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故事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2-05 03:28:01 阅读量: 优秀作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记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
——记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下) 2007-02-15 17:51:39
大中小
六、大战——惊涛骇浪第一波
1951年4月22日天黑不久,凌空之皓月亮照亮了即将成为人间地狱之战场。当志愿大军猛烈炮火发出地动山摇般吼声时,西夷守军明白,志愿大军之“月亮攻势”开始了。这次总攻炮火猛烈空前,时间之长亦稀为罕有——长达两个时辰。华夏志愿大军此役抱定决战决胜之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四小时后,炮火延伸,军号齐鸣。几十万志愿大军,在220公里之战线上,发起了惊涛骇浪般之人海进攻。 左翼九兵团首先突破敌军防御,向美夷廿四师、南高丽六师猛攻,天亮,挺进30公里。由于南高丽六师溃不成军,致使美夷廿四师侧翼裸露。于是其部队开始了有秩序后退。在此期间,九兵团曾将美夷盟友突厥旅包围,但该旅凶悍异常,毫不惧怕,在一夜之间打完所有炮弹——给志愿大军以重大杀伤之后,竟然夺路全身而退,一退就是15公里。
右翼19兵团在临津江边包围了英夷29旅,经过激战,该旅突围,只有格罗斯特营大部被歼。就在此时,志愿大军之盟友北高丽第一军团竟然撤退了。更不知63军军酋傅崇碧为何此时要去找北高丽第一军团。当途中遇见蜂拥而来之美夷部队时,军酋无奈只能上山隐藏,使得63军尚未展开却打起了阻击战。而64军过江之后,在火力网前竟然不能前进半步。急得兵团统领杨得志急电64军:“我主力已停于江南狭小的背水地区,如不坚决进攻等于死亡??64军各师如不猛插到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会要遭到革命纪律的制裁。”但尽管电报如此严厉,但64军军酋曾思玉仍无法突破美夷临津江之密集火网防线,尽管前锋士兵尸体重叠,64军仍前进半步不得。恰在此时,第65军又蜂拥而来。顶在了64军后面,6万多人塞成了人海。此时前进不得动,后撤无军令。结果美夷大批飞行利器呼啸而至。对毫无防空能力之志愿大军狂轰滥炸。我中华儿郎尸体铺满临津江畔,江水被鲜血染红??
在左右两翼激战之同时,中央突击集团三兵团突入美军阵地,但在涟川以北受到美三师和突厥旅之有力抵抗。进展缓慢,先前“王疯子”之狂妄扬言无济于事。进攻劲旅在美夷空地立体交叉火网前纷纷中弹仆地。伤亡奇重。倒是十二军之一个营,在进攻中包围了一个美夷第九十二装甲野战炮兵营。该营有两个155装甲自行火炮连和一个200牵引式榴弹炮连。其任务是对该集团军各个方向之战斗进行火力支援。此美夷炮兵营十分历害,他们躲在构筑坚固之环形工事里,用坦克炮和高射机枪编织成的密集火力网,对中华健儿进行扫射。根本不把没有重武器的中华健儿放在眼里。由于该炮兵阵地对志愿大军杀伤力重大,所以中华健儿前赴后继反复攻击,务必拿下,甚至换上便衣扮成难民进行攻击,但整整打了三天三夜。阵亡179余人,也没有拿下这个阵地,而这个美夷炮兵营,一边抗击志愿大军的进攻,一边照常完成向各个方向进行
炮火支援的任务,全营仅伤亡15人。其战斗力和内战时国民党之部队相比,真乃天壤之别!
