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t+150t起重机安装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0:1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述 ................................................................. 1 2.1 施工现场布置图 ........................................................ 1 2.2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 1 2.3门式起重机基本状况 .................................................... 2 2.4龙门吊主要部件重量 .................................................... 2 3、施工人员组织 ............................................................. 2 4、施工工具准备 ............................................................. 3 5、施工进度计划 ............................................................. 4 6、作业前的准备和条件 ....................................................... 4 6.1技术准备及施工准备 .................................................... 4 6.1.1技术条件 .......................................................... 4 6.1.2施工准备 .......................................................... 5 6.2安装工艺流程 .......................................................... 5 6.3重难点工作部署 ........................................................ 5 7、安装吊机及吊装索具的选用 ................................................. 6 7.1安装吊机的选用 ........................................................ 6 7.2吊装主要钢丝绳选用及受力计算 .......................................... 6 8、施工程序及作业方法 ....................................................... 7 8.1施工流程 .............................................................. 7 8.2龙门吊施工过程 ........................................................ 8 9、负荷试验 ................................................................ 11 9.1实验前准备 ........................................................... 12 9.2负荷试验 ............................................................. 12 10、龙门吊拆除 ............................................................. 12 10.1拆吊工期 ............................................................ 12 10.2拆吊人员 ............................................................ 13 10.3拆吊前的准备 ........................................................ 13 10.4龙门吊拆除步骤 ...................................................... 13 11、作业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 14

11.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 14 11.2消防管理 ............................................................ 16 12、吊装安全保证措施 ....................................................... 16 12.1一般措施 ............................................................ 16 12.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 17 12.3吊运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18 13、专项应急预案 ........................................................... 19 13.1安全生产应急处理机构及人员 .......................................... 19 13.1.1应急组织机构图 .................................................. 19 13.1.2应急组织人员及电话号码 .......................................... 19 13.2应急物资准备 ........................................................ 20 13.3重要危险源预测及防范措施 ............................................ 20 13.4应急措施 ............................................................ 21 13.5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实施 ................................................ 22 13.5.1 及时救治 ........................................................ 22 13.5.2 保护现场 ........................................................ 22 13.5.3 事故上报 ........................................................ 23 13.5.4 后期处理 ........................................................ 23 14、附录 ................................................................... 23 14.1风缆受力分析计算 .................................................... 23 14.2地锚受力计算 ........................................................ 24 14.3汽车吊起重性能参数表 ................................................ 25 14.4龙门砼基础验算 ...................................................... 26 14.4.1基本资料 ........................................................ 26 14.4.2出坑龙门吊基础验算 .............................................. 27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MQE150t+150t-47.5m-18m三角桁架门式起重机说明书、图纸等技术文件; (2)施工现场布置图及现场调查资料;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2010;

(5)《起重机械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7)《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2009; (8)《重要用途钢丝绳》GB 8918-2006; (9)《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2011;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50t、130t汽车吊《使用说明书》 2、工程概述 2.1 施工现场布置图

施工现场布置图见图2-1所示。

厕所配电间11m×4m配电间11m×4m伙房生活区施工便道钢筋加工场废料场钢绞线堆放场停车场宿舍30m×6m宿舍30m×6m食堂15m×5m130t汽车吊厕所9m×3m化粪池3m×3mR9仓库施 工 便 道施 工 便 道施龙门安装位置龙门轨道工便 存梁区R9130t汽车吊道试验操作间6m×3m图2-1施工现场布置图 2.2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1

(1) 吊装施工区域设立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与施工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2) 施工现场无高压线及地下管道,汽车吊工作区域平整、坚实、无障碍物; (3) 提供电源,保障施工时龙门吊能正常调试运转;

(4) 龙门吊安装所需轨道铺设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并且轨道梁达到养护期; (5) 作业时无大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无4级及4级以上大风; (6) 龙门吊安装所需道路畅通,材料堆放区临时清空,场地平整; (7) 龙门吊轨道铺设,并设置轨道端头位置设立轨道限位。

2.3门式起重机基本状况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3标梁场施工配置1台MQE150t+150t-47.5m-18m龙门吊。龙门吊设计跨度47.5m,高度为18m,实际按照43.5m跨度进行安装。

龙门吊主梁采用三角桁架结构,双列。分五段制造段间采用螺栓连接,主梁从左侧支腿向右侧支腿方向节段组成为9m+12m+12m+12m+9m,总长度54m。主梁与支腿托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支腿采用桁架结构,高度18m。龙门吊机总体布置见图2-2。

54000750900025001200012000120009000460034003240520450045412046大门机大车轨距4350013001100014332130032801700158462332818000135001000图2-2 龙门吊机总体布置图

2.4龙门吊主要部件重量

龙门吊主要部件重量见表2-1所示。 序号 1 2 3 4 5 表2-1龙门吊主要部件重量表

名称 数量 重量(kg) 导电架侧主梁 1 50000 非导电架侧主梁 1 48000 支腿 1 20000 支腿 1 18000 吊重小车 2 17000 备注 最大单件 不含电器系统 3、施工人员组织

人员配置表见表3-1所示。

2

表3-1人员配置表

班次 作业时间 人员组织 总人数 现场负责人1名 技术负责人1名 安全员1名 电焊工2名 白班 8:00~18:30 起重机械安装工5名 14 电工1名 司机2名 指挥1名 司索2名 龙门吊在组装的过程中,应配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电焊工、吊车司机、起重机械工、指挥、司索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均须持证上岗。 4、施工工具准备 (1)仪器

