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21 08: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已被视为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的是( )。

A、信息 B、管理信息 C、决策 D、数据库 2.战略信息提供给下述哪些人,供其决策使用( )。

A、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B、企业中级管理人员 C、企业基层管理人员 D、其它人员

3.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并对其进行正确解释是信息处理中的什么工作( )。

A、信息收集 B、信息存储 C、信息加工 D、信息传递 4.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 )。

A、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B、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管理工具

C、管理方法、计算机工具和运筹学 D、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 )。

A、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B、管理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总和 C、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D、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6.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适用、经济和( )。

A、准确 B、保存 C、统一 D、共享

7.管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特点: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

题和使用( )。

A、数据库技术 B、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通信技术

8.依照信息的产生方式可以分为自然信息、人工信息和( )。

A、管理信息 B、客观信息 C、主观信息 D、综合信息 9.以下不是属于系统的特性的是( )。

A、抽象性 B、目的性 C、相关性 D、整体性

10.按照信息的生产方式分类,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内容( )。

A、自然信息 B、固定信息 C、人工信息 D、综合信息

11.按照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来划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现实世界中的系统( )。

A、孤立系统 B、自然系统 C、复合系统 D、人工系统

12.为支持中层管理者进行日常工作的监视、控制、决策以及管理活动而设计的信息系统是( )。

A、管理层系统 B、战略层系统 C、知识层系统 D、操作层系统 13.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 )。

A、粮食、石油、水 B、物质、网络、信息 C、能源、物质、信息 D、计算机、通信、网络

1

14.“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的含义是( )。

A、 管理者要善于掌握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B、 管理者要善于转换信息,实现信息的价值

C、 管理者要善于对信息分类,掌握战略级信息,完成企业战略目标 D、 管理者要善于将企业内部的物质流转换成信息流 15.下列信息中属于战术层的是( )。

A、成本核算 B、市场竞争信息 C、各种定期报告 D、国民经济形势 16.新闻记者常爱说“抢新闻”,这是指信息的( )。

A、事实性 B、时效性 C、价值性 D、等级性 17.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控制技术 D、通讯技术 18.推进信息化的三项关键资源是( )。

A、技术、组织管理、物质 B、物质、组织管理、人 C、技术、物质、人 D、技术、组织管理、人 19.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是( )。

A、及时 B、经济 C、适时 D、上述各条 20.MIS的最终用户是( )。

A、高级管理人员 B、各级各类管理人员 C、操作员 D、业务员 21.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整体性原则 B、目标优化原则 C、分解---协调原则 D、上述各项 22.以下对信息和数据的描述,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经过解释的数据 B、数据是可以鉴别的符号 C、数据本身是有特定含义的 D、信息是有特定含义的 23.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始是因为( )。

A、系统所承担的工作量大于系统的能力

B、现行的管理信息系统(人工的或计算机的)不能满足组织的要求 C、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D、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24.Ⅰ是一种战略资源,Ⅱ 则是一种战略武器。这里Ⅰ和Ⅱ分别是

A、Ⅰ.信息 Ⅱ.信息系统 B、Ⅰ.信息技术 Ⅱ.信息系统 C、Ⅰ.能源 Ⅱ.信息技术 D、Ⅰ.信息资源 Ⅱ.信息系统 25.信息的效用有一定的期限,过了期限效用就会减少甚至完全丧失。信息的这种属性就是信息的(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转换性 D、扩散性

26.各类信息系统中,哪类系统不涉及全局的、系统性的管理,( )?

A、办公自动化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2

C、决策支持系统 D、事务处理系统

27.在MIS中,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下列称谓不属于这三个层次的是( )。

A、战略计划 B、管理控制 C、执行控制 D、业务控制

28.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从历史情况看其发展顺序一般是遵循( )。

A、 EDP,TPS,MIS B、 TPS,EDP,MIS C、 TPS,MIS,EDP D、 MIS,TPS,EDP

29.近年来,已被视为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的是( )。

A、信息 B、管理信息 C、决策 D、数据库 30.战略信息提供给下述哪些人,供其决策使用( )。

A、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B、企业中级管理人员 C、企业基层管理人员 D、其它人员

31. 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并对其进行正确解释是信息处理中的什么工作( )。

