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

更新时间:2024-04-15 06: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

教育部刚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2001年版的实验稿相比较,虽然整体框架没有什么很大变化,但也有不少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重要改动。其中之一,就是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认为,对语文课程的这个定位,重在说明和肯定语文课程是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基本点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立足于“语言文字运用”,即要求我们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一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和基本出发点。

那么,如何理解对语文课程的这种定位及其倡导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将其具体贯彻和落实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打破离开“语言文字运用”来教语文,即语文课一直存在的“伪语文”、“非语文”、“去语文化”等“教无物”倾向的教学弊端,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把握汉语言文字构成的特性,探索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有规律,建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新秩序。可以说,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真正实施有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一步。

一、把握汉语言文字构成的形象、含蓄性特征,要用感受去拥抱汉语的精神 众所熟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是一个人的本民族语言,是人在婴儿期和幼年间自然学到的第一语言。人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的第一语言习惯上的,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人们不同的世界图景。例如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语言中“鱼”的词汇非常丰富,而生活在寒带的人的语汇文字中则多的是对“雪”的描述。人的生活世界就是语言的世界。人要认识世界、发展自身必须借助于语言。

人从呱呱坠地就身处母语的世界中,并在母语的萦绕下长大成人。因而,母语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非同寻常的。在这里,我们从这一认识出发,对实施新颁布的语文课标所倡导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以形写意:把握汉语言文字的具象性特征

汉语言文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形写意,这与汉民族思维的具象性相关。语言文字往往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但汉语言文字却习惯于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理念。凭借表象、想象来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用形象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形象材料来进行思维的过程,就是具象思维,或称形象思维,属于非逻辑思维范畴。这种思维方式塑造了中国人善于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的特点。而西方传统上是概念思维,具有逻辑中心主义的特点。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所特有 的具象思维的优越性表现在,它凝结着人的主体精神和意识,是直观生动的。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程作为“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课程,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对于汉语言文字的解读就需要一种非理性的体验方式,需要人的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情感与生命的投注,即要用个人的感受去拥抱汉语的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重把握和透视汉语言文字构成的特征,就可以发现,具象思维在汉语言文字中有明显的体现,古人造字通过“仰观俯察”,凭着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摄取自然万物或人类自身的种种现象,将其概括为文字。从感性出发,由自然之象到文字之形,体现了古人不脱离感性形态的、整体的、非理性的认知方式。古人总是力求在汉字形体上体现事物或行为呈现于自己视听的感受,将它如画如塑地表现出来,让别人能直观地感受它。例如:暮,像日落于丛林之形;旦,日出地平线之状;走,像一人大幅度摆动双

臂而行;射,像箭在弦上,弓弦拉满;闻,形如以手掩口,屏息倾耳以听的姿态。汉字总是将理念附着于形象,让人“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而且个个静中寓动,惟妙惟肖地将人类千姿百态的每事每物呈现出来。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汉字教学一定要针对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尽量减少机械记忆,注意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在识字途径上,清代文学家王筠的主张可谓独有建树。他所编著的《文字蒙求》充分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把汉字分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体例,用字形构造剖析法进行教学。此外还提出正篆比照识字法,强化了汉字的形象性,由字形而推知字义(本义),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小学语文课程的识字教学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要切实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就应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所以,新颁布的语文课标特别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很显然,这是对我们把握“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观而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具象思维在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中也有鲜明的体现。汉语言文字构成的由小到大的一切语言形式都注重具象性。汉语言文字意象的密集和丰赡为其他语言文字所罕见。一首诗、一段文、一句话,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容量大,启迪性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就是不断的“取景为譬,取物为喻”的意象发展过程,简直形成一条绵亘几千年的“意象河流”。与西方