所用仪器见表4-1所示。 序号 1 2 名称 水准仪 经纬仪 规格 NA2 TDJ2E 表4-1仪器表 精度等级 单位 数量 备注 0.5mm 台 1 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 台 1 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作业工机具统计表

作业工机具见表4-2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名 称 130t汽车吊 千斤顶 套筒扳手 大锤 手锤 套筒 施工接电箱 开口扳手 梅花扳手 扭矩扳手 钢卷尺 撬棍 脚手架板 手拉葫芦 手拉葫芦 吊装绳 地锚绳 钢丝绳扣 表4-2作业工机具表 规格/型号 QY130v 20t 重型、轻型 14磅 2.5磅 30mm.32mm.46mm 30×32 30×32 2000N.m 750N.m 100m、5m 长、短 3.5m 5t 10t 6×37-φ56mm 6×37-φ34mm 6×37-Φ30㎜ 3

数 量 2台 6件 各1套 2把 2把 各2个 1个 2件 2件 各1件 各1件 各两根 12块 8只 8只 2根 8根 2对 备 注 带漏电保护功能 长20m 长24m

19 20 21 22 23 卸扣 卸扣 卸扣 麻绳 50t汽车吊 10t 5t 2t Φ14mm QY50v 2个 4个 8个 50m 1台 (3)安全器具

安全器具见表4-3所示。

序号 1 2 3 4 5 (4)其他

① 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无杂物,保持整洁; ② 施工道路畅通,不得乱堆乱放,随意堵塞交通要道; ③ 现场必须有警卫,防止设备丢失损坏。 5、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及吊车的配合情况,预计150t+150t龙门吊安装工期为8天,如遇人力大风、大雨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工期顺延。施工进度见表5-1所示。

安装机械 表5-1 施工进度表

施工内容 辅助机械 所需天数 组合台车与下横梁并安装就位 50t汽车吊 1 组合主梁、支腿, 50t汽车吊 3 摆放(制作)地锚 安装支腿、主梁、 130t汽车吊 1 安装电葫芦、电缆卷盘 50t汽车吊 1 安装电气系统、吊具 50t汽车吊 1 调试、负荷试验 6、作业前的准备和条件 6.1技术准备及施工准备 6.1.1技术条件

(1) 门式起重机安装所需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齐全;

(2) 安装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核批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签证书等资料准备齐全;

(3) 施工前,技术员对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明确施工程序、施工方法,了解施工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作业人员提前深入现场,熟悉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工艺,明确施工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4

名 称 安全带 工具袋 安全帽 警戒绳 绝缘手套 表4-3安全器具表 规 格 单位 条 个 个 米 付 数量 8 2 14 200 14 备注 150+150t龙门吊 备注 2014.03.22 2014.03.23~ 2014.03.25 2014.03.26 2014.03.27 2014.03.28 2014.03.29 1

(4) 专业施工(安装)单位、人员、设备、机具等相关资质审核完成,并报送监理。

6.1.2施工准备

(1) 在对龙门吊安装前,对龙门吊整体进行检查,确保所有部件齐全且没有结构缺陷;

(2) 打拖拉绳用的地锚准备完毕;

(3) 龙门吊桥架及支腿上必要的作业点,搭设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作业平台; (4) 龙门吊安装所需的吊机、千斤顶、扳手、钢丝绳等作业机具及仪器仪表需准备充分;

(5) 吊装前应进行演练,统一明确指挥口号、用语及熟练吊车相互配合。 6.2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工艺流程见图6-1。

主梁吊装 首次安装监检 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签订安装合同 到货和开箱检查 大车轨道安装支腿吊装 主梁拼装 试电气系统安装和调

6.3重难点工作部署

(1)130t汽车吊:①2台130t吊车到达龙门吊安装现场。②根据130t吊车参数表,人工测量主梁吊装时吊车的作业半径,确定站车位置。③汽车吊站车位置地面坚实,并在

5

试运转 自检 监检验收 图6-1安装工艺流程图

吊车支腿下方垫路基板。④吊装前检查吊车、吊装钢丝绳、卸扣、拖车吊耳是否完好。

(2)地锚摆放、打拖拉绳:①地锚重量须符合要求,②拖拉绳打设角度符合要求,③短绳扣与地锚连接牢固。

(3)支腿安装:①支腿安装角度和跨度符合要求,②拖拉绳打设位置符合要求。 (4)主梁安装:①主梁吊装时选择2台130t汽车吊,汽车吊出杆29.2m,主梁位时汽车吊作业均为半径9m,额定起重量45.8t,负荷率25/45.8=54.6%,②吊装所选钢丝绳扣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系数符合要求,③主梁吊挂方式科学合理,锁具正确选用和使用。

(5)负荷试验:①严格按照安装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②试验过程中注意各危险点的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③司机操作缓慢,避免误操作,④试验后严格检查各部位,复测主梁上拱度等相关参数。 7、安装吊机及吊装索具的选用 7.1安装吊机的选用

根据吊装部件重量及现场场地条件,选用2台中联QY130v汽车吊。参数见附录14.3所示。

安装汽车吊对地面压力计算:

待安装件最重件为50吨,两吊车抬吊,每吊车起重量为25吨(130吨吊车自重为62吨,配重45吨),吊车的每个支撑点的最大压力为(25+62+45)/4=33t,吊车支腿支撑面积为2米*1.5米,地基承载力为33t/1.5*2=11t,经现场检测,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 7.2吊装主要钢丝绳选用及受力计算

