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梳理考点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10 12: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素质》之“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并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在制度、物质、科研、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保证。建立素质教育平台,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塑创特色特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对背离、干扰、

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行为的禁止,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舆论和共同的风尚习俗。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般角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材施教,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突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力培养、体质增强等关键环节。

课堂角度: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大环节入手,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二十个字:备课精细,上课实活,作业精练,辅导实效,评价多元。 案例评析:

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

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

参考答案: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潮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 、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简单讲,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

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为我们正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推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概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发扬。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关系,符合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和新世纪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 内涵:

(一)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学生的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

缺一不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就会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索精神,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开拓进取,有所贡献。

(三)学生需要尊重:传统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年龄小,不成熟,需要教师严格管教。有的教师总是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求学生服从自己;有的老师动辄训斥学生、挖苦学生、惩罚学生;有的老师采取高压政策,认为这样可以管住学生,这些都是在专制型教师的风格,长期以往,学生的独立人格、进取意识、探索精神以及好奇心和创造力都难得到健康发展。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人格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如果学生的认识不足,要悉心引导;如果学生的看法有道理,要尊重支持。这样的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真心爱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才能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四)学生都有潜力:树立所有学生都值得培养的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按照他们在早期表现出的天赋选择适于其发挥才能、天赋的职业。教师不应对学生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从而把学生定性化,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宽容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要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名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或定性学生,要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下,让学生身心愉快的参加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学生,赋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承认差异,尊重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学生的参与,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内在需要,还体现了现代教育关系中师生平等的基本要求。正直、富有同

情心,是教师品质的重要内容;(三)学校管理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应体现以教师为本。让全体教职员工感受到学校是为他们搭建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从而在学校这个充满激励而不乏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提高,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 案例分析:

在班里,范佳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那以后,范佳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试对上例作出分析。 参考答案:

范佳的例子表明: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该老师教学方法独到恰当,引导了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3 、教师观

概念: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其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自我完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途径。

一、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强化创新精神。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四、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

当代背景下,要有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能力。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①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② 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教师应当忠诚于教育事业。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

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刻苦钻研业务,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 热爱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 综合素质》 之教育法律法规材料分析题

教师权利和义务 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体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

此学校应承担责任。学校以不作为的方式侵犯了董某的健康权。健康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保持其身体机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虽然,传统上健康多指身体健康,但在现在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侵害心理健康可能是对健康权的更大侵害。本案中,学校对董某逃课行为听之任之,致使董某迷恋上了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学校应对此承担责任,即学校应部分赔偿董某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经济损失。

第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适用的范围:各类学校,即大中小学都适用。

第四、关于学校责任的性质。明确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关系,不是基于民法和血缘关系形成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监护关系。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学校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同时,依照《民法通则》 及有关规定,确定学校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事故的责任,如果学校未履行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有过错的,造成了学生的伤害,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学校已尽到相应义务,无过错的,则无责任。

第五、关于伤害事故的责任类型。一是学校责任事故,即由于学校过错而造成的事故。二是学生责任事故,即由于学生本人或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的过错造成的事故。三是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事因与学校或学生个人活动有关的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过错造成的事故。四是混合型责任事故,多方当事人的共同过错而造成的事故。处理中,责任者根据自身过错程度的比例,承担与过错相应的责任。实践中也会有学生伤害事故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因素造成的,或

者在学校的管理职责范围之外发生的,办法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 (八)

在某市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教师王某在教室里上科学课,上课过程中王老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由于实验装置摆放不高,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都站起来看,并且在小声议论。王老师要求后面的同学安静并坐下,同学们坐下后王老师继续做实验,可过了一会儿,后面的同学又站了起来,而且议论声更大,坐在最后排的学生张某和几位同学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向前挤过来,王老师叫他们退后,可张某他们不听,而且张某还大声说“我们坐在后面什么也看不见”。王老师看到张某不听自己的话还顶撞自己,于是拿起粉笔刷就向张某扔过去,粉笔刷正好打在张某的头上,由于这种粉笔刷是长方形的,而且外层是铁皮的,粉笔刷的角

打在张某的头上致使头破血流,张某当场晕倒在地。 阅读上面的材料,并回答下述问题:

(1)王老师的行为违反了现行哪些法律的规定?请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分析。 (2)根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王老师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处分?

