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整理

更新时间:2023-11-04 1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选择)

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细胞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离心分离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

1、光镜的最大分辨是0.2微米;人眼的最少分辨率为100微米,电子显微镜是2纳米

2、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用于观察哪种材料; 答:最常用的;以紫外线为光源,检测特殊结构和分子在细胞中的存在,定位与分布以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光学显微镜;培养基中的活细胞或者未经染色的标本;以单色激光为光源,逐点逐行逐面,能对各种细胞和组织内各种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定位分析;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观察细胞表面结构;直接观察生物大分子的原子分布 3、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的原理;

答: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是利用电子探针与样品的不同相互作用来探测表面或界面在纳米尺度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离心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的原理

答:利用旋转运动的离心机自己物质的沉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或检测细胞及其组分的物理或者化学特性的技术

5、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概念(注意第几代开始)

答: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细胞进行培养,第一至第十代;适应了体外生长的培养细胞进行按一比二以上的比例的连续扩大培养 6、细胞融合技术的大概过程(选择)

诱发融合的方法:生物(灭活的病毒,仙台病毒、副流感病毒、 新

城鸡瘟病毒)、物理(电脉冲)、化学(聚乙二醇)诱导法

第三章 细胞概述(选择题) 1、真核和原核的区别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体积守恒定律:生物机体大小与细胞大小无关,与细胞数目成正 比。 3、膜相结构: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过氧化氢体、核 膜

非膜相:骨架系统、染色质、染色体、核糖体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最好列表对比)

答:一条或几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化学键以肽键为主(二硫键);是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基础上,由于肽链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则地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两种折叠形式,α螺旋和β片层结构;是指蛋白质在二级基础上,按一定方式再进行盘旋、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主要化学键是氢键、酯键、离子键、和疏水键等;是两条或者多条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更复杂的空间结构。

1

5、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

分类:1.组成成分:单纯蛋白和结合蛋白

2.外形:纤维蛋白和球形蛋白

3.功能:转运蛋白、调节蛋白、收缩蛋白、催化蛋白。

功能:1.结构和支持作用2.收缩作用3.传递和运输作用4.免疫保 护作用5.催化作用6.调节作用。

6、核酸、核酸中心法则,复制及转录的方向,DNA的功能

细胞内遗传信息按照DNA 到RNA到蛋白质方向流动,称为中心法则;

① DNA:有两条反向平行互补多核苷酸连组成,通过氢键互补配对,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是DNA呈酸性和亲水性,自我复制能力

② 功能: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③ RNA:mRNA(真核细胞为单顺反子,原核细胞为多顺反子)、tRNA(UTR是蛋白质翻译调控重要靶点之一)、rRNA(原核:16S,23S,5S;真核:18S,5.8S,28S)、小RNA、小干扰RNA、小核RNA、核酶(自我剪切和催化,可进行RNA的自我复制)

④ 功能:mRNA:蛋白质合成直接模板。tRNA:转运,可作为逆转录引物,参与非溶酶体蛋白降解

⑤ 遗传密码子有通用性

第四章 细胞膜(可能会出一道大题)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脂类、蛋白质、糖类

2、膜脂的组成:磷脂、胆固醇、糖脂,其中胆固醇和糖脂( 只存在于外层)的作用很重要

磷脂(多分布在膜内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脑和神经细胞膜丰富) 胆固醇(多在膜外层)的作用:1.调节膜的流动性和加强膜的稳定性

2.加强和保护质膜

3、膜蛋白的分类依据及功能

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及其在膜中所处的位置,可把膜蛋白分为三类: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镶嵌蛋白,跨膜蛋白)包括膜受体蛋白和运输蛋白、大肠杆菌孔蛋白,

膜外周蛋白(红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脂锚定蛋白

功能:支持作用,物质运输,信号受体,酶催化

4、膜糖:糖蛋白和糖脂的概念,糖萼的功能

答:以低聚糖或高聚糖形式共价结合于膜蛋白上形成糖蛋白,以低聚糖链共价于膜脂上形成糖脂,糖蛋白和糖脂的糖分子侧链在细胞表面形成细胞包被,称为糖萼,其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兼有润滑作用,有助于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定位和固定,参与细胞识别,粘着和迁移 5、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简答题)