进行龙门吊主要大件的吊装使用20m长,直径Φ56的钢丝绳,两根钢丝绳进行吊装,每根钢丝绳挂一个吊点,钢丝绳吊点大样图7-1所示。

6

图7-1钢丝绳吊点大样图

单根钢丝绳受力最大值为:F=

50=6.25t。

2*4*COS3.87?钢丝绳的选取:φ56钢丝绳破断拉力为163t,钢丝绳绳端固定按照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计算,钢丝绳安全系数是163*0.75/6.25=19.25,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钢丝绳破断拉力≥10,满足使用要求。 8、施工程序及作业方法 8.1施工流程

组立场地整理并检查设备 驱动与下横梁连接摆放 台车对角线测量固定 支腿组合摆放 主梁组合摆放 安装支腿 安装驾驶主梁吊装 吊重小车吊装 电气设备 安装 穿钩绳、牵引绳 安全装置负荷试验 清理施工现场 特种设备检测,并进行备投入使用 案 图8-1 门机安装流程图

在施工前,对龙门吊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落实,以便了解机械的情况;所有安装作业

7

人员在进行作业之前务必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具备组立条件后,首先将支腿、主梁组合完毕,将支腿立起,拖拉绳拉设完毕,主梁采用2台130t汽车吊抬吊,然后安装牵引小车,最后穿绕钩绳及小车牵引绳,安装完毕后进行负荷试验,清理施工现场。设备安装完成后,须经过特种设备检测,并办理备案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门机安装流程见图8-1所示。

8.2龙门吊施工过程

(1)安装前检查:清理组立场地,对龙门吊各部件进行检查,确认所有部件齐全且完好,然后测量施工现场平面距离,在大车轨道中心距附近预埋好地锚。

(2)轨道基础验收要求:轨道中心距误差±1cm;轨道横向高差≤2cm;轨道纵坡≤1%;轨道基础承载力≥0.4MPa。

(3)安装支腿:将两侧的走行台车和均衡梁,支腿等部件分别先在平地整体拼装起来,拼装采用50t汽车吊。然后用130t汽车吊机 (主臂长29.2m,作业半径10m,最大起重重量41t),将其分别立于大车轨道上,找好中心距(轨道中心43.5m)及对角线,并固定好,垫好走行梁,用木楔将走行轮塞好止动;然后将右侧支腿用130t汽车吊机,用1根Φ56钢丝绳(型号6×37-Φ56-1770)捆绑支腿,逐步将支腿立起调直,拉好风缆;再用130t汽车吊将左侧支腿立起调直,钢丝绳采用用1根Φ56钢丝绳(型号6×37-Φ56-1770)捆绑支腿,拉好风绳。

支腿在正式吊装前,须由横放转为直立状态即翻转90°,吊装使用Φ56钢丝绳1根,钢丝绳捆绑在支腿上部,缓慢提升汽车吊吊钩,同时缓慢旋转吊车主臂,翻转时保持支腿底部相对地面不动,使支腿缓慢翻转直到直立状态。支腿吊装及固定见图8-2所示。

8

2098014000大车轨距43500地锚20980140003000R10000130t汽车吊R1000045004500图8-2支腿吊装及固定图

(4)测量支腿垂直度:用经纬仪测定支腿的垂直度,并用拖拉绳进行调整,确保支腿垂直度在要求范围内;

(5)安装驾驶室:把驾驶室安装架焊接在钢性支腿内侧的主梁下方,汽车吊配合将驾驶室吊装至设计的安装位置上并固定;

(6)主梁吊装:

主梁采用2台130t汽车吊吊装,钢丝绳采用兜吊方式,注意在主梁菱角处垫好护瓦,绳头反挂到吊钩上,汽车吊将主梁提升离地100-200mm静悬空中5-8分钟,察看所有机具确认安全可靠后,方能慢速将主梁提升至轨道面以上19m高度,即超过支腿上口50-100mm高度,130t汽车吊抬吊整根主梁(重50t),并在信号统一指挥下缓慢趴杆,下落整根主梁,使主梁与支腿上面接法兰处对位。先连接刚性支腿端主梁螺栓,待全部螺栓装好后再对位另一侧支腿端主梁。施工人员安装连接螺栓(安装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要注意防止危险因素),全部预紧后方可摘钩,主梁安装就位。此过程中130t汽车吊出杆29.2m,主梁位时汽车吊作业均为半径9m,额定起重量45.8t,负荷率25/45.8=54.6%;在吊装过程中设专人指挥,由一个指挥员指挥吊车起吊。主梁吊装图见图8-3所示。

9

130t汽车吊3000地锚地锚

图8-3主梁吊装图

(7)拆除拖拉绳:端梁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法兰口螺栓是否已全部按要求紧固完毕,确认无误后拆除拖拉绳;

(8)安装小车等:在拼装区域地面平台上将小车组拼好,汽车吊选用直径φ30(型号6×37-φ30-1770),长度为16m钢丝绳两根。接着将小车起吊至轨道面以上10米高度,并在指挥下缓慢旋转使小车摆正至龙门吊两根主梁轨道的正上方,130t汽车吊出杆臂长33.3m,起吊半径9m,最大起重量是37t(小车自重17t)。下落小车,将小车安装就位于主梁轨道上。然后用木楔将走行轮塞好止动固定好,130t汽车吊收杆。最后解开吊装钢丝绳,吊装完成。

