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程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0 05: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际经济学教程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试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表达了如下含义:第一。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原因是国与国至今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第二,所谓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第三,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生产要需跨越国界的流动。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国际收支研究、外汇理论研究、国际金融体系研究、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跨国公司研究、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关系的研究、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发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国际经济组织研究等。

2、试述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的自然增长状态,只有当经济的发展超出自然长的范畴时,对外经济联系才有可能成为一国经济运行尤其是经济发展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才会引发国际经济运行与国际经济关系的问题。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的跨国流动除了可以使得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得到满足之外,也带来了相应的经济福利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当人们对这一情况有点朦胧的认识时,经济产出的增加促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不同的国家中销售其他国家的产品,使得国际贸易的地域、商品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同时。产品的跨国流动带动了货币的跨国流动,进而出现扩过公司、多国公司等。之后经济的发展产生共同市场等世界经济组织,进而经济全球化格局形成。

经济学研究首先出现的是针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进而研究已过总体经济状况的宏观经济学产生。国际经济学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经济学时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一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做出评价。

(1)国际经济学宏观微观相结合。微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市场中的交易、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以及福利等的内容;宏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等内容。 (2)国际经济学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静态分析主要涉及比较静态分析,国际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整逐步以静态分析作为起点,尽量使得理论自身动态化,以适应国际经济现实,并对它给予符合实际的解释。

(3)国际经济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分析主要强调的事经济中的结构性联系;定量分析主要是对事物数量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

(4)国际经济学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5)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相结合,表现的要比一般微观、宏观经济学要明显。 (6)国际经济学吸收与评价相结合。其具有西方经济学的普遍理论特征,但更多的是在论述国际经济活动,描述表面的联系。

第二章

1、试述斯密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斯密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以制针业为例说明其观点。根据斯密所举的例子,分工前,

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斯密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斯密由家庭推及国家,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他举例说,在苏格兰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葡萄,并酿造出同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国外高30倍的代价。他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做,显然是愚蠢的行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也会因此而增加。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这便是绝对成本说的基本精神。

2、说明绝对利益说的主要缺陷。

(1)绝对利益说有一个必要的假设前提,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位。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比如在现实中,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

(2)斯密的学说基本反映了18世纪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但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坚持方面,却无法说明交换的两种商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4、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并用简单的数字进行分析。 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例如下表显示了英葡两国生产率状况,按照李嘉图的上述学说,虽然英国在两种产品上

都处于劣势,但是,英国在呢绒上相对具有优势,所以英国会专注于生产呢绒,葡萄牙会生产自己最具有优势的酒。

国 别 葡萄牙 英 国 呢绒(1单位) 90天 100天 酒(1单位) 80天 120天

5、应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从国际贸易的实践出发: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2)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3)按照该学说,国际贸易应该在比较利益差距极大的国家间展开,而现实情况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在比较利益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之间展开。4)按照该学说,自由贸易下,参加贸易的各方都可获利,各个国家应该积极参加国际贸易,但是在现实中,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1)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而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这本身存在矛盾。2)该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的原因,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家首先追求收回成本,之后追求利润,最后追求超额利润,而他解释在国际贸易中只要有利益就参加贸易,并不获得超额利润,存在矛盾。3)比较利益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家贸易则越会受益,这里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在静态的基础上,相对落后的国家遵循已有的比较利益发展经济便可以获得利益,因此不必强调产业升级和转变。

6、试用图形描述比较利益的分解过程。 (1)得自交换贸易的利益

Y无差异曲线b无差异曲线aB国不贸易前的价格曲线世界价格曲线B生产可能性曲线O

在不进行贸易前,B国的福利水平为无差异曲线a,在进行贸易之后,福利水平变为无差异曲线b,福利水平提高。而这部分是交换贸易所得的利益。 (2)得自分工的利益

XY无差异曲线c无差异曲线aB国不贸易前的价格曲线世界价格曲线B生产可能性曲线O

无差异曲线c由b的基础上再往上移,从而获得更多的福利。这部分福利是由国际分工产生的。

X第三章

1、试述国际贸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西方经济学的价格决定理论认为,价格是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而在国际贸易中,价格决定的基础还是供求关系,但是有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同时参与,价格决定要复杂的多。通过相互需求方程即可获得,如下图所示:

B国国内交换比率贸易曲线YA国国内交换比率交易区域OX

则贸易价格在交换区域内产生形成,如上图中的贸易曲线所在的交换比率下产生,贸易曲线越接近某国的国内叫唤比率线,则贸易价格与国内的价格越相近。

2、试用图形说明两国国际贸易价格的可能性及利益分配(在2*2的模型条件下)。

B国国内交换比率贸易曲线YA国国内交换比率交易区域O

同样用上题中的图形,贸易价格在交易区域内产生,即两国国内叫唤比率线之间的区域内产生。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格。如果对手国对于本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手国商品的需求度,则交换比率月接近于对手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则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哪个国家国内的交换比率,则该国获得贸易利益越少。

3、试述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论。

相互需求方程式是说明国际贸易价格确定的一个基本学说,贸易条件线离哪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得的利益便越小,离该国的国内价格线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贸易就越能够获得更多利益。

在由比较利益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内,实际而且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理论上这个价格应该处于双方正好能够吸收掉对方出口的那个比率上。在时间中,如果对手国对于本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手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对手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则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4、试用图形描述国际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A国出口X产品,B国进口X产品,在X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A国的X产品出口将超过B国的需求,X产品价格将降到均衡价格以下。反之亦然。相互需求方程从供求角度说明了价格的变化,以及均衡的条件,实际上揭示了价格是怎样因供求变化而波动的。如下图:

