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题(1)

更新时间:2024-06-20 11: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等电点:①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称为兼性离子,呈电中

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②当蛋白质溶液处于在某一pH的溶液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限的空间结构变为无序的空

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4.营养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的氨基酸,包括

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5.盐析:是将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且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

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因素去除而沉淀。

6.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7.酶活性中心:指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

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8.有氧氧化:①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②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9.糖酵解: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亦

称糖的无氧氧化。

10.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

水平磷酸化。

11.氧化磷酸化: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过程,因此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12.巴斯德效应:①指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

②酵母菌在无氧时进行生醇发酵,将其转移至有氧环境,生醇发酵即被抑制,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或糖酵解)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13.糖原累积症: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其特点为体内某些器官组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引起糖原累积症的原

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

14.底物循环:作用物的互变反应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被称为底物循环。 15.糖异生作用: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16.解偶联剂:可使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相互分离,基本作用机制是破坏电子传递过程建立的跨内膜的质子电

化学梯度,使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ATP的生成受到抑制。

17.氧化磷酸化抑制剂:①呼吸链抑制剂;②解偶联剂;③ATP合酶。

18.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

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 的过程。

19.乳酸循环:肌收缩(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

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就构成 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也称Cori循环。

20.呼吸链:指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能力的酶复合体,可通过连锁的氧化还原

将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

21.脂类:是一类非均一、物理和化学性质相近,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22.脂肪动员: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被酯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

液运输至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1 / 15

23.β?氧化:是指脂酸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是从羧基端β-碳原子开始,每次断裂2个碳原子的氧化过程。?

24.酮体:①肝细胞产生的大量乙酰CoA除通过氧化生成ATP供能外,还在线粒体内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被

称为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②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总称为酮体。

25.脂蛋白:血浆脂类物质与载脂蛋白等结合而形成的可溶性蛋白称为脂蛋白。?26.载脂蛋白: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27.胆固醇的逆向转运:①即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

②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28.生糖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29.营养必需氨基酸:?

30.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

及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发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 氨基酸代谢库。

31.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32.白化病:①先天性酪氨酸酶缺乏的病人,因不能合成黑色素,患者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

②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

33.核苷酸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

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

34.痛风症:是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增高(一般高于470μml/L),导致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组织、

软骨及肾等处,首先引起炎症反应---急性痛风关节炎,最终导致慢性痛风关节炎、尿路结石等, 即为原发性痛风症;若是肾功能障碍引起尿酸排出减少而产生的痛风属于继发性痛风症。

35.物质代谢:是生命的本质特征,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6.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

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 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37.冈崎片段:DNA复制时,随从链复制中形成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38.遗传密码: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这

种存在于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的三联体形式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密码子。

39.即时校读:模板链是G,新链错配成A而不是C。DNApolⅠ的3’→5’外切酶活性就把错配的A水解下来,

同时利用5’→3’聚合酶活性补回正确配对的C,复制可以继续下去,这种功能称为即时校读。

40.DNA的变性:①双链DNA在变性因素(如加热、过酸性条件、过碱性条件等)影响下,解离成两条单

链的过程称之为DNA的变性。

②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称为DNA的变性。DNA变性的 本质是双键间氢键的断裂。

41.增色效应:①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有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 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这

种现象称为DNA的增色效应。

②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42.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43.逆转录:以D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逆转录在病毒致癌过程中起着

重要作用。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于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 44.DNA的熔点:?45.翻译:①细胞内以mRNA为模板、按照mRNA分子中由核苷酸组成的密码信息合成蛋白质,由于

m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两种不同的分子语言,所以将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称为翻译。

②是生物细胞以mRNA为模板,按照mRNA分子中由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所组成的密码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6.反密码子:每个tRNA分子中都有3个碱基与mRNA上编码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碱基反向互补关系,

可以配对结合,这3个碱基被称为反密码子,位于反密码环内。

2 / 15

47.蛋白质腐败作用:①食物中在蛋白质,大约95%被消化吸收。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

大肠下部会受大肠杆菌的分解,次分解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②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48.DNA的融解温度:DNA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在解链过程中,

紫外吸光度的变ΔA260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般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DNA的解链温度,或称 融解温度。

49.模序: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它是由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

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称为模体。一个模体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发挥特殊的功能。

50.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51.核心颗粒:作为染色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核小体是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两个分子的组蛋白H2A、

H2B、H3和H4分子构成八聚体核心组蛋白。长度约150bp的DNA双链在组蛋白八聚体上盘绕 1.75圈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52.营养必需的氨基酸: 53.氨基酸代谢库: 54.生糖氨基酸:?

