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初一历史人教实验版

更新时间:2024-03-15 23: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初一历史人教实验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艺术特点,列举其代表作品。

2.了解东晋时期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顾恺之,说出其绘画风格及代表作品。 3.了解石窟艺术兴起的原因,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4.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基础知识精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雕塑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造就了许多书画名家,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在这个时期我国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涌现出了很多科学家。你能说说你最敬佩这一时期的哪位科学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科技领先世界,取得了辉煌成就,此时的艺术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那么,为什么此时的艺术会大放光芒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人民为躲避战乱,流离失所,迁往异乡,各个地区人们的交流变得频繁,各个民族逐渐走向融合,这样,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每一位有才华的人此时都在用自己的所长描绘着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孕育出了一大批艺术家。因此,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书法、绘画、石窟。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书法

想一想:中国古代文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出身书法世家。早年跟张芝学习草书,张芝是后汉时期的草书大家,人称“草圣”。他练字刻苦勤奋,终日在池旁练字,池水尽黑,留下“临池”美谈,王羲之学习张芝的刻苦精神,也日夜不辍习字,后来,王羲之又跟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叫卫铄,是东晋汝阴太守李矩之妻,跟随两位名师学习,王羲之大有长进,但他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后来王羲之又渡江遍游名山古迹,博览秦汉以来的篆隶佳作,在广泛吸收各家之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派独特书风。

王羲之七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立志专精”,勤学苦练,走路、休息的时候,都在琢磨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他常常一边想着,一边在自己身上用手指一横一竖地比画着,天长日久,竟然连衣服都划破了。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

王羲之平生爱鹅。有一次看见河中一群白鹅昂首浮游,形态优美,他停下船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要求把鹅买下。鹅的主人是一个道士,故意不卖,提出只要书写一部经卷,便可全部相赠。王羲之大喜。兴致勃勃地写好一卷《黄庭经》交给道士。原来这位道士极爱王羲之的书法,又不便张口去要,于是设下这“书成换白鹅”之计。王羲之喜爱观察鹅,是和他钻研书法,从中揣摩执笔、运笔要领分不开的。他执笔时食指如鹅头昂扬微曲,笔管直立;运笔时像鹅的两掌齐力拨水,运用自如,如后人在一首诗中所说:“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想一想:你从上述材料中了解到王羲之的什么精神? 分析:王羲之苦练书法的事迹可以激起我们的共鸣,同时培养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答案:博采众长,持之以恒,虚心好学,敢于创新等精神。

王羲之对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都很擅长,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现存有唐朝人的摹本,楷书代表作是《黄庭经》;草书代表作是《游目帖》。王羲之以他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尊称为是“书圣”。

找一找:找出王羲之书法中的“之”字,体会他书法艺术的特点。

有十个“之”字,字形多变,他的字摆脱了过去的质朴风格,尽量将字写得端秀清晰,后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字写得挥洒自如,遒劲有力。也可用成语“入木三分”来形容他的字。仅从《兰亭序》中我们便能领略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因此《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为历代书法家所珍视。

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他派人千方百计地将《兰亭序》搜入宫中,他死后,《兰亭序》也随之入墓。我们今天看到的摹本是唐代的。

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百花争艳,在绘画领域也是俊才辈出,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

2.绘画——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顾恺之(约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博学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桓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擅画人物、佛像、山水、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画人物画、肖像画、佛像画等,还善于点睛传神。他的这些画艺术水平很高,受到当时人的高度评价。

补充材料:

顾恺之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因此,他画人物常常很久不点眼睛,直到考虑成熟了,才画上去。一次,他在扇面上画了文学家嵇(Jī)康和阮籍,没点眼睛。别人问原因,他幽默地说:“点了眼睛,他们就要说话了。”

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他做事又非常认真,有时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当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

顾恺之,字长康,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其父顾悦之曾担任过东晋尚书左丞。他自幼好学,尤其喜欢丹青水墨。他的人物画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人称他为神童,其实他的才能同样是辛勤劳动换来的。他的人物画很多都不立即下笔点上眼睛,人们都觉得奇怪,他

