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1 23:43: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试卷(2020.12)

学科:历史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 汉初,郡国可自行铸币。汉武帝在“独尊儒术”、反击匈奴、颁行“推恩令”后,禁止郡国铸币,由中央专门机构发行官铸五铢钱为唯一合法货币。西汉统一铸币权是基于( )

A. 中央集权削弱的倒逼

B. 中央财政实力迅速增强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 大一统政治形态的需要

2.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 )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B.明朝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白银货币化逐渐形成

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3. 有学者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说:现实主义认为它是美国利用债权国优势地位和英国濒临破产的局面来确立美国经济霸权的工具。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 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

C.促进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4.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

A. 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

B.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5.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它任何征课。子口税制度的出现( )

A. 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B. 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

D. 加速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

6. 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 ) A. 防止土地兼并 B. 稳定统治秩序

C. 增加赋税收益

D. 开发关中地区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都要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 )

A. 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 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 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

D. 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

8.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的乡村自治组织

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9.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说明( )

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 C. 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

B.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 D. 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逐渐提升

10.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 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 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D. 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11.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类型为主的遗址,确切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据此可知,当时( )

A. 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 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 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D. 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

12. 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河南舞阳贾湖、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杆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这说明当时( )

A. 水稻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

B.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C. 浙江地区的水稻产量最高

D. 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

13.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

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英国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宋代的农业B.唐朝的金融

C.元朝的外贸D.明朝的经济

15.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

A.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

B.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水平

C.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

D.工业化食品符合了国人饮食习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5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 分 )

材料一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免钱粮(免交赋税)“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材料二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二者赋税改革的措施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3分)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0分)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

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6分),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特点或发展。(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概括解读材料一。(8分)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8分)

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试卷(2020.12)

历史学科答题纸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第II卷非

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5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 分)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二者赋税改革的措施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3分)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0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6分)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特点或发展。(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概括解读材料一。(8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1j.html

Top