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谱价值

更新时间:2024-07-03 19: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家谱价值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448 次 发表时间:2006-8-4 13:11:27 出自:《听潮网站》

浅谈家谱价值

摘 要]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它

不仅记录着某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它

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词] 家谱、姓氏、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引 言

地方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交流、地理状况和风俗民情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也就

是指一切记录和反映某一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图书文献资料。它是地方图书馆藏书建设和服务工作中最富有特色和生命力

的部分之一。地方文献除了具有永久性的史料保存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外,对于研究、开发本地

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文献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切实做

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无疑是图书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1]家谱作为地方文献中重要的一员,其价

值是无可估量的。

一.家谱的产生与发展

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

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

聚的人群也越来 越广。

二.家谱的内容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以下摘录了一套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1.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

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

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

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

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

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

它是明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 2.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

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

、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

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 ( 姓氏 ) 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

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这两个

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

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3.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

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

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

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 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

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

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如

: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

,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 要的。 4. 家训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

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

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

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

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

言等,至今脍炙 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

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 一 ) 、注重家法、国法

( 二 ) 、和睦宗族、乡里

( 三 ) 、孝顺父母、敬长辈

( 四 ) 、合乎礼教、正名分

( 五 ) 、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5. 家传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那就得看家传了。

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人的事迹的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

“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

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耀家族。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传记中多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画,让后代读起来倍感生动形象。

家传之用词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

6. 艺文著述

“谱乃一家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人的艺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将家族中名人的著作录入家谱的惯例, 尤其

是到了明朝,此风更盛,这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涉及史学、文化、经济、宗教等许多领域,在形式上 甚至堪于”经

典史料“相媲美。

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一般称作: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

“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 碑文

、书札等,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版本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艺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结晶,其中的大量珍贵史料文献,有着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价值。 但是,由于艺文著述

的种类、内容繁多,而又良莠不齐,所以还需后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艺文精品得以流传和利用。

同时,我们在续补家谱现代艺文著述时,更需精心挑选,慎重录入,把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文献传给后代。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354 次 发表时间:2006-11-17 21:22:37 出自:文汇报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

——王鹤鸣研究员在上海图书馆的讲演

讲演者小传: 王鹤鸣 : 研究员。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中国谱牒研究》、《中华谱牒研究》、《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解冻家谱文化》等多部家谱专著。

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家谱,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夏代到今天,编修家谱绵亘数千年,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家谱种类与沿革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

中国古代家谱不仅名目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多彩,根据家谱传承、记载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等。

结绳家谱:中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经历结绳记事时代。东北鄂伦春人,到17、18世纪,还在马鬃绳上打结记事,通过打过多少结,知道本家族有几代人,五个结表示五代,十个结十代,他们将这种表示世代的绳结,挂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东北地区锡伯族,到20世纪初,仍保留结绳记载一家人辈数、人数、男女数的习惯,生一个儿子,在绳上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儿,则系一根红布条。

口述家谱:比结绳更为原始的一种家谱形式。我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都保存口传家谱的习惯,他们采取父子连名的形式,即父亲名字之后的一二个字,是儿子名字的前一二个字。一般家族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世系,最多的能背出90多代。

甲骨家谱: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家谱。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专门记载一个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儿氏”甲骨,上面记载一个家族十一代十四个人的名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甲骨家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家谱。

青铜家谱: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即金文家谱。在出土商代末年的青铜器中,就有几件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在出土的周代两件青铜器中,有380字铭文,记载了一个家族七代世系和事迹。

石碑家谱:就是刻在石碑上的家谱。所谓“刻谱于石,以垂永久”。早在汉代,这种家谱形式较为盛行。如汉代的孙叔敖碑。民国初年,广西南丹县壕塘村竖“莫姓哨目族谱”,共412字,不仅记载莫姓家族世系,而且记载了家族源流。较之甲骨、青铜家谱,石碑家谱要成熟得多。

书本家谱:即是书写、印刷在纸上的家谱,又分古籍和铅印家谱。这是我国目前存世的最主要的家谱,数量在5万种左右。

此外,尚有塔谱、布谱等。

三千多年来,我国家谱的内容、体例和功能,经历了不断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家谱萌芽。甲骨、金文中已有家族世系的记载,已具备了家谱的基本要素,但较简单。周代的《世本》,记载了远古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等,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

汉代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已出现谱牒之名。尤在南北朝,门阀势力极度膨胀,官之升迁,只辨姓氏高下,不考人才优劣,于是“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国家设谱局,出现审查机构,并出现谱学专家。

唐代:家谱发展,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打击门阀势力,提高李氏皇族地位,专门组织官员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9等,李氏一等,外戚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武则天掌权时,又组织人编《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再次打击旧有的士族势力。

宋代:转折时期。家谱功能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编修方式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内容更加丰富;体例因欧阳修编《欧阳氏谱图》、苏洵编《苏氏族谱》,创立新体例,人称欧苏体,成为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为家谱进一步发展、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清以及民国时代:家谱普及,私修家谱蔚然成风。清代康熙、雍正号召修家谱。家谱普及,尤浙、苏、皖、赣、湘等地,家家修、族族修,有的续修二十余次(一般30年一修)。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修谱成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

近50年:续修新谱。尤在海峡两岸,台湾、福建等省较为突出,各省市均有。台湾近50年来,新修家谱约有六七千种。台湾2200余万人,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近50年遭人为隔离,他们以修谱表达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心愿。福建新谱有数千种,其它省也有。福建修谱不少是海峡两岸同一家族共同编修的。大陆修新谱已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这是群众中自发兴起的修谱活动。如何看?从主流来看,应予肯定:有利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当然也有个别少数利用修谱敛财,乃至复活和增强封建的家族势力,则要注意与警惕。

二、家谱内容

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三、家谱的价值与弊端

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可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史上,家谱的编撰方式分为两个时期,功能作用不一:宋以前主要官修,主要是政治功能,修谱主要为世家大族、朝廷用人服务;宋以后主要是私修,修谱主要是道德功能,凝聚家族、维护族权,为宗族睦族服务。当今时代,家谱作为历史文献,有多方面的价值。我们以前受“左”的思潮影响,往往将家谱看作“四旧”,视为糟粕,有的烧毁。即使保存在图书馆的家谱,也是堆放在角落里,听其尘封虫蛀,显然是不妥的。

开发家谱资源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首先是文物价值。存世的中国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属于珍本,现存最早的《仙源类谱》,系宋代内府抄本,至今近千年,有些是明代的版本,有些是名人批校本,有些是钞本,都具有文物的价值。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该书善本的家谱就有635种,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字,这些家谱均属国家级的文物。

其次是资料价值。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数量可观的家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

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如对称雄一世的徽商研究,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即源于皖南徽商家谱。

再次,家谱具有教化功能。家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其中固然有不少封建思想,但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也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

最后是寻根价值。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读者,其中不少都是为寻根问祖来查询家谱的。当他们从家谱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形容。。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主要产生封建社会的文化载体家谱,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几乎所有的旧家谱的谱序、凡例、族规家法等内容,都露骨宣扬封建忠孝节义、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专制等封建伦理规范,乃至封建迷信等。

其次是攀附假托。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如有的李氏称李世民为本族始祖,张氏则以张良、张飞为自己先祖,萧氏则拉萧何为自己祖宗等。俗话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不一定是一家。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的,最明显是朱熹,翻阅朱熹作谱序的家谱达几十种,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如朱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的家谱同时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显系伪造。明清时,有“谱匠”、“谱师”职业,专为有些家族制作伪劣产品。

再次是书善隐恶。有的家谱凡例明文规定:“史则善恶俱载,谱则书善不载恶,为亲者讳也。”家谱中,凡本族列祖列宗系官宦、名人、奇才、烈女的,则辟有小传,乃至编写传记、行状,刊载墓志铭等。另一方面,对家族中所谓“叛逆”、“犯刑”、“败伦”、“背义”、“杂贱”者,则采用“除名”、“出族”、“出谱”等措施,不予书写,名不见谱。

当然,旧家谱在观点、内容、体例等方面,还存在其他弊端或不足,我们对旧家谱必须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四、开发整理家谱资源

编纂《总目》,是中国古籍整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于开发谱牒资源的重要意义,20世纪初,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梁启超都作过重要的论述。顾颉刚曾说过:“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代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史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梁启超也十分重视家谱的价值,他指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近五年,海内外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编撰的《中国家谱总目》项目,就是开发整理家谱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经济全球化、知识网络化对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如何共建共享,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2000年6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8个全球中文文

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并确定了项目的主持单位,其中《中国家谱总目》由上海图书馆主持。

编纂《总目》是全世界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项目,是中国古籍整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深得民心的一项文化工程。即将问世的《总目》,收录家谱的数量众多,较完整地揭示了海内外各公藏单位收藏中国家谱的基本情况。收录家谱的姓氏共计608个,较全面地揭示了存世中国家谱的姓氏状况。同时,著录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著录时间跨度长,收录家谱下限为2003年。不仅能为广大研究人员和读者提供新的系统的家族资料,也能促进海内外的文化交流。

编撰《总目》是对全世界存世的中国家谱开展的一次空前的大调查,从而摸清了存世中国家谱的基本状况。数量可观的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目》对于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目》实是家谱这座矿藏的详细分布图,其问世有助于广大研究人员利用家谱资源,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总目》揭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这就在更大范围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更全面、更系统、更详尽的线索,必将有力推动炎黄子孙回大陆寻根谒祖的潮流。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统族谱及传统族谱编撰方式面对挑战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350 次 发表时间:2006-12-7 14:57:38 出自:DAZUPU

摘要:本文通过对族谱价值意义的简述及传统族谱、传统族谱编撰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从而提出受现代人们基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的启发,一种全新的族谱形式─数字族谱及基于互联网的族谱编撰方式必然出现,并会对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提出,在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应当注重人人参与及青年人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族谱、传统族谱、传统族谱编撰方式、数字族谱、基于互联网的族谱编撰方式 引言

