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春》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3-09-22 23:40: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3、揣摩欣赏文中的词句;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批文入情,训练朗读,培养学生品味、欣赏语言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点拨法、课堂讨论、评述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有首诗《春晓》我们耳熟能详,小时候我们就会背诵(学生齐背)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描写、歌颂春的诗句?(学生回答)同学们刚才背诵的都是描写歌颂春的诗句,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篇描写、歌颂春天的散文。请大家翻开书的52页,朱自清的《春》。

二、初读课文,感受春天

放多媒体课件的配套画面,配乐朗诵,学生进入情景,欣赏如诗如画的春景。

三、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画卷中的景。(关键词)

1

明确:草、花、风、雨、人们、山、水、太阳

(这些景物作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像是一幅幅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我们可以给这几幅图画拟个名字吗?)

明确:(展示课件)作者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注意春草图前有个总括轮廓,引导迎春图,迎春还可由1段的内容引导)

2、课文的1段和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盼春) 课文的8、9、10段和绘春部分在内容上又有什么联系?

明确:赞春(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家里来客人了我们出来迎接。春姑娘来了,所有人都跑出来迎接。到草地上迎接,到花树下迎接,到这个春风中迎接,春雨中迎接。)

思路:围绕“春”,先写盼春,再描绘春天的一幅幅的画面。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最后赞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气勃勃的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划出,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你读的是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带上你所有的感受) (一)盼春: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段,体会其中两个“着”,两个“了”动态助词在语气上柔和亲切的感觉。

叠用“盼望着”是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 (二)春草图: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两个词语好在哪?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青草旺盛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喜悦的感觉。 “嫩、绿”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强调的作用,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这个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都体现了人们游玩的快乐。“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出了

2

风的特点。 (三)春风图:

这里写风,怎样写风呢?写了风的姿态,然后再写风里夹杂着很多味道。

写风的姿态怎样写的?请同学们找出写风的姿态的关键词。“抚摸”,清风拂面(触觉)风里带着哪些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味觉),这里可用一个词形容“芳香馥郁”(花香浓厚),各种各样的香,风也香了。“酝酿”古来用在什么地方?酿酒的过程,这里是什么意思?就是各种香混在一起,随风飘来。而空气呢,是湿润的,不像冬天干燥。

小结:作者抓住春风的特点来写,而且写春风特点的时候,把别的景物都带进去了,花、草、泥土。

接着写鸟,又是另一翻情景,“巢”是什么意思?鸟窝,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写鸟着重写什么?噪子。请同学们看,怎样细致生动地描写鸟的声音的?“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听觉)这是一只鸟的声音还是好些鸟的声音?好些鸟儿。呼朋引伴可看出,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这里写声音,不只写了鸟的叫声,还写了其它声音,请找出。鸟声、风声、水声、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牧童的笛声怎样?嘹亮。鸟的歌声和轻风流水的声音怎样?应和(声音和声音相应,就是此唱彼和)

小结:这里有鸟声,有轻风的声音,有流水的声音,还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就构成了一曲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这里写得细致、生动,从风写到味,从味写到鸟,从鸟写到轻风、流水、短笛。 (四)春雨图:

写春雨,着重写形态,请同学们找出一个词或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细”、“密”细得像牛毛、花针、细丝。密密的斜织着,“织?写出雨的密,且是斜织,接着写雨中的房屋、树、草、人。雨中的房屋怎样?”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在雨里静默着。“全笼着一层薄烟”是什么意思?象云雾一样,雨下得紧,细雨蒙蒙,所以屋顶上好像有一层薄烟。前面写闹,现在写在面静默着,这里写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雨中的树叶有什么特点?绿得发亮。在雨中洗过以后,树上灰尘没有了,所以树叶绿得发亮。雨中的草呢?青得逼你的眼?“逼”字用得好,说明什么?很剌眼。

写雨中还用什么来衬托?灯光,“黄晕的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

3

的夜。雨中还有人,人在雨中慢慢走、工作。

总结:前面有动静结合,这里也是。“安静而和平的液”,静态,小路上、石桥边、还有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雨中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有静有动,笔笔扣着春天来写。

(五)迎春图(争春图)

天上风争渐渐多了,说明春天来了。??写了人们争春或迎春。

什么叫“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中要做的事情,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这就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紧时间。“有的是工夫”工夫是“时间”的意思。这儿只是寥寥几笔,也就描绘出了人们在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前面是细致描绘了,写出了春光无限好,万象更新。这儿几笔,写出了人们在春天的神精,有景有人,勾出了一幅春光无限好的美景。2—7这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绘声绘色,绘动绘静。细致的描绘,如“闹”、“逼”等词用得非常好,很准确。这要我们细致地观察,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生动。 (六)颂春

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颂春,但颂春的话只有三句。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的?比喻、排比。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里写了春天的什么?(关键词)万物更新,复苏,春意盎然。接着写它的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故写春天的美,千姿百态。写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是写春天充满了活力。

这三个比喻各有自己的内容,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区别——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联系——春天本身的成长来写 “娃娃—小姑娘—青年”(全文写景物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

总结: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以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结尾。构思何等精巧,结构多么严谨。从这篇文章看,还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 名 称 特 征 嫩、绿、 春草图 多、软 由物到人 结合 角 度 写 法 正面与侧面 拟人 修 辞 4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触觉、嗅觉、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 和悦 视觉、听觉 由物到人,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抑扬顿挫的语气。

看来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所把握。那么,朱自清先生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写下《春》这篇文章的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板书:热爱、赞美)

文章的哪一句话体现了这种热爱与赞美之情呢?请大家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圈点勾画出这样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学生各抒己见。

结尾的三段话最能体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就着这个话题我们再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1)作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是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美,把春天比喻成“小姑娘”是表现春天艳丽的容颜美,把春天比喻成“健壮的青年”是表现春天健壮的身姿美。 (2) 排比句式的运用,赞美之情越来越强烈。

再次体会:分别找一学生、所有女生、所有男生读这三段话。

小结: 朱自清先生正是怀着对春天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把本是抽象的“春天”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文章才充满诗情画意。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让大家在文中找出一句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大家却找出这么多,为什么?(因为作者的感情都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因为充满热爱与赞美,所以作者笔下的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作者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

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就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作者和谐地创造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表达对春天深沉的热爱,赞美之情。作者不是通过直抒胸臆的“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美丽的景色。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5

2、 继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赏析。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v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