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共产党宣言》读后感(95+)

更新时间:2024-01-10 05: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目:《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编号: 班级: 日期:

联系方式

邮箱: 手机:

马原概论课读书报告 Jousin 14000XXXX

目录

一、写在前面 ............................................................................................................... 2 二、时代背景 ............................................................................................................... 2 三、文本概述 ............................................................................................................... 3 四、理论新认识 .......................................................................................................... 4

1、马克思视角中的“全球化” .................................................................. 4 2、对于“先进性”的新认识 ....................................................................... 6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 6

1、辩证否定观——发展中继承,继承中发展 ..................................... 7 2、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 8 六、总结与感悟 .......................................................................................................... 8 参考文献: ................................................................................................................. 10

1

马原概论课读书报告 Jousin 14000XXXX

一、写在前面

说来惭愧,在中学阶段接触了那么多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却一直没有沉下心来去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或许是因为课堂上的习以为常让我失去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好奇,又或许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让我产生了已经对马克思及其思想足够了解的错觉。不过,藉这次作业的机会,我终于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弥补了一直以来的缺憾。

《共产党宣言》作为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篇幅不长,但其思想博大精深, 观点简明扼要且透彻精辟, 气势恢弘, 语言生动。其字里行间所展示的缜密的思维逻辑、激情澎湃的文字深深感染者两百年来的每一个读者。我想从对文本结构的梳理入手,结合《共产党宣言》(以下称为《宣言》)写作的时代背景,谈一谈我对阅读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二、时代背景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

19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 在法国正在进行, 在德国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 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也宣告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正在崛起。这为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现实依托,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 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 其

2

马原概论课读书报告 Jousin 14000XXXX

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这种思想逻辑深深体现在了《共产党宣言》之中。《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三、文本概述

这是我自己动手制作的思维导图,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共产党宣言》的行文思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共产党宣言》一共有七个版本的序言1,在每一篇序言中, 作者都结合当时社会经济、革命斗争形势和政治状况等方面的新变化,对原来的思想作了新的补充和新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特点,而不拘泥于对过去文本的重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宣言》的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马克思从资产者和无产者入手,剖析了资产者的出现、发展和它在历史上所起到的革命性作用,同时指出了无产者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演绎,得出无产者必将取代资产者的结论。

无产者作为“多数人”,其组织的零散变成了他们夺权的阻碍。因此,由无产者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便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代言人。这个组织高效的政党能够有效动员无产阶级的力量,最终达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即

1872 年德文版序言、1882 年俄文版序言、1883 年德文版序言、1888 年英文版序言、1890 年德文版序言、1892 年波兰文版序言和 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3

马原概论课读书报告 Jousin 14000XXXX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目的。因此在第二章中,作者深刻论述了无产者为什么要与共产党联手,共产党为何要与无产者联合,共产党将用什么手段达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等。并且回击了人们对于建立无产阶级社会的质疑,这是当前推动历史发展唯一的途径——通过暴力推翻建立自己的政权。

第三章中,马克思重点论述了历代先哲们对于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并一一对它们进行了批驳,指出了理论的缺陷。共产党要领导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社会,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过去的共产主义理论不能正确运用于现实的革命实践中,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求迫在眉睫。马克思在批驳缺陷或错误理论的同时,也吸取了它们的经验教训,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

由于《宣言》是马克思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因此在最后一章中,马克思回击了对于共产主义的种种不实的传言和揣测,坚定了作为共产主义者的信仰,明确表态了共产党对于各反对党派的态度,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广大无产者。

在这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他们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向全球扩张的趋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及其伟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全面驳斥了当时诽谤与攻击共产主义的种种资产阶级谬论。他们深刻论证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作用, 指出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批判了当时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思潮, 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冒牌社会主义之间的界限,从此为各国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树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 也为全人类的最终解放树立起伟大的旗帜。

四、理论新认识

1、马克思视角中的“全球化”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x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