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李四光的治学方法(pdf版)

更新时间:2023-05-28 00: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李四光的治学方法

[案例文本]

李四光曾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科学发端于观察。能否对自然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观察,取决于观察者的学识水平和观察方法。李四光之所以在科研中不断有所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具有敏捷的观察力。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夏天,他到大连疗养时,一天,路过马栏河桥,偶然看到一个形态奇特的山峰,一道一道的山梁呈弧形旋上山顶。他立即走向山顶鸟瞰全貌,发现道道山脊和条条沟谷相间展布,环抱着中央高地,就像莲花花瓣围绕着中心莲蓬一样。这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揭开这奇特山峰的奥秘,他顶烈日、攀悬崖,经过多次详细考察,终于弄清这是一次地壳旋转运动造成的一种地质构造体系的新类型,命名为“莲花状结构”。

科学观察并不是单凭眼睛就能进行的。观察者除需具备应有的专业才能和观察技巧,并能使用多种现代观察工具和仪器外,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工作认真、细致,这样做就能洞察和捕捉大自然意外的现象和微弱的信息。要善于治学,首先要善于观察;要做科学家,首先要当观察家。李四光就是一个具有睿智慧眼的观察家。他走到哪里,就观察到哪里,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从不放过一个观察机会和意外情况。无论是出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旅行散步,他都要找机会进行地质调查。1936年他出国讲学取道美国回国时,在横跨美洲大陆的征途中,停了六七次,专门爬山考察地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英国回国途中,经过瑞士、意大利,也进行了野外调查。长期的野外调查和地质实践,练就了他对祖国山川大地敏锐的观察力。在四川北碚北泉公园附近,他发现了一个小型选卷构造。在北京中山公园散步,他从走过的大理石台阶上发现一个棋盘格式构造的典型标本。在庐山住所旁,他发现在一块天然条件下因自重而发生变形的砾石。这对探索岩石的力学性质有重要意义。这类事例,在李四光一生的科学实践中数不胜数。

但是,光有锐利的观察力是不够的,观察力只是获取感性认识的能力。科学不能到此止步,还需要有科学的抽象。从生动的直观进入到抽象思维的世界,从而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它们相互联系的规律。观察只能采来花粉,抽象才能酿出蜜汁。观察和抽象二者不可偏废。李四光曾形象地说过,没有观察和实验,就

1

无法进行抽象,任何理论或拟论都是空的假的,是在“空中翻筋斗”;而没有一定的理论或拟论作根据,观察和实验就没有方向,是“盲人骑瞎马”。李四光就是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抽象力二者兼具的优秀科学家。

20世纪20年代,他在进行煤矿地质调查时,发现我国东部石碳二迭纪时代北方以陆相地层为主,南方则是海相地层占优势。他没有放过这个现象,而是进一步考察了其他地质时代和其他区域的地层情况,经过归纳和分析,得出了全球的海水有从两极向赤道,又由赤道向两极反复进退的规律,进而推断海水进退的不一致起源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这种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还会引起地壳本身的运动。正是这一系列科学的抽象,成为他创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地质力学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初,李四光根据我国东部特有的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沉降带对生油和储油具有双重控制作用的理论,对我国石油远景做出了科学的预见,并在石油勘探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拨开了长期笼罩在地质学界的“中国贫油论”的迷雾,这已成为我国现代科技史上的一段佳话。其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个地区处于新华夏系的沉降带上,理应找到油田。但开始按照传统方法找来找去不见油,便根据传统的找油理论,认定这个地区“基底太硬,盖层太平,岩性太密”,远景不佳,结果把找油队伍拉到外省。但是这个石油普查队的部分同志相信地质力学的找油理论,提出“打回老家去”。李四光也根据大量实际资料,具体分析了那个地区的地质构造,指出了钻井布置的方位,这个石油普查队重返老家,重新部署,终于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找到了一个大油田。

[思考讨论]

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李四光的治学方法体现了哪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案例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非常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李四光的治学方法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李四光既有深刻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地质科学领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像照镜子一样的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是在实践

2

过程中的反映,这一点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开来。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真正的知识。李四光之所以在科研中不断有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敏捷的观察力。李四光的科研活动有力地证明了一个道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是感性认识,它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得感性认识成为科学发现、发明的源泉。无数的事实证明,科学发现往往不是来自于书本知识的研究,而是来自于科学实验、科学观察的“闪光点”。但是,我们不能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纯粹的感性认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事实。一个不具备科学理论基础的人,是不可能进行科学观察的,也不可能看到科学事实的。一块在常人看来是普通的石头,李四光却能从中观察到地质构造的新类型,是因为他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深厚的科学理论素养。所以,我们对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区分,不能持机械论的立场。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还要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生动的直观进入到抽象思维的世界,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加工制作,从而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它们相互联系的规律。李四光在获取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整理,科学推导,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地质力学,这是一种创新的理论,它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地质学的发展。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贫油论”的定论。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胜利,能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发现了大油田,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

李四光的治学方法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运动的发展过程。

[教学建议]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问题。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

3

展的过程,经历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本案例教学的目的,除了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还要以李四光为榜样,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向实践,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二、本案例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问题,所以学生往往自以为对这个问题已经掌握,难免轻视此问题。教师在使用此案例时,应深入分析李四光的治学经验,揭示李四光在科学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深层次原因。特别要指出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培养科学家应该具有的特殊能力。学生在使用此案例时,要全面理解李四光的治学方法,避免将其简单化。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a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