55.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在体内既能转变成糖又能转变成酮体的氨基酸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56.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核

苷酸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

57.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即: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

58.即时校读:

59.拓扑:是指物体或图像作弹性移位而保持物体原有的性质。

60.引发体:是复制起始时形成的,在原核生物DnaB(解螺旋酶)、DnaC、DnaG(引物酶)等蛋白质结合到DNA

起始复制区域形成的复合结构。

61.领头链: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

62.随从链: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必须待模板链解开至足够长度,然后

从5’→3’生成引物并复制子链。延长过程中,又要等待下一段有足够长度的模板,再次生成引 物而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

63.滚还复制:是某些低等生物的复制形式。复制不需要引物而在开链的3’-OH延伸,保持闭环的对应单链为

模板,一边滚动一边进行连续的复制,滚动的同时,外环5’端逐渐离环向外伸出,完成一 次复制后,A蛋白把母链和子链切断,外环母链再重新滚动一次,3’-端沿母链延长,最后合成两个双环。

64.端粒: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

65.DNA的损伤:DNA突变具体指个别dNMP残基以至片段DNA再构成、复制或表型功能的异常变化,也称

为DNA的损伤。

66.突变:突变与遗传保守性是相对立面又相互统一的自然现象,是由遗传物质结构改变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67.DNA错配:DNA分子上的碱基错配又称为点突变,自发突变和不少化学诱发都能引起DNA上某一碱基的

臵换,点突变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 68.插入: 69.缺失:

70.框移: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后果是翻译出的蛋白质

可能完全不同。

71.重排: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

二、填空题

1.核酸的最终水解产物为碱基、戊糖、磷酸。

2.蛋白质发生沉淀但不一定发生变性,如盐析、丙酮沉淀等。

3.蛋白质发生变性的因素包括加热、有机溶剂、强酸碱、重金属离子。 4.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是催化基团与结合基团。

3 / 15

5.酶对底物的高度选择称为酶的特异性,酶分子中与之有关的部分是酶蛋白。 6.Km值越小,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

7.糖有氧氧化中,催化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的酶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它是由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胺 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三种酶及TPP、硫辛酸、FAD、NAD+、CoA五种辅酶构成。

8.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氧化磷酸化。一分子3-磷酸甘油醛彻底氧化分解最多可产生20分子ATP。 9.葡萄糖或糖原无氧氧化的终产物是乳酸。

10.从葡萄糖开始的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有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1,3-二磷酸甘油酸中 的磷酸基转到ADP上形成ATP,这是酵解途径中的第一个产能反应。

11.一分子葡萄糖沿酵解途径可净产生2分子ATP,经有氧氧化最多可净产生38分子ATP。 12.肝糖原可以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肝脏有葡萄糖-6-磷酸酶。

13.糖原分子中,葡萄糖单体以α-1,4糖苷键相连形成主链,而分支处则以α-1,6糖苷键相连。 14.三羧酸循环一次,实际上使用1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同时产生12分子ATP。 15.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而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16.磷酸戊糖途径能生成用于合成核苷酸的磷酸核糖,也能产生用于许多合成反应的生物化学还原剂NADPH。 17.G-6-P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下进入糖原合成途径,在6-磷酸葡萄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在6-磷酸葡 萄糖脱氢酶催化下进入磷酸戊糖途径,在磷酸葡萄糖异构酶作用下进入糖酵解途径

18.糖异生作用的关键酶有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19.NADH氧化呼吸链中产生ATP的部位是在NADH和泛醌之间,泛醌和cytC之间,复合体Ⅳ和CO2之间。 20.甘油一酯途径是小肠黏膜细胞合成甘油三酯的特殊方式。

21.HSL的中文全称是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肪酶,它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 2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载体是肉碱。

23.1mol亚麻酸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140molATP。

24.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只要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25.脂肪的主要功能是储能,供能,类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构成细胞膜。 26.用超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VLDL、LDL、HDL。

27.肝脏合成的脂肪、胆固醇分别由脂蛋白VLDL、LDL运到肝外,而脂蛋白HDL则将肝外代谢产生的胆固醇运到肝内。

28.羟基戊二酸单酰CoA若在线粒体(胞液或线粒体)中HMGCoA裂解酶作用下生成酮体;若在胞液(胞液或线粒体)中HMGCoA还原酶作用下生成甲羟戊酸,用于胆固醇的合成。 29.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的原料是乙酰CoA、NADPH及ATP供能。 30.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3。 31.合成胆固醇及脂肪酸的主要原料是乙酰CoA。 32.正常机体大脑能量来源是葡萄糖,长期饥饿状态下能量利用来自酮体。 33.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酮体。