语言文字不同,汉语言文字不受形态规定的制约,组词造句没有西方语言那种非此即彼的冷静的客观意识。如果说西方语言是一种“法治语言”,那么汉语言文字则是一种“人治语言”。在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中,语言文字单位在形式和功能的变化上具有一种灵活的主体意识,因此,对于汉语文字构成的文本的把握应该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感觉、体验和判断。语文课程以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为主要载体,应具有包容形象与主体精神的体验内涵。而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对文本内容作理性的分析和概括,缺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文本审美因素的体味,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化,容易陷入纯理性分析,不符合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也不符合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有规律,这就不利于我们真正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汉语言文字的具象组织精神,浓郁的文化特性,都需要充分凭借人敏感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来驾驭和把握。 这里强调的对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的感悟体验,其重要途径是诵读。诵读,必以朗读为基础,通过对作者的喉舌筋骨活动技巧的模仿,在身、心方面留下痕迹,使文本的词句甚至意绪从口中心中自然流出,从而理解体味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诵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沉浸其中,身临其境,技巧相对显得次要,体验、感受是第一位的。诵读也不是无目的的读,而是有语调、有节奏、有感情的全心投入的读。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课文,在“读”中再现形象、“复活”形象,触动他们的情感,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世界里。“读”就是一种涵泳咀嚼、品味体验的过程。为此,新颁布的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2.品味吟哦:把握汉语言文字的含蓄性特征

汉语言文字富有含蓄和简约的特点,信息丰富,诵读空间呈现开放性。这表现在,

首先汉语言文字具有以少寓多、小中蓄大的含蓄性。安子介先生单从汉字的结构中就描绘出“一幅初民的生涯图”,因为“每个汉字都是一篇文,一首诗,一幅画”。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的含蓄性就更加显著,值得品味吟哦。唐朝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寥寥数语既表现了统治阶级的荒淫骄奢,皇帝对妃子的宠爱,也表现了劳动者倍加艰辛的生活状态。同时,汉语言文字还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任何一个由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都具有空白点和未定点,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化框架。这一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召唤读者去填补建构,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具体化。正是这一召唤结构,使由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文本的主题是多重的,内涵是丰富的,这就为学生的读解和品味创造了最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化理解的可能。可以说,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的开放性决定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开放性。 从语文教学的主体来看,学生对由语言文字构成的语文材料(即教材对象)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各有不同。所谓期待视野,即读者的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和认知结构。它表明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对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的理解,必然要受到自己的经历、动机、情感、气质等的“塑造”,进而形成个体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夏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期待视野在带给读者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限制着他所能理解的文本的范围和深度。不少专家指出,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

呈现在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语言文字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语文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字词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味也不会完全一样。所以,新颁布的语文课标强调,要承认文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就是倡导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感受和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利用自己的阅读视野、阅读体验和理解等环节,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质量。学生以阅读者和体验者的身份浸润于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解读之中,必然可以激发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自我体验的精神,开发阅读潜能,同时拓展阅读心理图式和期待视野,提升体验能力。显然,这是新颁布的语文课标所倡导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我们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所要把握的重要精神。

我们树立这种“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就是把语文教学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作为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地位。学生虽然是施教的对象,但并非知识的容器,而是求知的主体。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在阅读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独立阅读意识,珍视他们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考。教师对文本的“释意”不应成为学生的限定。这对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有着不可低

估的作用。因此,树立这种“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语文教学就要摆脱以往以教师模式化解读代替学生阅读体验和思考的教学模式,放开思路,发散性地追求各种解读路径,形成开放的教学思想。

二、把握语言文字和文化融合的同构性特征,要用民族文化去哺育心灵 有不少专家指出,每一种语言文字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的语言文字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文字,二者的融合同构性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这就是说,语言文字与文化融合的同构性,就是指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显现着民族的个性和灵魂。毫无疑问,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教学作为民族的母语教育,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饱蕴着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语言文字教育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表现在文化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因此,新颁布的语文课标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就是说,新颁布的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把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过程作为体认民族文化的过程。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语言文字教育连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联结着中华民族儿女的每一颗心。它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继续生存的动力,是民族文化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就是学习民族文化,就是学习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就是呵护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所以,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必