人之有姓,莫近乎亲,而固本笃亲,莫过于谱。我曾在一本民间老谱的序中读到以下文字,感触颇多:“凡族之有谱,犹漫漫长夜有灯,有灯则自见来路,有灯则自知归途。饮水而不思源,数典却忘其祖,非人也,兽也。人本乎祖,犹水本乎源也,倘不追叙过往,则其源不清,其流不明。固然,百代之遥,黄土之下,所埋何人,断碑之上,名刻其谁?一族之史,口口相传,殊为不易,敬惜字纸,尤难乎其难,莫说干戈扰攘,春风野火,天灾虫害,仅仅时光本身,何堪回首?是故,凡修宗谱,于百代之前,录其大概或语焉不详,自在情理之中。”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商建立中华大族谱之事,聚全球华人同胞之力,共修中华民族之谱,让人何其心潮彭湃! 传统族谱与传统族谱编撰方式

族谱记述一个家族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住居迁徙和婚姻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其兴衰变化;族人在科贡、科举、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涯中的地位和事迹;家族的丧葬、祀典、文物和聚居地的建筑、风光名胜;以及家族为管理、教化族众而制定的族规、家规、家法和名讳表等,内容齐全,堪称一族的百科全书,在反映一族一地情况的广泛性与综合性方面,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文献资料所无可匹比的。 众多的族谱又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最丰富的补充。族谱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中华儿女落叶归根、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

近一些年来,民间修谱盛行。盛世修谱,记录家族历史,延续家族根脉,中华族谱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但是每次修谱对于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方面,修一家一族之谱,要有德高望重、认真负责、善组织善管理的负责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时间代价也非常之巨大,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它不是简单的编撰一部家族历史书,一部族谱

的编撰成功,需要进行大量的考证、寻访、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中华谱牒文化得以延续发展至今,即便是再耗财耗力耗时、再艰难也依然至今为中国人所重视,这反应了人们对族谱价值意义的普遍认同。

另一方面,传统的族谱在保存流传的过程中极易被破坏和丢失,一般一部族谱编撰完成后,所印发的数量又并不多,这样直接导致了族谱的流传受限,过去大量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族谱已经完全丢失。

由此可见,传统族谱编撰方式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且传统族谱容易破损丢失、难以流传,加之受到当今农村城市化、全球一体化大潮的冲击,中华民族过去特有的以某一姓氏家族为单位(村落)聚居的格局,以及以传统族谱记载祖宗世系关系一脉传承的方式将随之被打破,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对挑战!族谱记录的是一家一族的起源历史、亲情血脉,众多的族谱一起又编织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气连枝的亲缘网络,为了让更多的中华儿女触摸中华民族之根,不忘根本,传承民族历史。因此,中华民族的族谱文化、根脉文化迫切需要创新。正犹如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不匹配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出现一样,一种更先进、科学、能真正适合现代社会的族谱形式及族谱编撰方式必然会出现。

而这,毫无疑问,这种全新的族谱形式及族谱编撰方式就是基于全球最大的开放交互平台互联网的,让中国人无论身处世界的何处、何时都可以阅读的数字族谱及同样基于互联网的,人人皆可参与的族谱编撰方式。让全球华人同胞都能参与到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让中华民族之根触手可及。 互联网与数字族谱

从文字时代到网络数字时代,人类沟通的媒体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 20世纪的最后10年,互联网迅速膨胀,成为时代的宠儿,到今天,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数字时代让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共同拥有了互联网这样一个无比广阔的平台,它具有跨越时空、人人皆可参与、自由开放等独特的属性,而这为上面提到的全新的族谱编撰方式和族谱形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也为建设一个真正具有全中华民族意义的“中华大族谱”提供了可能。

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范畴中,“单个的人”是组成这个大民族的“基元点”,多个这样的单个的人,由于血缘、姻缘的关系组成了“家庭”,我们通常称之为“社会细胞”,多个家庭又形成了“家族”,从而构成了中华民族。因而,修中华民族之总谱,必然需要考虑这些特点,全球华人同胞近14亿之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若想自顶向下,统统梳理根脉源流,定然不切实际也不合科学。但是,现代人们基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给了我们重要启发,让我们试想:如果全球华人同胞人人都能参与中华大族谱的编撰会是怎样?这毫无疑问将使中华大族谱的实现变得更加现实。

那到底个人如何在利用互联网,去实现这种全新的族谱形式和族谱编撰方式呢?这首先取决于能否提供一个性能优越的系统平台。

中华连根文化工程是由包括世界华人联合总会在内的多个大型国际、国内社团组织联合发起的旨在“创新根脉文化、传承民族历史”的大型文化项目,项目目前正在准备实施阶段,中华连根文化工程的三大子项目之一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信息化工程”(中华传统文化数字信息化工程的定义是: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数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连根文化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自组建以来,一直从事传统族谱的数字化研究与相应系统平台的开发。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自主开发出了“中国第一个”数字族谱解决方案:中根源数字族谱系统平台 1.0。它提供的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从单个人的“基元点”到“社会细胞”─家庭再到家族的一个自下而上的“家族族谱”协作编撰的方式,让每一个人、每一家庭、每一个家族都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基于互联网的跨越时空限制的族谱编撰和族谱流传,采取了为每一个数字族谱提供一个集中管理中心及一套请求审核机制确保数据资源的分布式集中控制,采用搜索技术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快速获取,采用树形图的形式实现直观全貌的家族世系图,并采取了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互联网上具有浓厚中华传统族谱文化色彩的族谱展现形式,读互联网上的数字族谱就犹如读摆在眼前的传统谱书一样真实。

今天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同胞们聚集一堂,共同为具有传承中华民族根脉、促进全球华人团结与共同发展重大意义的“中华大族谱”的建设工作献言献策,作为中华连根文化工程三大子项目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数字信息化工程”的第一个成果─中根源数字族谱系统平台 1.0,是中国目前第一个能将传统族谱基于互联网数字化转换的平台,致力于成为中华大族谱最大的“支杆” 资源数据库,以此全面配合中华大族谱的“主杆”建设,使之在“中华大族谱主杆”建设上起着举足轻重的添枝加叶的重要作用。 在此,我顺便提一下中根源数字族谱系统平台的几点重要理念,同时认为,这些理念对中华大族谱建设工作的分布式协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即:

1、基于互联网,让中华民族之根触手可及;

2、基于搜索技术;

3、虚拟现实,尊重中华传统,不照搬国外模式; 4、灵活标准,给中华族谱文化提供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5、世系、文献并重; 6、开放、互动,人人参与; 7、简单操作; 8、可移动,支持离线; 9、自定义保密机制完善; 10、版本控制机制完善; 11、多语言界面; 12、多样化阅读方式; 13、标准输入输出; 14、支持个性拓展; 15、支持完整解决方案;

重视青年人群在中华族谱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数字族谱及基于互联网的族谱编撰方式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善于运用互联网的青年人群成为中华大族谱建设的主力军,这将为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家族根脉、中华根脉的传承得以更有力的保障。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将导致另一个变化,那就是家族中那些具有丰富族谱知识和经验的、原来是族谱传承事业中主力军的中老年群体将转换角色,成为族谱编撰的顾问团。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意味着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健康良性的发展阶段。 从一家一族之谱,到一姓全族统谱,再到中华大族谱

我们试想,数字族谱及基于互联网的族谱编撰方式产生后,每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家谱将变成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一个家族、一个姓氏的全族统谱的编撰,也将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协作很方便的实现。

这种模式是完全可以拓展的,修好一家一族之谱、一姓全族统谱,中华大族谱将自然形成。

姓氏、家谱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414 次 发表时间:2006-12-7 15:05:37 出自:DAZUPU

姓氏是表明一个人血缘所出的家族标记,家谱是以姓氏相区分的家族档案,二者都具有突出的凝聚作用。按照通常的话说,每一个姓氏都拥有自己的血缘先祖,为了表明自己与祖先之间的关系,我国习惯上用文字进行记录,并且代代相传,形成传统,所记录的文字就是家谱。因此,考察姓氏与家谱的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很有必要。

一、姓氏是我国的一种国情资源

姓氏人人都有,并且天天都在使用,实际上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产物,姓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全过程,具有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稳定性强、凝聚力大、内涵丰富等基本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姓氏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广泛开发利用,海内外炎黄子孙也以此为纽带开展寻根问祖、观光旅游活动,在不少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重视姓氏的价值,加强对姓氏文化的研究,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无疑是有必要的。

关于我国的姓氏,见于记载的已有2万多个,但在今天仍在使用的只有三四千个,经常使用的仅有500个左右,而将近90%的人只使用100多个姓氏,形成一种“多数人姓少数姓”的奇特现象。这些100、500多个姓氏无疑都是大姓,民间常说的“张王李赵遍地刘”、“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陈林黄郑蔡,天下占一半”等等所指的也都是大姓。家喻户晓的宋代那个“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所收姓氏都是当时的大姓。近年风行的“新百家姓”,经常提到的也只是100个大姓。如今,大姓中某些超大姓氏的全国总人口已在1亿上下,1个姓氏在不少地方的人口数量已占当地人口总数的1/10左右,十几个姓氏的人口合在一起可以占总人口的一半,100个姓氏的人口竟占全国总人口的80%多,可见大姓之大。也正因如此,近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关注我国姓氏及各姓的人口统计工作,这对揭开我国姓氏使用情况的神秘面纱无疑是有益的。但也无可否认,由于我国人口实在太多而大姓又实在太大,加上过去受人口统计手段的限制,以致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按人口实际数量统计出来的姓氏排名。好在我国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进行人口姓氏统计,并已陆续发布了相关成果,使我们能够借以得知我国姓氏使用情况的最准确信息。如根据对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和户籍管理部门相关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10大姓是、王、张、李、刘、陈、杨、周、黄、赵、吴,人数最少且最有影响力的姓氏是“点”。这10大姓与社会上近年流行的“十大姓”(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虽在姓氏上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有明显出入。其中除刘、陈、杨、吴4姓位置不变外,王、张、黄、赵4姓各前移1位,周姓前移2位,李姓则下降2位。但这一结果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9年对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57万多人姓氏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颇为近似,其“十大姓”是王、李、张、刘、陈、杨、周、黄、赵、吴,其中只有李、张2个姓氏排位不同。至于人数最少的“点”姓,目前只有1人姓这个姓氏,也是一个由姓它的人的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商议后一起造的新姓,借以表示他是一个被2代、4姓、6人共“占”的人。

