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内容

更新时间:2023-09-14 23:28: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 一 关于文化

? 1、文化的内涵如何界定?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多维

视野的原因外,还有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

?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

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 ?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文化没有形状,无法描述;没

有范围,难以界定。文化就像是空气,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它当中,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当我们试图伸手去“把握”它时,却又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惟独不在我们手里。 ------易中天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

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物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 文化,表现为五花八门。 因为任何民族,都要生存,要发展,所以任何民族都有自

己的文化

? 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文化即是人的活法) ? 狭义上讲,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 2、文化的分类

? 在狭义基础上,又根据视角的不同,对文化结构进一步分类:

? 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 ? 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

? 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

边缘文化(也有人分之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

? 其四,从社会功用上,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 其五,从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上,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

文化四个层次。

? 其六,从经济形态方面,又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

化之分。还有人在其中搞着色,黄色文化,蓝色文化什么的。 ? 3、文化的重要作用

? 之所以开这么一门科,是想让大家多了解文化,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得深,才

能看得真。

? 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亨廷顿和他手下的高级研究员哈里森

合编的一本书-《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他们的研究,在文化方面提出了诸多有深刻意义的课题。 ?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 1、什么叫传统文化?

? 它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

形态的文化。

? 2、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

? 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

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3、中国传统文化分类:

? 从内容分: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史学文化、语言与典籍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

化教育文化、法律文化、官制文化、军事文化

? 从时间分:远古文化、 夏商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

化 、隋唐文化、五代两宋文化、辽西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 ? 4、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教九流

1、三教:儒、释、道。

2、九流: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名家

以公孙龙和惠施为主要代表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

? 阴阳五行学说

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

?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由阴阳二气构成,阳气在天,阴气在地,由天地阴阳配合生

出五行,再生出万物。

?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

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

? 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 ? 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 ? 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

? 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纵 横 家

? 战国时期运用纵横两种外交政策之政客,以鬼谷子、苏秦、张仪为代表,其言论集

编于《战国策》。

? 苏秦合纵,联合六国抗秦;张仪连横,说服六国中的国家服从秦,攻其它国家。 ? 杂 家

? 战国末期——西汉初年的一个学派,“兼儒墨,合名法”。 ? 代表作《吕氏春秋》吕不韦与其门下客所撰;《淮南子》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 农 家

? 许行主张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主张无为而治;齐物价,物

价以数量相准,不问精粗;国中无伪,童叟无欺。 ? 陈仲主张自食其力。 ? 5、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大陆连绵型文化:文化从地理区域的角度划分,包括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

2、农业文化:从产生的生产方式的不同,文化可分为农业文化、工商业文化和游牧文化。 3、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文化: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

? 宗法制度

? 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 ?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规定,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则封诸侯,其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封卿、大夫??士以后,别子成为平民,丧失贵族身份。

?

分封制

天子

↓↘诸侯

↓↘卿

↓↘大夫

↓↘士 ↓

? 宗庙祭祀制

嫡长所在即是宗庙所在,周王在自己的都城设立姬姓主干的宗庙,即王庙,诸侯只能在自己领地里设立低一层次的宗庙,依次而降,平民没有资格设庙。

? 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二讲 中国思想文化 一、儒家文化

? 1、儒家文化的思想源头:周公政治思想

? 周公名旦,是我国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和制度的制定者 ,他提出了系统的政治主张和

理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

? 周公的封地是鲁国。到春秋之世,鲁国对周公的礼制资料保存的最为完整。 ?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正好具有系统学习、掌握周公思想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对周公满怀敬佩,周公是他心目中的圣人。周公的政治思想自然对孔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

? 第一,周公的“明德慎罚” 、“敬德保民” 的政治思想无疑为孔子的“德治”思想

提供了丰富的重要思想资源 ? “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 只有统治者自身修养达到“德”的境界,才能实现“宜民宜人”,从而得到“靡常”

天命的长久垂青。

? “保民”思想的提出,主要来自将民情视为天命的体现的认识。 “民之所欲,天必从

之”

? “明德慎罚”

? “明德” 用“德”来说明“天”的意向,“德”是其得天命与治天下的“合法性”的

根本保证。“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 “慎罚” ,鉴于殷代滥用刑罚而招致民怨民叛的历史教训,周公对罚的原则也作了新