到4月25日,志愿大军的全线进攻进行了四天,却没有多少战果,由于守敌颇有章法。志愿大军只能形成平推,仅前进30—50公里。歼敌甚少。而西夷军队逐步撤到二线阵地继续阻击。战况完全出乎志愿大军高层之意外。
26日,志愿大军不顾伤亡,发动人海攻势,在人员大量伤亡后,当晚占领了二线阵地。28日,中央突击集团——三兵团进至自逸里、富平里地区。左翼突击集团——九兵团进至春川、加平、清平里、祝灵山、榛发里地区。右翼突击集团——十九兵团占领了白云台、五金里、国师峰地区。
虽然逼汉城甚近,却总体进展甚微。与作战计划相去甚远。西夷联军遂于汉城布置强大而坚固之防线,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志愿大军之人海进攻。
此时,志愿大军进行了七天之“礼拜攻势”已到了强弓之末,所有参战部队弹尽粮绝,彭德怀逐命令全军停止进攻。
在此阶段之进攻中,西夷军队只要天气和战场空域允许,每天出动1000架次之飞机协助迟滞志愿大军的进攻,炮兵之火炮每门每天发射250发炮弹。以此支持步兵“最大限度地屠杀行动”。尤其是在29日白天,西夷美军之飞行侦察器窥见汉城附近金浦半岛上有6000人之中国部队正在渡江,便召唤大批飞行轰炸器进行地毯轰炸。据说“将其彻底消灭”。事后分析,志愿大军甘愿冒白天过江之灭顶之灾。是统帅部不能突破汉城防御之焦灼表现。
而这6000人白天涉江被歼之事,未见于国内任何文献。
4月30日,中华志愿大军再次销声匿迹。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攻势结束。
一矣攻势结束,范佛里特召开记者会宣布:这是中国军队一次失败之进攻。
颇有意思:彭德怀虽然不承认是“失败的进攻”,但他不允许自己记者大事渲染“胜利”。他专门召集记者谈话一次。要求他们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之精神,对战场局势之报道,特别对战役成果之报道要实事求是。他强调:“任何夸大和不真实都会损害党和国家之利益”。
日本陆战史研究会如是总结这次进攻:“至此,中朝军队踏着初春的泥泞发动的孤注一掷的攻势,也以未能夺回汉城而破灭了。在战线的前面特别是汉城北侧和北汉江一带,估计大约有几万具中朝军队的尸体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悲惨地横卧在那里??”
正是:孤注一掷求决战,人海战术难逞强,礼拜攻势成死穴,葬送几万好儿郎。
七、大战——声西击东第二波
第一次攻势之败,令彭帅德怀对西夷美军产生了理性、客观而且深刻之认识,他终于清楚跟如此之军事强
手交战实际上没有取胜之可能。国内战争中屡试不爽之战术和经验对西夷军队作战用处相当有限。然而,他是五次战役之始作俑者。从政治上说,他不能让战役无果而终。必须硬着头皮打下去,以获得一个可以向国际国内交待之自圆其说之果。况且,西夷诸将也虎视眈眈,大有再展四次战役雄风之追击攻势,如果不采取后续行动。那么后果难以判断。于是,彭帅德怀决定发动第二次攻势。而第二阶段攻势之战役目标是——打伪军去!换句话说,就是全歼县里地区以南的三个南高丽师。
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和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彭帅德怀命令中线和西线的部队佯动,吸引西夷部队之眼球。而抽调主力到东线,准备来个“声西击东”,一举歼灭弱敌南高丽三个师。再宣布五次战役大捷。
夷将李奇微也知道中国军队在集结并欲发动第二波攻势。不过他判断主攻方向乃中线。这和彭帅德怀之出招大不相同。德怀此时在谋略上稍高一筹。
5月16日,志愿大军之第二阶段攻势开始。据云炮火之猛烈程度毫不逊色第一波攻势,南高丽军队第七师之炮兵在志愿大军步兵尚未攻击时就心惊胆战后撤,以至第七师还未交战便失去炮火掩护。当志愿大军步兵怒涛般冲击开始时,该师很快崩溃。该师崩溃直接影响高丽三师和九师。到17日,这两个师之阵地亦陷,整个南高丽第3军被打败。战线出现了一个30公里宽之缺口,美10军之右侧和南高丽1军之左侧暴露在潮水般涌进之志愿大军和北高丽军面前。南高丽1军和几个北高丽师交火,打退了多次进攻,但由于左翼暴露,不得不边打边收缩阵地。以减小受打击面。
美夷10军之第二师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在洪川东北地区遭到志愿大军包围。看来彭帅德怀先打南高丽军之战术十分高明。这一次,西夷美军之防御因南高丽第3军崩溃而产生了危机。夷将李奇微发现这一险况后,速调美夷第三师前往突破口驰援。封闭被撕开之防线。
突破口之战况在19日夜间达到白热化高潮。双方都在和时间竞赛,志愿大军之人海攻势如狂浪扑向礁石。而美夷空地炮火把大地烤得通红。实乃激烈万分!战场之天秤将因下列因素而改变:是志愿大军、北高丽军先行击败美夷2师和南高丽第1军呢,还是距突破口200多公里——远在汉城附近之美夷3师率先到达呢?