姓氏作为人类的群体标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传统,同时也有突出的资源价值。所谓姓氏资源,是指由于姓氏发源和在发展中产生的姓氏起源地、家族发源地、名门望族所在地、祖先居住地、祖籍纪念地、移民集散地、迁徙分布地、郡望堂号、名人故里、祠堂、家庙、墓葬等与姓氏有关的人文资源。这种资源形成较早,但引起重视较晚,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海外华人华侨或港台同胞归乡寻根谒祖带动下逐渐被开发利用的。许多归乡寻根谒祖者不仅通过寻根谒祖表达尊祖敬宗之情,而且还以姓氏为纽带,以投资捐资等形式参与所到之地的经济文化建设,进而引发各地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发利用姓氏资源热潮。不少地方通过对姓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提高了地方知名度,而且还吸引了大批资金,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显然,在这时,开发和利用姓氏资源,对提高地方知名度,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发展旅游和公益事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等,都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资源特征异常突出。也正因如此,笔者在今年初提出了姓氏的国情资源说,同时建议将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条件许可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出发点正在于此。

二、盛世修谱要注重文化与品德

家谱是与家和家族有关的重要典籍,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的确立,社会上逐步克服了“左”的影响,一度被人讳言的家谱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民间各地也相继出现了编修家谱的热潮。面对家谱的重新被重视和民间逐渐普遍的修谱热潮,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家谱的价值和作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姓氏使用历史的国家,过去对姓氏的认识与今天相比要复杂得多。在古人看来,姓氏是表明自己血统所出的血缘标志,每一个姓氏都拥有自己的血缘先祖。为了表明自己与祖先之间的关系,便不约而同地编修了家谱。因此,从性质上看,家谱实际上就是以姓氏相区分的典籍,与姓氏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它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全过程,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历史上各家各姓都重视修谱,有些朝代还专门设立了掌谱官员,并在选拔人才、任用官吏时查询家谱,社会上婚丧嫁娶更离不开家谱,以至几乎发展到“家家有谱”的地步。在不同时期修撰的家谱保存到今天的仍有数万种之多,除了具有各自的“辨血统、明世系、别婚姻”基本作用外,还是研究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遗传学等的珍贵资料。此外,由于每一部家谱都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历史记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或迁徙繁衍的线索,了解其丰富的姓氏文化,家谱中的族规家法大多弘扬了我国尊老爱幼、努力进取、睦邻友善等传统美德,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再者,家谱还可以起到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寻根热,其中起纽带作用的也是家谱;

其次,不应忽视修家谱的消极作用。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修家谱热,特别是南方各地和一些偏远农村更是如此。这种现象尽管不容否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某些消极因素也应该引起重视。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已经发现有人以维护家族成员的利

益为幌子,通过修谱来谋取个人私利,达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抱成一团、形成私人势力的目的。有人热衷与其他姓氏进行攀比,到处找同姓名人来做“后台”“压阵”,集资捐款,加重族人负担。凡此种种,都使修家谱的消极作用显而易见。对于这种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正确的加以引导。我们反对那些利用修谱之机大搞宗族活动甚至形成宗族势力,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反对在所修的家谱中继续宣扬那些属于封建糟粕或迷信的东西。我们赞成把家谱修成新型的家史、族史,借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品德,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最后,充分肯定家谱寻根的现实意义。用家谱寻根,顾名思义,就是从家谱记载中寻找自己的祖根所在,包括出生地、祖籍、祖居地等。由于它们大多属于家谱中所记载的祖先脉络和遗迹,家谱也因此成了寻根时最直接、最可靠的参照。特别是对海外华人华侨来说,这种作用尤为重要,家谱对他们来说也尤为珍贵。因为自近现代以来,成千上万的华侨华人尽管离乡背井、流寓海外、客籍他国,但随身带去的家谱无不被视作命根,被当作寻根觅祖、慎终追远、把自己与当地人区别开来的最可靠、最永久的依凭,或者成为敦睦友谊、团结互助、克服和排除外来侵害、在异域生存下去的强大支撑。而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我国被长期关闭的国门的打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通过各种途径与故乡亲属及有关部门联系,表达寻根问祖意愿,或组成寻根团队前来寻根,进而带动港台同胞归乡寻根热潮,其所凭依的许多都是家谱。在这时,家谱起到了增进亲情、友情、乡情、族情的作用,所维系的不仅仅再是一个人,一个姓氏,一个家族,而是整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民族。

三、姓氏、家谱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姓氏、家谱和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几成社会上的一个热点。其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传统美德在新形势下得以回归的一种表现。如所周知,我国一向有尊祖敬宗的传统,表现在姓氏上就是认定一个姓氏的人只有一个祖先,同一个姓氏的人都是一家,所谓“同姓一家”或“五百年前是一家”一向深入人心。而对于不同姓氏的人,又自认有共同的祖先炎黄二帝,自称是炎黄子孙,表现出了高度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就是认同,并且由来已久。据研究,我国古今几乎所有的姓氏都能与炎黄二帝联系在一起,传说中的炎黄二帝身后各自诞生了许多姓氏,其中许、高、姜、吕、谢、黄、焦等姓的人都自认是炎帝的后代,张、王、李、赵、刘、陈、杨、黄、周、吴等都自认是黄帝的后代。尽管在事实上,姓氏来源有多种途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离合演化,今天使用同一姓氏的人在历史上不一定同宗同姓,同一个姓氏的人不一定出自同一个祖先,但在心理上仍认同只有一个祖先。这种认同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或血缘认同,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也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样,是一种向心力。

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一般认为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共同建构的一种民族向心力,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区别。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当然,在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广泛的概念之下,还包含许多具体因素,其中之一即文化上的凝聚力,包括与血缘关系有关的共同心理、血缘认同等。尤其是这种血缘关系,它在早期是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以后又成为宗族、宗法关系的基础,以及统治者宣扬“亲亲”、敬宗追祖观念的根据,对形成全民族的心理凝聚力和血缘上的认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姓氏寻根所追寻的是自己的姓氏之根或血缘所出,特别是最终都与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联系在一起,无不自认是他们的传人,自称是炎黄子孙,这无疑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由于姓氏寻根所寻觅的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毫无疑问,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在我们考察姓氏、家谱和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其中涉及到的不少问题都是建立在民俗传说的基础上,与事实之间有较大距离,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关于这点,正像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千条江河归大海,千枝万叶一条根”,这种江河与大海、枝叶与根的关系,所反映的便是一种凝聚力。而通过研究姓氏、家谱文化,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谈家谱数字化的思考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438 次 发表时间:2006-12-7 15:07:30 出自:DAZUPU

今天欣闻中华大族谱协会与金华寻源文化艺术开发公司于2006年10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隆重举办“寻源文化·中华大族谱学术研讨会”。讨论议题为“如何使家谱文化有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一个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及多语种界的中华寻根文化平台”。这个议题十分好,我对这个议题我也发表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不对之处望各位专家指教。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史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家谱资源丰富、历史性与艺术性极佳,并具有一定的寻根价值。既然家谱有一定的价值,它的开发现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是如何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如何让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使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家谱数字化生存提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它是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收集、保护、开发与利用已有的家谱资源,它将为家谱事业的繁荣提供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网站是家谱数字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应如何建设优秀的家谱网络平台呢? -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金瑞华

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 ——谈家谱数字化的思考

金瑞华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

今天欣闻中华大族谱协会与金华寻源文化艺术开发公司于2006年10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隆重举办“寻源文化·中华大族谱学术研讨会”。讨论议题为“如何使家谱文化有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一个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及多语种界的中华寻根文化平台”。这个议题十分好,我对这个议题我也发表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不对之处望各位专家指教。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史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家谱资源丰富、历史性与艺术性极佳,并具有一定的寻根价值。既然家谱有一定的价值,它的开发现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是如何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如何让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使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家谱数字化生存提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它是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收集、保护、开发与利用已有的家谱资源,它将为家谱事业的繁荣提供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网站是家谱数字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应如何建设优秀的家谱网络平台呢?

一. 如何建设优秀网络平台

要建设这样一个平台,优秀的网站是关键,它必须具备内容的丰富性、平台的开放性、网站的赢利性。要如何实现这三性呢? 我现在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 建设一个好的基础性服务平台,把世界上所有的家谱资源放入这个平台中以供大家检索、查询。这就需要依靠一本权威的联合目录和强大的索引系统和搜索系统。现在我们上海图书馆正在进行的《中国家谱总目》就为建设这样一个平台做好了基础性准备工作。

2. 利用家谱资源,对其中的一部分家谱资源进行筛选,建立专题特色数据库,以对其中有用的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如我们可以建立中国家谱名人数据库、中国家谱姓氏源流数据库以及专题的子数据库,如上海地方姓氏文化数据库等特色库。 3. 利用家谱的影响,开展好家谱的寻根服务和网上家谱全文提供等深层次服务。 4. 做好家谱的宣传,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用网络平台这个载体传播给全世界的华人。

因为家谱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同族的纽带,具有团结华人、联系本宗族、教化族人的功能。家谱作为古老儒家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深深地印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如何挖掘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这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5. 开发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全世界网民进行网上交流,共同开发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遗产。

6. 在家谱中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旅游,以丰富网站的内容,使网站在数字化背景下开展网络营销,提升网站的文化魅力。

7. 建立专题图片资源库。家谱等传统文化的图片,包括(始祖图片、书院图片等历史图片)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人们往往对图片感兴趣,通过图片的搜索,同时也可以达到传播家谱文化的目的。