吊重小车吊装见图8-4所示。

10

5400027893600090001200012000120009000大门机大车轨距435008000R98500000130t汽车吊1433246003400 图8-4吊重小车吊装图

(9)安装电缆卷筒(约0.4t):使用50t汽车吊配合安装电缆卷筒及电缆配重行走架; (10)安装电气系统:按照电气原理图、配线图、电气总图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电气系统的安装;安装前应检查各电器元件是否完好,安装方法和位置符合相关规定;

(11)安装吊具(约2t):将龙门吊的吊钩横梁和小钩吊到桥架下面(小跑车的正下方)并用道木支垫好,穿钩绳、牵引绳(牵引绳必须用倒链打紧);缓慢启动卷扬机使钩绳张紧,注意此过程中设专人监护,防止钩绳出槽;

(12)安装限位:电工和司机配合安装各安全装置和限位;

(13)检查:检查确实所有零部件是否已全部安装,无误后拆除支垫物,松开夹轨器; (14)调试:调试各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负荷试验。 9、负荷试验

11

9.1实验前准备

龙门吊组立完毕后的试运转工作应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试运转小组进行,待试运转鉴定合格后,龙门吊方可投入使用。

在试运转之前必须检查金属结构、各动力设备、传动机构、电气设备、安全装置、钢丝绳吊钩等是否完好,确认合格后才可进行试运转。检查内容还包括: (1)金属机构是否有变形、缺损,焊缝是否有裂纹,螺栓是否上齐、拧紧; (2)所有部件是否安装齐全,转动机构是否正常,转动时是否有异响; (3)操作系统是否正常,动作是否准确,手柄是否扳动灵活;

(4)安全保护装置(限位器、行程开关等)是否安装齐全且能正常动作; 9.2负荷试验

起重机试运转分为空负荷、静负荷、动负荷试验三个部分 (1) 空负荷试验

小车空负荷沿轨道往返运行三次,检查限位开关动作是否灵活可靠;然后将小车开至刚性支腿处,大车空负荷运行三次,每次运行距离在30m左右,检查大车运行是否有异常噪音,是否有打滑啃道现象,电缆绞盘是否能正常工作;开动起升机构,空钩上下三次,检查操作系统动作是否准确,制动器是否可靠,限位器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试验应符合该吊车的技术要求,运行机构、起重机构、安全装置功能正常。 (2) 静负荷试验

在空负荷试验及调整完成后进行静负荷试验,以检验各部钢结构、机构的强度、刚度及制动的可靠性、起重机静态的稳定性。

(3)动负荷试验

待静负荷试验合格后方准进行动负荷试验。 10、龙门吊拆除

龙门吊拆除时选用吊车型号及站位与安装时相同。龙门吊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须遵循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原则,主体框架从顶部按顺序拆除,拆除构件的同时装车退场。

10.1拆吊工期

清理现场,打扫地锚1天,固定支腿、打风绳1天,拆电器电线1天,拆连接螺栓、检查风绳、地锚,130吨汽车吊准备,吊拆小车、吊拆附件U型梁,拆吊主梁、拆支腿,主梁落地后拆端梁共2天时间,50吨的吊装支腿、地梁、U型梁,50吨汽车吊车拆主梁,

12

共3天时间;最后拆除钢轨及附件,共计9天。

表10-1 施工进度表

安装机械 施工内容 辅助机械 所需天数 打扫地锚 1 固定支腿、打风绳 1 拆电器电线 1 拆连接螺栓、检查风绳、地锚,150+150t吊拆小车、吊拆附件U型梁,拆130t汽车吊 2 龙门吊 吊主梁、拆支腿 吊装支腿、地梁、U型梁,拆主梁 50t汽车吊 拆除钢轨及附件 10.2拆吊人员

龙门吊在组装的过程中,应配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电焊工、吊车司机、起重机械工、指挥、司索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均须持证上岗。龙门吊拆除人员共计14人。

10.3拆吊前的准备

拆吊现场应有足够的面积和空间,是否有防碍起重机的物件(如电线和各种管道等)必要时事先把它拆除和采用临时措施。以便满足起吊的需要,场地应有电源以备接通电焊机和其它电动工具。 10.4龙门吊拆除步骤

总体拆除步骤:

开始→拆除前准备→起重小车吊装拆除→上部主梁拆除(包括电气控制柜及钢爬梯)拆除→支腿固定→上部主梁吊装拆除→支腿吊装拆除→结束

具体拆除施工工序:

⑴ 将起重小车吊钩放至地面,把起重小车的吊钩绳和吊钩拆除,进行相应标记后倒运至存放地点。

⑵ 龙门吊车运行至拆除位置,同时把起重小车运行到预定的吊装拆除位置。 ⑶ 将龙门吊车断电,同时拆除各电气部件之间的电缆连接点,并拆除可能妨碍拆除工作的连接电缆。

⑷ 起重小车吊装拆除:用吊车将起重小车从主梁上吊装拆除并标记,运输到存放地点。

13

备注 2014.11.02 2014.11.03 2014.11.04 2014.11.05 -2014.11.06 2014.11.07 -2014.11.09 2014.11.10 3 1

⑸支腿(包括电气控制柜及钢爬梯)拆除:

根据龙门吊图纸,从上至下依次拆除电气控制柜、操作室、钢爬梯等部件,然后将支

腿拆除。

⑹支腿固定:

在支腿上端相对拉设4根缆风绳,缆风绳尽量对称,与地面各地锚处用10t手拉葫芦相连接,将缆风绳与地锚收紧使支腿垂直固定,并检查支腿的垂直度,两条支腿必须保证竖直。

⑺ 主梁吊装拆除:

用二台130t汽车吊整体抬吊主梁。起吊前要复核吊车的工作位置和作业半径,对主梁吊点、捆绑点包角位置、支腿缆绳进行检查,清除支腿移动方向的全部障碍物。起吊时先起吊主梁离开连接平面10cm,静止观察5分钟,复核主梁的重量和吊车的承载率,复核合格后,吊车可以起升,指挥人员与安全监护人员要密切观察,使整个主梁保持水平、平稳起升,二台吊车同时升杆,起升到适当高度后,旋转,将主梁放置地面。

⑻支腿吊装拆除:

用钢丝绳将吊车吊钩与支腿连接,起升吊钩使钢丝绳承受大部分支腿重量,拆除支腿上的缆风绳和手拉葫芦,将刚性支腿主支腿放倒。 11、作业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11.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见表11-1所示。

表11-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表

危险源具体描述 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 施工机械选择不合理,机械超负荷作禁止施工,根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配合龙门吊安拆 业 机械,机械使用时,严禁超负荷作业 照明不足时禁止施工,夜间施工时装设夜间施工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足够的照明工具 遇四级以上大风、雷雪等恶劣天气作遇四级以上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停工龙门吊安拆 业 禁止作业 汽车吊站位场地不符合要求,场地不龙门吊安拆 吊车站位区域须平整坚实 坚实 钢丝绳、拖拉绳通过棱角处未垫半圆钢丝绳通过棱角处垫好半圆管或其它龙门吊安拆 管,钢丝绳断裂,设备损伤,人员伤柔软物质 亡 施工前全面检查工机具,检查合格后方龙门吊安拆 施工前工具检查不到位,损坏设备 可使用 14

作业活动

指挥人员应站在吊车司机能看清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用哨子或对讲机明确指挥,司机严格按信号动作,信号不明不动作 施工前指定专人指挥,对讲机使用专用频道,吊车司机做到信号不清不动作 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禁止带病作业,施工期间禁止饮酒,醉酒后24小时内禁止参与施工作业 人员无证或证件过期禁止参与施工作业 由安全员对习惯性违章进行检查,对违章现象及时制止并严肃处理 禁止抡大锤时带手套,前方禁止站人 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和正确使用安全带,必要时搭设作业平台 为施工现场配备急救箱 按要求合理选择配重作为拖拉绳的地锚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防护用品 正确选择千斤绳、拖拉绳及倒链,使用对其进行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龙门吊安拆 司机误操作、误动作 组立过程中起重作业指挥,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不清 龙门吊安拆 龙门吊安拆 员工群体安全意识不强 龙门吊安拆 人员无证上岗或证件过期仍继续作业 龙门吊安拆 施工人员习惯性违章 龙门吊安拆 大锤脱手伤人 龙门吊安拆 人员高空坠落 龙门吊安拆 人员受到伤害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打拖拉绳 打拖拉绳 吊支腿 固定拖拉绳的配重选择不合理 拖拉绳与配重、支腿的连接不牢固 吊装支腿,千斤绳、拖拉绳及倒链的使用不合理,坠物、倾覆伤人 起吊主梁、支腿尺寸较大的部件,由吊支腿、主合理选择吊点,起吊前确认吊装系统无于部件尺寸较大,部件起吊后会发生梁 误 转动、晃动,磕碰、挤压施工人员 使用前核实钢丝绳倍率,符合要求方可主梁的安拆 起吊主梁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小 使用 起吊主梁时吊点选择不合理,吊件失吊装主梁时正确选择吊点,缓慢起钩,主梁的安拆 稳出现磕碰、冲击其它设备及构件,无异常后方可进行安装作业 人员磕碰、挤压以及坠物伤人 主梁负荷分配不合理或主梁在起吊过程中出现倾斜导致其中一侧的起主梁的安拆 合理分配负荷,起吊前仔细计算负荷率 重机械或卡索具超负荷,坠物伤人、设备倾翻伤人 主梁时,吊车站位不合理,主梁无法主梁的安拆 合理选择吊车站位, 就位,偏拉斜拽吊车超负荷 高空不便作业处搭设符合要求的临时安装主梁与支腿的连接螺栓,高空不平台 主梁的安拆 便作业处未搭设安全防护设施,作业高空作业人员须将安全带系在牢固可人员高处坠落 靠处 主梁、牵引高空作业人员不佩带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人员须正确佩带防护用品并小车的安拆 或者不正确使用,作业人员高处坠落 正确使用 电气系统的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系统安装由专业电工对电气系统安装,做到以及安拆 错误或无法正常运行 一机一闸一保护 15

11.2消防管理

此次施工作业涉及到火焊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好防火措施。龙门吊组立时候,必须配备三个灭干粉火器,施工过程中的废油手套和破布应集中处理,为了避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现场严禁吸烟。

(1) 加强教育,提高施工人员防火意识,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入场教育考试合格。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灭火技能,熟练使用基本消防工具。 (3) 各种设备分类码放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定点存放,做好防火措施,派专人负责。 (4) 禁止在施工现场吸烟和进行与施工无关的工作。