P(B)P(A)D(B)S(B)P(W)S(A)S(W)P(EW)进口出口=进口OQ(B)OOQ(W)E(W)D(W)出口XD(A)Q(A)

5、试用图形说明贸易无差异曲线并进行推导。

此题没有进行绘图,图书电子版提供了很好的图,直接粘贴过来就好。 6、试用图形说明提供曲线并进行推导。

此题没有进行绘图,图书电子版提供了很好的图,直接粘贴过来就好。 7、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和贸易均衡条件的图形并予以分析。

此题没有进行绘图,图书电子版提供了很好的图,直接粘贴过来就好。

8、试对提供曲线原理进行评价。 提供曲线原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参与贸易国家的进出口价值相等;各国商品需求平衡;生产必须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如果不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则会有自动调节机制使之恢复平衡。提供曲线的理论基础是一般均衡理论。

9、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会带来产出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还有带动因产出提高而促进出口增加的效用,因而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经济中存在出口的贫困增长,主要源于贸易条件的恶化,从而导致出口数量的增长,出口收入下降,福利降低。如下图:

Y原福利水平贸易后的福利水平原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OX10、试述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并对这一理论进行评价。

1)产业结构转化的重要性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单一,许多国家根据东亚的发展模式在走出口导向的道路,产生了出口日益增多价格却越来越低的情况,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长远看应该予以调整。

出口贫困化增长现象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种出现的一种可能情况,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而非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平衡出口量与出口价格

第四章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

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

2、试述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要素的自然禀赋 要素供给 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 要素相对价格 贸易的发生 商品价格差异 生产成本差异

3、试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出×商品价格)。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

4、试述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这一定理的意义在于说明,如果两种要素同比率增加,则要素增长的结果是“中性”的,因为要素增长后,一国的比较优势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若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此时的比较优势比原有的优势更大,这种要素变化是有利于贸易的;反之,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不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不利于贸易。

5、试述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那个行业中使用。这一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在国际经济学中被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自由贸易会造成一国相对丰饶的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而使相对稀缺的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下降,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尽管会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一福利水平的增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同水平的分享。

6、试述列昂剔夫反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对其解释一般有:劳动力不同质;要素密集度逆转;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自然资源稀缺。

7、试述要素密集度逆转定理。

要素密集度颠倒也是列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要素密集度颠倒指的是这样一种

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颠倒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H-O理论不再成立。 8、试述人力资本定理。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列昂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 9、试述研究与开发定理。

结合研究与开发投资在对外贸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格鲁伯、梅尔塔和维农认为,美国正是根据由“R&D要素”相对丰裕决定的在科学技术以及高科技产业上的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R&D要素”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进口“R&D要素”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其他商品。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商品流向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要求。

10、试画出技术差距贸易论的图形并予以简单分析。

(3) 成 (3) 成熟 ()54) 销(熟销期 (1) (2) 售让 (5) 期新 售成成让下与美新下 生 长 生长与降国降 命 期期期 销期期期期 美国销售量 售量 净t0 t1 t 净0出出口口量 量净净出出口口量量 时间 t1 t2 tt 3 2t3 t4 t4 t5 时间 发展中国家 t5 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 其他发达国家 时间

技术差距贸易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

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技术差距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引入模仿时滞(ImitationLag)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InnovationCountry)和模仿国(ImitationCountry)的两国模型中,创新国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著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

11、试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析。

国际贸易中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创新阶段,第二阶段为外国开始模仿生产该种产品的阶段,第三,外国模仿者以低成本为基础开始向第三国出口的阶段,第四,外国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例如美国)的阶段。上述四个阶段结束之后,即该产品在创新国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周期之后,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便在模仿国开始并进行着

自己新的周期。

第五章

1、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二是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

(1)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的贸易形式,通常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由于市场区位、市场时间等的不同,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2)

差异产品又可以分成三种: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

不同类型的差异产品引起的产业内贸易也不相同,分别为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2、试述新H-O模型。

代表为法尔维模型,是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在现实贸易汇总,只要同时存在对于高质量和低质量商品的需求,产业内贸易就可能发生。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相对较高的产品,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质量相对低的产品,贸易的方向是清楚的。实践中,新H-O模型解释的国际贸易类型属于垂直型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

3、利用图形表述需求偏好相似论并予以评价 图形说明,在一定得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易于产生贸易,图中A\\B点式两国不同的收入水平,OP是世界价格线,a\\b是在A国和B国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由于人们的消费是多样的,因此加工深度是一个区域,便可能产生消费交叉,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即需求发生重叠,这种重叠时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4、利用图形表述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图中A、B两国的分工不急于比较优势或禀赋,是完全随意的,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原点凸出,说明具有规模经济。如上图所示,福利提高的来源于过去我们所熟悉的比较利益、禀赋优势均无关,而是由于扩大规模后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分工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交换利益。

5、试述新张伯伦模型

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人在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基础上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差别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在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中,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权,规模收益递增,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产品可以替代但不完全替代)争夺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垄断利润消失,各个企业仅获得正常利润。

新张伯伦模型运作机制如下: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个产业(制造业、农业),本国在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农业具有比较优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本国出口制成品,进口农产品;外国出口农产品,进口制成品,两国间的贸易模式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不会发生。现把垄断竞争引入制造业,但仍保持农业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即我国仍是农产品的进口国。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制造业内的所以厂商都要尽可能扩大规模,以达到本产业所允许的最小规模,否则厂商会被淘汰。因而厂商只能选择生产一种或几种风格或式样的产品。同理,任一个国家也无法生产所有种类的产品。所以国内外厂商同时生产制成品,只是两个国家的制成品在花色、特性上有差别。从需求上看,在制成品基本功能相同