8. 建立媒体资源库,去当地乡村采风,拍摄古老的祠堂、风俗等一系列纪录片,建立起庞大的流媒体资源库。这也能激发起网民对探究家谱的热情。

9. 建立专家服务联合平台。利用图书馆、博物馆、高校等资源联合起来共同对某些家谱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网民的提问。

10. 以开展网民俱乐部方式,采用会员制,对其中家谱爱好者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可发送资料,提供一些旅游、交友等活动,把热爱家谱、喜爱传统文化的人用俱乐部、协会等方式聚集起来,一起研究家谱。这一点上海钱氏家谱文化协会搞得很好。

11. 建立起与政府、学校、图书馆、民间等筹资渠道,大力筹集网站的开发、运营资金,在运营初期,可引入一定风险投资基金,并须和政府、企业加强协作,以此来扩大网站的影响力、树立网站品牌,把网站打造成中国的GOOGLE。 12. 在网站运行中,应加强对网站的财务审计,可定期组织专业财务公司对网站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可采取聘用专业人员对网站家谱内容提供进行开发、运行。

我们要建设这样一个平台有如下问题:

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家谱资源作保证,另外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依托。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专业化的人才资源,往往会对网站的建设能带来一定的帮助。而家谱的资源又是网站运行的根本,这一点我国许多家谱网站的资源往往不足,它们往往依托网民的捐赠来获取一部分家谱资料。因此需要我们各网站加强自身的建设,打好基础,与资源优势方加强协作,以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

网站应主动与图书馆等公共藏书单位合作,可以通过资金合作、人才合作等方式来开展互动交流。

具体的做法有:各网络公司可以尝试同图书馆先行合作,采用我建平台,你提供资源的方式或联合共建来运行,运行收益各自分成。这样既可以达到宣传图书馆的优势,又可以解决大多数网站的资源与人才问题,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这一点美国家谱网站的合作运营模式可以借鉴。

网站可以通过合作宣传图书馆的家谱,而图书馆则把一部分可以公开的家谱资源提供给网站来利用,并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包括专家咨询、馆藏资源介绍)等。而网站则通过网络的开放渠道提供给长期发布征集家谱资源的广告,通过网站的影响力来广泛为图书馆征集家谱资料,发布信息(包括家谱信息、图书馆研究家谱方面的学术论文方面的信息等信息)。

其次我们现在的网站平台设计方面十分不够,网站的设计、服务尚不能达到令众多网民满意的程度,开放性、互动性不强。这一点也是阻碍我国家谱网站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因此作为家谱网站也应引进大量的优秀的研发设计人员,开发专用的基于元数据形式的家谱检索软件,并通过引进专业的家谱网页设计人员来使网站的页面设计更美观、更贴近网民的要求和口味。对引进的专业人员因注重进行家谱专业知识培训,使网站设计人员既了解家谱的形态和特征又懂得数据库的开发。 在建设家谱平台设计时应符合时效性、互动性、美观性的要求。

家谱的时效性是家谱吸引网民的关键,在设计新闻版块内容时,可采用一定的搜索渠道,每天从网络中搜索相关家谱内容并进行筛选,放入新闻版块中。

在互动性方面可以采用网民加专家的形式,通过建立论坛、博客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互动,建立相应的反馈互动渠道。 在美观性方面可以采用一定的复古形式,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艺术性元素,在检索平台、新闻平台、论坛以及数据库中应体现设计美观、简约、方便的要求。这就需要引进专业的美术设计人才,加入到网站的设计中去。

再次,家谱网站的信息、数据标准应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还需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家谱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对其开发现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在适当时候要对其中的一些家谱资源进行开发,要注重对开发内容的选择与保护。

因为家谱性质,有些内容带有古代封建化的东西,是糟粕,要在开发时应加以剔除。对其中优秀的东西如家训、家规中有利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内容要在家谱平台中加以表现。另外家谱建设中涉及版权问题,这也是家谱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对家谱的内容我们在建设平台时可采用一定的数据库形式,这样便于检索与利用。

在设计时可采用数据库形式加以联接,并利用相应的检索词,建立相应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固定网页格式中加入关系型数据库链接,到时用户只要点击某个网页时,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查找相关的家谱内容,包括相应的图片、文字资料。这就需要网页设计方,加强数据库索引的建设和建立一定的元数据标准,现在比较通行索引方式,可以借鉴GOOGLE的元数据搜索引擎方式来搜索,也可结合采用图书馆的文献元数据搜索引擎来开发一种适合家谱搜索的搜索引擎。

在版权问题上,因为家谱往往是内部资料,保密不公开,只对本家族内成员开放。因此网络信息提供商,应通过采用如用户认证,密码口令认证,对家谱的全文数字化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限开放。在开放过程中应注重对家谱信息著作权方面的保护。

最后,建设家谱网站要注重网站的兼容性与协作性。

网站要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家谱文化,这必然要涉及到家谱网站的相互兼容性问题。我国的家谱网站的主要语言是中文,而要向世界传播必须是外语,因此如何将中文内容翻译成外语,向世界传播,这也是家谱网站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建立多页面方式,建立中文页面时挑选相应中国华人喜欢的内容,而建立英文页面时就需要挑选一些国外网民关心的内容,包括一些国外华人的家谱就可以翻译成英文放在英文页面中。

网站的协作性也是关键,目前我国家谱网站比较分散,各自为政,协作性比较差,因此如何在网站与网站间开展交流合作,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建设各类型家谱数据库数字化生存的首要条件

数据库的建设是家谱开发的核心工作。目前看来,由于技术上、资金上和社会环境上的某些限制,全文光盘的制作现还难以进行。相对比全文复印或缩微而言,进行家谱全文扫描的数字工作是较为安全且让家谱受到损失较为轻微的一种方式。

技术人员往往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此方式不仅可以便于家谱的文物性保护,同时也是最大程度的方便全文检索。但家谱中的手写体,异体字以及一些冷僻字的识别是扫描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相应地要求有一个兼容的特大字库的支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投入,按现在的水平是很难提高这些字的识别率,而这势必造成检索利用的不便。

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进行部分全文键入,但仍涉及冷僻字再造字的问题与资金投入的问题。二是进行图形扫描,然后建立相对数据索引,便于相应检索,但相对于全文检索而言,其检索效果不免差强人意且资金投入也不菲,这两种方式均需大规模的资金及人力投入,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但仍是数字化未来努力的方向。

现在家谱数字化的产品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是数据库。那么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加强家谱数据库建设,这也是学界讨论的话题。我分别谈以下几种类型的家谱数据库形式。

1. 人名数据库

人名数据库是最能体现家谱特征,也是最能为网民提供相关服务的数据库。对于众多人们来说,古老的岁月充满未知和神秘,寄托着好奇与遐想,人们以各种方式追寻自己的家谱,寻找自己根。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通过上网挖掘“家谱树”勾起人们对自己家族的想往,寻求遥远的家族荣耀和梦想的渴求。

中国家谱的编写体例在明代已经基本定型,仿正史将史、表、志等方式合为一体,标志着中国家谱的编写体例的成熟。中国家谱中祖先的信息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共同祖先。二是本派祖先,时间上大抵以明末清初时为起点,详细记载了本支祖从何地迁来,自此以后的世系信息,是家谱人口资料中可信之部分。因此,建立本支祖以后的人名数据库就显得更有意义。 此人名数据库还应和相应的家谱、年谱、方志、碑传等建立链接,以便检索的人与家谱、年谱、方志原件联系起来,使查找的人与物对应起来。

人名数据库的社会功能也因此得到延伸。此数据库的完成,一方面可满足人们寻根问祖的要求,同时也是历史人口学、遗传学可供利用的人口资源库。

2. 中国家谱目录数据库

这些年来,一些大型图书馆都将各自馆藏机读书目数据库的建设看作是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机读目录数据完成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检索与使用。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许多大学都有此类目録。 由于中国家谱的独特性,检索点的著录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成了检验该目录数据库的质量高低的试金石。上海图书馆家谱机读目录数据库在检索点设置方面作了极好的范例,可以设置谱名、姓氏、作者、版本、地域、堂号、始祖/始迁祖的姓名等检索路径,更可以浏览家谱的内容提要,满足了读者寻根和研究的需要。

另外,调查好世界各地的中国家谱的具体情况,编纂出《中国家谱总目》,便于以后的各类家谱数字化工作的开展。事实上也只有将各地家谱的出处弄清楚才有可能全面地完成其他各类数据库的编纂工作。

3. 其他数据库

根据家谱所记载的主要内容,对家谱文献进行二、三次文献的开发,这已经成为当今的各图书馆所关注的焦点。爬梳出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如经济史料数据库,不同时期的文集数据库、历史踪迹数据库、各姓迁移路径数据库等。

目前条件下,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工作的基础,它可成为网站建设的最基本的数据,也可因此衍生出相关的资料产品。以人名家谱数据库为例,可以将史、志中有关传纪内容与数据库相联接,建立相应的关系型数据库。梁洪生在《新谱与新志的对接》一文呼吁方志与家谱的对接。谱牒是地方大姓的家史,而地方志则是谱牒的另一种形式,它往往记述了地方上的士族大姓。在今天,新志异化为家谱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浙江慈溪一带八十年代所编的村志、镇志实际上就是一部广义上的家谱。清代盛行之年谱也可以作为家谱数据库所拓展的资源,据杭州大学图书馆编的《中国历代人物年谱集目》所收年谱统计,约有1800余部,而《中国历代年谱总録》则收录了3015部。清代年谱作为挚友、门人所作。不仅生平事迹记载详细,往往学术活动或学术宗旨多有叙述,资料价值极高。如此丰富的资源为家谱人名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数据库的相关功能,可以将数据库中具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同一家族的人链接起来,方便检索。这就需要建立相当庞大的人名数据库索引系统。

其他数据库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拓展,有些甚至可以加入现代的图片资料,如历史遗迹资料则可以将今天某地的实物补充进家谱中,使图文对照。如《孔子世家谱》中关于孔庙的历史遗迹,则可以将现在全中国的孔庙遗迹图片以及孔子的画像等补充进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链接。