答案不久即明:拥有先进生产力之军队必然拥有发达之机动工具,而拥有发达之机动工具就容易拥有战场主动权。20日,美夷三师赶到了战场。并有序地投入了战斗,随即击退突入防线之志愿大军,并把美夷二师带出重围——在寒溪地区恢复了新的防线。从而使彭帅德怀绞尽脑汁之杰作——“声西击东”之战术,在此画上句号。
此突破口之战,美夷二师损失900余人,而志愿大军损失3。5万人,南高丽军也损失惨重。不过与南高丽3军形成明显对照者乃是——南高丽1军之表现犹如雄狮。该军不仅顽强抗击志愿大军潮水般进攻,还击溃当面之敌。军酋白善烨从此成为一颗耀眼之将星。
正是:二波攻击有奇谋,声西击东真高手。西夷机动更堪叹,五月进攻付东流。
八、大战——人海的溃败
在19日突破口战斗尚在白热化之际,夷帅李奇微和军酋范佛里特就明白志愿大军东线兵力雄厚,中线和西线佯攻之兵力不足。于是制定了快速反击战术。要制志愿大军于死地。21日,志愿大军在东线已推进50—60公里,而三兵团“王疯子”之12军却独自盲目穿插,其中91团最远插到150公里。由于正面没有突破,穿插部队犹如孤军深入,弄不好就要被对方包饺子,而要撤回来,又谈何容易。“王疯子”所部指挥呈现紊乱之象。
这时彭帅德怀接到手下军酋们联名电:谓如果在东线打不出名堂不如全线来个大搅乱,或许可以乱中取胜,如不然,是否收兵?彭帅德怀深知无法取胜,遂一面致电中华天子毛泽东,一面无奈地命令撤军休整。但是西夷美军已洞察志愿大军已是强弓之末,又面临弹尽粮绝之窘境。于是挥师猛攻。空地协同作战,并运用志愿大军之惯技——穿插迂回。
自我误认为胜利班师之志愿大军在钢铁洪流之汹涌冲击下,犹如雪山崩塌,根本无法指挥控制(此乃志愿大军参谋总部之一大败笔)!于是各部争相逃跑,而且首尾互不呼应,左右亦不联络,谁跑得快就是本事,几十万败军,只顾向北蜂拥。
但美夷多支快速特遣支队更为凶狠,在天空飞行利器之配合下,如虎狼入羊群,大肆穿插迂回,断我志愿大军之后路,使我败军雪上加霜。逃不及则大批被俘。其中有个牛曼支队之追击过程,更是被选为战例,成为战术教材。有战术家云,在战争中对于已经踉踉跄跄之敌,即便用少量兵力,抓住时机迅猛突进,必能获得巨大成功。——美夷特遣支队证明此言不虚。
此时“王疯子”兵团有个180师,因为命令之混乱和任务之莫明(带六千伤员撤退),逃晚了一步,被美夷重兵包围,弹尽粮绝之后,军酋开会决定各自逃命,结果,总数万余人之180师战死者颇众,然大部被俘,成了共军战史上一块永远无法抹去之悲怆。据该师战后自己上报《180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记载: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失踪或被俘)之总数字为7644人。后来有人撰文粉饰,谓180师有N千人重新归队,整编后又继续入朝作战,并立功雪耻云云。此说看成自我安慰可也(也就是当今流行之术语YY)! 此后,美夷部队和南高丽部队继续追击,一直越过三八线,进入北高丽山区,并占领了部份极具战略价值之山头,方才结束战役。