前提下,消费者倾向于多样化的选择。当本国制成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要求时,就需要从国外进口制成品,从而在制造业内出现产业内贸易。

6、试述战略性贸易理论并进行评价

该理论主要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经济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场上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并不能自行达到最优状态,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从而实现由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的目的。外部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具有的积极作用,市场份额对各国厂商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政府应通过提供补贴或者关税保护等适当方式对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产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理论是以政府干预国际贸易为政策导向的现代保护贸易理论。

7、试用简单的博弈论模型阐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结果。

所谓战略性贸易理论(strategictradetheory),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把国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垄断利润转移给本国企业或消费者的贸易政策理论。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利用关税、配额等进口保护政策和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研究开发补贴等鼓励出口政策,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之所以称之为“战略性”,是因为这种政策能够改变国内外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使本国垄断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为国内经济获得利益。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政府的干预对本国的厂商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干预可以改变具有不完全竞争特性厂商的竞争行为和竞争结果,达到占领世界市场的目标,即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使得本国的厂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优势。从而提高本国的总体经济福利。但也有可能一国企业通过获得自己政府补贴重新占领市场,而使得补贴国的优势失去。

8、试述贸易扭曲理论并进行评价 国际贸易扭曲理论主要研究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致使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扭曲形式、贸易扭曲的影响,探讨如何消除扭曲,使得自由贸易得到恢复。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实行对国际贸易扭曲的干预时,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干预要适度,在最优、次优的措施中寻找政策的有效搭配,做到这一点在实践中很不容易。但此理论本身是理想的,在实践中不存在。同时也忽视了收入分配、经济结构对贸易的扭曲作用,也未对扭曲给予经济的宏观影响进行较有意义的分析。

9、试述消除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并进行评价

针对不同的贸易扭曲类型,人们采取不同的正常措施来进行纠正:1)如果扭曲反映在国外市场上,需要对国外市场扭曲进行纠正,最佳的正常为关税措施,次优的措施则为采用生产、消费、要素等方面的补贴与税收调整。2)如果扭曲反映在国内商场中,最佳的政策为生产税或补贴,次优措施为关税调整或要素税收、补贴,但是采用消费税或补贴则不会产生任何效果。3)如果扭曲反映在国内消费上,最佳政策为消费税后补贴措施,次优为关税及补贴。4)如果扭曲发生在要素市场上,最优为要素税收与补贴,次优为生产税与补贴,再次为关税及补贴。

第六章

1、试用图形进行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在市场中由于其产品的占有份额小,只能是产品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产品价格的决定者。也就是说,它对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在供给水平与需求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图中Pe与QE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生产、消费量。Pw,Pt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Pw

2、试用图形进行小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如图所示,给出一国的生产可能曲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的生产均衡点在贸易条件曲线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P0点,消费均衡点在T0线与消费无差异曲线相切的C0点。 直至两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比率与国内相对价格趋于一致,也就是使国内贸易条件T1与消费无差异曲线相切与C1点,这C1点就是新的消费均衡点.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在我们的分析中能够得到的政策含义即是,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尽管会使得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但从总体看,征收进口关税必然会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必然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净损失。

3、试用图形进行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所谓贸易大国:是指一个国家进口的某种商品量很大,以至其进口与否对该商品的国际

市场价格有很大影响。

4、试用图形进行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如图所示,当一国为贸易大国时,对Y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会使本国的对外贸易条件改善;即通过关税减少Y产品的进口需求,使国际市场上的Y产品相对价格曲线T0变为T2(倾斜程度增加),而关税使国内相对价格曲线由自由贸易时的T0变为T1;这样,新的消费均衡点C1就有可能高于征税前的C0点,表示福利水平有可能因征收关税而提高,其他方面的影响则基本与贸易小国的情况相似。

5、试进行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进口配额(importquota)是对一定时期内准许进口的商品数量的限制。例如,配额可以规定,在既定的时间段内,小麦进口不得超过2000吨。一般认为进口配额往往比关税更具限制性。进口配额可分为全球配额(globalquota)和国别配额(selectivequota).

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需求改变时,价格变化不同;利益归属不同;对进口的控制程度不同。实行进口关税事实上无法彻底限制竞争,国内生产厂商无法形成完全的垄断,价格无法抬得过高。实行进口配额,因允许的进口数量明确而对国际贸易自由程度限制清楚,限制性更强,国内厂商更愿意采用。在国内生产受到来自外部商品竞争,国内厂商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时,他们甚至迫使政府采取这种做法,因此对自由贸易的限制性更大,WTO更反对这种做法。但一般而言,目前发展中国家大都愿意实行这种明确、简单的做法。

6、试述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要重要很多倍。李斯特关于保护关税制度的思想包括:

1)关税保护的对象应该是工业中重要的工业部门,经发展能与外国产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应重点保护。

2)关税保护措施可是禁止输入或适当的税率等。 3)课收关税要有一定限度。

4)关税保护措施的实施应是有步骤进行的。 7、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M-R-K标准)。

国际经济学中所谈及的幼稚产业,是指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进入良性发展的产业。 一般认为,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便会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得以发展。但是,成本递增型产业是不能算作幼稚产业的。在国际经济学中,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有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和肯普标准等。

(1)穆勒标准。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认为,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使得潜在的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的比较利益,可以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但是在保护时,一是保护的时间应限制在产业进行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二是保护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只对该产业予以保护。

(2)巴斯塔布尔标准。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在确定幼稚产业时,除了坚持穆勒的产业自立原则之外,还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引进予以应用。他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符合该条件的产业即为幼稚行业。这样实际上是将幼稚产业的确定,从静态的方法发展成为动态的方法。