A、信息收集 B、信息存储 C、信息加工 D、信息传递 32.下列哪项不是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

A、支持每天的运作 B、逻辑关系简单 C、重复性强 D、为各管理层提供信息

33.可以利用信息和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与抉择,有时MIS也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进行这种工作,这

是( )。

A、结构化问题 B、半结构化问题 C、非结构化问题 D、上述各项 34.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促成组织结构扁平化,使企业( )。

A、决策失误减少 B、信息失真 C、信息沟通复杂 D、信息结构简单 35.要使企业信息化取得实效,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是( )。

A、人与技术的关系 B、系统与技术的关系 C、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D、人与资源的关系 36.以下决策问题中,结构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工资计算 B、库存控制 C、厂址选择 D、长期预报 37.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 )。

A、不真实的程度 B、不可靠程度 C、不确定程度 D、不精确程度 38.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信息特性的是( )。

A、事实性 B、等级性 C、系统性 D、时效性 39.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的不同通常分为三级,即( )。

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 B、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C、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3

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40.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 )。

A、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B、选择销售对象 C、奖金分配 D、作业计划

41.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 )等特征。

A、实践性 B、环境适应性 C、事实性 D、等级性 4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

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43.上报给公司的月计划完成情况月报属于( )。

A、战略级信息 B、战术级信息 C、作业级信息 D、公司级信息 44.衡量一个数据资料中信息量大小的标志是( )。

A、数据资料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B、数据资料时间越长,信息量越大

C、数据资料使人对某一事物认识越清,信息量越大 D、数据资料涉及的业务范围越广,信息量越大 45.关于不同级别信息属性的正确描述是( )。

A、战略级信息最为抽象 B、作业级信息寿命最长 C、战术级信息精度要求最高 D、战略级信息主要来自内部 4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型学科,它属于( )。

A、计算机学科 B、经济学科 C、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D、工程学科 47.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是( )。

A、收集、情报、选择、实施 B、情报、选择、实施、评价 C、情报、设计、选择、评价 D、情报、设计、选择、实施 48.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 )。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 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 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49.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群单元作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 )。

A、集中的联合体 B、复杂的群体 C、综合的实体 D、相关联的整体 50.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中,最下层是( )。

A、财务子系统 B、业务处理系统 C、生产子系统 D、数据管理系统 51.管理控制信息是属于管理信息的( )。

A、战略级 B、作业级 C、战术级 D、操作级

52.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学科关系上看,你认为下列哪个词与信息系统最为贴

切( )。

A、基础科学 B、技术科学

4

C、社会科学 D、系统科学 5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

A、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 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 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 54.信息资源包括( )。

A、信息、物资、货币 B、信息、信息生产者、设备 C、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 55.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

A、计算机系统 B、手工管理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 56.按照信息的生产方式分类,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内容( )

A、自然信息 B、固定信息 C、人工信息 D、综合信息 57、行驶中汽车里程表上的数字是( )。

A、 字段 B、 记录 C、 数据 D、 文件 58、指挥和控制物质流动的是( )。

A、工作流 B、业务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

59、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

A、职能结构 B、横向综合结构 C、总的综合结构 D、纵向综合结构 60、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计划 C、预测 D、控制

二、填空题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鉴别的( )。

2.管理系统是分等级的,信息也是分级的,一般分为( )、( )和业务级。3.写出五个信息的基本属性:( )、( )、( )、( )、( )。 4.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5.( )是信息的中心价值。

6.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信息系统的( )。 7.数据的含义是( )。

8.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 )。 9.企业班组中每天的产量、考勤等基层业务信息称( )信息。

10.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 )才有意义,才成为( )。 11.信息的作用就在于减少人的( ),增强世界的( )。

12.依照信息的产生方式,可把信息分为( )、( )和综合信息。 13.系统具有( )、( )、( )、( )和 层次性 等特性。

5

13.在详细调查方法中,召开调查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调查会一般由( )主持。

A、企业领导 B、企业业务人员 C、开发方领导 D、开发人员 14.系统环境调查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现行系统的管理水平 B、原始数据的精确程度

