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质 水资源评价 供水

更新时间:2024-04-29 13: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地下水资源计算及评价 (一)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区

根据各地岩性、地形地貌条件及构造单元的分布特点,将深圳市划分为8个区25个亚区,各区及亚区的分布及主要特征如下:

Ⅰ区 岩性为第四系砂、砾石黏土和砂质黏土,主要分布在河湖平原、山间盆地及滨海平原。根据地貌条件划分为两个亚区:Ⅰ-1亚区为河湖平原为河湖平原、山间盆地,包括葵涌、盐田、深圳平原和保安西乡等地,面积77 km2;Ⅰ-2亚区为滨海平原,包括龙岗坪山、龙岗、沙井和公明,面积199.25km2。

II区 岩性为第三系莘庄组的复成分砾岩夹含砾细砂岩,主要分布在坑梓及松子坑水库,地貌类型为中低台地,面积19.25 km2。

Ⅲ区 为侏罗系火山岩,包括梧桐山群(JWt)、七娘山群(KQn)及官草湖群(KGn),根据火山岩类型分为2个亚区:Ⅲ-1亚区为梧桐山群(JWt)、七娘山群(KGn)的块状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梧桐山、坝岗笔架山、七娘山一带,面积99.5 km。;Ⅲ-2亚区为官草湖群(KGn)的火山岩夹层,面积168km2。

IV区 为石炭系测水组(Cc)石英砂岩、含砾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及煤线,分别位于石桥坜水库、回龙埔、炳坑水库、沙湾坪安,面积165.5 km2。

V区 为泥盆系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砂岩、泥质砂岩等,包括鼎湖山群(DDh)和双头群(DSh)主要分布在东部龙岗的排牙山、求水岭和田头山,面积95.5 km2。

Ⅵ区 是前寒武系变质岩,主要为震旦系石岭岩组(Zs)、黄婆山岩组(Zh)、笔架山群(Nhb)的长石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堇青石黑云母石英片岩和矽线石黑云母片岩。根据分布位置划分为亚区,分别位于莲花山、吊神山、后底坑水库、坡头岗、黄埔、福永、塘尾及松岗,面积185 km2。

Ⅶ区 为中生代花岗岩,根据主要形成时间分为两个亚区。Ⅶ-l亚区主要岩石为中粗斑状花岗岩,分布在卦神山、狮子山、羊台山、南山,面积452.5 km2;Ⅶ-2亚区主要岩石为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三洲田、南澳、王母、大鹏、葵涌罗屋山、坪山望天海螺、坪地和石头湖水库,面积299.75 km2。

Ⅷ区 为元古宙混合花岗岩,岩性多为细中粒至中粗粒斑状混合花岗岩,分布在塘朗山、大茅山、铁岗和小南山等地,面积54.75 km2。

(二)地下水评价及建议

1)深圳市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三大类,基岩裂隙水又细分为层状基岩裂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和红层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冲积海积孔隙水、冲积洪积孔隙水和残积孔隙水。

2)地下水的富水性由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不同地层岩性的富水性不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以石排组(Qsh)、三角组(Qs)、万顷沙组(Qw)的冲积洪积砂砾层为主,属中等富水层,其他类型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差。

层状基岩裂隙含水层以中上泥盆统鼎湖山群(DDh)、双头群(DSh)及石炭系大湖组(Cd)的河流-滨浅海砂砾岩为主,属富水性中等-丰富的含水层,其他层状岩石及红层含水普遍较贫乏。

块状基岩裂隙含水岩组主要由火成岩构成,地下水赋存于火山岩网脉状裂隙中,属水量中等—丰富的含水岩组,局部地段的富水性较差。侵入岩块状基岩裂隙含水层主要为中生代的岩浆岩,花岗岩的富水性因不同地段而异,东部地区富水性较好,属中等—富水的含水岩组,西部区地下水水量贫乏—中等。

3)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的含水岩组由下石炭统石磴子组(Csh)、上石炭统壶天群(CHt)灰岩组成,主要分布于龙岗、坪地、坪山、葵涌、坑梓和横岗等岩溶盆地内。该含水岩组受岩性分布、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岩溶孔隙及裂隙发育极不均匀,导致该含水岩组富水性不均,属极富水的含水岩组。