(3)肯普标准。美国经济学家肯普认为在确定幼稚产业时,还应该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时期内的外部效应问题。如该产业具有外部性,该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其他产业利润提高,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预期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但是,如果该产业在学习技术、经验时,具有很强的内部性,即只能为该产业所利用、垄断,而学习后垄断利润的现值可以补偿保护的代价,则这种产业不应予以保护。

8、试进行幼稚产业的局部均衡分析。

9、试进行幼稚产业的一般均衡分析。

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给予幼稚行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各国生产力条件不一样,过分的自由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的国家的利益,这已经得到的事实的证明。但实行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得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并不是单纯的落后。保护幼稚产业的方法很多,但是在现实中相当多的国家采用的是补贴式的国家采购政策,国家用较高价格采购国内生产的产品供公务使用通过这种方法来使得本国落后的产业得到诮有的保护,使之成长。

10、假设某产品的国内生产价格为100万元,其中进口原料的价值为50万,在生产中新增的价值为50万,如果对最终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税,对于进口原料不征税,求名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式中:V'为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价格减去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价格;V'是带有税收的附加价值;V为新加入的价值,即在不征收关税时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活劳动的贡献。

根据上公式可以得出有效保护率为:【100*(1+20%)-50】/50=1.4

11、试述关税有效保护的政策含义并予以评价。

名义关税的有效保护问题,隐含着重要的政策含义,它对于不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对外贸易政策时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关税结构选择得不恰当,其就会使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的发展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第一,在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低,该名义关税税率的保护作用(有效保护)就越大。 第二,如果一国用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对原料征税,其结果将降低产品竞争力,这样在贸易政策上的取向是对这部分原料进口予以照顾。

第三,有效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两难:本国若对原料进口不征收进口关税,但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便会形成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从而丧失了保护的意义;但是如

果对原料和中间产品也征收进口关税,则本国的产品便会失去竞争力,根本无法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相关产业更无法转换成出口型产业。这种现象说明,发展中国家在选择本国的关税结构时,空间要比发达国家小,需要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关税的角度来确定本国对于产业实行保护的措施。

第七章

1、试述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表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已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表是指记录国际收支状况的组织制度。 2、试述国际收支表的基本构成。

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有经常账户育资本和金融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际头寸育国际收支表构成一国全面的国际账户。

3、是试述国际收支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国际收支表个项目之间的关系:经常账户的差额一定等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净余额加上储备资产交易,既可以利用金融资产的进流入和储备资产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 2)国际收支的盈余与赤字:国际收支从会计账户设立的角度,账面的余额由于同一笔交易必须在借方、贷方记同样数额而为0,但实际上是有盈余和赤字的,即进出口的余额,金融账户流动的余额等。

4、试述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如何反映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的。

1)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已过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已过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3)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4)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已过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5)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5、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概念及其类型。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经常账户出现的余额,靠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余额无法平衡掉,不得不动用储备资产进行调整的现象。

基本类型有:临时性失衡;周期性国际收支失衡;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投资环境性国际收支失衡。

6、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调整。

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1)结构性失衡: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2)周期性失衡: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3)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4)货币性失衡: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5)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6)贸易竞争性失衡:由于一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引起的失衡

7)过度债务性失衡: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违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借入大量外债,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高利率政策和保护主义

措施,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逆差不段扩大。

调节一般最为基本的有三种:弹性调节法、吸收调节法和货币调节法。 7、试画图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由马歇尔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加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主要观点:贸易收支额的变动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货币贬值能否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关键是看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Em+Ex>1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货币贬值将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 8、试述J曲线效应原理。

马歇尔-勒纳条件对货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改善的考察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考虑调整的时间因素。在短期内,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实际经济部门贸易量的变化,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变化到贸易量的增减带来国际收支的改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即存在时滞,在贬值之初,国际收支非但不能改善,反而可能更趋恶化,这种现象即为“J曲线”效应.

9、试述弹性调节法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

弹性调节法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10、试推导吸收调节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X-M) =A+BP

A=C+I+G:国内吸收(国内支出);BP=X-M

BP=Y-A

A=A0+cY(c为边际吸收倾向) BP=(1-c)Y-A0

⊿BP=(1-c)⊿Y-⊿A0

从BP=Y-A得出,当Y>A,BP为正值,当Y

11、试述货币调节法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国际收支的构成中,其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已超过了经常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论成为国际收支理论中的主流。货币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芒德尔、约翰逊等。

国际收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国的货币供求变动会引起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同时,这种国际收支的失衡反过来又影响国内的货币供求变化,最终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条件下,国际收支会自动地在长期内趋于均衡。

货币论的基本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 Ms=D+R

货币论者认为,一国的货币供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国内部分,即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或支持货币供给的国内资产D;另一部分是来自国外的部分,它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以国际货币储备作为代表R。将上式移项可得:

R=Md-D

从长期看,货币的供应量与货币的需求量相等,即:Ms=Md,由此,公式可改写为: R=Ms-D

含义:国际收支差额(官方储备的增减)=本国货币需求-本国供应的货币。

第八章

1、试述铸币平价说。

铸币平价(mintparity):也也称为金平价(goldparity),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它是决定汇率的基础。由于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汇率总是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波动。 2、试述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TheoryofInternationalIndebtedness)是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Goschen)於1861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这里所讲的国际借贷关系不仅包括贸易往来,还包括资本的输出和输入。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国际借贷说认为只有流动接待相等时,外汇供给也相等,外汇汇率保持稳定;当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当流动债权小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小于求,外汇汇率上升。

3、试述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的上涨将意味著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