却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画人最难的地方是画眼睛。人体四肢无论画得多好,都不是关键,传神写照,全集中在这双眼睛上了。这是我不敢轻易点睛的原因。”每次给人物画眼睛,他都要一再推敲,方可下笔。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顾恺之不但重视眼睛,而且特别注重通过眼神来表现人物特征,同时也特别注意人物本身的特征。当年绘裴楷画像时,顾恺之把裴楷面颊上的几撮毛作了夸张的描绘,众人无不拍手叫绝。他也强调背景对人物的烘托的作用,如绘谢鲲画像,把他置于后丘壑之中,他认为只有如此,才可能表现谢鲲任达不拘的性格。用他的话说,这叫“以形写神”。名士张怀曾评价道:“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贵。”这是张怀对他和稍后两位南方画家陆探微和张僧繇的比较,足见顾恺之绘画的传神。

晋哀帝兴宁年间,不到20岁的顾恺之,在应邀出席京城健康瓦棺寺的落成仪式上,别人都在一本正经的听法师讲经,他却盯上了寺内雪白的影壁,估测墙壁的面积,计算各种颜色的用量,原因他想在此绘制一幅维摩诘像。散会前,法师请宾客鸣刹注疏,意思是要为寺院布施。一听要捐钱,达官贵人们都往后撤,没有一个超过十万钱的,顾恺之看在眼里,当和尚到他面前时,他胸有成竹的说布施一百万,在场的人大吃一惊,但又觉得好笑,因为他顾恺之家底这些人都清楚,怎么可能拿得出百万钱?

第二天,和尚到他家索钱,顾恺之说:“把那面影壁清理出来,给我搭上席棚,一个月后,除了一百万,把这次开销也一并还你们。”和尚半信半疑地照办了,一个月里,顾恺之让和尚们紧闭寺门。一月后命人拆去席棚。一个活脱脱的维摩诘立在影壁之上,简直是妙不可言。他对看得发呆的和尚们说:“你们对外面人讲明天请大家观佛像,愿看者,每人布施十万,后天减半,大后天自由出钱。”第二天一早,瓦棺寺前围得水泄不通,不大工夫,和尚们就收到了几百万钱,人们对画赞不绝口,顾恺之一下誉满京城。后来这幅画成为瓦棺寺的一大名胜,著名画家陆探微、张僧繇等人都曾到此临摹,但均未能达到原作水准。

顾恺之一举成名后,立即被将军桓温引为大司马府的参军。桓温对他十分器重,顾恺之对曾三次北伐的桓温将军也很钦佩。不久,桓温去逝,顾恺之很悲痛,曾赋长诗一首哀桓温,使人无不感动。后来,他担任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两个相处也比较融洽。殷仲堪喜欢卖弄文采,但他咬文嚼字、苦心经营的诗句,顾恺之往往随口应之,竟然比殷仲堪的更好,可见顾恺之才思之敏捷。

顾恺之为人宽和,不爱计较得失,人们常讥笑他太“痴”。一次,他把许多喜爱的画装箱封条后,交给桓玄保管,桓玄偷走了全部的画后将箱子钉好,后来,他取回箱子发现里面一幅画也没有,他不生气也不难过,反而劝别人,“妙画通灵,我的画定是被仙人取走了”。实际上他不是不知,只是甘愿吃亏而已。

顾恺之的画对后世影响很大,除当朝的画家师其画法,其后隋唐的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周方等名画家都曾大量临摹过他的作品,受其画风影响。

顾恺之的作品很多,保留到唐宋时代的就有《谢安像》《桓温像》《列女仙》《荡舟图》和《中朝名士图》等,但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都是后人临摹的作品。顾恺之不仅精于绘画,而且对绘画理论有深刻的研究,他的《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画论杰作,《晋书》之所以把他归入文苑传,就因为他不仅画术高超,而且善于吟诗作赋,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顾恺之精于绘画,又对绘画理论有精深的研究。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无所不画。

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他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所以特别注重点睛传神和表现人物的特征。

顾恺之的画,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些都是古画中的诊品。

除了书法、绘画艺术外,南北朝还兴起了另一种艺术——石窟艺术。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回顾:佛教起源于哪国?佛教在我国是如何传播的?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末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想一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 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 (2)佛教的教义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对广大民众有吸引力。 (3)统治者的大力扶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大量修建寺庙,佛寺广占良田,佛教盛行,没有解脱人民的苦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此,不断有人出来反对佛教,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思想家范缜,他撰写的《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了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可以说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北魏的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佛教艺术,创造出具有新的风格特色的石雕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石窟里雕刻着数量惊人的大小佛像,周围石壁上满刻着浮雕。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 如何看待石窟的宗教内容和艺术形式?

