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1 08: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 “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某学者为此绘制了如下结构图(见下图)。对此解最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读正确的是

A. 官僚政治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B. 地主经济是古代唯一的经济形态 C. 儒家思想影响了宗法观念的产生 D. 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官僚政治”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地主经济”是古代经济形态的一种,排除B项;宗法观念早于儒家思想产生,排除C项;材料强调“家国同构”“家谱”“祠堂”,可见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故D项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词“家国同构”“家谱”“祠堂”即可。

2.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四书章句集注》和《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两者都 A. 冲击了传统教育 B. 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C. 受外来文化影响 D. 再现孔子思想精髓 【答案】C

【名师点睛】

选出符合《四书章句集注》和《孔子改制考》的共同点的选项即可,A项不符合《四书章句集注》,B项不符合《孔子改制考》,D项表述错误。

3.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

A. 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 B. 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C. 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 D. 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不科学,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C项;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D项正确。

4.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 D. 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一直占统治地位,无法说明“明清出现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的原因,排除A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土地买卖频繁,从而导致土地分散,故B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土地兼并被有效抑制”,排除D项。

5. 读下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这表明

A.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B. 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 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结合图表可知中国的轻工业品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在上升,在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进口和出口都在增加,可知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列强,排除B项;一战后中国仍然是轻工业发展所占比重高于重工业,“协调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趋于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 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 A. 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 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 C.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 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思想家,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划分国家民族的层次要以“国性民质为之先”,“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B项错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中国……岂可厚诬”,可知严复在批评“西潮澎湃”,故D项正确。

7.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

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

A. 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 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 从国家层面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强调“国民经济建设计划”,与“自由发展”不符,排除A项;1935年国共处于对峙状态,“团结抗日”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制定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名师点睛】

(1)依据材料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2)“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 据统计,建国初期某年全国职工提出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革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多件,仅其中6万多件全年就节约和创造价值9000多万元,还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这反映了

A. 近代以来我国工业和科研基础的落后 B. 工业化进程中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 “大跃进”运动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D. “双百”方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近代”与材料强调的“建国初期”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全国职工”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出谋献策,做出很大的贡献,故B项正确;“大跃进”运动是“左”倾思想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研人员”与“全国职工”不符,排除D项。

9. 美国学者芬利指出,在雅典“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没有任何行动或个人行动的范围是国家不能合理干涉的——只要公民大会认为这一干涉是正确的。自由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和参与决策过程,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表明雅典 A. 国家权力制约个人自由 B. 主张法律至上 C. 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 D. 强调主权在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据材料“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自由……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可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至上”,排除B项;

“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主权在民,排除D项。... 10.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投票,强行通过了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拒绝了奥巴马的总统否决。根据美国宪法

A. 该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C. 总统可提起全民公决 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议案,但国会参众两院若均以三分之二的票数反对该否决,则总统的这次否决无效,故A正确;B、C、D说法错误。 11. 1955年,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规定,农业发展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这一做法 A. 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 提高了庄员的生产积极性 C.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据材料“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可知农庄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提高了庄员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最后失败了,“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说法错误,排除D项。

12. 下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A. 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 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w8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