是役空前惨烈,美夷飞行利器每天在败军头上追击扫射轰炸盘旋并撒下传单,上云:数数你的部下吧。而志愿大军各部确实损失惨重,每支兵马缺胳膊少腿,未曾有一支完整之师。许多军酋流泪不止,63军之傅崇碧、19兵团政委李志民、60军之韦杰。包括彭帅德怀,都流下军人之宝贵泪水。
是役战损双方如是说:
志愿大军云:整个5月份,自己损失8。5万人;联合国军损失8。3万人。
西夷美军云:整个5月份,中朝联军伤亡9。3万人;联合国军损失为3。6万人,美夷部队损失12293人(阵亡745人,伤4218人,失踪572人,因病造成非战斗减员6758人)南高丽军损失23500人。双方战损比为1:3(西夷军为1,志愿大军为3)。西夷美军得出结论:志愿大军之一线突击精锐损失殆尽。再亦无力发动强势进攻。
正是:兵败如山鬼神愁。百万雄兵蒙巨羞,驱夷不成枯万骨,可悔年初傲拒和?
九、战后浅评
五次战役乃高丽半岛规模空前之大决战,亦中共建军以来规模最大之败仗,此战使”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之理论受到严重质疑,太祖辩解云:纸老虎乃战略之谓,战术上美帝尚是真老虎,是会吃人的。他电告军方,再跟西夷美英军交战,务用一个军对彼一个营,(即用一万对彼八百,并美其名曰牛刀战术)。可见,西夷美军之战斗能力在太祖脑海中映象何等深刻!
尔后数年,在金门炮战时,他严令不得打美军。笔者据此判定,朝战以后太祖有生之年,再未曾将美帝看成纸老虎。
而“小米加步枪可以打败飞机加大炮”之豪言壮语就此从军中销声匿迹。战役结束后,中国遂向苏俄急要现代军援。从飞机坦克到“卡秋莎大炮”统统都要。而后者发了一笔战争横财。甚至于在中国最困难之年代逼债。成为后来一个导致两国彻底反目成仇之因素。
对于五次战役,中方总结检讨如下:
○1打急了——准备仓促。○2打大了——不知已知彼,特别对美夷之战略战术缺乏认识。而歼灭敌5-6个师之计划脱离实际,事实上根本无法做到。○3打远了——因胃口大而导致部队穿插过远,使得后勤补给无法保障,伤员亦难运下。 180师被歼。
应该说,上述总结检讨仅论其然而未触及所以然。
打急了——无人相催,为何打急?
打大了——作战方案乃自己制定,战前为何不审查客观否?现实否?
打远了——无限张开胃口,自然搞大迂回、大包抄。焉能不远?
