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全集全套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10: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少 年

教学目标:

1. 认识“仞、茁、翱”三个汉字,学会“冈、源”等八个生字。 2. 随课文理解:万仞、茁壮、翱翔、英秀等词语。

3. 读懂诗,知道诗中将少年比喻成什么?为了突出少年的那些特点。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作为少年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奋发自强的信念,让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意、激发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诗句,做好预习工作。 教师:生字卡片、挂图、生词板 教时:2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你们知道,你们现在正处于什么时期吗?(少年)

少年时期是最值得我们羡慕的,想知道我们羡慕你们什么吗?用一首诗告诉你们吧。

板书课题:少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认读生字、生词。 2. 指名读诗句。

3. 学生交流从诗中了解了些什么?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汇报你读懂和不明白的地方。 2. 释疑:

3. 梳理诗的内容。 作者说少年像什么?

板书:太阳 (高山的)源泉 小树 小鹰 乳虎 刀刃 英秀 四.读熟整首诗: 五.学写生字:

1. 再次认读生字: 2. 范写“鹰”,提示被包部分笔画多,要写紧凑。 3.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词语:山冈 源泉 小鹰 飞翔 2. 读诗:

二.思考与讨论:

1. 作者说少年像什么?太阳 源泉 小树 小鹰 乳虎 刀刃 英秀 2.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是为了突出少年的什么特点? 3. 讨论、梳理学生的发言:

三.指导朗读、背诵。

1. 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看你有什么感受? 2. 你为什么会有自豪感,你在读诗时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3. 背诵。 四.拓展:

1. 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 2. 交流你的小练笔:

五.学写生字:乳 撞 磨 刃 板书: 太 阳

源 泉 (高山)

小 树

少 年 像 小 鹰

乳 虎

英 秀(人中)

……

2.小松树

教学目标:

1.会认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简笔画出一棵小松树,提问:你们知道松树的哪些特点吗? 二.了解自学情况:

1.小组生字红绿灯(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指名读课文。

3.默读,概括课文大意。 三.质疑问难。

四.指导学习书写生字。 1.观察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师生互动:

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小松树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读课文,思考。

三.生自学课文,看看小松树的成长共分为几个阶段,每次成长的动力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四.全班交流。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2.小松树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3 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认真预习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读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 1、生字词

(重点:耍、愁、桩、挠卵石拐弯)

2、质疑问难

四、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这篇课文主要讲谁,讲他做了些什么?

2、用横线划出写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边( )一边(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这样( )地奔流、奔流。

(体会小溪流永不停步的精神) 3、讨论课后题1。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断”、“欢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熟读这一段中的几个拟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对话分角色朗读)。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样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小溪流的心情怎样?给你的感觉如何? 2、朗读指导:朗读的声音应该怎样?速度怎样? 3、练读、评议。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读小溪流怎样玩耍的句子。

读着读着,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调皮活泼)你觉得现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欢哪些词句? 2、填空:

他( )岸边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让漂浮着的小树叶打( ),一会儿( )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词语应该怎样读?

3、这一段是什么结构?(先总后分) 4、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读:小溪流是怎样冲过巨石的?读出它的勇敢劲儿。

2、难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断回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

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与忧愁。(小组讨论)

3、朗读指导。 五、学习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各角色当时的心情。

2、指导朗读:第一句两个分句中的第二个“到前面去”语调要变高。后一句中的“为什么呀?”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我不能停留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明确枯树桩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没有意义。而小溪流为什么停不下来呢?(为人民做好事)

讲讲小溪流可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学习第三段

明确小溪流汇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为人们做更多的事了。 小结:小溪流这种自强不息,永不停留的精神真使人感动。 七、总结

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板书设计:

10、小溪流的歌

一、 快活、玩耍、冲了过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动水磨

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三、汇成大河

4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三、精读第四段

1、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2、课后4

(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板书: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巴金 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

孩子们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5 万年牢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 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a) 闷(men) 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 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 为什么叫万年牢?

(2)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3) 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 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

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 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2) 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3 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6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

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 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洋溢、允许、喧闹、破损、增添、训斥、叱责、凋谢、脸颊、拆除、 发脾气、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绽出绿芽 说说: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2)、重点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 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为什么? 3、交流个体感悟。

(生的几种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第二课时

一、 品读感悟

(一)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1、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 2、学生自由交流。 3、根据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 4、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1)、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2)、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3)、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4)、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5、师引: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三)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原因。

2、点拨,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3、随机引导去感受体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4、巨人的性格:

(1)、师: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相关语句: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②、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②、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那么孩子们呢?是怎样的?