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4、试述汇兑心理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所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除了需要用外国货币购买商品外,还有满足支付、投资或投机和资本逃避等需要,这种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外汇供需双方对外国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该主观评价又是依据使用外币的边际效用(mariginalutility)所作的主观评价。不同的主观评价产生了外汇的供应与需求,供求双方通过市场达成均衡,均衡点就是外汇汇率。当均衡被打破时,汇率又将会随着人们对外汇主观评价的变化达到新的均衡。

该理论是在1924~1926年间,法国国际收支均为顺差但法郎的对外汇率反而下降,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的反常情况下提出的。它独树一帜,从主观心理评价的角度来探讨一国货币汇率的升降关系,把主观评价的变化同客观事实的变动结合起来考察汇率,直到目前,该学说都有相当的市场。但是该学说是以西方主观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把汇兑心理的变动当作影响与决定汇率的依据,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缺乏说服力。 5、试述流动资产选择理论。

流动资产选择说是在浮动汇率制下短期汇率的重要理论。流动资产在其经常选择和调整过程中所引起的以各种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进出数量,即国际资本流动量,远远超过经常项目的数量。所以,在短期内不断变化的货币组合所形成的资产市场均衡状况,必然要在汇率上反映出来,并对短期汇率变动产生决定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外汇市场的实际,因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个学说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l)只着眼于金融资产,而忽略了商品、劳务流转对汇率的影响。(2)要使这个流动资产选择学说付诸实施,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具有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没有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或者这些管制很宽松;实行真正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如果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流动资产选择学说将难以实施,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6、试述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货币主义汇率理论是随着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得以正式确立而产生的。它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向了资本项目。具体内容包括: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一国货币供给状况及货币政策同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的联系。

7、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公式。

假设Y为存入一行的一笔钱,Rn代表国内利率,E0代表即期汇率,Rf代表外币利率,Ef代表远期汇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根据一价定律则有: YE0(1+Rf)/Ef=Y(1+Rn) 则Ef=YE0(1+Rf)/Y(1+Rn)

8、试推导远期升水(贴水)公式。

从公式Ef=YE0(1+Rf)/Y(1+Rn)可以得知:Ef/E0=(1+Rf)/(1+Rn) 另两边同时减1,得到

(Ef-E0)/E0=(Rf-Rn)/(1+Rn)

则远期升水公式为:Ef-E0=E0*(Rf-Rn) 9、题目略

根据上题公式可知:Ef=0.5+0.5*(10%-15%)=0.475(英镑/美元),即1英镑=2.1053美元。

第九章

1、试述货币危机理论。

纯货币危机理论:是指用货币信用因素和心理因素来解释危机,曾是19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的危机理论。

纯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只用于零星支付,流通的主要工具是银行的信用。由于银行体系有通过乘数作用创造信用的功能,因而作为主要流通工具的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当银行体系采取降低利率、放松信贷以及收购有价证券等扩张性的信用政策时,由于商人所运用的资本大部分来自银行信用,所以银行利率的轻微变动,商人最为敏感。利率降低,商人将增加向银行的贷款,以增加其对生产者的订货,于是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市场繁荣和企业家的乐观情绪促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兴旺,由此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造成累积的信用扩张和经济高涨。

2、试对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做出评价。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都是在单商品的假定下展开的,研究的侧重面各有不同。 第一代着重讨论经济基本面,第二代的重点放在危机本身的性质、信息与公众的信心上,而到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焦点则是金融体系与私人部门,特别是企业。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和汇率制度的崩溃使由于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这一代理论解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式货币危机最有说服力,对1998年以来俄罗斯与巴西由财政问题引发的货币波动同样适用。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政府在固定汇率制上始终存在动机冲突,公众认识到政府的摇摆不定,如果公众丧失信心,金融市场并非天生有效的,存在种种缺陷;这时,市场投机以及羊群行为会使固定汇率制崩溃,政府保卫固定汇率制的代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第二代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最好的例证是1992年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情况。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关键在于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亲缘政治,这是东南亚货币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所在。在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解释上,理论界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并非是新的危机,已有的货币危机理论已经足以解释;另一种则认为已有危机理论无法充分解释,并导致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事实上,这两种观点之间没有本质的分歧,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回答这次危机是否是一次新的危机。前者强调原有两代理论的思路和方法仍适用于本次危机,特别是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中既给予基本面以重要地位又承认多重均衡、自我实现式冲击的存在这一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与此同时他们并不否认东南亚国家危机前的特征与历史上货币危机前的特征的差异。至于后者,他们更强调本次危机发生前的新表现,认为应寻找新的危机的形成和传导机制,用主流方法建立模型,但其建模的方法和对诸如自我实现、多重均衡等核心概念的认识与应用与已有的文献仍然是一致的。

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表明,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有关货币危机的实证研究的发展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工具或建立模型方法的引入与融合。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货币危机的发生、传导等问题;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远不是三代危机理论所能解决的。例如,这三代危机理论对各种经济基本变量在货币危机积累、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对信息、新闻、政治等短期影响投资者交易心理预期因素的研究都显得有很大的欠缺;同时,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资本管制下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传导渠道等均未涉及,其中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紧急资本管制是应付货币危机的手段之一。

3、试阐述什么是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

全面性,就是要总体设计,既要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金融组织,又要完善国际金融规则和程序,既要反映金融监管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又要考虑不同经济体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均衡性,就是要统筹兼顾,平衡体现各方利益,形成各方更广泛有效参与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尤其要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

渐进性,就是要循序渐进,在保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通过持续不断努力最终达到改革目标。

实效性,就是要讲求效果,所有改革举措应该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4、试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是它的实际载体和支柱,其中又以IMF为中心。IMF的主要内容包括:黄金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IMF以回购方式提供资金;认缴份额与投票权同步;自由贸易多边兑换。简而言之,其基本特征是“二挂钩一固定”。