更难解释者:第五次战役之全盘作战方案,均经军事大家太祖审查钦定。据云太祖谓此乃完美之作战方案。并对该作战方案赞不绝口,对彭帅德怀之“胃口”赞不绝口。
倒是笔者以为,客观反省应该涉及下列事实。
篇二: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的第五次战役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的第五次战役
国内对五次战役的通行 说法是,前四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虽然第四次战役是小胜,只有第五次战役是失败的。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 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的简要过程
从彭德怀设计第 四次战役的宗旨来看,这是一次被动的战役。当时毛泽东要求彭德怀一鼓作气打到36线,然后再进行休整。彭 德怀一听,立刻否定了毛泽东所订的目标,这明摆着是做不到的。经过第三次战役的惨痛教训的彭德怀为第四 次战役订了一个比较现实的作战目的,即通过阻击和防御,迫使敌人停止进攻。
第四次战役的最重要且 最著名的一次战斗是砥平里战斗。砥平里所处的地位极其重要, 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点向街亭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时所处的地位。联合国军守砥平里 的是美军第23步兵团和其附带的一个法国营。志愿军包围了砥平里,先后投入8个团,可 见决心之大。联合国军坚守阵地的部队受到美空军的强有力的支援。美国的重型轰炸机 从日本,南韩釜山机场和航空母舰上起飞,把志愿军的攻击线路炸成一片火海。志愿军 伤亡极大,经常是一个连上去没有几分钟就只剩下7,8个人了。就这样打了几天,志愿 军除了上去送死外没有别的办法。志愿军将士也是人,不是蚂蚁,对这种无谓的牺牲自 然有意见。基层军官强烈要求停止进攻砥平里。彭德怀知道后同意停止进攻。这种下级 军官不执行任务并为上级军官所认可的做法,在中国共产党军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时,美国第一骑兵师赶到 ,致使志愿军在砥平里的战斗彻底失败。至此,第四次战役以志愿军的大量伤亡换来毫无所得而告终。不过, 在王树增的书里还颇有点自我安慰。他说,砥平里战斗的失利使第四次战役没有取得大胜,言外之意是,第四 次战役取得了小胜。 第四次战役的后果是,汉城又重新回到联合国军手里。李奇微率军趁势向38线挺进。志愿 军被迫向后撤退。志愿军撤退的速度比美军想象的还快一点。
彭德怀本人觉得第四次 战役是失利的,不仅人员大量伤亡,还丢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丢了面子。于是策划了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 --第五次战役,却没想到它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失败。彭德怀在向毛泽东汇报第五次战役的计划时说,”此次 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战。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毛泽东却冷静得 多,他不无担忧地说,”我们前几次战役的情况证明,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一个整师,甚至一个团,都难达 到歼灭的目的,而这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就预定歼灭敌人五个师,包含美军三个师,恐怕客观上难以做到。。。 ”但最后还是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计划。
可是这时,美军方面情 况发生了变化,李奇微已由第八集团军司令升任远东军司令,第八集团军由二战猛将范弗里特率领。范弗里特 的做法更加简单,即加大弹药使用量。美军本来火力已经够强大了,范弗里特还把这样的火力提高到原来的五 倍,创造了”范弗里特弹药量”的说法。他的逻辑是,用弹药来换取人命,即多花钱,少死人。这么大的弹药 使用量,让志愿军如何吃得消?