5、孩子们的性格:

(1)、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2)、交流,畅谈看法。

(3)、引导梳理: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4)、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2、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重点句:

(巨人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二、美读小结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2、齐读最后一小节。

7 寓言两则 滥竽充数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学习1——2自然段

(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 指名读句子

b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 (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 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

(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学习3、4自然段

(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3、4自然段

a “这个消息”是指什么?

b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c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

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板书:

滥竽充数

宣王 必三百人 混 缗王 一一听之 逃

08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 .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4 .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初步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 解释成语,揭示课题。

(1)说说这篇课文是讲什么的。(讲“熟能生巧”的道理)

(2)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2 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故事的形式来说明道理的。) ②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同桌讨论思考题①、②。

(3)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①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②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①读生字卡片,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读wēng,不读wōng),嗖(读sōu,不读shōu),沾(读zhān,不读zàn),啧(读z?,不读zh?)

②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 ③让同桌同学互改作业本1、2、3题。 4 讲读第1、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后第1大题的第

小题: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表格要事先印好。) 谁有什么本领怎么议论 围观的人武士卖抽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2)交流。

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

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 (3)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

①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第3自然段) ②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5.作业。

(1)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2)(作业本)第4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5自然段。

2.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懂得要掌握一种本领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作业本)第4题。 (2)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 2.默读第4、5自然段。

(1)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2)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见第1课时)后半部分。 (2)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见第1课时)说说可填的内容。 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1)自读自划。 (2)小组交流。

(3)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4)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5.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1)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长期的练习)

(2)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教师点撮: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们班级里、学校里有许多小能手,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6.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如穿针引线的一系列动作,开始写毛笔字前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09莫泊桑拜师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准备: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 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 初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 读后检查:

1、 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酷爱、揣摩、烙印、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直截了当” 2、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 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一、(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三、(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五、 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 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六、 作业 抄写课后的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几次对话,从而感受人物特点、品质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莫泊桑为了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是因为他把福楼拜的指导牢牢记在心中的结果。

(1)、出示胶片: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 (2)、齐读

(3)、发问:莫泊桑把福楼拜的什么话牢牢记在心头呢? 二、导读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画出你认为福楼拜所说的话中最关键的话。 2、指名交流。

(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A、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B、从“直截了当”这个词,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A、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C、比较: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有好多东西可写。

D、这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9个问号,读法一样吗? E、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朗读。 (福楼拜是一个既严肃又耐心的人) F、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A、福楼拜说的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再次感受到莫泊桑具有什么特点?

B、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C、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

D、自由读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莫泊桑的表情,福楼拜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 小结:

不难看出莫泊桑和福楼拜师徒二人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直言不讳;一个是万般无奈,一个是循循善诱;一个是勤学苦练,一个是悉心指导。

板书: 莫泊桑 福楼拜

虚心求教 直言不讳 万般无奈 循循善诱 勤学苦练 悉心指导 ↓ ↓

勤学 善教 引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 ,更加 , 他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写作

要 , , ,因此, 莫泊桑终于写出了 。 四、讨论: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知识与技能:

1、学会6个字,会认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的战斗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

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飞夺卢定桥》。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如。

1、出示图片或CAI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4、师描述激情: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江水湍急,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是英雄好汉,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毛主席的诗句“大渡桥铁索寒”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写什么呢?

二、 处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读音。 重点指导:楼 梨

3、齐读课文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什么? 2、学生回答。

四、 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

2、思考:人在铁索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高又险) 3、指导感情朗读 五、 学写生字 重点指导: 滚 六、 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 。

2、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 2、作者站在铁桥上,心潮汹涌激荡,思接古今,找出有关的诗句,同桌互相读一读。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 3、学生汇报

(1)重点学习第二节。

(A) 圈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的词语。

(B) (补充《飞夺卢定桥》中有关资料,丰富学生认识。 (2) 指导朗读第二节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三、作业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我体会到: 2、“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

假如你就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壮观的景象,想到英勇的红军,你会高声歌唱:

板书设计:

红旗 火光

铁索 弹雨 英勇无畏 火网

1,秀丽山河 1—1林海

1—2 三峡之秋 1-3 九寨沟

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 2-1 朝三暮四 2-2 相濡以沫

表达——学习转述 3-1 有的人 3-2 跌倒

3-3 宽宏大量的品德 表达——为他(她)\话\像

综合学习活动——关注身边的人 4往事难忘 4-1月光启蒙 4-2 窃读记 4-3 荷塘旧事 4-4表里的生物

表达——修改自己的习作 6-1 长歌行 6—2 匆匆

表达—我的小计划 7-1 燕子 7-2 白鹅

表达 动物王国里的故事 8.挚爱 亲情 8-1 秋天的怀念 8-2 风

表达——我们的心声 9-1 四时的情趣 9-2 黄昏

10——1 野草

长春版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教材室批准立项编写的,到2005年5月,全套12册教材已经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查.本套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是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直接参与编写的. 一,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本套教材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在教材编写中遵循这些指导思想. 二, 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套教材,坚持语文教育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结合;体现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坚持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坚持精品意识;呈现方式灵活有趣,具体表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养成,厚植民族文化精神,培养开放和创新意识

本套语文教材力求实现一个根本的突破:使语文教育真正走入人的心灵,让人体验到语文学习历程与生命历程是同生共建的,是美丽而丰富的!使儿童在心灵中扎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具有现代中国人正确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具有理解和表达这种正确思想和美好情感的能力,具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观念,为培养适应并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本套教材,从内容的选择,结构和学习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着力体现以下精神和思想内容:自尊自信,想像力,幽默感,环境生态意识,科学精神,信息技术,探究欲望,勤奋惜时,热爱劳动,爱国情感,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尊长爱幼,诚实守信,关心周围事物,同情关怀弱者和弱势群体等.使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现代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追求精品文质,注重语文积累

本套教材的选文与创写文,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并努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一是贴近儿童现实生活和儿童喜闻乐读的,二是用现代视角审视有现代观念的,三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包括中外优秀的现代诗歌,儿歌,童谣,散文,故事,神话,寓言,童话,漫画,幽默,名言警句等,此外,还入选适量的中华优秀古诗词,成语,农谚,对联,对子歌和百家姓等.同时还有意识地关注了农村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方面内容的安排.这些在儿童学习上,重在感悟积累,朗读背诵,获得美的熏陶感染,把汉语言文字教育与文学教育有机地同整,协调发展. (三)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综合学习

本套教材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讨论交流,感悟,直接体验和语文实践活动等,安排适度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充分注意儿童智能多元化和学习个性化.把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愿望,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贯穿学习的始终.力求突破以往教材单一的知识技能体系. (四)采用综合性的主体板块式结构

为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在统一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套教材创造了板块式的结构,并兼收综合主题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长春版教材每册一般都安排12个主题板块,第一册是11个板块.板块的构建以儿童现实生活和语文学习的心理需要为原点,遵循汉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过程.板块体现整体性,力求通过综合性的主题或话题把语文学习的诸领域进行统整,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将内容与形式,儿童生活经验与教材文本,课内与课外等多方面进行统整,使得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都得到综合发展.

(五)整套教材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本套教材力求在开放性上有更大的突破.一是扩展语文学习的外延,注意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其他学科,社会文化环境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软化学科边缘,把幽默,读图,歌词,戏剧,舞蹈,绘画等艺术作品纳入语文学习视野,实现艺术与语文的通感教育.二是实现学习过程的开放,全方位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注意教材的学习向外拓展,设定了课外阅读书目,阅读教材和阅读活动.注重表达的生活化,个性化,把传统单一的写作范围开放为交际表达,应用表达,自由表达,研究性表达等.三是选择性和地域性,本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余地,推动教师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习过程,不同语文课程资源去创造,尤其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可能性.因此教材中的每个板块的学习方式方法,活动与练习等有选择,改造和补充的余地,特意安排了一些识字,阅读,表达等方面的综合活动,只引导活动方向和活动内容的可能性,并没有死板的内容与学习方法的限制,而让学生与教师在互动中根据学生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自主建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六)创造新的教材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本套教材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通过多种鲜明可爱的形象和图标提示,引导各种语文学习任务,活动,并通过教材中的\老师\聪明的小龙\儿童\等形象,适时地给予儿童以情感支撑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策略的指导.