C、计算机技术是否满足用户要求 D、原系统的设备情况

15.在详细调查中,对于调查面广而且调查的信息量不大的情况,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访问 B、发调查问卷 C、阅读 D、参加业务实践

16.业务流程图是用来描述系统的( )。

A、处理功能 B、数据流程

C、作业顺序 D、功能结构

17.在业务流程图中, 代表( )。

A、系统中的人员 B、系统外部实体

C、数据流向 D、单据、报表和账目

18.( )是帮助系统分析员对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进行了解的一种图表。

A、数据流程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程序流程图

19.数据流程图的组成不包括( )。

A、数据存储 B、外部实体 C、处理逻辑 D、数据结构 20.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内容是( )。

A、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结构 B、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C、数据结构、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D、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21.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管理信息系统的( )。

A、物理模型的主要工具 B、优化模型的主要工具 C、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D、决策模型的主要工具 22.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应采用( )。

A、自底向上、逐层分解的方法 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C、模块化的方法 D、结构化的方法 23.在系统设计阶段,下图中的四种符号用于绘制( )。

A、数据流程图 B、业务流程图 C、表格分配图 D、系统流程图 24.绘制数据流程图指的是( )。

A、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B、绘制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C、绘制新系统和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D、与计算机处理有关的数据流程图

25.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 )。

A、数据流,内部实体,处理功能,数据存储 B、数据流,内部实体,外部实体,信息流 C、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D、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26.与数据流程图相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

A、数据流向 B、系统外部实体

C、数据处理 D、系统中的人员 (好象没有?) 27.与业务流程图相比,数据流程图具有两个特性,他们是:( )。

26

A、抽象性和概括性 B、单一性和灵活性 C、具体性和可靠性 D、复杂性和系统性

28.下面关于数据流程图的描述,( )是不正确的。

A、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 B、是MIS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

C、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D、所描述的内容是面向管理人员的 29.系统分析员通常从哪些方面来检查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 )

A、 分解均匀、适当命名、简化加工联系 B、数据守衡、文件正确引用、父图子图平衡 C、系统外部、后画系统内部、再画加工内部 D、分解均匀、先画系统内部、后画系统外部 30.数据流用带有名字的( )表示,名字称为数据流名,表示流经的数据。

A、具有箭头的线段 B、矩形里加一条直线的图形 C、右边不封口的长方形并在里面加一个竖的图形 D、圆形 31.下面关于数据流程图作用的四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反映系统中的决策与控制过程

B、从总体上描述系统的逻辑功能、系统内各部分的信息联系及系统外各有关事物的联系

C、反映系统中信息运动的规律

D、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描述形式

32.遵守数据守恒是检查数据流程图正确的措施之一,而违背数据守恒的情况只能出现在( )中。

A、数据存储 B、数据流 C、数据加工 D、组合数据

33.对数据流程图的所有数据建立一个共同的词汇表来表述这些数据的名称和组成,这就是( )。

A、数据字典 B、U/C矩阵

C、功能结构图 D、数据库

34.绘制数据流程图应依据的设计思想是( )。(同22)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B、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C、模块化 D、集成化 35.在系统分析阶段,数据流程图是对( )。

A、 作流程图的抽象 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 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36.数据字典是( )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的详细说明。 A、所有开发系统 B、数据流程图 C、软件结构 D、PAD图 37.数据字典应该在( )建立的。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维护阶段 38.数据字典定义和说明的是( )。

A、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 B、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存储

C、数据流程图上的处理功能 D、数据流程图上的各个元素 39.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

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40.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来描述比较复杂的( )。

A、 输入内容 B、数据存贮 C、处理逻辑 D、输出格式 41.判断表由以下哪方面内容组成( )。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和判断方法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和判断规则 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和计算方法 42.判断树是( )。

27

A、编写程序流程图的一种辅助手段 B、描述基本加工的逻辑功能的一种有效工具 C、用来代替程序流程图的一种工具 D、A和C

43. 判断树和判断表的作用是作为( )。

A、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B、描述业务流程的工具

C、划分功能模块的工具 D、划分系统边界的工具

44.结构化描述语言采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描述处理逻辑,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 )。

A、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B、组织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C、组织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D、功能结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

45.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下列( )工作是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