(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后,学校应如何处理? 答题思路:

(1)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等关于禁止体罚学生的规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判断教师王某行为的违法性质。

(2)根据《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分析教师王某可能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分析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 ( (九)

某乡一所初中进行危房改造,乡政府公开向学生家长集资。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缴了集资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款。结果,该校50 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10 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参考要点:

(l)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摊派集资; (2)乡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

(3)不缴集资款就停止学生上学,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是违反《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4)教师因为学生少,而停止其他学生的课,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教师也违犯的教师职责,因此教师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 (十)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某某某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

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 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答案要点:

(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十一)

某日下午放学后,在第一中学就读的余某和其他同学一起打篮球,同班女生王某上前用纸为他擦汗。这个动作被他们的班主任汪老师看见,她认为两个学生“恋”上了,当即将王某喊到办公室。她给王看了两页日记,是其私下从余某放在课桌内的日记本上撕下的,上面记录着余某对另一名女生的好感。汪老师还告诉王某,余某对其不是真心的,他脚踏两只船。第二天,汪老师不让余某进教室上课。余某的家长多次到学校,恳求让孩子上课,都被汪拒绝。几天后,汪老师又将余某的日记拿给班上其他几个学生看。学校和县教育局给汪做工作,可汪仍然坚持不让余某上课。直到12月5日,在学校校长的命令下,余某才得以重返课堂。而此时,余某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天即离家出走。第二天在重庆被找回。7 日,余某回校上课,但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余某父母要求汪老师在一定范围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但被汪拒绝。余某遂将自己的班主任告上法庭,要求汪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请评价案例中汪老师的做法。 参考要点:

《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权、隐私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有权提出申述或依法提起诉讼。汪老师偷看学生的日记,并将其内容广泛披露,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不让学生上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切合实际的讲学生脚踏两只船,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这些都体现了汪老师缺少法律意识,不能做到依法执教。 (十二)

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十三)

某中学学生人数严重超标,每班超出标准30人,全体学生集中在一栋教学楼内上课。教学楼本来有两个楼梯供师生使用,但为了方便管理,其中一个楼梯被长期封闭,楼道里也没有应急灯。有天晚上突然停电,当下晚自习的学生走到二楼时,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了一声“地

震了”, 结果造成严重拥挤,有些学生被挤到,受到珠压,造成多名学生受伤的严重后果。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事件中的相关法律责任。 参考要点:

① 学校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学校标准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没有履行保护未成年学生不受人身伤害的责任和义务,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② 学校应承担对受伤学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给予学校负责人和事故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③ 喊“地震了”的学生应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学校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十四)

某高中青年教师薛某,因不满学校的住房分配制度,对在该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学校提出了请调报告,要求立即调走。当时学校正值学期中间,工作非常紧张,并且薛某单人的课程还未结束,其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同也还未到期。因此,经研究,学校决定暂不考虑薛某的调动问题,并派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劝其认真考虑,最好还是能继续在校任教。薛某却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有意拦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课,致使其所单人的课程被迫叫停。学校领导多次找薛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课。

问题:试运用所学的教育法规知识进行分析:薛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要点:

(1)薛某的这种做法不对。

(2)《教育法》和《教师法》中相关规定,教师在享有教育教学权的同时,也应履行教师的

各项义务。薛某在任职期间不上课,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 (3)薛某擅自停课导致学生不能参加正常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违反了《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 (十五)

小昊、小斌、小董三位学生平时爱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聊天。有一次语文老师为了严肃纪律让这三个爱说话的学生罚站,并用胶布封住三人嘴巴。

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为此,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意味着平等与尊重。当然,新课程也不拒绝指正性、否定性的点评。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多激励,少批评,但教师过度的激励、赏识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学习、工作的困难性产生低估,同时使激励性评价贬值。但是,指正性、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同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有时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以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

2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要求回答霍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霍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她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霍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则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霍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整个班都变了。请评价案例中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自尊心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学生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才会接受教育,自觉学习。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作为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 3

王老师是某市初级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作为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王老师从教35 年始终坚持的教育格言。她用自己朴实的工作作风和”读懂学生,科学地爱生”的”换位思考”德育艺术,使教育产生了最大的效果,她用”以情感感染情感,用体验激发共鸣,让触动转主行劝”,诊释了爱的教育力量。 一次,王老师去北京开会,在电话中得知班上三个男生在逛超市时看到几枝喜欢的圆珠笔,一进控制不住,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尽管知道这三名学生已知错、认错,但王老师还是急得寝食不安,回到上海,一下飞机,她顾不得回家吃晚饭,匆匆赶去超市买了三枝新型、精致的圆珠笔,分别送到了三个小男孩子的家中。孩子们见了王老师,开始都很不安,低着头准备挨批但王并没有这样做,她对此进行了换位思考:”我知道,如果此时我狠狠地批评他们,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犯了错误的孩子更渴望得到成人的宽容和信任,这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没有斥责,没有严历的批评,三个孩子拿着老师给的笔,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老师的真诚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不久,其中两个孩子在路上检到了一只装有现金和重要物品的塑料袋。他们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已搬迁的失主-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家激动不已,特地来到学校,一定要给他们每人50 元酬金,以示感谢,可孩子们婉言谢绝了,他们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当两个孩子搀扶着老人走出校门时,又是有谁会想到,这两个孩子前不久还犯了错误呢? 可见,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请评析黄老师的做法,并且结合案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换位思考”来鼓励或唤醒犯错误的学生? 参考答案:

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心比心,和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想想遇事时我们会想得到什么,不希望得到什么,然手就把想要的给予学生,避免将害怕得到的施加给学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样进行“换位思考“?