本套教材中,还注重体现读图时代的趋势,通过课题图标,教材插图等,呈现较丰富的儿童喜爱的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现象,卡通形象.以唤起儿童学习的兴趣,美化版面,帮助阅读,引发表达交流的欲望和话题.教师可以自主利用,引导儿童去关注,去阅读,去感受,去欣赏,去积累.

1,秀丽山河 板块教学提示

《秀丽山河》这一板块是第九册语文教材第一板块内容,包括三篇正文和一次习作练习.《林海》这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内蒙风光》一文.作者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大兴安岭的一草一木.文中既写了大兴安岭林区的美丽景色,又从不同角度赞美了它对祖国建设所起的作用.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展开联想,记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情感浓烈,文笔优美,句句是景,步步有情.《三峡之秋》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九寨沟》

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九寨沟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三篇文章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应着重注重读写运用:要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景训练,有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注意读写结合训练. 1—1林海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 1,导入课文. 2,解题.

二,初读课文 提出阅读要求:

1,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出来.

2,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 把它们写在课文旁边. 3,了解课文写作的顺序.

读后请同学们讨论课文内容,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目睹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作者联想到木材和社会主义建设关系,联想到林场对兴国安邦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思考:\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 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读出感情的变化. 四,总结 五,作业

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了林海.

(板书:林海)

2,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写了作者刚进森林,深入林中,以及作者的联想等几个内容.并且学习了第1小节.第1小节写了什么内容呢 (板书:大兴安岭 亲切,舒服)

3,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和联想的部分.首先,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

(板书:景色,联想)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生快速地阅读第2小节,问: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 (板书:岭) 2,生默读第2小节,问:哪一句写了作者看到\岭\

3,理解\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句子. ? \疾驶\什么意思 \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什么

? 找出\看不完\的句子,\看不厌\的句子.并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等词语.(板书:多,温柔)

4,指导朗读\多\温柔\的句子.(板书;喜爱)

5,过渡:课文第2小节,作者描述了岭\多\温柔\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我们是这样学习的:

? 找出第2小节景物(岭)及其(多)(温柔)特点的句子. ? 品读(多)(温柔)特点的句子. ? 体会文中(喜爱)的感情. 出示幻灯片:

学法:① 找出重点词句; ② 品读重点句子; ③ 体会文中感情. 三,学习第3~5小节

师:出示图片,配乐范读第3~5节,生看图欣赏.

师:生轻声读第3~5小节,把句,段读通顺,流利,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1,学习第3,4小节.

? 默读第3,4小节,问:看到了什么景色 (板书:林) ? 品读第3小节:

① 理解\目之所及\的意思.(板书:绿) ② 理解第3句,弄清两对反义词的用法.

③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比赛读) ? 品读第4小节:

① 写了哪些林 (板书:如海)

② 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并体会2个反问句的用法. ③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引读)

? 过渡:课文第3,4小节,作者描述了林之大——\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中有波浪——\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林中有浪花——\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可见,林之大之美,只有\海\才能与之相比.我们是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的:找出重点词句, 品读重点句子 体会文中感情. 2,自学第5小节:

? 品读\多\美丽\的句子. ?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花鞋. 这个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女生读)

? 过渡:这里,我们和作者主要欣赏了兴安岭\林\花\的特点,作者写的非常美!下面请同学们再有感情读一读3~5小节.并根据老师提示选择一小节背一背. 3,指导背诵: ? 学生练背. ? 指名背诵.

? 作者深入林中欣赏了岭,林,花,这么诱人的景色怎么不令作者浮想联翩呢 四,学习6,7小节

师:快速阅读6,7小节,用横线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1,学习第6小节: ? 指名生说. ?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空洞\什么意思 \并不空洞\呢 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板书:建设) 2,学习第七小节: ? 指名生说. ?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 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邦\什么意思 \兴国安邦\呢 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板书:兴国安邦)

? 过渡:同学们.作者描述兴安岭真美!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感受感受大兴安岭的美! 五,学生练说,体会感情 六,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找出重点词句,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文中感情\的方法,理解了兴安岭景物特点和作者联想的内容.仔细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作者把满腔喜爱之情蕴含在文字的字里行间,写得生动,形象.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林海 岭 温柔 林 绿 花 美