各自独立的数据库拓展与外延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相关数据类型的联系构成一个家谱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才能解决问题。这一方面牵涉到技术上的问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解决的方案。

总之,我们只要努力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家谱现代化之路,那么我们就可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背景下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使数字化成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纽带。

淺談族譜編修整理與地緣尋根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336 次 发表时间:2006-12-7 15:09:23 出自:DAZUPU

一、前言

中國歷代所修的家譜文獻,不但數量相當龐大,而且記載的內容也是非常的多樣化。但是詳細閱讀各姓氏族譜內容,卻可發現各族譜間,在質量上都存有很大的差異性。例如在訂定族譜編輯體例上,在資料收集與篇章內容方面,以及修譜者的背景與能力條件等,都已影響到族譜內容的好壞及族譜資源的利用價值。傳統族譜確實存有良窳之事實,但為了妥善保存與充分利用這些老舊族譜文獻,就有賴於我們的有效收集與整理,同時對於未來新修族譜之編輯方法與收錄範圍,亦應具有修譜新觀念的提倡。大致而言,目前對於傳統族譜文獻的利用情況,除了抱怨收藏處分散在各大圖書館外,族譜文獻內容也常遭到研究人員之詬病,例如:祖先攀附名人,世系重男輕女,僅記世系而缺傳記行狀等等內容記載不實之現象;其它尚有一些小缺陷地方,例如譜名不冠地籍,纂修年代不明,紙張破損未能修補,及族譜中未能收錄地圖或地理資料等,這些都是增加學者專家或尋根者,在研究與尋根上的不少困擾。

族譜與方志同屬重要的地方文獻,而族譜的功能可以同時記錄血緣與地緣方面的信息。族譜是以記載姓氏家族歷史為目的,而族譜內容還可做為連繫親情與族誼的憑據。如果經過數位化整理以後,族譜就可以放在網路上提供眾人查詢,且不必受到時空限制,就能滿足遠在海外僑民的瀏覽,相信對於他們的尋根溯源及安排尋根之旅,都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進行編輯族譜時,若還墨守成規,僅著重於血緣資料的收集,而遺漏掉地緣信息的收錄,將來就無法拿來做為地緣尋根的用途。因此,建議所有的修譜者,今後在修譜態度與作法上,除了保留較好的體裁內容外,也應該注意到地緣尋根的需要,例如在族譜命名時冠上地籍,也要有譜籍地的地名沿革及地圖等相關資料,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另外增加編輯一個「鄉土志」之篇章。

二、族譜中的地理資訊內容

族譜要具有地方文獻之價值,除了族譜中姓氏源流與家族名人等珍貴資料,可提供地方政府拿來編修地方志書之「氏族志」參考外,最好還能具有豐富的地理資訊內容。在過去封建舊時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常以縣級做為最基層的建制與派官單位,在縣級以下的鄉村地區,往往就被忽略或較少記載。因此過去眾多縣志所收錄的內容,除了有粗略的輿圖及坊里名稱外,往往都不能兼顧到或反映出各保甲與聚落之間的地理實況。在縣級以下的鄉村地方,大都只能依靠地方上的家族力量來做有限的約束與自治。事實上,借助於各地方的家族力量,並透過族譜文獻來記錄當地的地理環境,也是保存地理資訊的有效方法。根據明清時代所刊印的族譜文獻而知,過去記錄地理資訊方面的文章,要以宗祠座落、祖先墳葬地、古契文書等方面文獻為多,但所見資料仍以縣以下的都圖、保甲及聚落、土名為主。中國傳統族譜除有較多的祖墳風水圖外,很少見到村圖、保甲圖或較大範圍的地圖;而載有地名者,也是缺少完整行政轄區之隸屬關係,也沒有地籍編號之信息,讓後人看來倍感困惑。傳統舊式族譜文獻的刊印形式,是以木刻、木活字版本為多,雖然也有部份是手抄本家譜,但是對於詳細地圖的編制刊刻,顯然存有很大的侷限性。在地理資訊收錄的普及性顯然是不夠的,而部份輿圖版畫之方位概念,及標示里程的準確度也稍感不足。舊時代的木刻版族譜,也許對地圖的呈現方式較有困難,或是鄉村地區的修譜主事者,對世系以外的地理資訊比較不重視,因此族譜中的地圖或地理信息就顯得相當貧乏。

反觀民國以來所編印的族譜,則已有明顯的改善,例如山東海陽的《焉氏族譜》(民19年)、香港的《趙氏族譜》(民26年)、浙江奉化溪口鎮的《武嶺蔣氏宗譜》(民37年),這三部族譜都有很好的村圖或地圖資料。《武嶺蔣氏宗譜》是一部名人的族譜,當年是委交上海中華書局刊印,在其譜端就著錄多幅與溪口有關的官方版地圖。[1]另以個人收藏的鉛印本《焉氏族譜》為例,該譜卷一有收錄三張跨頁的地圖:邵村社圖、焉家村圖、焉氏祖塋圖;同時還搭配「誌焉氏村塋山水之形勢」長文一篇。《焉氏族譜》不但詳細記錄焉氏祖先卜居海陽之緣由,也敘述當地之山川形勢及周圍環境。[2]古人說:「左圖、右文」,借助地圖當然可以提昇讀書的效果。《焉氏族譜》既有圖又有文,能幫助子孫更有效地辨識歷代祖先的地緣發展關係。石印本《趙氏族譜》之印刷相當精美,有黑白「崖山總圖」一幀,上題南宋末代皇帝、帝昺浮海廣東新會邑南八十餘里地方(今香港境內),及明朝成化年間,陳白沙請建大忠祠以祀文、陸、張三公之始末文字。譜中還收錄彩色「三江鄉全圖」一幅,及同治年間由族人撰修的「三江村圖記」一文,文中提到祖先卜居於新會三江鄉,世守衣冠耕鑿自得,稱讚這裡就是一塊吉地。[3]事實上,以新式印刷術刊印的族譜,從石印本到鉛印本,確實比較容易刊印族譜中的地理資訊。現在更有精美的彩色印刷技術,也有精密測量儀器,甚至利用航空或衛星測量的圖像,及無遠弗屆的網路資訊平台,確實可以輕易地解決族譜著錄地圖與各種地理資訊的好辦法。

三、始遷祖與地緣尋根之關係

傳統族譜之核心內容是世系和家傳,其中記載世系之形式,概可分成世系圖及世系表兩種,但不管是圖、是表,在記載歷代祖先之世系時,都應該有一個上限才好。有嚴謹的編輯體例,才能編纂出一部信而有徵的族譜,而基本的要件就是要以現居地的始遷祖先,做為編纂上代世系的斷限點。呂思敏在評論劉知幾《史通》時,就曾經指出:「斷限即範圍之謂,史事前後銜接,而作史必有範圍,抽刀斷流,允當非易。」[4]選材與分期也是歷史學上的一個重要理論,而族譜以始遷祖做為斷限,並沒有要忘掉更上一代祖先之意思;家族歷史以始遷祖做斷限之作法,就和撰寫國史與方志一樣,只是利用一個特定朝代做斷限以為權變。事實上,一個具有永續發展的大家族,就會隨著不同年代與地域之肇基、發展與變遷過程,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產生幾個不同階段的始遷祖。因此,始遷祖在族譜文獻所扮演的角色,應該兼具血緣尋根及地緣尋根上的意涵,其中在記載歷代祖先與地緣關係上,更能發揮以時為斷、以地繫人之特殊效果。

章學誠在論述修志十議時,就已提出:「修志有二便,地近則易覈,時近則蹟真。」[5]胡適先生也提醒修譜者,應該從每族的始遷祖數起;他清楚道出各族來源應以始遷祖為斷,若支譜是從始遷祖數起的,因其所記年代不致太遠,所以世系內容才能顯得信實可靠。[6]要佔有時近、地近之便利,編纂家譜才能變得輕而易舉,而且後人要利用族譜進行地緣尋根,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良效。

四、編修族譜的新觀念

一般編修族譜之步驟,通常是由族人首先發起組織一個編輯委員會,然後共同議定凡例與編輯大綱,從此就可開始進行收集資料及編輯內容等工作。族譜為了達到兼收血緣與地緣方面的資料內容,除了要以始遷祖做為斷限,男女族人之名單都能入譜外;對於著錄地理資訊的處理方式,最好能夠單獨編制一個鄉土志篇章。以《武嶺蔣氏宗譜》為例,其目錄共分32卷,而最後兩卷內容就是鄉土志。蔣譜在論述鄉土志之編輯凡例時,特別提到:「家譜兼載鄉土地理風俗營建之事,亦關重要,其意義有三:先人啟土卜宅,良非偶然,曾曾子姓,宜有敬愛之心,一也;山川靈秀,啟迪人文,不有紀述,曷彰徽美,二也;厚風俗、勵志業,繼往開來,增光鄉國,三也。茲纂宗譜,以鄉土志殿後焉。」[7]因此族譜中記載與武嶺溪口鎮的地名沿革、附近山脈等地理資料,加上夾附在譜端之數幀地圖,除了可以增加族譜內容之可讀性外,也能更方便後代子孫進行地緣尋根。事實上,以蔣譜所列舉的三大理由,就足以說明族譜編制鄉土志之重要性,因為具有地理沿革、山水勝景、及各時期的大小地圖,都是利用族譜發揮保存地方文獻的好方法。

過去族譜中常見有某氏始祖卜地擇居之故事傳說,但往往也牽涉到風水吉凶之課題;當前編修族譜之鄉土志,最好能以具有濃郁鄉土味道及正確地理知識之資訊為貴。例如一鄉、一地之地名沿革、宗教信仰、民俗諺語,甚至連當地的學校設施、名勝古蹟概況,及農業特產等資料,都是編輯鄉土志的好題材。在著錄地圖方面,應該新舊版本兼收,包括歷代方志中的輿圖、現行的行政區域圖、及最新版的地籍圖等。為了豐富族譜地理資訊之內容,在進行資料收集時,不妨多做文獻考證、田野調查及進行耆老口述歷史訪談,當然對於官方檔案之利用,及地方上古碑誌之拓印,也不要輕易錯過。 五、結論