答:由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主体,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或附着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的结构,他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6、细胞膜的特性及影响或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简答)

细胞膜的主要特性包括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生物膜内外两层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膜脂、膜蛋白以及膜

2

糖类分布的不对称性等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也保证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

膜的流动性指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分子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包括膜脂的流动性(方式:旋转异构,伸缩振荡,旋转,侧向扩散,翻转运动)、膜蛋白的流动性【方式:侧向扩散(光漂白荧光恢复法),旋转扩散;检测:光脱色恢复技术、细胞融合技术】

影响膜(脂)的流动性主要因素有 1.膜脂分子中的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及长度 2.胆固醇的双重调节 3.膜蛋白的含量4.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

7、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尤其是钠钾泵和耦联运输

1) 小分子:主动运输(ATP直接提供能量和ATP间接提供能量)、被动运输

(简单扩散、易化扩散)

2) 大分子: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胆固醇的摄取和吸收)、胞吐作用(结构性分泌途径和调节性分泌途径) 3) 膜转运蛋白主要有两类:载体蛋白、通道蛋白(运输离子)

4) 钠钾泵是镶嵌蛋白,具有载体的功能和酶的活性,有两个α大亚基和两个β小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能逆浓度梯度将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出膜外,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入膜内(3:2)

5) 特异性抑制剂:乌本苷;生物氧化抑制剂:氰化物

6) 钙离子泵钙依赖性ATP酶将Ca2+从保内泵到胞外,肌细胞肌浆网Ca2+泵,肌细胞储存Ca2+场所。

7) 耦联运输也指协同运输,是一种组织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行,所产生的势能推动另一组织进行主动运输的过程,分为同向运输和对向运输。 第五章 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 1、细胞连接的概念

答:细胞按一定的方式排列而且相互连接,在相邻的细胞膜表面形成各种连接装置,以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与协调性,这些结构称为细胞连接。

2、封闭连接、黏着连接和桥粒连接的概念(能区分就好)

答:1.点状接触面没有缝隙,未接触处尚有10~15纳米的细胞间隙,封闭索是标志2.由肌动蛋白丝参与的锚定连接3.由中间纤维参与的 第六章 内膜系统(出大题章节) 1、内膜系统的概念

答:内膜系统是与细胞膜相对而言的,是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核膜等(不包括线粒体)

2、内质网的分类及他们的概念

内质网依其结构和功能而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RER又称颗粒内质网CER,常由扁平囊构成,排列比较整齐,其表面附着有大量的核糖体,由于表面粗糙,因而得名,与记忆有关 .....

滑面内质网也称无颗粒内质网,电镜下呈表面光滑的分支管状或小泡状,并由这些单位结构形成网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并常与粗面内质网相互连通。

3

3、内质网的标志酶是葡萄糖-6-磷酸酶,细胞色素P450在内质网中含量最多,约10% 内质网膜中以卵磷脂含量最多,而鞘磷脂含量最少。蛋白质含量比质膜多。

4、粗滑面内质网的功能(简答题)

粗面内质网RER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分泌性或外输性蛋白:消化酶,抗体,肽类激素,细胞外基质成分 膜蛋白:膜抗原,膜受体 溶酶体酶蛋白)

加工与修饰,蛋白质转运

蛋白质的糖基化:单糖或寡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 糖基化作用是在内质网腔开始进行,最后在高尔基体完成。(催化糖 基化的酶在粗面内质网上)

分类:N-连接糖基化——粗面内质网进行:寡糖基转移到天冬酰胺(Asn)残基上

O-连接糖基化——高尔基复合体中进行

滑面内质网的主要的功能有:

1. 参与脂的合成与转运 2. 参与解毒作用 3. 参与糖原的代谢

4.是肌细胞Ca离子的储存场所 5. 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 密切相关。

5、信号假说的内容(简答)