1—2 三峡之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课时】2课时 【相关资料】

三峡介绍 万里长江汇集了千流百川,穿过无数高山深谷,浩浩荡荡,从四川盆地向东奔泻而去,不料遇到巫山山脉的阻挡;长江犹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在万山丛中奔腾而过,形成了雄伟,壮丽,险峻,惊人,也是整条长江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三峡.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包括大宁河宽谷和香溪宽谷,全长193公里.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述前人描写三峡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把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峡内激流翻滚,惊涛拍岸,宽谷地带又有富饶的村庄,翠绿的梯田,把三峡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组成了一条绚烂多彩的百里画廊.即使185米高的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主要景点并不被淹没,一些被淹没的景点也将移建,所以三峡主体风景依旧.让我们沿江而下,饱览一下三峡的风光吧.从白帝城扣开夔门东行,8公里后至巫山县的黛溪,叫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但它却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嵯峨.南岸白盐山拔地而起,北岸赤甲山从天而落,江面仅有百把米宽,\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全川之水齐汇于此,夺路争流,激起汹涌的浪涛,故有\瞿塘天下雄\之称.瞿塘峡西口的长江江心,横卧着一堆大礁石,方圆二十丈,高近10丈,这就是有名的滟澦堆.\滟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这首民谣话出了昔日船工的恐惧,因为滟澦堆掀起的狂涛巨浪,不知吞没了多少舟船,冲散了多少木排!出了瞿塘峡,便是大宁河宽谷地带,转眼间迎来了小巧玲珑的巫山县城.它位于大宁河注入长江口的西侧.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大宁河支流马渡河上还有小小三峡.如果将长江三峡比喻为一部交响乐,那么小三峡是其中一个精彩的乐章,而小小三峡则是一个美妙的插曲. 巫峡是三峡第二峡,起自大宁河河口,止于湖北巴东县官渡口,绵延45公里,横跨重庆直辖市和湖北省.屹立在巫山南北两岸的巫山十二峰,是巫峡风光中的胜景,其中俏丽动人的神女峰最为迷人.神女峰虽只是巫山上的一片奇石,但历代多情的文人墨客为她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灵魂,使她深深地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人. 出了巫峡,江面顿然开阔,视野舒展,是有名的香溪宽谷.宽谷地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代出过两位传诵千古的名人,一为屈原,一为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因屈原自沉汨罗江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则沿袭至今.从秭归香溪河口到南津关,全长74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西陵峡.西陵峡可分东西两段,西段依次包括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崆岭峡,东段则分黄牛峡和灯影峡(即明月峡),两段峡谷之间为庙南宽谷,峡谷,宽谷各占一半.峡中有川江五大险滩之二的青滩和崆岭滩,峡岸有黄陵庙,三游洞等名胜古迹.当万里长江劈山开岭,冲过激流险滩,出南津关后即进入极目楚天舒的江汉平原,江面由300米一下子扩宽到2200米,展现在您面前的是一幅千舟竞发,绿野无垠的美丽画卷. 《三峡之秋》作者简介

方纪,出生于河北束鹿县,曾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入党,解放后担任过天津作协主席等职.出版有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散文特写集《挥手之间》,《长江行》,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及《评论集》,《学剑集》等.1998年4月2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79岁. 设计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三,整体感知

通过查找资料,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 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 你能读读吗 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三峡像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三峡的资料.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自由吟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结束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三峡一天的美景,使我们认识到了三峡不同时间的美丽.

五,作业: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第三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2,板书课题.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三,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四,教学小结:

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五,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中午,下午,夜晚 设计方案二 一,导语:

课前播放歌曲《三峡情》. 导语:一曲《三峡情》情真意切,勾起了我们对三峡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欣赏几幅三峡的自然风光图片,从视觉上感受三峡的美丽.(投影打出图片)令人遗憾的是,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已经在2003年永远地消失了.可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之秋》,去重温那逝去的三峡神韵. 二,领略美景 1,布置学习任务:

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绘三峡之秋的 2,学生活动:

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做批注.