4)深圳市地质构造发育,为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前提。龙岗复式向斜核部由下石炭统测水组砂岩组成,两翼由测水组粗砂岩、砂砾岩,石磴子组大理岩、自云岩组成,两翼次级小褶皱形态复杂多样,相应的岩石破碎,岩溶发育,故该复式向斜轴部为较富水地段。横岗—坪山背斜核部处于低洼地带,为下石炭统石磴子组大理岩、白云岩等,岩溶发育,富水性中等—丰富。其他褶皱富水性较贫乏。

就断裂构造的富水性来说,以北西向断裂富水性最好,北东向断裂及近东西向断裂次之。从断裂构造的组合情况看,两组断裂交汇处,特别是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处,构造的富水性好。

5)根据模拟计算结果,龙岗、坪山及葵涌等岩溶盆地内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如果对其开采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以防止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及变形等地质灾害。

6)深圳市第四系松散层分布面积广,大致分布于南头以西滨海平原、大沙河河口三角洲、深圳河河口湾、葵冲盆地、大鹏和王母一带,岩性以砾、卵、砂砾、砂层为主,含水层厚度由几米至几十米。

从有关资料分析,建议选择适当地区,进行人工调蓄地下水源的试验研究。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是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雨季调蓄,旱季取水,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一项有效措施。不仅可以解决枯水季节供水不足,还可以防止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问题。

7)深圳市地下水调查资料明显“老化”现象,所有资料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而随着深圳特区建设的发展,地下水径流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地下水开采情况调查一直未取得新的调查资料,建议开展新一轮详细的地下水资源调查及评价工作。

总之,对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必须统筹安排,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合理调配地下和地表水,注意防止环境对水的污染,以及因不合理开采导致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灾害的发生。

第二节 城市供水

一、概述

深圳市地处华南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966.3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l×108 m3,人均水资源量250m3(2005年),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九分之一和广东省的六分之一。淡水资源的短缺给深圳市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市政府实行向水倾斜的政策,大力加强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全市现有水源工程在97%供水保证率时的总可供水量为15.04×108m3,在东部供水二期工程和北线引水工程实施后,全市水源工程在97%供水保证率时的总可供水量为19.27×108 m3,其中境外引水15.93×108m3,本地及其他水源3.34×108m3,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随着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深圳市今后用水量将持续增长,预测2020年全市人口将达到1014万人,GDP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预测届时需水量达到26×108m3。

深圳市供水水源主要以境外引水和本地水为主,兼有少量地下水和海水利

用。境外引水主要依托东深供水工程和东部供水工程两大境外调水水源工程,以供水网络干线及其支线、龙口—西坑供水工程、北环管道以及深圳水库东侧沙湾泵站为原水输配系统,实现东深引水、东部引水和本地水源相互连通、合理调配。境外引水及输配水工程联合本地蓄水工程形成了全市供水水源网络系统。

深圳市城市供水水厂属多中心、组团式布局,水厂建设点多面广,供水规模、技术状况参差不齐,既有设施、设备、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水厂,又有设旋设备简陋、陈旧、落后的中、小型水厂。目前全市共有供水企业近27家,水厂59座,日供水能力约590.5×104m3,供水管道长度约1.3×104 km,用水人口接近1300万人次,2006年全市主要供水企业总供水量14.5×108m3。

二、城市水资源现状 (一)水文气象

深圳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22.5℃,实测最高气温为38.7℃,实测最低气温为0.2℃,无霜期为355 d,年平均日照时数1933.8 h,年平均湿度76.8%。该市位于东亚季风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冬半年和夏半年气流明显交替,影响到四季的气候变化。海洋对该市气候影响较大,使深圳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及日较差都较小,年降雨量大,雨日多,大气温度高。海岸山脉等地貌带的存在,使得冬季气温南北差异较大,风速自南向北递减。

(二)降雨

深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66.3 mm,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主要受海岸山脉等地貌带影响,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多年平均雨量:东部地区在2000 mm以上,中部地区在1700~2000 mm,西部地区在1700 mm以下。

深圳市降水从成因上分析,由台风带来的台风雨量在全年的降水量中所占比重较大。据1950~1979年30年的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台风雨量为689.0 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6%。最大年份的台风雨量可达1648 mm(1964年),占当年降水量的69%。深圳市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降水强度大,暴雨多。多年平均年暴雨量约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降雨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年平均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5.3%。

(三)蒸发

深圳市气候炎热,常风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大,水面蒸发量也大。根据多年资料统计计算,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52 mm。

水面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平衡,汛期(4月至9月)气温高,水面蒸发大,蒸发占全年的54.8%;非汛期(10月至次年3月)气温低,水面蒸发小,蒸发占全年的45.2%。