A、编写程序 B、逻辑设计 C、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D、数据字典设计 46.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

A、系统总体规划及可行性研究 B、计算机网络系统配置方案

C、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D、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47.系统说明书的重点内容是( )。

A、系统开发项目概述 B、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C、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 D、系统实施的详细计划 48.下列步骤中,( )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

A、代码设计 B、可行性研究 C、系统详细调查 D、绘制数据流程图 49.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 A、系统说明书 B、详细调查报告

C、程序流程图 D、数据字典

50.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 )阶段是对原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分析,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维护 51.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二、填空题

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新系统的( )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则是完成新系统的( )设计阶段。 2.系统分析中的详细调查常的方法有( ) 、( ) 、( )面谈、( )、阅读和观察和参加企业业务实践等方式。

3.可行性研究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进行( )可行性、( )可行性、( )可行性和开发方案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分析。

4.( )用图的形式反映企业内部组织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上下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图。

5.在系统业务调查中,( )是描述企业业务流程最常用、最重要的使用工具。 6.绘制( )图有助于找出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7.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有两个特性,即( )和( )。 8.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 ),逐层分解的方法。

9.数据流程图进一步分解应从图中的( )开始,将它分解为多个处理。

28

10.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元素是:数据流、处理逻辑、( )和( )。 11.数据流程图如果没有数据字典的配合,就无法完整地描述系统的( )模型。

12.数据流的组成可以是一个已定义的数据结构,也可以由若干( )和( )组成。 13.子系统包括在系统之内,在绘制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时,对于在整个系统之内,但不属于本子系统的人或单位都应按( )处理。

14.在数据字典中,数据项又称为( ),是数据的( )。 15.生成数据字典的方法有手工方式生成和( )两种方法。 16.数据字典包括( )、( )、( )、( )、( ) 和数据存储六个方面的内容。 17.数据字典是配合数据流程图,运用( )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

18.建立数据字典是为了对( )图上的各个( )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29.数据结构描述了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 )组成。

20.描述处理逻辑的常用工具有( )、( )和结构化描述语言。。 21.( )是采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方法。 22.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 )的依据。

23.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计算机和( )在功能上的分工问题,明确新系统的( )。

三、名词解释

1.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根据调查的结果研究分析系统MIS项目开发是否必要和可行,对系统

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系统是否进行开发的结论。可行性分析内容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

2. 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对组织机构调查的结果,将在详细调查中得到的关于企业组织的资料

进行整理,用图的形式反映企业内部组织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组织结构图是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它把企业组织分成若干部分,按级别、分层次构成的,以树型结构显示,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通常用矩形框表示组织机构,用箭头表示隶属关系。

3. 功能结构图:通过对系统具有的功能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企业的部门与业务

层次的功能,用树形图的形式描绘出来,就是功能结构图。 4.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是用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5.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

工具,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

存储情况。数据流程图是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表示,使用户能从图形方便地理解数据在系统中是怎样地流动、处理和存储的。

6. 外部实体:外部实体定义了系统的边界,用来表示与系统有关的人员或单位,他们向系统提供输

入,接收系统产生的输出。 7. 数据流:数据流由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

8. 处理逻辑:处理逻辑是对数据进行的操作,它把流入的数据流转换为流出的数据流。

9.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的仓库,用来表示需要暂时存储或长久保存的数据类,表示系统产生的数据存放的地方。

10. 数据字典:所谓数据字典是指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数据流程图上的各个元素的概念、具体

内容和特征做出完整的定义和详细说明的文档。数据字典是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是对数据流程图的重要补充和注释。

11. 判断树:判断树是采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方法。判断树用来描述在一组不同的条件

下,决策的行动根据不同条件来选择的处理过程。判断树是一种图形,从图形上可以一目了然地

29

看清用户的业务在什么条件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一枝树枝代表一组条件的组合和相对应的一种处理方式。

12. 判断表:为了简洁地表达数据流程图中处理逻辑的逻辑判断功能,用表格结构的表示方法直接地

表示出各种条件组合下应选择的行动。判断表用二维表格直观地表达具体条件、决策规则和应当采取的行动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表的内容由条件说明、行动说明、条件组合和行动选择构成,用“Y”表示条件满足,用“N”表示条件不满足,用“#”或“√”等符号表示采取的行动。 13. 结构化描述语言:结构化描述语言是一种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

没有严格的语法,采用很简洁的词汇来表述处理逻辑,既可以用英语表达,也可以用汉语表达。

它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采用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描述处理逻辑。

14. 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说明书,它反

映了系统分析阶段调查分析的全部情况,是下一步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的基础。

四、简答题

1.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不认真进行系统分析会带来什么危害?