须要注意把握语言文字与文化融合的同构性,把握语言的民族性。要用民族文化去哺育学生的心灵,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活动为阳光雨露、春风化雨的文化熏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得到民族文化的陶冶和民族精神的洗练。

对语言文字这种与文化融合于一体的同构性,我们可从汉字文化切入来进行分析和认识。汉字有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和结构特征,它独特的形体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汉字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充溢着文化意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一个汉字,常常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情感智慧、生存智慧、生命智慧或伦理智慧。如“字”的形体结构本身就蕴涵着一个有关人的生命延续的故事,即在一家房子里,一个女子生养了一个孩子。实际上汉字形体结构的每一个笔画,一个线条、一个撇或一个点,往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汉字的构成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完形,它有外形和骨架、有思想和神韵、有情感和精神。汉字与文化的这种同构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第二,汉字是表情性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第三,汉字是象形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第四,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审美世界。总而言之,汉字是有个性的,汉字会说话,当你在文本阅读中与汉字接触时,每个汉字都会直盯着你,呼之欲出。所以,西方人称汉字是“东方魔块”。对汉字的这种文化魅力,散文家余光中在他的《听听那冷雨》中作过动情的描述: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

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也许这是文学性的描述,但它道出了汉语言文字与文化融合的同构性真谛:汉语言文字是我们这个民族美丽不灭的灵魂,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永恒的向心力,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百科全书。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一个世界,一种历史,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希望和寄托,一个美丽不老的民族形象;一个方块字,就是巍巍泰山、滔滔黄河、茫茫神州的代码,它有如光芒四射的彩霞、震撼世界的雷电、浇灌大地的云雨,有说不尽的美丽。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汉语言文字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和世界语言文化的瑰宝。 汉语言文字作为世界语言中唯一的表意性语言文字符号,它所特有的平面结构方式使它具有鲜明的直接表意性,即可以直接表达概念和意义,其形体结构本身近似实物,或形似或神似。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汉语言文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当人们写一个汉字的时候,目的在写他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为的是写语言文字;当人们看到汉语言文字的时候,也只是看到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一定把它当做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的认知方式不是由音到义,而是由形直接到义,不依附于语音。这种字形结构的表意特征使汉语言文字成为独立于语音之外的第二符号系统,使汉语言文字符号系统可以超越语音的羁绊,借助视觉系统进行直接性的文化信息传播,使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直接从字形结构中解读出字义来。这就是说,汉语言文字的形体结构保存了远古造字时代的文化背景,人们可以通过其形体来窥视远古社会的生活状况;同时,汉语言文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把社会文化凝聚其中,所谓“字里乾坤”说明

的就是汉语言文字的这一文化特性。因此,汉语言文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切实地保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实现文化的统一和延续,与汉语言文字所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需要指出的是,汉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在文化上的独特性恰恰体现为它的概念意义分为这样两个层次:一是表现一般概念意义,这一点相同于其他语言文字;二是蕴涵在汉语言文字身上的深层意念,它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体现。这种深层意念积淀既反映了政治、经济、道德、艺术等外在因素的渗透,又受制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精华所在。这样后人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表层词义外,还需要调动已有的文化积累,进一步洞察汉字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念,接受民族传统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陶冶和规范。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汉语言文字为中介传递给学生的,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理解和把握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和意蕴,只将其作为简单的信息来处理,那么汉语言文字丰厚的文化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在教学中枯萎、流失,对由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意义的理解也就只能限于浮光掠影,甚至走向误读。相反,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挖掘汉语言文字的文化意蕴,并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那么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瑞典语言学者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一书中谈及她的汉字教学体会:将汉字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文化精神给学生解释得越清楚,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理解得清楚,掌握得牢固。但实际上,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对这一点的关注和实践非常欠缺,汉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活动不得法导致的“非语文”现象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文化特性,从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本体特征出发挖掘其文化特性,结合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性来改革我们的汉语

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发挥汉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更好地传递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