編制族譜世系應以始遷祖為斷限,這樣才能使族譜內容成為一部信實可靠的家族史料。編修族譜必須考慮各項地理資訊的著錄,並以鄉土志做為族譜的一個重要篇章,這樣才能使族譜內容更為豐富,也才能使族譜內容更具地方文獻之價值,並提供後代子孫進行地緣尋根之憑證。

對於族譜文獻的收集與整理,當以數位化處理、編制資料庫,及提供網上查詢最為迫切需要,這也是現階段開發與利用族譜資源的最好手段。對於龐大族譜資料庫之內容設計與查詢方式,如有新舊地圖與地理資訊之內容規劃,不但可以做為進階查詢之功能,還可助長家族閱讀與祖籍尋根之樂趣。 注釋:

[1] 陳布雷總纂,武嶺蔣氏宗譜(上海:中華書局,民37年)。

[2] 焉宗海,焉氏族譜(海陽:焉氏宗祠,民19年),卷一。

[3] 趙錫年,趙氏族譜(香港:趙揚名閣石印局,民26年),卷一、卷二。 [4] 呂思敏,呂著史學與史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2年),頁230。 [5] 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修志十議。

[6] 胡適,「曹氏顯承堂族譜序」,胡適文存第一集(台北:洛陽書局,年不詳),頁792-793。另外近年才結集出版的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全集共44卷,而在第一卷:「胡適文存一集」中,也有收錄本篇序文,頁758-759。 [7] 同注1,卷首凡例。

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与开发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705 次 发表时间:2006-12-7 15:14:12 出自:DAZUPU

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与开发简况

2006年10月20日在“中华大族谱国际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上海图书馆 王鹤鸣

上海图书馆是仅次于国家图书馆的第二大公共图书馆,是省市级图书馆情报联合体。据2005年统计,上图总藏书量是5050万册(件),内有图书1208万册,其中古籍189万册。在古籍中有家谱16500种,192000册,另有新谱1600种,4200册,总计有家谱18100种,196200册,约占存世中国家谱的三分之一,这是上图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

近10年来,我们在以往家谱的收藏、开发基础上,做了以下工作:

1. 修补家谱。

上海图书馆在老馆长顾廷龙先生重视下,十分注重家谱资料的收集,但由于不少家谱是从废品站、造纸厂抢救出来的,加以大量家谱堆放在书库的角落里,任其尘封、虫蛀、霉烂,因此破损十分严重。1996年底上海图书馆新馆开馆,将家谱的整理与开发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图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经费,组织技工对破旧的家谱进行修补整理,至今已修补4万余册,使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及时的抢救。

2. 大力采购与征集家谱。

据统计,自199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馆里共投资830万元,采购家谱4519种,66000册。这期间又接受赠送新谱1600种,42000册,大大丰富了家谱的馆藏。使家谱由1995年11700种,达到现在的18100种。

3. 开辟中国家谱阅览室。

1996年12月,上图开辟了大陆最早的家谱阅览室,供广大读者查询、阅览。在家谱阅览室,除查阅上图馆藏家谱外,还可查阅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缩微胶卷家谱。家谱阅览室开放10年来,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读者,为他们查阅家谱,开展谱学研究、寻根问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查家谱,到上图”,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一句口头禅。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瑞环、李岚清、乔石、荣毅仁、黄菊等都视察了上图家谱阅览室,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荣毅仁副主席、徐匡迪市长等还从上图家谱阅览室查到了自己的家谱。

4. 召开谱牒学研讨会。

上海图书馆于1998年11月主持召开了“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究讨论会”,与会代表就家谱的学术价值、撰修体例、开发利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后出版了《中国谱牒研究》论文集,共收集论文36篇。上图旋又于2000年5月,主持召开了“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近百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世纪之交的谱学盛会。会议就编纂《中国家谱总目》、家谱的数字化、新修家谱、中外谱牒的比较等专题进行热烈的研讨。会后出版了《中华谱牒研究》论文集,共收集35篇论文,论述的问题较前更加深入,标志着海内外对谱牒学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5. 编撰《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

1997年底开始,上海图书馆聘请复旦大学历史系、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安徽社科院历史所等单位的专家,与上图历史文献部门研究人员一起,按统一的体例,费时2年,终于编纂成《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2000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共计收录家谱11700种,近10万册。著录项目不仅包括姓氏、书名、编纂者、出版年代、始祖等项,而且翻阅每种家谱,就家谱迁徙路线、名人事迹、重要资料等内容逐一作了提要,这在中国家谱整理上是件开创性的学术研究工作,该书获国家古籍整理二等奖。

6. 主持编撰《中国家谱总目》。

2000年6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召集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议”,会上确立了全球8项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其中《中国家谱总目》由上图主持。该项目就是将全世界各地收藏的中国家谱编个联合目录。2000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了《中国家谱总目》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由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新加坡等25家中文文献资源收藏单位组成的编委会成员共3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编委会由上海图书馆任主编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等任副主编单位。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编纂方案”等四个条例,提出了许多修改的意见,并原则上一致通过了上述四个条例。

《中国家谱总目》第一次编纂会议后,各编委单位积极贯彻第一次编纂会议的精神,大部分编委单位及时召开了本地区的编纂会议。国家文化部办公厅于2001年2月7日专门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文件,对大陆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大陆地区顺利开展《中国家谱总目》编纂工作起了促进作用。我们又及时申请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并于2001年5月批准为“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1年6月以后,各编委单位对本地区收藏家谱的单位乃至个人收藏者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发动工作与组织工作。很多家谱收藏单位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社会科学院、史志办、学会,当地政府、银行、文化团体等都表现了积极参与、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他们组织人力,按著录要求完成每部家谱著录条目的编撰工作。至2003年12月止,各编委单位汇总到上海图书馆的著录条目共62837份,近几年来,又增加到了7万份,约5万种,较完整地揭示了海内外各地区收藏中国家谱的情况。

自2004年元月起,上海图书馆组织专门班子,包括聘请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和上图退休的一些专家参与,对汇总来的条目,逐条进行审校、查重、归并,这是关系到总目质量的一项非常细致、非常重要的最后把关工作,汇总工作计划到明年告一段落,然后交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正式发行。

编撰《中国家谱总目》的任务是异常艰巨的。一是量多面广。要将全世界近千家收藏中国家谱的文献机构按统一的要求,编撰联合目录,其组织工作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按《总目》的著录要求,不仅要收录公藏的谱牒文献,而且尽可能要将散藏在民间的家谱也收到《总目》中,不仅要收录旧家谱,而且尽可能要将近几十年新修的家谱也收到《总目》中,这就更给编撰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著录要求高。按《总目》著录要求,对每部家谱不仅要著录书名、责任者、版本项,而且要明确每部家谱的谱籍、始祖、始迁祖、家族名人,乃至对有特色的内容进行提要,这就要求编撰人员必须逐本翻阅家谱,进行分析,才能完成一份合格的著录表。尽管编撰任务是如此艰巨,但在海内外各中文文献收藏单位、谱牒研究人员和无数海内外华人的鼎力支持下,大家怀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仅几年时间,就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总

目》的即将问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涉及面广、单位多,举凡开会、编辑、审稿、出差、出版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特别是对大陆地区的一些编委单位需要有一定的经费补助,才能使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顺利开展。上海图书馆作为主持单位,义不容辞的要作较多的经费投入。据统计,上图已累计为本项目投资330万元。这个项目也得到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等单位的大力赞助,这就为顺利开展这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编撰《总目》是对全世界存世的中国家谱开展的一次空前的大调查,从而摸清了存世中国家谱的基本状况。《总目》是中国古籍整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目》实是家谱这座矿藏的详细分布图,其问世有助于广大研究人员利用家谱资源,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总目》揭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这就在更大范围内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更全面、更系统、更详尽的线索。

7. 编纂《中国家谱资料选编》。

为了对中国家谱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我们于2000年开始组织大学与我馆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编纂《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共12卷:序跋、凡例、家规、源流、经济、教育、风俗、传记、诗文、图录、闽台关系、华人华侨。每卷100万字,共1200万字。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清史文献整理项目,计划明年完成编辑工作。

8. 编纂《中国家谱辞典》。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家谱文化,传播家谱知识,我们于2000年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家谱辞典,包括家谱常识、重要家谱简介、郡望堂号、姓氏源流、谱牒学著作、谱牒学家等内容,约1万条,200万字。目前处定稿阶段,拟近期正式出版。

9. 上图家谱文献数字化。

这项工作是美国犹他州My Family公司与上图合作开发的。2002年美国犹他州My Family公司老总来上图协商,如何将上图1.5万种家谱数字化,制成全文光盘,供海内外华人网上查阅、寻根。2003年,我又赴美进一步谈判,大家抱着合作双赢的务实态度,谈判很顺利,并正式签约。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上图家谱资源由My Family公司资助按计划扫描数字化。每年1450部。近几年工作进展顺利,至今已扫描近4000部家谱,约300万拍。计划用10年时间,全部完成上图家谱资源数字化,这对于保存珍贵的家谱文献,进一步在网上利用家谱资源,方便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从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简要汇报上图在家谱资源开发方面做的工作。欣闻此次会议主题“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中华大族谱”进行新的探索,我们非常高兴。祝愿此次会议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谱写中国家谱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篇章。

史记---三代世表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287 次 发表时间:2006-8-1 22:32:00 出自:《史记》