志愿军对第五次战役的 准备不可谓不充份,前后长达一个月。后勤源源不断运送物资, 即使受到美军猛烈的空袭仍顽强不止。志愿军的执著令美军倍感惊讶,铁路炸毁了,中 朝军民当天就修复,再炸再修,反复不停。美军的情报显示,中朝军队集结了大约70万 部队,也预感到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役即将来临。侦察情报还发现,中朝方在修建飞机 场,看来要挑战美军的空中优势。还发现中方调动了一些装甲部队,美军便准备迎接可 能的装甲战。
战役打响后,美方并未 遇到期待中的空战和装甲战,仍然是传统的火海对人海的战术。 盖因美军的空袭使志愿军无法有效地利用机场。志愿军发起的攻势异常猛烈,重点选择 由南韩军队防守的地段。南韩军很快被击退了,美军的侧翼便暴露出来。美军拼命围堵 缺口,而志愿军拼命要扩大缺口,双方僵持不下。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当七天过去后, 志愿军粮弹消耗怠尽,而美军仍然是粮弹充足,火力丝毫不减。
战斗是从4月22日打响 的,到4月27日,志愿军向前推进25哩,过了38线,兵临汉城之下。然而这时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到4月29日 ,志愿军开始溃退了。五月初,联合国军开始反攻,他们发现,象以前一样,他们前方已没有多少志愿军了。 志愿军撤退了十几哩,处于联合国军的炮火射程外,等待补给,并蓄势待发。战役经过短暂的停顿后,第二阶 段又打响了。为了让大家了解到战斗的残酷性,把王树增书中有关段落的引用如下。
[
1951年5月29日晚,朝 鲜中部大雨如注。在山洞里,光着上身的彭德怀用最低沉的声音对 洪学智说:出事了!60军180师被包围在汉江南岸。连日大雨使汉江江水猛涨,180师1万 多中国官兵只能拉着仅有的3根铁丝北渡突围。美军的照明弹悬挂在头顶,炮兵和低空盘 旋的飞机把密集的炮弹砸向毫无还击能力的中国士兵。齐胸深的江水汹涌,力气弱小的 女兵紧紧拉住马尾,人们互相呼喊,还是有人不断被江水卷走。中国士兵的鲜血使汉江 江水成了红色。
180师周围是5倍美军的 死死包围,每一个方向的突围都发生了极其残酷的战斗。比死亡 更可怕的是饥饿,全师断粮多日,伤兵更加悲惨,伤口由于不能及时处理而溃烂。有的 士兵主张把驮炮的骡子杀了吃,但是立即遭到反对,士兵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杀跟随自 己出生入死的骡马。驭手们怕它们被人吃,就解开僵绳放它们走,但是这些骡马恋着主 人,人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令炮兵驭手们放声大哭。当60军韦杰军长得知负责救援180师 的179师和181师行动失败,一头栽倒在军指挥部里
180师开了最后一次 党委会,决定分散突围。师长郑其贵带领警卫分队和部份机关人员在黎明时分遭到美军坦克追杀,钢铁履带把 中国军人的身体卷进去,然后抛起来。几名警卫战士向与郑师长的行动相反的方向跑,以吸引美军火力。郑其 贵等趁机冲过山去。郑其贵回过头看到,一个战士当场被打死,另一个战士负伤仰面倒下,被两名黑人士兵抓 着两腿拖走。40年后解密的志愿军司令部
的资料显示:”除师长、参谋长及担任掩护大行李的一个建制营等部 份人员突围外,余因饥饿与疲劳走不动,吃野菜中毒或作战死亡、失散等约七千余人。”
中国军队继续北撤,战 线距离三八线越来越远。将士们忍受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绪的折 磨。彭德怀认为,不能再退了,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无论从道理上还是心理上。 他决定在朝鲜中部高山险阻之地守住最后的防线。派谁来守呢?各军损失严重,只有 36岁的军长傅崇碧率领的63军略好一点。第63军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一边是中国士兵 的血肉之躯,一边是美军坦克的钢铁长龙,两边翻滚撕杀。
残酷的阻击战打了整整 10天结束。63军胜利完成任务,美军的进攻被挡住了。彭德怀亲 自迎接从前沿下来的63军官兵。士兵们浑身的衣服已变成一缕缕的布条,许多人只剩下 粘满血迹的裤衩。彭德怀刚说了一句”祖国感谢你们”,官兵们就都哭了,他们想起了倒在异国土地上的战友 。
记得一篇写180师全 军覆没的文章里说,当师长只身逃出重围,回到60军军部时,军长 大怒,对师长说,我恨不得一枪崩了你。这还真有点象>电影里国民党军战 败的镜头。我这里想说,你凭什么要崩人家师长。难道战败是该师长的过错吗?你军长 是否有错呢?司令是否该崩了军长呢?这涉及到180师覆灭的责任由谁来负的问题。而 整个战役失败的责任由谁来负呢?难怪这样的仗林彪拒绝打呢。林彪早已洞悉,结局只 能如此。不然他也不会是常胜将军了。
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 军参战各军均损失过半,而美军只付出几千人的代价,这就是人 海战术对火海战术的悬殊结果。我们总是喜欢强调人的因素比武器的因素重要,而这场 战役充份体现的武器的重要性。在朝鲜战场上,中美武器的差别还主要是量上的差别, 质上的差别并不大。而量上的差别已足以造成天平想美方倾斜。现在中美武器的差别已 经是质上的差别了,更有量上的差别。武器决定论在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不 服不行。况且,人的因素也是美方占优。美军素质高,技战术水平也高;而中国军队的心理素质早已无法比拟朝鲜战争时志愿军的水平了,中国很难经得起战争的动荡。
第五次战役后,由苏方提 出了停战谈判,中方很快就接受了。以前也有几次其中一方提出 停战谈判的但都被另一方拒绝。这是因为,以前是失败的一方提出停战,而胜利的一方 还想多捞点好处,于是不同意停战。第一次是仁川登陆后,朝鲜提出谈判,美方不同意。 第二次是,第二次战役后,美方要谈判,中方不答应。这次则不同,取胜的一方要谈判,输的一方也乐得接受 ,最后经过长达两年的谈判,中方把美方一开始提出的条件照单全收了。