草率从事系统分析,在对信息需求、信息来源等基本问题含糊不清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工作量大的系统设计和编程工作,所开发的系统功能将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或者导致大量的修改,甚至推倒重来,严重浪费人力、物力,拖延开发进度。

2.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具体的工作包括: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系统分析有哪几个主要步骤?

系统分析的工作分两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是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和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调查的重点是了解用户与现行系统的总体情况,现行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现行系统的现有资源,外界的约束条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等。在对系统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对新系统的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是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二个阶段的工作是在完成可行性报告并通过审定后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逻辑设计工作。这阶段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4)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4.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为什么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的目的是解决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组织机构的调查分析是系统分析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各机构间的内在联系,绘出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只有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机构的职能进行分析,才能知道组织中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基于计算机管理的要求,提出调整机构设置的意见。

30

C、由原始数据检查员进行修改 D、舍弃出错的数据 45 .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应( )。

A、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设计 B、同时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C、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设计 D、由程序员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46. 在输入设计中,可以采用( )来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A、选择合适的输入方法 B、选择合适的校验方法 C、选择可靠的输入设备 D、设计好原始凭证 47. 用户界面设计,是( )阶段包括的内容。 A、系统调查 B、系统规划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48. 用户界面设计通常包括( )。

A、人机对话、输入输出设计 B、程序与数据库设计

C、处理过程设计 D、代码设计、报表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 49. 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是( )。

A、概念结构 B、逻辑结构 C、物理结构 D、实际结构 50.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 )。

A、逻辑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 B、数据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C、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 D、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51. 在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中,第二范式意味着关系中的所有其它属性都( )。 A、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 B、依赖于整个关键字 C、完全依赖于第一个数据项 D、依赖于其它数据项 52. 凡规范化的关系都属于( )。

A、1NF B、2NF C、3NF D、BCNF 53. 基本 E-R图就是数据库的( )。

A、外模式 B、逻辑模式 C、内模式 D、概念模式 54. 使用 E-R图方法的三要素是( )。

A、实体、属性、主关键字 B、实体、值域、关键字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联系、主关键字 55. 系统的详细设计不包括( )。

A、事务流程图设计 B、代码设计 C、用户界面设计 D、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56.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

A、系统总体设计 B、系统详细设计

C、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D、建立系统方案说明书 57. 系统设计的工作成果之一是提交( )。

A、系统设计报告 B、系统分析说明书 C、系统的可行性报告 D、系统实施计划书 58. 系统文档的编制工作应在系统开发的( )阶段进行。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所有各个阶段 59. 系统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中,不包括( )。

A、模块设汁说明 B、代码设计说明 C、程序设计说明 D、数据库设计说明

46

60. 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 )的依据。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评价

二、填空题

1.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解决( )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 2.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 )模型的要求,进行系统的( )设计和具体的物理设计。

3. 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是在分析阶段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而在设计阶段建立系统的( )。 4.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 )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的( )和具体物理设计,为下一阶段系统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5. 系统设计应符合系统性、( )、( )和经济性的要求。

6.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包括两个阶段,即( )设计阶段和( )设计阶段。 7. 在结构化开发中,为了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与质量,在程序编制时应采用( )程序设计方法。 8. 控制结构图(SC)表示了一个系统功能模块的( )关系;还表示了模块的( )关系和模块间( )的传递关系。它是结构化设计的( )。 9. 模块是可以组成、分解、更换的系统,它是具有( )、( )、( )三种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

10. 模块间具有( )、( )、( )、( )和( )五种联结方式。 11. 一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划分有( )、( )、( )、( )、( )、( )、( )等七种聚合。