帝 王 世 國 號 顓 頊 屬 黃 帝 號 有 熊 。 黃 帝 黃 帝 生 玄 黃 帝 黃 帝 生 昌 黃 帝 生 昌 意 。 生 昌 囂 。索 隱 生 玄 意 。 意 。 案 : 宋 衷 囂 。 曰 : 「 太 史 公 書 玄 囂 青 陽 是 為 少 昊 , 繼 黃 帝 立 者 。 蓋 少 昊 金 德 王 , 非 五 運 之 次 , 故 ? 五 帝 不 數 之 耳 。 」 - 489 - 帝 顓 頊 , 黃 帝 孫 。 起 黃 昌 意 玄 囂 生 蟜 玄 囂 昌 意 生 顓 昌 意 生 顓 頊 。 帝 , 至 顓 頊 三 世 ,[號 高 生 顓 極 。 陽]。 頊 。 為 高 陽 氏 。 生 蟜 頊 。 顓 頊 極 。 生 窮 蟬 。索 隱 系 本 作 「 窮 係 」 。 宋 衷 云 : 「 一 云 窮 係 , 謚 也 。 」 帝  , 黃 帝 曾 孫 。 起 黃 帝 , 至 帝  四 世 。 號 高 辛 。 蟜 極 生 高 蟜 極 窮 蟬 生 敬 辛 , 為 帝 生 高 康 。 敬 康  。索 隱 黃 辛 。 生 句 望 。 帝 曾 孫 。 高 辛 生 放 勛 。 帝 堯 。 起 黃 帝 , 至  子 五 世 。 號 唐 。 放 勛 句 望 生 蟜 為 牛 。 蟜 牛 ? 為 后 稷 殷 生 不 高 辛 高 辛 生 生 后 玄 囂 玄 囂 生 蟜 生 蟜 極 。 極 。 蟜 極 蟜 極 生 高 生 高 辛 。 辛 。 黃 帝 黃 帝 生 玄 生 玄 囂 。 囂 。  屬 堯 屬 舜 屬 夏 屬 殷 屬 周 屬 ? 。 稷 , 為 周 祖 。 堯 。 生 瞽 叟 。 祖 。 窋 。 - 490 - 帝 舜 , 黃 帝 玄 孫 之 玄 孫 , 號 虞 。 瞽 叟 生 重 顓 頊 生 鯀 。 鯀 生 文 ? 生 不 窋 華 , 是 為 命 。索 隱 案 : 漢 書 律 曆 昭 帝 舜 。 生 志 顓 頊 五 代 而 生 鯀 , 明 。 鞠 。 此 及 帝 系 皆 云 顓 頊 生 鯀 , 是 古 史 闕 其 代 系 也 。 帝 禹 , 黃 帝 耳 孫 , 號 夏 。 文 命 , 是 為 禹 。 昭 明 鞠 生 生 相 公 土 。 劉 。 帝 啟 , 伐 有 扈 , 作 甘 誓 。 相 土 公 劉 生 昌 生 慶 若 。 節 。 帝 太 康 昌 若 慶 節 生 曹 生 皇 圉 。 僕 。 曹 圉 皇 僕 生 生 差 冥 。 弗 。 - 491 - 帝 仲 康 , 太 康 弟 。 冥 生 差 弗 振 。 生 毀 渝 。 毀 渝 生 公 非 。 帝 相 振 生 公 非 微 。 生 高 微 生 圉 。 報 高 圉 丁 。 生 亞 圉 。 帝 少 康 報 丁 亞 圉 生 報 生 公 乙 。 祖 報 乙 類 。 生 報 丙 。 帝 予索 隱 音 直 呂 反 , 亦 作 「 宁 」 。 正 義 相 為 過 澆 所 滅 , 后 緡 歸 有 仍 , 生 少 康 。 其 子 予 復 禹 績 。 報 丙 公 祖 生 主 類 生 壬 。 太 王 主 壬 亶 生 主 父 。

癸 。 - 492 - 帝 槐索 隱 音 回 , 一 意 懷 。 系 本 作 「 芬 」 也 。 主 癸 亶 父 生 天 生 季 乙 , 歷 。 是 為 季 歷 殷 生 文 湯 。 王 昌 。 益 易 卦 。 帝 芒索 隱 音 亡 , 一 作 「 荒 。 」 文 王 昌 生 武 王 發 。 帝 泄索 隱 音 薛 也 。 帝 不 降 帝 扃索 隱 古 熒 切 。不 降 弟 。 - 493 - 帝 廑索 隱 其 靳 反 , 又 音 勤 。 帝 孔 甲 , 不 降 子 。 好 鬼 神 , 淫 亂 不 好 德 , 二 龍 去 。 帝 皋索 隱 宋 衷 云 : 「 墓 在 崤 南 陵 。 」 帝 發索 隱 帝 皋 子 也 , 系 本 云 : 「 帝 皋 生 發 及 履 癸 。 履 癸 一 名 桀 。 」 - 494 - 帝 履 癸 , 是 為 桀 。 從 禹 至 桀 十 七 世 。 從 黃 帝 至 桀 二 十 世 。 殷 湯 代 夏 氏 。 從 黃 帝 至 湯 十 七 世 。 帝 外 丙 , 湯 太 子 。 太 丁 蚤 卒 , 故 立 次 弟 外 丙 。 - 495 - 帝 仲 壬 , 外 丙 弟 。 帝 太 甲 , 故 太 子 太 丁 子 。 淫 , 伊 尹 放 之 桐 宮 。 三 年 , 悔 過 自 責 , 伊 尹 乃 迎 之 復 位 。 帝 沃 丁 。 伊 尹 卒 。 帝 太 庚 , 沃 丁 弟 。 - 496 - 帝 小 甲 , 太 庚 弟 。索 隱 案 : 殷 本 紀 及 系 本 皆 云 小 甲 , 太 庚 子 。殷 道 衰 , 諸 侯 或 不 至 。 帝 雍 己 , 小 甲 弟 。 帝 太 戊 , 雍 己 弟 。 以 桑 穀 生 , 稱 中 宗 。 帝 中 丁 - 497 - 帝 外 壬 , 中 丁 弟 。 帝 河 亶 甲 , 外 壬 弟 。 帝 祖 乙 帝 祖 辛 帝 沃 甲 ,索 隱 系 本 云 開 甲 。祖 辛 弟 。 帝 祖 丁 , 祖 辛 子 。 帝 南 庚 , 沃 甲 子 。 - 498 - 帝 陽 甲 , 祖 丁 子 。 帝 盤 庚 , 陽 甲 弟 。 徙 河 南 。 帝 小 辛 , 盤 庚 弟 。 帝 小 乙 , 小 辛 弟 。 帝 武 丁 。 雉 升 鼎 耳 雊 。 得 傅 說 。 稱 高 宗 。 - 499 - 帝 祖 庚 帝 甲 , 祖 庚 弟 。 淫 。集 解 徐 廣 曰 : 「 一 云 『 淫 德 , 殷 衰 』 。 」 帝 廩 辛 索 隱 或 作 「 馮 辛 。 」 系 本 作 「 祖 辛 」 , 誤 也 。 案 : 上 祖 乙 已 生 祖 辛 , 故 知 非 也 。 帝 庚 丁 , 廩 辛 弟 。 殷 徙 河 北 。 帝 武 乙 。 慢 神 震 死 。 - 500 - 帝 太 丁 帝 乙 。 殷 益 衰 。 帝 辛 , 是 為 紂 。 弒 。 從 湯 至 紂 二 十 九 世 。 從 黃 帝 至 紂 四 十 六 世 。 周 武 王 代 殷 。 從 黃 帝 至 武 王 十 九 世 。

- 501 - 成 王 誦 魯 周 公 齊 太 晉 唐 秦 惡 公 叔 楚 熊 宋 微 康 叔 , 陳 胡 蔡 叔 曹 叔 燕 召 子 武 王 公 度 , 振 公 索 隱 或 作 「 庸 」 , 旦 , 武 王 非 。 弟 。 初 封 。 來 , 助 繹 。 繹 父 鬻 尚 , 虞 , 紂 。 父 文 啟 , 弟 。% 滿 , 武 王 鐸 , 奭 , 武 王 飛 廉 , 熊 , 事 紂 庶 初 封 。 舜 之 弟 。 武 王 周 同 後 。 初 初 封 。 封 。 弟 。 姓 。 初 初 王 、 子 。 有 力 。 文 王 。 兄 。 武 王 初 初 封 。 初 封 。 師 。 封 。 初 封 。 康 王 釗 魯 公 伯 丁 公 晉 侯 女 防 呂 伋 燮 熊 乂 封 。 封 。 微 康 伯 申 公 蔡 仲 九 世 至 惠 侯 。 索 隱 古 堯 反 , 又 音 禽 招 。刑 錯 四 十 餘 年 。 仲 , 索 隱 康 啟 叔 子 , 弟 。 王 孫 牟 父 也 。 昭 王 瑕 索 隱 音 遐 。 宋 衷 云 : 「 昭 王 南 伐 楚 , 辛 由 靡 為 右 , 涉 漢 中 流 而 隕 , 由 靡 承 王 , 遂 卒 不 復 。 周 乃 侯 其 後 于 西 翟 也 。 」南 巡 不 返 。 不 赴 , 諱 之 。 考 公 乙 公 武 侯 旁 皋 熊 黮 索 隱 吐 感 反 , 又 徒 感 反 , 又 杜 減 宋 公 孝 伯 相 公 蔡 伯 太 伯 反 。 鄒 氏 又 作 點 音 。 - 502 - 穆 王 滿 。 作 甫 刑 。 煬 公 , 考 癸 公 成 侯 大 几 荒 服 不 至 。 恭 王 伊 扈 公 弟 。 幽 公 哀 公 厲 侯 大 駱 熊 勝 丁 公 嗣 伯 孝 公 宮 侯 仲 君 熊 煬 湣 疌 伯 慎 公 厲 侯 宮 伯 公 , 索 隱 音 丁 公 捷 。 弟 。 懿 王 堅 。 周 道 衰 , 魏 公 詩 人 作 刺 。 索 隱 系 本 作 「 微 公 」 , 名 弗 其 。 - 503 - 孝 王 方 , 懿 王 弟 。 厲 公 獻 公 弒 胡 公 。 夷 王 燮 , 懿 王 子 。 獻 公 , 厲 武 公 公 弟 。 厲 王 胡 。 以 惡 聞真 公 (遇)[過]亂 , 出 奔 , 遂 死 於 彘 。 - 504 - 共 和 , 武 公 , 真 熊 勇 秦 仲 熊 延 , 紅 弟 。 釐 侯 公 伯 熊 鷙 紅 釐 公 頃 侯 秦 侯 熊 無 康 厲 公 貞 伯 釐 公 夷 伯 胡 公 靖 侯 非 子 熊 渠 煬 公 , 湣 公 弟 。 靖 伯 幽 公 武 侯 孝 伯 索 隱 周 召 二 公 共 公 弟 。 相 王 室 , 故 曰 共 和 。 皇 甫 謐 云 「 共 伯 和 干 王 位 , 」 以 共 國 , 伯 爵 , 和 其 名 也 。 干 王 位 , 言 篡 也 。 與 史 遷 之 說 不 同 蓋 異 說 耳 。二 伯 行 政 。