中国人在朝鲜战争中特别 看重面子,甚至重于里子。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中美第一次在开城 谈判时发生一个小插曲。美国人大大咧咧走进谈判会议大厅,随手拉过一张凳子坐下。 中朝代表进来后迟迟不肯坐下,问他们原因也不肯说,只好不欢而散。后来才搞清楚, 原来美国代表坐的凳子碰巧是坐北朝南的方向,如果中国代表在美方对面坐下的话,就 变成坐南朝北了,按中国古代的惯例,成了面北称臣了,这不等于承认我方失败了吗, 这对我们来说可是重大原则问
题,不能妥协。但又不好意思跟美方代表当面讲出来,把 凳子换过来不就完了,因为这样的做法实在上不了台面。让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美方 只好说一句东方人神秘。
两天后再次谈判时,中 方做了充份的准备。中方代表吸取上次教训,快步抢进会议大厅 一坐上坐北朝南的凳子再也不肯起来了。美方也不介意,在中方对面坐下来,但他 们可没有要称臣的意思,他们要赢得里子。中方做表面文章非常到家,他们为自己准备 了高凳子,而为美方代表准备了矮凳子,使人高马大的美国人坐在他们面前也显得矮一 截,以取得心理上的优势。当美方代表掏出一面小美国国旗插在桌子上,中朝代表则拿 出大一点的旗子插在桌子上。中朝方千方百计营造气氛,把美国人搞成象一个失败者一 样。美国人不计较这些表面文章,给足了中朝方面子,心想战场上把你们打得够惨的了, 给你们一点心理安慰,这样让你们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时不要太痛苦。关于谈判的具体 情况,以后如有时间将继续谈。
看过上面那段关于第五 次战役的描写,我想,任何一个经过那场战役的志愿军战士,都 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胜利者了。如果这样的也算胜利,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以称作失败的 东西了。每一个那场战役的志愿军幸存者就象从地狱中爬出来一样,恐怖的场面久久萦 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伴随余生。
王树增采访了一个那场 战役的幸存者,38军主力师主力团团长范天恩。他打过很多硬仗,被称为范大胆。应算是一位英雄了。但面对 王树增要求他介绍一点英雄事迹时,英雄满 脸凝重,一语不发。50年前的那场战争对于80岁的老英雄不堪回首 ,无数的部下战死了,自己怎能把英雄的光环建立在部下的累累尸骨上呢?这时候,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是连 吹牛的勇气都没有了。
每一个中国人 在回顾朝鲜战争时都不应忘记,不应忘记在那次战役 中死去的数万英魂。我们为什么不树一些韩战纪念碑,象美国人所做的那样,把所有在 朝鲜战争中死去的将士的名字刻上去,一个不能少。作为我们对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重视的表 示。我们中国人虽多,但我们不能轻视生命。在每一个人为国家献出生命时,居高位者 是否能问心无愧地说,他们的死是值得的?居高位者在打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时,就是 用那些无数的珍贵的生命做本钱。我们纪念他们而是 因为他们死得悲惨。
篇三: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的几点基本情况:
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则为三年零三十三天。
②作战地区:北起鸭绿江,南至“三七线”,以后转到“三八线”附近。
③作战兵力:对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侵略军,共16个国家的军队。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它的15个仆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希腊、南非联邦,通称16国,还没有把南朝鲜算为一个国家。如算在内,即为17个。另外,还有5个派有医疗队的国家,即丹麦、印度、意大利、挪威、瑞典。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有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特别是美国,除了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陆、海、空军以外,手里还握有原子弹。对方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达111万余人,其中美军54万余人,南朝鲜军51万余人,仆从国军队4.8万余人;美国侵朝兵力占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我方参战为,中国、苏联(出动了一些空军)、北朝鲜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180余万人,其中志愿军134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人。志愿军先后入朝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铁道兵10个师、坦克3
个师、公安军2个师、工兵14个团。先后入朝部队占全军陆军的70%、空军的41%、炮兵的73%、防空军的60%、坦克兵的30%、工兵的57%、公安军的11%、铁道兵的100%。在战争期间敌我双方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敌我双方均已达300多万人。敌我总兵力对比为1∶1.4,地面部队则为1∶1.7,我优于敌人。