34.肝昏迷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并给予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从而减少氨的产生。 35.体内运氨、储氨的物质是谷氨酰胺。

36.除了三磷酸核苷以外,体内还存在其他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乙酰磷酸、乙酰CoA等。

37.嘌呤核苷酸合成时其一碳单位主要来自四氢叶酸。

38.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机体对氨基酸脱氨最主要的方式,其作用机理是先进行转氨基作用,然后再进行氧化脱

氨基作用。

39.属于生酮氨基酸的有亮氨酸、赖氨酸;属于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有酪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以及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

40.核酸在紫外线260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

41.脂肪酸在进行氧化时首先必须转变成脂酰CoA,后者转入线粒体内。每进行一轮β-氧化必须经过脱氢、加

水、再脱氢和硫解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脂肪酸在肝内氧化主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42.氨基酸在等电点是,主要以中性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在在pH

<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43.鸟氨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将氨气和CO2在肝(器官)内合成尿素而排出体外。

4 / 15

44.生物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45.每个冈崎片段在它的5’端连有RNA短链。 46.人体中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

47.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48.体内氨的主要来源有组织器官氨基酸分解产生、肠道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去路主要有合成尿素、

合成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合成非必需和其他含氮物质、直接从尿中排出。 49.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分别来自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 50.核蛋白体循环包括进位、成肽、转位三个阶段。

51.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糖氨基酸,因为这些氨基酸通过转氨作用分别生成丙酮酸、草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

52.在pH7时,侧链R基团可质子化而使分子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是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53.蛋白质分子中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54.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稳定的作用力主要有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离子键。 55.DNA双螺旋结构是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的。

5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T G=C、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

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57.结合酶的辅助因子有辅酶和辅基两类。

58.酶分子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有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

59.氢原子沿长呼吸链传递P/O比是3:1,沿短呼吸链传递P/O比是2:1。

60.线粒体外氢原子NADH通过与磷酸二羟丙酮和草酰乙酸分别形成α-磷酸甘油和草果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内沿呼吸链传递。

61.三羧酸循环每进行一次可产生12分子ATP,有四次脱氢作用和两次脱羧作用。

62.核苷三磷酸在体内许多合成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除ATP外,UTP在糖原合成、CTP在磷脂合成、GTP在蛋白质合成中均起不同作用。

63.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官是胰脏和肝脏。 64.大脑的能源主要是葡萄糖和酮体。

65.参与嘌呤环合成的氨基酸有甘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

66.机体通过乳酸循环调节血糖浓度;通过甲硫氨酸循环转移活性甲基;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 67.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它可接受氨基而形成磷酸吡哆胺。

68.体内重要的“一碳基团”有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甲酰基、亚氨甲基。 69.“一碳基团”的载体是FH4。

70.谷氨酸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

71.高等生物体内的代谢调节主要包括激素水平调节、细胞水平调节和整体调节统称为三级水平代谢调节。 72.DNA复制的基本规律包括办保留复制、双向复制和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73.DNA复制时新链的延伸方向是5’→3’。

74.DNA聚合酶Ⅰ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主要起即时校读作用。 75.氨酰-tRNA分子中的反密码子能与mRNA的三联密码子配对。 76.某段DNA分子一条链(5’→3’)为dpACGCGA-OH,则相应的互补链(5’→3’)为dpTGCGCT-OH。 77.合成DNA的原料或底物是dATP、dGTP、dTTP、dCTP.

78.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作用称为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翻译。 79.细胞以DNA为模板合成DNA和RNA,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80.DNA与tRNA的典型的二级结构模式分别为双螺旋结构模型和三叶草模型。 81.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其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82.DNA突变主要包括错配、缺失、插入和重排四种类型。

83.DNA损伤后修复主要包括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四种方式。 84.鸟氨酸循环中,肝脏利用机体代谢产生的氨气和CO2合成尿素。

85.蛋白质一级机构中的主键是肽键,核酸一级机构中的主键是磷酸二酯键。 86.具有生酮作用的必需氨基酸有亮氨酸和赖氨酸。

87.体内一碳单位的载体是FH4,活泼甲基的供体是甲硫氨酸。

5 /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u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