四人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并整理归纳小组意见. 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三,赏析美点 1,布置任务:

请用欣赏的眼光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提示:欣赏文章,可从语言,修辞,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2,学生活动:

(1)精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投影)

本文文质兼美.文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抓住了景物特征,进行了动静,粗细,远近等多角度的具体描写,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立体的,生动的\三峡秋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三峡,对长江的喜爱和赞美. 四,朗读美文

1,布置任务(投影):

比较起来,你最喜欢一天中哪一段时间的\三峡之秋\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入情入景地读出三峡之秋的神韵. 2,学生活动:

(1)各自放声朗读.

(2)同桌之间相互读给对方听,并相互作出评价.

(3)个别学生上前进行配乐朗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带着欣赏的眼光进行评价. 五,畅所欲言

1,对比今昔,你更喜欢哪种三峡风光,为什么 2,教师总结:

三峡过去是我们的骄傲,今天它仍是中国人的自豪!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领略到的三峡美景介绍给爸爸妈妈. 2,办一期主题为《奇丽的三峡》的小报.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美丽 自豪 设计方案三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圈.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板书课题.

想去看看三峡的风光嘛 我们一起去看看三峡的风光吧.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播放自己制作的三峡风光的课件.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思考:? 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早晨 中午 下午 晚上) ?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从哪里知道是写了三峡的秋天 3,学生按要求自学. 4,讨论交流.

三,细读,深入理解

1,按照学习要求,从四个时段中选最喜欢的段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要求:?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你选择的段落的特点.

? 找出段落中你最喜欢的句子,选择老师给予的方法,小组展示成果,表演朗读. (方法:轮读 男女读 对读 配乐读背诵读 )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 早晨景色,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 中午的景色,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 黄昏景色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 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奇的图画. 四,总结

1,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美丽动人,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2,这段话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在课文中加入比喻,对比,拟人的手法,读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你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到作者想向人们表达怎样的感情 五,小导游:

请同学来当小导游,介绍一下三峡的美景. 六,课后延伸

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清新而明净明朗 中午热烈(比喻) 下午平静清缓 晚上沉沉欲睡惊醒 1-3 九寨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3,学生通过读文和欣赏风景,体会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和四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教学准备】 录像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 (出示地图)今天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这里有几条神奇的山沟,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而得名,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九寨沟)那么九寨沟是个怎样的童话世界呀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九寨沟景色的 2,(课件)

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 )标出.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 待会,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美美的朗读,让别人听了也产生喜爱之情. 交流: (1)湖泊 生说,读

(课件)自己读读这句,你有什么体会吗 灵魂. 清澈

什么是彩带般的沟谷啊

九寨沟树种繁多,枝叶颜色多姿多彩,加上地势有高有低,光线有明有暗,就形成了这彩带般的沟谷.这就是九寨沟五绝之一的\彩林\谁知道其它\四绝\是什么 (翠海,叠瀑,雪峰,藏情)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啊!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想看看吗 (课件)

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是太美了,读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如果能背下几句就更棒了!

谁来展示,简直是神童,给他鼓鼓掌,谁还来. 过渡:你还喜欢哪种景物 说说你的理由! (2)森林

说,读,你体会出什么了

谁再来读读.你看你都让大家看到了这美丽,茂密的原始森林.(课件) 过渡 :谁喜欢瀑布 (3)瀑布:

说,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什么是白练腾空 银花四溅 还会有什么样的瀑布 (宽,高)

真不错,看看吧!和你想的一样吗 (课件)

感觉怎么样啊 那就读出你的感受,试着背一背. 谁来展示.

(5)师总结:九寨沟雪峰巍峨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那么多姿多彩,湖泊宁静,绚丽,而瀑布而充满了动感,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 (板书:景色迷人)

(6)让我们去看看吧!(录像)多美的景色,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再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7)谁来展示,多棒啊,多给点掌声. 三,第四自然段 1,我们一边欣赏

九寨沟迷人的景色,一边向原始森林纵深处行进,何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会遇到哪些动物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几种动物的特点; 3,朗读,表演;

4,总结:小游客们,也许我们会看到漂亮的金丝猴.也许我们会看到正在奔跑的羚羊.也许我们又会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可爱的小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5,你还知道九寨沟里有什么珍禽异兽(牛羚,鸳鸯,红腹角雉,白闲鸟,树叶虫,红腹锦鸡,枯叶蝶) 6,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些图片,请看.

也许,你会在哪看到什么样的牛羚在干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在哪里什么样的谁在干什么??