④作战的武器装备,我则远远劣于敌人,对方战争开始时(1950年10月),有飞机785架、舰艇106艘、坦克886辆、火炮10388门,对方最多坦克达1543辆,最多火炮达19530门,最多舰艇达310艘(其中美军210艘,南朝鲜军67艘,仆从国33艘),最多飞机达2082架(其中美军1823架,南朝鲜军146架,仆从国军113架)。战争中,对方共出动飞机104万架次,平均每天出动800架次,最多一天出动达2400架次。我方没有海军,战争开始时也没有坦克和空军,只有火炮3510门;后期我方第一线和二线飞机最多达1043架(其中志愿军366架,朝鲜人民军397架,苏军280架),火炮最多19702门(其中志愿军14986门,朝鲜人民军4716门),坦克最多达792辆(其中志愿军430辆,朝鲜人民军362辆)。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装备。16个国家的军队、现代化的技术装备,这样的作战对象,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抗美援朝战争基本战况。战争的进程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阵地战)。
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这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到1951年6月10日结束。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是“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的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作战的性质,基本上属于战略反攻性质,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一共打了5仗,即5个战役。这5次战役,虽然比解放战争时期在作战规模上要小,但基本上都属于战略性质的战役。因为每个战役都关乎着整个战争的全局,决定着战争进程。这5次战役的特点和简要经过是:
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歼灭。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
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
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根据第一次战役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役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歼灭敌人。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艰苦战斗,战胜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第三次战役,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进攻。战役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
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施突击。作战中,经短促炮火准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施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全线进至“三七线”附近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规模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第四次战役,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在三次战役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重,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顿,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役,减员甚大,极度疲劳,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严寒季节,工事构筑不易,粮食缺乏,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役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
正在阅读: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故事作文300字02-05
屋面风机设备吊装(桅杆吊装)专项施工方案12-27
张太闪我国太阳能薄膜电池行业研究报告2011年3月30日06-08
骏景南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2-28
机械原理总复习12-30
硫磺制酸生产中硫磺消耗的核算办法04-19
玫瑰的“利剑”作文500字07-07
数据库上机实验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