5、试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首先两个难题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重要原因:

1)“特里芬困境”:由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中所提出,指的是美元汇总本位制度的内在矛盾。他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清偿能力的创造机制和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各国是依靠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来获得清偿能力的,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各国则断绝了国际储备的来源,从而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但是,长期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必然会破坏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外国持有的美元增加了,如得不到美国持有的资金的支持和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兑换,人们就会对美元丧失信心,就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2)“N-1”问题:是固定汇率下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与国际稳定之间的政治冲突。其核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调整机制的失灵,由约翰·威廉森于1983年在《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中提出。在N个国家组成的货币体系中,任何一个N-1国家都可以自由改变它的汇率,但是只有一个国家,即作为定值标准的N国不能改变它的汇率,因为它的货币是所有其它国家货币价值相互挂钩的本位货币。但是,如果所有国家,包括本位货币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为某种国内政策目的而改变货币汇率时,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在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具有的调整机制实际上是美国允许其他国家自由改变其货币同美元的比值)

前述问题所揭示的矛盾随着冷战的升级和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美国的实力下降,优势减少而日益突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军备竞赛以及美国国内政策的需要,使世界经济由美元荒变成美元灾,美国的通货膨胀带动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在一片混乱中,1972年9月,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结构的“牙买加协议”,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寿终正寝。

6、试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评价

1)该体系所实行的固定汇率制,使汇率相对稳定,这样在进出口、对外投资中易于匡算成本,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金流动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稳定做出了贡献。 3)储备资产以黄金为主,美元与黄金挂钩,有益于国际货币关系基础的稳定,不易出现大的起伏与波动。

4)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对二战前无序国际货币关系的调整,是国际金本位的替代体系,

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另外,该体系以一国货币为中心,不稳定性强,必然也只能是一种过渡体制。 7、试述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在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仍居于主要储备货币体系的首位,但其地位不断削弱。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让黄金成为单纯商品,虽然削弱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发达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只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并受监督来保证有效的汇率安排;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货币化——逐步提高SDR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以使其最终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这种设想是好的,但实际上行不能,因为SDR是一种虚构的世界货币,既无本身价值,也无所代表的政治经济实力;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能作为流通手段;分配不均,3/4为发达国家所有;发行有限,在整个国际储备中所占比例过小。

8、试对牙买加体系进行评价。

1)牙买加体系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克服了“特里芬难题”

2)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可以适应一国、国家集团或世界经济的变化。

3)多因素的国际收支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另外牙买加体系并不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而且灵活有余、稳定不够,多元化储备缺乏统一的标准,汇率波动较难控制,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无法解决。

第十章

1、试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追逐收益,尤其是经济的收益。

1)在不同国家间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低的地方想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动。

2)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资本国际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

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3)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因素。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资本国际流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国家资本的输出入、私人资本的输出入;短期资本的国际流动、长期资本的国际流动;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等。这些为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

3、试用图形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图中,A国的资本存量为OA,B国的资本存量为O'A。A国资本边际产品价值为OC,总产出为FOAG,其中OCGA为资本要素的收入,CFG为其他要素收入。B国资本边际产出为O'H,总产出为O'JMA,其中资本产出为O'HMA,HJM为其他要素收入。由于A国资本边际收益率

低于B国资本边际收益率,在资本自由流动下,资本便会从A国向B国流动。当资本收益ON=O'T,即两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等,在E点达到均衡时,资本停止流动。这时,A国产出为OFEB,B国产出为

,A国产出减少EBAG,B国产出增加EBAM,两国产出净增EGM。

,A国总收入净增EGR,

因A国投资要有收益,A国总收入为AOFER,B国总收入为

B国净增ERM。资本跨国流动后产生了福利的增量,这是由于B国相对富余的劳动与A国相对富余的资本结合进行生产的结果。

4、试述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

折中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5、试分析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

劳动力国际流动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这是劳动力迁移的最直接原因。劳动力移动的直接收益表现为移动后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水平的改善。劳动力移动的成本是指为迁移而付出的全部代价。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费用和其他货币支出,迁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收入损失,为迁移而付出的其他非货币支出或牺牲,如社会、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不适应。如果劳动力移动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构成了劳动力移动的现实基础。

第二,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劳动力移动的重要促成因素。处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高涨时,生产扩张,劳动力需要强烈,实际工资率将上升,因而吸引国外劳动力流入;反之,将推动国内劳动力外流。

第三,劳动力禀赋状况是劳动力移动的深层原因。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实际工资率相对较低,将引起国内劳动力外流;反之,将吸引国外劳动力迁入。由于劳动力禀赋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形成了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走向。如地广人稀的中东国家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劳动力流入的集中地之一。

6、试用图形解释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

国际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国和迁入国福利的影响,可以借助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相同的图

形予以分析,在图5-6中,假定在一个A、B两国组成的世界中,全世界劳动总供给为OO’。

迁移前,A国劳动力工资率为OC,劳动力总供给量为OA,总产量是OFGA;B国工资率为O'H,劳动总供给量为OM,总产量是O’JMA。因为B国的工资(O'H)比A国(OC)高,现假定国际劳动力自由迁移,AB数量的劳动力从A国迁移到B国,直至两国工资在BE(BE=ON=O'T)处相等。结果是:A国的工资上涨,而B国的工资下降。另一方面,A国产品总量从OFGA下降到OFEB,而B国产品总量从O'JMA上涨到O’JEB,世界产量净增加EGM。值得注意的是,迁出国A国的国民收人朝着有利于劳动者方向进行再分配,而迁入国B国则朝着非劳动力资源方向再分配。

7、试用图形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

P225,技术转移理论中有详细的解释,由于作图技术问题,不再进行分析。 8、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国民经济的基本恒等式——总收入等于总供给,可以得出:

Y=C+S+T+M

式中:Y为总供给;C为消费;S为储蓄;T为税收;M为进口。 Y=C+I+G+X

式中:Y为总需求;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 若税收等于政府支出(T=G),则有: S+M=I+X或I—S=M—X

公式左边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右边M—X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是外汇缺口。由于有投资、储蓄、进口、出口四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调节的目的是使上述公式达到平衡。

该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可以提高出口能力,促使高收入、高储蓄的良性循环出现,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在引进外部资源时,国内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外部资源的要求。同时,发展中国家应该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9、试说明国际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一般来说,一国的外债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经济发展对外汇资金的需求;二是对外债的承受能力;三是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四是外债使用的经济效益。衡量一国外债的指标有: 1)静态债务指标为:

(1)经济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欠外债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应小于30%;(2)出口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所欠外债额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应小于100%;(3)偿债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每年出口收入中有多少被用于偿付到期的本息。应小于20%。

2)1995年起,世界银行开始采用现值法,即用债务的现值代替债务名义值来衡量债务水平:

(1)经济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80%为临界值;

(2)出口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出口,220%为临界值;当实际指标超过临界值的60%,为中等债务国家,以下则为轻度债务国家。

除了一般指标外,还要注意债务结构指标,即债务的币种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债务的来源结构以及债务的利息结构等。

第十一章

1、 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

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 令T=G,变换:C+I+X=C+S+MI+X=S+M

设dI为投资增量,dX为出口增量,dS为储蓄增量,dM为进口增量, 则有dI+dX=dS+dM

变形后dI+dX=(dS/dY+dM/dY)dY 整理dY=(dI+dX)×[1/(dS/dY+dM/dY)] 若令dS=dI=0

则有dY=dX[l/(dM/dY)]。即:贸易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据上分析,在出口增加时,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倍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在现实中,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总小于1,即出口扩大所增加的收入中总会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这样便可循环往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一轮一轮地增加。

2、 试述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以及政策意义。

国际经济传导机制是某一种经济现象,从一国通过特定的途径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并对该国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则是大多数经济失衡的跨国转移。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往往经济失衡在某一国发生,通过传导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传导可以分为向有利方向和不利方向的传导,在日常生活中非均衡传导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是由一国的开放部门影响到非开放部门。包括国际商品交换、资本国际流动、劳动力国际流动等方面的非均衡传导。

3、 影响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传导机制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国家对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这些国家被分成大国与小国。大国、小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不同的,从而其在传导国际经济非均衡方面具有的因素也不一样,但一般会具有以下特征: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越高,通过国际商品交换渠道进行传导的经济影响就越大。 (2)一个国家的贸易地位

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大,某种商品在世界总供给或总需求中的比重大,则世界经济的变动通过国际商品交换渠道对该国的影响较大。

(3)一个国家的贸易地区结构

如两国或多国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高,一国的贸易活动在另一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则另一国家的经济变动通过国际商品交换渠道对该国的影响较大。 (4)各国的经济政策

不同的经济政策对于传导机制和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 试述资本国际流动所导致的非均衡的传导渠道。

国际借贷关系的紊乱,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影响各国的金融稳定;各国利差会导致资金的跨国流动,国际收支的差额会造成失衡的传导,汇率的变动会因贸易变化而影响经济,大规模的资产结构转换会使资金大量流动而影响经济运行。一国的外资结构、与他国的利差、通货膨胀差异、金融政策差异影响着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即非均衡的传导。 5、 劳动力国际流动是怎样进行国际经济的非均衡传导的?

具有关键性的人才的流动会造成经济影响,侨汇的汇出可能会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均衡,高级人才身上凝结着人力资本,他们的流动意味着资本的流失,大量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工资水平发生变化,这些都会使非均衡跨国流动。一国的国民教育水平、劳动力在国外的就业结构、各国工资差异、国家的劳动力政策影响着非均衡传导。 6、 试述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过程。

即国际信息流动的非均衡传导。信息非均衡传导主要是指示范效应的作用、各种信息交易的情况、各种信息引起的预防等。一国的开放程度,对于信息的把握、对于信息的消化都影响着非均衡的传导。

第十二章

1、 试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内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指出,固定汇率对一国的政策制定者提出挑战,这些政策制定者既要实现本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又要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在短期和中期内,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往往难以兼顾,该模型为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政策的运用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这个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2、 试述宏观经济目标的内容。

宏观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的内容。 3、 试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手段、货币手段、通过货币对外汇率的变换、经济管制等。

4、 试用图形说明斯旺图表与蒙代尔政策搭配。

斯旺图表所考查的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如何通过运用支出变化和支出转换政策来同时达到内部和外部均衡。斯旺图表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通过这张图表,将内外均衡这样复杂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转变为一个简单、直观的平面几何问题,通过改变不同象限内非均衡点的位置,一国经济就可以实现内外均衡。

在斯旺图表中,横轴表示国内的总支出,纵轴表示汇率ER。图中BOP线代表的是在一定的汇率及国内支出下一国对外的均衡。BOP线的上面代表的是该国存在着对外的顺差状况,而BOP线的下面代表的是该国存在着对外的逆差状况。因为在这一区域,当总支出固定时,汇率提高(本币贬值)会促进出口扩大。F线代表在一定的汇率与国内支出情况下的国内经济均衡的情况。F线的左面意味着存在着衰退和失业,F线的右面则意味着存在着过度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情况。只有在BOP线与F线的交点处,一国经济才同时达到了对内、对外均衡。