(5) 使用电气焊时必须使用防火毯,做好防护措施,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动火前,需清理施工现场可燃易燃物;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禁止露天进行电气焊作业。

(6) 各种消防器材派专人负责,检查合格,确保消防器材随时能投入使用。 (7) 工作时的电器设备必须是防暴型,电器设备必须有接地,防止静电火灾。 (8) 工作期间用过的抹布、手套应妥善管理禁止堆放杂物。 (9) 消防器材放置通道必须畅通,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救。 12、吊装安全保证措施

起重机的吊装是特种设备作业的专业工作,全体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2010》,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进入现场施工应加强组织纪律性,坚守岗位,服从指挥,特提出以下要求: 12.1一般措施

(1) 施工现场的布置应按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统一布置。

(2) 组装前检查各所需工具及机具,确保其齐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3) 在起重机开始组装之前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向工作人员细致讲起重机组装和吊装方案并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4) 起重机在组装过程中,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必须明确职责,要积极地配合开展工作。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

16

行。

(6) 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7) 电缆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符合安全规定。

(8) 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块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块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9) 存储气瓶时应和热源分开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现场用钢筋焊接储气瓶笼,单独存放,并挂有“严禁烟火”等警告标牌。

(10) 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11) 防火、防雨配电箱,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12) 移动的电气设备供电使用橡胶电缆,穿过场内行车道时,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13) 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并设专人看管。

(14) 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必须安设绝缘支承物。

12.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严禁无证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 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5)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6) 确定吊车距竖井边沿的安全距离,严禁私自调整;

(7) 现场机械设备比较密集,现场布置及调动必须遵守管理人员的安排。 (8)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9)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

17

(10) 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11)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2.3吊运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 作业人员的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严禁酒后作业。

(3) 吊装作业人员统一配戴我项目部的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遵守我公司的规定。 (4) 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听从统一指挥。 (5) 起重工、信号工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6) 信号工要穿有明显标识的衣服,两眼视力不得低于1.0,无色盲、听力障碍、高血压、心脏病等生理缺陷。

(7) 信号工高空指挥时,需戴安全带,脚穿防滑鞋。

(8) 吊车尾部为司机盲区,工作人员注意吊车尾部的旋转动态。 (9) 司机作业时,严禁收听任何有声电器及电话,严禁和其他人员交谈。 (10) 司机和信号工必须使用对讲机进行指令的接受和发出,确保对讲机的音质清晰,调频无干扰。

(11) 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吊装区域无闲散人员,障碍已排除。吊具无缺陷,捆绑正确牢固。在信号不明和作业现场光线阴暗时,严禁进行起吊作业。

(12) 起重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的位置,合理穿挂索具,试吊。

(13) 试吊:吊绳套挂牢固,起重机缓缓起升,将吊绳绷直稍停,试吊高度为300mm~500mm。试吊中,指挥信号工、挂钩工、司机必须协调配合。如发现吊物重心滑移或其他物件粘连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14) 大雨、风力在四级以上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起重吊装作业。严禁在带电的高压线或一侧作业。

(15) 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即:超负荷不吊;无专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在重物上加工或埋入土中物件以及歪拉斜挂不吊;物件捆绑不牢不平或活动零件不固定,不清除不吊;吊物上站人或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不吊;棱角缺口未垫好不吊;四级以上大风和雷暴雨时不吊;在斜坡上或坑沿,堤岸不填实不吊。

18

(16) 使用起重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的位置,合理穿挂索具,试吊。 (17) 机械设备下井后要摆放整齐,用倒链拴牢固。放在高处的货物要有防护措施。

13、专项应急预案

施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都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救人第一”的方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冷静有序、团结协作,遵循快速有效处置、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3.1安全生产应急处理机构及人员 13.1.1应急组织机构图

应急组织机构图详见图13-1所示。

总指挥:刘长剑副指挥 刘元松副指挥 孟冬梅现场抢险救灾质量技工程部物资设术部刘志民备部张维、、顾磊郑全友叶金生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安保部殷超安保部综合办公室孟冬梅物资部郑全友综合办公室孟冬梅梁场负责人陈中祥抢险队殷超图13-1 项目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组织机构图

13.1.2应急组织人员及电话号码

表13-1应急抢险24小时联系电话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刘长剑 宋海山 孟冬梅 朱晓英 刘元松 叶金生 郑全友 张维 19

职务或单位 项目经理 常务经理 书记/综合办公室负责人 总经济师 总工 梁场负责人 物资部部长 副总工 电话 13910075561 13601350936 13520856906 13801266358 13301231220 13810819259 13701080200 13671228920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顾磊 刘志民 李晓垒 胡玉宝 高振岩 周登武 陈忠祥 生产副经理 生产副经理 财务劳资部负责人 驻地监理 总监理工程师 甲方代表 梁场技术员 交警部门/房山区交通局 急救电话 火警/房山消防支队 公安机关/阎村镇派出所 13910778936 13701371397 13661056152 18031223176 18601260879 15101109272 13522808468 122/60342077 120、999 119/81312683 110/89318133 13.2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见表13-3所示。

表13-2应急物资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称 氧气袋 担架 急救箱 探照灯 LED小手电筒 安全警示带 对讲机 灭火器 导链 导链 千斤顶 千斤顶 撬棍 钢丝绳 钢丝绳 100t汽车吊 规格 42升 铝合金 7KW 宽4.5厘米 KENWOOD 5公斤 3吨 6吨 10吨 30吨 1米 3吨 6米 6吨 6米 单位 个 副 个 个 个 卷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根 根 根 台 数量 2 2 1 3 10 10 5 5 2 2 2 2 3 2 2 1 13.3重要危险源预测及防范措施

