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3-10-02 13: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卷结构: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和实验操作考查。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题型。题型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占32%,非选择题约占68%。题量约30-35道。在内容分布上,力学约占38%,声学和光学约占12%,热学约占14%,电磁学约占36%。

第一部分 声音和光

一、声音

声现象是中考的基础知识,只出现在选择和填空,属于必拿分,但也容易错。每年考2分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音量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音调和音色的区别这个就是易错点) 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科学推理法

二、光学

光学部分记得东西比较多但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题。每年考10分左右,题型有选择、填空、作图、实验。作图和实验几乎每年都考。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沿直线传播 。

2、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反射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入射光法线 反射光镜面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

4.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等于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 虚像 。 5、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等于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路也是 可逆 的) 折射的光路图: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水 水

6、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中间 厚 边缘 薄 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所以也叫 会聚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 (v) 像距 物距(u) u>2f u=2f f2f 不能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正立(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F (1) (2) (3) f (1/) (2/) 放大(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虚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应用 照相机、人眼 幻灯机 放大镜

7、近视眼:晶状体太厚 戴凹透镜(眼镜)

矫正方法: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 戴凸透镜(眼镜)

第二部分 力学

一、机械运动

运动属于简单,易得的分数,考生一般不会出错。每年考5分左右。可能出现的题型选择、填空、计算、实验。刻度尺的读数几乎每年都考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 2、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不动 的物体)叫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 。(速度不变)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公式: v=s/t速度的单位是: m/s ;常用单位是: km/h 。1m/s= 3.6 km/h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路程 除以 时间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平均速度 。 二、质量和密度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结合较紧密,注意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密度的理解——实验测量。常考选择、填空、实验,每年考4-10分。

质量(m): 物体所含物质 的多少叫质量。 1. 质量国际单位是: kg 。1t= 10 kg= 10 g

2. 物体的质量不随 形状 , 温度 , 状态 和 位置 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 属性 。 3.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 水平台面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零刻线 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 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 左 盘里,用镊子向 右 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 质量 加上游码所对的 刻度值 。

密度:某种物质 单位体积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 刻度 ,m表示 质量 ,V表示 体积 ,计算密度公式是 ρ=m/v ;密度单位是 kg/m ,1g/cm= 10 kg/m;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不同 。水的密度ρ= 1×10 kg/m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原理: ρ=m/v 三、力

这部分是学习力学的基础,主要学习三种力、力的作用效果。常考题型选择、填空,作图、实验。其中摩擦力是重点。

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3. 力的单位是: 牛顿 ,1N大约是你拿起 2个 鸡蛋所用的力。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500N左右

3

3

3

3

3

3

3

6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4.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越长 的原理制成的。 5. 弹簧秤的用法:主要考读数认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

6. 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开始,沿着 力的方向 画一条带 箭头 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 7.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 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 8.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9.8N/k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N/kg );重力跟质量成 正比 。

9.滑动摩擦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 相反 10.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 增大压力 ;(2)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 更光滑 和 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四、 二力平衡 力和运动

这部分是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容易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没有抓住事物运动的本质,没有理解平衡状态。选择、填空、计算、实验、简答都有出现过。分值4-5分

减小 压力;(2)用 滚动 代替滑

1、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在 伽俐略 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或所受的合力为零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一对平衡力 相 1 大小相等 同 2 方向相反 点 3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 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平衡力的作用同 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点

一对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不能互相抵消,也不能求它们的合力) 5.1 压强

1. 压力: 垂直 作用在物体 表面 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 叫压强。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

3. 压强公式: P=F/s ,式中p单位是: 帕斯卡 ,1帕=1 N/m2 ,表示是物理意义是 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

FF4. p? F= Ps ;S?

SP5. 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 (3)同时把F↑,S↓。而减

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 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 减小压强 ,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

7.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液体具有 流动 性。 8.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 增加而 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液体密度 有关系。

9. 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 垂直 距离,单位 m 。)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密度 和 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 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重力 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 高度 的增大而 减小 。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降低 ,气压增大时 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 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 大 ,水的沸点 高 ,饭容易煮好。

13.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越小 。

5.2 浮力

1. 浮力:一切 浸在 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向上托 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 浮力 ) 2.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物 >?液 下沉;(2)?物 <?液 上浮 (3)?物 = ?液 悬浮。

物体的漂浮条件: 物 <液 。

3.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所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G排??液gV排

4.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3)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u5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