下面小组合作,看着画面说几句话,看谁会观察,会想象,会描述.

7,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板书)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8,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 为什么这么快乐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极处的生动见证. 四,学习5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九寨沟迷人的景色,看到了九寨沟快乐的小动物们,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童话般的世界吗

2,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板书) 3,拿起书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延伸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吗 你们想亲自去看吗 你们想赞美它吗 我师特别想赞美她,我写了一首小诗,但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 这里有( )的雪峰, 这里有( )的湖泊, 这里有( )的森林, 这里有( )的瀑布.

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 金丝猴( ), 羚 羊( ), 大熊猫( ),

假如来到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我要( ). 2,欣赏歌曲

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3,如果我们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设计方案二 一,复习导入.

1导语揭题:在中国四川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处被称作\童话世界\的神秘美景,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它就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学生齐读课题).(展示课件1:\九寨沟\

2复习: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九寨沟在什么地方 名字是怎么来的 (出示课件2句式:九寨沟位于 .因 为 ,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学生口头填空.

3导入:教师引学生口述第二自然段内容\一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板书:童话世界)那是怎样的童话世界 让我们随着课文的描述走进九寨沟,去领略那如仙境

般的绮丽风光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整体感知:一进入风景区,你能看到哪几个景点呢

2导读: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请再读,找出最吸引你的描写景物的语句,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象描绘的画面.(板书:朗读,品味,想象) 3学生品读交流:

(1) 湖泊:①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 引导重点词体会湖石绚丽多彩,令人身临其境,真似到了\童话世界\ 出示图片,再说说看到的景象.

②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引导体会\五花海\五彩池\之美和名称的由来. 学生欣赏,再说湖泊的美丽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感情朗读这一段.

(3)森林:从哪里体会原始森林面积大 要求学生看课说森林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原始森林的巨大作用是什么 感情朗读这句话.

(4)瀑布:为什么说瀑布是九寨沟的象征

引导抓住\米\宽270米\想象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感情朗读这句话.

播放瀑布影像,学生欣赏,再说瀑布的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这里所有的瀑布都从密密的树林里狂奔出来,就像一台台绿色织布机永不停息地制造着各种白色丝绸.这里有全国最宽的诺日朗瀑布,从高高的岩石上倾泻下来,似巨幅水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激流溅起无数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气.朝阳照射,常常出现美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4教师小结:景色处处美丽如画,九寨沟的湖水千娇百媚,九寨沟的景色充满梦幻与诗意.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述过渡:\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珍稀动物 快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它们的名字,用笔圈出来.

学生快读汇报(金丝猴,羚羊,大熊猫)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来介绍它吧.

3引读:让我们一起再进入原始森林,希望能遇上它们.有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5拓展补充:九寨沟的珍稀动物还有许许多多,继续向前,也许你还会看到什么 出示课件10: 也许, .也许 , . 也许, .

出示课件11:其它动物图片.学生观察,仿照课文语句介绍.先同桌说,再全班交流. 6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九寨沟的异兽珍禽真令人大饱眼福.(板书:异兽珍禽) 四,总结.

播放课件,教师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所有去过九寨沟游览的人回来都说,世上没有任何语言能够把九寨沟的美丽神奇都表现出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语句这么美,也不能把九寨沟的美丽全部表现,真正的九寨风光还要美得多呢!让我们随着赞美九寨沟的歌声重返那神奇的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学生欣赏)??

同学们,你们向往九寨风光吗 将来你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希望你们把这美景积极介绍给周围的人们,也希望所有热爱九寨沟的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珍惜爱护这片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地,让它永远成为我们祖国的骄傲. 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

【教学目标】

1,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结. 【教学重点】 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同学们,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啦.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 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经过你们的介绍,会使它成为有名的景点呢.

1,先在组内交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说给组里的同学听. 2,全班交流. 二,学一学.

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1,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注意说清楚.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3)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2,将想象的部分讲给同座听,请他提提意见.

3,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三,写景物: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出来. 四,改一改

1,把写好的家乡景物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2)是否按一定顺序写完整.(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四人一组互改. 五,评一评.

1,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描写的家乡景物,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写得最完整.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的习作,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设计方案二 一,揭示课题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习作训练\读习作要求.那么,你们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书写的是什么

(我最爱家乡的高楼.我最爱家乡的水泥路.我想写家乡的树.) 二,搜集写作素材.

