭导致学生心理存在着较重的心理畸形。

4、家庭教育的空白造成学生思想缺陷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教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家教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然而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中,家长的传统德育观使他们过分地依赖于学校教育,他们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孩子的思想教育,学习就交给老师,平时对孩子思想不问不管;也有的家长过分放纵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早期教育。等孩子一旦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品质,他们又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非打即骂,而不去认认真真揣摩孩子心理,考虑孩子的需要,细致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粗暴方式失败后,家长往往又采取另一种极端教育方式——放弃,他们认为孩子无法教育,于是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向深渊。更有甚者,有些家长本身的品行不端,他们的身教言教,潜移默化对孩子的思想造成恶劣的影响。

5、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冲击

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社会上却是纷繁复杂,

- 3 -

诸如造假,色情,暴力等,文化市场的不规范,大量不健康的商品涌向市场。而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加上认识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限制,势必有些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冲击,从而染上了一些恶习,过早去追求一些与自己年龄不符的做法和想法,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时候,有很多的学生写的是父母赌博、吵架等一些家庭中不良行为。还有的学生在作文上写到:“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外出挣钱??”。很多不良环境的影响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更严重地损坏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难道不算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吗?

6、衣、食、住、行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的衣、食、住、行得不到良好的保障,我校是偏远乡镇小学,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孩子,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学校分散较远,无疑也为学生上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好大一部分农村学生家离上学学校太远,每天需走3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些学生天没亮就打着电筒或火把来上学,学生一路上的安全却得不到保障,而学生的午餐也只能用家长给他的一两元钱在校外吃点素菜饭,而且也不卫生,这样的艰苦环境只能让学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仅凭温饱是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的。要是我校是寄宿制学校该有多好啊!

三、发挥学校主阵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校长重视,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 4 -

学校建立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主抓该项工作,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教务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教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内涵

组织教师们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调研,让教师们了解了当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明确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

3、制订小而能实现的教育目标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比如:按时到校、爱护公物、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着装大方朴素、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低起点,严要求。

4、利用少先队活动这个主阵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少先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乐意参加。辅导员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就要刻意渗透道德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感受。如要让学生学会热爱就可以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天我为妈妈洗一次脚,我对妈妈说一句问侯的话,我为班上的同学做一件好事,我对老师说一声早上好,我在家所一次地。让学生从爱

- 5 -

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学会爱家庭、爱环境、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最终达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最高境界。利用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每次升旗仪式及时总结反馈一周内的各类信息,弘扬正气,表扬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要让学生知道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如:2007年九月份我校举行了“振兴中华、爱我家乡、兴我纳溪”故事演讲比赛,还搞了一系列的五心征文活动。使学生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

5、班队课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 每周星期一,我校统一安排了一节班队课,由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教师任课。这一节课老师们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演讲、辨论、小品、朗诵等,内容丰富多彩。学校每周检查、评比,纳入班主任老师考核,确保了班队课的质量。所以说每周一节的班队课是我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

6、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德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

- 6 -

要环节。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进行家访,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学校还每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会,并向家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学校少先队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校外墙报、广播的宣传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教育知识。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每一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 7 -

发挥学校主阵地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单位: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中心小学 作者:陈 林、夏昭贵、刘 虎 时间:2008年4月5日

- 8 -

- 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y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