石窟艺术的大部分内容和统治者开凿的意图,虽是要宣传宗教迷信,但它们却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其意义早已超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之局限。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去保护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的武周山西麓,东西连绵约一公里,开凿于北魏前期。现存主要洞窟五十多个,雕刻了五万余个佛像、飞天和供养人,还有许多飞鸟异兽、楼台宝塔、树木花草等浮雕图像。石佛有的高大魁伟,有的容貌庄严,有的体态安详。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人们仿照云冈石窟,在洛阳南面的伊水西岸,开凿了龙门石窟。石窟里的佛像,鼻高、目长、唇厚,面颊丰满,双肩宽阔,体态端庄,衣服褶纹棱角分明。龙门石窟中还有不少碑刻,其中有不少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品。

现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佛像身上、脸上呈现出灰蒙蒙的景象,这是为什么?

山西是享誉全国的煤都,近几年来随着煤炭外运工程的发展,公路就修建在石窟边上,煤灰对石窟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这是经济高速发展给古老文化带来的灾难。此外,还有许多人为的破坏,乱写乱画、随意扔垃圾破坏景观周围环境等等恶劣行为都对石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帮着出出主意,咱们来想些办法救救古老的石窟。

出示思考题:如果你是一名文物保护专家,你打算如何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古代石窟永葆艺术魅力?

对策:改变煤炭运输路线,派专人保护,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培养专门的文物专家,国家投资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大家领略了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感受到了这一时期艺术的光辉夺目的繁荣局面。

【学习方法指导】 1.手脑并用,“知动学习”。

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这一部分内容,准备王羲之的摹本字帖,亲自动手临摹其中几个字,可以加深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2.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养成。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从一个点或一个方面深入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或者由一个历史现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这类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激发你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更全面地掌握历史线索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本课中关于书法的发展,通过王羲之的书法可联系其前后书法的发展过程,在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代是书法艺术初步发展的阶段,派别众多,但无定型,到王羲之时,开始达到独立完美的程度,其后书法领域名家辈出,唐朝有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称“宋四家”,元代赵孟

将诗、书、画集于一体,后来这一趋势

继续发展,如果要进一步探究,还可查阅资料得以更详细的了解。

【拓展训练】 迁移 连一连:

选一选: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2.顾恺之的绘画以什么画最为突出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3.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柳公权 C.闫立本 说一说: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能够异彩纷呈?

D.华佗 D.花鸟画 D.颜真卿

提示:连一连:

选一选:1.B 2.A 3.A 说一说:(1)民族大融合带来了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结构,为艺术的发展融进了新的活力。

(2)中外文化交流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3)局部地区的相对稳定为艺术的多彩纷呈提供了条件。 发散

王羲之

一天,王羲之在戢山看到一位老妇人出售六角竹扇,他便随手拿来,一会儿的功夫将竹扇全部书写完毕,老夫人心里很不高兴,王羲之见状就说:“婆婆,你且拿了去卖,说是王右军在扇面上写了字,要卖一百文钱一把,你去试试。”果然,老妇人在集市上一出手,便被高价抢购一空。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了几把扇子求他题字,王羲之笑而不答,也不再书写。又有一天,王羲之去一个门生家作客,见茶几面平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真草参半,龙飞凤舞,门生见状喜不自胜,没想到门生的父亲不以为然,用刀把字刮去,门生无奈的生了老父亲几天气。可见,王羲之笔力之刚劲,可谓“入木三分”。

王羲之不仅在书法上古今独步,而且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他和扬州刺史殷浩友情深厚,当时殷浩和桓温不合,他曾劝殷浩要以国家大事为重和桓温修好,但殷浩固执己见,结果北伐中原时为争战功大败而归。殷浩还想再次出兵,王羲之又寄书劝告,并指出当政者要深谋远虑,不能各行其是,并劝告殷浩“屈己求贤”。他忧虑殷浩不能接纳良言,又致书会稽王,陈述殷浩不宜再次北伐的理由。王羲之也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好官,当东土饥荒时,他常开仓赈济百姓,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他认为,为政的根本是实都邑,免亡叛。可是,当时朝政腐败,忠言逆耳,王羲之的政治主张得不到重视。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余人相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集会,饮酒赋诗,并把诗汇集成册,王羲之还为它写了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在序中王羲之申述了当事者的志趣,也反映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文中20个“之”字,各有风采,绝无雷同,这篇文章以行书书写,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帖。35岁的王羲之对世态看得很清,便称病去职,从此遨游山水,不再出仕。同时他也培养了书法史上的另一俊杰,他的儿子王献之,历史上称为“二王”。