---作者:司

当今社会应如何发展家谱文化

本篇新闻已被阅读 505 次 发表时间:2006-10-10 16:34:33 出自:家谱文化网

当今社会应如何发展家谱文化 ——议现代人的家谱观念

家谱,这一古老的中华传统产物,在如今的盛世中国又掀起一番热潮。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有所目的的关心起家谱来。从中有相当一部分年青人也参与了家谱的各种活动,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有的出资源。慕然回首,纵观各界人士对家谱的热爱,又不然让人感到一些担心。所担心的事,是人们对家谱的价值观的认识不大正确。笔者将从家谱文化和家谱活动两方面来论述现代人应具备的家谱观。

家谱文化。家谱是一种社会文化,而非有人所说的社会亚文化。什么事物能够被称得上是一种文化,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自身所涵盖的内容要相当的全面。家谱只所以能获此尊称,正因如此。家谱所涉及的学科是非常多的,如:姓氏源流——历史学,地理学,天文学;谱序——政治学,军事学,人口学;艺文类——文学,历史学;还有涉及到建筑学,美学,统计与逻辑学,法学,文字学,等等。所以,从正确的欣赏角度来讲,如果现代人只认为家谱是一种只是记录父子关系的名册,那么你就想错了;如果修谱还是为了偏重谋财或为了出名,那么更是大错特错了。如果在古代社会,因为通讯的不方便,不发达,加之人的封建思想,导致了家谱被束之高阁,尊为祖传宝物,使人的家谱价值观受误解;而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家谱观呢?

首先,丢弃封建保守的旧思想。旧思想与现代进步的社会是不相配的,正如生活质量一样,应主动改善。再着,万不可认为弄家谱是老人家干的专事,其实在古代,很多名人雅士都在年轻时为家谱写过序,出过力。笔者起初从事家谱工作时,饱受家人朋友的反对,说才二十岁的年轻人干七十岁活。后来通过一系列事情的成功发生,才让他们有了改变。

第二,修正错误的政治思路。有很多政客与幕僚把支持家谱事业,当为一种笼络民心的怀柔政治手段。同样,有很多人为了一己私欲,主动修“官”的家谱做为自己的晋升梯。在一次与友人的聊天中,确定了如今有这两种动机的人确实不少,同时,还出现(保留)了另外一种修谱动机。那就是在某君入仕或晋升前,总有一些人为其的出身是否官宦而做为入仕或晋升标准。既然有人查,就有人急需杜撰和编修自己的家谱了。这是拿家谱来当政治工具运用,我们真不希望家谱有这种功用。因为这种思想最终会导致管理者选才重出身,而不重工作技能。

第三,树立自信的良好人生观。现代很多文人骚客,热衷于自己是不是某某历史圣人、皇族、名人的后裔,更有人表现出一付相见恨晚的心态。其实,现代人大不必这样关心自己的出身。偶有为之,纯当娱乐消遣。现代社会,您就当是一个弱势群体(个人),也犯不着象古代人那样,要攀寄强者膝前府下啊。当您发现自己是某名人之后,在一丝抿笑过后,还有什么能让您值得有用呢?

第四,确立适应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如今是信息网络化、共享化的时代。社会要和谐,首先必须是文化的和谐。将束之高阁的家谱公众于世,将家谱文化共享化、网络化。一个人不出去走走,硬是做井底之蛙,哪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谱也一样。我们深知每个藏谱家(地)所收藏的家谱都存在着一个地域的局限性。如上图主要收集到的是江浙一代,国图和北图是以北方地区为主,台湾的是以闽浙粤为主。我们应当鼓励一些人与社会团体,多开展一些共享型的会议和活动,增加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流。现在有些网站做得很好,但他们更需要大家的支持。我们不反对家谱活动的从事商业行为,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我们要多办些信息类、服务类的家谱网站,为各个学科提供学术论据,不能只将创办家谱网站的宗旨停留在新闻类、互抄类、单姓类、修谱类。

第五,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世上之功事,兼有一准绳,无则必乱。如何判断家谱内容的真伪,是个急需的课题。错误的人认为,年代越久远的家谱,其真实性越高;越是稀有的孤本,其珍藏的价值性越强。古代的家谱分官谱与私谱,官谱一般上是有政府出资修编,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政治目的;私谱一般上是有地方氏族或族上名人发起修编,在一定程度上受氏族利益的影响。例子当中最有名的当属司马迁的《史记》,他们家当时写的确实是属单个家庭的行为,只是后来人将基划为官书。书中的世系表及远古事件,连他自己也难圆其说。后来出版的有关姓氏的书籍,也均属个人行为,加之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经验,也很难断定其真实的成份。所以,我们要想发扬我们的家谱文化,评判标准一定要制定出来。

家谱活动。泛指直接或间接有家谱或姓氏文化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宗亲会及其经营活动、连根文化及其活动、祭祖活动、编修族谱活动等。这些活动是五花八门,项目繁多。那么,我们又要如何确立正确的家谱活动的价值观呢?

首先,明确活动的动机。释家言凡事兼有因缘,每一种活动,都应有其原因,即动机。如今很多活动宣传的很好,操作下来却主次不清了,更有互相拆台事情发生。

第二,反对铺张浪费。现在一些家谱活动,真是肯发大本钱啊。请客,吃饭,旅游,会议一条龙服务,如果大家觉得有点闲时,应当将精力放在如何有效的开发家谱资源上来。另外,修家谱喜欢好大喜功,册页选大不选小,数量也是就多不就少。回头一想,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

第三,唾弃拿家谱活动当敛财与爬梯工具。适当收取费用,刺激人们的消费,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并非坏事,但过头了就是极不好的。在基层农村,一些氏族为了修一次族谱,大肆收取费用,直接导致族人对修谱的认识,甚至开始反对家谱活动。社会不反对家谱活动的存在,而有些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名利地位,硬是拉些不相干的政治人物来充当脸面,试想人们会不会还是那样有兴趣来支持活动的进行和存在呢?我想谁都不愿意别人拿自己的钱来给别人充脸面吧!

第四,公私应正当友好合作。经常有些基层国家单位,对于民间的家谱活动表现漠视,甚至因无能没法得到解决便发令禁止。还是那句老话,国家应制定出相关的条律来规范家谱文化市场的活动。只有这样,民间活动才不会出现封建迷信迹象,才不会出现敛财爬梯现象发生。其二,一些国家机构团体自视清高,不屑与民间团体或个人合作。摆出一付公私过于分明的坏形象。其实,很多家谱活动单凭一族或一人之力,无法完成活动;同样,国家要办好家谱活动,也需要民间团体与人个的合作。只有加强双方合作,家谱文化事业才能全面有效的生存与发展。其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只要彼此双方不是恶意掠夺民族遗产的,我们一概不反对;只要家谱活动不引发政治变动和失国体的,我们一概不反对。有句俗语说“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家谱文化“是世界的才是珍贵的”。

做家谱文化是一件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同样为中华民族的大统一起到促进作用,甚至可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虽然需要经过很长久的时间和花上很大的物力财力,但是一定要加强管理,所有的一切,必须确立正确的家谱价值观,这是发扬家谱文化的根本。

第二,反对铺张浪费。现在一些家谱活动,真是肯发大本钱啊。请客,吃饭,旅游,会议一条龙服务,如果大家觉得有点闲时,应当将精力放在如何有效的开发家谱资源上来。另外,修家谱喜欢好大喜功,册页选大不选小,数量也是就多不就少。回头一想,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

第三,唾弃拿家谱活动当敛财与爬梯工具。适当收取费用,刺激人们的消费,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并非坏事,但过头了就是极不好的。在基层农村,一些氏族为了修一次族谱,大肆收取费用,直接导致族人对修谱的认识,甚至开始反对家谱活动。社会不反对家谱活动的存在,而有些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名利地位,硬是拉些不相干的政治人物来充当脸面,试想人们会不会还是那样有兴趣来支持活动的进行和存在呢?我想谁都不愿意别人拿自己的钱来给别人充脸面吧!

第四,公私应正当友好合作。经常有些基层国家单位,对于民间的家谱活动表现漠视,甚至因无能没法得到解决便发令禁止。还是那句老话,国家应制定出相关的条律来规范家谱文化市场的活动。只有这样,民间活动才不会出现封建迷信迹象,才不会出现敛财爬梯现象发生。其二,一些国家机构团体自视清高,不屑与民间团体或个人合作。摆出一付公私过于分明的坏形象。其实,很多家谱活动单凭一族或一人之力,无法完成活动;同样,国家要办好家谱活动,也需要民间团体与人个的合作。只有加强双方合作,家谱文化事业才能全面有效的生存与发展。其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只要彼此双方不是恶意掠夺民族遗产的,我们一概不反对;只要家谱活动不引发政治变动和失国体的,我们一概不反对。有句俗语说“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家谱文化“是世界的才是珍贵的”。

做家谱文化是一件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同样为中华民族的大统一起到促进作用,甚至可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虽然需要经过很长久的时间和花上很大的物力财力,但是一定要加强管理,所有的一切,必须确立正确的家谱价值观,这是发扬家谱文化的根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x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