经分析,1980年以后,深圳市的水库蒸发能力有增加的趋势,其中1990年以后,水面蒸发能力明显比1980~1990年这十年有所增加,增幅达16%。

蒸发量在空间上变化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图2-1-8)。 (四)水资源总量

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总和。

1.地表水资源

深圳市地表径流量主要靠降雨补给。根据(《深圳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深圳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9.18×108m3,50%、。75%和97%保证率时年径流总量分别为18.28×108m3、13.90×108m3和7.70×108m3。

2.地下水资源

深圳市地下水按其储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三大类型。地下水资源总储量为:10.34×108m3,其中以径流形式存在的地下水储量约为5.85×108m3(即可变储量)。

3.水资源总量

根据以上分析,深圳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9.18×108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65×108m3,扣除重复计算量4.34×108m3,则深圳市水资源总量为20.5×108m3。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966.3 mm中约有56%形成河川径流,其余约44%消耗于地表水体、植被、土壤的蒸散发和潜水蒸发;年降水量中有23%入渗地下补给地下水,成为地下水资源,其余部分主要消耗于潜水蒸发。这基本符合深圳市自然地理特点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转化规律。

4.河流水系

深圳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310余条(含其支流在内),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69条,大于100 km2的河流5条,主要是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

地保护区内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4)库滨带修复:通过在库滨实施人工湿地、生态砾石及植被修复等生态工程,对水力流动条件较差和重污染区水体进行处置净化,吸附和转移来自面源的污染物、营养物,改善水质,截流固定颗粒物,减少水体中颗粒物和沉积物,同时为生物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达到库滨带的生态修复。

5)水源保护林:水源保护林建设能改善林相结构,增加林地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控制和减轻面源污染。由于森林的过滤、吸收和荫蔽作用,当降水和径流经过森林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过滤、截留作用后,可以大大减少水中有害化合物的种类与浓度;而且由于水体水温低、流动性等特点,因而水质纯净、溶解氧丰富、病原体较少。

6)水库水体修复技术:通过可控制的人工溪流生态系统,调节水流、光强和基质等条件,发挥着生藻类生长迅速、繁殖快的特点,去除水体的过剩营养,改善水质,增加溶氧。同时,结合水草恢复和景观建设等工程,运用食物网理论和生物操纵技术,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湖区调整渔业结构,以土著鱼类的增殖为重点,发展无环境污染的生态渔业,建设鱼类观赏区和垂钓区;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湖区,考虑以鱼控藻措施,重点建设鱼类控藻区。

7)水源保护区隔离工程:隔离工程主要是在一级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界桩、建围网,实行半封闭管理,清除苗木、花场,补种水源涵养林,荔枝等果林先期自然生长,逐步改造成水源涵养林。实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工程,可以有效阻隔外来人员进入保护区,路边防撞栏、拦蓄池(在其他项目中建设)等能有效减低危险运输品倾泻入水库的风险,提高水库水质的安全保障。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水量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根据预测深圳市2020年城市需水量将达到26×108m3,目前可以确定的可供水量为19.27×108m3,供水缺口达到6.7×108m3,这部分缺口规划采用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加大境外引水来弥补。然而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时期逐步进行的过程,满足远期用水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2)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供水水源看,深圳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局限于传统水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雨洪、海水、污(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解决深圳市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深圳市拥有丰富的非常规水资源量,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引以及其他实际存在的困难,目前无论是污水处理回用、海水利用还是雨洪利用仅处于起步阶段。

3)缺乏多水源优化调配系统。深圳市水源组成众多,输配网络复杂,现有的水源调配主要是单一水源工程的需求调配。今后随着非传统水源的发展、供水网络的逐步建成与完善,各种水源之间需要实施联合调度,确保各水源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建议

1)开展解决远期需水缺口的相关研究。由于深圳市远期需水仍然存在一定缺口,仅仅依靠加大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来解决存在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是不够的。为了保证城市的供水安全,深圳市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水务合作,从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开展增加境外引水的研究,经济合理地提出解决深圳市远期需水缺口措施。

2)建立供水水源优化调度系统。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需要建立以取、输、配水各子系统组成的优化调度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供水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3)加强各组团供水管网联系。特区外供水主要以街道为单位,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利于增加供水的互补性和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建议加大各组团之间的供水管网联系,使各组团之间甚至各个区之间的供水能够相互调节,提高整个城市的供水保证率。

4)进一步加大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由于深圳市本地水资源缺乏,长期依靠境外引水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也不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今后应重点加强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对于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使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经济动力与政策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vs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