12. 模块藕合是一个模块和其它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的紧密程度,一般原则是:尽量使用藕合( ),少用( )藕合,限制( )藕合,完全不用( )藕合。 13. 模块聚合强度的划分上,最低聚合是( ),最高聚合是( ),在藕合强度的划分上,最弱藕合是( ),最强藕合是( )。

14. 两个模块间通过交换数据的藕合称( )藕合,一个模块内部前一个处理动作所产生的输出数据是下一个处理动作的输入数据,该模块是( )聚合。

15. 把DFD转换到结构图主要有两种设计方法,这两种设计方法是( )和( )。 16. 目前常用的编码有( )、( )、( )、( )四种。

17. 代码设计应在系统( )阶段开始。

18. 25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可用TV-C-25表示,这种代码称( )码,而重量公斤用kg表示,这种码称( )码。

19. 代码是以简短的符号形式来代表各种客观实体,代码设计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 )和可修改性 。

20. 每一代码对其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都必须具有( )。

22. 数据出错的种类有( )、( )和( )。 23. 广泛使用的数据输入方式是人机对话方式,主要采用( )( )和应答式三种方式。 24. 数据库设计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 )、( )。

25. E--R图主要是由( )、( )、( )等三部分组成。

26. ( )是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获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 27. 大量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另一种是( )。 28. 系统响应时间是指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 )开始,经系统处理后,再给出( )所需的时间。

29. 在文件分类中按信息流向可把文件分为输入文件、( )和( )文件。 30. 在关系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中,将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通常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就是关系的码。

47

31. 存储大量数据有两种方法:文件方式和( )。

32.程序设计说明书是以一个( )作为单位,用以定义处理过程的书面文件、其编写者为( ),交给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

33. 程序设计说明书的内容除一些简述外,主要包括:( )格式,程序功能和( )的说明。 34. 系统受外界于扰时的抵御力与恢复能力称为( )。 35. 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

36. 从作业请求开始,经过系统处理,到获得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 )。

三、名词解释

1.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系统分析所得到的系统逻辑模型和需求说明书,导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并确定合适的计算机处理方式和计算机总体结构及系统配置。

2.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详细设计是系统总体设计的深入,对总体设计中的各个具体的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对话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制定设计规范等。

3.模块:具有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称为一个模块,这四种属性分别是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

4.模块化: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由若干个规模较小的、功能较简单的、易于建立和修改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然后将这些模块汇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的功能。其目的是便于管理和维护。

5.结构化设计:用一组标准的准则和工具帮助系统设计人员确定应该由哪些模块,用什么方式联结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最好的系统结构。

6.结构图:反映系统功能模块间和模块内的联系以及模块间的数据流、控制流,它是系统物理模型的主要工具。

7.模块聚合:模块内部各个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紧密程度,它是用来反映模块内部的联系。 8.功能聚合: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全都为执行同一个功能而存在,并且只执行一个功能。

9.模块藕合:模块之间联系的度量,是指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降低系统中模块之间的偶合程度,可以提高每一个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10.数据耦合:如果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数据交换信息,且每一个参数均为数据,那么这种模块间的耦合称为数据耦合。

11.控制流:模块间的一种通讯,其只传送一个标志,只表达了处理工作的某种状态,不是由被发送模块真正进行处理的数据。

12.扇出:一个模块控制的直属下级模块的个数。如果一个模块的扇出数过大,就意味着该模块过分负责,需要协调和控制过多的下属模块。

13.扇入:一个模块的直接上级模块的个数。一个模块的扇入数越大,则共享该模块的上级模块数目越多。

14. 变换型DFD:如果一个数据流程图可以明显地分成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那么这种流程图就是变换型的。

16.可靠性:指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也是系统受外界干扰时的抵御能力与恢复能力。

17.系统的响应时间: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再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

18.代码:是用来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和记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文字说明,是信息系统中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19.区间码:是指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的代码。

20.校验位:是在原代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上一位,即校验位,其值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

48

出来。当代码一旦输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运算方法按输入的代码数字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21.E-R模型:E-R模型即实体-关系模型,具有实体、联系和属性三种基本要素,是进行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方法,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个简明而有力的工具。

22.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它可以是指物,人或实际的东西,也可以指概念性的东西。如学生张三、计算机系统等。