的阐发,提出“慎罚”思想。慎罚既是德的内容之一,又与德并列,常称“明德慎罚”。“

? 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无疑为孔子的“德治”思想提供了丰

富的重要思想资源。 ? 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孔子期望统治者将“仁者爱人”的精神原则贯彻到政治当中去,这主要是要求统治

者首先要正己而后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主张足食、惠民、利民、富民而反对苛政暴敛,要求统治者应“节用而爱人,使

民以时”。孔子也主张德刑并用,然而应先德后刑、先教后杀,“不教而杀谓之虐”。这些都与周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政治思想是一脉相传的。 ? 周公的思想,赢得了后世政治家的极度推崇,“德治”、“仁政”之说历数千年而不丧

其在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至尊地位,起到了引导中国文化基本走向的作用。 ? 第二,周公制礼的影响。

? 周礼主要是有关社会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性规定。周礼的制订是

周公经邦治国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

? 孔子为“礼坏乐崩”而痛惜,他为复兴周礼而奔走呼号。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

文哉!吾从周。”

? 孔子反复地讲“为国以礼”,认为礼又是治国之本。以礼治国既强调“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政治伦理规范与要求,也强调用礼治民。孔子指出,治国治民光靠政、刑不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即行政命令和刑罚,可以使民暂时免于犯罪,但不能使民心服;而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民“有耻且格”,即以德礼治民,民才会有羞耻之心,并自觉遵守规矩。 ? 2、孔子生平与事迹 ? 3、儒家的思想 ? (1)孔子的思想 ? 仁学思想 ? 礼制思想 ? 认识论思想

? 4、孟子的基本思想 ? 性善论

? “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 “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 二、道家(老子)思想文化 ? (一)、老子:道家文化的创始人 ? 1.老子的生平 ? 2.老子的宇宙观

? (1)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

? “道”是万物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 (2)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谓的“自然”,不是现代人

所谓的“自然界”或“大自然”,而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意思。这里的“法”是效法、取法的意思 ? 3.老子的辩证法

? (1)“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 ? (2)“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 4.老子的处世方法:贵柔守雌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76章)

? 老子由此得出结论:“柔弱胜刚强。” 老子喜欢以水为例来说明“柔弱胜刚强”

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78章)

? 在老子看来,只要事物尽量保持柔弱的状态,经常处于不盈满、不旺盛的状态,就

可以延缓乃至防止向刚强的转化,从而推迟乃至避免死灭的到来。老子称这种方法为“守柔”、“守雌”、“不盈”。

? 5.老子的政治、人生观:清静无为 ? (1)、“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 所谓“自然无为”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2) “见素抱朴”的人生观

? “素”是未经染色的丝,“朴”是未经雕饰的木,本是指事物的自然状态与本来面貌,

老子这里借以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与扭曲的人心的自然状态。

? 道德有二种:有出自人类朴素无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为的

道德。

? 自然的道德要高于人为的道德

? 人心本是朴素自然的,并不受也无须受任何道德观念的制约,甚至也不知道仁义礼

智等道德规范为何物。人的行为若是出于这样的本性,便与“道”自然相合,虽不知道德为何物,却又是最道德的。

? 老子认为,正是由于这种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 ? 当人们失去了一种本不该失去的东西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的可贵。 ? 庄子与《庄子》 ? 旧本《庄子》书影 ? 庄子的生平

?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

中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

? 庄子的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

? 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剽剥儒墨,

放言无忌,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终身布衣,未入仕途,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讽刺曹商“舐痔结驷”。

? 楚威王厚币聘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自愿曳尾涂中。庄子聚徒讲学,弟子姓名

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 ? 《庄子》的概况 ?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

篇和杂篇11篇。

? 庄学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和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庄

周学派后学之手,偏重于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 ? 中唐时期道家演变为宗教,庄子被追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成为道教经典,被称为

《南华真经》。

? 《庄子》最有影响的注本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实为剽窃向秀的注释成果,刘义

庆《世说新语 ? 文学》和房玄龄《晋书 ? 郭象传》均有记载。 ? 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v2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