1,说一说自己家乡的风景,风俗,传奇故事等.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最能体现家乡特色的事物,景色.考虑好表达顺序,和周围的同学讲一讲.

三,学习并运用细节描写.

1, 领悟下列\细节描写\的独特感受

A 胡同很窄,两边是矮小破旧的平房.胡同长也不过一百来米,却居住着十户人家.每天清早,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点上煤炉,弄得胡同里满是烟雾,乌烟瘴气的.现在我们一家早已般进了六层的楼房,适应了小区的环境.虽然那儿有街心花园,草坪及绿地,但我仍旧怀念那条家乡的胡同,怀念那久久回荡在巷中的吆喝声.

B 撑着雨伞,踏进家门,嗅着那清新的空气,让人生出怜悯之情.走进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看着雨中的粉墙黛瓦,会让你突然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可能只有在这里,才会感到诗人当时的意境吧.伸手顺着岁月班驳的墙壁滑过,顿感时间的飘渺和历史的无情.

2,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描写方式 (描述的特别细致,自然,而且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在里面.

四,仿照这些句子的风格起草自己的文章. 第二板块解读

这个板块由三篇古代寓言组成.其中包括《朝三暮四》《买椟还珠》《相濡以沫》.这些寓言幽默深刻,语言简洁锋利.《朝三暮四》的寓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买椟还珠》则嘲笑了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人.《相濡以沫》阐述了事物由盛及衰,是天理寻常,要平淡对待生活的观念. 2板块教学提示:(于晶)

这个板块由三篇古代寓言组成.其中包括《朝三暮四》《买椟还珠》《相濡以沫》.这些寓言幽默深刻,语言简洁锋利.《朝三暮四》的寓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买椟还珠》则嘲笑了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人.《相濡以沫》阐述了事物由盛及衰,是天理寻常,要平淡对待生活的观念. 2-1 朝三暮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一,文言文简介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二,《朝三暮四》原文及译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 \从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有一个猴翁,(他)喜爱猕猴,所养的猕猴(多得)成了群,(他)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他的心意.(他甚至)节省家人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食欲,不久也还是不够.准备限制它们的食量,恐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的,先骗它们说:\给你们的橡子,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够吗 \所 有的猕猴都跳起来发怒.然后他又说:\给你们的橡子,早晨四个晚上三个,够吗 \所有猕猴都趴下了表示开心. 三,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南辕北辙》《滥竽充数》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朝三暮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做好标记.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3,出示生字词拼读.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5,说明\曰\皆\然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6,齐读课文. (二)练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仔细听如何断句.强调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读课文 ①自读;

②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

③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④生竞读;点评.

三,精读课文,尝试翻译.

1,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试译课文.

2,提出疑难词句,共同解决.(生交流,师检测) 3,说故事(翻译)

四,发挥才智,探究寓意. (一)这则寓言讲了什么事

(二)猴翁一天内喂给猕猴的橡子总数有变化吗 (三)那么\众狙\为何\皆悦\呢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四)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鼓励多角度)

(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五,多读寓言,积累智慧. 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布置作业

背诵《朝三暮四》. 2-2 相濡以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及3个会认生字.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能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读法. 2.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相濡以沫》译文:

泉水干枯了,鱼儿都再陆地上相互帮助扶持(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以维持生命.虽然这样他们相互成了患难之交.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宁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着,谁也不认识谁.与其因为磨难而相聚,不如谁也不认识谁的好好活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学过很多寓言了,谁还记得什么是寓言 (指答)严文井大师曾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走过来时,却突然变成了哲理,严肃认真\在《相濡以沫》这个寓言中蕴涵了什么哲理呢,让我们来学习这则寓言!(板书\相濡以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谁想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同学互相评价.

3,老师来读一遍课文,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尤其要听准老师读文时的节奏. 三,默读课文,自主解读

1,默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义,解读文意.可以同桌小声商讨. 2,有没有不能解决的词句 提出来全班交流一下. 3,你认为哪些词句翻译比较重要.

4,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1,你对\相濡以沫\怎么理解

2,你认为哪些词能说明\相濡以沫\的意思 (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3,这两条鱼\相濡以沫\的情景确实感人,但是在这种窘境当中,他们心中更向往的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w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