(1) 起重机倾翻和折臂危险 ①核实重量,严防超载;

②确保吊机站位地面具有足够的耐压强度; ③作业时动作平缓,避免冲击;

④自然因素台风、地震等不可抗拒性因素。 (2) 设备起吊坠落危险

20

①吊耳的设置及各受力构件经过验算,确保有足够强度; ②所有起重设备、索具必须经检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 高空坠物危险

①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②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

③吊装作业区设置醒目的警戒标识,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13.4应急措施

(1)项目部24小时有专人值班。 (2)汽车吊吊装工作要求:

①工作人员应观察自身周围情况,确定逃生路线;

②吊车支腿下方必须电路基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吊车吊设备前必须测量吊车与设备的距离,确保设备在吊装范围以内;

③检查每件需吊设备上有无松动部件;

④吊装前检查吊具完好,用于吊设备的钢丝绳和设备连接上以后检查吊具有无扭曲;

⑤吊车起钩前设备上和设备两米以内不能站人,钢丝绳受力的相反方向不能站人; ⑥设备吊起后离地5厘米时应暂停起钩,经工作人员检查确认试吊无误,吊车才能继续工作;

⑦吊车吊起设备后应派专人观察吊车、地面和设备状态;

⑧在装车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吊车爬杆,确保在吊车能力范围内装车,装车时设备应均匀的放在平板拖车上,防止拖车偏重;

⑨吊装时,如出现地面沉降或吊车翘起时,吊车司机应立刻下钩、并起吊车大臂。如出现人员受伤应立刻送医院检查。确保吊车稳定人员安全。

(3)遇到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及时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报警,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进行对外报警,急救拨打电话“120”或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火警“119”求得外部支援;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讲明事故地点、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上接警。应急联系电话及应急救援路线见表13-2及图13-2。

(4)发生事故时,要立即救人。救人时应先排除危险,防止抢救时事故的再发生。 (5)发生火灾时,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尽快设法扑灭初起之火。

(6)要牢记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千方百计把困在火场里的人先救出来,以免延误时间。

(7)被烟火围困时,烟雾对人的威胁很大,要使用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烟雾或

21

者毒气而造成伤亡。

(8)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统一指挥,按分工要求进行人员疏散,抢救物资,尽可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对区域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9)在施工中发生人员伤害应积级组织人员将受伤人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10)事故处理完毕后,施工现场应保护好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事故的情况。

13.5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实施

若发生工伤事故,启动以下应急预案: 13.5.1 及时救治

若发生工伤事故,率先抢救伤员。属触电事故,立即关闭电源。属重物压住肢体的排除重物,属易燃易爆的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位置。

公司配备应急专用车辆。轻微工伤送当地社区医院就诊,伤势较重的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同济东方医院010-80308989,燕化医院星城分院010-69342520),需转院治疗的迅速转院,确保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

同济东方医院 燕化医院星城分院 阎村医院

图13-2应急救援路线

13.5.2 保护现场

在救治伤员的同时,对事故现场给予保护。包括不得移动现场设备、物品(除救人必须搬动的设备外)。向现场人员了解事故经过并取证笔录(现场拍照)。形成原始相关资料。

22

13.5.3 事故上报

根据事故的程度和处理权限,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镇、区、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上报事故发生经过,并备案。 13.5.4 后期处理

妥善安排伤亡职工及家属,并支付合理赔偿金,安抚受害者和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恢复正常程序;

救援队伍应认真核对参加抢救救援人员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援发生的费用,整理抢救救援记录、图纸,写出救援报告;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事故后的各项整改工作和安全生产恢复,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每起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公示,通报事因和处理结果,警示众人,引以为戒,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14、附录

14.1风缆受力分析计算

风力和支腿偏摆量(按±3度计算)以及主梁对支腿的撞击力在龙门架平面引起的单根缆风绳受力计算(即X、Y方向产生的拉力) 9000120005400012000120009000180009611857.96°1400067611871399639.96°39.96°57.96°14000139大车轨距43500地锚143323400地锚22.62°12.07°12.07°22.62°地锚图14-1受力分析图 a.风力、偏重载荷和支腿偏摆量在支腿方向引起支腿的倾覆力矩:

M1=Fw*Hw +Gb1*Hb1+Gb2*Hb2

23

=47232×18+500000×0.94+200000×0.63=1446176N.m 其中风载Fw=CKKqA=1.6×1.23×600×40=47232N, CK:风力系数(跟迎风面的结构有关) K: 风力随高度变化系数 q:不同等级风下的计算风压

(大雨、风力在四级以上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起重吊装作业。计算受力时

按十一级风计算,风压q=600N/m2)

A:迎风面积

支腿高度Hw=18m,支腿重量Gb=200000N,主梁重量Gb=500000N 支腿倾斜3°时2/3高12m处的偏摆量Hb=12×tan3°=0.63m 支腿倾斜3°时全高18m处的偏摆量Hb=18×tan3°=0.94m b. 单根缆风绳承受倾覆力矩计算:

F = M1/h1=1446176/11.9=121527N=12.2t,其中h1=11.9m F总 =F/cos(22.62°/2)=12.4t

c.风缆按4倍安全系数选取,要求钢丝绳破断拉力大于49.6t选,选取钢丝绳6×37-φ30-1770,单股钢丝绳破断拉力∑F=56.71t

安全系数n=56.71/12.4=4.57 14.2地锚受力计算

地锚14000地锚地锚大车轨距中心线地锚43500大车轨距中心线地锚14000R10混凝土900A地锚地锚200φ24图14-2地锚布置图

地锚受力计算:

(1).由缆风绳受力分析计算可知:单根缆风绳最大反力为16.3t (2).按悬臂侧计算地锚承受最大反力: T地锚竖直Y=2×12.4×sin57.96°=21t T地锚拉平X=2×12.4×cos57.96°=13.2t

24

A1:100

(3).按跨中计算地锚承受最大反力:

T地锚竖直Y=4×12.4×sin39.96°=31.86t(双侧四根缆风绳受力) T地锚拉平X=2×12.4×cos39.96°=19t(单侧两根缆风绳受力)

现场施做混凝土比重按2.5t /m3计算,所需承受的最大竖直拉力为21t,制作的地

锚体积=21/2.5=8.4m3,故所需的地锚体积至少为8.4m3。 14.3汽车吊起重性能参数表

中联QY50V汽车吊性能见表14-1所示,中联QY130V汽车吊性能见表14-2所示。

表14-1中联QY50V汽车吊性能表

25

表14-2中联QY130V汽车吊性能表

14.4龙门砼基础验算 14.4.1基本资料

(1) 安全系数

① 钢筋结构构件的强度安全系K值见表14-3所示。

26

表14-3钢筋结构构件强度安全系数表 K值 受拉、受弯 受压、受剪、受扭 基本组合 1.50 1.60 特殊组合 1.40 1.45

② 混凝土结构强度安全系数见表14-4所示。

表14-4混凝土结构强度安全系数表 K值 按抗压强度计算的爱压构件、局部承压构件 按抗拉强度计算的受压、受弯、受拉构件

(2) 工程材料参数

① 砼的设计强度(MPa)见表14-5所示。

表14-5混凝土设计强度表

强度种类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抗 拉

② 筋的设计强度

本工程钢筋砼采用HRB335级钢筋(Φ25以下) fyk=335N/mm2,fy=300N/mm2。

14.4.2出坑龙门吊基础验算

(1) 出坑龙门吊示意图 出坑龙门吊见图14-3所示。

符号 C15 fcd fc ft 6.9 7.2 0.91 砼 强 度 标 号 C20 9.2 9.6 1.10 C25 11.5 11.9 1.27 C30 13.8 14.3 1.43 基本组合 1.60 2.50 特殊组合 1.45 2.10 27

图14-3龙门吊立面图

(2) 出坑龙门吊基础设计

Φ12@200

图14-4 龙门基础

(3) 基础承载力验算 1)地基应力计算:

28

龙门两组齿轮中到中距离为11米,取其一半5.5米为地基有效计算宽度,受力示意

图14-5所示。

图14-5地基受力示意图

龙门自重保守按200t计算,一边分担为130t,一边为8个行走齿轮,4个为一组,每个齿轮分担自重为100/8=12.5t,即每组G龙门=12.5t×4=50t;最大箱梁自重为210t,每组齿轮分担梁体自重为G

=210/4=52.5t ;每组齿轮底基础自重为

(1.5*0.30+0.6*0.3)*5.5*2.5=8.7t。

G=G基础 +G梁+G龙门 =8.7+52.5×2+50=111.2t 地基应力q= G/A=111.2/(1.5×5.5)=13.48t/m2 2)基础抗弯验算: ①垂直于轨道方向

图14-6基础垂直于轨道方向受力示意图

l=(1.5-0.6)/2=0.45m

注: 上基础宽度为0.6m,下基础宽度为1.5m。 Mmax=ql2 /2=13.48×0.452/2=1.365t.m

αs=KM/α1 fc bh0=1.5×1.365×9.8×1000/(1×0.25×11.9×10)=0.0269 ξ=1-(1-2αs)0.5 =1-(1-2*0.0269)0.5 =0.0273

As=ξbh0α1 fc /fy=0.0273×100×25×1×11.9/300=2.71cm2 φ12@20,As=5.65cm2>2.71cm2 故满足要求 ②平行于轨道方向

2

2

6

29

图14-7基础平行于轨道方向受力示意图

l=1.15m

Mmax=ql2 /2=13.48×1.152/2=8.91t.m

αs=KM/α1 fc bh02=1.5×8.91×9.8×103/(0.6×0.552×11.9×106)=0.061 ξ=1-(1-2αs)0.5 =1-(1-2*0.061)0.5 =0.063

As=ξbh0α1 fc /fy=0.063×60×55×1×11.9/300=8.25cm 8φ12,As=9.04cm2>8.25cm2 故满足要求。 3)基础抗剪验算: ①垂直于轨道方向

Vmax=q.l=13.48×0.45=6.07t

Vcs=0.7 ft bh0 =0.7×1.27×1000×250/(1000×9.8)=22.68t>K .Vmax =1.6×6.07t=9.71t 故满足要求。

②平行于轨道方向

Vmax=q.l=13.48×1.15=15.50t

Vcs=0.7 ft bh0 = 0.7×1.27×1000×550/(1000×9.8)=49.89t>K .Vmax =1.6×15.50t=24.8t 故满足要求。

2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