5、 试用图形分析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及其政策搭配。

FISRIS'LM'LMBOP=0EA

此为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图,最初国内经济的均衡状态处于A点,由于该国处于国际收支逆差,运用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得IS左移,此时由于利率的下降,资本会流出,反而加大贸易逆差,运用紧缩的货币手段,LM左移,从而在E点达到内外均衡。 6、 试述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也被称为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律,如下图所示:

OY

图中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一种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指固定汇率)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它们各有其吸引力。三角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

第十三章

1、 试分析贸易创造的产生与影响。

贸易创造是指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家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这一过程还会出现以较低价格的产品消费取代原较高价格的国内生产的相关产品消费而获得的利益。 2、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假设所涉及的国家是小国,即市场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分析是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上进行的。图中,D,S曲线为该国的需求与供给曲线。无关税时,该国从成本低的A国进口,在Pa价格下进口Q1Q2的商品。此时,B国商品因成本高被排除在贸易之外。由于征收Pt的关税,进口量减为Q3Q4。若此时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间无关税,则A国被

排除出贸易,该国以Pb价格进口Q5Q6的商品。

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后,消费者比在关税价格下享有更多的福利,但这一福利却不如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所能享有的福利多。 关税同盟的福利分析

与Pt价格相比较,由于消费者的价格降低到Pb,产生净福利a,b,消费者剩余增加a+b+d+e,即剩余却少了

,生产者剩余降低d,e是税收转移。但与A国结盟相比较,消费者,因为自由贸易的进口(从A国)必须转向B国,当然1区的生产者剩

余增加了,c部分作为税收也因此损失了。如果该国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则该国只有贸易创造而不会发生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的政策含义

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参加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例如,关税同盟成员国与外部世界国家生产成本相差小则结成关税同盟后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成员间关税高,则结成关税同盟后税收减免,利益大。同盟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低,成员国仍然有机会从外部进口,则贸易创造多。关税同盟成员数目多,则低成本成员国存在的可能性大,故结成关税同盟后产生贸易创造的机会多。关税同盟成员间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便会有成本更低者,则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大。地理位置近、运输方便则结成关税同盟后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贸易量大、关系密切则结成同盟后贸易创造多。 关税同盟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表明:当一个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应该尽量争取去构建那种贸易创造多、贸易转移少的关税同盟,而不是相反。 3、 试述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态。

经济一体化是指参加的有关国家将部分经济权力为了一体化组织的共同经济利益而让渡给一体化组织,根据共同利益,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行使的过程与情况。

4、 试述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最优货币区(optimalcurrencyareas,OCA)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性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相互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和区域外国家的汇率保持浮动。一般价格与工资弹性、要素市场融合、金融市场融合、商品市场高度融合、宏观政治协调和政治融合为最后货币区的条件。 5、 试用图形进行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 图形要求比较精确,在P282有详细介绍。

6、 试述巴罗-戈登模型的基本内容。

理解不是很深,在P287有详细介绍。

7、 试述WTO的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包括以下原则。

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关税减让原则。第三,任何缔约国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四,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第五,透明度的原则。第六,解决争端的机制。

围绕上述六项原则,WTO的主要进展有:①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WTO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②WTO进一步明确、规范了GATT的上述原则和原来不十分清楚的贸易、法律概念及条文;③扩展了多边贸易体制协调的领域,并在农产品、纺织品、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方面制定了过渡原则,将原GATT的原则、管理权限扩大到了上述领域;④强化了争端解决机制及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并使之法律化;⑤较好地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规定或强化了差别优惠、免责条款、例外规定等;⑥成员资格比过去更具代表性,吸收了国际组织以成员或观察员身份介入WTO的活动。

从发展趋势看,WTO在制定游戏规则、贯彻游戏规则、调节争端、协调多边贸易政策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8、 试述国际经济新秩序。

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要以整体观、均衡观、多极观、进化观的认识为基础,使市场与计划、微观与宏观相融合。建立一种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避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极世界。改革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过时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十四章

1、 试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国定义。

在资源、产出双流向控制的基础上,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中,经济铲平标准规格的确定中,如果能够具有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导向力量,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和贯彻,在经济竞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将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强国。 2、 试述温特尔主义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温特尔主义(Wintelism)在全球大行其道,中国也因此赶上了全球经济的战车。

温特尔主义的特征是,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产与组合,标准制定者在完成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中,在与模块生产者的分工中,最终完成以双赢为基础的控制。

温特尔主义以高科技为主,利用自己掌握的强大信息网络,以产品标准和全新的商业游戏规则为核心,控制并整合了全球的资源,使得产品在其最能被有效生产出来的地方以模块化方式进行组合,最终创造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120个月持续繁荣的奇迹。 在这一生产架构中,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中,而大多数生产者则以模块化生产的形式,实现和落实着这些标准。在这个架构中,标准和规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确保规则制定者的根本利益,但与此同时,标准的使用和落实者,也可以通过产品模块的生产与组合获益,形成双赢,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在温特尔主义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前者具有制定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力量,而后者则具有生产、组合各类模块产品的比较优势。

温特尔主义使得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它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人才、资金、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的流向为手段,以产品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制定来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因而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全球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组,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正好是在这个背

景下发生的。

3、 试述新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同,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的不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虽然其影响所及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过改变人类信息的传输、储存方式来实现的。长久以来,在低下的劳动生产力的掩饰下,信息的不充分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被忽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数次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信息瓶颈也逐渐拓展扩宽,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将信息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与物质和意识并列的世界构成的第三要素,这从哲学的高度证实了,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传输与储存方式的革命,也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这些信息时代的产物,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今天,信息时代刚刚来临,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也才刚刚露出端倪,新经济刚刚露出曙光。一个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将来必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型经济。 4、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利: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随。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弊: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3)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 4)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 6)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x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