赏学生所长。学生有被欣赏、肯定的欲望。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除学生所疑。教师要授业解惑。还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把教师“导“转化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宽学生之过。教师要谅解学生的过错。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的错误要客观分析,正确面地,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教师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1)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班主任既没有了解情况,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正确处理班级的失窃现象,而采取武断的不科学的方式来选“贼”,如果这两名同学真是拿了10元钱,这种选举方式既对他们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指认错误,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同时还侵犯了这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答: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第一:表明态度:我很生气;指出后果: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注意事项:(1)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2)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3)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4)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当然,对学生说: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5)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凡次就会好的。再说,小

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第二: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1)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2)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3)我目前的感受;(4)假如别人归还了我的钱物,我能原谅他吗?说出理由。

另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行窃者”,也要求写出四点。(1)拿别人钱物的动机;( 2)拿别人钱物的过程;( 3)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 4)打算怎么办?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

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5

某市实验学校张老师的班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张老师在讲授昆虫和植物时,许多同学都在全神惯注地听讲,只有陈诗豪同学在不停地用手里的纸叠来叠去。不一会儿,他叠出了一只小鸟。尽管陈诗豪的作品与教师所讲的内容毫无关系,但是张老师却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作品。张老师在一次与陈诗豪的谈话中又发现,陈诗豪特别喜欢做手工。带着这一惊喜的发现,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张老师在课下请陈诗豪为他制作了一些英语课上需要的工具,如纸花等。在课上,张老师请同学围绕纸花对已经学过的各种句型进行练习。此外,张老师还请陈诗豪为本班的英语角进行设计。一次,陈诗豪为布置班里的一期英语角,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全部作品都贡献了出来。当同学们仔细地欣赏着陈诗豪的作品时,当大家情不自禁地夸口赞叹时,原在班内毫无威信的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在老师的表扬中,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陈诗豪逐渐树立了学习的信心。请评析案例中张老师对后进生的实施办法。 参考答案:

教育教学的艺术在于揭示每个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使他们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和做人的自尊感。特别是对于很多的后进生,他们暂时的落后,并不意味着他们各种智能的低下,而是意

味着学生目前展示的方面正是他们的智能弱项,也意味着他们的潜能还未被全部开发,他们的强项还未被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时刻注意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想方设法让其“闪光点”在同学面前闪光。只有这样,才能扬长促短,让“闪光点”在“及时雨”中不断变大。很多教师的教育经验表明:通过展示学生的智能强项,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给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最终能够帮助他走向通往成功之路。 6

某初级中学初一(三)班教室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调皮捣蛋、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学习成绩极差的学生与班内一个品行、学习均较好的优秀学生发生了冲突,争吵了起来。两个学生越炒越凶,大有大打出手之势。学生们见状马上把班主任老师找来。

班主任陈老师来到现场,那个优秀学生觉得受到了委屈,大声哭了起来。按照“常规”认识和看法,成绩差的学生必先挨批,必先受到老师的呵斥。优秀学生哭得那样委屈,老师必“祖护”她。正当成绩差的学生以常规心态等着班主任的呵斥时,而陈老师却一反常规,看着两名表情各异的学生和全班那么多双恳切平息战争的眼睛,一声没吭,采取“冷处理”。 随后,经过采取不同手段的询问和调查搞清原委,分清是非,做出了公正处理。结果这位成绩差的后进学生大为感动,一反常态,竟主动向老师道歉认错。陈老师这时则顺势利导,告诉该生:“其实你有很多优点,比如见义勇为、热爱劳动、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像上次由你发起的篮球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些老师都是看在眼里的,老师正在考虑让你来当咱们班的纪律班长呢!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看采用什么方法能把咱班的纪律管理得更好,想出一个方案给我好吗?”这位同学回到班级,为了像个班长的样,一改原来的恶习,不仅遵守纪律、关心同学,把班级纪律管理得很好,而且课堂上也变得很活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会的问题主动提问,课间还经常向学习好的同学请教。结果学习成绩很快得到了提高。请评析案例中陈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处理学生矛盾的方法很有独到之处,她的做法体现了:其一,教师人格的力量,是像阳光一样的东西,看似无为,但却是催开白花,带给大地勃勃生机和美丽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管他的学习成绩优还是差,学校应该成为他永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x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