23.第一范式:如果在一个数据结构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项或空白值数据项,就称该数据结构是规范的。任何满足规范化要求的数据结构都称为第一规范形式,记为1NF。 24.界限校验:检查输入数据的内容是否位于规定范围之内。

25.人机对话:人机对话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程序运行中,使用者与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终端屏幕或其它装置进行一系列交替的询问与回答。

26.处理流程设计:用各种符号具体地规定系统结构图中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处理过程的各个步骤,即为27.PAD图:PAD图也称问题分析图,是一种常用的算法表达工具。其特点是完全可以表示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即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28.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是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也是下一阶段系统实施的基础。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

四、简答题

1.简述系统设计的目标作用及工作重点。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解决系统“怎么做”,即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充分反应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物理模型。

其工作重点是根据系统分析报告确定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即确定新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各个细节处理方案,为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2.系统设计的内容及一般步骤是什么?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为下一阶段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其中,总体设计主要是根据系统分析所得到的系统逻辑模型和需求说明书,导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并确定合适的计算机处理方式和计算机总体结构及系统配置。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对话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制定设计规范等。

3.系统设计的一般要遵循哪几条原则?

(1)系统性: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因此整个系统要有统一的信息代码,统一的数据文件格式,统一的数据处理方式,以最少的输入数据满足同样的输出要求,使一次输入能得到多次使用。 (2)灵活性:系统应灵活,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要求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部分的独立性,减少模块间的数据耦合,以使整个系统易于调试、易于实现、易于维护、易于扩充。 (3)可靠性:指系统受外界干扰时的抵御能力与恢复能力。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系统的收益应大于支出的总费用。

4.对子系统进行模块化的目的是什么?

模块化就是把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然后将这些模块汇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功能的一种方法。其目的使整个系统设计简易、结构清晰,可读性、可维护性强,提高系统的可行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组织管理。

5.为什么在系统设计中模块的独立性很重要?功能模块的划分应遵循哪些原则?

49

因为若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模块就都可以单独地被理解、编写、测试、纠错和修改,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在模块之间扩散蔓延,提高了系统的质量(可维护性、更靠性等)同进系统的研制工作也大大简化。

原则:分解-协调原则,模块化原则,自顶向下的原则,抽象的原则,明确性原则。

6.从耦合性和聚合性的角度进行系统设计时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原则?

系统设计的原则之一是模块的独立性,在系统设计中的衡量指标就是模块之间联系的耦合性和模块内部的聚合性。我们希望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模块之间的关联和依赖程度尽量小,接口简单。因此其设计原则是模块内部联系要大,模块之间联系要小,即耦合小、聚合大。

7.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方法。首先应按模块层次结构进行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即先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模块,然后,按其任务和功能逐步将其分解成更具体的模块,这些其中一些模块还可以进一步分解,直到划分出的模块已经足够简单、明确,并能直接编程为止,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模块层次结构。

8.试述从数据流程图到模块结构围的转换策略。

MIS的数据流图有两种典型结构:变换型结构与事务型结构。这两种典型结构可分别通过“以变换为中心的分析”和“以事务为中心的分析”技术导出标准形式的模块结构图。 (1)以变换为中心的分析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先找出变换中心,确定模块结构层的顶层模块,再按“自顶向下”的原则逐步细化,形成一个满足数据流图所表达用户要求的模块结构。整个过程可分以下三步:

①找出变换中心,确定主加工;

②设计模块的顶层和第一层;

③设计中、下层模块。在设计每一个模块时,应注意给它们起一个适当的名字,以反映该模块的功能。

(2)以事务为中心的分析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事务为中心的设计中,为了识别进入系统的事务属于哪一种类型,必须在事务记录中有一个类型识别标志,对每一种类型的事务分别有专门的模块进行处理,整个过程可分以下五步:

①确定事务的来源;

②确定以事务为中心的系统结构;

③确定每一种事务以及它所需要的处理动作;

④合并具有相同处理动作的模块,组成公共处理模块加入系统;

⑤为每个事务处理模块设计下面的操作模块,再为操作模块设计细节模块。某些操作模块和细节模块可以被几个上一层模块共用。

9.按如图所示的数据流程图导出模块结构图。

b a I c d

50

L M N e f g O h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xa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