《洛神赋图》

宋代摹本,现藏故宫博物院。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同名诗篇创作的洛神传说故事画,属于人物山水画。画中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遇的情景:他深情地注视着画面左侧美丽的洛神,而洛神也含情脉脉,表现出一幅恋人之间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情意。(曹植原先深爱女子甄氏,但在父亲曹操的决定下,甄氏被他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遗留的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自己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做了这篇赋,曹植借此故事表述失去爱情的痛苦。)画面人物众多,风景秀丽,线条优美。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与盛行的佛教画相比则是一幅现实主义的杰作。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此外还有许多小窟。这些石窟主要是在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至孝文帝迁都前30多年开凿的,其目的是借助宗教抬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巩固鲜卑贵族的特权,在造型艺术上云冈石窟上承汉代刻石,兼受外来影响,为东方艺术极有价值之古迹。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龙门山,继云冈石窟之后陆续开凿而成。共计有洞窟和壁龛2100多个,题记3680种,造像10万余尊,保存了大量自北魏以来历代的佛教艺术,通称龙门石窟或龙门造像,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所刻志的题记铭文、书法为魏碑式之一,俗称龙门二十品,字体雄峻峭拔,称为龙门体。

《兰亭序》摹本

《兰亭序》又称《兰亭帖》,行书字帖,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为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举行“袱禊”盛会(古人认为暮春三月之初在水边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洗浴,可以祛除疾病和不祥,汉代以后演变为一种水边宴饮游玩的习俗)。诸人流觞饮酒,赋诗和唱,抒发平生抱负。王羲之等11人分别赋得四言、五言诗各一首,另15人各成诗一首,还有16人未作出诗被“罚酒三巨觥”。王羲之为这30余首诗写了一个总序,此即《兰亭集序》帖的由来,后世亦称为“禊帖”或“临河序”。教材由原文截取,其文如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契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七字。字体骨骼清秀,点画遒美,姿态殊异,潇洒飘逸,行气流畅,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凡重复的字,各自写法都不相同20个“之”字,7个“不”字,无一雷同,各具特点,求结构上变化,或笔法上转换,栩栩如生,圆转自如,米芾称赞“之字最多无一似”,既无古怪离奇之嫌,又具出奇制胜之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副帖写好后,王氏世代相传,视为珍宝,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死后传辩才。此时已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唐太宗非常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久慕此帖,求之不得,后来由御史萧翼设计,将此帖骗到宫中。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帖后甚为高兴,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诸葛贞等人双钩填摹成副本,当时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大书法家也有摹本。后来兰亭真迹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世间仅存摹本。教材所选这件摹本,纸长24.5厘米,宽69.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原题“唐摹兰亭”,因其上有“神龙”年号小印,固称为“神龙本《兰亭》”,该摹本摹写精妙,神清骨秀,用笔反覆偃仰,变幻无穷,自然生动。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中国现存最早最有名的人物画卷,顾恺之取材于西晋诗人张华《女史箴》著作画成。张华原为讥讽贾后专权而作,顾恺之以之为题材,结合东晋时的现实生活,创造了12幅历史故事画。画高25厘米,长249.5厘米。现存的画只有9幅,还是唐人的摹本。在这9幅画中,他用富于运动感、节奏感的“春蚕吐丝”或“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连绵线条(说明这些线条联绵不断、悠缓自然、节奏非常匀和),以及“傅染如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的设色,描绘了古代宫廷妇女的端庄秀丽,封建时代的宫廷生活,以及当时宫廷中贵贱不同身份的人形及其神采,使人们看到了4世纪时宫廷的真实生活图景。画面上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正在为中间的妇女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边是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妇女,正在手持圆镜,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传神,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199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这幅画被英军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云冈石窟大佛(第20窟)

该窟为云冈开凿最早、气势最宏伟的大佛。第二十窟名叫白耶洞,大佛是如来佛的化身。因为窟前立壁在辽代前塌毁,使大佛裸露在外,因此也叫大露佛。大佛高13.7米,发髻高耸,面部丰满,薄唇高鼻,两肩宽厚。表情威武而冷漠,俨然一副凌驾一切的帝王气势,这是为当时在位的皇帝孝文帝而塑的。大佛身后嵌刻了无数或坐或跪、或大或小、姿态自然的小化佛和飞天,这就把这尊大佛衬托得更加庄严宏伟。大佛体态上极力模仿印度的标准造型而缺乏活力,平直呆板,没有生气。但佛像嘴角挂着微笑,似乎在向这一群陌生的人们传达佛教的精髓,他高大挺拔的身躯也昭示着佛的博大胸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