答: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是:1、游离核糖体上合成信号肽;2、细胞质基质中SRP识别信号肽,形成SRP-核糖体复合物,翻译暂停;3、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结合,形成SRP–SRP受体–核糖体复合物;4、SRP脱离核糖体,再参与SRP循环,核糖体上的多肽链继续合成,并向内质网转运;5、信号肽被信号肽酶切除,在内质网腔内降解;6、蛋白质合成结束,附着核糖体脱离内质网膜,大小亚基分离,参与核糖体再循环。 6、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简答)

高尔基复合体是由数个扁平囊泡、小囊泡、大囊泡三个基本成分组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

标志酶:糖基转移酶

功能:1、蛋白质的加工2、参与糖类与脂类的合成与修饰3、参与细胞分泌活动4、进行膜的转化功能5、参与形成溶酶体 7、溶酶体的形成和分类

1) 溶酶体首先在内质网上合成,跨膜进去内质网的腔,在顺面高尔基体带上甘

露糖-6-磷酸酶标记后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形成溶酶体分泌小泡,最后还要通过脱磷酸才能成为成熟的溶酶体。 2) 按功能阶段分类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初级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到没有活性和底物)(高尔基体运输小泡+内吞体)

次级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和底物,分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自噬溶酶体,异噬溶酶体

三级溶酶体(含有不能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 3) 标志酶:酸性磷酸酶

4

4) 形态特征:异质性;质子泵,维持酸性内环境(ph=5);膜蛋白高度糖基化

——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8、溶酶体的功能(简答)

答:1、能清除无用的大分子物质,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或死亡的细胞2、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3、具有消化物质和提供营养的功能4、参与某些腺体组织和细胞分泌的调节5、协助器官组织的变态和退化6、协助精子与卵细胞受精

9、过氧化物酶体的概念、分类及标志酶,还有功能。

1) 形态特征:异质性;由多种氧化酶及过氧化酶组成(来自游离核糖体);内部有结晶状的核心——类核体或类晶体(尿酸氧化酶) 2) 标志酶:过氧化氢酶 3) 功能:解毒

10、细胞质基质的基本功能

细胞质基质指细胞质中除了有定型结构之外的无定型胶状的物质体系。 功能:1提供相对独立,稳定的内环境,2生化反应的场所3胞内营养物质的贮存自己代谢产物的分散介质 第七章 线粒体(大题章节) 1、线粒体的形态(考过选择)、化学组成、标志酶和各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形态:在光镜下线粒体一般呈线状、粒状、短杆状,但其形态常随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而不同。其超微结构主要包括外膜,内膜,膜间腔,和基质四个功能区域。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类。蛋白质多数分布在内膜和基质,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内膜富含酶蛋白和辅酶,外膜仅含少量酶蛋白。脂类大部分是磷脂。外膜主要是磷脂酰胆碱、磷脂乙醇胺、胆固醇含量较少,内膜主要含心磷脂,高达20%,但胆固醇含量极低。

外膜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膜间隙的是腺苷酸激酶,内膜的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质的是苹果酸脱氢酶。

3、嵴的概念,基粒的结构(头部产ATP)

答:嵴,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叠形成嵴,有版层和管状或分管状。基粒是固定在内膜,嵴面上的带柄球状小颗粒,也称基本颗粒。基粒是由多种蛋白质亚组成的,分头部,柄部和基片三部分。球状的头部向内突入内室,基片嵌入内膜,柄部连接头部和基片。 4、线粒体的功能(简答)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三羧酸循环(TAC)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调控细胞凋亡,电解质稳态平衡等。 5、细胞呼吸的定义、过程及场所

答:细胞呼吸定义是指在活细胞特定的细胞器内(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胞内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ATP的合成的过程。

糖的有氧氧化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生成为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氢,生成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基质进行。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四阶段:电子传递及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膜进行。 6、三羧酸循环的过程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w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